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金的灯说课稿
大家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任何时候在我的面前或远或近,或明或暗,总有一道亮光。只要我一心向前,它会永远给我指路。”而巴金先生也将他所有的信仰化成了一盏灯,一盏心灵之灯,一盏有理想、有光明、有正义的灯。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灯》的教学思路,具体为: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小结。
一、说教材:
《灯》这篇经典的散文,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基础版)第二册第七单元,是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了解散文的一般特点,掌握赏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欣赏散文,要注意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通过对散文的“形”——文章素材的理解,深刻领会散文的“神”——文章的主旨、思想——所蕴含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授课对象为五年制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作为表演艺术类的学生,他们本身对文化课的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对于课文内容他们更多的是偏向于感性上的认识,而理性上的思考则可能较为欠缺。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课文,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专业技能的平台,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和指引,由浅入深,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本文的线索,文中所写的具体的灯及作者的感情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巴金这盏世纪明灯的人格魅力。
重点与难点:因为我们的学生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所以把掌握本文的线索、找出文章所写的具体的灯以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确立为教学重点。《灯》写于1942年,时间距离我们现在比较久远,所以把握巴金的
作品及其人格魅力、理解“灯”的象征意义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自主阅读。通过课前布置的具体预习任务,让学生分组自主、合作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巴金更多的知识;再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将学生怀念巴金的感情凝聚成推动教学活动的诱发力,缩短学生与作者、作品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灯”的象征意义,“作品灯”和“现实灯”的认知和情感交融到一体,点燃学生的精神之灯,从而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参与和互相学习,同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概括为一句话: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讲析。
(一)导入
从初中时学过的高尔基的散文《海燕》开始导入,引出象征手法,(象征手法: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包含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然后进入到本次课《灯》。这样设计导语,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接着请学生发言,让他们来谈谈巴金的情况,互相进行补充,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点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巴金先生的人格魅力,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课文教学做情感铺垫。
简介背景时让学生理解巴金先生当时的心情,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脉搏,为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做铺垫。题解:
文章的标题“灯”有多层意义,既指文中所写的灯光,又指光明、温暖、希
望,也是一种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二)整体感知
由学生单独朗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点评,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精读品析
在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精读品析。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设疑: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全文内容始终是围绕着“灯”展开和深化的,所以“灯”就是本文的线索。具体脉络是:先写眼前的灯给“我”和夜行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再写回忆的灯给“我”和在人生道路上的奋进者带来光明、温暖。接着写联想的灯给古今中外的人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最后回过来写眼前的灯,得出“灯光是不会灭的”的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给出答案。老师进行小结:全文一共有13个自然段,根据作者的思路,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一、(1-4)眼前的灯给“我”和夜行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
二、(5-8)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前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三、(9-12)讲述有关灯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四、(13)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情变化。(结束了“回忆、联想”,再次写“眼前”—“对着山那边微笑了”)这个设计遵循渐进的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了铺垫。
接下来请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所写的具体的灯有哪些?与“我”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原因。学生回答后展示板书,作必要的牵引:文中所写的具体的灯一共有6盏,分别是:平房射出的灯光,雪夜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的长夜孤灯,希洛点燃的火炬,友人看见的油灯。前两盏是“我”亲身经历的灯,是无意受惠,不仅为身体指路,而且为灵魂指路;后三盏是“我”听说的灯,是有意施惠,为亲人、情人、陌生人传递亲情、爱情和友情,它不仅为亲人导航,而且为人生导航。作者的感情变化由窒闷到 微笑,是因为他看到了希望之灯,看到了光明,看到了胜利。(课件)本环节旨在让学
