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参考教案(定稿)

时间:2019-05-15 06:0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参考教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参考教案(定稿)》。

第一篇:《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参考教案(定稿)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池塘中生活的各种生物,初步形成池塘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2.进一步明白食物链的含义,知道池塘生物除食物联系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其它依存关系。

3.了解生态平衡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4.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推断和解释。

5.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准确表述所观察的自然现象和自己要表达的观点。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准备

1.池塘生物图片(或课件)、池塘生物水族箱(内养生物活体)。2.反映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3.反映池塘生物依存的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上一课安排布置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和总结。

1.上一节课课后,大家将水生植物种在陆地土壤中,通过观察研究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统一观点,教师小结。

二、复习已学知识,提出探究问题。

1.复习已学知识:在前面的第一单元第6课《谁吃谁》中我们学到了几个新的科学名词,如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2.提出问题:树林中的生物之间存在食物联系,那么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有怎样的食物联系呢?这些池塘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教师引导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并播放相关录相(课件)。

/ 3

三、开展科学探究。

1.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欣赏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像(课件)后,回答问题,相互质疑,教师指导。

2.分小组针对上述所见所闻写出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能写多少写多少。同时讨论:“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个链环上的生物灭绝了,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什么影响?”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4.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一、(接上一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1.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之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教师播放相关课件,学生观赏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

3.学生根据集体订正结果填写课本38页空框。

二、总结与推断。

1.引导学生在小结“池塘中的动物和植物存在着哪些联系?”的基础上推出“池塘群落”定义。

2.假设与推断:在池塘中,如果植物或动物灭绝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本环节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也可由学生讨论回答。)3.师生共同学习和理解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学习、理解过程可结合池塘、森林等生物实例进行讲解说明。

三、应用与实践。

1.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明白关于“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其他生物群落的含义。

2.课外选择一块草地,观察一下“草地生态群落”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3.课外查阅资料或上网了解“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生物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单元“自由研究”检查与指导。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

/ 3

调查表的进度、困难及解决办法等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 3

第二篇: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word教案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池塘中生活的各种生物,初步形成池塘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2、进一步明白食物链的含义,知道池塘生物除食物联系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其它依存关系。

3、了解生态平衡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4、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推断和解释。

5、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准确表述所观察的自然现象和自己要表达的观点。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准备

1、池塘生物图片(或课件)、池塘生物水族箱(内养生物活体)。

2、反映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

3、反映池塘生物依存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对上一课安排布置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和总结。

1、上一节课课后,大家将水生植物种在陆地土壤中,通过观察研究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统一观点,教师小结。

二、复习已学知识,提出探究问题。

1、复习已学知识:在前面的第一单元第6课《谁吃谁》中我们学到了几个新的科学名词,如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2、提出问题:树林中的生物之间存在食物联系,那么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有怎样的食物联系呢?这些池塘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教师引导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并播放相关录相(课件)。

三、开展科学探究。

1、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欣赏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后,回答问题,相互质疑,教师指导。

2、分小组针对上述所见所闻写出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能写多少写多少。同时讨论:“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个链环上的生物灭绝了,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什么影响?”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三篇: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学会运用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第20讲 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_政治试题。

教学重点

(l)联系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教学难点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教学方法:例举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事物是相互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2、联系的性质: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多样性

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四性”

(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一定存在着联系)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

(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也不能任意消灭联系,更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因此,我们要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3)

(2)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地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脱离具体条件孤立地考察事物,一切都无法理解。因此,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4)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对各种不同的联系要作具体的分析。

3、3、联系的意义: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

4、基本要求:坚持联系的观点

(1)坚持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2)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既全面又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3)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做到既着眼于整体,又重视局部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事物的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1)因果联系的含义: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3)因果联系的特点: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区别: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形成先行后续的顺序。三是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

正是因为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所以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联系: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注意,并非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能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关系才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2、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三、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二是地位和功能不同

联系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二者互相依赖,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在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变化也影响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3、方法论意义:(3、基本要求: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由整体的地位、功能决定。

(2)要搞好局部,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由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和作用引申的。

四、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含义: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2、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3、特殊形式:相对静止4、4、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课堂思考1: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因为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从运动和物质的其它属性的关系看,物质除了运看,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物质都不存在了,那还谈什么其它属性呢?所以,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课堂思考2: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根本属性”有何不同?

物质“根本属性”或“唯一特性”的提法,是就世界上物质和意识这两大类现象的区别而言。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唯一区别在于,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即,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区别于意识而为物质所特有的属性;而“根本属性”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角度,说明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从事物多种运动形式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因为世界上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物质的属性也多种多样。每一种物质形态都有许多属性,如质量、能量、导电性等。随着物质形态的变化,物质的具体属性也会发生变化。而物质的“运动”这种属性,同物质的其他具体属性相比,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它是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共同具有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属性。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6、正确理解“相对静止”

(1)含义: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情形: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3)

(3)意义: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

(4)

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1、基本观点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政治试题《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第20讲 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_政治试题》。

(2)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4)发展是有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新事物和旧事物

(1)含义: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则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2)判别新旧事物的标准:

正确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错误标准:①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②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③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新旧事物的关系:

①区别:性质不同、前途不同、区分标准不同

②联系:旧事物是新事物的基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3、3、基本要求: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要看到一个事物发展的昨天和现在,预测他的明天。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由于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所以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要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4)要尊重和按客观规律办事。

课堂思考:运动、变化、发展三个哲学概念的关系如何?

