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什么
父母——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什么.txt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男人掏钱是恋人关系,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男女抢着掏钱是朋友关系。男人爱用眼睛看女人,最易受美貌迷惑;女人爱用心看男人,最易受伤心折磨。父母——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什么
文章发布者: 来源:寻医问药网收藏本文
亟待沟通——家长与孩子
据报载 :一种专门监管“人”的GPS跟踪定位器非常受北京家长青睐,他们希望用这个新鲜玩意儿了解自己子女的行踪,但GPS用于跟踪,更引发了专家们的担忧。
为何跟踪定位器受到家长们的青睐?原来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惟恐孩子出入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特别是在教育、沟通失败的情况下又想了解甚至控制孩子的行踪,尤其想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然而,心理学家对这一先进设备的出现可能引发的问题表示担忧。专家认为,十来岁大的孩子正是独立意识强、希望被信任和尊重的年纪,这种做法极易刺伤他们的自尊心,会使其逆反心理更强,从而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对人格塑造非常不利。
心理工作者认为,家庭要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包括自主和依赖之间的平衡。健全的家庭里,家人各自心理健康,而且相互之间关系良好;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精心合作,同时又能保持独立自主。这种平等的、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对于孩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形成非常重要。
据一项调查表明,母亲心理健康,其孩子78%有足够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母亲,其孩子仅有28%具有安全感。所以,家长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主动与孩子沟通以培养和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特征。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左右孩子的一生
不同类型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反映出孩子所具有的相应的社会性特征是不同的:
■虐待孩子的父母 身体和精神上受到虐待的孩子,表现出很难信任别人,很难和别人建立稳定的关系,尽管他们对爱的需求非常强烈。这些孩子成人后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的或两性的关系后,也可能因为最微小的矛盾而失望,并陷入困境或怀疑中;父母是敌意的、拒绝的和忽视的,他们的孩子往往社会适应性很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出逃、违法行为的少年普遍都有受虐待、被忽视的经历。有这样一个案例,孩子在酗酒的父亲殴打中长大,长大的孩子在结婚后,下决心善待家人和孩子,但儿童时期的阴影一直在她脑海中,终于当七岁的儿子没完成作业时,母亲痛打了孩子,随后懊悔不已。童年时期的遭遇纠缠着她,最终陷入了抑郁的泥潭。
■专制和独裁的父母 专制和独裁的父母在行使父母权利时并不觉得有对孩子解释指令、说明理由的责任和必要,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孩子就必须绝对服从。在社会大环境中,许多家长在单位压力非常大,回到家常常将外界加在他身上的愤怒转嫁给家中的弱小者。在独裁和专制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可能形成的心理特征是缺乏自我信赖感,他们无法自己思考问题和行动,他们缺少信心、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好奇心,在道德发展上也不够成熟。
■容忍和放任的父母 容忍、放任的父母采取的是过分容忍、平等的态度,他们忽视教育,使孩子放任自流,没有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有的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还有的父母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称这是民主,是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是给孩子充分自由和平等。不少家长常说“我供他吃,供他喝,掏钱让他上最好的学校,他还要什么?”这样的家长以为用这种赎买式的方法就可以代替自己对孩子感情上的付出,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未成年,在思想、道德、行为、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都还非常需要父母的指导,更何况放纵与关爱无关。
■民主和权威的父母 民主、权威的父母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他们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但由于种种原因父母必须行使权利时,他们会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种建立在合理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基础上的权威,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且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使孩子形成对父母积极的自主作用,形成的是爱和尊敬的美德,而不是拒绝和冷漠。
关爱孩子——走出误区
■善意的做法也会在无意中伤害孩子 工作繁忙的父母因各种原因将孩子托给别人,频繁地转换孩子所信赖的依靠关系,使孩子在分离焦虑中长大。幼小的孩子可能不会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反而随着一次次的被转移,强化了自己不可爱,没人喜欢自己的自卑心理。
