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认知
关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认知
新课标是当前教育的导航塔,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就新课标实施而言,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与活力,使语文教学能面对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是教学的绝对支配者,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师“闻道在先”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种“知”和“不知”的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应占主导地位。而作为学生的主体,也常常是有名而无实,但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做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授业者。教师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也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者。教师还应时时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之中,与学生一起分享各自的思想与想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既富有生机又充满情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应注意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间要相互交流、沟通、理解、补充。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于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加强合作,要以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开展平等的对话、讨论。只有在这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双方才能不断地得到鼓励,不断地得到支持性的建议。
第二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教师要当一个好导演,而不是好演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当今的教师,应该是 “授之与渔”,更应该是“授之于渔场”。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从“神坛”上走下来,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同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良好的自身素质,广博的兴趣爱好。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要敢于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放下架子,拜学生为师。
第三教师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设置科学的综合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中小学设置“综合化”课程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作用。研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的单科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许多篇目的设置都具有鲜明的学科综合性特点。因此,今天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顺利实施新课标,教师应努力促进自身语文教学观念与教育策略的转变。所以,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争取做到对中学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彻底摒弃“隔行如隔山”的落后陈腐观念。其实,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应该由文学向哲学、历史学、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文学专业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总之,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也才能使中学教育不断适应新世纪激烈竞争的需要。
第四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激情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发展。当学生出现问题或错误时,教师不要只是训斥、惩罚,而要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热情鼓励,注意在各种场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不应视教材为“金科玉律”,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作到这一点,教师思想不能僵化,教学模式也不能死板教条。首先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人。一个循规蹈矩,步人后尘,不研究学生创新动态,不去突破常规教学模式的教师,根本不可能去创新,去指导学生的创新,只能做一个“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时时掌握教学信息动态,更新教育观念,接受并容纳新的教育观念理念,不断地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技能,学生不但无创新可言,就连创新的欲望也被扼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创造性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有创新的管理相配套。如: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对教师的评价的标准等等都应当更新。现今的评价往往只重结果忽视过程。比如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成绩来判断,新的评价标准不仅要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各种能力的发展状况。否则,创新教育只是一句空话。教学又会回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路上来。其次,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师提高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新课程对很多教师而言,都会遇到很多陌生的问题,穿新鞋走老路是行不通的。于是,教研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提高自身发展,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研究者,以科研促教学。当然,实施创新教育,教师不能走极端。毕竟教育的基本功就是文化传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更难以创新。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将停止教学。”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更重要的是能力。面对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争当时代的排头兵,审视传统教育的优与劣,对照新课标,不断加强知识的学习,理念的更新。
第二篇: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以讲解为专务,注入式、满堂灌是语文教学的常见方式,结果造成了课堂中的少慢差费的状况,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我省推出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语文教学的改革带来新的契机。