三个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是:它们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和僵化的。它们的区别是:运动作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是,运动和变化又都没有表达、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的趋势,也没有直接表达和规定事物的总体性质;而发展这种运动和变化,是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针对训练

1、针对练习:

1、下列观点、作法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C)

①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②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③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C)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段话说明(D)

A.事物的发展是有前因后果的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C.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

D.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4.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受小团体利益的驱动,千方百计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从哲学上讲,这种倾向(C)

A.夸大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违背了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D.颠倒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5、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D)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表明(C)

A.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整体是由若干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的D.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

7、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体现了(B)

①事物是发展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②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可以创造和利用的③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要打破陈规,勇于创新,不断开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目前,长三角地区在“人员流动、信息共享、物流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侯割据”的局面,导致重复建设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种“诸侯割据”(B)

A、着眼于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B、违背了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的原则

C、认识到了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积极性

D、认识到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9、应西方七国邀请,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中国人民银行周行长于10月1日在华盛顿与西方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举行了首次非正式对话。指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亚洲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主要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物质决定意识

10、材料

1、科学家在谈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神奇力量时,用了这样的公式: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高科技.就是说,科技对生产力的作用是按几何级数增值,是指数增长.科学界人士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决定着明天的生产力,而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技术和后天的生产力.材料

2、江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材料1和材料2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2)请运用这一哲学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是根本没有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①国民经济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先导.经济建设必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的发展要依靠人的劳动和聪明才智,而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环境恶化.资源滥用必然要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材料:《决定》中提出建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五个统筹是指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请分析五个统筹中蕴涵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答案要点:(1)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五个统筹不仅指出了事物内部的联系,同时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到五个统筹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联系,要立足于整体。(2)发展的观点: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和谐地解决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促进事物的发展(3)矛盾的观点,要把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要从全局出发同时也要有工作重点。

第四篇:池塘幼儿园教案

池塘幼儿园教案

池塘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梅戏,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2.学会哼唱黄梅戏的曲调,能大胆地把诗歌改成黄梅戏进行演唱。

3.喜欢黄梅戏,体验表演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谁料皇榜中状元》视频、伴奏。

2.幼儿已学会儿歌《我家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谁料皇榜中状元》,初步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教师:你们喜欢看表演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好看的表演。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表演?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刚才这个演员是怎么唱的?

(二)学唱黄梅戏曲调,能跟着旋律哼唱。

1.跟着视频学一学黄梅戏的`曲调。

教师:她表演得好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一唱吧!

2.能用“啦”来哼唱黄梅戏。

(三)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诗歌:《我家小池塘》

1.回忆诗歌,尝试改编。

教师:黄梅戏真好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诗歌来编吗?

(1)复习诗歌,能跟着图谱有节奏的朗诵。

(2)尝试改编。

教师:这首诗歌真美,你能把它唱成黄梅戏吗?我们来试试。

2.大胆演唱《我家小池塘》

(1)幼儿尝试学唱。

(2)教师范唱。

(3)完整学唱。

(4)难点练习。

(5)大方表演。

教师:嗯,真像小演员,我们再表演给客人老师看看。

(四)提出要求,结束活动。

教师:客人老师给我们鼓掌,高兴吗?这首诗歌《我家小池塘》还有两段呢,我们回去以后把它唱给更多的人听。

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提供演出戏服,能在表演区自主表演。

家园合作:与父母一起搜集各种戏曲,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

活动反思:

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我家小池塘》这首诗歌所带来的美,更突出了小池塘的美丽,同时也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歌读起来也非常的爽口。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整个活动分成三大环节,第一环节是观察图片,分段梳理,初步感知诗歌;第二环节是完整学习,多种形式朗诵;第三环节是绘画讲述,诗歌创编。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凑,逐层递进。这首诗歌的创编比较难,因为要同时创编两个,所以,我根据我们大班幼儿的实际,没有一下子让幼儿进行创编,而让幼儿先画,有一个铺垫,再进行创编,我觉得非常适合幼儿的特点。

紧接着我又问:“这么美的池塘,白天除了小鸟和彩云来照相,还会有谁和谁来照相。晚上,又有谁和谁悄悄捉迷藏呢?”在教师的提醒下,大部分幼儿的画也完成了,我又要求幼儿用诗歌里的话说一说。又给了孩子一次讲述的空间,鼓励孩子用较连贯的语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表述不太清的孩子委婉的给以引导,用清楚规范的语句反馈给他。通过对部分幼儿创编讲述,幼儿有了一定的创编兴趣。最后再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完整的创编活动。

通过本节活动下来,我感觉语言活动是非常带有童趣的,不是那么的乏味。同时中我也渗透到了科学以及艺术领域,如科学领域中让家长配合活动进行观察:“水中的倒影”让幼儿验证推理的合理性;在朗读诗歌的时候也为诗歌配上了相应的音乐,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以及在创编活动中进行绘画,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等。

池塘幼儿园教案2

活动重难点:

了解绘画方法,基本掌握按印和添画,添画时大胆尝试。

根据事物形象的特征,再将手指印按压在白纸上造型的实际操作。

活动目标:

1、能对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

2、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积极添画。

3、让幼儿感受手指印画的乐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份印泥;

2、《池塘音乐会》ppt演示文稿;

3、教师示范手指印画步骤、方法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上周末林老师去郊外玩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小池塘,于是我走近了小池塘,听到了很动听的声音,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是青蛙在开音乐会。你们知道青蛙开音乐会是什么样的吗?现在就请小朋友看一看青蛙开音乐回的热闹景象。

二、播放《池塘音乐会》PPT演示文稿,让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

1、是谁在开音乐会?

