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器人教案doc
《机器人》教案
一、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面表现“我的机器人朋友”。
2、了解机器人的功能和特点,让学生知道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机器人伙伴想象,机器人伙伴能画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面表现“机器人伙伴”。
四、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并用自己喜爱的颜色进行涂色。
五、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图片、课件。
学生:铅笔、记号笔、水彩笔、彩色铅笔„„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接受自己的机器人玩具,并让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玩具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导入新授
1.我们身边的万能机器人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展示哆啦a梦的图片。
2.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哆啦a梦(小叮当)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生:“小叮当有个万能口袋。”
师:“那小叮当的口袋里都有些什么宝贝?” 生:“时光机、魔毯、竹蜻蜓等。” 3.机器人瓦力
播放机器人总动员中的三个短片,让学生在短片中认识机器人瓦力,并让他们找到瓦力的好朋友。
生:“瓦力的好朋友是伊娃。”
机器人总动员中的机器人,各有各的功能,有打扫卫生的,有警卫机器人,有寻找生物的机器人。瓦力的功能是在未来被污染的地球整理垃圾。那么同学们,在未来的世界里,你认为机器人还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我们又怎么将他们绘画出来呢?
3、学习画机器人
1.展示其他机器人的绘画图片,欣赏别人设计的机器人,观察它们的功能和画法。
2.总结机器人的主要组成图形和我们最常用到得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半圆等等。
4、教师演示
1.绘画过程中讲解我的步骤,并在绘画过程中解释我机器人的功能。
2.告诉同学们在绘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醒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演示完毕后,同学们准备如何画?如何表现?
5、小组讨论后,学生设计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巡视全班学生作业。
2.辅导个别学生,引导其作业紧紧围绕主题。
3.适当之时给其绘画资料借以参考。
4.鼓励学生画出独特的作品。5.选出二名学生来讲讲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学生分别讲明创意,为其他学生拓宽思路。
6、给自己的机器人进行涂色
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上色
7、小结
1.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领域无法进入,还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机器人呢? 2.设计机器人是一种创新活动,它需要我们展开自己的想象,放飞自己的思维,不断构建自己的梦幻中的新事物。
第二篇:初识机器人教案
初识机器人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机器人的基本概念 2.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3.智能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 4.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简介 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用途、分类及发展历程,通过实物及视频初步理解智能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初步学会仿真系统的使用。能力目标:
通过探索、实践与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协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机器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智能机器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的编程调试
教法:启发引导式:多媒体广播演示+实物演示讲解
学法:以导学为主线,讨论交流并自主实践,完成探索任务 教学准备智能机器人实物及仿真系统、计算机,学习资源素材等 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学生进入主题。出示课题:《初识机器人》
二、引导问题:
(一)、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及三个基本特征
给出一些机器人图片,请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1.你认为什么样的机器是机器人?(概念)2.机器人是否一定具有人型?
三、讲授新知识 总结学生回答的问题
1、机器人的基本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者生物相似的智力,如感知能力、动作能力、规划能力等。
2.机器人应具有的三个特征:
有身体: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形状结构; 有大脑:有程序控制,能自动工作;
能动作:有行为功能,能自动执行一定的动作
根据上述概念,同学们还能举出身边存在的机器人吗?
展示日常生活及各领域用到的机器人:电冰箱,微波炉,红绿灯,自动票或售货机,工业电焊或装配机器人,军用排爆机器人,民用高楼清洗机器人等
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讲解:机器人分类: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二)、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机器人构想:西周时期能歌善舞的伶人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59年美国,“尤尼梅特” 机器人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三次重大换代:
第一代:示教型机器人;
第二代:有感觉的机器人;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春天 20世纪七十年代
机器人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机器人学,研究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行为。机器人向人类进化:20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COG仿人机器人;日本:本田公司,86年开始P系列、ASIMO人型机器人; SONY公司爱宝机器狗、QIRO舞蹈机器人中国:98年国防科大,“先行者”仿人机器人。
20世纪末,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青少年的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科技竞赛蓬勃发展,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教育专用的智能机器人,如:能力风暴、乐高、中鸣、通用等
(三)乐高EV398998机器人
教师演示:演示一些机器人实物陀螺仪小人。观看教育机器人实物演示:
通过上面的视频和实验演示,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一个最简单的智能机器人,它至少应该包含哪些部分呢?
