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次备课”——打开有效课堂的金钥匙(范文模版)
“二次备课”——打开有效课堂的金钥匙
石家庄第四十一中学
谷超
俗语说:“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用之于教学,便是没有适合所有教师和所有学生的教学预设,“众口”本来就是“难调”的。那么我们拿到“学案”以后,二次备课便是不可或缺的。“照猫画虎”“照本宣科”式的使用别人拟制的,或自己曾经的得意之作,是不负责的。自己无法进步,学生也会被搞得一头雾水。人家的才思,你或许无法复制。你过去的灵感,总有些东西会被时间淘洗掉。或不合时宜,或泥沙俱存,这就需要进行二次备课。所谓二次备课是指教师在结合教材完成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上的各种变化,对首案进行调整、修改、完善,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二次备课”的认识。
一、二次备课的关注内容
1.对课前备课的全面反思总结二次备课首先是对课前备课的全面反思总结。这包括对教学内容处理的科学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切性、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学生情况的分析是否到位等。教师的课前备课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教学,不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是无法辨认的,教师应当在课后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一节课的准备打下良好基础。
2.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全面反思总结。由备课到课堂教学结束,是一个由“剧本”到“演出”的再创造过程。课前备课再好,教案写得再周到细致,讲课时都不可能绝对按照教案去一字不变讲演。一是因为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出现突发情况,需要及时调整计划;二是因为由“剧本”到“演出”,教师心情,外界环境都不同的,不能读剧本,背台词,要有情感、技艺的恰切运用;三是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有时会出现失误,有时灵感闪现,会使教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成果,因此,课堂教学结束后,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失败之处和创造性成果进行反思总结,找出今后可以借鉴失误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二、二次备课的有效方法
1.删减和补充法。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案增减。把教学设计中不合适的环节删减掉,并补充反思后觉得可能会适合的环节。而补充的,除了要补充方法还要补充可能,另外课堂用语、练习、板书等内容也应在补充的范围之内。还要把在上节课堂上注意观察到的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本节课的反映情况进行分析,并思考这些反映的“背景”。并做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补充。
2.粘贴法。
对已有的教学资料可以进行充分地利用。如果需要用到已有的资料,可以把它粘贴到旧的教案合适的位置。
3.选取法。
如之前已经进行过两次备课了,或者已经有了集体备课和第一次对集体备课的修改了。那么如果需要再“二次备课”的话,那就可以对之前两次或者几次备课进行选取,选择可能适合于下次授课班级的部分教案,把几个部分进行糅合,并进行再调节。
4.表格法。
表格法指的是在备课前将教法,学法,教学目标、重难点、课前准备、课前操练、新课呈现,拓展巩固,课后练习,板书设计、教学用语制作成表格。然后在进行二次备课的时候可以按着需要选择其中的几个填写。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它简洁明了。三、二次备课的表现形式
1.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是教师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的反思、评价、总结记录。通过反思日记,一则有助于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则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三则有助于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反思日记应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技能、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
具体包括对已有教案设计的质疑与推敲;对实际课堂教学情景的记录与追问;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的分析与反省;对教师那些不言而喻、心照不宣的个人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信念的审视与拷问;对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诊断与探究等。
应引起注意的是,反思日记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不能单
一、片面地就事论事,要尊重教学反思内容的丰富性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综合、系统的理论检查。要以对现实的超越、构建新的意义为目的,使反思有其高远的指向与长久的动力。课后反思时,教师应具有执着的追求精神,强烈的问题意识,开放的心态,只有这样,反思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教学后记
教后记主要是记录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的情感状况,教学成果等,特别注意记录教学中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具有促进有效教学的潜能,它是学生对学什么、怎么学的一种批判性思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成果。
教后记贵在坚持和及时。只有长期记录,及时记录,以记录促进思考才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案例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练习与作业,经常会出现平时反复强调的问题,到学生这儿就会出错,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时,要么漏乘,要么忘记变号等问题,导致解题的错误非常高,如何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成为我备课的重点。下面是我的第一次备课时,针对学生易错处进行精心设计的一个情景。
【修改前】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师:去分母得:2(m+1)-3m+1=-1时,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请指明错误。并说明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时应注意什么?
