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天性或者说生物的天性就在于适应环境,孩子的成长是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即孩子的性格即是在环境中寻求的最适合环境的做法,从博弈论的观点看,孩子力图在环境中求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解。而父母的工作即在于构造环境。构造温室和构造一个准真实的社会是父母的选择,同时也将决定孩子性格中的很大的一部分。
自信和自卑到底有什么不同,孩子会比较自己和世界,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强大过世界那么就会自信,反之则自卑,就像娶一个千金小姐要多做许多家务一样。进一步的,当自己真正强大过世界时,叫自信,仅仅感觉强大叫狂妄,当自己真正弱小过世界时叫自知之明,当仅仅是感觉自己不行而自己行的时候叫自卑。由此,父母有两件事情可以做,一是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世界和生存能力,二是培养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世界。对家有归属感。
1.1 “为什么要给宝宝吃”的答案只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决不能是“宝宝乖”。1.2 作为家里的一员,孩子应当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家的资源,分担家的责任。1.3 小区路边的花草为什么不能动:因为这不是咱家的,是咱家的东西咱想怎么摘怎么摘。认可、信任父母。
2.1 父母认可、信任孩子。
2.2 父母做事应当言行一致、前后一致、相互一致。
2.3 父母应当能包容孩子,着力于解决孩子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与孩子争执。2.4 保证孩子的独立性与目的性,即充分尊重孩子,不把孩子当成实现父母目的的工具。孩子仅仅只是他自己,孩子不是为了延续父母的生命,不可为防老养儿,不让孩子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2.5 父母做不到或是不想做的事情不可勉强孩子。对社会有归属感。
3.1 让孩子知道人与社会是相关的、互动的,教育孩子以开放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与生活。3.2 父母应当向孩子展示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当如实回答,不必替孩子决定他是否能接受或者替孩子决定是否有利于他的成长。3.3 多介绍他人的成功之路,而不仅仅是辉煌战绩,对于失落的人士,多介绍他们的改进之法,决不能藉此找满足感。有良好的评价体系、价值体系、道德体系。
4.1 在原则问题上父母不宜与孩子进行交易,但这并不应当妨碍父母以灵活的方式处理与孩子的不一致。
4.2 父母的作用应当是与孩子一起在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限制之中寻求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4.3 明辨是非善恶。
4.4 能从目的层面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即知道自己身边的事情的发起人及发起人的目的。
4.5 能从结果层面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即知道他人的行为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什么影响。4.6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4.7 懂得宽容与自律,成年后应懂得追求个性的解放与心灵的自由。有所追求、勤勉为乐。
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成年后能将事业的追求和人生的目的融合在一起,在创造中达到自由与幸福。
其实,上面的东西核心的目的是让孩子有幸福的一生,从接受幸福到体验幸福再到创造幸福,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方式是正面面对所有的问题,这是每个家庭重要的课题。
第二篇: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为认知能力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强; 随着认识事物能力 的发展,情绪较幼儿深刻、丰富;自制力明显增强,能克制自己的一些行为;同伴的交往渐 渐超过了与父母的交往;意志比较薄弱,遇到困难常寻求成人的帮助;学习缺乏自觉性。根据以上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可进行下列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包括一、二、三、四年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为: 1.以培养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为内容进行认知方面的教育。主要内容 包括:观察力—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如顺序法、比较法;注意力—养 成注意习惯,使注意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注意集中性较好,观察具有 一定的深刻性、精确性;记忆力--在机械记忆的基础上,初步懂得意义记忆,能够使用意义 记忆,会运用两、三种常用记忆策略;思维力--言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和谐一致,形象思 维得到发展,概括能力达到抽象水平;想象力--充分发挥无意想象,并向有意想象过渡。通 过以上教育,达到培养良好认知能力的目的。2.以情绪认知,情绪体验,发展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为内容进行情绪情感教育。主要内容 包括:情绪认知--认识喜、怒、哀、乐基本情绪表现;情绪体验--体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懂得如何愉悦情绪,使积极心境占主导,学会从家庭、学校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了解简单 的不良情绪疏导方式;发展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发展美感,具 有形象道德感,有爱憎意识,认识并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理智感。通过以上教育,达到培 养良好情绪情感的目的。3.以培养坚持性、有意性、自觉性和克服困难为内容进行意志方面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坚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积极进取,从事日常学习和简单劳动,具有坚持性;有意 性—使学生活动前有相对明确的目的,初步具有有意性; 自觉性—增强学生抵制诱惑的能力,具有一定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觉性; 克服困难—教育学生能够独自或在别人的帮助下战胜 挫折、困难,能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困难。通过以上教育,达到培养坚韧意志 力的目的。4.以培养合作、自信、乐观、富有同情心、有责任心、克服不良性格特征为内容进行个性方 面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合作—教会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合作,学会助人,乐于奉 献,懂得与人分担忧愁、分享快乐,合群;自信—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不犹豫不决,优柔 寡断