搭建→按照搭建图搭建一个小车,包括各种电机和传感器,并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编程→以巡线为例编写一段巡线的程序,讲解编程的一般过程 下载调试→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试运行程序,如果出现错误进行调试直到机器人完成任务。
结合机器人实物和图片归纳总结: 组成智能机器人的三大基本系统: 感知系统(传感器)、决策系统(微电脑处理器)、执行系统(电机、指示灯等)
(四)布置作业
了解生活中一种能见到的智能机器人。
第三篇:机器人选修课教案
凤翔县西街中学科技活动课程讲义
机器人
凤翔县西街中学科技活动室
2015年3月20日
目 录
第一章 走进机器人世界
1.1 学前教育 1.2 触摸机器人
1.3 机器人的硬件构成 1.4 机器人的软件
第二章 机器人结构搭建
2.1 有“皮肤”的三轮车
2.2 有“眼睛”的自寻迹小车 2.3 有“手臂”的投篮机器人 2.4 履带战车 2.5 灵活转弯小车 2.6 娃娃学步 2.7 六足牛
第三章 机器人程序设计
3.1 三种灯光控制 3.2 避障 3.3 自寻迹 3.4 秒表
3.5 两地控制 3.6 判粗细
3.7 计数与判奇偶 3.8 多任务 3.9 事件控制 3.10 无线通信
第一章 走进机器人世界
1.1 学前教育
教学目标:理解本课程的意义,理顺教学秩序,认识课程目标。教学重点:理顺教学秩序 教学准备:学员须知30份 教时:1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学员分组,选定班组长。
二、宣布课堂纪律、注意事项,介绍学习方法。
《机器人制作》学员须知
严格
协作
研究
一、严格
1、准时上下课。特殊情况事先向组长请假。
2、保管好器材,不遗失、不损坏。
3、保持环境安静、清洁,不得有粗鲁行为。
4、爱护电脑,禁玩游戏。
二、协作
1、每两人为一基本学习单位,合用一套器材,共同完成每个制作任务。要求:
⑴互相配合:交替进行各项操作,使人人都具有独立搭建与编程的能力。⑵互相帮助:有困难时共同探讨,一起进步。
2、每四人合用一台电脑,充分利用电脑获取信息和练习程序设计。
3、每六人为一个小组,合用一个调试场地,三、研究
获取信息: 听课、利用电脑查阅资料和帮助文档、从互连网获取信息。 积极实践: 注重具体的结构搭建和编程练习,结累经验。
探索研究: 开拓思路,展开联想,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想法
四、评价
以上三条(严格、协作、研究)和机器人项目制作结果作为学习成绩的依据 成绩分四档: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
五、理念
乐高机器人制作理念
做中学 玩中学 团结协作
祝同学们: 团队协作 学得愉快 技术进步 能力提高
班组长职责
管理班长:①填写出勤情况表
②协助组长处理管理上的难点 ③及时与教师沟通管理上的问题 技术班长:①技术上领先全班同学
②协助组长处理技术上的难点
③及时与教师沟通技术上的问题
组 长: ①技术上领先组内其他同学
②管理组内纪律,接受同学请假,③及时与二位班长协同工作
1.2 触摸机器人
教学目标:认识机器人的定义,了解机器人现状,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机器人的定义 教学准备:录像与PPT课件 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观看录像资料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讲解机器人的定义
二、讲解机器人现状
三、附件
1、机器人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机器人还没有一个权威而又确切的定义,但“机器人是自动工作的机器”这种说法还是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这样说来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机器人的存在。譬如:家中的电饭堡、洗衣机、各种防盗报警器,出租车的计价器等等。
既然机器人是自动工作的机器,那么利用机器人就可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当今,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涉及到了工业、农业、家政、科研、军事实战等领域。机器人的足迹遍布陆地、海洋、天空,甚至在浩荡的宇宙太空上也能觅到它的芳踪,火星上的“勇气号控测器”向人们展示了它靓丽的风彩。
机器人要按照人们的意图自动地工作,它就必需有存放程序的存储器;为获取工作环境的信息就要有传感器(输入设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运算和处理,根据程序设计的工作步骤发出控制指令,这就要有CPU(中央处理器);经过处理的信息要转化成输出声音、图像或是动作,就需要执行机构(输出设备);再有,人们为完成某一特定的的任务,给机器人编写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这样看来机器人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当然,机器人是一个集多个学科的高科技产物,随着通信、网络、材料等各种高新技术的加入,使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功能越来越强大。机器人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成了衡量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机器人技术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和重视,纷纷在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和教学普及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2、图片资料