语文新课标立足于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人文性与知识性并重,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语文课程的自身优势,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获取知识,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良好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有几处突出的变化。《语文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学评价及教学资源五个部分,而《语文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标准和实施建议三个部分。从内容变化上看《语文教学大纲》更多的是规定性,要求教师按照它的规定去做,而课程标准更多的是指导性、建议性,教师教学有了更大的自有空间。课程设置分为必修和选修,对于如何落实课程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是提供实施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教学内容有取舍的自由,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从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阐述看,《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一些词句删除了《大纲》中的一些内容,如删去了“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等语句,增加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等语句,这些语句的变化意味着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真正转变。从课程目标上看,《语文课程标准》阐述的更明确更具体、更易于操作,它从五个方面明确了高中语文使学生获得的发展,分别为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和拓展、发现和创新,特别是最后一个方面,突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新的课程改革,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考验。面对新形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顺应改革的潮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首先,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换脑,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把以前的教育教学思想,尤其是陈旧落后的东西彻底抛弃掉。
其次,语文教师要转换课堂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地、本学校、本学科和学生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材,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播和指导。
再次,要改变教学方式,变过去的一言堂为众言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节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改变过去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模式。
最后,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改变过去一本教材包打天下的情况。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篇: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山东省微山县西平中学
张保兵
时下,在语文教育界,新课程、新课标已经唱红了大江南北。究竟如何上语文课,怎样才算是成功的语文课?成了许多语文教师甚至是有了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的困惑。我认为,这是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的深层思考,是打开语文教学新局面的良好开端。语文教学,它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和精神的重任,尤其在当前学校教学因分数利益而轻视语文教学的背景下,如何上好语文课,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热爱中华文化的热情,树立高尚的人格情操,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上好语文课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几点认识。
首先,教学时要注意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所以,语文教学在兼顾工具性的同时,还应重视语文的人文性,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当教学鲁迅的《社戏》时,老师们一定会讲到夜色下的景色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我们在分析词句优美和体现孩子们兴奋心情的同时,是否还可以引导学生憧憬农村自由自在的充满情趣的生活。因为我小时候生活在水乡古镇,我就跟学生们讲起这段美好的经历,台下、也有学生和我呼应。当我沉醉于往事的回忆时,我也让同学们想象那幅画面。课文的描写、老师的叙述、学生的想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乡风景图,我想,当有一天,他们有机会踏上水乡古镇时,那份体验一定比别人更深刻。这就是一种文化体验吧。
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既不能片面强调工具性,也不能撇开字、词、句、篇,上成思想品德课,它必须是两者的和谐统一。正如老前辈于漪所说:“语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 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教学生语言,也就是同时在用人类的精神文明,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其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呢?我尝试过二人组合(同桌)、四人组合(前后两排)、随机组合(设置情景,临时调用,如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教会学生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如记录员、组长、主持人等。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大家知道《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因此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分角色诵读和表演课本剧,既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会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可谓一举三得。
再次,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我在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有选择地完成,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乐于参加,乐于完成,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实,深入每个学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诸如讲笑话、玩纸团、做鬼脸、弹皮筋、大声读书、怪调回答……但他们常常被尊重被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如我教学《第一次真好》时,先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角色体验,再全班畅所欲言“第一次”,我有意请平时表现很糟糕的同学讲述他们的第一次,结果发现他们的“第一次”更丰富,更刺激,更能令人回味无穷。
由此,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
最后,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习现成的知识技能作为唯一的目标,不要按照既定的模式,一味强调学科规范的训练,不要用一种标准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在课堂上应用多样的启迪方法,让学生多听,敢想,敢说。
我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及主题后,让学生思考了一个开放性问题:皇帝游行完毕回到皇宫会怎样?富有启迪性的问题擦出了学生的创造性的火花。有的同学想象皇帝会气急败坏处置那个孩子,将他滥施淫威的性格推到极致;有的同学则想象皇帝在惩罚骗子时又被其所骗,将皇帝昏庸腐朽的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还有的想象孩子在官员的逼迫下承认自己的愚蠢,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有的情节虽有些荒诞,但又合情合理。学生的想象力之丰富,创造力之独特,均超乎我的想象,令我耳目一新。