,不过分强调自我、有适度的自尊;乐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同社会保持 和谐,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具有环保意识;富有同情心--面对或听说处于危难中的人或 动物流露出同情;有责任心—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责任心;克服不良性格特征—教 育学生不说谎,积极克服嫉妒、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通过以上教育,达到培养良好性格特 征的目的。5.以角色认知,关系认知,自我评价为内容进行自我意识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角色认知-认识到自己重要的社会角色是小学生,并为作为一名小学生感到自豪,能够初步认识到自己 的兴趣、优点及缺点;关系认知--初步认识自己与教师、父母、同伴的关系,知道被人爱和 爱人;自我评价--会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自我评价接近同伴评价,悦纳自己,积极接 受自己。通过以上教育,达到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目的。6.以培养间接学习兴趣,良好学习习惯,学习任务的完成,基本学习技能的训练为内容进行 学习方面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间接学习兴趣--认识到学习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以教师表扬、父母夸奖、同学羡慕等精神奖励为学习动力;良好学习习惯--每天能够在家里自觉学习20-30 分钟,注意养成自学习惯,会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学习任务的完成--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会听课、做作业、积极参加考试等,各科 学习均衡发展,不偏科,会运用学习策略,关心学习结果;基本学习技能的训练--具有读、
写、算基本技能。通过以上教育,达到培养良好学习能力的目的。7.以乐于交往,集体荣誉感,交往技巧,交友标准的培养为内容进行交往方面的教育。主 要内容包括:乐于交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与父母、老师尤其是同学进行交往,积极参与有 组织的游戏活动;集体荣誉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言行符合群体规范,有班集 体的归属感,具有团队精神,有集体荣誉感;交往技巧—懂得如何同陌生人交往,会恰当使 用礼貌用语,具有非言语交往的技能;交友标准--初步理解交友的内在标准,使友谊较稳定 持久,学会原谅,促进人际关系和谐。通过以上教育,达到培养良好交往能力的目的。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包括五、六年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为: 1.以培养思维力、想象力等高级心理活动为内容进行认知方面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思维 力—提高理解能力,具有抽象概括能力,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组合分析分类能力,思维具有批判性、独创性、流畅性,会区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有一
第三篇: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下车中心幼儿园 何云
内容提要:单亲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核心是关爱。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单亲家庭孩子因父母离婚,死亡等不幸的家庭事故巨大打击,造成心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他们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唤关爱”渴望亲情来抚平创伤的心灵。因此家庭、学校应以双倍的爱心共同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其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现在的社会状况和从前的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变化,很多成年人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面前都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更何况刚刚成长的缺乏完整的家庭温暖的青少年。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很明显,有的是隐性的。
(一)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率大幅度上升,使单亲家庭大批出现。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据调查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双差生,由于不良的物质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尤其对青少年来说,随着青春期发育,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挫折和失望。据我们所了解,近年来青少年离家出走和自杀现象日益增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分离,家庭破裂。
社会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3—7岁),母爱对子女的发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失掉母亲,就会使子女的情绪波动大和不安宁。在少年时期(12—17岁),由于子女的社会性有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时间,子女若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越轨行为的比率都较大。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事实上,绝大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青少年在自己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危害社会。
(二)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分析。家庭是子女最早的教育场所,子女在父母的抚养下成长,从父母那里接受教诲,了解遵守社会规范和行为守则。因此,如果把子女置于爱抚之中的保护机能叫做母爱作用的话,那么,理智上的管教机能就可以父爱的作用了。所以说,家庭中的教育功能是由父母双方来承担的,如果父母缺少一方,就会表现出家庭教育功能的欠缺。有些单亲家长因其子女失了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便对子女过份地宠爱娇惯,而不能正常地给予管教;有些单亲家长视其子女为累赘包袱,漠不关心,甚至歧视和粗暴虐待。而更多的单亲家庭却是处于一种无暇顾及的无奈之中,他(她)们往往一人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既当爹又当妈,既要承担起沉重的家务,又有繁忙的职业责任,常常是力不从心,自然对其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不够。这成为单亲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一个普遍现象。
二、相应的对策
近年来,我区各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在市、区家长学校指导和关怀下,就单亲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途径进行有效的研究与探索,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了家教模式。以林崇德教授的思维三棱结构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关爱为核心,家长从榜样教育、活动教育、环境教育三个维度立体作用于学生,促使孩子克服障碍,进而达到孩子了解自我、信任自我、自我控制、满足自我健康素质的目标,走出心灵困惑,去迎接学习、生活的新挑战。(一)、建榜样树形象
