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院语文教育研究模拟试卷答案(2015)
《语文教育研究》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学习过程“五个阶段”(孔子):孔子在他的教育言论中说过这样一些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弗学,何以行。”(《治学篇》)根据这些话,很显然,孔子是把学习过程划分为立志、学、思、习、行等五个阶段的。
2.学习过程“七阶段”(朱熹):朱熹等主张学习过程的七阶段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3.语文试卷的“效度”: 指一套测试题是否测试了应该测试的内容或者说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
4.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得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和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包括构想效度、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等。效度比信度有更高的要求,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没有信度的测量工具就谈不上具有效度,但信度高的测量工具未必具有高的效度。
5.试卷的效度:效度指一套测试题是否测试了应该测试的内容或者说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例如,如果某一套发音技能测试题仅仅考查发音所必须具备的某些技能,如只考单一音素的发音,而不考查重读、语调或音素在词语中的发音,那么,该测试的内容效度就很低。
6.“累积学习”(加涅):加涅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一般称之为学习的层次理论。他的基本论点是,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加涅意识到,人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据此,他按八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一般称之为学习层次理论。他的基本论点是,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例如,学生学习较复杂、抽象的知识,是以较简单、具体的知识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除基本的生长因素外,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累积过程。加涅通过描述八个学习层闪来研究学生理智技能的累积方式。
7.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8.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
第 1 页
共 1 页
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9.学习的反馈:在学习中,将学习结果的情况提供给学生,即为学习反馈。
10.形成性测试(评价):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的测试。
11.凯洛夫课堂教育“五个环节”: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小结、布置作业。12.发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譬如,在化学实验室里,你可能“发现”一条职业化学家早已熟知的原理,但由于事先没有人告诉过你,也没有从自己手头的书看到(尽管它早已写在有关的书上),这就是你自己的发现,是千真万确的发现。这一条你自己发现的原理,要比你通过学习别人的发现理解深刻得多,记忆牢固得多。
13.语文综合型教材:即将知识体系、训练序列和课文三部分编入一套教材里,又有按文体分类、年代顺序和训练要求三种不同的编排方法。近代语文教材又基本上按文体分类或训练要求组成单元的方法编选课文。综合型初中语文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以读写训练的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体例分单元编排。读写训练主要通过课文(每册30课)体现,是教材的主线;语文知识贯穿其中,编写成短文,是教材的副线。
14.有意义的言语学习:是指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概念、原理和事实信息的意义理解而获得知识。它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记住教科书上的词句与符号,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词句与符号所代表的实质内容,使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的影响,也受到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15.语文的美育目标:
(一)掌握基本的美学知识,形成正确审美观,懂得一定的现实美、艺术美的知识以及从中抽提出的形式美的知识,包括色、线、形、音感性物质美及其在空间、时间排列组合上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变化统一等形式规律美。
(二)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1.保护和发展审美感官(主要是视、听、发音器官)的机能,具有一定的对美的观察技能、感知技能,以及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2.具有辨音、辨色技能,联想、想象的技能和情感体验能力等。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能识别事物美与丑,能理解为什么美、美在哪里、美的种类和程度,对其欣赏和评价。学习区别崇高与优美、幽默、滑稽、喜剧、悲剧等。学习明辨多种形式的艺术美,学习分析出作品的文野粗细,正确鉴赏文艺作品内容和它的表现形式,能识别抵制低级庸俗的作品。3.较好掌握发音、配色技能,具备钩、画、点、线、面、体的手的活动能力。具备善于在生活中表达美、创造美能力。如美化校园、布置教室和会场;同学间相互勉励,真诚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温暖气氛;坚守严格的校风、校纪;争做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创造出朝气蓬勃的集体;注意体格锻炼,使自己成为体魄健康、体态优美的人;发展写字、绘画、唱歌、舞蹈、表演、写作以及其它的创造才能等等。
(三)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16.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
第 2 页
共 2 页
17.赫尔巴特教学四段论: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
18.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19、试卷的信度:信度是指测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稳定性越大,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相反,如果用某套试题对同一应试者先后进行两次测试,结果第一次得80分,第二次得50分,结果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了。
信度通常以两次测评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为1,表明测评工具如试卷完全可靠;相关系数为0,则表明该试卷完全不可靠。一般来说,要求信度在0.7以上。二.简答题:
每题10分
1.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习惯?
答:
1、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倾听、交流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6、读书看报的习惯
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8、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9、勤于动笔的习惯
10、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
2.语文学习为什么要坚持课内课外相集合的原则?