生通过细读、精读等方式,带着明确的问题读文本,吃透文本内容,从而找出文中所写的具体的“灯”及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可让学生结合教材提供的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灯”的象征意义,再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回答出更多“灯”的象征意义。
(四)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源自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应当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引导。借助以上对课文的分析,请学生为文题“灯”加上定语(如胜利之灯、希望之灯、精神之灯等等),以此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领悟“灯”的象征意义。此外,文中有一句话:“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可让学生进行讨论,谈谈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人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又生活在一个精神的世界里,仅仅是物质世界的满足,远远不能让人感到真正的幸福。举出郑民生事件的案例。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前外科医生郑民生55秒内连续刺杀了13名小学生,造成8死5伤的惨痛后果。他曾经是一名很出色的医生,但在经历感情的失败和失业后,他用这种非常极端的方式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一群无辜的孩子。究其原因,也许是由于精神的极度空虚和迷惘,但他的行为绝不是由于物质条件的缺乏,而是由于希望的灯、心中的灯早已熄灭。由此可见精神之灯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而当今社会的竞争很激烈,伴随着竞争而来的是压力。我们的同学应该敢于面对困难,对生活要充满希望,时刻点燃自己的那盏希望之灯、精神之灯。
教学过程的最后两个环节是小结全文和布置作业。课文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们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精神之灯。然后根据学情设计:可布置学生写一篇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读后感。通过作文练习,让学生再次走进巴金先生的心灵世界,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接下来我将对我的教学思路进行小结。
六、小结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接受的还是应试教育,课堂上仍然习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我们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来到艺校求学,更多的是偏向于对专业的学习,而作为老师,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布置他们完成各项任务,回答课堂上的提问要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这样才
能让他们重拾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二篇:巴金《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灯光的特点,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实写的灯光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灯光不同的内在含义及彼此间的关系。
课时数:1.5课时。教学流程: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高声朗诵课文两遍。
2.介绍作者:巴金;以及本文写作的大致背景。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现代著名作家。1923年,受‚五四‛新思想影响,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至1928年旅居巴黎,创作并出版了其处女作《灭亡》。回国后陆续出版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和《憩园》等著名小说。此外还有散文集《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等。十年浩劫后,于1978年起,陆续出版《随想录》。巴金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巴金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其散文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
巴金散文常用象征手法,在其人生旅途中常喜欢用灯、火(心中之灯、火)象征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光明理想的追求。所谓象征,指的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象征实际是一种暗示。读者之所以能够通过想象和联想,接受作者的暗示,懂得作者是借此言彼,是因为作品中用来作为象征的具体形象,与作者所要表现的概念、思想、感情有某种相似、相近之处。巴金自己就谈到:‚‘灯’‘灯光’主要的寓意是指光明,是指对光明的向往。‛
本文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
本文写作于1942年2月,其时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香港的时候,而中国国内的抗日战争也正处于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人民正蒙受着深重的苦难。当时日本侵略军气势汹汹,表面上不可一世。但实际上,它在中国战场上已经疲于奔命,陷入僵持。为了摆脱困境,它不惜孤注一掷,贸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在太平洋战场上,在中国战场上,日本军国主义表现出了既疯狂又虚弱的两重性。因此,‚正义的最后胜利‛的信念,燃烧在人民的心中,光明与黑暗的决战必将到来。作者在散文中借‚灯‛这一极其普通的事物,寄托着自己对光明的赞美和向往,表明了光明必将驱散黑暗、中国人民必将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执著信念。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老师在黑板上展示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13节,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写作者从噩梦中惊醒,看到寒夜中的几点灯光; 第二部分:4-8段。从眼前的灯光回忆起以前见过的灯光,赞美它们能给寒夜中的人们以勇气和温暖;
第三部分:9-12段。由眼前的灯光联想到古代欧洲的两个传说和自己友人遇救的事情,说明灯光凝聚着爱心和温情,对生活的信念蕴藏在人们心中;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暗示抗日战争必将胜利。四个部分中,前两个部分侧重于写灯的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后两个部分侧重于写灯的象征意义,而以第8节为过渡。学生据此理解课文。
4.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细腻曲折而层次清楚,如果能抓住关键性的词句(有关灯或者灯光的关键性的词句)细加探究,就能把握住作者写作时思想感情的脉络。