2、有谁参加了音乐会?

3、你看到的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4、你看到的小鱼是什么样子的?

5、你看到的'螃蟹是什么样子的?

三、播放视频。

教师:我们刚刚看到的小池塘美吗?小池塘的音乐会热闹吗?你们想把它们都画下来吗?林老师上周末回家的时候就把我看到的音乐会给画下来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林老师是怎么画的?

那么现在就请小朋友看一段视频。

教师播放微课程视频,演示《池塘音乐会》的绘画步骤及方法:

1、先在画面的中央画出荷叶和荷花;

2、用手指在适当的位置按出青蛙、螃蟹、鱼的身体;

3、给青蛙、螃蟹添画脚和眼睛、嘴巴。给鱼添画眼睛、嘴巴和鱼鳍。

四、教师重点讲述绘画的步骤和重点:

1、教师提问,请幼儿回答:螃蟹、鱼、青蛙的绘画步骤及重点。

2、提示幼儿可以给画面增加哪些内容。水草、蝌蚪、乌龟等等。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布局的合理。

六、将幼儿作品拍成视频,共同欣赏。

比一比谁的画面最整洁,谁的画面布局最合理,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课后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法、提问法、直观法,讲解示范法。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原则,幼儿始终在玩中探索,在玩中学习,在玩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玩的很主动,玩的很开心,确实有所发现,有所发展。而且在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教师尽量以鼓励为主,幼儿尽量以体验为主,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并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个幼儿的心理都得到了满足。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

池塘幼儿园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对物体的简单特征进行概括

2.建立“10”以内数字的守恒概念

活动准备

1.红金鱼,黑金鱼各八条,三张图片(分别画有青蛙,蝌蚪,蜻蜓各九个,颜色,排列形式不同),数字卡“8,9,10”,各种印章。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入:池塘图片。

提问:请问这幅图是什么地方?夏天快到了,这个地方会有什么小动物呢?

2.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1)出示红金鱼和黑金鱼各8条,引导幼儿分别点数红金鱼和黑金鱼的数量。

提问:游来了两群金鱼,请问是什么颜色?数量多少?一样多吗?

小结:虽然他们颜色不同,但都是八条,数量是相同的`。(出示数字卡“8”)。

(2)出示三张图片(分别画有青蛙,蝌蚪,蜻蜓),引导幼儿分别点数每张图片中物体的数量。

提问:这三张卡片有什么不同?(从颜色,形状,排列上引导)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什么地方相同?

小结:虽然他们颜色,形状,排列形式不同,但都是九个,数量是相同的。(出示数字卡“9”)。

3.做实物卡(1)教师出示数字“10”,示范用印章制作“10”的实物卡。

(2)幼儿操作,用不同印章制作“10”的实物卡。

4.幼儿交流,讨论,从做的实物卡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选出3个幼儿印章实物卡,进行总结:物体数量不因为他的排列,方向,位置等发生变化而变化。

活动反思:

1.图片展示的布局有待于更加完善。

2.教师展示印章“10”的实物卡时,应注重排列形式的多样性。

池塘幼儿园教案4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或多媒体并提取已有经验,理解诗歌内容,重点理解“抱”、“摇”的用法和涵义。

2、能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3、感知自然的美。活动准备:挂图两幅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1、小朋友,你的家漂亮吗?(漂亮)

2、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家门前都有什么?(幼儿回答)

3、你想知道我家门前有什么吗?

二、结合挂图学习诗歌:

(一)、出示挂图,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图一:(1)、你们看,我家门前都有什么?(小池塘)漂亮吗?(漂亮)

(2)、为什么漂亮?里面都有什么?(彩云、小鸟、太阳)

(3)、咦?小鸟、彩云、太阳怎么会在水里呢?(引导幼儿说出那是天上的小鸟、彩云、太阳的影子)

(4)、为什么小鸟、白云每天都愿意出来?小池塘这么漂亮“小鸟和彩云都爱来照像”。(重点引导幼儿理解“照像”)

(5)、这么漂亮的小池塘水蓝蓝的,那么你们看,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引出“金太阳”)

(6)那么这是什么时候的小池塘?(白天)白天的小池塘是什么样子的?白天的小池塘漂亮吗?(漂亮)

2、出示图二:(1)、这是什么时候了?(晚上)太阳哪儿去了?(引出诗句“晚上太阳去睡觉”)

(2)、太阳去睡觉了,谁又出来了?(月亮)月亮美不美?它是什么样子的'?(描述月亮并引出“银月亮”)

(3)、我们看一看现在池塘里有什么?(月亮、星星、小鱼)你们猜猜小鱼会和星星干什么呢?(捉迷藏)它们会怎样捉迷藏?(丰富词汇:悄悄)为什么要悄悄捉迷藏?(吵醒其它的花、草、小动物休息)

(4)、晚上的小池塘漂亮不漂亮?(漂亮)

(5)、师:“我家小池塘,白天晚上都漂亮。”

(6)、这是谁?(柳树)柳树看到小池塘白天、晚上都很漂亮,它会怎样?(高兴)高兴的时候柳树会怎样笑?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让幼儿回答并引出诗句)

老师编了首诗歌,名字是《我家小池塘》,想不想听?

