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间的食物联系》 -生物教案
《生物间的食物联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常识第九册《生物间的食物联系》。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着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4.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头饰。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始让学生唱《数蛤蟆》。
2.你们刚才唱的歌的歌名叫什么?如果我要你们带我到现实中去数蛤蟆,那你们会带我到哪里去数?为什么?(因为田野里有蛤蟆吃的食物——害虫,所以那里蛤蟆特别多。)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课文《生物间的食物联系》。
(二)探究新课
1.再现生活
(1)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我们一起到野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怎么样?(http://jiaoan.cnkjz.com/Soft/Index.html>课件展示一幅非常漂亮的画面,画上有玉米、狗尾草、水稻、大树、池塘以及蓝天等。)
(2)我们的家在农村,大家能根据自己的见闻说说田野里会有哪些动物,它们一般喜欢在什么地方?请知道的同学上来点给大家看。(http://jiaoan.cnkjz.com/Soft/Index.html>课件中链接了老鼠、青蛙、蛇、老鹰、蝗虫、麻雀等动物,当学生在http://jiaoan.cnkjz.com/Soft/Index.html>课件上点击时,画面中会出现相应的动物。)
(3)你们为什么要在这些位置上点击?(因为这里有它们喜欢吃的食物。)
2.深入研究
(1)借助游戏简化知识点
①让几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水稻、青蛙、蛇、小昆虫、老鹰等动物。然后让他们去找自己最爱吃的“食物”,并且用手抓住“它”。
②当每位同学都抓住自己最爱吃的“食物”时,让其余学生观察他们所组成的形状。
③提问:你们觉得现在“它们”一个连着一个像什么?(像链子。)“它们”是以什么联系起来的?(它们之间以食物为联系。)给这条链子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比较好?(食物链。)
④让参加游戏的学生把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名字依次写在黑板上,并且用箭头标出自己会被谁吃了。
(2)http://jiaoan.cnkjz.com/Soft/Index.html>课件出示讨论题:讨论比较“水稻→虫→青蛙→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中的生物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共同点?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水稻是植物,能够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所以是生产者;虫、蛙、蛇、老鹰是动物,主要依赖其它生物而生存,所以是消费者。食物链开始于植物,结束于凶猛的食肉动物。)
(3)http://jiaoan.cnkjz.com/Soft/Index.html>课件出示一块田,田边长着狗尾草,田里长着水稻,还有蝗虫、青蛙、麻雀、苍蝇、老鹰、蛇等动物。提问:这些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把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用箭头连起来,最后得到的形状像什么?(像网。)把它称作什么?(称作食物网。)
(4)说说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生物是生产者?哪些生物是消费者?请你说出几条食物链。
3.倡导保护大自然
(1)http://jiaoan.cnkjz.com/Soft/Index.html>课件出示讨论题:在“水稻→虫→青蛙→蛇→老鹰”这条完整的食物链中,如果某个环节缺少了——如青蛙没有了,结果会怎样?(害虫没有了天敌青蛙,就会大量繁殖,最后虫害会使水稻减产。)
(2)蛇除了吃青蛙,主要还吃什么?如果大量地捕捉蛇,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3)讨论:根据对上面两个事例的分析,我们以后该怎样做?
(4)http://jiaoan.cnkjz.com/Soft/Index.html>课件出示(配有画面和录音):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家园,尊重大自然间的一切,决不能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特别是要保护一些益虫、益鸟、益兽。例如,平时要做到不捉青蛙、不吃青蛙,发现有人买卖青蛙、蛇等野生动物,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我们还要多写一些有关环保的文章、发放宣传单,呼吁广大市民要热爱、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和睦相处。
(三)应用巩固(http://jiaoan.cnkjz.com/Soft/Index.html>课件出示)
1.填空题
(1)生物之间________联系叫食物链。
(2)绿色植物是食物链中的___________,动物、细菌等生物是食物链中的______。
(3)在“水草→______→鸬鹚”的食物链中,中间一项可以填______,______是生产者,是消费者。
(4)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______。
2.选择题
(1)在鹰、小麦、鼠、蛇组成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排列是()。
A.小麦→蛇→鼠→鹰
B.小麦→鼠→鹰→蛇
C.小麦→鼠→蛇→鹰
D.鼠→蛇→鹰
(2)在食物链中的消费者排列顺序为()。
A.由弱到强
B.由强到弱
C.无一定要求
(3)在街上发现有人卖青蛙,你会()。
A.买青蛙吃
B.不管他
C.向有关单位举报
3.判断题
(1)水稻生长要消耗水和肥料,所以水稻也是消费者。„()
(2)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是生产者。„„„„()
(3)自然界里的青蛙、蛇等动物非常多,我们就吃一只是无所谓的。„„„„„„„„„()
4.思考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谈谈人类和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后你会怎么做?
