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青年志愿者培训教材
中国青年志愿者培训教材(一)
中国青年志愿者培训教材
(一)志愿者誓词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已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
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第一部分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一、概述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指导下的,由依法成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组织和 全国性的专业、行业青年志愿者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全国青 联团体会员,联合国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CCIVS)联席会员组织。本协会通过组织和指 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 时常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 献。本协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
二、基本任务 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养青年的 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为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扶贫开发、抢 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为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 提供服务;规划、组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协调、指导全国各地、各类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工 作;培训青年志愿者;开展与海内外志愿者组织和团体的交流。
三、会员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现有团体会员36个,个人会员402个。团体会员中,全国性专业、行业团体会员3个。即全国铁道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国民航青年志 愿者协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科技分会。地方性团体会员33个。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直机关青年志愿者协 会、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个人会员。凡承认本协会章程并提出入会申请的中国公民,经理事会审查通过,即可成为本 协会的个人会员。
四、最高权力机关 本协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 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地协会开展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协会设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负责协会常务工作。协会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
五、工作机构 协会秘书处负责处理协会日常事物,秘书处下设办公室、综合指导处、项目发展处和基金处。
六、志愿宣言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部分 志愿服务工作的概念及意义
1、什么是志愿工作? 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从事志愿工作是慈善为怀、乐善好施的表现,把志愿工作看成一种单方面的施予;认为志愿工作只是为了减轻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把志愿者当作“廉价劳动力”;认为只有那些不愁衣食及有大量空余时间的人,才有资格或才会参加志愿工作。其实,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在服务 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 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 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志愿工作的主要价值意义? 对社会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
流;
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 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 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二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三是提供学习的 机会。志愿者 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 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对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接受个人化服务。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二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 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志愿服务概述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向并轨的跨世纪事业,他致力于 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 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于社会关注、党政关心、青年能为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式下共青团工作服务社会的新探索。
4、基本情况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2月19日,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 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之后,40余万名大中 学生利用寒假在全国主要铁路沿线和车站开展志愿者新春热心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迅速在全 国展开。近八年来、青年志愿者行动不断发展,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日益壮 大。据不完全统计,至2000年6月份,全国累计已有8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0 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为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团中央于1994年12月5日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随后,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逐步建立起来。到2000年,已初步形成了由全国性协会、36个省级协 会、和2/3以上的地(市)级协会及部分县级协会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网络。1998年8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成立,负责规划、协调、指导全团的青年志 愿服务工作,承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职能。为使志愿服务落实到基层,深入千家万 户,从1995年开始进行了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建设工作。现在,全国已建立社区青年志愿者 服务站24000多个,“一助一”服务对子达到250万对,各地还建立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服务广场。10多万支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组织网络己见雏型。以1999年8 月广东省人大通过的国内第一部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为标志,青年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取得了突破。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逐步发展起来的。1997年底,江泽民总书记为“中国 青年志愿者”亲笔题名。2000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杰出青年志愿者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 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进行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希望你们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努力、发扬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不懈奋斗,不断创造,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主要领域和服务项目近几年来,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 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
