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教学案例---演奏初始课
演奏初始课——初学二胡
设计理念
演奏模块是新开设的一个模块,先回顾一下演奏模块内容标准:欣赏优秀的器乐作品,激发学生演奏乐曲的兴趣与愿望。演奏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要循序渐进,曲目的选择要注意难度适中,应与学生的演奏水平相适应。合奏曲的排练要重视学生对乐曲的整体感受与体验。分声部练习要为合排、精排打好基础;合排时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成熟后进行精排。举办各种类型的演奏会、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乐队的类型、规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如:民族管弦乐队、丝竹乐队、吹打乐队、西洋管弦乐队、西洋管乐队、电声乐队、混合乐队、重奏小组等。独奏乐器的选择,各地、各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民间音乐丰富的地区,可安排较多的学时组织学生进行采风和学习演奏民间乐曲。针对如此丰富而全面的内容标准,在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我校的实际情况是:学生音乐素质低,音乐兴趣偏向流行音乐,学校对音乐教学重视不够等。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演奏模块开设成以单一乐器演奏为主的课。在此我选择本人擅长的二胡开设这一课题。二胡演奏教学不单单是掌握二胡的演奏技能,而是在演奏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的魅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并在演奏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教学目标
1、欣赏二胡名曲《赛马》,观看视频女子十二乐坊的现场演奏,了解二胡结构,感受二胡丰富的表现力,提高学习二胡的兴趣。
2、学习二胡初级演奏技法:左手D调一把位指法和右手简单弓法。
3、齐奏《小星星》,使学生通过对音乐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一把位左手指法和简单弓法的正确练习。
教学难点
齐奏《小星星》。
教具准备
二胡、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欣赏二胡名曲赛马,观看视频女子十二乐坊,让同学们讨论二胡的特点及传统与现代二胡演奏形式上的异同。(提高学习兴趣)新课 一、二胡概况(内容见课本,让同学对二胡有个全面的认识。)
1、发展历史
2、构造
3、性能、民族乐队中的作用。
4、定弦(D调15弦)
二、正确演奏二胡(集体范奏和个人辅导相结合)
1、示范并讲解二胡的正确演奏姿势
坐姿(主要)、站姿
2、右手弓法练习
(1)先练内弦,再练外弦。(2)推弓、拉弓练习(3)长弓、短弓练习。
注意:(1)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腕,做到自然放松;(2)长弓做到平、稳、直;(3)音头不要有噪音,力度适当;
3、左手D调一把位指法
(1)一、二、三、四指单指练习。注意:手要放松,音位要准。(2)一把位四指简单综合指法练习。注意:左右手配合。
4、简单讲解乐理知识:音符、节奏等;视唱《小星星》乐谱。
三、学奏《小星星》(1)教师范奏(2)单句练习(注意音准)
(3)单人演奏练习(注意速度),让演奏较好的同学到台上表演。(4)齐奏练习(注意相互配合)
(5)较完整、有感情的齐奏《小星星》,体会演奏音乐的乐趣,并在演奏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二胡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二胡的最初级的演奏技法,体验到了演奏二胡的无穷魅力,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作业:
二胡练习曲1、2、3.