总之,社会在越来越快地向前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不断吸收新思路、新观念,积极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始终以新的内涵和形态给学生以创新的空间。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西平一中
邮编:277609)
第四篇: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教学流程设计得如何,取决于设计者对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理解与掌握,取决于对教材的掌握和对学生实际的了解。时代的发展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要适应时代要求,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用新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等等。所以教学设计者必须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这些思想,以“弹性设计”为主,把这些思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在常规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些新思想呢?
一.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的发展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讲到:“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里就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这里的学生的发展是要学生得到全面性的、终身性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所有发展又都是基础的,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要摆脱过去以课本为本,以传授知识为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要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探索、自行发现的过程,而不要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
二.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语文的训练理解为知识与技术的训练。于是,教师们把大量时间用在串讲、串问上;学生的精力关注在作业和习题上。众所周知,这样既淡化了人文教育,也不利于语文基本能力的形成。人们把语文学科性质定为“工具性与思想性辨证统一”,而对它的综合性、审美性、情感性、文学性、基础性等没有很好地整合。不能全面地表述语文学科的性质,也不符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对语文学科的要求,也大大削弱了语文教育的功能。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除了讲到进行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外,还讲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这里讲到的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科学方法的教育,还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都属于人文主义的内容,极大地扩展了语文学科在人的发展方面多功能的作用,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而且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训练中进行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情趣。因此,教学设计者在教学内容上要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加强人文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功能。
三.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在自主实践中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一篇文章要靠自己去读,而不能依耐老师的讲解。学生只有依靠自己去认真地读,自己去领悟、体验、揣摩,才能发现课文的真谛。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从被动从“学答”的地位提升到主动“学问”的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潜移默化地诱导学生走向主体控制的自主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选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留出应变的余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3.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注意开发潜能,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所以,教学设计者,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好导演,组织、引导、点拨、调控,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四.引导学生在感悟、积累、运用中学习语文,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语文作为工具,它所负载的是见闻感受,所表达的是语言形式,如果语言形式脱离了“见闻感受”的实质,失去了“思想情感”的灵魂,变成了无意义的符号。感悟是新大纲中特别强调的一个词汇。感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基础上的一种领悟、顿悟,是对语言文字某一方面豁然开朗的理解。它借助感知直接思维和想象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了解认识。感悟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历,离不开自己的经验水平。新大纲指出:“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新大纲强调语感,就是要求感性的领悟要多一些,理性的分析尽量少一些。
语言文字的积累是“感悟”的结晶,是“运用”的前提。这里的“运用”是指听、说、读、写广义的运用。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没有较强的感悟能力,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积累和运用是新大纲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靠积累,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生活材料。学生积累的材料多了,就会产生新的语言,发生质的变化。积累是为了运用,运用中又扩大了积累,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新大纲中突出了阅读和背诵,而且规定了阅读的量和背诵的篇数,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材料和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其意义重大。因此,教学设计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认知和情感的统一,情感和态度、过程和方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另外,除课堂教学外,教学设计者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总之,无论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体系上,都要求我们教学设计者,应以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改革,进行设计。
第五篇:有感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有感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实验学校陈银根
