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大桥小学张新发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2——54页。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
会用人民币购物,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具准备:人民币纸币,硬币若干。学具准备:人民币学具、标好价钱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说一说与爸爸妈妈去购物的经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投影出示超市购物的图片。
师述:小朋友,你平时的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理念 :以学生熟悉的万佳超市和肯德基、麦当劳图片引入,为学生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加强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渗透德育:不乱花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新课教学: 小组交流,补充学习。
4人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对自己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前置作业第1、2题:
(1)你认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2)怎样给这些人民币分类? 【设计理念 :这是认识人民币的一个过程,在这里的说一说、认一认的活动中,进一步辨析、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给人民币分类是学生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加深了对每一种人民币的直观印象,知道了人民币最大面值是100元、最小的面值是1分,而且在潜意识里感悟到了各种人民币的区别,是对人民币认识的质的飞跃。】
2、班级汇报,适时点拨。
师: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得很激烈,很投入,相信一定有很多精彩发现,哪个小组的同学愿当小老师将你们讨论交流的结果与大家分享呢?
(1)让一个小组汇报,每人介绍一种面值的人民币。没有介绍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小老师1:我来跟大家交流前置小研究第一题。我来介绍1元„„ 小老师2:我还有补充„„(2)怎样给这些人民币分类?
请小老师3: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请小老师4:按元、角、分来分类
师:人民币你们已经认识很多了,接着我们就要用人民币来买东西啦!
3、认识:1元=10角
1角 =10分
师:我有一瓶饮料,售价1元,你有几种付钱的方法?
4、全班交流。
(1)请一个小组汇报:说一说付钱的方法。(2)其他学生补充 生1:我用10张1角来买
生2:我用5张2角来买
师述:付1元钱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10角就是多少?1元就是多少? 板书:1元=10角(生齐读)
【设计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让学生在交流课前的小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用多种方法解决,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快乐。]
四、练习设计:
1、说一说课本48页做一做的第1题。
2、“我是购物小主人”购物游戏。
(1)四人小组内每人准备一件物品,标上价钱,在小组内进行购物活动。(2)请一个小组带上自己的物品充当售货员,其他小组充当顾客进行购物活动。
3、前置作业第4题,全班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自己收集到有关人民币的课外知识。
【设计理念:让学生搜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在交流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途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渗透: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从小要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另外,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我们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面乱画,要爱护人民币。
【整堂课以购物活动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二篇:《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www.xiexiebang.com
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教材分析:教材从观察情景图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情,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人民币的用处;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近,他们在学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接着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认识、交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再从分类、换钱等活动中深化人民币的认识,从中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目标:、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换钱的游戏活动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及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人民币票样、零钱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了解人民币的历史,体会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
二、说说人民币的用处
三、认识人民币
、同桌互相认
2、考眼力,指名认识人民币
3、交流你是怎么认的
4、仔细观察,你还能看到哪些主要的图案
四、分类、同桌合作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分类。
2、在实物投影下汇报
五、猜价钱
出示一些文具,猜猜它们的价钱,再出示实际应付的钱,让学生认一认。
六、在换钱过程中体会1元=10角,1角=10分。
、师用1角换学生手中1元,在活动中体会1元=10角
2、唱歌《一分钱》
3、认识1角=10分
七、小小银行,模拟换钱。
(1)师生换钱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八、摸袋游戏。
九、全课小结。
课堂实录: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现在在买东西的时候用什么付帐?(钱)可是,古时候还没有出现货币之前,人们是怎么购买东西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播放故事)
老师带着学生回顾这个故事,故事中的这个人想买什么?(船)卖船的人让他用什么买才肯把船卖给他?(羊)他又找卖羊的人,卖羊的人需要什么?(斧头)还好他身上带有斧头,这样他用斧头买了羊,又用羊买了他想要的船。你觉得他这个买法怎么样?(很麻烦)还是现在有了钱便利多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说人民币的用处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用到人民币?