答: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要给语文教学引入活水,激发活力,必须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系统。在学习时间上,提供学生一切机会,在学习空间上,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宜于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4.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1.教学活动要认真分析教学,教材和学生情况再确定目的。2.教学活动要难易适中。3.要有预设方案和生成。4.合理利用多媒体。5.教学活动量的设计不宜过多。6.教学活动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哪几种有效途径?
答: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让孩子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放飞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自由争论中学习;相信尊重孩子,让孩子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7.为什么要将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答:
第 3 页
共 3 页
8.语文美育能力的目标有哪些?
答:美育能力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思想政治品德方面2.智能结构方面3.身体素质方面4.审美素质方面5.劳动技术素质方面。
9.阅读能力有哪四个基本因素?
答:阅读能力是由认读、理解、记忆、速度四种因素构成的。10.什么是写作的“一般能力”?什么是写作的“基本能力”?
答:写作的“一般能力”是指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情达意。写作的“基本能力”是指恰当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一般实用文。
11.为什么语文教学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信息量,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的内容,多方位多层次的刺激学生的认知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3.语文教材编写要坚持哪几个统一?
答:1.教材要有时代精神,体现语文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2.要体现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3.选文鲜活、视野开放。教科书突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16..语文课利用多媒体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
(一)教学演示多媒体
(二)模拟教学
(三)交互式教学
(四)现代远程教学。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你认为在小学初中阶段是否应该加强古诗文的背诵记忆?为什么?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
答: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6~13岁这一年龄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大概在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到达顶点。以后的岁月只能保持却不能超过这一顶点。一个人一旦错过了13岁以前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不能形成知识的、情感的、经验的丰厚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至于理解力的发展,它虽同样从出生开始,第 4 页
共 4 页
但大约在13岁以后,才有可能取得长足进步。一般的人大概在18岁以后才有可能趋于成熟。
背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无数先贤大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记忆力很强的人,他的理解力必然会相对高些,他的想象力也必然会相对丰富些,这一切都得意于背诵。
背诵优秀诗文,毋庸置疑对学生增长语文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起着良好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一时期,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背诵,特别是课堂上有指导的背诵练习,几乎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而被人们拒之门外,仿佛一提背诵就是老套做法,就是违背课改新理念,就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
其实,背诵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将来做学问、搞研究,学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既然背诵是一种语文基本技能,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活动,那么,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这种方法,通过背诵优秀诗文进行严格的记忆训练,进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而记忆能力正是我们致力于培养的学生认识能力的一种重要能力。
3.语文教师的素养与教学效果有什么关系?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第 5 页
共 5 页
一、自我更新,在更新中重树知识新素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语文老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从平庸走向杰出。
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重构新的知识与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而是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与合作。
三、同伴合作,在合作研究与探索中提高自己
面对新课改,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也离不开同伴的合作。乍看是不经意的交流,疑难问题的探究,经过合作同伴的点化,自己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我校同年级教师或语文组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研究交流,已蔚然成风。遇到班上的管理问题、课前的教学设计、板书、疑难都能互相商量。问题的发现、成功的尝试、失败的苦恼、有趣的课堂实录都是我们交流的话题。
4.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几方面基本素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尊师重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是倍受推崇,这是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之一。老师对学生而言不仅有文化影响力,还有精神影响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针,尤其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无论从课程理念、课程功能,还是从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仅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效果与语文教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紧密相关。积极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关键。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
素质教育德为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折射到言谈举止、一言一行上时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必定会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反之,如果教
第 6 页
共 6 页
师自己尚且“身不正”,又怎么能使学生“身正令从”呢?语文教师是我国丰厚广博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奠基人。他们承担着传播祖国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积极人生态度的神圣使命。因此,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真诚地热爱教学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对待工作;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心爱护和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特体验,用高尚的师魂引领学生不断上进,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楷模。
二、个性心理素质
语文教师的个性心理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学能否有效实施,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不骄不躁,这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增强沉着冷静对待事情的能力。其次,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能勇敢面对挫折,这点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可以帮他们养成遇到困难不低头,迎难而上,奋发图强的能力。此外,为人和气,开朗大方的个性素质还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加地亲近自己,信任自己,还能更好得处理与同事、家长等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素质。
三、知识素质和教学技能
语文教师是母语的传播者,其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巨大。渊博的理论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业务技能是作为一名成功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必要素质。语文教师要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众长,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之外,还应该广泛涉猎各个相关领域的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比如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语文教师应该精读、仔细揣摩,反复品味。凡是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应该读到,了解到。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提问做到有问必答。教师精心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此外,语文教师还应善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全力打造语文趣味课堂教学,让语文教学真正带有语文味,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技能和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人文素养
语文学科具备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有着极为深广的意义。“人文渗透”是新课程改革较之以往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时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情感对教与学的催化剂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
第 7 页
共 7 页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人文渗透和导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更好地发挥人文渗透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教学过程中自觉吸收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体会到生命的真谛,从而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得以升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人才的重任。
五、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观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课改实践,认真学习并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导引下有效利用新教材进行语文创新教育,巧妙采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艺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乐于探究、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这样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教学体验,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教科研素养是每一位具有前瞻性眼光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教师在教科研中积极反思,不断进步,进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使教学越来越卓有成效。
总之,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保障。语文学科知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师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语法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5.你认为当今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有哪些?应如何尽力减少它们的消极作用? 答:1.教师垄断课堂教学
一、教师垄断课堂教学2.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和情感态度3.知识的传授未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4.注重分析文学作品,而不是鉴赏文学作品5.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6.教学方法的使用未能顾及学生身心水平的发展7.课外阅读范围过于狭窄,限制了学生的视野。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创新环境1.变“教师主导”为“师生合作”,激发学生兴趣。2.变“狭义读写”为“广义读写”,拓宽学生视野。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6.请联系你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原则?答: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第 8 页
共 8 页
(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
(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⑧语文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三)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表达感悟。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自读感悟中,扩充文本的内涵。2.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7.在现代社会,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文言文,它对我们学习现代汉语有什么帮助?此外还有什么意义?