(二)、教师完整的朗诵诗歌,(结合挂图):

1、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2、小池塘里,白天和晚上说的事情一样吗?白天什么样?晚上什么样?

3、小池塘为什么要抱着金太阳?平时妈妈抱着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妈妈抱着自己亲爱的宝宝,妈妈的感觉是怎样的?说明小池塘就像妈妈一样喜欢抱着自己的宝宝,而太阳也像宝宝一样喜欢被池塘妈妈抱。

4、小池塘为什么要摇着银月亮?月亮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池塘幼儿园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青蛙的基本特征,画出小青蛙不同的生长时期。

2.引导幼儿养成细致观察、大胆作画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蝌蚪变青蛙过程图

2.范画一幅、青蛙照片一幅。 3.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美丽的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生下了许多可爱的宝宝。

师:宝宝们,你们看它们长什么样?(黑黑的、圆圆的)。

二、观察图片,了解青蛙的特征

出示蝌蚪到青蛙的过程图片,了解变化过程,引导幼儿如何画出蝌蚪、青蛙的图片

师:几天过去了,这些宝贝长什么样?长出了尾巴,这就是蝌蚪宝宝。又过去了几天,这些蝌蚪宝宝现在怎么样?长出了腿。最后,这些蝌蚪完全和妈妈一样,长成了会游泳的'青蛙。

三、教师示范

师:现在啊池塘里有蝌蚪、青蛙,可真热闹啊!这些宝贝非常调皮,爱跟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池塘里静悄悄的。宝贝们,请你们帮青蛙妈妈找找她的孩子们。

如果你要画蝌蚪宝宝,她有圆圆的身体,一条尾巴。

如果你要画青蛙宝宝,她有圆圆的身体,两只大大的眼睛,四条腿,身上还有条纹,青蛙是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绿色)。

四、幼儿自由绘画提出绘画要求:幼儿可以画不同生长时期的青蛙,给小蝌蚪或者小青蛙穿上衣服。

师:宝宝们,请你打开你们的画纸,选择你想要画的小蝌蚪或者青蛙,记住啦要给他们穿上衣服,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青蛙是什么颜色的。

五、师生讲评

师:宝贝都回来了,我们请客人老师一起来看看。这个小蝌蚪是谁画的,腿长长的游得一定很快。这个小青蛙是谁画的,四条腿张的长长的,一定很灵活。青蛙妈妈谢谢你们帮我把宝宝都找回来了,谢谢!

池塘幼儿园教案6

设计意图:

春天,班级的饲养角里养了几只小鸭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每天都很积极地给小鸭子喂食、换水,有时还会和小鸭子说说有趣的事,和小伙伴讨论小鸭子可爱的外形等,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绘画小鸭子的兴趣。基于幼儿以上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我设计、组织了该绘画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我从最常见的小鸭子游泳这个画面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单只小鸭子的基本形态,再通过观察、想象和交流小鸭子喝水、唱歌、亲嘴三种不同的姿态,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鸭子的生动和可爱。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幼儿关注小鸭子在喝水、唱歌、亲嘴时的不同姿态,并学学小鸭子玩耍时的样子。这样,不仅让欣赏过程富有情趣,也使幼儿充分感知小鸭子的不同姿态,从而有利于幼儿表现和创造。

幼儿在本次活动中使用的画纸是教师事先带着幼儿一起创作的一些背景图,有微波荡漾的池塘,有随风飘动的柳条,有白云飘飘的蓝天,等等。画纸上呈现出的春意盎然的景色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在此基础上创作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春天气息和快乐、美好的情感。

目标:

1.观察、想象和交流一群小鸭子玩耍时的情形和姿态。

2.继续学习使用水粉笔和颜料,尝试表现一群小鸭子玩耍时的生动画面。

3.感受浓浓的春天气息和快乐、美好的情感。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小鸭子。

2.材料准备:PPT课件(图1~4),背景音乐。水粉颜料(柠檬黄、橘红、黑色),水粉笔(3号),调色盘,抹布,有背景的画纸。

过程:

一、欣赏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水的图,了解单只小鸭子的造型特征

师:(出示图1)春天的池塘里,谁来了?

师:小鸭子是什么样的呢?

师:它们在干什么呢?是怎么样的'?

师: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析:教师引导幼儿关注单只小鸭子的造型特征和游泳姿态,同时猜测小鸭子玩耍的内容,为后面更细致地观察、交流小鸭子玩耍的内容和姿态做准备。)

二、观察、想象、交流多只小鸭子玩耍时的不同姿态,感受一群小鸭子玩耍时的生动和可爱

1.欣赏、交流小鸭子喝水的图片。

师:(出示图2)这群小鸭子在干什么?

师:小鸭子是怎么喝水的?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鸭子喝水。

(师幼模仿小鸭子喝水的姿态:低着头、嘴巴朝下贴近水面。)

2.欣赏、交流小鸭子唱歌的图片。

师:(出示图3)小鸭子在池塘里还会干什呢?

师:它们是怎么唱歌的呢?

幼:小鸭子嘴巴张得大大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小鸭子的嘴巴。

师:小鸭子唱歌时还怎么样?

