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看毛泽东的写作风格

时间:2019-05-15 06:1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看毛泽东的写作风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看毛泽东的写作风格》。

第一篇:毛概—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看毛泽东的写作风格

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看毛泽东的写作风格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的了解毛泽东的写作风格,该篇文章是其1925年在长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从中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恢弘气度、乐观的革命精神和横溢的才学。

而今天,初读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党八股》,反复阅读和体会领悟其中的真谛,并重新更全面地了解其不同的写作风格。两篇文章均是毛泽东发表于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改造我们的学习》侧重于针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文章虽然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却依然对我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文章里,毛泽东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等。

透过字里行间,暂且不论其政治性的实质,字斟句酌看到的是毛泽东同志的文风的严谨、生动。文章以列出党八股的罪状的写法,在批评的同时论证了现象背后的原因,现状的严重影响,及应对、改变现状的具体方法。语言生动,论证又十分严密。对应了行文思路,在具体列举八条罪状中发表观点,十分具有条理性,思路清晰,观点明确。也选择了几条现状作为材料,对应了党八股的罪证,有理有据。并运用了八股文的手法,罗列八条罪状,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十分巧妙,生动,尖锐,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再则,透过现象看本质,毛泽东同志的这两篇文章除了上述的写作风格,还具有这样的特点:有内容,有分析。而不是废话连篇,言之无物,说空话。而且通俗易懂,以及在于对社会历史的敏感性和情感的真实把握,简洁精辟的论述中蕴含了对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

总之,通过对两篇文章的阅读体会,不仅是更深入的了解毛泽东同志的写作风格,更重要的是学习其的文风,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着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对于指导我们实践是具有很大的正面意义。

第二篇:从《从反对党八股》浅析毛泽东写作理论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2 关键词„„„„„„„„„„„„„„„„„„„„„„„„„2 外文翻译„„„„„„„„„„„„„„„„„„„„„„„„3 标题„„„„„„„„„„„„„„„„„„„„„„„„„„4 正文

一、文章写作的本质„„„„„„„„„„„„„„„„„„„4

(一)强调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5

(二)文章写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有的放矢” 的研究方法„„„„„„„„„„„„„„„„„„„„„„„5

(三)真实社会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 „„„„„„„„„6

二、文章写作的本体„„„„„„„„„„„„„„„„„„„5

(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6

(二)主体与材料的统一 „„„„„„„„„„„„„„„7

三、文章写作的主体„„„„„„„„„„„„„„„„„„„8

(一)作者应深入社会现实生活 „„„„„„„„„„„„8

(二)作者应注重语言学习„„„„„„„„„„„„„„9

(三)作者应注重文章的修改 „„„„„„„„„„„„„10

(四)作者应重视读者 „„„„„„„„„„„„„„„„10

四、文章写作的功用„„„„„„„„„„„„„„„„„„„11

(一)文章是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有效武器„„„„„„11

(二)文章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重要工具„„„„„„12 结语„„„„„„„„„„„„„„„„„„„„„„„„„„13 注释„„„„„„„„„„„„„„„„„„„„„„„„„„13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我们对毛泽东博大精深的写作理论,缺乏足够的探索与研究认识,更缺乏学习继承与借鉴创新的相关实践。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的解读与分析,分别从文章写作的本质、本体、主体、功用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梳理出毛泽东关于写作理论的论断,客观的阐述了毛泽东写作理论的基本内容。本文为深入领会毛泽东写作理论的思想,构建现代写作理论的精神,在促进写作理论发展的同时,也为文章写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满足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毛泽东 文艺理论 文章 写作 作者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从《从反对党八股》浅析毛泽东写作理论

白建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2008级 汉语言文学 2008110805)