我国研制的工业机器人
日本索尼公司研制的娱乐机器人
美国研制的”角斗士”军事机器人
日本研制的家政机器人
水下排雷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
3、积木式机器人
积木式机器人是各大厂商专为广大青少年学习制作机器人而开发的,一般以套件的形式提供。套件中包括机器人控制器、输入输出部件、编程软件光盘、程序下载装置、机器人外形结构件、制作说明书等。厂商不同提供的套件也不同,有的结构件是整体不容易拆装和改形,有的结构件是散件,可以随心所欲自由拼凑,有些控制器是封闭的,有些是开放的,可以扩展一些输入输出端口。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强大的直观的图形化编程平台,有了它,学习机器人程序的设计将变得轻松而愉快,当你学而有余时,也可以采用高级语言来编程。另外,套件中提供的各式各样易插易用且性能优越的传感器和小马达,省却了你诸多的烦恼。积木式机器人的确是机器人初学者得心应手的好帮手。
以下是国内常见的积木式机器人的图片资料。
乐高机器人
乐高新款机器人
广茂达AM—Ⅱ机器人 纳英特机器人
通用教学机器人
中鸣机器人
1.3 机器人的硬件构成
教学目标:认识机器人控制器、输入、输出部件、积木构件。教学重点:RCX控制器
教学准备:硬件实物、图片,PPT课件。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整理硬件储物箱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介绍RCX控制器
二、输入、输出部件
三、积木构件
四、按照9786核心套装图片,整理硬件储物箱
五、附件
乐高机器人控制器(RCX)
RCX与输入、输出部件的连接
乐高的输出部件:
a)9V迷你马达 b)9V高速马达
c)9V传动马达
d)微型马达
e)遥控赛车马达
小灯
蜂鸣器
乐高的输入部件
角度传感器 光线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触动传感器
乐高的积木
图 纸
实 物
1.4 机器人的软件
教学目标:初识乐高编程软件《ROBOLAB》 教学重点:功能面板与工具面板的操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电脑。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编一个最简单的程序 教学内容与过程:
内容——软件的启动与关闭;功能面板与工具面板的作用与操作;程序的下载与运行。
第二章 机器人结构搭建
2.1 有“皮肤”的三轮车
教学目标:能按照结构分解图,完成本项作品的搭建,理解乐高积木的作用。教学重点:乐高积木与图纸的匹配,教学准备:结构分解图,乐高结木,RCX一个,马达二个,触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有“皮肤”的三轮车。教学内容与过程: 实践操作。
2.2 有“眼睛”的自寻迹小车
教学目标:能按照结构分解图,完成本项作品的搭建,理解乐高积木的作用。教学重点:乐高积木与图纸的匹配,教学准备:结构分解图,乐高结木,RCX一个,马达二个,光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有“眼睛”的自寻迹小车。教学内容与过程: 实践操作。
2.3 有“手臂”的投篮机器人
教学目标:能按照结构分解图,完成本项作品的搭建,理解乐高积木的作用。教学重点:乐高积木与图纸的匹配,教学准备:结构分解图,乐高结木,RCX一个,马达二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有“手臂”的投篮机器人。教学内容与过程: 实践操作。
2.4 履带战车
教学目标:能按照结构分解图,完成本项作品的搭建,理解乐高积木的作用。教学重点:乐高积木与图纸的匹配,教学准备:结构分解图,乐高结木,RCX一个,马达二个,触感二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履带战车。教学内容与过程: 实践操作。
2.5 灵活转弯小车
教学目标:能按照结构分解图,完成本项作品的搭建,理解乐高积木的作用。教学重点:乐高积木与图纸的匹配,教学准备:结构分解图,乐高结木,RCX一个,马达二个,光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灵活转弯小车。教学内容与过程: 实践操作。
2.6 娃娃学步
教学目标:能按照结构分解图,完成本项作品的搭建,理解乐高积木的作用。教学重点:乐高积木与图纸的匹配,教学准备:结构总图,乐高结木,马达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娃娃学步”。教学内容与过程: 实践操作。
2.7 六足牛
教学目标:能按照结构分解图,完成本项作品的搭建,理解乐高积木的作用。教学重点:乐高积木与图纸的匹配,教学准备:结构分解图,乐高结木,RCX一个,马达二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六足牛”。教学内容与过程: 实践操作。