生1:分子3m+1应加括号,分数线也起到括号的作用。
生2:方程右边-1项也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
师:很好,那谁来概括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时,哪些地方需要大家引起注意啊?
生3:我认为: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即不要漏乘;
(2)分子是一个多项式时要看成一个整体,用括号括进来„„
【修改后】例:解一元一次方程
在上课时安排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题,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再有意识的收集学生中的“错误”,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练习过程,并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本人及其他学生一起反思解题情况,先让学生本人找出错误,如无法完成的,请同学帮助,并请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各步须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反思】学生书面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容易被教师发现,而在听课过程中产生于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思维却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应提供给学生暴露错误的机会,通过板演或口头回答展示自身的思维,大家共同讨论解决。作业讲评课上,教师应展示一些具体的、共性的错误,引发讨论,让学生找出具体错处,深挖错误根源。
3.评价记录
评价记录是一种同伴互助式的二次备课。其具体做法是同伴教师通过对某一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的观察,在教学结束后,同伴教师根据观察记录与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师进行评点、分析,找出教学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作出相应的评价,从而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教师及时将这些评价记录下来,可以为自己的后续教学提供改进、完善的资料。
“教育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但我们可以通过二次备课,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不让更多的遗憾留在我们心中。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二篇:打开思想品德课堂大门的金钥匙
打开思想品德课堂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教学法
平远县泗水中学
刘远平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动力,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可以激发出极大的热情,从而产生高昂的求知欲。古往今来,不少有成就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艺术家等,他们事业的开端,进取的幼芽,往往萌生于某一兴趣爱好,如我国著名科学家童第周教授,在生物学、动物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则起源于青少年时代对青蛙的浓厚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使他终生在这方面耕耘、进取、开拓。但兴趣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环境的熏陶和有目的的培养。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科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其重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也是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教师应十分注意,使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的态度,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使他们从老师乐观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从而激发起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趣。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其中有一课,需要找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喜、怒、哀、惧”四种不同的情绪。我首先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微笑的表情,这个微笑像春风,拂去了同学们心头的紧张,它又像春雨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田。让同学们陶醉于知识的殿堂。许多同学纷纷登台表演,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了。
二、讲究导入新课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精彩的导课技巧可引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它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在的动力,进而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良好氛围。
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一句名言俗语,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恰当生动的比喻,或者一幅夸张的漫画都是导入新课的载体。运用得好会使得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难报三春晖》一课时,首先全班同学齐背涌《游子呤》:“慈母手中线,游于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背涌完这道古诗后,同学们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这时我又进一步诱导,看哪些同学能给这首古诗配上一幅漫画,并写出几句发自肺腑的感言。同学们一个个凝神思考。稍许一个叫李田的学生把他的漫画展示给大家,并眼泪汪汪地给大家读着他的肺腑感言。同学的心灵再次被深深的感动,这时,我及时向学生指出:“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如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那么孝亲敬长的观念就深深印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另外讲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诚信是金》一课时。让同学们讲述一则关于诚信这方面的故事。其中一个学生讲了“一诺千金”的故事:西汉初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用。凡答应了的事,无论多么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办到。当时流行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
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故事的由来。故事讲完后,我反问学生:古人尚且知道讲诚信,那么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呢?同学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一下高涨起来了。
三、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观需要。
在讲《增进心理健康》一课时,明确告诉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人生黄金阶段,由于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种种矛盾,也会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对当前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都将大有好处。这样就唤起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强烈兴趣。
四、巧设比喻、情境感召、贯彻美育原则
创设特定的情境、巧设比喻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感染力,使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在讲“意志对行动的两个作用时”就巧设两个比喻,把意志比喻成汽车上的发动机,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去达到目的。另一方面把意志比喻成汽车上的制动器。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的行动。通过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意志对行动的两个作用。
五、阅读精美句子、强化记忆明道理
