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教下乡全日制教学班《农村经济与社会》期末试卷
送教下乡全日制教学班《农村经济与社会》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每空2.5分共50 分)
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的。请列出至少三个反映了这一发展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俗称__________。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定,土地承包期 ____年不变。
4、世纪之交,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 亿吨,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_____________,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5、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政策。1985 年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订购,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经历了数次改革,1998 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_____________”,指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6、90 年代,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革初期,我国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战略上选择了不同于经典刘易斯模式的做法,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选择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也存在弊端,主要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8、近10 年来我国农民负担较为沉重。请列出农民负担沉重的至少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9、2001 年,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安徽省全省推开,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列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至少三种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30 分)
1、从贡献论的角度,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2、为什么说把农业结构调整归结为调减粮食作物是错误的?
3、你对学习本门课程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是什么?有何建设性的意见?
三、论述(20 分)比较至少两种农业产业化具体经营形式,讨论它们对于当前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指导意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白色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陆地或露地农业)。
2、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
3、家庭承包制30 年。
4、是农产品供给结构过剩
5、“三项政策、一项改革”
6、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
7、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8、费重于税、收费不断攀升、农民负担不均
9、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一项改革
10、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基金会
二、简答
1、一、从根本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由农业所生产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的,即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之源);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分工(其他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述两点)不以国家和地区为转移,是一个普遍规律。
二、农业在发展经济学中有四大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农业的“新”贡献有:生态贡献、安全贡献、政治贡献、文化贡献。
2、答:必须指出,从我国的经验教训看,每当农产品供给充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库存增多时,人们往往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轻率地认为农业已经过关,出现忽视农业的倾向,由此而来导致丰收之后出现农业大幅度滑坡和徘徊。1995 年起,我国粮食连续 5 年大丰收,主要得益于3 个方面/原因:一是1993 年出台的一系列新的农业政策;二是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普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三是气候条件比较有利。这三方面原因中有些因素是不可能经常存在的。我国当前的粮食过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和低水平性质,表现为:
1、阶段性过剩:主要指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向购买住房、购买养老保险、增加子女教育投入等方面转变,食品消费处于低迷时期,而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还落后于城镇;
2、结构性过剩:相对于消费者的需求,粮食品种和质量不适应,其产量达到1 亿吨是粮食总产量的20%;
3、地区性过剩:指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年年都有粮食歉收地区;
4、低水平,指我国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还不高,还有几千万人尚未彻底解决温饱,农产品的供大于求,是低消费水平的过剩。
3、答:通过对农业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体会到农业经济学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超过了其他的一些理论型的经济学学科,着眼于实际是农业经济学的特色之一。认识了中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供给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收入与农民负担,WTO 与中国农业保护、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意见:本学期学习的农业经济学内容具体,立足于中国农业的现实,但缺乏系统化、一般的理论知识,以及比较缺少对其他国家的农业状况的介绍。
三、答:农业产业化具体经营形式:
1、“公司+农户”指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农户。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营的部分利润。
2、“专业批发商+农户”:农户根据农产品批发商提供的市场信息安排生产,并与批发商达成购销协议,“农产品批发商+农户”这种经营组织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批发市场的发育水平。指导意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形式要“百花齐放”,切忌“一刀切”,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因地制宜,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很容易找到它发展的空间和位置。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组织制度和利益机制的优势。
第二篇:送教下乡总结与展望
送教下乡工作总结与展望