第三章 机器人程序设计
3.1 三种灯光控制
教学目标:学习顺序结构、绝对跳转指令,完成三种不同灯光控制的编程。教学重点:顺序结构与绝对跳转指令
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乐高积木,RCX一个,小灯一只,触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学习内容:
输入部件触感,输出部件小灯,停止图标,绝对跳转图标,开始与结束图标。
一、台灯控制程序
功能:按钮按下后,小灯亮,再次按下,小灯灭,可重复。
台灯控制程序
二、门口灯控制程序
功能:按钮按下后,小灯亮,延时2秒后,小灯灭,可重复。
门口灯控制程序
二、警灯控制程序
功能:程序启动后,小灯间隔1秒闪烁,始终循环。
警灯控制程序
3.2 避 障
教学目标:,马达图标与时间等待图标,完成“碰碰车”控制的编程。教学重点:马达图标与设置,时间等待图标与设置。
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乐高结木,RCX一个,马达二个,触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硬件配置与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学习内容:
马达图标与设置,时间等待图标与设置。
“碰碰车”控制程序
功能:小车向前运行,遇到障碍,先后退0.2秒,再转弯0.5秒,然后继续前进
“碰碰车”控制程序
3.3 自寻迹
教学目标:学习光感的应用,选择结构的应用,完成“沿黑线走”控制的编程。教学重点:选择结构的应用
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乐高结木,RCX一个,马达二个,光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硬件配置与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学习内容:
光感的应用,选择结构的应用。
“沿黑线走”控制程序。
功能:小车自动沿黑线行驶,但不会停止。
“沿黑线走”控制程序
3.4 秒 表
教学目标:学习计时器、显示屏、容器、清零,完成“秒表”控制的编程。教学重点:计时器、显示屏、容器、清零图标的应用。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RCXG一个,触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硬件配置与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计时器、显示屏、容器、清零图标的应用。
秒表控制程序
功能:按钮按下,开始计时,显示屏以0.1秒累加,再次按下,时间值固定。
3.5 两地控制
教学目标:学习容器清零,选择结构嵌套,完成“二个按钮控制一个灯”的编程。教学重点:选择结构嵌套
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RCX一个,小灯一个,触感二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硬件配置与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容器清零,选择结构嵌套。
“二个按钮控制一个灯”的程序
功能:两个按钮均可独立控制一个小灯。
3.6 判粗细
教学目标:会计算机器人经过某段距离的时间,完成“判断黑线粗细”的编程。教学重点:怎样判定过了一段路程。
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乐高结木,RCX一个,光感一个,场地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硬件配置与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确定经过一段黑线的时间程序
“判断黑线粗细”的程序
功能:小车前进,过细黑线继续前进,过粗黑线后小车停止。
场地图纸
3.7 计数与判奇偶
教学目标:学习容器的运算,容器选择图标,完成计数与判奇偶的编程。教学重点:容器的运算,容器选择图标。
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RCX一个,乐高结木,马达一个,光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硬件配置与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机器人场地与“判粗细”程序相同
计数程序
功能:小车前进,过粗黑线后小车停止,显示经过的细黑线数目。
判奇偶程序
功能:小车前进,过粗黑线后小车停止,若经过的细黑线数目为奇数,机器人会亮一个灯。否则,若经过的细黑线数目为偶数,会亮两个灯。
3.8 多任务 教学目标:学习多任务编程、音阶图标,完成“边走边唱歌”的编程。教学重点:多任务编程
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RCX一个,乐高结木,马达二个,光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硬件配置与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多任务“边沿黑线走边唱歌”的程序
3.9 事件控制
教学目标:学习事件控制应用、完成“任意时刻停止沿黑线走”控制的编程。教学重点:事件控制应用
