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要拿鲁迅
中国教育要拿鲁迅“开刀”了 删除鲁迅,谁来唤醒国人的麻木?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而昨天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北京师大附中的一位老师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山东陈毅中学的刘明辉老师也明确表示:“其实,即使课本里减少点鲁迅作品也没什么,我们照样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去学习鲁迅的精神。”(浙江在线-钱江晚报2009年8月11日)
中国或许原本就是比较热衷于“革命”的民族罢,尤其是在教育的变革上,总是给人一种应接不暇、手忙脚乱的感觉。而对于频频“变脸”的中学语文教材,笔者总是感慨“廉颇已老”,但好在还有作为民族文学脊梁的鲁迅先生相伴,多少还能获得一些精神上的慰籍。然而今天看来,热衷于“革命”的中国教育终于要拿鲁迅先生“开刀”了。遗憾之下,笔者突然滋生了一种黄昏日落般的惶恐与悲凉。
曾几何时,鲁迅文章是语文教材中的重头之戏,是语文教学中最令人看好并且最为出彩核心篇目。而如今,这一切都将即将成为过去,特别是在“去鲁迅化”已成为“课改”之特点、亮点的时代特色与背景下,我们同时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质疑:以后出版的新教材或许将不会再有鲁迅文章的影子了罢?!
一而再、再而三地删减鲁迅的文章,据说是因为鲁迅的文章今天的孩子难得读懂,于是觉得将鲁迅文章拿掉未尝不是件好事。显然,这个理由是过于牵强的。鲁迅的文章难懂,就删除,相比之下,那些古文、古典诗词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比鲁迅的文章更难读懂,难道就都删除不成?也有人觉得鲁迅是泛政治化时代背景下的宠儿,现在的时代不必再强调鲁迅精神,不仅仅是大环境不需要了,而且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也有限,甚至有人都开始怀疑教师讲解水平有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鲁迅是用文字救国的战士,设若这个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人“走”了,谁来痛定思痛唤醒国人的麻木?
我们常说“教书”之目的在于“育人”。我们学习鲁迅先生,不光是要学习文学,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骨气都没有了,还算是人吗?笔者不晓得北京师大附中那位老师的“鸡肋”之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含义。但笔者想说的是,如果一个老师不爱鲁迅、不懂得鲁迅,那么除了书本上那些僵化了的教条以外,我们还能指望他能教给学生什么吗?——真正的鲁迅,是严厉的也是宽容的,是刻薄的也是慈悲的,是伟大的也是通俗的,作为一个老师,首先应该理解鲁迅,才能使学生爱上鲁迅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某些教课老师对鲁迅的“理解不透”,这才是当前语文教育的悲哀所在!
《狼牙上五壮士》没了,柳青的《梁生宝买稻种》没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没了……当许多经典的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没了,而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只剩下一些所谓的“与时俱进”的低俗恶心的快餐的文化,只剩下一些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毫无内涵和深刻的浮华之文时,我们拿什么去拯救那些原本就让社会糟蹋得一塌糊涂、腐朽、堕落而又迷茫的灵魂?——中国不缺才华横溢的文人、诗人,但鲁迅只有一个!中国不缺大部头、小部头的文学作品,但挺起中国“民族文学脊梁”的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不缺教育改革的仁人志士,但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的也只有鲁迅一个!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说:我们确实都应该以最大的努力去从事于提高自己民族的精神境界,而千万不要沉溺在平庸、琐屑和无聊的那种氛围里面,就像当前出现的有些文章那样,热衷于讴歌贪婪与残暴的帝王和放荡地渲染着性爱泛滥和不堪入目的床笫之私,却对广大民众的悲欢与命运漠不关心。还有的文章充满着粗野的谩骂和卑劣的人身攻击,有的甚至还唾沫横飞地诋毁着伟大的思想家鲁迅,竟也形成了不伦不类和一片狼藉的时尚,真令人喟然长叹。面对着像鲁迅这样巨大的精神现象,当然是完全可以进行自由的探讨的,如果能够凭着科学的学理精神,严肃认真和有理有据地去进行研究的话,就能够准确地阐述他所作出的贡献,以及还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缺失,并且再从这儿出发更深入一步地去分析其历史的原因,这样当然就既不会可怜地去进行盲目的崇拜,也不会可耻地去抛出无知与狂妄的叱骂。——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到了我们中国本该让孩子们都知道鲁迅时,却又成“鸡肋”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可笑”?!、笔者实在不晓得今天我们的教育部门为什么不能容纳鲁迅的作品,更不晓得删除鲁迅文章究竟是我们鉴赏能力的后退,还是无意中被那些意在消除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外来思想所同化了。但笔者敢于肯定,假如有一天鲁迅被彻底地、永远地删除了,那么,我们所抛弃的决不单单只是一个鲁迅,而是抛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爱国激情和爱国精神!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而我却要说,拒绝鲁迅,就是拒绝深刻;拒绝鲁迅,就是拒绝骨气!——删除鲁迅,难道让我们的下一代只在“文化快餐”的哺育下成长?难道我们要把下一代都培养成为“软骨症”患者?