有的人认为思想品德教材上都是一些干巴巴的道理,其实不然,现在的思想品德教材上精美的句子,哲理性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如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日新又新我常新》里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又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则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老子的名言。如果让学生记下这些名言警句,对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不是会有帮助的吗?同时也会提高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
六、精讲多练、巧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精讲多练,对于可读性不强,道理较为难理解的教材要精讲、讲精,然后巧设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去思考,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方,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欢悦、愉快的心情下学习,切忌用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严厉的训导扼杀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让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去铺就学生成才之路。
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思考平远县泗水中学
刘远平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开放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因此,搞好活动课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培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并未真正突显其特色,甚至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1、从教师的角度看,部分教师存在观念陈旧认识不足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思想品德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看不到活动课的意义所在,认为活动课不实在,可有可无,有的把活动课上成了“自习课”或“放羊课”,有的则把活动课看成总结课或复习课,有的还是采用传统单向度的知识灌输,有的虽然在形式上上了活动课,但主题不突出,组织不严密,无任何效果,有的甚至把活动课的内容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些做法背离了新课程标准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率低,理解不到位。
在很多活动课上少数学生确实比较活跃,他们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发言权、出场率。活动课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让学生在活泼、愉悦的的课堂气氛中去体验和感知,因此我们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而不应在课堂上只关注中上等水平的学生,甚至忽视对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爱,这样会造成每次活动课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总抱着冷漠的态度。
3、从教学过程看,教学目标不明确,形式不灵活,活动成了走过场。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在许多思想品德活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看起来学生情绪高涨,热热闹闹,但活动结束,学生却并未真正理解意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意义。有些学生也做了总结、发言,但思维却不深刻。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节约时间,不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活动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就算达到了,那也只能是认识目标,能力目标又怎么能达到呢?
4、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未实现。
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决定了他们只要遇到新的感兴趣的情景或话题,就很可能“炸锅”,学生最大的兴趣仅会停留在自己或他人的表演或表现是否完美,这节课是否热闹上,教师设计的目标他们并不在意,需要套他们体会的知识和在活动中形成的能力被忽略,教师所盼望的活动演变成了教师所面对的烦恼。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找适合新课程要求策略,使活动课真正发挥其特色和功效。
1、教师应积极学习,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
新编《思想品德》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对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变抽象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活动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情感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改变已习惯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引导性的教学取代知识灌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实现活动课的目标。
同时,教师在活动课的组织上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指明方向、监督过程、解难答疑、评估学习结果等。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和参与者,是学生言语的倾听者和学生的对话者,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和活动实施的引导者,是不断探索的学习者和课程研究者,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样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也取决于新的学生观的树立,在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用微笑代替严厉与冷漠,师生共同参与探究,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上“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辩论;在上“珍爱生命 善待生命”时,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讲授课、辩论课、讨论课、演讲课等课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活动课又是师生共同投入的以活动为载体的课,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要开展好活动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论从活动课的目的,还是从活动课的过程分析,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展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活动课就成了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活动课教学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也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教学也就名存实亡了。
3、活动目标要明确。
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根据实际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活动课开展的前提。活动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当前本课程教学目标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这是教师在活动设计、开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方。因此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应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这样做反而会对教学造成干扰,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为此,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
活动价值在哪里。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节活动课热闹不热闹、学生活跃不活跃”、“学生表演了几个节目”这些问题上。