<1.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这项计划以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特困学生、国家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团组织和青年 志愿者组织牵线搭桥,在青年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为困难群众提供 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成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 工作。
<2.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这项计划从1996年开始实施,采取公开招募、定期轮换、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医疗卫生 等方面的服务。四年多来,共动员组织了6810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了服务,目前有231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160多个贫困县开展服务。从1998年6月开始,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组建 了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三年来,从全国36所重点高校推荐的免试研究生中招募了394 名志愿者,赴16个国定贫困县从事为期一年的教育工作。
<3.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这项活动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 联合实施,自1994年以来,每年组织动员近百万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基层和受灾地区,发挥自身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服务,推 广农村实用技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4.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这项工作以“劳动、交流、学习”为主题,通过组建绿色行动营、建设绿色行动基地,集中组织青年在重点区域开展植树造林、沙漠治理、水污染整治、清除囱色垃圾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1999年6月,首期项目河北丰宁营正式启 动,不到半年时间就吸引了全国19个省区市及英、法、德、日、土耳其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 000多名志愿者在车宁沙化区整地造林1500余亩,挖土石方5万方,回填土3.75万方。目前,内蒙古达里诺尔、黄河万家寨、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浙江楠溪江和合州、吉林延吉等项目正 陆续启动。
第三部分 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总体情况介绍 :
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是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社区领域实施的长期重点项 目。它以社区群众的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共建、互助、共享”为主题,以“一助一”长期结 对服务计划为基本形式,通过多种模式普遍创建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建立健全青年志愿服 务基层组织网络,推动青年志愿者成为参与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各级共青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根据社区群众的服务需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 的志愿服务:为残疾人、孤寡老人、部分离退休人员等提供长期结对服务,为下岗职工再就业 提供技能培训和再就业信息,为双职工家庭提供家政服务,为小区创造优美的环境等。通过开 展“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大中专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行动等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 难;通过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设立服务广场、服务基地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 务活动,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为创建文明社区、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做出贡献。迄今为止,全国已经建立了1万多个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站,“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已达250多万对。今后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是:以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为统揽,努力在主要 城市城区50%的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委会中创建规范的服务站,初步构建青 年志愿服务基层组织网络;“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力争涵盖城区中50%的孤老病残等重点困 难群众,初步形成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项目体系;以注册志愿者为骨干,建设一支多层次、大 规模、相对稳定的青年志愿者大军。
第二篇:志愿者培训教材
志愿者培训教材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
“志愿者”(英语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在西方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志愿者是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强制法律驱使的人们的努力”,其目的在于改进社会,提供福利。
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在台湾,志愿者称为“志工”。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则将“义工”(“志愿者”)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同时将义务工作定义为:“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
《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第二条规定: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青年志愿者是指热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年。
广而言之,志愿者是指任何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及精神,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者的广义概念)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从事志愿工作是慈善为怀、乐善好施的表现,把志愿工作看成一种单方面的施予;认为志愿工作只是为了减轻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把志愿者当作“廉价劳动力”;认为只有那些不愁衣食及有大量空余时间的人,才有资格或才会参加志愿工作。其实,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也就是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形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了对自己的动机、意图的验证与评价。
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对自己的体魄、欲求、动机、意图、思想、感情、智力、个性特点有所认知。但要提醒的是自己本人更容易受到自己的认知框架的影响和制约,正如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应该询问一下自己身边的朋友,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一)、关于对自身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认知 参与心理是社会人士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维系志愿者在机构中参与志愿活动的思想支柱,所以志愿者自己必须对参与心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归纳起来,对志愿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这类朋友喜欢参与帮助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而对于其它的活动,就已经不太感兴趣了,例如交流活动、培训活动、宣传活动等,这类志愿者大多喜欢默默地开展工作;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这类朋友积极面对和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不断的关注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对社会问题有很多的意见,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容易产生受挫折的心理;
3、尽公民责任,回报社会:
这类朋友认为自己既然是社会中的一员,那就应该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对于志愿工作的要求就不会高,而是积极参于,努力完成;
4、希望发挥一己所长:
这类朋友多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一般要求参与能发挥自己专项所长的志愿服务,而对于不对应的服务一般不感兴趣;
5、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类朋友要求在志愿者服务或志愿者活动中可以体现出自身价值,希望能够得到大家或社会得认同;
6、学习新技能:
这类朋友对于一些培训活动特别感兴趣,希望能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习到一些新的技能;
7、善用业余空闲时间:
这类朋友对于时间的利用观点比较重视,活动中对于一些如迟到等浪费时间的现象特别反感;
8、扩宽社交圈子:
这类朋友只要是有能见到新面孔机会的活动都感兴趣,有时注意力不在志愿服务上,而可能转向了志愿者或其他人身上,志愿活动后会积极保持与人联系;
9、取得他人的认知和赞许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
这类朋友希望有机会来表现自己,得到他人得认知称赞等,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来争得到领导者的角色;
10、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这类朋友比较重视体现活动的趣味经历,容易对一些人或事情产生留恋或回味情绪,对于失败挫折难以放开;
11、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这类朋友对机构管理活动的兴趣较浓,对于培训课程兴趣也较大;
12、寻求新刺激及扩宽生活体验:
这类朋友对于有难度的活动都会积极参与,但经常忽视某些重要问题;
13、为未来工作准备;
这类朋友可能注重有利于自身工作的人事关系的建立;
14、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
这类朋友比较重视工作的意义所在,对于某些意义较小的志愿工作就有可能不愿参加;
15、赶潮流,追时尚:
这类朋友喜欢新潮事物,盲目跟随,见到有同学朋友或其他人去做志愿服务,自己也赶去凑热闹玩新鲜;
16、出于对志愿服务的好奇: 这类朋友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有机会看服务对象是怎样的,如智力落后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或者觉得这一项服务内容较有新意,希望自己有机会去体验一下。
以上所述,是作为志愿者参与或不参与服务时所考虑的因素。如果能弄清楚自己的真正动机,经过细心思考而做出决定的话,这才是明智及有意义的行为。研究者通过一定的研究所得知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有以上数种,其统计来源结果可能与本地的志愿者参与动机有多少的出入,不过,这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借鉴而已!研究者们对于普通人为何参与志愿活动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于某些朋友为何不参与志愿活动作了一定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的一些结果:
1、没有空余时间参与:
2、以自我中心,对其他的人和事情不感兴趣去关注:
3、对无报酬的工作不感兴趣:
4、认为做志愿者的意义不大:
5、不知道怎样参与志愿工作:
6、对志愿工作概念模糊,不了解其性质:
7、认为志愿工作是青年人的活动;
8、认为志愿工作是消闲玩意:
9、没有信心去应对志愿工作及服务:
10、志愿服务种类及性质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11、认为志愿者是为人作廉价劳动力,地位不被重视,怕别人讲闲话:
12、怕志愿工作太投入会影响学业、功课或家庭生活:
13、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甚至有很多人反对:
14、怕接触到一些让自己悲伤或困难苦恼的人和事情: 当有了一定的参与动机后,这种动机会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咧?它会使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取向出现一些不同的情况: 再者,这样也可对任用志愿者起到一定帮助,协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前,先了解自己的期望及需要,以免有所失望。作为志愿者组织机构必须对众多的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及可能有的表现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挑选志愿者时应多加注意和重视和培养,否则,会为组织机构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影响自身的发展。
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其实是其价值观一个侧面的反映,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现实问题,于是他选择通过做志愿者来尝试解决一下;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人和事需要帮助,于是他选择了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他认为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一点帮助。
价值观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千差万别的价值观或回报源于每个人对价值的主观评判不一样。同样,每位志愿者成员的内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着他们去做很多对社会、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三、志愿者的价值观
价值观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千差万别的价值观或回报源于每个人对价值的主观评判不一样。同样,每位志愿者成员的内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着他们去做很多对社会及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志愿者的价值:
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从他一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已经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他就必然要同周围的人发生联系,这是谁也不能例外的事情。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维和行为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贡献。”
佛祖释迦牟尼问其一位弟子:“一滴水怎么才能不会干涸?”弟子半天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告诉他:“将它放入大海里去。”
这段简单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总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其自身价值;反之,个人如果脱离了社会,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象水滴一样干涸。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当你把爱心奉献给他人的时候,你也收获了爱的果实。所以志愿者对社会而言:
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建立和谐社会
义务工作,是提供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义务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志愿者的个人价值 奉献社会
志愿者通过参与义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一尽公民责任和义务。
丰富生活体验
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已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义工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提供学习的机会
志愿者在参与义务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增强对僧团的理解和认识 志愿者的组织价值 接受个人化服务
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帮助融人社会,增强归属感
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寺院扩大与人的交流,增强僧团对人、对社会的了解。同时,志愿者以身心财物的布施和供养,帮助寺院对世间的认识,从而建立其出世修行和入世度人的信心。
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其实是其价值观一个侧面的反映,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现实问题,于是他选择通过做志愿者来尝试解决一下;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人和事需要帮助,于是他选择了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他认为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一点帮助。
但是有某些时候,志愿者团体中的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参与动机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控,不然,团体中的各位志愿者会意见不一,影响团体的运作和团结。解决的方式是什么?培训课程就是其中一种,也算是比较好的一种。
培训是调控各个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方法之一,希望可以做到使某些志愿者可以转变自己不完善得动机,配合整个团体的运作!