第二篇:生物间的食物联系教学设计
[生物间的食物联系教学设计] 《生物间的食物联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常识第九册《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生物间的食物联系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着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4.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头饰。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始让学生唱《数蛤蟆》。
2.你们刚才唱的歌的歌名叫什么?如果我要你们带我到现实中去数蛤蟆,那你们会带我到哪里去数?为什么?(因为田野里有蛤蟆吃的食物——害虫,所以那里蛤蟆特别多。)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课文《生物间的食物联系》。
(二)探究新课
1.再现生活
(1)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我们一起到野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怎么样?(课件展示一幅非常漂亮的画面,画上有玉米、狗尾草、水稻、大树、池塘以及蓝天等。)
(2)我们的家在农村,大家能根据自己的见闻说说田野里会有哪些动物,它们一般喜欢在什么地方?请知道的同学上来点给大家看。(课件中链接了老鼠、青蛙、蛇、老鹰、蝗虫、麻雀等动物,当学生在课件上点击时,画面中会出现相应的动物。)
(3)你们为什么要在这些位置上点击?(因为这里有它们喜欢吃的食物。)
2.深入研究
(1)借助游戏简化知识点
①让几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水稻、青蛙、蛇、小昆虫、老鹰等动物。然后让他们去找自己最爱吃的“食物”,并且用手抓住“它”。
②当每位同学都抓住自己最爱吃的“食物”时,让其余学生观察他们所组成的形状。
③提问:你们觉得现在“它们”一个连着一个像什么?(像链子,生物教案《生物间的食物联系教学设计》)“它们”是以什么联系起来的?(它们之间以食物为联系。)给这条链子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比较好?(食物链。)
④让参加游戏的学生把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名字依次写在黑板上,并且用箭头标出自己会被谁吃了。
(2)课件出示讨论题:讨论比较“水稻→虫→青蛙→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中的生物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共同点?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水稻是植物,能够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所以是生产者;虫、蛙、蛇、老鹰是动物,主要依赖其它生物而生存,所以是消费者。食物链开始于植物,结束于凶猛的食肉动物。)
(4)说说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生物是生产者?哪些生物是消费者?请你说出几条食物链。
3.倡导保护大自然
(1)课件出示讨论题:在“水稻→虫→青蛙→蛇→老鹰”这条完整的食物链中,如果某个环节缺少了——如青蛙没有了,结果会怎样?(害虫没有了天敌青蛙,就会大量繁殖,最后虫害会使水稻减产。)
(2)蛇除了吃青蛙,主要还吃什么?如果大量地捕捉蛇,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3)讨论:根据对上面两个事例的分析,我们以后该怎样做?
(4)课件出示(配有画面和录音):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家园,尊重大自然间的一切,决不能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特别是要保护一些益虫、益鸟、益兽。例如,平时要做到不捉青蛙、不吃青蛙,发现有人买卖青蛙、蛇等野生动物,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我们还要多写一些有关环保的文章、发放宣传单,呼吁广大市民要热爱、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和睦相处。
(三)应用巩固(课件出示)
1.填空题
(1)生物之间________联系叫食物链。
(2)绿色植物是食物链中的___________,动物、细菌等生物是食物链中的______。
(3)在“水草→______→鸬鹚”的食物链中,中间一项可以填______,______是生产者,是消费者。
(4)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______。
2.选择题
(1)在鹰、小麦、鼠、蛇组成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排列是()。
A.小麦→蛇→鼠→鹰
B.小麦→鼠→鹰→蛇
C.小麦→鼠→蛇→鹰
D.鼠→蛇→鹰
(2)在食物链中的消费者排列顺序为()。
A.由弱到强
B.由强到弱
C.无一定要求
(3)在街上发现有人卖青蛙,你会()。
A.买青蛙吃
B.不管他
C.向有关单位举报
3.判断题
(1)水稻生长要消耗水和肥料,所以水稻也是消费者。„()
(2)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是生产者。„„„„()
(3)自然界里的青蛙、蛇等动物非常多,我们就吃一只是无所谓的。„„„„„„„„„()
4.思考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谈谈人类和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后你会怎么做? 《生物间的食物联系》教学设计
第三篇:《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参考教案(定稿)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池塘中生活的各种生物,初步形成池塘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2.进一步明白食物链的含义,知道池塘生物除食物联系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其它依存关系。
3.了解生态平衡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4.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推断和解释。
5.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准确表述所观察的自然现象和自己要表达的观点。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准备
1.池塘生物图片(或课件)、池塘生物水族箱(内养生物活体)。2.反映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3.反映池塘生物依存的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上一课安排布置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和总结。
1.上一节课课后,大家将水生植物种在陆地土壤中,通过观察研究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统一观点,教师小结。
二、复习已学知识,提出探究问题。
1.复习已学知识:在前面的第一单元第6课《谁吃谁》中我们学到了几个新的科学名词,如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2.提出问题:树林中的生物之间存在食物联系,那么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有怎样的食物联系呢?这些池塘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教师引导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并播放相关录相(课件)。
/ 3
三、开展科学探究。
1.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欣赏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像(课件)后,回答问题,相互质疑,教师指导。