幼:小鸭子翅膀都竖起来了。

师:脖子呢?(教师张开双臂略向上,并做伸长脖子的动作。)

幼:长长的。

师:对,脖子伸得长长的。这样唱歌的声音会怎么样?

幼:这样唱歌时声音很响。

(师幼模仿小鸭子唱歌的姿态。)

3.欣赏、交流小鸭子亲嘴的图片。

师:(出示图4)这群小鸭子又在干什么呢?

幼:在亲嘴。

师:亲嘴时是怎么样的呢?

幼:嘴巴靠在一起。

师:对,嘴巴对嘴巴,靠在一起。(教师用双手模仿亲嘴动作。)

幼:还有小鸭子在挠痒痒呢。

师:很好玩。

4.观察图1~4,师幼一起小结。

师:小鸭子在池塘里有时游水,翅膀张得大大的;有时喝水,低着头,撅着屁股;有时唱歌,头抬得很高,脖子伸得很长;有时亲嘴,嘴巴靠在一起……真好玩。

(析:教师通过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大胆描述和用动作体验,帮助幼儿提炼小鸭子玩耍时的不同姿态。幼儿不仅欣赏了小鸭子玩耍的生动画面,也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三、尝试表现池塘里一群快乐的小鸭子

1.讨论创作内容。

师:今天我们也来画一画池塘里的—群小鸭子。用什么画?画在哪里?你想画几只小鸭子?它们在干什么?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在背景音乐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启发幼儿表现不同姿态的小鸭子,提醒幼儿正确握笔、有序蘸色。

四、欣赏、评价作品

师:我们今天画得怎么样?

师:你画的小鸭子在干什么?

池塘幼儿园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9的数量,认识数字9。

2、能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活动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二、活动准备

《春天的色彩》PPT课件、摄像机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用目测的方法判断出每种动物的数量。

春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有一只小熊也出来春游,它来到池塘边,看见池塘里有许多小动物在玩,想数一数有哪些小动物?可是怎么也数不清,现在,它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它数数池塘里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有几只?

(二)基本部分

1、把数量相等的小动物放在一起。

现在,池塘里的`小动物们要玩游戏了,它们要和数量一样多的小动物组队一起玩,请小朋友来帮它们找一找,谁要和谁在一起玩。对了,白鹅是7只,青蛙也是7只,它们一样多,所以白鹅和青蛙组成一队;鸭子和乌龟都是8个,他们一样多,那它们组成一队;小鱼和小虾都数了9个,它们一样多,它们是一队。小动物们组队成功了。

2、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匹配数卡。(出示数字7、8)--那现在每队小动物想找一个数字做朋友,它们应该找谁呢?

3、认识数字“9”。

(1)师:有两队小动物都找到了数字朋友,还有哪队小动物没有找到数字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们应该找数字几来做朋友呢?

(2)师(出示数字“9”):对了,数字“9”,那数字“9”长什么样子呢,小朋友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子?像什么?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结束部分--活动评价教师引导幼儿对应检查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四、活动延伸:

益智区数字排序操作卡。

池塘幼儿园教案8

活动目的: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感受儿歌中表现的意境美。

2、能大胆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对儿歌的理解。

3、学会在游戏中有感情地朗诵儿歌,理解词语:望、晃、荡。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倒影”现象,萌发幼儿的兴趣。

2、创设“小池塘”的情境,指偶若干,相关的电脑课件。

活动指导要点:

1、以蛙叫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带幼儿到小池塘边,引导幼儿观察小池塘周围的环境,发现水中的倒影和风吹水动、倒影动的现象,初步感受儿歌中表现的月夜的优美意境。

3、以“小青蛙带来了好听的儿歌”引导幼儿完整欣赏儿歌一遍,提问:儿歌美吗?这么美的儿歌叫什么?

4、配合课件和音乐,请幼儿再次完整欣赏儿歌,提问:儿歌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进一步感受儿歌中优美的`意境,并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望、晃、荡”等这几个词。)

5、鼓励幼儿大胆地为儿歌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动作,并启发幼儿思考: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这首儿歌?为什么?

6、幼儿手持指偶,带其它的小动物到小池塘边玩游戏。

7、与小池塘里的小动物告别,结束活动。

池塘幼儿园教案9

大班美术:池塘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画的方法画出池塘里面各种动态的蝌蚪、小鱼。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蝌蚪的各种动态。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群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看看,这群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圆圆的黑脑袋,细细的长尾巴)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呢?(游来游去找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呀?那它们是怎么游得呢?请幼儿学小蝌蚪游得动作,师从旁讲述蝌蚪游得各种动态。

二、示范并讲解

1.师:伸出右手的食指,其余手指抓紧,用食指去蘸上黑颜料,在纸上轻轻按下后提起再慢慢往后拖,看,小蝌蚪圆圆的脑袋和细细的长尾巴就出来了,像这样的画法就叫“手指点画”。

2.师:池塘里面除了小蝌蚪之外,还有什么呢?小鱼,请你在池塘里用毛笔再画上漂亮的小鱼。

三、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师:那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手指点画来画出小蝌蚪,帮它们找到妈妈吧!注意点画方法,要求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蘸颜料点画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注意卫生和画面整洁。提醒幼儿蝌蚪不要画的太挤,要分散一点。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仔细操作。

四、欣赏并讲评幼儿作品

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画的池塘拿上来。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发现小朋友的水粉绘画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也进步了很多。他们进行的手指画小蝌蚪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画的还是比较好的,在画小鱼的.时候,个别幼儿展现的比较的突出,但是有些幼儿的绘画水平还是比较的薄弱,教师进行的指导还是比较多的,应多鼓励这些能力差的小朋友。

池塘幼儿园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2、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电脑。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知识:已经了解了某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2、物质:IBM电脑、四季图片

活动进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橡树湖的池塘在四季中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展开

1、请幼儿说说操作电脑的正确程序。

2、幼儿分组操作电脑,按照提示点击相应的动物。如:“橡树湖的冬天 ”谁在冬天游泳?谁用尾巴当被子?谁会冬眠?