(见教材,上课讲解时注意板书一些关键词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5.说明本文丰富的象征意义。正如本文写到的那样,读者通过‚灯‛、‚灯光‛,可以联想到光和热、温暖和鼓舞、前进的方向、胜利的希望、精神的支柱、奋进的力量等等。在抗战最艰难的年代,自然就会由灯的光明使人产生抗战胜利的信念,而这种信念正是比吃饭生存更重要的精神力量。而且本文写到的还是‚平房‛里射出来的灯光或者海岛上的灯光,是普通的灯光,似可暗含着:对胜利的向往和信念,存在于民众之中。
6.处理课后思考与练习。
一.教学目的
1.理清课文的思想脉络 2.了解灯的象征意义
3.学习散文运用象征手法含蓄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灯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运用。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
我们都读过《白杨礼赞》,都知道文章极力讴歌了白杨树坚韧朴实的优秀品质,但作者的意图并不在此,他歌颂的是党领导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农民正直朴实的品质和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运用的是什么手法?(象征)在同一历史时期,现代文学巨匠巴金也用这一手法写了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题目是《灯》。
2.作者简介
巴金:中国现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巴金为笔名,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此外还有小说《灭亡》《寒夜》《憩园》。1982年,巴金获得了“但丁”文学奖。巴金既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又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他的散文作品有很多,如《海行杂记》 《随想录》等。3.时代背景:
《灯》是巴金在1942年2月写成的一篇散文。抗战以来,巴金与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巴金在西南地区目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看到时时出现的险恶的政治形势,心情是苦闷和抑郁的。但他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周恩来)的关怀帮助下,抗日救国的意志愈益坚定了;尽管环境艰苦危险,他始终未放下手中那支宣传抗日的笔,民族解放战争必胜的信念化作战斗的力量,写下了像《灯》这一类鼓舞民众斗志,抨击投降势力的文章。为适应斗争环境,《灯》采用的象征的手法,含蓄深沉的语句中充满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1942年2月,巴金在桂林写下一篇有名的散文《灯》。那时,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连续扫荡我抗日根据地,气焰嚣张。国内的妥协势力重新抬头,悲观消沉的情绪日渐蔓延;再加上日本法西斯政府铤而走险触发了太平洋战争,更使一些人迷惘、恐慌。
巴金在共产党的教育下,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始终是坚定的,他自觉地投入战斗,秉笔为文,用特有的战斗方式鞭挞亡国论的鼓吹者,用火一般的热情感染、激励国统区的民众。《灯》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在我们全文朗读这篇文章之前,先听听作者当时的心声吧:
“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我怀疑过„将来‟么?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
4. 作者起笔写“窒闷”感,收笔时却落在“微笑”上,在这一感情转换过程中既无他人诱导劝慰又无突发事件,作者究竟是靠什么力量完成这一感情转换的呢?
《灯》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教师以板书形式展示学生回答的要点:
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教师小结:
作者正是以“灯”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将现实的感受和一些故事贯串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
5.第一部分(1—3段):从噩梦中惊醒,看到黑夜中的几点灯光(“眼前”)。第二部分(4—8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行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第三部分(9—12段):讲述有关灯光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
光的象征意义(“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
情转变
6.文中都写到了哪些“灯”?
能给人以温暖,明亮的灯 给人指路的灯
带给人希望的生命之灯
7.了解象征手法(多媒体)
1.什么是象征手法?使用象征手法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象征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
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形成散文的含蓄美。
含蓄之美,是许多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含蓄,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意在言外,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8.“灯”的象征意义?
寄托作者对光明的赞美和向往,表明光明必将驱散黑暗,中国人民必将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执着信念。
第三篇:巴金《灯》教案.
《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以“灯”为线索组织材料,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把握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即在抗战最艰苦时期唤起
全国人民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灯”内涵升华过程。
(二)难点:把握本文虚实结合,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思想感情。【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启发、点拨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白杨礼赞》,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托物—具体实物——白杨树
言志—抽象感情——歌颂北方人民坚强、力争上游的斗争精神。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托物言志的另一篇文章——巴金《灯》。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⑴文章开篇作者的心情如何?(在文章中找出原话)
老师点拨: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
⑵文章结尾,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老师点拨:文章结尾,作者看着这人间不灭的灯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⑶作者起笔写“窒闷”感,收笔时却落在“微笑”上,到底是什么力量使作者的心情有如此的转变?