答:首先,学习文言文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增强姐姐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
其次,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是“源”;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是“流”。两者是同一种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不是两种语言。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如清代文学家沈复《童趣》中的“明察秋毫”、“怡然自乐”、“庞然大物”等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在运用。所以,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提高语文水平。
四.给下面一首宋词编写一个简明扼要的教案
要求包含:1.教学目标2.教学思路(步骤)3.教学方法4.板书设计
李清照词一首
一剪梅
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李清照词中思想感情
2、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3、背诵李清照的主要诗作
二、教学设想
1、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一个作家的诗词,总结出诗人的艺术风格
2、李清照写内心愁苦的名句很多,让学生把握用意象写愁的手法
3、要让学生快速背诵,尤其要在课堂上完成背诵要求,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第 9 页
共 9 页
⑨
播放音乐MTV安雯唱的《月满西楼》,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本词的情感。淡淡的忧伤
二、背诵这首词
三、赏析这首词
1、让学生概括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孤独寂寞的相思之情
2、引导学生分析词人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先借意象:秋季,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云中锦书,飘零的花,自流的水,最后直接抒情:无计可消除
四、扩展阅读
1.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李清照的诗词 如梦令两首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补充阅读: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 总结词风
真挚细腻,深婉动人,语言清新典雅,浅易自然。多写个人遭遇,心灵深处的“愁”,而这些愁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的。3. 总结李清照词中写愁的名句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只恐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又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总结写“愁”用的手法:
用形象的事物来比愁,可触、可视、可感,从而能引起共鸣(前两句)
用意象来渲染愁绪,多个意象共同构成抒发愁思的意境(第三句)让学生举出此类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五、欣赏歌曲《声声慢》
八、布置作业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提示学生李清照的诗词中有没有豪放风格的 学唱《一剪梅》和《声声慢》
六、让学生背诵李清照的诗词
七、总结本课
第 10 页
共 10 页
第二篇: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一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
(一)参考答案
1.答案:B(应yīng)
2.答案:D(谈笑风生)
3.答案:C。“遏制”偏在“控制”,“遏止”偏在“停止”,此处应为控制住对方的攻势,应选“遏制”;能源及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故选“制约”;“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同时没有“不耻”这个词。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A(更:交替。)
22.答案:B(①者:„„的人;②者:„„似的。A.所,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C.之,这种、这些。D.也,表判断语气。)
23.答案:B(例句和B都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涂炭,指遭难;刑,处死刑。A.北,名词作状语,向北。C.伏,动词活用作名词,伏兵。D.宾客,名词意动用法,把„„看作宾客。)
24.答案:B(①太宗即位后对文武官员的赏赐;②太宗对被游牧民族侵扰的态度;⑤是朝臣进谏者的谏语。)
25.答案:D(原文无“防止百姓放纵逸乐”之意,相反,要让农民安乐。)
【参考译文】
八月癸亥,高祖传位给皇太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派司空魏国公裴寂在南郊烧柴祭告上天。大赦天下的罪人,武德元年以来审问得实被流放到边远地区的人全部放回。文武官五品以上原先没有爵位的赐给(最低)一等爵位,六品以下各加勋官一级。天下免除徭役一年。癸酉,遣散后宫里的宫女三千多人。
九月丙戌,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一万头,太宗不收,让颉利送回所掠夺的中原百姓。丁未,领进各卫的骑兵统领等在显德殿庭练习射箭,对将军以下的人说:“自古以来突厥与中原,互有盛衰。像轩辕善于使用五种兵器,就能在北方驱逐獯鬻;周宣王使方叔、召虎为自己效力,也能在太原克敌制胜。到了汉、晋的君主,以至于隋代,不让兵士平时练习各种兵器,一旦突厥来犯,就不能抵御,以致中原百姓落入敌手遭受蹂躏。我现在不让你们挖池筑苑,建造各种浪费钱财的设施,让农民无拘束地安乐地生活。士兵只管练习射箭骑马,希望使你们能战斗,也盼望在你们面前没有敢于横行的敌人。”于是每天带领数百人在殿前教他们射箭,太宗亲自考试,射中的人立刻赏给弓刀、布匹、丝织品。朝臣多有进谏的,他们说:“先代的圣王制定法律,凡携带兵器到天子住处的处以死刑,这是在坏事刚冒头时就加以制止,以防备不测的缘故。现在领进偏将士卒一类人,在宫禁之地弯弓放箭,正恐怕灾祸产生于不意之中,这不是为国家安全考虑的办法。”皇上不接受。从这以后,士兵都变得精锐了。壬子,皇上下诏私家不得随便立妖神,滥设祭祀,不符合礼制规定的祭祀,一律禁止。除龟卜和它的五种兆形、《易经》和它的卜筮术外,各种形形色色的占卜术,也都禁止。长孙无忌封齐国公,房玄龄封邢国公,尉迟敬德封吴国公,杜如晦封蔡国公,侯君集封潞国公。
第三篇:2017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主观试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3.作答时,将答案(包括客观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惩(chěng)罚 星宿(xiù)因地制(zhì)宜 忍俊不禁(jīn)....B.栈(zhàn)桥 附和(hâ)根深蒂(dì)固 谈笑风生(shēng)....C.诀(juã)别 木讷(nâ)脍(kuài)炙人口 妇儒(rú)皆知 ....D.庇(bì)护 遒劲(jìn)叱咤(zhà)风云 引经剧(jù)典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秩序井然 惊慌失错 期期艾艾 波光嶙嶙 B.气充斗牛 锲而不舍 顶礼摹拜 芒刺在背 C.精巧绝纶 物竞天泽 踉踉跄跄 无可置疑 D.长途跋涉 红装素裹 袅袅烟云 孜孜不倦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B.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C.三月撄花节期间,磁湖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D.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倾听使人,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语文是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6.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分)(1)《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2)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7.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著阅读。(4分)