新课改的这些年,大家都在苦苦地追问、反思:语文教学,到底以什么为对象、以什么为目的,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本位呢?数学以原理公式为对象,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美术以画画与欣赏为对象,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那么语文呢?它究意以什么为本质特征区别于政治、历史、综合知识等课,借以界定自己的身份呢?如果说语文是百科全书,那么,在这“百”、“全”中什么又是它的珍珠贝,以奠定它在学科海洋中的价值呢?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只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及相关知识,阅读文本、了解内容、把握大意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那么语文老师是否只具有教识生字、帮助做题的功用呢?或者只在课堂上辛勤耕耘却无功而返但不自知呢?总之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会让人对“语文教师”这份职业的专业水准加以怀疑,进而轻视、疏忽与“语文”有关的一切人事。但这终究是不应该也不甘心的!那么我们到底该以什么来触摸、打动学生那纤细、敏感的神经,让他们觉得语文也是智慧的、快乐的,也可从中获得解放感、满足感、提升感呢?怎样做才能使吕叔湘先生很早以前所说的“咄咄怪事”烟销云散呢?太多的问题值得人上下求索,对语文教学究竟“是什么、怎么样”做终极意义的追思,也许会无限接近教学本体,减少实践时的茫然失措或狼奔豕突吧?而王尚文教授的“语感中心论”的提出,仿佛是阴霾中的一剑阳光,拨云散雾,将我们的视野引向寥廓天幕,指引着一颗颗热忱、急切的心努力飞奔向语文教学更高更远处!
那何谓“语感中心说”呢?是指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目的,以言语形式而非言语内容为自己的教学对象,生成语感,发展语言能力。那语感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对言语的敏感与直觉。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说不尽的意味。而语感它展开来讲,就是通过言语形式把握言语背后的言说,它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味,味外之韵,韵外之神。大家都知道,语文学习的秘诀不外乎“多读多写”,再加“精读精写”,最为大家乐道的是《石头记》中林黛玉教香菱做诗,先让她“熟读王维五言律一百首,杜甫七言律一二百首、李青莲七言绝句一二百首,细心揣摩透熟”,再加上呆香菱的“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终做成一首吟月诗,博得大家的赞赏,偿了平生夙愿,得以入海棠诗社。如果说“多”是量的拓宽,“精”就是质的提升。“精”于何?言语形式;香菱“细心揣摩透熟”什么呢?言语形式。舍此难无它途,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作者之表述
通常作者在要表达什么前,内心总存在着一些表达意向,也就是些隐隐约约、模糊不清、不可琢磨的观念“云雾”,类似于常说的灵感。但这灵感、观念、意向如果不试着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将它确定化、清晰化、固定化,它将隐却甚至消失,“泯然众人也”,也就谈不上与读者交流互动,不断建构新的意义了。思想的灵魂必须寄居于言语这个形体,借用王尚文教授的话就是: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比之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是更本质、更关键、更重要的东西。维果茨基也说:思想不是在词中表达出来,而是在词中实现出来。作者的思想、情感、个性、气质只能通过他作品所选用的风格、结构、节奏、句式、词汇、语音等言
形式来落实和表现,否则只能是心中的“庐山云雾”。
二、读者之解读
读者的阅读,从阅读的质量与目的上可分为两类:精读与泛读。泛读只要求了解大致内容,知道情节,一目十行,一日数本,但也会很快淡忘,平时的阅读大多属于此类。这也是许多学生读了很多书,语言能力并无提升的原因所在。而精读时,词句本身乃至它的读音、组合、结构等都在考虑之列,会细细思量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这句话或这篇作品到底要表达什么?也就是说言语形式本身就成为关注的所在,而不仅仅是意义的载体,或只是当工具手段用,用完了、达到目的了就忘了,丢了,弃之脑后了。精读时,言语形式本身具有本体论的价值和意义,是被直接感知、揣摩的对象,我们这里所要谈的“读者的解读”属于精读范畴。还是拿上节的“教诗学诗”来讲吧。香菱拿回林黛玉给的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拿他这般苦心也没办法”。功夫不负苦心人,她这样细心揣摩,终于悟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月圆”中,“直、圆”两个极普通、平常的字眼在此诗句中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平常”来,连宝玉都称他得了“三昧”。试想香菱只以熟读、背诵为准,不从言语形式加以解构,不是“一首一首地读起来”,不是品得连觉也不睡,像“着了魔”,大约也难悟诗之“三昧”,更奢谈苦吟成佳作了。这就生动地说明读者从言语形式出发对作品的解读,如何明显地影响、改变着读者的语感能力,言语水平了。
恩格斯曾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的活动,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目的,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句话是恰尽其然,但又不尽全然。茫无目的、头绪的事并不少,就是有目的,也有个高低的分别。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想要明确的目的并取得实效,就要从泛读走向精读,将学生的言语活动引向言语形式本身,让他们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揣摩、涵咏、比较、品析“有意味的形式”,把握言语形式本身,并由此走向言语形式的能指。这样所生成的语感能力,又可作用于课外阅读,丰富、拓展他们的语感图式,相互为用,携手并肩地推动语感的“更上一层楼”。再加上教材所选用的文章,大多是经典范文,言语形式本身就富有多种意味、神韵,创设了多样的氛围、境界,提供了师生英雄用武的可能和平台。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它竭力引导的是学生明确的阅读目的;用心改变的是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让这些“普通的红学爱好者”都成为“红学专家”。
三、教学之目的前面说过,语文教师如果目的的不明,对象不清,是无法厘定自己的位置,更难谈专业水准问题。现如今这个时代,各类职业高度知识化,且各类知识高度专业化,我们的专业素养将是我们的立身之器,无器不能载道。周一贯先生也曾说过:要使自己具有无可替代性。如果随便就可以做好,哪个都可以代劳,至少你的职业生命难谈价值感。“语感中心说”无疑是我们职业生命的路标,而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感水平则是我们的职业水准的标尺。因此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研修的根本不是案例设计,而是培养自己对文字的敏感与警觉,文本细读是内功,“要像防贼一样防文字”,才能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就像王尚文教授所说的:语文教学的弊病,病象似在教学,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要从病根出发,才会手到病除,妙手迎春,才能本固己立,源清流洁,达到从言语形式出发,培养学生语感的根本目的。而教材中的文本,恰似河流,里面有鱼、虾、水草、泥砂、砾石等,还有珍珠贝。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慧眼识珠,从中抽离、提取出颗颗“珍珠贝”——有意味的形式,让学生集中所有心思去品味、领悟、鉴赏它的艺术价值及魅力,让自己言语的河流也像珍珠贝一样珠圆玉润。小语巨匠贾志敏老师就从《两个名字》这篇文章中,提取了“我有„„,你也有„„,哈哈,我们都有„„”这个言语形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化用,提高学生的语感。这样的课堂才具有专业水准,才体现教学的价值。我们能学的是贾老师的教学技巧,但难学的是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说语文教学以培养语感为基本目的,核心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实现双赢,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则是更高远的“人文”目标。老师要竭精殚虑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走在学生的发展前头,提升学生的发展层次,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诗意的。
以上我从三个方面约略阐述了为什么以语感为语文教学目的,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对象。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言转向言语,以优秀的言语作品吸引学生,点燃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广化、深化、美化、敏化他们的语感,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大步走向现实社会生活,不断趋近课文作者——真正的人、优秀的人的精神境界,使他们也成为真正的人,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