第一篇:浅谈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允捧中学:奎建琴
摘要: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因此,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青少年儿童是国民体育实施重点对象。对青少年儿童的培育,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三股合力,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可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于体育课也成为了学生们害怕上的课程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并强化学校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课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了能更好的、确实的体现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文中我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抽样调查、归纳推理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我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对体育文化的重视进行调查研究,从我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来看,以及学校领导对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关注程度。根据我县学校体育课的开设以及体育器材、器械、体育教师的配备情况,不难看出我县体育发展现状——上级有关部门、社会群体对学校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仅忽视了体育在学校的作用和对学生健康的重要性。而且还忽视了学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还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针对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今后体育在学校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体育,小学教学,重要性
1研究目的
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无论在哪种社会条件下,都受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它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学校体育同样也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对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个民族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力强弱和民族的兴衰。作为一名中国人加强自身的身体锻炼,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我们责无旁贷。现今我们要把大力发展学校体育文化,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放到学校发展规划中去,力求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健康、和谐、有效发展。
2研究对象
以耿马县各个乡镇学校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情况及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实况和学生对体育课的上课情况为研究对象。2.1研究方法
2.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各种有关于学校体育的书刊、教学资料等为参考文献,同时利用先进的网上信息查询收集手段,登陆各种体育信息网,收集有关学校体育教师及体育教学质量的相关信息资料,不但节省时间,而且还使信息更加精准。2.1.2采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到我县部分乡镇学校参观,对师生进行实地访问调查,对个别学校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向学校领导询访有关于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史,拜访县文体局、教育局,了解他们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开展。从中获得的第一手详细资料,为后续的大量调查工作做铺设,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1.3归纳推理法
运用归纳推理、综合分析等方法合理的对综上所述情况比较分析,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总结。
3结果与分析
3.1我县的体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1我县体育发展现状
从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县文体局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认真宣传,使全民健身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一是群众体育组织逐步健全。县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并设有门球、地掷球、乒乓球等单项协会;二是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日益壮大。现全县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共有两百多人,为推动全县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三是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由老年体协牵头的晨、晚练点,经常有很多老年人参加活动,成为县城的亮点。每年组织职工业余篮球、足球比赛,利用节假日举办环城赛、拔河赛、打陀螺等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参加人员广泛。
3.1.2我县体育存在的不足
农村体育开展难度较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推广不够。文化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利用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国家和省政府在“八五”期间就提出的县县有达到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图书馆、文化馆、影院,乡乡建有文化站的规划目标仍未达到,极大地制约了体育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目前体育文化人才优势作用发挥不够,缺乏体育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3.1.3我县体育发展趋势
现阶段体育文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对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经费逐步加大投入,国家、集体、个体、企业、外企和社会力量共同办文化、办体育的趋势明显增强。3.2我县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
3.2.1我县体育教师的配备及体育工作情况
耿马县共有9个乡镇,十五所初级中学,一百多所小学,据调查,除了十五所初级中学配备了专职的体育课教师外,其余的学校一般也只有各个乡镇的中心完小有条件配备专职的体育教师,小学的体育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的。有兼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学校总务管理、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或其他科目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学校有了专职的体育教师,可学校师资队伍严重匮乏,学校的条件有限,专业的体育教师到校后只能被分配教任其他学科的课程。
一所乡镇中心小学里也就只有一个专职并且兼多种学校工作的体育教师,该教师的一般课堂周课时为20节以上。加之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甚少,学校里
没有像样的体育场地设备、没有足够的体育器械设施,没有充足的体育器材,极力的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有序开展。即便有些学校得到了资助也有了相应的器械、器材,但由于校园里没有配备专职的体育教师,最终造成了体育资源严重浪费!
3.2.2学校体育课周课时的设置
一般学校里每周的体育课时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10-12学时,中学12-14学时,小学14-16学时,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每一次课(90分钟)为2学时;中小学每一节体育课为1学时。小学1—4年级每班每周3课时,5—6年级每周2课时,中学每周每班3课时。现边疆的小学校园里一周只开设了1—2课时,远远没能达到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开设要求。甚至,有些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还把体育课当成了语数课来上呢?