3、幼儿探索性操作:点击画面不同的位置,探索性操作。如:“点击大树”会有相应的提问,“谁住在树洞里?”

4、扩散思维:出示四季图片,请幼儿根据特征说出是哪个季节,这个季节还有哪些特征?

三、结束:请幼儿按正确的程序关闭电脑,表扬积极动脑、勇于探索的幼儿,结束!

池塘幼儿园教案11

游戏目标:

1、利用各种积木以及辅助材料拼搭出夏日美丽的小池塘。

2、合理地选择辅助材料,及纸质材料制作出池塘中的美丽景色;运用积塑拼搭池塘中的鱼、荷花等,表现小池塘的主要特征。

3、按照数字标记摆放物品,合理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游戏准备:

1、各种积木、积塑、雪花积木、纸质材料等。

2、各种纸盒、泡沫板、瓶子等、数字卡片。

游戏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夏天到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夏天的.池塘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小动物?池塘边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说说。

2、请幼儿商量如何进行建构美丽的夏日池塘,共同设计图纸。

3、讨论:池塘边美丽的景色和池塘中的小鱼、荷花等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进行建构。

二、提出本次建构要求: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建构任务;学会合理地使用辅助材料。

三、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建构,教师巡回指导

1、小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你准备搭什么?和谁一起搭?

2、对有困难的幼儿加以启发引导,并提醒部分幼儿说话做事要轻轻的,并督促他们又快又好的完成建构任务。

3、提醒搭好的幼儿去帮助同伴,共同完成建构任务,并注意保护好劳动成果。

四、活动评价一起参观欣赏建构成果:

1、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搭的是什么?和谁一起搭的?

2、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想了什么办法来解决的?

3、你觉得你搭的东西好在哪里,请你介绍一下。

4、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需要怎样改才觉得更好?

池塘幼儿园教案12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2、进一步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事物卡片若干(6青蛙、白鹅;7鸭子、小鱼;8只乌龟;9蝌蚪、虾子)

2、幼儿用书3、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20套

活动过程

1、目测数群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样数能又快又对?(引导幼儿学习按群记数、两个两个数和三个三个数,熟练目测数的技能。)

2、按序排卡片

请幼儿给实物排队,启发幼儿思考,可以怎么排?一样多的怎么排?(引导幼儿发现理解一样多的可以上下摆放。)教师可以启发幼儿:你怎么排卡片?为什么将青蛙和白鹅放在一起?

集体小结:青蛙和白鹅的数量都是6,鸭子和乌龟的数量都是7,……(幼儿通过叙述将动作与语言联系起来,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有什么样的操作方法。)

3、操作活动

按数量多少分类排序摆放,再匹配相应的点卡。(能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把相同数量的实物、点放在一起,感知不同物品的相同数量和多少的序列。)

找相等数量的动物。(感知不同物体数量相同。)

池塘幼儿园教案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培养幼儿沿着诗歌线索大胆想象。

3、要求幼儿观察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有关诗歌情景的课件一个。

2、剩满水的脸盆3个。

3、镜子若干面。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一个地方去玩耍,那里非常美丽,有多美丽呢?现在就竖起耳朵来听老师告诉你们……。(念诗歌)你们说那里美不美?那你们想不想去呀?……。)

二、欣赏与理解(发现倒影)

1、出示课件背景图片,描述诗歌的环境。(夜晚到了,天渐渐暗了,四周围静悄悄的……)

2、出示月亮,出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问:看,小池塘里面藏了什么呀)(月亮真的藏在小池塘里去了吗?

3、出示小鱼,(小鱼睡在哪里了?)(为什么诗歌里说小鱼睡在蓝天上?)

4、出示青蛙,(看,小青蛙在池塘里,它抬着头,在看什么呢?)(青蛙不明白了,为什么天上有一个月亮,小池塘里也有月亮?怎么会有两个月亮呢?月亮真的在池塘里吗?)

5、(谁来告诉小青蛙这是怎么回事?)水波显示池塘的月亮是倒影。

6、晚上小池塘里还会藏着什么呢?小青蛙在小池塘里还会看到什么?(天上的月亮,星星水边的.树,花,草。)(从天上能看到水里有什么吗?)

7、拿出水盆,镜子,请幼儿走到旁边观察,发现在水中和镜子中的倒映,盛满水的脸盆也可以像镜子一样倒映,盛满水的脸盆也可以像镜子一样倒映出我们自己。

三、总结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去了一个美丽的池塘边玩,小朋友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有趣的东西(有些什么?)(我们还发现了什么?)

2、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照出我们自己?