所以,在志愿服务中提出和推广这些价值是组织者和志愿者组织的首要责任。
但是有某些时候,志愿者团体中的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参与动机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控,不然,团体中的各位志愿者会意见不一,影响团体的运作和团结。解决的方式是什么?培训课程就是其中一种,也算是比较好的一种。培训是调控各个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方法之一,希望可以做到使某些志愿者可以转变自己不完善得动机,配合整个团体的运作!
所以作为志愿团体的志愿管理人员应该在新会员入会后,组织好一个适应自身团体的基础(入门)培训,如果没有这样的培训的团体,我个人就觉得新参与的成员应该考虑一下这个团体的运作情况以及是否应该留下来。强调志愿者组织的目的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有组织性的志愿者团队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去体现他们平常的目标、成就、共同意见和行为。
当一个队伍没有他们一致的价值观,那么这个队伍将会变得难以领导;会因为意见分歧而难以开展工作。因此,组织者将必须花更多精力来管理这支队伍,除非她或他想仔细地调理各个志愿者之间在协调的价值观以及整个团队的凌乱的价值取向。
所以,在志愿服务中提出和推广这些价值是组织者和志愿者组织的首要责任。
第三篇:志愿者培训教材
志愿者培训教材
一、志愿者定义:
志愿者是指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经验服务于社会,并且不以任何物质回报为目的的人。
二、我们为什么非要加入志愿者组织?
1、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举例:李婷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她经常帮助身边的人,比如给邻居张大妈打扫房屋,寄钱给希望工程的孩子,而且经常去福利院去当义工,教孩子们学唐诗。可是8月份,李婷出差到上海需要一个月,这一个月她怎么能够照顾张大妈和福利院的孩子呢?
2、归属感。举例:李婷虽然在单位和朋友心目中是一个热心的姑娘,可是她却感到很孤独,她想多联系一些朋友一起为山区孩子的教育作些贡献,可是上班时间比较忙,每月只能去山区一次,去看一看山里的孩子们,她联系的朋友虽然都想和她一起作这个工作,可是他们大多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周末也很难抽出时间去作这些工作,李婷感觉她一个人很孤独,很想从社会上找到一些共同的朋友,可是她的朋友圈有限,所以她找不到更多的有共同想法的朋友。
3、信任感。2006年6月我国南方六省因为台风影响而受到了洪涝灾害,死亡人数300多人,好多房屋被冲毁。李婷除了为南方六省寄了500元钱外,她还想号召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帮助南方六省的居民,可是她在组织捐赠时往往被人盘问半天,最后她也觉得自己组织起来太费劲了。
4、高效率。李婷想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寄一些学习用品,她一方面去红十字会要这些孩子资料,一方面又要去南三条去买一些物美价廉的文化用品,还要自己去邮局去寄。可有志愿者就不一样了。
三、、志愿者应当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
志愿者作为一个组织,而不是一个人才有力量。志愿者必须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才能体现出团队的力量来。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会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举例来讲,我们在接收文具捐赠的过程中,大概会有如下几个环节,一个是现场接收文具捐赠,二是接收到的文具的运输,三是接收到的文具的存储,四是文具的整理,五是文具的邮寄。这其中团队力量既体现在每一个环节的衔接上,也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假如在A小区有接收捐赠点,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甲、乙、丙三个人负责现场的接收捐赠和咨询工作,而由于甲由于突然出差无法到现场作接收工作。现场只剩下乙、丙两个人负责工作。而团队合作要求,甲因为无法到场,他应当打电话要求同级管理人员或者下级志愿者队伍到现场代替他参加活动,并将情况及时与乙、丙沟通,将工作交待好。
四、志愿者应当向身边的人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引导更多的人参加到志愿活动中来。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所作的事业,才有更多的人支持我们的事业。我们连自己都无法作到让身边的人了解我们在作一项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怎么能够希望当困难来临时,身边的人来帮助我们呢?