叛徒A带领特务窜到乡下,B不幸被捕。在狱中,B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B的十指。面对毒刑,B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铁铸成的!”(1):这段文字中,A是
B是
(2分)
(2):从这段文字看,B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小说中,B的性格还有哪些?(2分)9.文言诗文填空。(12分)
(1)蒹葭苍苍。(《诗经》)
(2)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3)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过零丁洋》)(4)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无题》)(5)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纪昀《河中石兽》)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既摹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也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愿望的句子是:
。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比喻修辞阐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诗句是:。
(9)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净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10~16题。(8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③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④,此率⑤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
——节选自《梁惠王上》 【注释】①梃(tǐnɡ):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páo):厨房。④饿莩(piǎo):饿死的人。⑤率:带领。⑥恶(wū):表示反问的语气。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____(2)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3)孟子对曰 对:___________(4)且人恶之 且:___________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胜状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欲有甚于生者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兽相食,且人恶之 ..D.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兽相食,且人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1分)杀 人 以 梃 与 刃
14.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是国君要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乙文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5.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16.从以上两段文字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17、18题。(4分)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②陂: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17.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2分)
18.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40分)
(一)阅读《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完成19~24题。(22分)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斯蒂芬·巴特勒·李科克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①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②因此当母亲节来临时,我们决定把这一天过得痛痛快快的。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母亲高兴。父亲决定向办公室请一天假,好在庆祝节日时帮帮忙,姐姐安娜和我从大学请假回家,妹妹玛丽和弟弟维尔也从中学请假回来了。
③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一样隆重。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挺好看。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④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母亲是一向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坐车游逛几十英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⑤但是,就在当天早晨,我们把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因为父亲想起了一个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
⑥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母亲还准备了一顿便餐。当然中午我们还要回到家里来吃一顿丰富的正餐,就像过圣诞节和新年那样。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
⑦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他愿意留在家里;他说我们也用不着顾虑他三年来一直没有过一个真正的假期这回事;他要我们马上出发,快快活活地过个节,不要为他操心。
⑧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做午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不过,她们都表示,只要母亲说句话,她们都乐意留在家里干活。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根本就不会做饭。
⑨因此,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没准会着凉的。他说,当母亲本来可以好好地休息的时候,如果硬拉她到乡下去转悠,一下子得了重感冒,他是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他说,母亲既然已经为我们大伙儿操劳了一辈子,我们有责任想方设法让她尽可能安安静静地多休息一会儿。他还说年轻人很少能体会到,安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⑩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在车后座的边上,他方说,他认为母亲再看不见我们了。
11嗯,○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各式各样的大鱼,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12我们到家已经很晚,不过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于是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因为他钓鱼时总是弄得一身肮里肮脏的,这就叫母亲忙了好一阵子,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13终于,一切都齐备了,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腿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后来父亲注意到这种情况,便说,她完全不必这样忙来忙去,他要她歇会儿,于是他自己便站起身到碗橱里去拿水果。