诗歌:《小池塘》

小池塘,藏月亮,鱼儿睡在蓝天上。

小青蛙,抬头望,乐得哇哇地唱歌。

风儿吹,水儿落,摇得月亮轻轻晃。

池塘幼儿园教案14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优美、恬静的意境。

2、学习根据图谱的提示和乐曲的旋律为乐曲配器,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碰铃、铃鼓、响板。

2、图谱。

3、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1、讲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在一个晴朗的夜空,天上的小星星发现地上有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的.水又清又亮。小星星真想到池塘里去游泳,于是它们从天空中滑了下来,刚好落到一片荷叶上,软软的荷叶真像蹦蹦床。小星星在上面跳呀跳……”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清凉的池水真舒服。小星星在水里游了起来,游着游着,小星星累了,慢慢地睡着了。”师:“故事好听吗?”(好听)师:“故事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曲子,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欣赏曲子,初步感受音乐。

师:“音乐有几段?听完后你的感觉怎样?”

3、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师:“第一段和第二段一样吗?(一样)第三段呢?(第三段和第一、二段不一样”)这是一首AAB结构的曲子,曲子优美舒缓,很好听。“

4、出示图谱,帮助幼儿掌握乐曲节奏。

师:”老师为这首曲子画了一幅漂亮的图。我们也和小星星玩一玩吧!“老师带幼儿随音乐做伸手、拍腿、摇手的动作。

二、讨论乐曲的配器方案。

1、出示乐器碰铃、铃鼓、响板。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乐器,这首曲子配上乐器会更好听。“

2、逐一讨论配器方案。把讨论的结果画在图谱上。

师:”铃鼓配在哪里好听?小铃……?还有响板……?“

三、演奏乐曲。

1、看图谱,跟音乐演奏一遍。

师:乐器都配好了,让我们看着图跟着音乐演奏一遍。”

2、看指挥,演奏,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师:“小朋友演奏得真好,老师指挥,小朋友再一起演奏一遍,在结束时我们的乐器应请一些”。

3、交换乐器演奏。

师:“想不想换一下乐器演奏。”(想)

四、整理乐器,小结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小乐器也累了,让我们送它回家吧!

活动反思:

上完《小池塘》公开课后,细细体会这节课的得失,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小池塘》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课文通过对池塘里水波、芦苇、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在水中的倒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得愉悦,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感和生命。教学《小池塘》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设定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尽情的发挥想象,去理解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五彩的世界”。孩子们善于发现,他们喜欢把他们知道的,别人还没发现的说出来,头脑很活跃。

但是这节课,因为课前准备和学科专业知识的欠缺,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没有注意到,导致这节课有一些遗憾。第一:对课标把握不准去,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默读,语文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默读要求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但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不会默读,一般从二年级才可以训练,学生需要在训练中逐步做到,这点我需要注意。第二:关于比喻句,在教学中,我有一个解释比喻句的环节,让学生理解比喻句,这是很不妥当的,让孩子们自己造比喻句的时候前面的铺垫不够,导致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除此之外,PPT的页数过多,应该删除一些重复的内容,上课朗读指导的方法太单一,效果不好。这堂课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继续去反思,作为老师,我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好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更乐于学~

池塘幼儿园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对物体的简单特征进行概括。

2、建立”10″以内数字的守恒概念。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金鱼,黑金鱼各八条,三张图片(分别画有青蛙,蝌蚪,蜻蜓各九个,颜色,排列形式不同),数字卡”8,9,10″,各种印章。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入:池塘图片。

提问:请问这幅图是什么地方?夏天快到了,这个地方会有什么小动物呢?

2、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1)出示红金鱼和黑金鱼各8条,引导幼儿分别点数红金鱼和黑金鱼的数量。

提问:游来了两群金鱼,请问是什么颜色?数量多少?一样多吗?

小结:虽然他们颜色不同,但都是八条,数量是相同的。(出示数字卡”8″)。

(2)出示三张图片(分别画有青蛙,蝌蚪,蜻蜓),引导幼儿分别点数每张图片中物体的数量。

提问:这三张卡片有什么不同?(从颜色,形状,排列上引导)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什么地方相同?

小结:虽然他们颜色,形状,排列形式不同,但都是九个,数量是相同的。(出示数字卡”9″)。

3、做实物卡(1)教师出示数字”10″,示范用印章制作”10″的实物卡。

(2)幼儿操作,用不同印章制作”10″的实物卡。

4、幼儿交流,讨论,从做的实物卡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选出3个幼儿印章实物卡,进行总结:物体数量不因为他的排列,方向,位置等发生变化而变化。

活动反思:

1、图片展示的布局有待于更加完善。

2、教师展示印章”10″的实物卡时,应注重排列形式的多样性。

第五篇:小池塘教案

《小池塘》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

感受小池塘的美、大自然的美。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池塘》这篇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去小池塘欣赏美景。指读课题。

2、看,小池塘的水是那么的清澈,连水底的鹅卵、小鱼小虾都能看见呢!瞧,这些生字词你还认识吗? 投影出示: 姐姐

吹气

水波

一闪一闪

明亮

倒映

世界

大眼睛

(开火车读)

3、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眼里的小池塘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

(指名说)

二、学习第三小节

在作者的眼里,小池塘是什么样呢?

投影出示: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指名读)这句话里,明亮的小池塘,就像什么? 板书:大眼睛

为什么把小池塘比作大眼睛呢?这只大眼睛里到底映的五彩世界是什么样子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仔细看看小池塘的美景吧!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课件画面)谁来了?(春风姐姐)她在干吗呢?(对着小池塘吹气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第一句: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

指名读

为什么读的这么轻呢?这是一位怎么的春风姐姐呢?