第二篇:葫芦丝演奏初始课教学设计
葫芦丝演奏初始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葫芦丝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之一,她凭借着亮丽而又柔肠百转的音色打动了无数的听众。葫芦丝被音乐界人士称为“天籁之音”,被外国人称之为“东方的萨克斯”。她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可以让学生更多更深地接受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熏陶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
学生演奏课最初的动机是兴趣,那么在本节课中,我会通过课堂使用的乐器和多媒体带领学生认识、了解葫芦丝。因为作为演奏课最重要的就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演奏课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葫芦丝的音域及构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能力目标:尝试演奏葫芦丝音阶,初步了解葫芦丝演奏的按孔方法及部位、演奏姿势和气息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对葫芦丝的认识及吹奏音阶。
(二)教学难点:吹奏葫芦丝音阶的气息运用。
四、教学用具:葫芦丝、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课前播放学生熟悉的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美丽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为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带领学生走进葫芦丝世界。
(二)导入
1.刚才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了,那么它是由这样一件乐器(展示葫芦丝)演奏出来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葫芦丝。2.教师演奏一首葫芦丝乐曲,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进一步激发。
(三)新课
1.请学生展示他们对葫芦丝的了解及认识。(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师多媒体展示总结:(1)葫芦丝的历史及由来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流行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如傣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2)葫芦丝优秀的自身资源:
①外形结构独特,本身就是一件精美别致的民间工艺品。②体积小巧轻便,价格便宜,声音相容性好。③制作材料几乎全部来自天然的材料,是真正的“绿色乐器”。
④音色优美、祥和、富有诗意,⑤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乐器,有着它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3)容易掌握的演奏技能以及较短的学习周期: 葫芦丝的音域较窄,发音较容易,指法简单,嘴上技巧简练,葫芦丝学习周期相对较短,整体技巧难度小于竹笛等乐器。
(4)学习葫芦丝好处很多:
①学习民族乐器,提高音乐素质修养。②便于携带、练习、交流。
③增加人体的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的技能,手指运用变灵活,增强大脑记忆力,有益健康。
④葫芦丝易掌握,只有一个八度。(5)图解构造
(6)保养
①正确使用,忌猛吹、猛吸 ②轻拿轻放,禁压、禁撞 ③忌暴晒,勤维护 ④专人专用,卫生健康 2.演奏入门(1)按孔部位及方法
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2)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坐式: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3)气息的运用
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3”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①吹奏低音“5”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
②吹奏中音“1 2 3”时气流要适中; ③吹奏高音“5 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
(4)手指按孔发音图示(●表示按孔,○表示开孔)
(5)学生分组练习音阶
(6)学生分组展示练习成果(7)学生自由变奏吹奏音阶
(三)作业 1.巩固音阶
2.给学生推荐几首熟悉又简单的小乐曲。(《摇呀摇》、《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阿里郎》、《友谊地久天长》等)
我们不要认为学生不怎么认识乐谱就不能吹奏一些简单的歌曲。毕竟最简单的56712356他们是认识的,无非就是...节奏不熟悉,但是只要他们会唱就知道歌曲的节奏和风格。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实践的机会。
(四)让学生仍然在葫芦丝美妙的乐曲声中离开教室。
六、教学反思
(一)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使学生整节课兴趣盎然,视听音画结合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二)分组练习的效果明显,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能成为教师的角色,帮助本组其他同学共同进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
第三篇:音乐教学案例---创作起始课教学设计
揭开创作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习音符等音乐基础知识。
------------创作起始课教学设计
2、乐于尝试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乐思,使学生体验到音乐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作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兴趣。
2、初步了解音乐语言的表现作用。教学难点:
1、音乐语言的表现作用。
2、识谱与唱谱。教学方法:
引导法、视唱法、听唱法、题例分析法等。教具准备:
1、钢琴、歌片。
2、电子琴数架。(每6人一组,每组一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巧铺垫-----------------题例分析。
1、导入谈话,激情感染:和同学们一起上创作课,老师非常高兴,为表现我此时的愉快心情,老师为你们演唱一首歌曲,请同学们随歌曲做拍手律动,表现一下歌曲情绪。(教师演唱自己根据一个学生的同名诗歌创编的歌曲《春光校园》)。请学生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朝气蓬勃的歌曲是谁创作的吗?(出示歌片,告诉学生作者就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从心理上消除顾虑。)
2、释疑解难,走近创作:教师讲述自己创作歌曲的经历,介绍曲调与歌词的关系,如;因为我觉得歌词情绪欢快活泼,所以选择大调式、四二拍等。从中告诉学生有关调式(调号)、拍子(拍号)的写作格式及意义。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谱例,说说一首歌曲由哪些部分组成?从这首歌曲的谱例上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因材施教,多问多知、适当把握)
3、下面咱们就按照同学们总结出来的几个歌曲要素来尝试创作歌曲。
二、熟读成诵见真情------------------诗歌:歌词。
1、诵读古诗《所见》,学生分析古诗情绪情感。
2、确定调式、拍子。
3、反复诵读,写出停顿。牧 童 /骑
黄
牛,歌 声 /振
林
樾。意
欲/捕
鸣
蝉,忽
然/闭
口
立。或者:
牧 /童 /骑 /黄
牛,歌/声 /振 /林
樾。意/ 欲/捕 /鸣
蝉,忽 /然/闭 /口 / 立。
三、未成曲调先有情------------------音的长短:节奏。
1、按照诵读停顿,确定每个字的长短对比。
2、音的长短写法:节奏
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两情相悦成作品-----------------音的高低与长短:音符和节奏。
1、复习简谱音阶:1 2 3 4 5 6 7 1
2、长短不同的音符与节奏:互换练习
3、根据自己的喜好填写相应时值的音符(允许学生做的四不像、乱七八糟)
4、鼓励创作,评价作品。这是你原创的第一首歌曲,大家知道,西方音乐史上的表现主义音乐就有这样一种创作技法,听上去还真有他们的风格特征呢!
5、唱唱听听,感觉如何?(告诉学生歌曲创作大都是在不断修改中完善的。)
五、多唱多听有新知-----------------修改作品。
1、分组进行修改作品,在电子琴上弹唱进行。
(允许学生在琴键上标记简谱)
2、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讲评,优秀作品赏析。
六、课堂小结(略)
第四篇:音乐教学案例
《“情景―体验―探究”音乐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案例
一、背景:
在全面推进二期课改,将音乐教育定为大众教育,而非专业音乐教育或精英音乐教育,将学生对音乐的主动体验和感受作为学习音乐的根本,强调学生的主动感知和探索的同时,根据《小学音乐学科标准》的要求,提出了“情景—体验—探究”的音乐研究性教学模式。
二、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基础型课程的学习,广大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学到一些音乐的知识而去被动地、极不情愿地听、或者是唱。其结果就形成了教师满课堂地灌输,学生被动地听讲,丝毫激不起对音乐的兴趣,更别提音乐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人的性情之类的话了。在中央提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弘扬民族精神、铸造爱国情怀、将德育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的今天,音乐的教学模式改革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代学生的需求。要提高中华民族的全民素质,必须让学生从小学会体验音乐,在体验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主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内容,使得情感和想象力不断提高,并以音乐为载体,培养丰富而积极的情感。“情感-体验-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中而产生的。音乐教学中的欣赏设置是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基础上而设置的,决不是单一的只为教材中有欣赏的内容而去欣赏。同样,音乐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在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参与,尝试在实践探索中有创造活动的需要时,老师才进行教授的。此模式的教学目标显而易见。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与反思
(一)情景的创设:
1.教学片断实录:在“音乐对影视剧的作用”一课的探究过程中,为了营造一种浓厚的影院氛围,让学生走进音乐教室,就感觉如同走进了电影院,课前,我特意拉上了教室内所有的窗帘,用超大银幕及高级音响为学生播放动画片《狮子王》开头的场景歌曲。
2.反思:这样的场景设置,能让学生得到一种亲身的体验,仿佛真的坐在影院里,把自己融入在了影片的欣赏之中。
(二)主动体验
1.教学片断实录:学生在课前寻找了许多他们喜爱的影视剧。“狮子王”的片断刚一结束,大家就纷纷拿出了影碟。戴微这组的七个同学们模仿着《音乐之声》中do、re、mi的样子,边演边唱了起来。一曲刚完,王雨同学怀抱吉他,学着影片中男主人翁校冯〃特瑞普上校的模样,自弹自唱了一首“雪绒花”,尽管他们的表演还不完美,但却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接着,第二组同学为我们播放了电影“河东狮吼”的片断,画面中男女主人翁四目交织,脑海中不断出现对往事的回忆,画外音是由郑聪和杨雷现场配的。尽管语速和口型还不够统一,但他们的即性表演,点缀了影片的画面,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最搞笑的是第三组。他们带来的是影片“泰坦尼克号”中,船即将下沉时,四位室内乐演奏者的临终演奏,整首乐曲悠扬,缥缈,听来使人感到分外悲伤。当大家还处于悲伤的情绪时,音乐突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爵士乐,大家都惊讶地长大了嘴巴,转而就捧腹大笑起来。第四组及第五组学生也依次带来了影片“恐龙”“星球大战”等片断,课中同学们津津有味地欣赏,积极地讨论,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2.反思:通过五组同学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演绎,同学们对影视作品中音乐的不同表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三)合作探究