我们知道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首先与父母的素质,特别是父母的心理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残酷的现实是家庭残缺,孩子失去赖以发展的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单亲家长更有必要以良好的素质、优秀的人品,给孩子树立光辉的榜样。同时家长要努力学习,提高科学家教水平,把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以科学之光增添人格魅力。如我校家教委员会,组织家长学校1000多名学员人手一册由杭州市教科所、市家长学校编写的《家长关心的12个话题》。帮助家长更新了观念,这样我们家长以自身的优良的素质,高尚的品格、精湛的技艺,增强榜样的力量,对孩子心灵的塑造起到神奇的作用。(二)优化亲子的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 2 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亲子关系的优化是家教的保障,要求家长倾心关爱而切忌溺爱,适度的要求而切忌拔高。可见溺爱是家教的隐形杀手。那么过严如何呢?有的家长离异后,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要求他出类拔萃,弥补自己心灵创伤。单亲学生胡某,父亲是机关干部,要求孩子每次必考全班第一名,但这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全班中等,她整天活得胆颤心惊,结果产生考试焦虑,甚至萌发轻生的念头,那敢跟家长交心谈心。可见过分“严”爱也是破坏家教的祸根。因此关爱,要求适度,努力营造民主、向上、和睦的氛围,才能优化亲子关系,开启孩子心灵之窗。从而为家庭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三)优化教育情境
孩子良好心理的培养,有一个场景、时机、方式问题。对于单亲孩子,本来父母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易产生一层情感的“隔膜”,要到达理性理解,就需一个较长过程。因此家长更应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溶化“隔膜”,在亲子情趣共鸣基础上,实施心理引导,①找好契入点:如看电视《宝莲灯》后,轻松引入母爱的话题②创造情景,如孩子爬山、参观动物园,从中教育孩子要刻苦,遵守社会公德,陶冶美的情操;③制造氛围,生日、节日、纪念日,祝贺喜庆节日,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礼仪诚信;④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与人相处,培养团队精神;⑤引发兴趣,讲世界发明家的故事,教育孩子成功来于艰辛。平等温馨中对孩子心灵的雕塑水到渠成。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应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倾听的方法让他(她)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再对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以他(她)的聪明来鼓励他一定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树立自信心。此外,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解决他学习上的困难,尝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孩子出现个性偏外的现象。特别是单亲家庭,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 3 到“润物细无声”。幼21家21儿童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
参考资料:
《小学生心理学》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
《小学生儿童教育心理学》幼28家28儿童
《心理素质教育科书》《心理素质》教科书编写委员会
第四篇: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内容提要:单亲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核心是关爱。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单亲家庭孩子因父母离婚、死亡等不幸的家庭事故巨大打击,造成心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对家庭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感觉不到温暖,失去了精神支柱,他们心灵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唤关爱”,渴望亲情来抚平创伤的心灵。因此,家庭、学校应该以双倍的爱心共同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发展、单亲家庭的增多,其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现在的社会状况与从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很多成年人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面前都有茫然无措的感觉,更何况刚刚成长的缺乏完整家庭温暖的青少年。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很明显,有的是隐性的。
(一)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率、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大幅度上升,使得单亲家庭大批出现。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据调查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数是学校中的双差生,由于不良的物质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父母离婚或离开人世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行为上的偏差。尤其对青少年来说,随着青春期发育,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父母离婚、亡故所带来的痛苦、挫折和失望。据了解,近年来青少年离家出走、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密切、自杀现象日益增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离异、去世,家庭破裂。
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3—7岁),母爱对子女的发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失去母亲,就会使子女变得情绪波动大,不安宁。在少年时期(12—17岁),由于子女的社会性有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期间,子女若失去父母亲的任何一方,越轨行为的比率都较大。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事实上,绝大多数社会在单亲家庭里的青少年在自己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焦虑和惶恐不安,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行为,危害社会。
(二)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分析。家庭是子女最早的教育场所,子女在父母的抚养下成长,从父母那里接受了教诲,了解遵守社会规范和行为守则。因此,如果把子女置于爱抚之中的保护机能叫做母爱作用的话,那么,理智上的管教机能就可以叫做父爱作用了。所以说,家庭中的教育功能是由父母双方来承担的,如果父母缺少一方,就会表现出家庭功能的欠缺。有些单亲家长因其子女失去了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便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而不能正常地给予管教;有些单亲家长视其子女为累赘包袱,漠不关心,甚至歧视和虐待。而更多的单亲家长却是处于一种无暇顾及的无奈之中,他(她)们往往一人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既当爹又当妈,既要承担起沉重的家务,又有繁忙的职业责任,常常是力不从心,自然对其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不够。这成为单亲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一个普遍现象。
二、相应的对策