(带着此问题要求学生在书中划出有关“灯”的语句,然后试着给文章中所写的灯进行归纳分类)
作者是依照什么思路来安排材料的?请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哪些灯?这些灯的作用?
几处平房里射出的几点灯光
(眼前)
扫淡黑暗的颜色(温暖之灯)
雪夜豆大的灯光
(回忆)
给人指路
(引路之灯)
哈里希岛的长夜孤灯
(联想)
导航(亲情之灯)
希洛点燃的火炬
照亮眼睛(爱情之灯)
桌上的油灯(回忆)
鼓舞(生命之灯)
可以看出,作者以“灯”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把现实的感受和一些故事串联起来表达中心。
从作用上看,作者所写的灯光可以分成三类:
⑴能给人以温暧,明亮的灯; ⑵能给人指路的灯;
⑶能给人希望的生命之灯;
三、象征手法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
举例: 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精神,故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鸳鸯------爱情的象征
龙-----皇上最高权力
鸽子-----和平
杨柳------别离
兰花-----纯洁
牡丹-----富贵
梅花-----坚强不屈
“灯”的象征意义?
(提示: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分析)(巴金写《灯》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进入极端困难的相持阶段,当时日军对我抗日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接二连三的“扫荡”,实行了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而国民党反动派在这时则掀起了第二次反动高潮,并且还阴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巴金在西南地区目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心情十分苦闷,后来在共产党的关怀帮助下,抗日救国的意志更加坚定,民族解放战争必胜的新年化作战斗的力量写下了鼓舞民众斗志的文章)
老师点拨:只要有灯,就会有光明、温暖,给人指明方向,鼓舞人们前进,由此可知“灯”“灯光”象征光明、希望。寄托作者对光明的赞美和向往,表明光明必将驱散黑暗,中国人民必将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托物言志
托物——具体实物——灯
象征希望、光明、信念
言志——抽象感情——抗战胜利的信念,赞扬了中国共产党及看日民众的力量
四、结束语
可以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灯,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心中的这盏明灯,因为它是亲情和友爱的呼唤,是希望和理解的激励,是人生不懈地追求,是生命的支柱。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巴金老人的这句话:“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参照课文的写作手法,找一相关物,拟写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七、教学反思(略)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灯光的特点,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实写的灯光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灯光不同的内在含义及彼此间的关系。
课时数:1.5课时。教学流程: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高声朗诵课文两遍。
2.介绍作者:巴金;以及本文写作的大致背景。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现代著名作家。1923年,受“五四”新思想影响,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至1928年旅居巴黎,创作并出版了其处女作《灭亡》。回国后陆续出版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和《憩园》等著名小说。此外还有散文集《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等。十年浩劫后,于1978年起,陆续出版《随想录》。巴金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巴金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其散文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
巴金散文常用象征手法,在其人生旅途中常喜欢用灯、火(心中之灯、火)象征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光明理想的追求。所谓象征,指的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象征实际是一种暗示。读者之所以能够通过想象和联想,接受作者的暗示,懂得作者是借此言彼,是因为作品中用来作为象征的具体形象,与作者所要表现的概念、思想、感情有某种相似、相近之处。巴金自己就谈到:“‘灯’‘灯光’主要的寓意是指光明,是指对光明的向往。”
本文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
本文写作于1942年2月,其时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香港的时候,而中国国内的抗日战争也正处于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人民正蒙受着深重的苦难。当时日本侵略军气势汹汹,表面上不可一世。但实际上,它在中国战场上已经疲于奔命,陷入僵持。为了摆脱困境,它不惜孤注一掷,贸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在太平洋战场上,在中国战场上,日本军国主义表现出了既疯狂又虚弱的两重性。因此,“正义的最后胜利”的信念,燃烧在人民的心中,光明与黑暗的决战必将到来。作者在散文中借“灯”这一极其普通的事物,寄托着自己对光明的赞美和向往,表明了光明必将驱散黑暗、中国人民必将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执著信念。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老师在黑板上展示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13节,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写作者从噩梦中惊醒,看到寒夜中的几点灯光; 第二部分:4-8段。从眼前的灯光回忆起以前见过的灯光,赞美它们能给寒夜中的人们以勇气和温暖; 第三部分:9-12段。由眼前的灯光联想到古代欧洲的两个传说和自己友人遇救的事情,说明灯光凝聚着爱心和温情,对生活的信念蕴藏在人们心中;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暗示抗日战争必将胜利。四个部分中,前两个部分侧重于写灯的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后两个部分侧重于写灯的象征意义,而以第8节为过渡。学生据此理解课文。