(温柔,有爱心,就像妈妈一样,轻轻地抚摸一下就醒来了。)温柔的春风姐姐,谁还想读?(点击“轻轻”“醒”)再指名读。指导朗读。

2、(课文动画)师述:小池塘的水波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荡漾,池塘边长长的芦苇长起来了。这时候醒来的小池塘就像一只——美丽的大眼睛 小池塘和大眼睛哪里像呢?请大家来读读下面这两句话。(投影出示2、3两句话。生自由读)

交流:A 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明亮的大眼睛。

(眼睛一闪一闪的,小池塘的水波也一闪一闪的。)小朋友们看到过水波吗?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一圈圈的,从里面向外扩散。)为什么水波会“一闪一闪”的呢?(春风姐姐在吹,再加上阳光的照耀)是啊,醒来的小池塘水波荡漾,阳光洒在上面,就像我们小朋友们明亮的大眼睛。谁来读?指导朗读。B 还有哪儿像呢?

(眼睛有睫毛,小池塘也有睫毛)小池塘的睫毛是什么呢?

(芦苇)

(出示芦苇图片)芦苇就是长在水边的一种植物,长长的,秋天的时候顶端有绒毛般的芦花。春风姐姐不仅吹醒了小池塘,还吹长了岸边的芦苇。这长长的芦苇就是小池塘的睫毛,多漂亮的睫毛啊!谁来读?指导朗读。

3、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只美丽的大眼睛,打开课本,齐读第一小节。

四、学习第二小节

1、多明亮的小池塘,多美的大眼睛啊,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投影出示: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齐读)小池塘这只大眼睛里看到了什么呢?

投影出示: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齐读)(五彩的世界)

理解“五彩”的意思。(五颜六色,„„)

2、这五彩的世界里到底有些什么呢?自由朗读第二小节,读完了,把小池塘看到的景色用横线画出来。

(生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一下,白天,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什么?——板画:白云 太阳

夜晚呢?

板画:月牙 星星

小池塘那么清,那么静,天上一个太阳,水里就有一个太阳,天上一片白云,水里就有一片白云,这就叫——倒映

4、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不能读好你喜欢的句子呢? 交流:(1)(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太阳比作鲜红的气球)气球和太阳有什么地方很像的?(学生自由说)你瞧!太阳在小池塘里多像一只鲜红的气球呀!太阳倒映在池塘里,还像什么呢?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读)(2)(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课文中把白云比作---(白鹅)(板书:白云 白鹅)

你觉得白云和白鹅什么地方很像 仔细看看说一说(白云是白的 云也是白的 白云的形状很像鹅)天上的白云那么多,还像什么呢?

多么可爱的白云啊!~谁来读?(指名学生有感情的读)

(3)(出示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弯弯的小船)师:你觉得月牙和小船有什么地方像的?你觉得月牙还倒映在池塘里还像什么?(学生自由说)

夜晚多安静啊,月牙的倒映就像弯弯的小船停泊在小池塘里。(指名读 读好“弯弯“)(板书:月牙 小船)

(4)(出示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星星)(指名学生读 读好“闪亮“)

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闪亮“的吗?(学生说)(再次读)师:星星倒映在池塘里,你觉得像什么?(许多钻石宝石。。)(5)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小池塘的景色都是那么迷人。

(请男生读白天的小池塘,请女生读夜晚的小池塘。)(6)投影分行出示:

老师这么一排,小池塘就成了一首小诗。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有一个“像”。)

我们把这样相似的事物加上“像”字进行比较,这样的句子叫“比喻句”。引导背诵:投影半出示: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

(7)小池塘这只美丽的大眼睛里,除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还会看到什么呢?你会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投影出示图片(柳条、燕子、大山图片,)引导学生说比喻句。

五、学习最后一段

师:原来小池塘里的景色那么多那么美呀,难怪课文这样说---(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大家一起读)

六、听师配音背诵课文。

七、指导写字

出示“边 阳 红”

1、拼写

2、你来当小老师,指导学生怎样写好这些字。

3、师范写。生临写。

八、小结:

大自然处处美如画,只要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找一找,看一看,一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美好的景色。让我们用手中的彩笔来描绘一下眼中美丽的小池塘吧。并背诵课文。

下载《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参考教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参考教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池塘教案

    3、小池塘(第2课时) 教学目标:赏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尽情发挥想象,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培养审美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

    小池塘教案

    3、小池塘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口、女、阝、纟”,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

    小池塘教案

    《小池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课《小池塘》 教材简析: 本课是国标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章,全文共三段,描写了小......

    小池塘教案

    小池塘教案1 活动目标:⒈、借助图谱理解歌词,能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⒉、能唱准切分音符,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图谱、ppt。活动过程:一、小青蛙导入⒈、幼儿扮演小青......

    小池塘教案

    小池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

    《小池塘》教案

    《小池塘》教案 作者:荆棘鸟提供 转贴自:凤凰语文 点击数:89 【您正在浏览网提供的。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本站(网)网址是】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生物间的食物联系》 -生物教案5篇

    《生物间的食物联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常识第九册《生物间的食物联系》。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着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培养学......

    夏天的池塘教案

    科学领域《夏天的池塘》教案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时间:2014.5.8 活动班级:小班教师:詹建美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按顺序数数。 2.会认识8、9、10三个数字,能根据图片找到相应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