14这顿饭吃了好长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15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看见她眼里含着泪水。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有删改)
19.请在下面横线上补齐本文的情节内容。(4分)
①大家请假回家过节→② →③ →④大家外出游玩→⑤母亲为大家忙碌。20.结尾处母亲眼里为何会“含着泪水”?(4分)21.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3分)
22.请概述本文情节发展的出人意料之处,并简析其艺术效果。(5分)
23.母亲为家人忙碌操劳反而感到幸福,请结合这一点简述你对幸福的理解。(4分)24.今年的母亲节你打算怎样给母亲过?(2分)
(二)阅读《成功的秘诀》,完成25~29题。(18分)
成功的秘诀
1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 ○功的秘诀是什 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2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 ○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 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 功之巅的翅膀。
3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 ○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x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 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4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5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
(原文有改动)25.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3分)
26.选文第⑵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27.请为选文第⑵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4分)28.简要分析选文第⑶段的论证思路。(4分)29.选文第⑷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四、写作(满分60分)
30.从下面两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一)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以自信的姿态前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以奉献的姿态前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以阅读的姿态前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以友爱的姿态前行„„ 请以“以__________的姿态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点赞”,起源于各大社交网站的“赞”的功能。网民对网络上的一个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的内容表示赞同、欣赏、支持或声援,可以点击一下帖子下面的“赞”图标。现在,“点赞”已流行开来,表示肯定、喜爱、赞美这一类意思。请以“点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不要套作,不要使用网络语言。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5)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体美观,评卷时可酌情奖励1-3分。
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C(各2分)
6.(1)在结尾加上“的过程”。(2)删掉“过于”。(各1分)
7.【答案】示例: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2分)
8.小题1:甫志高 江姐(各1分)小题2:性格: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1分)
小说中江姐的而性格还有:①机敏警惕,稳重精细,例如他和甫志高一起化装出去执行任务,让穿大褂的甫志高不要自己搬运行李;②深沉坚强,例如她去川北途中,看到自己的丈夫的头颅挂在城头,她强忍悲痛,英勇投入新的战斗;③她身上还有母性的温柔,例如她对监狱之花的照顾和疼爱。(结合文本,性格和事例相吻合即可,)(1分)9.略(每空1分)
10(1)指责(2)偏爱(3)回答(4)尚且(各1分)11 D(2分)
12(1)略(2)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各2分)14.乙文强调的是国君不要施行恶政(要施行仁政)。(1分)
15.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让齐威王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孟子把用刀杀人(或“率兽食人”)和用恶政杀人进行类比,希望梁惠王不要施行恶政,而要施行仁政(2分)16略(2分)17.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傍水而开的杏花,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的春意。(2分)18后两句主要运用对比(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般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意对即可)(2分)19.②大家筹划过母亲节
③大家决定母亲留下
(概括合理即可。)(4分)
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20.母亲觉得这是她有生以来最最快活的一天,她看到大家请假回来给自己过节,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于是她流下了感动和幸福的泪水。
(能从感动或幸福快乐角度进行分析,原因合理即可。)(4分)21.参考要点:①吃苦耐劳②无私奉献③体贴宽容④默默无闻⑤慈爱善良(答出三点,每点1分,概括合理即可。)(3分)
22. 本该过节的母亲却留在家里,要给母亲过节的家人却外出游玩。(或:本该让母亲好好休息,结果却让母亲更加忙碌。)这一情节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令人哑然失笑(富有喜剧效果);突出了母亲形象(或:突出了文章主题)。(答出令人出乎意料的情节内容2分,艺术效果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5分)
23.示例:文中的母亲乐于奉献,甘为家人操劳。的确,幸福不一定是索取和享受,有时放弃和付出,牺牲自己,快乐着别人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能从付出的快乐这一角度理解,言之有理即可给满分。)(4分)
24.略(2分)25.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3分)
26.举例论证。(1分)举项羽、李白、李娜等人的事例,具体有 力地论证了“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的观点,(2分)进而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27.所补充的论据能够证明论点,语句通顺,内容表达准确即可。(4分)
示例:坚信中国人也能在世界田径赛场上扬眉吐气的王军霞,坚定信念,驰骋赛场,不仅打破了世界记录,还获得了世界田径最高荣誉——欧文斯奖。
28.首先提出“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这一分论点,(1分)然后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进行证明,(2分)最后收束本段,强化这一分论点。(1分)
29.论证了“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1分)对上文进行了补充论证,使论点更明确,论证更严谨。(2分)
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模拟试卷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模拟试卷(A)
一、简述题(40分)
2、什么是教学的“放”与“收”?两者有什么关系?