1.教学片断实录:2.反思:
四、实践的再反思
通过以上对这节课的反思可知,音乐情景的创设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体验-探究”这种新型的音乐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能体现音乐的“非语言性”特点。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主动感受音乐描绘的内容,音乐同感和音乐想象力得以提高。凸现音乐的“情感性”,在情景-体验-探究过程中,以音乐为载体,学生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丰富而积极的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实践探索音乐的方法,在尝试中提高对音乐知识的整和,运用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提供了用武之地,反
过来,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能力。当我们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顺应时代的教育观念而树立起来,当我们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确定下来后,就会发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培养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能进行创新教育。通过这节课的案例反思,说明创设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带给每一位学生的收获,不是简单的见之于书面的“编写”内容,而是一种可贵的思想方法,即要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教科书的内容,似乎已成定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可能又落后了,又不全面了,所以需要研究新问题,以丰富、完善、发展教材内容。我们中学生从所处的社会实际出发,是有发言权的。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要求推向了更高层次。
五、启示
在“情景―体验―探究”音乐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实践中,我体会到它开创了音乐教学的新境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音乐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应该是更开放的,更现代化的,乃至更具创意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环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在音乐教学中实现质的飞跃。
第五篇: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VCD光碟、《音乐之声》DVD光碟、《白毛女》舞剧视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式导入
师:下面播放两剧目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是音乐剧?(学生举手回答)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 《如果·爱》片段
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师: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乐剧的圣堂......(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的兴趣)
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
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1.什么是音乐剧?
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
(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问题1: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问题2: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课件展示:音乐剧四大名剧《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及其他们的海报和剧照。
(学生通过观看音乐剧大部分能说出构成音乐剧的三大要素。这里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欣赏音乐剧《猫》
1.作者简介:
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1948年3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琴教师之家,就读于马格德林学院。韦伯经典音乐剧:《猫》、《艾薇塔》、《歌剧魅影》、《巨星耶稣基督》
师:《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为何音乐剧《猫》如此震憾人心,所向披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走进百老汇,领略猫的魅力。
2.剧情介绍(戏剧元素)
《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好的剧情能够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像。通过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故事是来源于生活,《猫》的世界就是一个浓缩的人类社会。《猫》的社会就是一个现代寓言。)
3.音乐《猫》中的舞蹈元素
播放《猫》中的舞蹈视频。
(学生讨论舞蹈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为了传达剧情,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
场景一:“介绍保姆猫”褓姆猫是猫中的保姆,她一般白天显得很懒散,整天睡,但一到晚上,她便非常繁忙,因为她要训练老鼠织毛衣,还要为蟑螂失业的问题而担忧,这不她带着她的一支蟑螂童子军来了……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场景二:杰利克舞会,场面宏大、激情澎湃,摇滚猫带领猫儿们所跳的现代舞,动感十足,也突出了的他狂野的个性。