指导教师:万奇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又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家,他以其妙手妙笔铸就的绝妙奇美的文章,不仅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根基,也在文章写作领域竖起了一面光彩永恒的旗帜。翻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有写作的历史,无论经历多大的艰难困苦都不会轻易放弃写作。写作是保持人类头脑清醒和思维不断进化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充分认识和掌握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思想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正确领导。但是,由于很多新党员是小资产阶级出身,带有一定的阶级观念,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并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根除,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革命路线的贯彻实施。1942年2月,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作《反对党八股》一文,系统地批判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写文章“不调查研究,若明若暗,割断历史,漆黑一团,无的放矢”和“作文章,夸夸其谈一大篇”的老八股、老教条等问题,系统地论述文章写作理论,提出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内容的文艺思想,将中国共产党彻底从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下解放了出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1]的写作理论,是对文章写作本质的精准概括,树立了文章写作的正确理论根基,对中国当时的写作理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章写作的本质

写作就是写文章,即使用工具呈现主体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劳动。这种特殊劳动的目的是:将社会发展所积淀的丰富经验文本化,栖居于某种介质,传递社会信息,启迪人类思维,磨砺人类意志,进行人类思想和精神的生产与再生产。关于文章写作的本质,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这一论断,刻揭示了文章的本质。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一)强调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文章是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在作家头脑中反映,是作家将客观事物通过文本语言再现的产物,他不是作家随意地主观杜撰。在现实生活中,作家的文章创作缘起无不是基于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和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并不是什么无法认识和表述的难解之谜。同时,文章对于客观物质事物的这种反映和再现,既不是原封不动的纯客观“照像式”的摹写,也不是作者脱离实际和客观事物的纯主观的构化,而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性特征有了较深入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甚至超越客观真实的产物。因此,文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实际生活更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所以,对于文章创作,毛泽东强调坚持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唯物论。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反复研究”客观事物和现实社会生活,才能恰当的反映客观事物,使文章有“物”有“文”。另一方面,“必须反复研究”也强调这种“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研究,“反复研究”,属于循序渐进的范畴。文章是属于观念意识形态层面的作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能原封不动的等同于客观事物,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文章具有了主观性的特征。

(二)文章写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有的放矢的调查研究方法。

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要我们去研究。”[2]在文章创作过程中,对写作素材的收集处理,要采取“有的放矢”的调查研究方法。“‘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主义”[3]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章写作,就是要找马克思主义的这根“矢”,射中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这个“的”。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高于生活,比实际生活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如果没有眼睛向下看的决心,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有的放矢的调查研究方法,是无法完成文章写作的。“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4]如果作者对被反映对象不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即便有了一定的主观反映,也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揭示事物的本质性特征,只能会在文章写作中“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或“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文章写作的本质属性所赋予我们的要求。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三)真实社会生活是文章写作的 源泉。

真实的社会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我们写作文章,一方面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深入地体验、观察、分析、研究一切生动的社会生活内容,搜集任何有益于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原始材料,然后进入文章创作过程。另一方面,虽然客观社会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但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对客观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把握不清,而导致使文章质量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要认清写作的“源”与“流”,真正的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写作材料,正确的把握写作的客体,使社会生活成为文章写作的来源。

对于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借用鲁迅的话语,“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要求共产党员要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形式,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情,接触民众,获取素材,而后为文。同时,在文章写作中,要注重提炼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注重揭示内部规律,注重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在毛泽东其它关于文艺理论的文章中,他也积极倡导广大的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广泛而深入地观察,深入地体验,实践调研,获取大量的一手材料。然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把握被反映对象的本质,写出有用的好文章。

“任何同志写文章,做演说,一概要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5]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和揭示了文章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文章写作的相应要求。文章写作要想准确地揭示和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总结客观规律,作为指导我们文章写作的向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主客观统一,在文章中正确集中地反映客观实际,才能不至于为一时热情或主观愿望而写出一些夸夸其谈、空话连篇、哗众取宠,甚至于谬误百出的文章来。