■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先查找父母自身的问题 有些家长只知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就在学习上下功夫请家教。孰不知,这可能是情绪反应的结果。家长要读懂孩子并尽一切可能去帮助他解决所面临的难题,帮助孩子恢复和建立自信。许多带着孩子来就诊的家长明白孩子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反应,但却麻木自己的感受,拒绝解决自己的问题,使孩子的问题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
■学会与孩子交流 当你询问一个孩子怎么看待自己时,经常听到的回答是″不知道″。这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感情充沛,但他们用语言表达感情时却有困难。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表达,这样才能让他们摆脱缠绕着他们的不良感觉,用心去听,真诚地接纳他们并放弃居高临下的架势。
■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会将自己的情绪在不经意时表现出来,愤怒、发火、不想上学、缺少礼貌,他还会在和你交谈时将这种不好的情绪带给你,家长一定不要被孩子的沮丧所传染,使自己失去控制。门诊中常可看见这样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愤怒使家长比孩子还愤怒,甚至甩手就走,这样会使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
■重新界定爱 爱的行为不会折磨你,不会让你失去平衡或引起你的负性情绪。爱不伤人而是让人心情愉快,爱的行为培养了你的健康情感。当别人向你表示爱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被别人接纳、关爱和尊敬。真正的爱,造就的是温暖、愉悦、安全、稳定和内心的平静。
让我们都来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吧!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父母应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文章出处:家庭医生报 2004年第11期)
第二篇:我能为父母做的
爸爸妈妈,千辛万苦抚养我们长大。看到我们一天天长大和懂事,非常开心和高兴。作为子女的我们,在这个感恩的日子里,我们也要好好感恩父母。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能做的事情是:
1、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认认真真读书,考个好成绩,让爸爸妈妈高兴。
3、听爸爸妈妈的话。
4、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小事。
……
第三篇:父亲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
父亲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
一位父亲能为孩子所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爱他们的母亲。
这天的咖啡店里,坐在我斜对面的,是一对外国夫妇。夫妻俩正在低声聊天,不知说到了什么,丈夫突然伸出手,拉过妻子的手,放在唇边吻了起来。妻子笑着,脸上微微的红晕,眼睛闪亮,一对夫妻沉浸在他们的幸福中,旁若无人。他们的小女儿,在咖啡店里四处走。走到我的面前,就站住了,我对她做鬼脸,她捂着脸害羞地笑,真是很可爱。我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中国古代的美人像给她看,她走过来,把小胳膊很亲昵很信任地放在我的腿上,靠着我。我把笔递给她,让她也画,她在纸上胡乱画了一些线条,我问她:“这是什么?”她说:“是你!”“啊!”我做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她更开心了,笑得咯咯的。我的前面,也坐着一对母子。妈妈背对着我,正在给丈夫打电话:“你这人怎么这样,咱们之间再大的问题,也得面对面谈啊,逃避不是办法。即便是离婚,咱们也得见面解决是吧?你这么躲着不见我,算怎么回事?孩子你也不见,你说有你这么做父亲的吗?”说到孩子,女人明显地哽咽了。
她的孩子,一个小男孩,坐在她的对面,抱着一杯冰淇淋,一下一下用勺子舔着奶油,神情木然,好像眼前的世界都和他无关。妈妈在对面哽咽,他看了看,又把目光转到别处去,神情还是木的。我一直看着他,等待他的目光和我相遇,然后,立即见缝插针地盛放一朵笑容给他。我总觉得那样木然和冷漠的神情,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孩子的脸上。他显然是吃了一惊,看了看我,在自己的座位上扭捏了几下,就把身子缩下去了—他躲着我专门盛放给他的笑容,再也不肯和我目光相接。这个小男孩,隔着那么远,我还是能感觉到他小小内心世界的灰暗和胆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差不多的年纪,但给人的感觉却如此不同。因为他们的母亲是不同的,一个沐浴在爱中,一个正承受着丈夫的冷漠。一位父亲能为孩子所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爱他们的母亲。因为生活在丈夫的爱中的女人,她的心是柔软的、舒畅的、温润的、安定的,会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会创造出一个愉悦温馨的家庭氛围。一个家庭拥有这样一位女人,最直接、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孩子。
《错误亲子沟通,一分钟都能成千古恨》 三岁定八十,正在发生的就是未来所见的。你现在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将形成孩子未来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形成会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要特别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模式,清楚孩子的行为习惯。某心理学家说过:“如果孩子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孩子是没问题的,是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存在问题,那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你想孩子将来变成怎样?你该如何教好孩子?