4.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细腻曲折而层次清楚,如果能抓住关键性的词句(有关灯或者灯光的关键性的词句)细加探究,就能把握住作者写作时思想感情的脉络。
(见教材,上课讲解时注意板书一些关键词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5.说明本文丰富的象征意义。正如本文写到的那样,读者通过“灯”、“灯光”,可以联想到光和热、温暖和鼓舞、前进的方向、胜利的希望、精神的支柱、奋进的力量等等。在抗战最艰难的年代,自然就会由灯的光明使人产生抗战胜利的信念,而这种信念正是比吃饭生存更重要的精神力量。而且本文写到的还是“平房”里射出来的灯光或者海岛上的灯光,是普通的灯光,似可暗含着:对胜利的向往和信念,存在于民众之中。
6.处理课后思考与练习。
一.教学目的
1.理清课文的思想脉络 2.了解灯的象征意义 3.学习散文运用象征手法含蓄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灯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运用。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
我们都读过《白杨礼赞》,都知道文章极力讴歌了白杨树坚韧朴实的优秀品质,但作者的意图并不在此,他歌颂的是党领导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农民正直朴实的品质和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运用的是什么手法?(象征)在同一历史时期,现代文学巨匠巴金也用这一手法写了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题目是《灯》。
2.作者简介
巴金:中国现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巴金为笔名,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此外还有小说《灭亡》《寒夜》《憩园》。1982年,巴金获得了“但丁”文学奖。巴金既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又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他的散文作品有很多,如《海行杂记》 《随想录》等。3.时代背景:
《灯》是巴金在1942年2月写成的一篇散文。抗战以来,巴金与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巴金在西南地区目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看到时时出现的险恶的政治形势,心情是苦闷和抑郁的。但他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周恩来)的关怀帮助下,抗日救国的意志愈益坚定了;尽管环境艰苦危险,他始终未放下手中那支宣传抗日的笔,民族解放战争必胜的信念化作战斗的力量,写下了像《灯》这一类鼓舞民众斗志,抨击投降势力的文章。为适应斗争环境,《灯》采用的象征的手法,含蓄深沉的语句中充满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1942年2月,巴金在桂林写下一篇有名的散文《灯》。那时,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连续扫荡我抗日根据地,气焰嚣张。国内的妥协势力重新抬头,悲观消沉的情绪日渐蔓延;再加上日本法西斯政府铤而走险触发了太平洋战争,更使一些人迷惘、恐慌。
巴金在共产党的教育下,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始终是坚定的,他自觉地投入战斗,秉笔为文,用特有的战斗方式鞭挞亡国论的鼓吹者,用火一般的热情感染、激励国统区的民众。《灯》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在我们全文朗读这篇文章之前,先听听作者当时的心声吧:
“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我怀疑过‘将来’么?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
4. 作者起笔写“窒闷”感,收笔时却落在“微笑”上,在这一感情转换过程中既无他人诱导劝慰又无突发事件,作者究竟是靠什么力量完成这一感情转换的呢?
《灯》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教师以板书形式展示学生回答的要点:
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教师小结:
作者正是以“灯”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将现实的感受和一些故事贯串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
5.第一部分(1—3段):从噩梦中惊醒,看到黑夜中的几点灯光(“眼前”)。第二部分(4—8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行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第三部分(9—12段):讲述有关灯光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
光的象征意义(“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
情转变
6.文中都写到了哪些“灯”?
能给人以温暖,明亮的灯 给人指路的灯
带给人希望的生命之灯
7.了解象征手法(多媒体)
1.什么是象征手法?使用象征手法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象征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
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形成散文的含蓄美。
含蓄之美,是许多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含蓄,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意在言外,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8.“灯”的象征意义?