二、文章写作本体

(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篇好的文章,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毛泽东在批判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中指出:“一篇文章充满了这些符号,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6]道出了许多同志在文章写作中“津津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有味”于开中药铺式的把文章内容简单罗列,这种低级、庸俗、幼稚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识来分类,不是按照事物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单单按照事物外部标志,使用一大堆互相没有内部联系的概念,排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说或一个报告,这种办法,是在做概念的游戏。”[7]毛泽东强调文章的内容,不能满足于现象的简单罗列,要动脑筋,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综合工作,实现文章内容的有机组合。此外,在文章写作内容的处理上,要避开形式主义的影响,“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予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实现文章内容的安排设置,在全篇的结构中清晰明了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容健康充实,形式合理完美,一直是优秀作者所追求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写文章“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8]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了文章内容与形式二者之间不可或缺、相互依存、相彰得益的关系。一篇文章如果只有内容,没有形式,会让人感觉辞不达意,文思不明;如果只有形式,没有内容,会让人感觉言之无物,单调乏味。只有内容的翔实,才能准确反映要表达的思想,只有形式的恰到好处,才能使文章结构清晰,使读者易于阅读。所以,只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才能使文章发挥最大的功用。

(二)主题与材料的统一

任何人写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者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或者是为了宣传一个主张,或者是为了阐明一种见解,或者是为了反映一些意见。这些思想、主张、见解和意见,就是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文章所要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文章的主题不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主要问题,也不是作者在文章中所使用的写作材料,而是透过这些材料所表达出来的某种看法或主张。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影响的强弱,衡量的关键,就是看它的主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思想意义强不强。

毛泽东在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中谈到了文章主体与材料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的短些,些的精粹些”[9]。毛泽东说我们的有些同志比较喜欢写长文章,长篇大论,却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内容,没有一些关键性的主题,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为什么要把文章写成这样呢?他尖锐的指出:“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章)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步坏影响,造成坏习惯。”[10]又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论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11]要求全部中国共产党人写文章、作报告的首要任务是杜绝一切空话,把那些又臭又长的“懒婆娘的裹脚布”,全部扔到垃圾桶里,反对言而无物的文章。

1952年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文中又具体而全面地论述了这一关系。他说:“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是很坏的方法。只提出一大堆材料,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说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种方法更坏。要学会运用材料来说明白己的观点。必须要有材料,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观点去统率这些材料。材料不要多,能够说明问题就行。”[12]这就是说,衡量文章主题与材料是否统一的标准,从观点和材料角度看,就是要看这篇文章有没有自己的观点,观点是否鲜明;从主题与材料的角度看,就是要看主题与文章中的材料有联系,主题能否统帅材料,二者是否相互统一。

正确对待主体与材料统一对于文章写作具有重要作用。主题是文章的“骨骼”,统帅全文。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丰富深化主题。我们写作文章,首先要确定“骨骼”,阐明的要旨;其次,围绕主题搜集取舍材料,安排结构,把与主题有内在联系的材料整合起来,通过材料支撑观点;最后,遣词构句,形成文章。

三、文章写作主体

文章的写作主体就是作者,作者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要形塑他们作品中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关联的某些规则。一切写作行为,都必须由作者来具体实施:确定方向和目标,加工客观材料,赋予文章生命和灵魂,同时,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控制写作行为。可以说,离开了作者这一写作主体,文章的写作就无法进行。因此,在写作这个复杂的文学动态过程中,写作主体的综合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作者应深入社会现实生活