张国维博士说,孩子有三个成长关键期,必须把握——
印记期(0到7岁):警惕“三无”信念
这个时期的孩子,思想就像泥土一样,很肥沃,但他们分辨不了种子好坏,无论是玫瑰的种子还是野草的种子,他照收。这一时期的孩子,不懂分辨好坏,盲目地接受身边的事情,你给什么他就接受什么,孩子会盲目的接受外界的一切,形成自己最初的核心信念及价值观; 如果你跟他说,你真笨,孩子就认为“我真笨”,成为孩子的一种思想的模式。
于是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容易学到最坏的信念,叫“三无”:“无价值”,“无望”、“无助”,例如,孩子的“无价值”将在在父母很多的愚蠢比较和忽视孩子中形成,孩子会觉得我没用,我不重要,我没有资格。如果父母对孩子说“你越来越笨了,你看小明比你聪明多了”,这一比较,孩子就受伤害了。
当然,这个时期也可形成孩子正面的信念价值观。在这个时期,孩子喜欢听歌、听故事、玩游戏,所以,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可带动孩子的情绪状态,灌输正面的思想。
模仿期(8到13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们不再盲目接受,会尝试新事物。孩子会有梦想,但不要打破他们的梦想。这个时期,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分享正面的信息。
比如,爸爸被公司老板开除了,于是他在妻子面前抱怨说:我在公司做了那么久,老板真没人情味,说开除就开除,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孩子看到之后,孩子就学到了无望、恐惧、惊慌,如果爸爸这个时候能讲些正面的话语,老婆:“公司已经照顾了我20年了,在公司里面我学了很多生存的技巧,我会找到一份好工作。”
借着这个机会,让孩子模仿你,让孩子学得更好。
这就是NLP里面的重定意义,改变问题的意义。
在这个时期,你要注意周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很会学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社交期:(13-21岁):成为独立个体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发展成为独立个体,他们很叛逆,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离家出走、吸烟、打架、甚至自杀,他们很容易顶撞家长。
孩子的荷尔蒙的分泌混乱,其行为可能是成人模式,也有可能是小孩模式,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多聆听,但孩子处于成人时,家长需多给予孩子尊重,孩子需要父母把他当成年人看待;他们需要认同,朋辈间的影响会很重要,这时期你要把他当朋友对待。孩子教育的三个关键期,错过了永远错了,孩子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语言有时是一种思想病毒,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抓住孩子的成长的关键期,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心灵营养,让孩子将受益一生
第四篇:中考复习,家长能为孩子做的几件事
中考复习,家长能为孩子做的几件事
“我的女儿明年就要参加中考了,我和她妈妈都挺紧张的,平时除了知道要给她当好“后勤部长”,其他方面也不知道从哪里可以帮
她。”——初三家长小诺爸爸。
这不仅仅是小诺爸爸的困惑,小编曾经听过很多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小编与老师、家长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家长
们有所启发。
家长要做个明智的点拨者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然而,景博中学(银川二中初中部)的张睿丰老师表示,无论能否在学习上帮助孩子,至少,家长应该能够从心理上引导学生,帮助孩子树立信
心,做个明智的点拨者。
中考在即,对于无从下手的家长,可以与老师先沟通,找到孩子的学习优势和薄弱点,进而协助孩子做好学习计划,这个计划既要有总体计划,又要有各个阶段的小计划,计划要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当孩子在紧张忙碌学习的时候,初三家长应该让孩子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保证作息规律。家长不应过分关注分数,多以鼓励为主。
家长要做一个信息集纳者
“在初三这一年,孩子平时忙于各科学习,家长们要多看报纸和电视,多关注、了解最新的中考形势,并向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咨询中考政策信息。”高一年级家长杨波说去年为了做好孩子的军师,他还真的花了不少心思,“在孩子准备中考的那一年,我除了经常留意本地的报纸,平时还与单位的一些家长经常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其他家长的经验。同时,我还上网下载了不少各地的中考题,打印出来给孩子看。孩子平时忙于功课,电视也很少看,我担心孩子的信息量不够,影响语文作文的发挥,我就多看报,多上网了解各地动态,甚至是评论。随后我将我知道的一些新闻、信息转述给他,不仅扩大他的知识面,同时也能成为他写作文的素材。”掌握自