4、活动课设计与实践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知识,避免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同时思想品德课又是一门时代精神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国情时事教育,向学生传达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养成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的责任感,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时补充进去,开放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总之,课堂活动课是一种新课堂,思想品德教师应积极适应新形式的要求,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组织活动的教学机智,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让活动课洋溢出无穷的生命力,还学生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第三篇: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孟津县城关一中田凤娟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进入。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判断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主要看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充满悬念的导语,能给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所以在设计课堂导语时,先用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搭设学生思维向更宽广的境界飞跃的平台,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例如在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卢延让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炼字的经典事例。的确,一字之差,却能使作品的境界有天壤之别。“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板书)。大家想想:明明是一枝梅,为什么作者偏偏说是一枝“春”呢?苏轼词云:“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里为什么要说是对一“溪”云呢?学了《咬文嚼字》,我相信我们对字词的推敲会更好
二故事导入欲擒故纵
杜威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生兴趣,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导语作为过渡,有时可先宕开一笔,欲擒故纵,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如讲故事开始,这样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要将作品中的情感迁移过来,化而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往往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感情环境,而与文章有着紧密联系的故事能很快将学生导入到一种理想的课堂氛围之中。例如,在讲授英国作家房龙的《<宽容>序言》时,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在茫茫的草原上,当暴风雨将要来临的时候,人们能看到一种天蓝色的小星星。这是些非常奇怪的天蓝色的小火舌,仿佛暗示着某个神话故事似的。据说这些美丽的小星星是古时候一位勇士的血化成的,他的名字叫丹柯。穿越不过的森林从三面把这族人的营地包围着,而在第四面——才是一片草原。当一场灾难降临时,他要把自己的部族领向幸福,但在密林里,他受到了误解、猜疑、谩骂。于是,他撕开自己的胸膛,捧出自己的燃烧的心脏,用心灵之光将人们带出了死亡之地。但是,在人们狂欢的时刻,他却流尽了鲜血,躺在了地上,而他的心也被人们踩碎,变成了这些美丽的蓝星星。丹柯是一位英雄,他深爱着人们,但却这样悲哀地死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人类的先驱者如何理解恪守传统和大胆创新的关系?从房龙的《<宽容>序言》中,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三 激发感情,以情导入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语文教学这们艺术同样也离不开感情。引语“不是无情物”,它的语言结构、声调是感动人心的重要手段。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利用引语的情感因素来奠定课堂情感基调,去叩击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景,使情与景偕,情与理融。在讲《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可引抄泰戈尔的诗《某人》--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我们的心中却把你牢记,你总是把自己藏掩,我们的爱戴使你放射光辉。你把发自心的光芒,带给黑暗,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接着教师挑明引用泰戈尔诗的用意,说明这首诗正是总理一生鞠躬尽瘁,人民对他无限思念的写照。总理的光辉形象与天地同在,和日月争辉,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亿万人民长久压抑在心中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化作撕肝裂胆的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这呼唤震撼山岳,响彻云寰。泰戈尔的诗句,教师饱含激情的语言,营造了课堂讲读的情感氛围,激发了学生崇敬、悲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使日常情感转换为课文情感、审美情感。“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以诗文诱情导课,为学生深刻准确地去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打下了基础。
四 质疑导入 激发求知欲
疑问是探索新知的导火索。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疑,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出师表》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谜面是凿壁偷光(打一三国人名)。(学生听了很兴奋,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略一思索,便有“小机灵”猜破了——“孔明,孔明!就是诸葛亮!”我顺势说:“对,那大家对诸葛亮有没有了解呢?”(这时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草船接箭”、“三顾茅庐”、“摆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我微笑着总结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还是忠臣的典范。三国鼎立时,他辅佐刘备、刘禅二主,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赢得后世瞻仰。”(学生听得很认真)我接着说:公元227年,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准备出师伐魏。临行前,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表——《出师表》。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写诗称赞“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也许同学会问:《出师表》到底是一道怎样的表呢?为什么会折射出如此巨大的感情魅力呢?又为什么会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呢?(紧扣学生心弦,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迫不及待地寻求答案,于是水到渠成,板书课题。
这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非常有利。
五 激趣导入调动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话很有道理。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进去,钻进去才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教学《雨霖铃》时,边朗读与课文有关的市词,边导入新课: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分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珂之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别”;“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这是贾至与王八员外之间的“愁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与妙龄歌女之间的“泪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是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苦别”。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能消魂,别能减肌,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时的劝慰,该是多么的无奈的选择;别时的忆旧,更是两情痛苦的煎熬。别时“壮烈激怀”,那是为了慰贴心灵伤口的流血;别时难舍难分,恰是企盼早日相聚的急切。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 在心头。那么,柳永的“雨霖铃”又
是怎样写“别”的呢?
