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实验改革 优化物理教学
深化实验改革 优化物理教学
高龙中学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它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化实验改革,对优化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做法。
一、到实验室上绪论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绪论课至关重要。绪论课的教学,能否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决定着绪论课的成功与否,甚至可能会决定学生在今后能否学好物理,是否从事物理工作等。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对一门新的功课、一个新的老师感到很新鲜,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但若教师在绪论课上手段落后,方法单
一、死板,只是单调地用讲授法讲述物理的作用、研究范围、怎样学好物理,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会很快消失,甚至讨厌物理。怎么办呢?可带学生到实验室上绪论课。学生进了仪器室、小制作陈列室,如同进了科学的殿堂,兴奋不已,被一件件的教学仪器、小制作吸引住了,指这指那问道:这是发电机吗?能发出电吗?那是什么?做什么用?此时教师因势利导,介绍一些重要的仪器和作用,并演示一些神奇的实验。如发电机发电,抽水机抽水,激光斜射入水里或玻璃里传播方向偏折,用投影器上的光径三棱镜色散产生五彩缤纷的彩虹等。学生看了更是情绪激动,兴趣盎然。教师再播放一段有关物理新科技和新成果的录像。如火箭发射升空、人造卫星上天、美国宇航员踏上月球等。这些精彩壮观的场面既能迷住学生,又能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物理的重要作用,科技的无比威力。教师再简单地介绍绪论这一课的相关内容。这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家长的角色、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对演示实验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实验。现代的教学观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及品德的示范者。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者、引路人,又是朋友。演示实验不是教师的专利,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具体做法:开学初,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像安排值日生一样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用以填写实验者姓名、时间、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论。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课堂上由学
生上台演示,教师可在边上适当辅导。学生每次课堂实验后,写好实验报告单交给教师,教师再给学生打分,作为学生平时实验考核的分数。这种做法,教师虽辛苦一些,花时间较多,但对增加学生实验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大有益处的。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可轮到5次,少的也有4次。学生十分喜欢上讲台做演示实验,也十分珍惜轮到的机会,都很想充分表现他们的实验才能,演示认真,操作规范,俨然是个老师。
三、变口述为实验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往往会举许多生动的例子。如有的教师为了说明大气压大得惊人,介绍了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学者奥托·格里克表演的一个惊人的实验,他把两个半径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对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结果用了八对马还没有把它们拉开。有的教师进了一步,边投影边介绍(用投影片展现当年八匹马对拉的情景)。这里为取得更惊奇的效果,要演示一个真实的实验。将马德堡半球的对口处涂上一些凡士林油,再把它们合起来,用力相对转动一下,使对口密合,以免漏气,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空气,关闭活塞。请八个力气大的学生在马德堡半球两边向相反方向使劲拉,结果怎么也不能拉开。这种真实的实验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如在教声音的共鸣时,有的教师为了说明声音的共鸣现象,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洛阳某和尚的房间里挂着一种乐器——磬,它经常自鸣作响,和尚因此惊扰成疾,他的朋友听说这件事,特地去看望他,正好听到寺院敲钟的声音,磬也响起来了,第二天他就用钢锉把磬锉了几处,从此磬就不再发出声音了。听了这个故事学生半信半疑。可做下面的实验:取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A和B,使它们的共鸣盒口正对并靠近。用橡皮槌敲击音叉A的叉股,使音叉A发声,过一会儿,用手捏住音叉A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这时,音叉A不发声了,却听到音叉B在发声。将B的叉股套上一个小铁环,则音叉B的频率发生了变化。重复实验,音叉B不发声了。学生亲眼观察到这个实验后,心服口服。
四、变小为大,变弱为强,变快为慢
要能充分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可见度,使学生能充分、详细、认真地观察和思考。这一点美国的有些中学物理实验可使我们受到启发。他们有的器材装置大得出奇。例如,用从天花板挂下来的大铅球来演示单摆,演示表面张力的装置竟达一米宽。由于实验装置大,故可见度大,现象明显,过程壮观,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的物理实验,有的因为实验装置摆放在水平桌面上,有的因为现象不明显,可见度很低。学生根本无法观察,对教学极为不利。因此,物理教师要善于进行实验改进,努力提高可见度。如,演示液体的热胀冷缩时,往水中滴几滴红墨水,在烧瓶上方的玻璃中插入一根铁丝,只要稍稍对烧瓶加热,就可明显地看清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我们通过研究与实践认为,采取以下方法可增大可见度。1.垫高:把实验装置垫高,便于教室后排学生观看。2.投影:利用投影器把平面上的实验现象投射
到屏幕上,便于全体学生观看等。还可将微弱的现象通过投影放大,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固体的热胀冷缩演示等。3.立面展示:把平面上的实验装置,改为挂到黑板上演示,如初中的一系列电路接线演示实验。4.染色:有些实验装置装有无色透明液体,比如水、酒精、煤油都染上颜色便于观察。5.模型放大: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刻度尺、各种电表的刻度很小,可以用放大的木制模型演示。6.屏映:有些实验装置中的水柱或光柱受光线的影响,学生不易观察清楚,用白纸屏放在教具后面做屏映,即可观察清楚。7.强光源:在做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时,用红色激光束演示比普通光源效果更佳。8.改进实验原理。如演示电流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普通导线又较重,所以现象十分不明显,若将两条平行导线换成铝箔条,可从旧纸介电容中拆出,或香烟盒中的铝箔,再把两平行铝箔条用铁架台悬挂起来,放在投影器平台上方演示,现象就很明显了。还有些实验现象,只发生于一瞬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观察、区分和比较是极其困难的,教学中遇到的动态现象的定量分析也显得很麻烦,借用多媒体电脑技术能驾驭时空,延滞时间,放慢过程,弥补人体感官的不足,可帮助解决这些物理现象的分析、研究。
五、自行设计演示实验
光靠教材中所安排的演示实验,是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特别是一些重点、难点、疑点,不做实验,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充分,表象不丰富,理解和掌握知识就很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设计演示实验。这种直观形象的实验,学生一看就明白。真可谓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可知。
六、增设课堂小研究