己孩子的真实情况
初三这一年,要经历很多次考试,家长要及时关注这次排名信息,准确了解孩子学习情况。“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生间产生差距是难免的,家长不能盲目攀比,打乱孩子的正常学习进度和方式。”张老师说。有经验的家长建议,初三家长可以将孩子这一年每次考试的各科成绩都记下来,了解孩子各科学习的情况,以便找到孩子的薄弱环节。家长要帮孩子分析哪些科目还有提升空间,通过什么方式把薄弱环节补上去,并对下一步的学习目标进行调整,同时对升学目标也有个清醒的认识。
培养良好习惯
杨女士说女儿去年复习中考期间,她推掉了所有的应酬,除了平时工作,其余时间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女儿的学习上,培养她做题、读
书、复习的好习惯。
平时,女儿写作业时,她就尽量帮她创造学习的好环境,不让孩子分心;女儿要进行课文背诵时,她就拿着书帮她纠错,辅助她进行记忆;快考试前,女儿进行模拟练习,她就监督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练习;女儿每天早晨起床洗漱时,她就打开录音机,给她播放英语
听力磁带,让她灌耳音。
张老师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巩固,家长要不断督促、检查。家长要监督孩子不要边玩边做作业或边吃东西边做作业,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平时还要多关心孩子的作业是否能按时完成,老师讲过的试卷是否能及时订正并整理错题。家长要教孩子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在阅读的时候,教给他们读、想、查、摘、记的方法。此外,每过一个阶段,家长最好抽时间和孩子一起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知识
网络。
第五篇:做智慧父母 成就优秀孩子
做智慧父母 成就优秀孩子
日前记者应邀参加了由卓卷教育集团举办的“2014卓卷超营76期智慧父母训练营”,此次父母课在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多功能厅举行,此次父母课邀请到了中国青少年营地教育知名讲师、营地教育专家王加华老师,在父母课现场向家长传授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异常热烈。
数据显示营地教育帮助孩子发生了蜕变
在父母课堂上,王加华老师对孩子们在营地学习能力、学习状态、沟通能力、行为习惯的训练成果向家长们做了汇报。据数据统计表示从营地走出去的孩子,90%与父母的沟通很好,75%行为习惯在改变,85%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92%的学习状态良好。孩子离开营地后,如何将孩子这良好的学习状态及行为习惯继续保持下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父母不良教育方式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的学习与改变是对孩子最棒的支持
王加华老师表示:父母的学习与改变是对孩子最棒的支持,父母不去改变,孩子将会失去竞争优势。要正确的认识到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对他尊严的呵护,父母要学会降低姿态、降低要求,学会去尊重孩子,做一个平静而喜悦,感恩而知足的父母。
认知三大体系 做智慧父母
做父母在内心一定要有认同、承诺、教练三大体系。首选要教会孩子自我的认同感,有认同感才会有成就感,父母要以自己的幸福感去感染孩子、认同孩子,给孩子自信。其次,降低自己的要求,平衡心态,帮助孩子分解目标,具体执行每个目标,每一件事都要和孩子达成共识。最后,让自己成为教练,指导孩子前进,而不是万事包办。
解决成长困惑、寻找成长正能量
在父母课现场王加华老师和家长们进行了互动,一对一交流,针对家长们提出的“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爱玩游戏”等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答,给家长们提供了切实的解决办法。如当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一放学回家就拿起手机、平板电脑,吃饭的时候也不愿意放下。王加华老师表示: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有这样一个心态,玩游戏的孩子很聪明;还好,孩子还有一个爱好。解决这样一个得到问题的具体方法就是:
1、和孩子沟通约定,明确玩的时间。
2、把玩游戏当成奖励。当家的心态有所转变,尝试正确有效的方法,效果可想而知。
父母课接近尾声,家长们似乎意犹未尽。父母们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卓卷教育开设智慧父母课堂切实帮助解决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影响了父母不好的行为,化解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拉近与子女的价值观念,是值得终身去学习的成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