社会现实生活是文章写作唯一的源泉。作者是生存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时刻受着客观世界情景、物象、生活、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作用于作者的文章写作活动。在各种综错复杂的社会生活因素的影响下,作家的写作就像一场游戏的逐渐展开,它会不可避免的越出作家自身的规则,最终把它们抛在身后。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因此来说,作家写作的根本基础不在于与创作行为相关的个人崇高情感,也不在于将某一种主体精神嵌入语言文字,恰恰相反,他关注的是在文艺精神领域开辟出一块空地,让作者自身在那里不断消失,分解成为各种人物形象。而这种大众化的人物形象,无不是来源于我们的社会现实生活中。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论述要创作大众化的文章时指出:“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就要跟着老百姓去学,去现实生活中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13]要写大众化的文章,作者就要在遵循社会生活这个大原则的指导下,深入生活,真真切切体会人民大众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从生活中提炼有价值的主题,在生活中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只有这样作者才能写出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文章,才能写出大众化的,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章。

(二)作者应注重语言学习

文章的内容是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离开了书面语言,文章的内容便失去了物质的载体。在《反对党八股》的党八股第四条罪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中,号召做文艺宣传工作的人狠下功夫学习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运用群众的语言作文章。“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岂不是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14]指出在文章在语言表达形式上,要采用容易被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词句和话语,即文章写作要避免学究气,尽量运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抽象的写作思想,用最平实的话语叙述阐明抽象的道理,使文章具有广阔的适应性。

为了让共产党人的文章脱掉了原有的古董味和流俗气,转变为雅俗共赏,奇趣横生的文艺作品,毛泽东首先讲明了不学习语言的危害:“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的宣传,乏味的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喜欢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喜欢听”[15]。其次,指出了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最后,点明了语言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词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很多的文艺工作者正是由于没有好好学习群众的语言,导致写的文章和所得演说中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语,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的难看,不像正常人。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我们不能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还要多多吸收外国的新鲜东西,不但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许多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合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理的充分利用„„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16]文章的作者,只有将上述三方面的写作语言学习好了,才能将客观社会生活中的“物”转化为心中想要表述的“意”,才能通过语言表达顺利地完成,由“意”到“文”的转化,使文章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众。

(三)作者应注重文章的修改

“玉不琢,不成器”,好的文章多是修改出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个循序渐进,不断接近事物本质的过程,文章写作完成之后,需要认真地加以修改,更进一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要求,成为读者和听众喜欢的脍炙人口的“佳肴”。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曾忠告有志于写文章的作者,文章“写完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做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绝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17]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援引鲁迅的这段忠告,认为对于文章要带着思考去修改,并说:“现在的事情,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18]毛泽东从文章的本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立论,精准、深刻地阐明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作者应重视读者

读者是文章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文章载体所传播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必须经过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毛泽东在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中说:“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19]文章是为读者而写的,是作者在写作前和写作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强调作者在文章写作时一定要考虑读者,考虑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面向读者,对读者负责的好文章,实现文章的有效性传播。

读者是有思想、有情感活生生的人,不同的读者拥有不同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理解能力、思想修养、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区别。因此,读者在接受文章的过程中,必然会以其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文章内容,“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会对同一篇文章产生不同的的接受和理解反应。因此,就要求作者在进行文章写作时,要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写作意识,将为读者服务作为制约文章写作及质量的重要因素。

首先,作者要了解读者的生活需求和欣赏习惯。“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我们无论和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想些什么东西,能够做成知心朋友吗?做宣传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工作的人,对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20]毛泽东教导我们,写文章、做宣传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解人民群众,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能从作者的主观个人愿望出发。在写作主题选定时,广大群众急需了解的问题、精神层面的要求和追求,就是写作者确定主题的依据,只有依据此文章的写作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作者还要兼顾读者的阅读习惯,使文章创作在满足“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基础上,语言表达方式符合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

其次,作者要考虑读者的理解接受能力。毛泽东说:“许多人常常认为自己写的讲的人家都看得很懂,听得很懂,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他写的和讲的是党八股,人家哪里会懂呢?‘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21]一篇文章只有被大多数的读者接受,才算是真正的被接受,才算是一篇好的文章,所以作者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必须确立好文章的接受群体,再考虑读者的理解接受能力,确保文章写作的方向性和正确性。