讲者动容,听者动情。如此导课,既能以情动人,又能以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感人;如此导语,如一阵微风;学生心境,如一汪春水。“风乍起”,便“吹绉一池春水”,自然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之保持一种旺盛的求知状态,愉快地投入到新课文的学习之中。
六 掌握火候 适时导入
兴奋升温,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教《祝福》这课时,刚过了新年,学生还在回味着热闹的新年,脸上洋溢的那份快乐难以掩饰。一上课我就祝福他们,虽然这是迟来的祝福,但他们还是很高兴,趁机我让他们讲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探亲访友的快乐,此时他们都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过新年时的乐趣,因而他们很快就能放开来讲,很兴奋,这样很快就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也为他们跟文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做对比,为理解文章做了铺垫。
七 利用及时雨,乘兴导入
及时的大雨总能让人心生快意,也让求雨的万物欢喜若狂。我觉得生活中的巧合也是及时雨,虽然巧合不是生活的长青之树,可遇不可求,但它却是那一点灵动的色彩,仅一点灵动,也能闪耀一时。巧合不是偶然,但偶而遇之,及时利用,也能成为课堂的动听音符,利用生活中的巧合,让巧合也成为课堂导入的一员,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学中应该尝试这样的导入。例如,教《兰亭集序》这篇文章那天,刚好是三月三,这一天本地有对歌的风俗,甚是热闹,但学校不放假,学生虽在学校,心早飞到对歌的场面上了,大部分学生那天都有点情绪。我想不到那么巧,刚好遇到三月三,而我将要上的这篇文章也是讲人们三月三的活动,太巧了,看到学生们的无奈的表情和失望的眼神,我立刻改变原来设想好的导入,我跟他们谈起三月三,这样他们就来劲了,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抱怨今天不放假,错过了精彩的一天,慢慢得抱怨的少了,大家都谈起了三月三,谈自己以往看到的热闹场面和有趣的活动,在我的鼓励下,胆子大一点的学生开始对歌,气氛很活跃。以另一种形式过三月三,这样,全班同学都变得高兴起来,对新课有了兴趣,重要的是他们能抛开低落的情绪来听课,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为我上好这一课扫除了情绪障碍,学生有了好心情,课堂的进展就顺利多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巧合,善于利用,总会有很大的收获。
八 借助历史,过渡导入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上《荷花淀》那课时,我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风烟滚滚,枪声四起呀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就能启发他们的思考,进入新的文章。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用来导入不同的文章。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九 品位生活 迁移导入
生活是万花筒,花在怒放;生活是多彩笔,五彩纷呈;生活是永不停歇的时光,永远前进。抓住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课堂导入的调剂品,那么,课堂也如生活那样多姿多彩。人人都在生活,每一个人都是一本生活的书,教师在读懂教科书的同时也得读懂学生这本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向前走。在现在生活的银幕上我们发现了很多变化:革命歌曲远去了,流行歌曲在线;图书馆冷清,网吧火爆;四大名著安静地休息,言情、武侠、科幻忙得天昏地暗;传统戏剧难觅知音,电影电视热播,MP3畅销,但这也是生活,五味人生呀!生活的潮流我们阻挡不住,生活的逆流我们防不胜防,既然如此,干脆我们换一种生活方式去适应他们,转变旧的观念,站在潮流的前端,紧跟时代走。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对现在的学生的生活产生恐慌;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现在的教学前止步不前。学生是百花园中的花,各具特色,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像花一样怒放,像花一样多姿多彩,语文课堂的导入应充分体现生活的丰富美丽,跟时代的步伐走,随生活的脚步前进,在变化中导入,在导入中变化,永远不变的是生活的热情与绽放的激情。
总之,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导入应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让语文课堂的导入如春天那怒放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体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一经拿出,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
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姓 名:田凤娟
单 位:洛阳市孟津县城关一中 邮 编:471100
电 话:(0379)67916017
第四篇:打开英语教学的金钥匙
中学英语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金钥匙
——音标教学
从我改教英语以来,就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每一届都会有许多学生问我同一个问题:“老师怎样才能快速而牢固地记住英语单词啊?”我总是对他们说要反复的背啊,记啊。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狠抓听写,可是写来写去,到最后有兴趣和毅力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少了。到了初二下期一个班50人能有20个跟上老师的脚步就算不错的班级了。个别家境教好的学生听了电视广告上的什么好记星电子e九百也就买了,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学习工具上,但到最后这些辅助工具不仅对他们一点帮助都没有反而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因为他们拿着这些东西唯一的作用就是打游戏。
后来听了一位支教老师的一堂初一上期的英语课才豁然开朗。哦,我终于找到了症结之所在——音标,音标教学。因为目前初中英语教材都没有系统的音标教学课程。因此,音标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可控的可参照的规范。使得许多教师对音标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忽略了音标教学。近年来英语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小学四年级就开设了英语,但是我们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老师都是经过短期的培训,自身发音不标准。音标教学更无从谈起。要求也比较低,有时我们从初一接手一个班几乎有一半的人不知道默写26个字母,基础几乎为零。尽管,有些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们,已经开始加强音标教学,但是很少有老师在初一就系统的把音标教学完成。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拼写跟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不是科学地从音到形去记单词,而是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死记硬背,或用汉语标注。这样忘了又记,记了又忘。此外,学生用汉字给英语注音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学生在课本上这样标记bus(爸死)month(妈死)yes(爷死)nice(奶死)、what’s(我死)等。我当时开玩笑说,都死了还学啥英语啊。
因此在初一不打好语音基础,将会给以后的英语学习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学生念不准单词,记不住单词,缺乏自学能力,学习英语的兴趣锐减,最后导致放弃不学。现在如果我接手别人的班级一般都会给他们补上语音课。但是,尽管有了良好的愿望,由于在七年级失去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初一音标教学一定不能怕麻烦,不仅要教,还要下功夫去教。
如何才能搞好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呢?