五、不要勉强别人。尽管我们认为我们自己在作着一件非常正确,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与我们持有相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活动中也许会面对嘲笑、冷漠,我们正确的态度是首先不改变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第二我们正确对待我们所面临的尴尬,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地支持。我们不要勉强别人与我们持有相同的观点或者作与我们相同的事情。
我们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服务于社会,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境况,只要我们认真作好我们自己的工作,社会会听到我们的声音,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中间。毕竟爱在每个人心中。
六、要信守诺言。
信守诺言,其实应当是作人的原则,但能坚持作到信守诺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志愿活动中,要非常强调信守诺言。因为在一个活动中或者一个团队中,你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你没有完成你承诺的工作,可能会让整个活动受阻甚至流产。举例来讲,我们在某小区进行募捐学习用品的活动,李明可能被安排与该小区居委会协调场地事宜,尽管李明可以协调好场地,可是李明由于出差并没有与居委会接触,也没有与其他志愿者进行沟通,可以想象周六的活动必然无法开展。所以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并没有雇佣关系,但是必须承认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靠整体战斗的团队,失去了谁的支持,这个团队的力量都会减弱。长期的信守承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信用的人,一个让朋友信赖的人。信用是无价的,我们每个人的信用是自己的行动来证明的。
对青年志愿者精神的理解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精神的概括,它又可以扩展为“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三句话。无私奉献:
志愿服务是一种不计任何报酬的行为,它的实现是建立在志愿者向服务对象或是有关公益机奉献出自己的时间、才能、精力、金钱,不求回报的基础上的。志愿服务提倡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即在服务中想到的更多的是服务对象,是我们的同伴,是我们的组织,是将方便
留给别人,是忘我的、积极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幸福的,因而也会是高效的、高质量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认清几个误区:
1.无私奉献,不计任何报酬不等于无所得,不等于我们没有追求。恰恰相反,每一个志愿者参加志愿者活动都有他的活动动机,我们应该相信绝对大多数志愿者的动机都是高尚的,我们做志愿者是因为心中的那份爱,那份渴望,那份责任感。我们希望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动去为苦难中挣扎的人们做点什么,去呼换温情以消减冷漠,去感染更多的人以此来营造和谐温情的社会氛围,所以我们有追求也有所得。我们追求的是真、善、美,是社会的和谐与温情,所得的是心灵的满足,是灵魂的升华。
2奉献不等于牺牲。不可否认,志愿者身上洋溢着自我牺牲的品格,奉献敬业的境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进步的追求,这些是我们青年志愿者所称颂和效仿的,也是被人们所推崇和敬佩的,同时也是这个社会所稀缺的,但是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我不否认志愿者的热情,但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是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而不是让志愿者服务给自己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伤害,这无疑是对志愿者神圣性的一种非恶意的侵犯,甚至是一种无意识地否定。对志愿者而言,这种牺牲会带来不必要的烦恼,使志愿者处于两难的选择;对志愿组织而言,这也将不利于它的健康和持久的发展。另外,我们也必须看到,志愿者活动是平凡年代的活动,它是温暖的,充满激情的,但也更应该是平静的,因为我们希望它归于平凡,希望它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它的发展必然是漫长的,所以我们要掌握好分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全心去付出,去奉献。我们也许两手空空,但是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因为我们是一群有着同一个梦想的青年,手挽着手朝着同一个梦想去奋斗!我们相信,只要多尽一份心,多尽一份力,我们就可以改变很多!互助友爱:
每个人都内心都隐含着一种对爱和归属感的渴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得到别人的安慰、支持和帮助,我们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友爱、真诚,同时每一个人也都有被需要的需求,这样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然而,现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疏渐远,虽然内心对爱的渴望是那么的剧烈却不愿主动敞开心门,而志愿者则是那对爱最渴求而且心中充满着爱,身上洋溢着爱的人,是主动打开心门的人。他们因自己的无私的奉献点燃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爱之门,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与温情,志愿者们彼此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永远是亲密的朋友,是兄弟姐妹,他们在细微的服务中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与帮助。他们用源于内心的爱愿让彼此都得到满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召着周围的人,使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进而不断壮大。
共同进步:
所谓共同进步是指通过众多志愿者长期不懈的志愿服务,达到服务对象、志愿者本身、志愿组织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得到一个进步的结果,即志愿者精神得到普及的结果。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志愿者可以得到机会发挥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种种不足,加以及时、适当的弥补,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服务对象得到志愿者的帮助,自己情况得到改善。再者,在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使资源和机构在服务中得以加强、改善和扩充,同时志愿机构的工作、作用以及困难,也让更多社会人士知道,从而加强社会对志愿服务机构的支持。另外,志愿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社会大众及志愿者从较广意义上向志愿者组织或机构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善意的批评,而志愿者机构将通过合理利用社会现有资料,接纳志愿者提出的改善意见,使管理制度得以不断的完善,服务内容得到不断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的进步!