2.分小组针对上述所见所闻写出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能写多少写多少。同时讨论:“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个链环上的生物灭绝了,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什么影响?”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4.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一、(接上一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1.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之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教师播放相关课件,学生观赏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
3.学生根据集体订正结果填写课本38页空框。
二、总结与推断。
1.引导学生在小结“池塘中的动物和植物存在着哪些联系?”的基础上推出“池塘群落”定义。
2.假设与推断:在池塘中,如果植物或动物灭绝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本环节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也可由学生讨论回答。)3.师生共同学习和理解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学习、理解过程可结合池塘、森林等生物实例进行讲解说明。
三、应用与实践。
1.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明白关于“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其他生物群落的含义。
2.课外选择一块草地,观察一下“草地生态群落”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3.课外查阅资料或上网了解“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生物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单元“自由研究”检查与指导。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
/ 3
调查表的进度、困难及解决办法等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 3
第四篇:生物教案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教案)
一、情境导入:展示两幅图片
二、学习目标:
1、小组探究不同事物的热价
2、学会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三、重点、难点 :
1、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2、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四、导学过程:
能量的摄取
本节课包括三方面内容能量的释放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1、布置任务: 同学们仔细阅读正文,将重点标出并完成学案“知识要点”内容
2、同学核对答案
(对重难点及自学中困惑重点讲解)
(一)、能量的摄取
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P31-32① 了解什么是食物的热价?
② 看课本理解探究活动的过程
Flash展示探究活动的过程
3、四人小组探究花生、大豆及玉米种子的食物热价并交流:
① 食物再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这说明了什么?
② 不同事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差异?
③ 你所测出的食物的热价符合其实际热价吗?为什么?
练习巩固:学案“巩固练习”第4题
(二)、能量的释放
做实验时,依靠空气中的氧,种子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氧化分解,并且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哪么,我们身体里的有机物中贮存能量是怎样被释放出来的呢?
(1)、展示组织细胞呼吸作用的图片,回顾呼吸作用并让同学黑板展示
(2)、结合第一章及上节所学内容同时展示图示便于学生理解
练习巩固:学案“巩固练习”第5、6题
(三)、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仔细阅读图10和图11讨论:
(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2)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越多越好吗?
练习巩固:学案“巩固练习”第7题
五、知识大盘点:
能量的摄取(食物的热价、实验)
能量的释放(1、组织细胞呼吸作用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2、能量的利用)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年龄、性别、体质和活动强度)
六、学案“当堂检测”
第五篇:生物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需要物质和能量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有哪些,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红糖在温水中溶解的过程,以及种子的燃烧,了解细胞中具有的重要物质(2)利用多媒体演示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过程,了解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3)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教材中的插图和相关资料,明确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了解生物体中的能量转换是通过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
(2)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培养勤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2)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 教学难点: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Ⅰ引言:(3分钟)
复习:在上章节中,我们通过实验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那动植物细胞有哪些异同点呢?(同: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具有线粒体;异: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具有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既然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是在哪里进行的?(也是在细胞中)
因此细胞又是生物体“工作”的地方,所以说细胞又是生物体的功能的基本单位,下面我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活动在一个个教室中进行的时候,在教学中需要用到什么?(教室,桌子,椅子,黑板,粉笔等等)
那么这些都是物质吗?(是)
如果没有这些,能够进行教学活动吗?(不能)那么每个细胞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物质呢?细胞中有哪些物质来进行生命活动呢?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细胞内的物质。Ⅱ 讲授新知识(35分钟)
一、细胞内的物质
(一)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原子组成的
1、教师演示蔗糖在温水中溶解:把一块有压制成方形的蔗糖放进盛有温水的透明玻璃杯中,不一会儿,糖会溶解消失,舀一勺温水尝一下,温水有甜味。
提问:糖放在温水中,最后会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糖化了)糖化了跑到哪里去了呢?(水里)这么说水中有缝隙咯?跑到水里的糖,你们用肉眼能看到吗?糖能不能分成很小,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水有缝隙是不是也说明水也能分成很小的微粒?