第二篇:整治“吃、拿、卡、要”问题自查报告
根据省、市《关于整治“吃、拿、卡、要”问题创优发展环境的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学习自己认识到坚定信念是根本,强化责任是关键,加快转变干部作风是动力,严明党的纪律是保证,认真对照党章,以党员的标准对照自己,检讨自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思想上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为自己做好本职工作,不贪、不要、不触犯纪律就是一名称职的干部,具体表现为工作没有积极性,只做分内的事,分外的事不闻不问,只求目的,不考虑过程,工作不求完美和做到最好,只求完成。
其次,党性观念淡薄,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先进分子行列,没有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具体表现为:工作上没有创新精神,不能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解决群众企盼的事,不能完全地服务质监建设的大局。
整改措施:针对思想中、工作上的问题,自己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从而极高认识,加强党性修养,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1、思想纯洁是党性修养的第一课,是正确行为的先导,保持纯洁性,个人修养是根本内因,增强党性是决定因素,要嘉定理想信念,抓住理论五章这个核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等重大是非界限,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理论影响。抓好学习培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升思想境界,切实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2、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一名党员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始终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今后工作中,要树立服务群众的该观点,深入到企业中去,帮助企业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影响企业转性跨越的因素,把服务企业,帮助企业作为自己的职责,为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出一份力,流一份汗。
3、自觉以雷锋为榜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有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拥抱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争创一流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拿高薪的人要具备这四个素质
拿高薪的人要具备这四个素质
任何一名拿百万年薪的人才给公司带来的效益应该是上千万甚至更多,同时,要想拿稳每年百万年薪,那么他们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会是普通人的好几倍。
这些能拿到百万年薪的人才都具备以下这些素质:
1.是解决问题和麻烦冲突的高手,他们通常在面临问题时总是率先想到解决方法;
2. 思路开放活跃,敢于冒险和创新,有时会显得偏激和固执,其实是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并且能付诸行动;
3.从综合素质看,这些人都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行业内属于领先水平,有相当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
4.精力充沛。通常早上2点还在回邮件,还能精神奕奕地出现在公司运动会上进行铁人三项赛。(完)
第四篇:领导干部要学会拿笔杆
领导干部要学会拿笔杆
近日,某报发表文章,批评现在很多领导干部讲话、发表文章常由秘书“代笔”已习以为常,成为一种“依赖症”。
诚如此文所言,当下的领导干部,“照本宣科”者大有人在。固然,一些重要的会议讲话做报告需要有稿子,特别是很多讲话和稿子是代表组织发表的,必须读稿子,不能阐述个人的观点。但是不是所有的讲话都是如此。但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不少领导干部讲话作报告就是将稿子从头读到尾。甚至吃饭致辞也要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读一遍。正因如此,不少人说现在的领导干部太好当了,因为开会把稿子读一遍就完事大吉。稿子又不是自己写的,有的讲话稿恐怕连讲话者的一个思想原子也没有,甚至稿子是什么意思都没有闹明白。其结果是读者辛苦,口干舌燥,甚至还会读错稿子;听者则如同嚼蜡,昏昏欲睡。有的地方开会,领导在主席台上讲话,台下却是睡觉者鼾声一片,会开完了,听者糊里糊涂。甚至有的地方对开会睡觉者给予纪律处分。固然,开会不应该睡觉,但是不能都怪罪台下的睡觉者,问题的关键是讲话缺乏感染力,照本