生1:买吃的东西的时候。
生2:买衣服的时候。
生3:买车,给车加油用到钱。
生4:妈妈发工资。
师:老师这也有些例子,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
、上车投币;
2、到超市购物;
3、到柜元机提款。
三、认识人民币
师:刚才我们说了人民币有这么多用处,那你认识它们吗?、同桌互相认人民币
师:老师给你和同桌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和同桌一张一张的往外拿,每拿一张就互相认一认。(老师巡视并提醒边认边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2、汇报交流
(1)师:老师这也有一套人民币,想考考你的眼力,你能快速认出他们吗?
依次出来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学生认。
(2)师:你们可真厉害,是怎么认的?
生1:我是根据颜色认的,我知道100元是红色的。
师:你说得很多,那是不是只有100元是红色的呢?只根据颜色认行吗?
生2:我是根据大小认的,大点的是100元的,小点的是1元、2元的。
师:那差不多大的怎么区分?
生3:我是根据上面的数字认的?
师:只看数字行吗?那1元和1角都写着1。
生4:除了看数字还要看上面的汉字。
师:数字后面都有哪些汉字?
生:有圆、角、分。
师板书:圆(元)角、分,这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一齐读一下。
(3)你们静静地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生1:我发现上面有毛主席的头像。
生2:我发现上面有花卉。
生3:我发现上面有国徽。
师:“国徽”你找到了吗?它是什么?(它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所以我们在使用人民币时一定要爱护它,不要乱写乱画)
四、分一分
师:你们看,这些人民币这么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咱们给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吧。
(1)先自己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再和同桌商量商量,一起在桌子上把它整理好。
(2)集体交流(实物投影演示)
生1:是按钱上的数字的位数。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
生2:是按纸币和硬币分的。
生3:是按元、角、分分的。
师:同学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因为人民币有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会留下病毒和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们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好习惯。
五、猜价钱
师:我猜你们平时一定去过文具店,你知道一些文具的大概价钱吗?我这有几个文具,猜猜它们可能会是多钱?
依次出示:一支铅笔、铅笔盒、书包让学生猜,再出示钱让学生认。它们分别是3角、6元5角、35元。
师: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些文具的价钱,又认识了钱,以后再买文具时我们就可以不用爸爸妈妈带着了。
六、兑换人民币
、1元=10角
师: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多少钱?(1角)现在我想用手中的1角钱换你们手中1元硬币,换不换给我?(不换)我拿两张呢?(不换)为什么?(不公平)你们要多少张才换给我?(10张)为什么呢?(因为10张一角钱才等于1元钱)板书1元=10角
2认识1角=10分
师:咱们又认钱又换钱一定很累了,一起唱首歌休息一下吧。放《一分钱》
师:歌中的小朋友捡到钱能主动交上来?要是你能做到吗?我们都要做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歌曲中还提到了一分钱,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它是面值最小的人民币,不过我们可以几少成多嘛。瞧我这有几个一分钱,咱们一起数一数吧,(跟着一起数)10分就是多少?板书:1角=10分
七、小小银行,换钱游戏
师: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个信封,里面装得是什么?快打开看看。现在你们手中有这么多零钱,能不能给我换点钱?现在你们就扮演银行的营业员,我就是顾客。看谁是最佳小营业员?
(1)师生换钱
师:您好,我有一张5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1:好的,我用5张1元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我这有一张2元钱谁愿意换给我?
生2:我用两张1元钱换给你。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生1:您好,我有一张1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2:好的,我用2张5角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这个小营业员不仅称职还很有礼貌,这1元钱还可以怎么换?