1、所谓放,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理解和掌握课本中有关的知识内容;
2、所谓收,就是在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有关问题进 行必要的归纳和综合,从而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完整化。
3、两者关系:有放必有收,正如捕鱼,撒网必须收网,才能捕得到鱼。放是前提,收是目的。放即寓着收,放得准确,是为了收得充分;放得系统,是为了收 得有效。教学方法要合理 , 才能放得从容,收得潇洒,从而调控好教学节奏,艺 术地控制好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思维活跃, 精神振奋的良好状态
3、“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差异是什么?
所谓备课, 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 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 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写出教案的过程。
备课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研究教材, 撰写教案是备课;与 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备课,了解国 内外形势还是备课;研究教育理论,锻炼教学能力是备课;与同行交流也是备课;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 而且是更 高层次的备课。可以这么说, 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上好课做准备。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 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 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 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 的方法。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学设计的分析阶段。第二个阶 段是教学设计的决策和生成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学设计的评价阶段, 即对整个设计 方案进行评价与修订。这三个阶段贯穿管理过程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反馈调节系统。
事实上, 把教学设计和备课、写教案对立起来是不合适的。教学设计应包括 检测、反馈、修正方案后再实施。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学习需求, 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解决方法,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 教学目标的过程。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 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过程工艺化、模式 化, 并对每一个环
节的设计, 都提出操作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供教学设计者和教
师选用。
1、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是什么?选择其中一条原则作说明 一要“读”学生,学生基础资源的开发------建立“具体个人”的意识
二要“读”教材,教材资源的开发------建立“用好”教材的意识,三要定具体目标,从抽象目标向具体目标转换。
“抽象目标”的具体形态:
第一种形态,只关注教学认知方面的目标 第二种形态,关注多方面但割裂式的目标 第三种形态,空泛化和普适化的目标 目标制定中的问题:(1)目标仅局限在认知,缺乏学生整体发展的综合性思考(2)目标制定抽象和笼统,缺乏可测量目标的具体性思考(3)目标局限在一节课,缺乏整体系列教学的连续性思考(4)目标制定普适所有学生,缺乏“度身定做”针对性思考(5)教师做为行为主体的表述方式,缺乏学生主体的思考 从“抽象目标”向“具体目标”转换:
(1)确定具体目标要有整体性规划------全程性目标分阶段设计
(2)确定具体目标要有连续性设计------阶段性目标递进式设计
(3)确定具体目标要有针对性思考------“度身定制”类目标设计
四要开放和弹性,由封闭性设计向开放性设计转换,由确定性设计向可能性设计转换,由硬性的设计向弹性的设计转换。
2、什么是基础性资源、互动性资源?两者是什么关系? 基础性资源就是社会、学校、老师、课本等这些基础的教育教学资源,互动性资源就是网上的教学内容和其他可以相互交流的教育教学资源,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个人认为基础性资源是互动性资源的来源,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补充。
3、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内涵是什么?
一是改变个别学生“替代思维”的现象 二是改变学生思维表浅和定势的现象 三是不同学生不同状态有生成的可能。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条件是什么?