四、文章写作功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章是作者精神活动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作为精神产品之一的文章,源于客观实在,对人类社会也具有反作用,有着普遍的社会功用。

(一)文章是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各阶级围绕阶级斗争、夺取政权方面的较量是非常激烈和尖锐的。阶级斗争除了武装斗争的形式外,还有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援引《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中列宁关于宣传革命思想的文章(传单)的一些观点,论述了文章在社会阶级革命中的巨大作用。“当某一个工厂爆发罢工时,‘斗争协会’因为经过自己小组中的参加者而很熟悉各企业中的情行,立刻就印发传单、印发社会主义的宣言来响应。在这些传单里,揭露出厂主虐待工人的事实,说明工人应如何为自身的利益而奋斗,载明工人群众的要求。这些传单把资本主义机体上的痈疽,工人的穷困生活„„工人毫无权利等真实情况,都揭露无余。”[22]说明了文章能够揭露阶级敌人的残暴罪行,反映工人阶级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从而提高人们的阶级觉悟,鼓起人民的斗争勇气。由此可以看出,在革命时期,文章就是制造舆论,进行意识形态方面斗争的有力武器,能够将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能够引起革命派内部的警觉和注意。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要求通过文章宣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传将敌人实施残暴行为,向全国公布,向全世界控诉,以达到提高中华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做了,才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由此表明,文章在揭露敌人,打击敌人方面,有着其它武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二)文章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重要工具

作者将主体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思考与认知赋予文章这个载体,通过文章的传播与宣传来实现对读者的启发和教育。文章的读者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革命建设事业的推动者,是作者创作文章最基本的服务对象。在此维度上,文章的作者就肩负着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责任,文章也变成了这个宣传教育活动中重要的工具和手段。通过这种活动,文章所宣扬的精神理念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怎样实现这个功用呢?毛泽东援引了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七大上所作的报告:“应当学会不用书本上的公式,而用为群众事业而奋斗的战士们的语言来和群众讲话。战士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都反映出千百万群众的思想和情绪。”[23]这样,就能使文章在传播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革命的文化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普及和提高,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另一方面,在文章中要树立一些先锋模范人物形象来引导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24]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振奋起来,齐心协力,团结友爱,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毛泽东以其深刻的理论和丰富的文章实践,表明了他对文章重要社会功用的认识。这对于我们的文章研究和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牢记好的文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好的文章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努力多写好文章,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影响作用,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结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毛泽东在以《反对党八股》为代表的文艺理论文章中,高度总结了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写作文章的写作理论,阐明了“抛弃八股,树立新文风”的生动活泼的革命文艺创作精神,本文为深入领会毛泽东写作理论的思想,构建现代写作理论的精神,在促进写作理论发展的同时,也为文章写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满足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

注 释

[1][5][6][7][9][10][11][13] [14][15][16] [17][18][19][20][21][22][23][24]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 [2][3]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 [4]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8]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 [12] 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88

参考文献

[1] 杨硕研.毛泽东写作理论论述.长春理工大学.10186 [2] 古建军.毛泽东文艺理论的核心体系.西安

[3] 姬瑞环.毛泽东的写作艺术[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4]朱志勇.论毛泽东的文化理想及其面临的时代课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 [5] 立早.论毛泽东关于写文章的要求[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4(04)

致谢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感谢万奇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精心的指导,给予我很多鼓励与支持,提出很多新的看法,拓宽了我的写作思路。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第三篇: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据我看来,如果不纠正这类缺点,就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

首先来说研究现状。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则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是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却直接违反这一真理。

其次来说研究历史。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

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

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确实的,现在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检来的。

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这种毛病,也传染给了共产党。

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

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

(一)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为此目的,就要引导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就要使同志们懂得,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就要使同志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例如关于宣传工作,如果不了解敌友我三方的宣传状况,我们就无法正确地决定我们的宣传政策。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二)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