我校自开展“送教下乡”工作以来,始终坚持“面向现代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思路,从农村实际出发,服务农民,提升技能,促进县域经济优化升级。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统一安排下,我校教职工戮力同心,团结合作,推动“送教下乡”工作顺利开展,过酷暑,战寒冬,秋去春来,取得了不少经验做法,总结了很多珍贵的教训,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工作模式,“送教下乡”班学员提升了综合素质,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一、经验与做法
(一)认识到位
送教下乡就是把城市涉农类职业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把学校办在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课放在田间地头、养殖场,让想学习的农民有学上。力求通过3-5年的系统学历教育,提高农民的专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新型农民。
“送教下乡”是时代的召唤。我国农业的发展与强盛呼唤着数以亿计的现代新型农民出现。“送教下乡”是政策指引,也是民心所向;中央有要求,百姓有需求。
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校长更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有“胸怀天下,造福一方”的气魄,要把县级职教中心办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不等、不靠,善于创新,把不可思议和不可能,变成为现实和可能。要跨越式发展,就不能墨守成规,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要善于整合资源,实现共赢。
(二)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系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经济社会相适应,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走出校园办职教,贴近三农育人才,把学校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系,使学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运转。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农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在办学中将教育转化为生产力,使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催化剂。脑里想农民致富的目标;心里装报国兴农的使命;脚下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三)科学设专业,规范招生
贴近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XX县近80%是农村人口,且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主要是家庭小作坊作业,近70%的户因为缺少技术而经常亏本。经过周密调研我们开设了养殖技术、种植技术两个专业。
招生工作的主要做法是严格执行省厅文件的招生条件,通过报名、入学考试、资格审查、录取入学。招收迫切需要学习的人。我们招生时,报名五千多人,经过严格筛选只录取1400人。
(四)创新办学模式,适应农民特点
既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又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民学生的需求;既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生产发展,逐步实现生活富裕,又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倡导文明乡风,实现民主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新型农民。
根据农村生产实际和学生现实状况,把课堂办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把农民的种植、养殖场办成农业专家的试验田。采用“主教学点+分教学点+生产现场”的设点模式。建立“集中学习+分点集中学习+学习片长+学员”的学习网络。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小组学习、个人自修、面授辅导相结合。每周在主教学点或分教学点集中学习2天,生产一线实践、分组学习、教师辅导、个人自修3天,完成相应的作业和实践课题并上交记录和报告。(例:我们设立职教中心集中教学点和产业相对集中的村镇分教学点。主教学点重点是每周对学员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的理论培训和学员农闲时间集中上课;分教学点,重点传授生产中的新技术,解决生产实践的技术难题,指导学员生产实践。如:韩洼养殖分教学点,XX镇安定村、狗台乡南朱乐食用菌分教学点)。
(五)改变观念,搭建服务平台
是对民生有益的,就是我们应做的。真正体现为农民服务,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把职教中心办成“学技术+推广优良品种+获取信息+素质提高”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一是免费发布各种供 求信息。二是开通服务热线、配备“送教下乡”车、学校设备和仪器免费对学员开放。已有10辆“送教下乡”车及兽用B超仪等设备,为学员巡回服务。三是帮助学员开拓市场,指导销售。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让成功学员开展传、帮、带。使学校成为学员学习的“摇篮”,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转站”。现在对食用菌推广了茶树菇、杏鲍菇两个新品种,对养猪业推广了瘦肉型长白猪。据专家预测,通过技术培训及新品种的推广,他们将来的蘑菇生产年可增收近1亿元,是真正的惠民之举。
(六)改革教学管理,创新评价模式 教学管理方面
1、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避免“放羊式”管理。
2、师资配备。强化培训本校教师,同时借力发展,招聘高质量的师资。先后从北京农科院、省农科院、河北农大聘教授,从大北农、莱福、华牧等大公司聘专家29人,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建立专、兼职教师人才库。
3、学分管理。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不少于40周。修满180学分即可毕业。努力工作,业绩突出,带动作用明显,受到相关部门的嘉奖等,给予奖励加分。以做事的标准,评价做事的人。
学员管理方面
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办法和学生守则执行。建立学员学习台帐、学员学习档案,全面监督追踪学员 在四个学习模块中的详细情况。
二、不足与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有“四缺”,缺师资、缺资金、缺设施、缺理念。专业教师数量少,技能弱,很多还是转型老师,跟不上形势发展,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专业教师短缺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职教中心实训设施简陋,严重影响培训效率和培训质量。贫困地区农村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需要加强宣传,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提高政治觉悟,强化服务意识,对“送教下乡”给予资金支持。“送教下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惠农政策,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和谐农村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是个教育教学问题,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政治高度,高质量、高水平地做好这项工作。目前,学员补助(年补助1500元)已经没了,学员积极性大大降低,我校决定拿出一部分资金发放给学员,从经济上鼓励他们按时上课,保证教学质量。
2、强化农民学员科技意识,突出科技教育。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首先强化农村教育,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推广。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努力吸引广大农民学科技,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农民科技进步的意识和依靠科技致富的愿望,使他们从封闭自守的心态中解放出来。
3、增强透明度,抓好典型科技示范。由于农民有着易受感染和从众心理,农民向其他农民学习的东西多于推广人员所教给的东西。因此,应充分发挥生产典型的模范作用,让生产典型登上培训讲台,以农民培训农民,增强透明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贴近农村、农民特点,送教下乡到田间地头。
5、全面使用校本教材,降低知识点难度,靠通俗易懂、直观形象把学生引进并留在课堂上。