(通过《猫》视频展示,同学们对音乐剧中舞蹈的表现有更直观的感受。与此同时对舞蹈表现的人物进行介绍,舞蹈使人物具有可视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4.音乐剧《猫》中的音乐元素
与舞蹈一样《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
师: 同样的旋律,演唱者的身份发生的变化、调式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对比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播放《回忆》两个视频
回忆(1)这首歌曲感觉唱完了吗?歌声表达的是他什么样的心情?(有意犹未尽之感,音乐表达了孤独、无助、凄凉的情绪。)
你想一个人在她最有魅力、最辉煌的时候,背叛了自己亲人,而当她年老色衰,以这样一副丑陋的外貌再次回到家族中,这两者之间反差有多大。尤其是在大家沉浸欢聚的兴奋中,她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当时暖融融的氛围,猫儿们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她,我们的女主人公内心肯定非常复杂,孤独、无助与凄凉。
领袖猫同情地向她伸出手,但她没有看见,暗然地离开了。
回忆(2)领袖猫告诉猫儿们,幸福的含义不仅仅是现在,也包括过去那些不能遗忘的事情,月光下,杰里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唱起了《回忆》,猫儿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悲天悯人,宽大为怀。(音乐情绪是和睦、温馨、幸福的。)由其最后全体猫儿们起立的一刹那,表达了猫儿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企盼,盼望幸福的降临。
(歌曲:《Memory回忆》)
(说明:《回忆》在剧中出现了四次,因演唱者不同或是演唱时的心境不同,使得每次聆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体会音乐在烘托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5.舞台美术
据介绍,在百老汇的音乐剧中,绝大多数制作都是不惜投入巨资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面貌,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首先在《猫》剧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物的化装,全剧共有36只猫,为了表现猫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征,他们的化妆也是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形象逼真。
课件展示:其中一些猫化妆前后对比
舞台效果,在前面的舞蹈和音乐片断中已经感觉到了舞台效果在剧情的表达及人物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通往九重天》这一段,舞台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纯洁的白猫维多利亚首先对魅力猫表示同情,杰里可猫们终于原谅了她,接纳她回到族中。领袖猫选择魅力猫是今年获得重生的猫,猫儿们欢送她登上了通往九重天之路!
播放《通往九重天》视频
(观看《通往就重天》片断,学生深深的被导演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效果折服。小小的舞蹈居然能隐藏如此多的“秘密”。)
6.欣赏改编成电影的音乐剧
播放《音乐之声》、《红磨坊》视频
(体会音乐剧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它以音乐来述说故事,满足视听上的享受,魅力四射的舞蹈,配合着眩目的舞台效果。很容易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和喜爱。)
四、课堂小结
以《猫》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与歌剧、舞剧比起来,它在音乐与舞蹈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将观赏性放在首位。使表演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现代化。这大概就是音乐剧能在众多舞台艺术中异军突起,广受观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今天的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音乐剧,为音乐剧而疯狂。
四、评析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欣赏音乐剧。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掌握音乐剧的特点。如:在教学中欣赏两次《回忆》,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演唱者不同心情下,同样的旋律和歌词,所传达出来的感受是不相同的。这就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节课的开始部分,观看《白毛女》芭蕾舞剧和《如果·爱》音乐剧的片断,探讨什么他们的区别,在课中也有大量的视频片断,这些辅助性的做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学习的兴趣,还在于加深学生对音乐剧的体验和理解,并扩展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初中生生活阅历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一些作品无法理解。在本教案中选取大量地世界经典作品进行展示,使原来深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不同作品的欣赏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不足之处,应该让学生分组在课后查找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从理性的角度进一步了解音乐剧。接找让学生模仿或创作表演《猫》,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具体的情感体验。把音乐剧的知识在运用到自己的创作时间中。学生们可以在积极的创作中获得了经验,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展示和发展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