3.3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对体育文化的重视 3.3.1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
农村小学教育都存在着很严重的“副科病”并且久久不能治愈在这种疾病的影响下学校教育的主流趋向于考试科目的教育,忽视和淡化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少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功能认识不足,认为在操场上跑跑跳跳、玩玩乐乐不让学生出事就是体育。这种片面的认识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极为普遍。
3.3.2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的落后
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我对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变化的感受既有共性,也有体育教师本身的鲜明个性。以前经常有人认为体育教师是一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对体育教师抱有偏见和不理解。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具有室外工作的特点,工作十分辛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按照《条例》规定,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工作量计算,劳动报酬和教学工作服装等有关政策性问题。可我县大部分学校,至今为止,仍未开齐体育课,未配备专职体育教师,未将专职的体育教师做到全面的专职化,有少部分教师已年老但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在校合理的工作量也未曾计算到周课时上。部分体育教师教体育很多年了仍未领取过任何服装报酬。由此可见,上级部门对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教师的工作不够关心、支持。对体育教师在校的工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肯定。
3.3.3家庭体育观念的落后
在广大农村小学,很大程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升学率作为首要工程来抓。体育课仅出现在教务办公室和教室的课程表中,而没有具体实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只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为学生长远的利益着想,因为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小学生更应该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以及拥有健康的体魄。
3.3.4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
在农村小学,一些学生有时会左右不分。徒手操”和“准备活动”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些都是在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在上体育课时由于学生缺乏自我保护与帮助意识,不听从老师的安排和布置, 我行我素以至于在出现意外时往往又不能保护自己,而造成伤害事故,以至于一些学校或老师不敢让学生上体育课器材都被“遗忘”在了保管室里。小学生正处于身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期
间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由于对体育锻炼中的常规问题(课堂常规、课堂纪律、自我保护与帮助)的认识不充分,以至于学校体育教学无法紧张有序地进行。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4.1.学校里对体育课的不重视
现边疆的小学校园里一周只开设了1—2课时,远远没能达到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开设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因迫于考核的压力,将体育课改为考核科目进行教学,这极大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正规化进程。
4.1.2学校对体育教师工作的不重视
体育教师在校的工作性质复杂,工种繁多,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在校的工作量极大,有明显、严重的超课时现象存在,近几年来,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虽有所提高,工作待遇也有所改善,但部分应有的相关性照顾政策仍未能实施到位,致使部分体育教师不能主动、积极地去组织开展好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制约了当地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阻碍了整个民族体育事业的快速、稳健发展。4.2建议
4.2.1合理的选取体育教学内容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小学各年龄段体育教材内容大多都是跑、跳、投、队列、体操、技巧的竞技体育项目,对于普通小学生,难度较大,且枯燥无味。新课标要求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这就需要把体育运动项目加以改造、整合和创新。体育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简化规则,简化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添加新兴运动项目和民间传统项目,如:健美操、跆拳道、现代舞、跳山羊、踢毽子、民族舞、陀螺、爬杆等。以趣味游戏、障碍跑等替代枯燥的长跑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周两节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因地制宜开发了一些课堂外的课程资源,如利用重大体育赛事(省运会、全运会、奥运会、亚运会)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课程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这种课外的课程资源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4.2.2真正实现“身心两健”的终极目标,体现体育的价值。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长年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知识内容和途径,或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融入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中,通过讲授、谈话、演示、讨论等方法,抓住时机,因地制宜地对学生实施正确引导,这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学的特有功能,体现体育的价值。4.2.3上级有关部门要做好学校体育教育的监管、扶持工作
上级有关部门要组织实施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注重学校体育文化的培育发展,提高体育教师工作队伍的政治思想、业务技术和文化素质,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常规管理,定期组建体育教师培训班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4.2.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提高自身认识,现在,社会重视学生学习的情况,过分关注学习成绩,给学校、家长、老师有巨大压力,学生学习负担很得心理紧张压抑,需要一定的途径去渲泄。因此,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光指体育教师,应该是全社会的,包括各个领域,以及家长、校领导、其他教师、学生的共同理解,共同转变,大家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在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建设中,要始终把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这一重要的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进一步明确并强化学校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为国家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型体育人群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成人教育协作组《学校体育学》教材编写组[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331 【2】高职专科系列教材《体育》黄河出版社 刘涛 【3】《中小学生运动保健指南》李珍妮主编 书号ISBN 7-218-01814-9/G·314 【4】 耿马县文体局.耿马自治县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 P ] 2008.(1)【5】程毅、李圣旺.体育教师自身发展与反思教学关系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125.