生3:5张2角。
生4:10张1角。
八、游戏:摸袋
师:我这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想不想玩?仔细听规则。
我这有两个袋,一个上面写着1,里面装着带有数字1的钱,一个上面写着5,里面装有带有数字5的钱,咱们男一组,女一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各从袋子里摸一个钱,大者为胜。
利用分别从两个袋子里随机抽出5分、1角;5角、1元;5元、1分
九、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肯定有很多小朋友会独立到使用人民币了,但我们还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
课后反思:
课程改革赋予我们很多新思想和新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正是用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的,力争体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这节课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始的故事引入,使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发展历史,从中体会人民币的优越性以及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猜价钱的游戏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巩固人民币的认识,培养他们的估计意识,在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摸袋的游戏是让学生在深化人民币认识的同时,在比较过程中体会到辨认人民币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后边的单位。这些知识都渗透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索学习中来。
在这节课上学生有三次进行了自主合作学习,分别是认钱、分钱、换钱。为了使他们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我首先为他们创设合作的氛围,课前我让他们与同桌交朋友,握握手,为合作创造条件。学习前我让他们明确内容和要求,使他们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保证了活动顺利进行。学习时我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后来模拟换钱游戏时学生不够熟练,主要是因为为学生提供的时间不够充分,为他们准备的学具不太好辨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除了要让他们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倾听交流,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更要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为了追求充满智慧的数学教学,我会不断思考、探索、努力……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王林小学 贾疏梅
教学理念:同伴教育,数学来源与生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设计意图:
《认识人民币》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味“十进制”。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去买银行换钱,买东西这两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
教学流程:
1、情境引入:谈话,说话。
2、认识活动:介绍、整体认识。
3、探究元角:1元=10角→进一步认识元与角的关系→运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境,激发识币兴趣。
师:同学们逛过超市吗?(逛过)你买过什么?买东西需要什么?
生:钱。
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板书:人民币)瞧,明明前几天在商店里看中一支圆珠笔,准备送给好朋友当礼物。这天,他向妈妈要了一些钱,决定去买。(对话演示)
明:阿姨,我买一支圆珠笔,请问多少钱? 阿:小朋友,圆珠笔的价钱是一元。明:阿姨,给。
阿:小朋友,这支圆珠笔一元,这是一元吗? 明:唔……
阿:小朋友,买东西必须认识人民币。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从再现学生的购物环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直观认识,互相介绍人民币。1师用课件出示。
2生互相介绍几种人民币,并说说从哪儿看出来的。3指名回答。4反复辨认。
(形象直观的图案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省事方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并且兴趣很高,根本不需要老师多说什么。)
三、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那么圆珠笔的价钱是一元,明明该怎样付钱呢? 生1:付1张一元的纸币。生2:付一个一元的硬币。生3:付两张5角 的纸币。生4:付两个5角的硬币。
师:大家说的都可以。不过明明是这么付钱的(付10张1角)可以吗?(生不出声)让我们听听售货员阿姨怎么说的。
阿:明明真聪明。这样付钱完全可以,一元就是10角呀!师:原来如此!我们也可以数出10个1角!(生从小纸盒中数出10个1角)10个1角就是几角?10角就是几元?好,拿出一元比一比谁多,谁少? 生:同样多。(师板书:一元=10角)
(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通过生动的对话演示及学生的拿、数、想、比等手段,饶有趣味地得出一元=10角,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发展。)
四、“小银行”的换钱活动。
师:大家学的不错!老师这有两题考考大家。出示试一试:一张一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2角可以换一张一元?
大家都想说,这样,我们亲自到“小银行”换一换,好不好? 生小组合作互动。
师:谁来说说一元可以换几张5角? 生:换2张5角。师:为什么?
生:2张5角是10角,10就是一元。师:几张2角可以换一元? 生:5张2角。师:为什么?
生:5张2角合起来是10角,10角是一元。师:说的太好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设计模拟“小银行”的还钱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了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
五、模拟购物,学会运用。(用1元去买)(学生欣喜若狂地开展销售和购物活动,“小经理”大声吆喝,其余的忙着挑选商品。)
师:哪些同学汇报一下刚才活动的情况?