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青年志愿者精神:“我们在互助友爱的氛围中,无私的奉献着,共同的进步着!”
志愿组织也许不是完美的组织,志愿者也许不是完美的人,但是在我们心中我们应该坚信志愿组织就是应该一个完美的组织,志愿者就应该是完美的人,他们是一个概念,是一个目标,而现实存在的只是他们客观存在的前身,因为种种局限,他们才会有瑕疵。也许我们不能达到完美,但是我们可以无限接近,幸福不是一种目的,而应该是一种征程。所以,我们切不可以因为现实的种种而放弃了追求,否定了梦想,我们应该将真正的志愿者精神与现实的伪志愿者精神分开,应该看到也应该正视当前志愿组织与志愿者身上存在的问题,如此才能去伪存真,进而发展壮大,形成良性循环!
志愿者事业的前途是光明的也必然是坎坷的,然而只要志愿者精神在,只要志愿者在,志愿事业就一定会发展起来!我坚信着、快乐着、幸福着……
我们不会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第四篇:中国青年志愿者精神
国旗下致辞——中国青年志愿者精神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又称学习雷锋日,共青团中央确定3月5日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近日下发通知,从2000年开始,把每年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通知指出,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3月5日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日.。
在3月5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近年来许多地区通行的做法.。
广大青年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
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灿烂的东方文明,虽未曾举起过“志愿者”的旗帜,但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千年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采乐章。尤其是雷锋精神,教育和培养了几代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志愿者行动既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和光大;青年志愿者精神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
青年志愿者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追求效率、利润,鼓励竞争,同时也注重公平、道义和爱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的是一种公平竞争、共同富裕,而决不是惟利是图、弱肉强食、不择手段、不讲公德。市场经济要尊重价值规律和利益原则,但不能把社会关系都变成经济关系,一切向钱看,任何事情都讲经济利益和物质报酬,甚至连问路、救人都要收费,这恰恰是对市场经济的曲解。
青年志愿者精神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志愿服务”是一个国际性口号,在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善良而又勇敢的人士,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自愿奔赴战场救死扶伤,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志愿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多的志愿者活跃在抵抗法西斯的战场上和大后方,我国人民所熟悉的白求恩大夫便是其中的时候杰出代表。
总之,青年志愿者精神是我国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文明的有机结合。我们深信,随着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精神将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充溢社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第五篇: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简介
1.名称: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2.宗旨(发展使命,发展目标):提供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
3.简单介绍成立背景: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英文名Chinese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sion简称
CYVA)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指导下的,由依法成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全国性的专业、行业青年志愿者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全国青联团体会员,联合国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CCIVS)联席会员组织。协会通过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协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
4.组织框架(部门构成,部门关系)、领导体系:
本协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地协会开展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协会设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负责协会常务工作。协会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
协会秘书处负责处理协会日常事物,秘书处下设办公室、综合指导处、项目发展处和基金处。
6.日常工作的具体运行机制:
他们有三个品牌项目,分别是西部计划,关爱农民工子女和海外服务计划。他们在网站上有志愿者招募,并且为志愿者提供机会就业。
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为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扶贫开发、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为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规划、组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协调、指导全国各地、各类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工作;培训青年志愿者;开展与海内外志愿者组织和团体的交流。
7.人员的构成: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现有团体会员36个,个人会员402个。团体会员中,全国性专业、行业团体会员3个。即全国铁道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国民航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科技分会。
地方性团体会员33个。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直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
个人会员。凡承认本协会章程并提出入会申请的中国公民,经理事会审查通过,即可成为本协会的个人会员。
8.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做鉴别:
1.涉及的服务项目还不够多,范围也不够广。
2.宣传的也不是很广,以至于有些地方的人还不清楚它不了解它,会员少。
3.现大多是在网上宣传活动,线下很少有宣传,宣传范围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