第二篇:浅析小学体育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小学体育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受教育者通过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具体到行为上即是对学生吃苦耐劳、勇敢坚强、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等品质的养成培养。德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1 德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能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
现阶段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事实。当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如家庭成员结构、社会环境、小学体育教学本身等。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此因素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小学生健康、学校体育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懒惰;自觉性低;纪律性差;组织性、集体性、体育意识薄弱都是造成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2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场地。
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内容与其它学科都有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小学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中渗透着德育教育。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德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烙在学生的心里,给他们直接的视觉和思想冲击。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学习环境、优化课程进程、突发事件德育教育、课外活动安排、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等教师作用的体现都会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1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对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包括物质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1.1物质层面。教师应在学校已有体育物质环境基础上,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要求,精心优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等设施,包括田径场周围的标语、橱窗、绿化、体育专用宣传画廊等,充分发挥物质环境对学生思想发展的陶冶作用。1.2精神层面。体育教师应发挥主体地位,起到表率作用,真诚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进行模范评比,以及体育明星、冠军事迹讲座,等等,在学生心中树立偶像参照物,规范其品德行为。2优化课程进程。
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适应学生学习的规律,体育教师应该找到其内在规律,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补充适宜的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思想境界。3课外活动安排。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3.1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课外活动加以规划。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方式等;二是指导学生的自由活动和交往。学生在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中会培养诸如团结、友爱、坚强等精神,而在自由活动中可以养成独立、自信等可贵的品质。3.2教师应指导和优化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提高课间十分钟对学生情绪调节、情感交往、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功能,避免在课间找学生进行训诫性谈话,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4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更为全面,体育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做起,让学生从内心佩服自己。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一名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过硬的学科技能外,还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具有教化、劝善的功能,文化的熏陶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学生面前才能有说服力;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内在气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所展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结语
德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上述作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篇:浅谈小学体育游戏在教学中重要性及运用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在教学中重要性及运用
摘 要:体育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游戏是一项深受少年儿童所喜爱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儿童在游戏中受情节的吸引,目标的激励,很容易进入情境,走入角色。在体育课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求乐、求趣的愿望,按照学习内容的需要设计体育游戏。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玩耍,在游戏中取乐,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乐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36-01
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热衷于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游戏。游戏是一项深受少年儿童所喜爱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儿童在游戏中受情节的吸引,目标的激励,很容易进入情境,走入角色。在体育课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求乐、求趣的愿望,做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和指引者,并能按照学习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体育游戏,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学习,在动中玩,在玩中乐,在乐中学。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体育游戏教学的一些尝试与体验。
一、体育游戏教学的方法
1、角色任务法。在活动中让他们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确认,让他们对该运动产生兴趣。如“运球接力”“看谁传得快”等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经常得到表扬有助于培养个体的自信心使内向的性格变得开朗,豁达。对他们的出色表现我们应及时给予表扬。使其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这样通过完成游戏的角色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兴趣,从中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评价,以此来认识自己和自己与群体的关系,逐渐克服以个人为中心的习惯和离开家庭后的狐独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性格。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或者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上,通过语言的描绘、音乐的渲染以及具体的人员示范,让学生了解游戏的过程及其相关的规则。例如“跳单双圈”游戏教学,可以创设勤劳的小兔踏石过河采蘑菇的故事情境:在场地布置一条宽70厘米、长12厘米的“河”,“河”上有若干“石头”(圆圈),“河”的对面长满鲜嫩的“蘑菇”(小垒球)。我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小兔”踏“石”过“河”采“蘑菇”。例如:?M行“锤子、剪刀、布”节奏跳游戏教学,先讲解“锤子、剪刀、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动作的演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仿练习。
3、集体荣誉法。集体荣誉是一种团体精神,团体精神对团体中的每一份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予一定难度的活动,内容如“舞蹈”、“攻守堡垒”等等。对取胜的小组给予表扬,以后又多次分组,打乱学生的组合,使多数学生都有取胜的机会。在为小集体努力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集体团结气氛的感染,在同伴的鼓励和影响下,当发现自己的小集体处于不利地位时,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及做出努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不自不觉就会对活动产生兴趣。这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4、启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发展水平出发,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培养合作意识的“搬运游戏”教学中,我通过设疑、诱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尝试,从中获得协同合作的体验,增进了协同合作的意识。
游戏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又有很好的锻炼价值。我们要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把游戏教学教好、教活,充分发挥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依着书本的知识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好动的特点,要想达到好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穿插一些游戏的成份,或者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激发兴趣――动中玩。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事物没有兴趣,他们是不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考虑到年龄特征,我们可以把一些贴近生活、娱乐性、趣味性强的、学生喜闻乐见项目纳入到教材中来,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育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可让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我曾经在跳绳课时,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双人一绳、三人一绳、多人一绳的玩法,经过学生认可后,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这节课也给了教师很大的启示,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放开手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创编、改编一些力所能及的游戏,给他们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使体育课堂能更好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2、巧妙设计――玩中乐。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除通过语言、直观感知外,还必须经过亲身实践,进行反复练习,才能消除各种错误与缺点,学生进行反复地练习,有机体就要承受一定的运动量。学生就会有枯燥、厌烦的情绪,而采用游戏教学法就会是学生忽略这种枯燥感同时可以利用同伴参与游戏时得到休息并能从中看到他人的优缺点,而思考,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在游戏教学法中可以综合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竞赛法。在教学快速跑时单人跑就不如双人或多人进行游戏跑时的积极性高。在练习传接棒时如果只是单纯传接棒的练习,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但采用接力游戏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很多。练习单足跳时,在规定范围内看谁跳的步数少,而先到达终点等,都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在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通过自主、自觉、快乐的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结论