生1:我买一枝铅笔用4角,又买一把尺子用去3角,一共用了7角,找回3角。
生2:我用一元买了三样东西。
生3: 我买一个本子用去5角,一枝自动笔5角,正好用完。师:看来我们不能小瞧了这1元,除了用它购物,还可以存起来,帮助有困难的人。1元还可以买哪些东西?请大家课后到商店调查一下,下节课交流。
(通过创设购 物环境,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实践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能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互换;会用大钱换小钱;会计算购物是应付多少钱,付多少张什么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找回多少钱。
从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方面有:计算购物时应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元、角、分之间的互换。掌握得不好的方面有:大钱换小钱;购物时付多少张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学生缺乏实际生活体验。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没有感性认识,记不住有多少种。
对策:
一、增加生活经验。在家中多观察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多与家人一起参与购物付钱的过程,或在学校与同伴,在家中与家人模拟购物。
二、指导解题方法。大钱换小钱和怎样付钱的题目都可以让学生先把付的人民币分别写出来,再数各有几张。
第四篇:《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案例
《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案例
第三实验小学 李巧芝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学教学应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不断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下面我就 “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中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初步感知人民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一个好老师不只是会教学生,更善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为学生参与学习创设最佳心理环境。学生只有在这种情景中才能轻松地自学,自主地建构知识模式。
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到过商店买东西?有没有到过书店买书?都用什么去买?”(用钱去买)“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钱。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美国的钱叫什么?(美元)。日本的钱叫什么呢?(日元)。英国的钱又叫什么呢?有谁知道?(英镑)。法国的钱叫什么?(法郎)。那么,有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呢?(人民币)。”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呢?”“因为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看看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你懂多少?”短短的开场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进一步以课件中情景。
将人民币分类引导: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好吗? 学生把人民币进行分类.设问: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学生回答后板书:(1)纸币、硬币。(2)数字。(3)元、角、分。小结:人民币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纸币和硬币;按数字分,可分为1、2、5、10、50、100。按单位分,可分为元、角、分。再用课件演示。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渗透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和求知的欲望。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二、识别人民币,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
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虽然这些孩子的生活基础已能使他们初步认识一些人民币,但那种认识是属于一种无意注意,现在我需要他们将这种认识转化为有意注意。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本节课,探究新知 1.独立识别人民币。2.说说识别方法。3.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有效进行。
过程:教师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认人民币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生:根据数字和单位。生:根据图案。生:大小。等等。师出示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它们各有的标记是什么?一起总结: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面值、颜色上来记住。验正学生认识情况,进行二项小游戏:(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起举相应的面值。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
三、实践活动,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活动中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充分创设情境,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教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进行兑换人民币,教师:一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指定一名学生与教师兑换)课件出示验正。教师:一张5角的可以换几张1角的?谁与我换(指定一名学生与教师兑换)课件出示验正,还可以怎样换呢?学生与学生互换(5角换3张1角和一张2角;换2张2角和一张1角的)最后,让学生自由换。学生在换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起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师生是一种友好、平等、朋友式的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能大胆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空间自然伸展,极大限度地开掘了学生创新能力。
四、创设购物情境,开拓学生创新
知识的构建往往要经历“实践—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循环反复,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课终以购物活动为主线,寓游戏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一)师:人民币的知识是很丰富的,人民币的作用也很大的,我们经常要用人民币去购买一些东西,这是一些学习用品(课件展示),每个学习用品都有价格,如果你有一元钱,你会买些什么?你是怎么买的?(活动二)师:你想不想用手中的人民币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呢?你想带多少钱,去买哪些学习用品呢?