(三)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又应以《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为中心的材料。《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是一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在全世界还只有这一个完全的典型。我们看列宁、斯大林他们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苏联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又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就可以知道我们在中国是应该如何地工作了。

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795——803页

第四篇: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读了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后,使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更全面的读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准备,下面就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感受和体会.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整篇文章旗帜宣明的反对资本主义、主观主义,对他们的批判更是合情合理、入木三分。细读文章时,不禁对毛主席油然生畏,因为这篇文章是在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火热化的残酷时期,针对部分党的领导干部出现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倾向而作的,但这篇文章对于6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态度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得不萌生敬畏之情。

文中指出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并指出要纠正这个缺点,否则工作就无法更进一步。一是不注重现状,缺少对国际国内现状的研究。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二是不注重研究中国历史,只知道研究马列,却忘记了自己的祖宗。三是不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在学习国际革命经验方面,只知学马列,不能应用于实际。违背了马列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于是,自己造出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与实际分离.毛泽东对于这种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道背诵马列著作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用一副对联比喻之,相当深刻: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于“学习”二字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习应该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人生、观念决定命运。积极的人生态度铸就的是健康成功的人生,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可能演艺波澜壮阔的人生。同样,我们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要绝对的通天文晓地理是不现实的,但对于我们丰富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就要以切实的危机感、适当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牢固树立 “学习永无的止境”的态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学习,在平凡的岁月里持之以恒。

学习应该是一种追求。人生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应该还需要高尚的精神追求来支撑,特别是年青人,不仅要胸怀抱负、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奋发图强。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大部分人通过多年学习、认知世界之后,就满足于对万事万物的一知半解之中,停留在对整个社会的感性认识之中,自负于对工作生活浅显的理性认识之中,淡化了对学习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从而表现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精神状态。俗话说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社会是与时俱进、千变万化的,所以人在学习上的追求也应该是永无止境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能力。学习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首先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人时刻都有学习的机会,同样的环境和条件,有些人知识面广,而有些人却一问三不知,关键就在于怎么去学习。因此要有“观一芽发而知春来,见一叶落而知秋到”的敏锐思维,善于在书本中学习理论,在工作学习经验,在实践中学习技能。这篇文章对于现在仍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首先,我们作任何工作,尤其是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要特别注意防止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不能凭想当然,凭一知半解就在那里做出决定。要从实际出发,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要探求事物内在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不能简单的为学习而学习,要有效的结合自身的工作去学习,要带着问题学,要和实际相结合,要以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为目的去学习。空洞的理论和说教是没任何用的。我们记学习笔记,不能什么都记,要摘录那些对我们有借鉴和帮助意义的文字。

再次,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只有丰富的知识与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理论创新和实际创新。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希望我能通过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其用于自己的生活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第五篇: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毛概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认真读完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后,感觉收获良多。说实话,虽然从小就读过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诗词,也知道很多关于他的人生事迹和政治抱负,可是却很少读他关于中国和共产党的发展的文章,这次读了这篇文章,有很大的触动。

在文中,毛泽东同志提到了许多人的研究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常此以往,就“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毫无疑问,毛泽东主席抓住了当时共产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重点,在当时引起了大讨论,对整顿党的作风有很大的作用。其实毛泽东在文中提到的人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现在还是存在的,所以他的这篇文章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毛泽东主席说的对,学习和发展一定要基于现实、实际,切不可泛泛而谈。反观自己走过的岁月,在学习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些知识只限于于知道,并没有深入了解,有的时候看重理论而忽略了实际。就如毛泽东同志所举得例子一样“许多同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单纯肤浅的学习,根本无法吸收知识,又何来的运用呢?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才有意义,如果只限于知道,只限于一知半解,是无法真正掌握一门技术的,也是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真谛。