宣科,这样的会又有什么效果呢?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次,一位领导同志讲话读稿子,读到半截,少了一页,于是就让上千号人在座位上干等着,再让秘书回到办公室取那页稿子。固然,在一些重要场合,一些重要会议需要读稿子,但是在很多场合完全可以脱开稿子讲话。从历史资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很多场合的讲话没有讲台,完全是站立着脱稿讲的,可谓出口成章,这样才能让听者心悦诚服。
读稿子的结果就是出笑话,因为稿子是别人写的,自然体会不到实际的环境。明明会场外面下着滂沱大雨,但讲话人依然义无返顾地照着稿子读出来的却是阳光明媚;明明是台下的灯光已经关闭,但依然要读为灯火通明。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不想动脑筋,想偷懒。因为读稿子不用动脑筋,有一张嘴就够了。读稿子的人省心省劲了,但忙坏了秘书班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国从上至下不少党政部门都配备了专门给各级领导写讲话稿的专门机构,有的地方叫研究室,有的地方叫政研室。结果导致机构越来越庞大,写稿子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会议越来越多,领导读稿子的越来越多,自然讲话稿也越来越多,以致于写作班子也满足不了需求,现在的网络又十分地发达,个别地方发生了秘书实在应接不暇,干脆直接从网上下载岂不更省事。结果就闹出不同地区领导的讲话稿几乎完全一样的笑话。
领导干部的文风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带头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通过自己以身作则带出好文风来。这里很重要的是自己要亲自参与重要文稿的起草。”
领导干部亲自参与起草文稿,重要在哪?笔者以为,领导干部写文章,其实写的是自己的理念和观点。秘书代笔往往无法体现领导的思维层次,达到领导需要的高度。而领导亲自执笔写讲稿,在台上讲话时才更生动,台下才能听得更尽兴。
除此而外,还要如上所述,多调查研究,多动脑筋。同时还需要有制度规定,除了必要的场合需要按稿子讲以外,要锻炼我们的干部脱稿讲话,甚至要形成制度。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收到了良好效果。只有脱稿讲话,才能体现领导干部的水平,才能促使领导干部去动脑筋,促使领导干部去调查研究,去主动读书,来丰富自己的大
脑。而且,缩短了会议时间,节约了会议成本。
第五篇:《父母从不要求我拿100分》读后感
名叫《父母从不要求我拿100分》。读了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1936年1月27日,母亲王隽英在美国亚柏尔大学医院生下了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智慧背囊10》里面的一个小文章,丁肇中,由于当时美国法律规定凡是在美国国土上生下的婴儿,不论他父母的种族、国籍,都能自动取得美国国籍。两个月后,父母带着丁肇中回到了中国。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父母便着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经过长时间的逃亡,终于一家子人在重庆安顿下来了——丁肇中开始上小学;母亲受聘与西南学院;父亲联系到重庆大学工作。由于重庆小学一直受到日本空军的空袭的警报的影响,而且一个月也上不了几节课,所以父母决定让他们自己来教丁肇中。由于母亲是儿童心理学家,她很善于把握丁肇中的心理,并轻松地将知识传授给他,而且她并不要求他去考100分,所以培养了丁肇中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很有帮助,所以他早早的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是啊,教育我们要找对正确的方法,但是大多数中国的父母对我们都是揠苗助长,所以每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成就,而别人的孩子却成为了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什么的时,总会严厉地教训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你,我们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只做出这样的烂成绩来报答我们。你说你还对不对得起我们啊!”但家长们却总是把责任推在我们身上,却不反省反省自己又没有过错。看着这成功的家庭教育范例,不得不让我们发出由衷地感叹:“教育孩子,不需要让他们上N个特长班,不需要请N个家庭教师,也不需要上天价的幼儿园、辅导班。”那么,需要的是什么呢?是要培养孩子求职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责备,不急功近利,不勉强孩子,不伤害孩子,是良好教育的第一步。而当下,在功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的逼迫教育之下,一部分孩子早已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对未来知识的探索精神,莫说诺贝尔奖,就是成人成才都困难。
让我们呼吁家长们:尊重我们自己的选择,不要求我们必须考100分,让我们自由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