寄托作者对光明的赞美和向往,表明光明必将驱散黑暗,中国人民必将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执着信念。
第四篇:巴金《月》说课稿
巴金散文诗《月》说课稿
月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1941年7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巴金的散文诗《月》。下面我主要从理念、教材、学情、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理论
1.理论:结合冯忠良教授的《教学新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的相关理论,本节课采用“一主二能”课堂模式,重点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就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朗读)的技能。
2.课标:新课标对于7-9学段的学生,提出了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课标还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给出了明确的、可操作的要求,“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月》选自巴金散文集《龙 虎 狗》,是巴金早期的一篇散文诗,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作者同时创作了《日》《月》两篇,日从正面角度宣扬了人类追求光明和温暖的决心;月则是从反面角度宣扬了远离黑暗和寒冷的愿望,一正一反,相辅相成,使文章表达的思想更全面,更辨证。通过一冷一热两种事物的描写,作者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人教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散文诗,其中《雪》是鲁迅的名篇,《雷电颂》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一首激越澎湃的内心独白。《海燕》是高尔基的篇目。《组歌》是纪伯伦的。五篇课文的教学,都很讲究诵读。本文被选入单元第三课,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课文难度相对《雪》和《雷电颂》较为浅显,能及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上两课学习的散文诗风格特点、朗诵技能,开启后面对外国散文诗《海燕》《组歌》等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象征手法的鉴赏能力。
三、说学情 1.学生优势:初二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散文知识,八年级级下学期,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好,学习动机、自控能力都较初一有所提升。本文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品读分析。同时,学生的情感涵养可能还不能够真正体会到文中所描绘的作者的炽热与冷寂,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更好进入作品的天地。
2.存在问题:但是,散文的阅读理解仍然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文字优美,含义隽永的散文诗并不是这些00后的“菜”,没有阅读的兴趣,再加上这篇文正的时代印记明显,缺乏人生阅历的孩子,很难身临其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另外,学生个性鲜明,但语文基础与语文能力较差,个体间学习水平差距比较大。重点难点的突破有一定的挑战。
四、说目标
1.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月、姮娥等意象的象征意义。2.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重点:通过分析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感受。⑵难点:如何理解“姮娥奔月”与本文的主题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分析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特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以语言诵读品味为主,通过领读、比较阅读、齐读等不同的诵读方法,适当采用启发点拨法,完成本课教学;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教师设疑提问与学生设疑解疑结合,共同研究作答,解决本文重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课文,自主探究,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分化学习难点。)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会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诵读法。在诵读中感悟亲情,在诵读中品悟语言魅力和写作方法;迁移法。学生根据间接经验的学习品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学会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通过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学习中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学会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简要阐述我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主要思路:导入激起情感共鸣、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合作学习把握主题、探究学习体会情感和检测反馈巩固提升几个步骤。
(一)新课导入,激发共鸣:(预计5分钟)导语:(投影展示一副挽联:激流破寒夜,皆为真话;病室成憩园,亦守良知。用背景音乐营造抒情的气氛。)大家说,这副挽联是写谁的?(巴金,解释这挽联的意义,肯定巴金的伟大艺术成就)大家看到月,能想起哪些诗句,勾起你什么样的情思。(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巴金老人在年轻时候写的一首散文诗《月》。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并且渲染气氛,勾起学生对月的美好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将要进行的讲课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预计10分钟)1.听范读录音,初步体会作者月下之情。
配乐朗读课文(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要求和技巧。并将自己认为重点语句圈点勾画出来。
2.自由朗读,提出疑问。
预设:文章为何以“月”为题?“某某人”指的是谁?《月》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
(设计意图:学习批注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并在这一环节训练学生质疑与思考的能力,为下一环节的深入研习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预计15分钟)小组讨论,合作解疑
1.解决小组内的问题,组内解决不了,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并不难,本文的景物“月”的特点也很明显,所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应该可以完成文中意境的概括。这样设计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2.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合作探究课后研讨与练习
(三):以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也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联系起来阅读,你对《月》的主题会不会有新的理解?