精读文章后,对照自身问题,发现现在的自己存在着不少毛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遇到问题,首先不是静下心来思索,不是通过自身努力来寻求答案,解决问题,对课本上的知识一知半解,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反省自己,为什么每次一有疑问就马上在网上搜索答案,也从不去论证到底其他网友给的答案是对还是错?为什么来到大学有更好的环境,更自由的时间可以支配,反而没有好好的看一本好书?为什么宁愿无所事事地看微薄,与别人网上聊天,也不肯认真思考自己的目标?感觉自己来到大学以后懈怠了好多,不再努力,不再拼搏,看别人写论文时造假也学着复制黏贴,却不想想这样的造假有什么意义,即不尊重别人也阻碍自己。知识是抢不来,偷不到的,它实实在在地在那里,除非你掌握了它,你才能完全拥有,否则什么也没有。反思自己,才知道自己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有些东西是货真价实的,容不得半点虚假。很庆幸自己可以发现错误,可以有机会改正自身错误,端正自己的态度,改造好自己的学习,从而更好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在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引用了一副很有名的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其实,这幅对联在小时候就曾看过,只是当时年少的我仅仅是觉得好玩,现在再从看这副对联,里面含着深深的讽刺。毛泽东同志便是用这样一幅对联来讽刺那些做事只凭主观主义,一腔热情去工作,完全没有科学态度的人,表达了对那些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人的不满。我希望通过这幅对联来告诫自己,做事不可凭主观,不可忽略客观实际事实。要知道只凭一腔热情,一份冲动是无法把事情做好的,甚至有可能好心办坏事,不但帮不了别人,反而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只有立足于现实,对准目标,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中引出事物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让我们有更强的能力去解决问题。从小的方面说,它可以让我们才能更好的充实自我,完善自身,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可以让一个民族更强大,让一个国家更富强。

学习要讲究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更要以史为鉴,独立思考。唯有这样,才能学到自己的东西,才能有进步和发展。

非常喜欢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所说的一句话,“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明天。”不说在当时的背景下,就是现在,仍有许多国人盲目地认为外国的什么都比中国好,曾有人讽刺地说,月是外国圆。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环境,有自己的国情,我们先别人学习,应从自身情况出发,从其他国家和自身历史发展规律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来作为我们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心,是我们所应该具备的。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国家、党的发展的角度来入手,主动找出发展中所犯的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正,其忧国忧民之心表露无遗。说来很惭愧,作为一个大学生,虽然平时会关注国家大事,社会动态,但很多时候都只是看看,都社会存在的问题表示愤慨,对国家取得的新的发展而自豪,可是从来不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要如何解决?虽然现在的自己能做的很少,但如果不想不做不是更糟糕吗?

读了这篇文章,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我懂得了,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多向别人学习,改正自己原来错误的学习方向,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与此同时,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掌握知识,还要对身边的事、对社会上发生的大事进行思考,不再是人云亦云,也不盲目崇拜,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唯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学以致用才有意义,通过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才发现自己学习态度的问题,同时也学会了许多有用的学习方法。我一定会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本领,并将其用于自己的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中,让自己为中国的富强献出一份力。

下载毛概—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看毛泽东的写作风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看毛泽东的写作风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工作报告,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从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入手,从思想上总......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最终定稿)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读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读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改造我们的学习》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毛泽东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之一。光阴飞逝,今天相距毛泽东写此文时的年代已经有六十多年了,世......

    从毛泽东同志身上看学习精神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终身学习的领导人,也是一位传授理论知识的导师。在数十年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形成了深刻的学习思想。一、学习是人性的,贵在有......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作品的写作风格(定稿)

    [摘 要]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老人与海》独特的文体特色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运用统计法和描写法揭示其风格要素即小说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叙事方式的具体特征, 进......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精选合集]

    态度决定高度——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1941年5月2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这篇报告和《整顿党......

    再读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再读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何小磊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撰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是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经典文献,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的这篇光辉著作,深刻领会......

    学习毛概对我们有何帮助

    学习毛概对我们有何帮助? 学习毛泽东思想,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