6、加大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比重,突出直观化、生活化,学生能结合自身生产情况来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津津有味,学而不倦。
7、以学分制管理为基础,使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正常运转。坚持上课的,给学分;旷课甚至请假的,扣学分。做笔记、写作业的给学分,否则酌情扣学分。考试考核成绩好的给学分,否则酌情扣学分。实习、实践搞得好的给学分,否则扣学分。这里既要分类对待,也要按层次不同区别对待,对学生形成激励机制。
8、从严管理,保证听课时间。通过签到、点名、抽查等多种方式清点人员,保证人数。凡三次不到的,视为自动退学。
第三篇:送教下乡 体会
“送教下乡”听课体会
索龙
马江
11月30日,我和其他两位老师到坦途一小参加了白城市“送教下乡”活动。活动中,我们首先每人听了两节课,然后与主讲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最后由白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围绕小学生作文中虚假现象的产生及对策进行了讲座。
我听的第一节是三年级的作文课——我来介绍书,第二节是五年级的《琥珀》。课上,两位老师利用课件,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破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两节课让我获益匪浅。首先是他们的语言,生动活泼而准确,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我也这样试过,可是很难达到活泼与准确并重,往往是语言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却有欠准确。今后,我应该在课堂实践中多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其次是他们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灵活多变而不着痕迹,过渡非常自然。我在教学实践中由一种教学方法向另一种教学方法过渡时往往存在着明显的痕迹,给人以生硬的感觉。今后,我会在实践中对教学方法的过渡进行研究。
还有,他们对电脑及课件运用的熟练程度,是我所不具备的。我能用电脑,也会做、会用课件,但真的运用起来,熟练程度就差远了。
参加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与他人的差距,今后,我会努力学习、探索,提高自己的水平,缩小这种差距。
第四篇:送教下乡培训
“国培计划”送培到县培训心得
株洲县南洲镇昭陵学校 龙思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送培到县的培训学习。在培训期间,我有幸听到了几位专家学者对教育方面的独到的见解,亲自观摩了几位名师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身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接受了新思维、新观念的洗礼。上课的老师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教学方面的新观念、好方法;教师心理方面的自我健康调适,而且为我们的人生指明了出路,点亮了明灯。名师、专家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也使我倍受感染。
同课异构的教学给了我今后调控课堂有效性的实践指导;在课程改革实施的几年中,我们的教育教学无论在理念、方法、过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着。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该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有效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为根本宗旨,要遵循教学规律,要关注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要提倡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我尤其感到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有效教学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支撑。专业素养高的教师,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他在课堂调控上会灵活多变。教师一定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与实践意识。
我更加体会到对于数学学科,如果是专业老师教,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数学思维还是发展学生的思维,都是具备专业性质的,不是其他教师教授书本知识能够达到的,不是专业的数学老师或许能教,并且能教得好,但是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还是有局限性的。
这次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第五篇:送教下乡体会
付出、收获、快乐、思考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2011年12月13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短短一周的支教生活,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很多很多。
在这次活动中,首先我要感谢市教育局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教育局能给我们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同时我还要感谢高阳中心校的各位领导,高阳小学的武校长、田主任和各位热情的老师。田主任为了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她及时组织教师相互听评课,在反思交流中吸收内化,在内化中提高。她工作细致周到、力求尽善尽美,我们享受着也感动着。还让我感动的是老师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在这次活动中,我做课四节,让我高兴的是在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堂上,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孩子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快乐着、收获着。看得出孩子们是喜欢这样轻松的课堂活动!在评课议课中,听了听课老师真诚感谢的话语,我们此次出行是没白费,能给乡镇老师一些活动的启示,一种崭新的理念,让他们有所收获,我很快乐。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行程安排较紧凑,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有一份不小的收获,收获到的是高阳小学老师那种不断进取、求学上进的精神;收获到的是个人教学经验和教学应变能力的提高。
在下乡支教的过程中,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自己精心备课、用心做课、认真讲座、真心交流对高阳小学的英语老师有抛砖引玉之用,我很知足,很快乐。那里的学生都很淳朴;那里的教师很敬业,很勤奋;那里的校长很务实,很上进。在下乡活动中,我收获了热情和温暖,我收获了进步和惊喜,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一些自信。
此次活动后,我思考过多的是无论农村的孩子,还是城里的孩子,需要的都是鲜活的、愉悦的、高效的课堂,而我们离满足时代需求、学校需求、孩子需求还有不小的距离,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校内学习同组同事们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法,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窍门,同时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有一点,也是本人感触最深的一点:学生需要合作,教师更需要合作。单说做课件一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一个人做一课时比较适用的、还算是科学的课件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0小时(包括钻研教材,搜集资料,备课)。鉴于此,我提议我们每个学校一学期研究制作一册书的课件(这样思维较连贯,较系统),交与教研室,然后下发到每个学校,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当然每个学校,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己的思想以及学生的实际灵活地有增有删地使
用这些课件。这样不是省事不少吗?
再一次发自内心地感谢教育局领导、府东街小学的领导让我有这样宝贵的锻炼提高机会。也恳请有关领导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