(活动二)逐步提高活动的要求,并引发新的问题“用钱”“找钱”,由于问题条件开放,策略多样,给学生以很大的思维空间,学生为了找出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案,自发地思考着问题,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学习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这节课,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加深了认识人民币,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进行了知识方面的练习,培养了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五篇:《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古塔区南四小学
宋帆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有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因此对人民币已有初步了解,但是学生他们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是真正的理解,有的无法正确购物。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并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力求"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单位,熟记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单位,熟记人民币的换算关系。教学难点:
运用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用具:
课件、人民币、礼品盒、智慧树等小奖品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小朋友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钱)。我们用钱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这么一扔,你们判断一下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老师再扔一次,你看这回是哪面朝上呢?你是怎么判断的?(猜的)。那老师问你们做事情光靠猜行不行?(不行)猜呢有时对,有时错,那不是长久的办法。所以我们做什么事必须有知识,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关于钱的知识,认识人民币。【在引入新知时,我通过抛硬币猜正、反面的游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悟到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起他们积极主动的情感,让学生在想学的基础上进入学习。】
二、探索合作,领悟新知。
(一)认识人民币
(课件出示人民币)看屏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钱)。钱又叫做人民币。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屏幕上的人民币,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圈里的是纸币,圈外的是硬币。那你们知道这些钱都是多少钱吗?看着屏幕上的钱同桌互相说一说。
好,刚才老师到你们那儿听了,同学们说得真好,认识这么多钱。现在,谁能说给全班同学听?
这些人民币都认识了吗?那老师再考一考你们。
(课件出示5元钱)你们知道它是多少钱吗?(5元)。你怎么知道它就是5元钱?
这几名同学根据5元钱上面的文字、图案及颜色记住的,你们同意吗?那老师看一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方法。大家看屏幕(出示课件),它们分别是多少钱?
老师再考一考大家,这是多少钱?(5角)。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出示课件)(5分)这是多少钱你知道吗?你怎么知道它是5分钱?
刚才咱们认识的钱你都记住了吗?那现在拿出你的钱,考一考你的同桌,比一比,你们谁认得多。老师看有许多同学特别会考别人,谁愿意到前面考大家?(出示课件)。
(二)认识人民币单位
大家认真看屏幕,仔细观察屏幕有什么变化?
第一个圈里都是几元几元的钱,这些钱的单位就是元,第二个圈里都是几角几角的钱,那这些人民币的单位就是角,第三个圈里都是几分几分的钱,那这些人民币的单位就是分。
那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你们记住了吗?现在老师考一考你们,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元、角、分)
太好了,你们今天的表现可真好。智慧老人看咱们这么棒,还特地给你们送来了小礼物,就在你们的桌堂里,赶快看一看是什么?
(三)探索元、角、分的关系
认真数一数,一共有几角钱?(10角)你知道10角钱是几元钱吗?(1元)(课件出示)1元=10角
智慧老人看你们这么聪明,又给你们送来一个小礼物,这回是什么呢?赶快数一数,一共有几分钱?(10分)那你知道10分钱是几角钱吗?
(课件出示)1角=10分
那么2角等于几分? 2元等于几角?
你能像老师这样出题考你的同桌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到前面考大家?(课件出示)。
【人民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过它,有的还会正确使用。因此,老师先为学生提供"生活经验再现"的机会,让学生说出平时记住钱的方法,再为学生搭造"数学学习"的平台。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对新知学习的方法,淡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和灌输,共同分享"数学学习"的快乐,较好地挖掘了学生的信息资源,初步感知"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律动
刚才,小朋友们既当学生,又当老师,真辛苦。现在咱们轻松一下,一起唱个歌好吗?
四、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刚才咱们同学学得非常好,现在老师给你增加点难度,你们有信心完成吗?谁能说出屏幕上加一起是多少钱?(课件出示)
2、这么多同学得到了电脑的夸奖,你们高兴吗?老师看你们这么聪明,咱们再玩一个换钱的游戏吧,看谁最快想出答案(课件出示)
3、你们太会动脑筋了,智慧老人看咱们同学这么聪明,也想考一考大家,你们敢接受他的挑战吗?
日记本一元钱,用角钱买,有几种付钱方法?
下面咱们小组同学共同想办法,看哪组想的方法多,智慧老人还有小礼物要送给你呢,赶快加油吧!
分组汇报
【孩子们在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思考、交流、合作、探索,使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动场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
五、总结评价
大家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付钱方法,你们真是个聪明的孩子,那你们想变得更聪明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
(课件出示)
你们有收获吗?从这里我们知道了人民币是我们民族统一的象征,那以后我们在使用时要爱惜人民币。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开拓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在获取人民币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爱护人民币,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