学校应该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在学校和家长的密切合作下,家长学校给予家长们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关怀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就单亲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途径进行有效的研究与探索,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建构家教模式。例如,以林崇德教授的思维三棱结构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关爱为核心,家长从榜样教育、活动教育、环境教育三个维度立体作用于学生,促使孩子克服障碍,进而达到孩子了解自我、信任自我、自我控制、满足自我健康素质的目标,走出心灵困惑,去迎接学习、生活的新挑战。
(一)建榜样、树形象
我们知道,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首先与父母的素质,特别是父母的心理素质有直接关系。残酷的现实使家庭残缺,孩子失去赖以发展的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单亲家长更有必要以良好的素质、优秀的人品,给孩子树立光辉的榜样。同时家长要努力学习,提高科学家教水平,把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以科学之光增添人格魅力。如果能够帮助家长更新观念,使家长以自身的优良的素质、高尚的品格,增强榜样的力量,这样对孩子心灵的塑造将起到不可言喻的作用。
(二)优化亲子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关系的优化是家教的保障,要求家长倾心关爱切忌溺爱,适度要求并切忌拔高。可见溺爱是家教的隐形杀手。那么,过严如何呢?有的家长离异后,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要求他们出类拔萃,弥补自己的心灵创伤。例如,单亲学生张某,因其父早亡,而母亲在某机关任职,一直和其母生活在一起。但其母对其期望很高,一直要求她考试必须达到班级前三名,这与她学习水平全班中等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此使得该同学整天胆战心惊的,结果产生考试焦虑,甚至曾一度萌发了轻生的念头„„可见过分“严”爱也是破坏家教的祸根。因此,关爱要求适度,努力营造民主、向上、和睦的氛围,才能优化亲子关系,开启孩子心灵之窗,从而为家庭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优化教育情境
孩子良好心理的培养,存在一个场景、时机、方式问题。对于单亲孩子,本来父母生活方式的选择就易产生一层情感的“隔膜”,而要到达理性理解,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家长更应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溶化“隔膜”,在亲子情趣共鸣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引导。比如:①找好切入点,如看动画片《宝莲灯》后,轻松引入母爱的话题;②创设情境,如陪同孩子爬山、参观动物园,从中教育孩子要刻苦,遵守社会公德,陶冶美的情操;③制造氛围,在生日、节日、纪念日,通过共同庆祝这些喜庆日子,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礼仪诚信;④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与人相处,培养团队精神;⑤引发兴趣,讲述世界发明家的故事,教育孩子成功来自艰辛,勇于创新,勤于创造。在平等温馨中对孩子心灵的塑造将水到渠成。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应采取“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倾听的方法让他(她)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再对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以他(她)的聪明之处来鼓励他(她)一定会取得学习、生活上的成功,以树立自信心。此外,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解决其学习上的困难,使其尝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极为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缺少亲情的家庭,则会导致孩子出现个性畸形、易走极端的现象。特别是单亲家庭,更应该考虑满足孩子需要上的欠缺。家长、学校应该密切配合,携手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关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佳、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完全否定而不予肯定他们、排斥甚至孤立他们等,这些对其生存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所以,我们应当给予那些单亲家庭孩子正确的关爱和关怀,多和他们交流,用心感受,真诚相待,并且多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肯定他们的付出、努力以及劳动成果,促使他们转变心态,尽快走出心中的阴霾,步入生活的正轨,用积极的态度和满怀热情去追寻那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参考资料:
《儿童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王志超)
第五篇:孩子心理健康五大标志
孩子心理健康五大标志
从专业上讲,人的心理健康只有相对标志,没有绝对界线,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区别。儿童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智力符合常态。心理健康的儿童智力是正常的,多数孩子的智商(IQ)在85-115分之间。他们能够适应一定的学习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天才儿童的记忆力极强,对事物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才智超群,有独立的、独创的、机敏的、充满活力的人格特征,识字多,学会说话早;智力低下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常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与学习,心理压力大,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护理。
二、是情绪稳定而愉快。心理健康的儿童以积极的情绪表现为主,充满了喜悦与欢乐,这样的情绪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多会受到父母和邻居的表扬与称赞,而积极的情绪又得以强化,使孩子进入良性循环。儿童也有喜、怒、哀、乐,健康的孩子也会出现短时的消极情绪,但消极情绪表现得太过分,太频繁,如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情绪反复出现,就难以称得上是心理健康了。
三、是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心理健康的儿童3岁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表现,能初步借助言语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出现独立行动的愿望。3岁后,意志品质中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得以发展,但总的说来,发展有限。意志不健全的孩子挫折容忍力差、怕困难,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在行为表现上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
四、是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本质的表现,而自我意识在性格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心理健康的儿童性格相对稳定,开朗、热情、大方、勇敢。在自我意识上,开始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自尊感在发展,寻求独立性,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而心理不健康的儿童性格发展不良,表现出胆怯、冷漠、孤僻、自卑,缺乏自尊心。
五、是人际交往和谐。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