一、教师自身要重视音标的教学,认识到音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克服怕麻烦的心理,适当增加课时。(目前农村中学一般每周开设4节英语课,我认为太少了,至少应该有5节。)熟话说磨刀不费砍柴工,授之以渔才能受之以鱼。学生有自学能力后就能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千万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东西。
二、过去我们常抓听写,我觉得这是一个失误,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应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语音教学上和听说训练上等他们掌握了读音规则后自然而然就能读其音而知其形了。
三、教师要创建一个和谐,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四、教学音标要形象,有趣味性,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例如,我教音标|∫|时,我先让他们体会在家赶鸡时的发音。教学|η|时让同学们先学一声牛叫,体会软腭上抬的感觉。
五、要求学生每天早上都要大声的朗读音标和课文。
六、对音标的掌握要求学生必须人人达标,除非他是弱智。教师要安排时间逐个检查他们的朗读能力。
七、到了初一下期举行小组或全班学生强记单词比赛。如:把生词、音标、汉语意思(一般10个)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强记10分钟,擦掉之后看谁记得最多。这样做使学生改变死记硬背单词或在单词下注汉语同音字的不良习惯。
总之音标教学是一把打开农村英语教学的金钥匙。学生掌握了音标和读音规则,不仅可以减少教师进行单词教学的时间,还能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速度和自学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姓名:谢丽萍
工作单位:郴州市资兴市州门司中学
通讯地址:郴州市资兴市州门司中学
联系电话:***
第五篇:备课是有效课堂
备课是有效课堂、成功教学的基础——观钱志亮《有效课堂从哪里来》有感
推荐
今天利用下午时间认真学习了钱志亮教授的讲座。他的授课方式独特,幽默诙谐、活泼开放、睿智深邃、真诚动人,我听得非常投入。钱教授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让人叹服,但凡晦涩的东西经过他的论述却变的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特别是备课环节,我的感受最深:备课是有效课堂、成功教学的基础。备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备教材、教学内容(吃准教材,提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析、处理教材;知识关联;教学内容的转化)
●备心境(心里准备,教师要力图建立和谐、公平、自由宽容、民主平等)
●备学生(知识背景)
●备导入(激发兴趣)
●备方法(教学策略)
●备设问(现场反馈)
●备层次(教学过程,多数学生怎么教)
●备训练(巩固应用)
●备语言(感染吸引,要使自己的语言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防止口头禅,防止教师话语霸权,要多考虑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课堂要体现精、气、神)
●备板书(逻辑思路)
●备课件、备教具(辅助教学)
●备小结(推广提升),准备充分的材料来完成教学任务。
当我静下来后,想到我们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我们是怎么做的?学生学习效果怎么样?我们该怎么做?我想:就是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
钱教授跳出教育看教育,他的课充满着人生智慧和哲理,给人以思考和感悟,从钱老师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人格的魅力,那种感染力是巨大的,我想这种收获对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是非常有价值的。
总之,钱教授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有效课堂从哪来?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钱教授提出了4I评价要素,一是兴趣,二是信息,三是影响力,四是学生参与,这四个英文单词I打头的字母精准的概括了什么是一堂生动活泼、激情洋溢的课。我被他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住了,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回味之余,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这样上课,我们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被我们吸引?我们的孩子有什么理由学不好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