(补充背景知识:1941年巴金的大哥自杀后,留下一大家人,由于战争阻隔,原由三哥承担的生活费用就只能靠巴金了,但巴金筹建的文化生活出版社桂林分社也面临危机,一些同事的先后离开使他顿感悲寂,不知所措。巴金拼命地写书、译书、编书,他不愿被经济问题所困扰,更不愿因生计影响自己的创作心境与创作质量,最令他难以忍受的是自己心爱的未婚妻萧珊远在异地求学,加之此时抗战吃紧,国运衰颓。)
(设计意图: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与《日》的比较阅读,更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凄凉的语言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3习习惯和阅读兴趣。落实本课学习重点。)
(四)探究学习(预计5分钟)
探讨文章最后一段“嫦娥奔月”,是什么目的?
知识链接: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鲁迅《呐喊》自序)
(设计意图:此设计是为了突破难点,40年代巴金的作品特色是充斥着“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本文作者对光和热的赞美,对生命力的赞美,我们不难理解,但是与此同时,作者还有对漫漫长夜和严冷寒夜的憎恶,对探索者和殉道者的赞美,姮娥这一形象作者用了“但是”,情感与对“夸父”和“飞蛾”之类的形象有变化,需要引领学生仔细思考。)
(五)检测反馈(预计5分钟)1.检测:《星》巴金
2.作业:尝试运用象征(借物抒情)手法,仿写《月》,写在随笔本上。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后说说的板书设计:
月
巴 金
月——
姮娥奔月
——情
冷清
炽热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巴金《灯》读后感(基础、现史)
生命的那一点光,那一点热
——读巴金散文《灯》有感
文学101 0926211229 吴佳忆
《灯》是巴金的一篇抒情散文,1942年写于桂林。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同时为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对国统区也加紧了进攻。桂林遭到了敌机的连续轰炸,城市变成一片火海,人民遭受着巨大的灾难。巴金愤慨于敌人的凶狠残暴,也痛恨国民党的反动和腐败,但他对抗战胜利仍然充满信心,他从人民团结一致,前仆后继的抗战中看到了希望,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灯光一样,得到安慰和鼓舞,获得勇气和力量。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了它的发育。”这番震撼人心的激荡之词撞击着我的内心,《灯》的光芒让我看到了生命中的那一点光和热。
《灯》中的老人因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而重拾对生活的激情而热忱,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或许现代过于匆促的生活节奏让忙碌的人们无暇顾及他人,但偶尔脸上友善的微笑也带给人们如沐春风的感觉。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像灯那样照亮我们的生活,虽然哈西里岛上的古希腊女教士希洛最终未能如愿以偿的将利安得尔召回她的身旁,但那岛上的灯光一定会在远方照亮他亲爱的弟弟,让他继续充满希望地为生活和理想而奋斗。《灯》中有一句话让我彻底惭愧于我的慵懒。巴老说:“我们不是单靠痴迷活着。”如此的通俗明白,却也如此地意蕴深长。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未来究竟是何物于我们是一片的茫然。可是此刻,我有了一点真切的体会,我们不仅依靠我们的躯体呼吸,更依靠我们的灵魂和头脑生存,行尸走肉搬地游荡于人世间是不为人所齿的。未来如何我们不知,甚至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们依然困惑,但我们可以做有自己。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生活有那一点光和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呢?
看到《灯》中,巴金爷爷写到“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这
让我想起了盲人点灯的故事,当僧人疑惑地问盲人点灯的原因时,盲人深沉地回答说:“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占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了我。”是啊,点燃灯,有时在给自己照明的同时,也为他人起到照明的作用,给了他人光和热,给他人温暖、勇气和希望。虽然,在这个灯火通明的社会上,有些人的灯已经弱了或灭了,但很多人的灯还是亮着的,要不汶川的人能那么快地站起来吗,那里能重建那么快吗?要不会有亚运爱心接力吗?
太阳,给世间所有人光和热,可它不是时时刻刻能将它们给我们,也有阴暗的时候,或许,人也是这样,那颗已经被点亮的心灵的灯似乎熄灭了,但其实,它还亮着,只是需要一点点的时间来补充燃料。这人间的灯,是不会灭的!
巴金说:“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会永沉海底。”是啊,生命若没有那一点光和热,我们何以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