1.师生角色意识的转变是课堂互动的思想保障 2.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互动的情绪保证 3.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互动的动力源泉 4.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堂互动的信息基础 5.关注和倾听是课堂互动的必要修养
1、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就是教学“互动生成”吗?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爱学、乐学,实现教学相
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三是不拘泥于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开放式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包括网上学习来进行。开放式教学在狭义上可以说是学校课堂教学,就课堂教学题材而言,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中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就课堂例题或练习题而言,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综合开放题等开放性的题上;就课堂师生关系而言,它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吸取营养。总之,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不开放的状态:
三种演绎的现象:演绎教案程序、演绎教材内容、演绎典型例题
四大封闭的现象: “小步子走”的现象,问题设计缺乏挑战度
“替代思维”的现象,学生基础性资源匮乏
“视而不见”的现象,资源捕捉的意识缺乏
“盲目开放”的现象,回应反馈的能力缺乏
开放的课堂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和知情权,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非智力因素,开启学生的智力,使智商和情商产生和谐共振。积极的情感体验,既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的实现,又能让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开放的课堂要体现以下五个原则:1.民主性原则;2.开放性原则;
3、问题性原则;4.求异性原则;5.实践性原则
2、创设情境就能沟通抽象的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吗?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生活的进步息息相关.然而,我们的学生,大都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的脱节,感受不到
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不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咎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不足,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学生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所以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在生活中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新课标也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突破现行教材的束缚,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来灵活地重组教材,努力让整个数学课堂散发出浓厚的数学气息与浓郁的生活滋味,让数学课堂成为沟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
3、概念教学有哪些具体的育人价值,其过程展开逻辑是什么?
概念教学 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 在于, 不仅可以使学生经历材料感知、观察比 较、归纳提炼、抽象命名的概念建构过程,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概念内涵的 丰富认识,形成比较和分类、概括和抽象能力,提升准确、简练和严密的数学语 言表述水平。为了体现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我们提出三个教学要点:
(1)丰富概念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学生学习的数学概念, 都是前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对事物本质特征进行 的高度
抽象和概括,凝聚着前人的智慧。所以,概念教学要改变演绎的方式,用归纳的 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材料感知、观察比较、归纳提炼、抽象命名的概念建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抽 象语义,而且有助于发挥概念教学的育人资源价值。
(2)实现概念的整体感悟,提供准确多样 的学习材料。在概念教学中, 有些教师往往不注意提供大量的感性学习材料, 致使概念的 内涵狭窄化。因此, 我们强调学生对概念内涵的整体感悟和丰富认识, 并在整体感悟的 过程中
提升分类和比较、概括和抽象的能力与水平。
(3)重视概念的归纳和提炼,给学生提供表述的机会。数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描述与定量刻画,数学语言具有精练、准确、逻辑 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比如,教学 《认识周 长》,我们不仅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感性材料的感知、比较过程,而且在每一个环 节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周长的认识, 使学生逐步完善、清晰地认识周长。
小学生获得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 概念——形成概念”。概念教学的核
心 ――― 概括:将凝结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 家的思维打开, 以典型丰富的实例为载体, 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分析各事例的属 性、抽象概括共同材质属性,归纳得出数学概念;
(1)、概念理解是设计概念教学的前提(2)、概念形成是实施概念教学的关键
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是在没有教师授课和指导的情况下学习。在日常情境中的 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有较大的自由度, 但这种自由度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目 标和客观学习条件。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和资料, 确定重点与难点 → 通过独立思考 → 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 通过反思和评价达到知识的最终构建及提升。让学生带着问题, 带着强烈好奇心、求知欲在日常情境中学习,尝试达标,让学生在日常情境的学习过程中口、脑、眼、耳等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活动体验就是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吗?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举例说明。
不等同。《课程标准》 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 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国际上, 把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理解、反思的过程称为 “ 做数学 ” ,它强调 “ 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 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认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需要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 学 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 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的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 生从 „ 数学现实 ‟ 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 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地形成自己 的数学知识。” 由于 “ 做数学 ” 提倡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 它已成为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 途径。
1、当前的课堂教学有哪几种改革状态?你认为课堂教学应如何改革?为什么?