2、教师讲解课本P51图Ⅱ-6糖在水中溶解,明确水和蔗糖,以及其他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蔗糖在水中溶解,意味着一个个蔗糖分子分散开来,挤进水分子的缝隙中。(这里的红糖是由蔗糖制成的,图中的绿色原点表示水分子,红色圆点表示蔗糖分子。在水中一个个蔗糖分子分散开来,而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缝隙,这些蔗糖分子就会挤进水分子之间的缝隙,所以水会有甜味,颜色变为浅棕色,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分子)组成的)
3、教师进一步强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都不具有水的性质,只有当它们组装成水分子才具有水的性质;蔗糖分子是由若干个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但是只有当这些原子组装成蔗糖分子时,才能尝出甜味)
4、教师小结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二)细胞内的物质
导入:大家在吃西瓜的时候,会觉得西瓜水水的、很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细胞中有糖类和水这些物质的存在)
1、提问:细胞中除了有糖类和水,还有没有其他物质呢?(K+、Na+等无机盐、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2、教师讲解生物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无机物和有机物,并举例说明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点(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这些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有机物: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
3、教师演示种子燃烧的实验,进一步认识无机物和有机物(取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传在铁丝上,放在火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就是无机盐,被烧掉的物质就是有机物)
4、教师讲解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和二氧化碳等,明确由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断消耗,因此细胞需要不断地从细胞外吸收物质(大家都知道生物进行呼吸,会排除二氧化碳,那这些二氧化碳其实就是细胞产生的废物,还有尿素等等,都是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大家都知道我们人要不断地摄取食物,才能补充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而这是由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断被消耗掉,所以细胞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物质)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1、教师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提问:夏天,为了防止晚上休息的时候被蚊子咬,会在床上设置蚊帐,这样蚊子就不能进去,但是我们需要的空气能够进去。那么,在细胞的结构中,那个结构相当于蚊帐的作用,可以将有害的物质阻挡在细胞外面,而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去?(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将细胞内部和细胞外部的环境分割开来)(葡萄干:葡萄被晒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中,但是吃葡萄干的时候会感到甜味,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没有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这就说明细胞膜会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并分析讲解课本P52图Ⅱ-7 提问:图中的红色小圆点表示什么?绿色小圆点表示什么?大圆点表示什么?(图中的箭号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红色小圆点表示细胞需要的、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绿色小圆点表示的是细胞排出的废物,大圆点表示的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如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教师小结:细胞膜不是完全封闭的,它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同时又会将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外。细胞膜将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分割开来,使得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由于细胞膜上存在许多膜蛋白,如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具有选择透过性)
三、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导入: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我们知道汽车需要加油,是因为汽油等燃料能给汽车提供能量。而我们需要吃东西,这是因为食物不仅能提供建造我们身体的物质,还能给你的身体提供能量。我们吃的食物有的是来至于食物,有的来自动物,而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所以说到底主要是来自这些生物体内的细胞。那细胞中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能量的形式
1、教师讲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明确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变(我们知道“风车之国”荷兰利用风车发电,这就是将风能转变为电能,还有宁德的霞浦在建造核电站,这是因为核能也能转变为电能,还有蜡烛燃烧会发
光发热,这是因为蜡烛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等等。这里的光能、热能、化学能、核能等都是能量的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换)
2、教师讲解细胞中的有机物储存有化学能,化学能可以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萤火虫,海里的电鳐、电鳗这些生物会把细胞中的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天冷的时候,我们身体的细胞中的化学能也会转变为热能,这样就可以保暖了等,这些说明细胞也能进行能量的转变)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教师讲解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有叶绿体,好,那叶绿体对植物来说有什么作用呢?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这是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里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在叶绿体中能进行能量转换)
2、教师讲解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通过类比明确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它在能量转换方面有重要作用。我们知道汽车的发动机能靠燃烧石油等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的话,线粒体就相当于发动机,线粒体会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其他的能量,供细胞利用)(临床上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点滴葡萄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危重病人消化和呼吸功能比较弱,不能及时及时为细胞提供氧和葡萄糖,所以要靠吸氧和打点滴。吸氧有助于病人的细胞获得氧,点滴葡萄糖可以使病人的细胞及时获得葡萄糖,不必完全依赖身体的消化。这样病人细胞中的线粒体就可以顺利的将葡萄糖和氧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为病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通过图解动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是如何得到实现的,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线粒体
太阳光能
细胞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植物生活所需能量
线粒体
动物细胞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来自于食物)
动物生活所需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