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好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中产生愉快的体验。教师要注意掌管好全局,善于利用游戏当中特有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维护全体利益、自觉遵守纪律等思想品质的教育。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取乐”,分享体育游戏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第四篇: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
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
导读: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进行素质教育而言,两者缺一不可。课外活动决非可有可无,也不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延伸”,而是培养学生能...当前,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又一重大变革,课程改革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搞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 1 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4.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
5.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公务员之家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各门学科又怎么渗透呢?这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①注重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③注重“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①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②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③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④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例如:①留心观察学校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写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文章或小评论;②利用黑板报、壁报、画廊、宣传栏等,搞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③利用小记者、小编辑,充分发挥课间一分钟新闻的作用;④利用升降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⑤张贴名人画像、名言、宣传标语、举办各种展览;⑥开展使用礼貌用语,净化学校教育环境。(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深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国情,了解工农业生产、科技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腾飞的大量的社会信息。(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那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五、开展课外活动
从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单靠课堂教学一种渠道,难以完成教育、教学和培养的任务,与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的要求很不适应。特别是随着社会信息化、学习化的发展,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进行素质教育而言,两者缺一不可。课外活动决非可有可无,也不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延伸”,而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各学科教材特点,各年学生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已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
第五篇:浅谈教师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摘要】教学管理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教学活动的对象进行管理,包括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档案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本文将对教师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重要性 前言
小学是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找出与教学管理相关的因素,从而改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工作以及教务行政工作等都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的教学质量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管理也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而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对于教学质量的管理可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着手。在很多小学里,还有部分教师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刻板单一,不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教学质量水平得不到提升。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当将教学质量管理放在首位,着重对于教师的培养,让教师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将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十分重要,将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就是对教学管理工作最大的贡献。
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改革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教育背景的变化而对于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所进行的调整,从而使新型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更加使用于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而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是最主要的“改革”对象。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将全新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执行者,因此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想教师传输新型的教学理念,让教师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学习惯,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教师就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对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
[3][2][1]者。
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例,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其教学效果极差。当素质教育推行之后,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的改革不仅仅是教科书、考试大纲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脑海中的传统观念进行改革,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采用最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并学会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还是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三、教师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
学生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管理、纪律管理以及生活管理等。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是最主要的执行者。学习管理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状态进行管理,关注学生学科成绩的变化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为学生答疑解惑等,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其最主要的责任。纪律管理指的是对学生在学校中、课堂上的纪律进行管理,包括校规校纪的制定与监督等,纪律管理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干部为辅,因此在学生的纪律管理工作中,教师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活管理主要是指对于内宿学生生活上的管理。现在很多小学都实行了住校制度,很多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上自理能力仍然比较低下,教师在对内宿学生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理,例如自己洗衣服、打饭等,部分学校会有专门的生活教师,很也有一些学校是由任课教师来完成学生的生活管理的。总的来说,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者较为重要的角色。
四、教务行政管理工作中教师的重要性
教务行政管理也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部分,教务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由学校教务行政人员负责,主要包括对于课程、期中和期末等考试的安排,还有考场的编排,教科书的征订、教学档案的管理等。虽然这些工作不是由教师直接负责的,但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务行政人员需要跟教师进行紧密的对接,从教师手上获取第一手信息,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务管理工作。如果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沟通不良导致工作交接不到位,就会导致很多问题,例如教学进步跟不上、教务信息更新较慢、相关书籍的征订出现漏洞等。教师站在教学活动的第一线,能够将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因此,在教务行政管理工作中,教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将教学的进度跟教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反馈,行政管理人员就不能对考试安排作出相应的调整;教师没有及时将学生考试成绩上交给相关
[5][4]教务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就不能及时更新学生的学分系统或者相关学习档案;如果教师没有向教务行政管理人员汇报学生平时的操行情况,他们对于学生的评优评奖就没有事实依据;教师不向行政管理人员汇报年级以及班级人数,行政管理人员就不知道教科书征订的数量等。总之,教学工作与教务管理工作紧密相关,教务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教师与相关管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地完成。结语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保证小学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保障,只有将教学管理工作做好,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教师作为教学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
[1]吴鹤行.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J].甘肃教育,2016,01:27.[2]张雷.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J].吉林教育,2015,07:61.[3]袁秀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我见[J].中华少年,2015,15:130-131.[4]张武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教师应有行为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213-214.[5]朱传云.探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