几种 “ 改革 ” 的状态:
所看到的是零碎的显性知识。因 此, “教材知识”要变为“教学内容” ,还需要教师的“加工”。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意义” 的教学, 之前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 认识。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 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三年级下册学习了“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因此,本课对 “分数意义” 的定位, 一是要在学生原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概括。即理解 “把单位 ‘ 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而不是把重点放 在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意义。因为这些在三年级已经重点学过了。如果再 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这个上面, 那就明显造成了课堂的浪费。二是要将 “分数 的意义” 纳入整个 “数的意义” 的知识结构中。即数都是有几个计数单位组成的, “整数”的计数单位是“一” ,而分数的计数单位是“分数单位”。所以,要重视 “分数单位”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的” ,从而 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2.教师为什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形成过程的还原加工?举例说明。
教材选取了学科领域内已经成形的基础性知识,它们以客观真理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是前人在大量生命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归纳、概括和抽象而形成的智慧结晶,经高度的提炼加工和简约的符号表达变得简约化和抽象化。正是由于这种简约、抽象的结果性表达,遮蔽了前人生命实践活动过程的真实复杂性和丰富生动性,导致许多学生面对这种高度抽象的结果性知识而止步不前。如果教师不对这些符号化的结果性知识作加工处理,把它们直接搬到课堂教给学生,那么学生面对的就是显性的、外在于自己的知识世界,他们只能以被动方式接受这些抽象的现成知识,很难有知识形成过程的真实经历和实践体验。我们从开发教材知识过程形态中的育人资源的路径出发,努力把教材中方法的改革:旧框架 +方法技术 =教师主导
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现成知识按其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过程进形式的改革:旧框架 + 新元素 =学生主动 行还原,使结果形态的知识通过还原加工转化为过程形态的知
识,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经历和体验知识创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加法的改革:情境 + 活动 + 技术 +开放题
充分感受和体悟前人发现的方法与思维的策略。
—— 传统教学框架不变,学科知识立场 就“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而言,无论是画圆的原理认识
还是圆心和半径的命名,都是数学中基本概念的认识。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状态
我们将“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3.教师为什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内在联系的结构加工?请(1)经历“材料感知——聚类分析——归纳概括——抽象举例说明。命名”的过程,感悟和理解画圆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原理创学习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建构, 其原造画圆的工具;
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 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头脑(2)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 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 就越利于保存和 应用。特别是面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就越容易提取出来,以适应新知的学习。第一环节:感悟画圆原理,形成圆的核心概念。
而教材在呈现数学知识的时候, 由于文本表达的局限性, 这第一层次:在不同情境中画圆,感受事实,积累体验。些结构关系往往 被“隐藏”起来。对学生和不少教师来说,他们第二层次:经历材料聚类分析的过程,归纳并概括提
炼画圆的原理。
第五篇:语文试卷模拟
2012——2013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1、机
杼
2、可
汗
3、粲
然
4、chou chang
()
()
()
()
5、羸
弱
6、毋
宁
7、gao qing
8、凛
冽()()
()
()
9、tun shi
10、犁
铧
11、虫
豸
12、shai kang()()
()
()
13、硌 着
14、pin cu
15、乙
醚
16、剽
悍
()()
()
()
二、文学常识填空
1、《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
(地方)作家
(名字),代表作品有、。
2、《伤仲永》的作者
,(朝代)
家,家,家。
3、《木兰诗》又名《
》《
》,选自《
》。
4、《孙权劝学》选自 《
》,这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5、《社戏》是一篇,作者
,原名,浙江绍兴人。
家
家
家。其父亲名叫。
6、《安塞腰鼓》作者,人。
7、《观舞记》作者
,现代
家,家。原名
,福建人。
8、《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国)作家。
9、《夸父逐日》选自《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
10、《猫》的作者是,是现代
。
11、《斑羚飞渡》一文选自《
》,作者是,原名。
他的作品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他被誉为“
”。
12、《狼》的作者
,字
,号,世称,代杰出的家。
三、各类解词
1、投以骨的“以”
2、两狼之并驱如故的“故”
3、恐前后受其敌的“敌”
4、盖以诱敌的“盖”
5、宾客意少舒的“舒”
6、其父呓语的“呓”
7、道渴而死的“渴”
8、关山度若飞的“度”
9、万里赴戎机的“戎”
10、出门看火伴的“火”
四、背诵默写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归来见天子。,赏赐百千强。
3、未几,夫齁声起。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4、饮于河,;河、渭不足。未至。
5、独怜幽草涧边生。
6、,崔九堂前几度闻。
7、有约不来过夜半。
8、,弹琴复长啸。
9、此夜曲中闻折柳。
10、,各领风骚数百年。
五、课内现代文/文言文阅读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 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 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 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嗑,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只橹,一 只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 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铺面的吹来;月色 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 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 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 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选文第一句“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中 “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2、从文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的动词:
3、体会画线句子的含义,为什么说山“踊跃”
4、第②段加线的句子“淡黑的„„跑去了”以“ ”比喻“连山”以“ ” 形容“淡黑”,以“ ”形容“起伏”,绘形烩色,以动写,把静态的山作 态的描绘,表现船在飞快的前进。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氺潦尘埃归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2>怒而触不周之山
<3>天柱折,地维绝
2、翻译句子
<1>故故日月星辰移焉
3、从全文看,本文从神话角度解说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4、从文中看,造成日月星辰移动,江河奔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5、试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本文所揭示的自然现象。
六、作文
提示:爱国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拥有的品质。同样的感情,不同的表达,但都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面对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你想说些什么呢?请以《祖国,让我轻轻的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感情真挚 2.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