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RCX一个,触感一个,马达二个,光感一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硬件配置与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任意时刻停止沿黑线走”程序
3.10 无线通信 教学目标:学习无线通信应用、完成“双胞胎小车”控制的编程。教学重点:顺序结构与绝对跳转指令
教学准备:ROBOLAB软件,RCX二个,乐高结木,马达一个,角感二个。教时:1课时
课堂练习:硬件配置与ROBOLAB编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双胞胎小车”程序
“发信小车”程序
“收信小车”程序
第四篇:美术教案机器人
美术教案;机器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调动幼儿思维,提高想象力及创造力。
2、学习创造性地表现机器人的形象,巩固幼儿对涂色技巧的掌握。活动准备:机器人范画一张,画纸、颜料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1、引导幼儿观察范画并讨论:机器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和人一样有头、身体、四肢、五官等)
2、说一说:你心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头(身体、四肢、五官等)是什么形状的?(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
3、进一步启发幼儿:机器人的各部分可不可以像我们身边的某样东西,或是种小动物(植物)呢?
4、幼儿动手作画,教师进行指导。提醒幼儿:
1)我们要画一个身体强壮的机器人,不要画得太小; 2)用单色笔勾画轮廓,注意保持画面整洁; 3)涂争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涂,不要涂到轮廓线外。
(三)拓印。
(四)评价作品。
从构图及色彩等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先请幼儿互评,最后教师小结。
第五篇:快乐机器人教案
活动名称:艺术活动《快乐机器人》(音乐游戏)
执教者:蔡丽娟
设计意图:
本次音乐活动所用的乐曲是《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经过剪辑变成活动音乐,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结合大班幼儿对机器人的喜爱以及合作意识和爱表现的特点。我将剪辑出的句式工整的三段,引导幼儿把第一段是机器人充电场景,第二段是机器人走路场景,第三段是机器人合作互相传递模式。
整个活动设计中,将音乐贯穿其中,通过音乐的感染力,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音乐并感受XX ▏XX的音乐节奏。
2.在熟悉音乐节奏的基础上会进行机器人传递游戏,理解机器人传递的模式。
3.体验同伴间合作游戏的默契与快乐。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看机器人视频。
2.物质准备:剪辑《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中句式工整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模仿机器人做动作的兴趣 师:你们会做机器人动作吗?
1.机器人的动作跟人类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帮助幼儿了解机器人动作的特点。3.小结:人类的动作很连贯,机器人的动作硬邦邦的,一顿一顿的。
4.通过图片,引导幼儿听口令表现机器人动作。
二、引导幼儿感受前奏及XX ▏XX的音乐节奏和快慢变化 1.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一听音乐的节奏是什么样的?节奏有变化吗?
2.再次倾听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踏步动作,感受前奏及音乐的快慢。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感受一下机器人走路的节奏。3.讨论:音乐可以分成几段?
4.通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前奏、快、慢三段。
三、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大胆表现机器人动作
1.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旋律做动作,在前奏做充电动作,慢的地方请做走路动作,快的地方做各种家务动作。
2.根据个别幼儿情况分析,再次游戏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动作。
四、引导幼儿理解机器人传递的模式,随乐合作游戏 1.通过图片的不同,引导幼儿理解机器人传递的模式。2.师幼共同游戏。
3.引导幼儿观察两人合作游戏,感知两人轮流传递的动作模式。4.幼儿尝试两两合作轮流按开关,给对方补充能量。5.分享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