小研究是结合教学内容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实验的一部分。从时间上看,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从所用器材来看,可以是学习用具、家庭用具和瓶瓶罐罐,也可以是实验室里的器材;从实验对象来看,学生人人参与,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小研究。如教学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可以设计一个小研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算盘,在它的边框上拴上一条细线,细线另一端系测力计,若测力计不够,可用弹性好的橡皮筋代替。1.将算盘正面摆放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拉测力计,拉力由小到大,直到算盘能滑动为止,观察测力计读数如何变化,说明摩擦力如何变化,在算盘未被拉动前拉力从0逐渐增大,静摩擦力在什么范围内变化;若拉力5牛,静摩擦力多大。2.将算盘向前拉动,读出滑动摩擦力,比较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3.将算盘反面摆放,即算盘珠朝下,拉动算盘,读出滚动摩擦力,比较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谁大谁小。教师设计小研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布置学生自备的学具、家庭用具等,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七、开展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并用它们做实验
开展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对加深和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兴趣,发展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所教内容运用到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中。实际上这方面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如自制天平、弹簧秤、压强计、杆秤、不倒翁、反冲小车、直流电动机、水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潜水艇、潜望镜、望远镜、显微镜、收音机、验电器、电容器充放电演示器、自感演示器、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小孔成像演示器等有二百余种。关键是教师要认真阅读和收集这方面的教材和资料,肯动脑筋,肯花时间。布置学生制作教具和小制作,最好要有实物或原理结构图让学生参考。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带有创造性倾向的小制作,甚至小发明。如有的学生用玩具电动机分别制作了电动小车、自动倒顺小车、电动七色板、电动喷雾器、电动转铃、模型电风扇等。教师要主动热情做好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几年来,我们精心组织学生自制教具、小制作千余件。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科技制作能力,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条件,充实了实验设备,大力推进了实验室建设。这些教具、小制作结构简单、原理明确,可以很好地用于课堂演示实验中。我们几乎每节课都用到学生自制的教具和小制作做实验,演示实验开出率达200%。
八、布置实验作业
传统的教法,往往只布置书面作业,不布置实验作业。这种重理论、轻实验的做法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理解了”是对实验与掌握知识关系的通俗概括和总结。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外小实验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利用方便易得的材料做些操作简单、易学易做、安全的实验。如用悬挂法测物体的重心,吹不开的火焰,测定声速、浮沉子,测定露点和湿度、测量铅芯材料和电阻率等上百个。布置小实验题目要具体、详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如筷子提米实验:将易拉罐上口剪掉,把筷子插入易拉罐的中央,再把米放入罐中压实压紧,提起筷子,由于静摩擦力作用,将整个易拉罐连罐带米一起提起。又如学生学了失重超重后,可布置学生用磅秤来观察。人站在磅秤上,迅速蹲下,观察磅秤上指针变化,又迅速站起,再观察指针变化。对课外实验作业教师要做好检查和批改,可让学生把所做的实验情况做到作业本上或专用的一张小实验报告单上,以便教师批改。
第二篇:彰显实验魅力 优化物理教学
彰显实验魅力 优化物理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离不开大量的实验,实验是物理教学最基础和必要的内容.如果没有实验作支撑,初中物理教学便失去了灵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初中物理实验,通常规模比较小,材料选取十分简单,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手进行操作并完成实验.教师要精心安排和设计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勇于动手参加各种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一、开展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受教育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和安排实验活动,合理地运用实验进行课堂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热情地参与实验活动.在选择演示实验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确保实验内容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课堂的后续开展作好铺垫.例如,在讲“声现象”时,教师可以组织“钟声响起”这一实验活动,事先要求学生寻找两个饮料瓶,并且对其底部进行裁剪,裁剪成喇叭形状,并在瓶口的瓶盖位置系上细线,在细线中间位置固定一把钢勺.然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把喇叭口紧贴并罩住耳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同时使用钢勺去敲击一些物品,让学生判断所听到的声音.在让学生通过细线来控制钢勺对物品进行敲击,和之前相比有哪些不同感受.在这种愉快的实验中,学生容易对声现象有更深的了解,迅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又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实验材料,将干净的细玻璃管插入一个橡皮塞中,并将饮料完全灌入试管中直到灌满为止,然后利用橡皮塞密封瓶口.完成准备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去讲台上将饮料吸出来,然而无论学生怎么努力,就是吸不出饮料,在学生的各种好奇和不解下讲解压强的原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此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二、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近年来,尽管初中物理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特别是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没有被广泛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即使开展实验活动,也是为了对理论和原理进行简单验证,学生对这种实验模式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应该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三态变化”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想生活中见过的画面和场景.当打开冰箱时,水汽是否伴随而来?或者吃雪糕时,有气体冒出来吗?如果冒出来的话,是从哪个方位冒出来的?为啥一到冬天,河里的水都结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回想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能够调动学生了解和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对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在讨论交流的环境下得出三态变化的结论,从而对三态变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另外,在考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安排和组织一些竞技比赛等活动.例如,在讲“电路”后,教师可以准备比赛活动道具,如电路接通所需的基本灯泡、灯座、线路、电池以及开关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成一个难易适中的电路,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何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最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将会得到奖励.通过这种比赛活动,能够使学生积极探究和思索,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三、实验活动要紧贴生活实际
实验的材料和灵感来源于生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紧贴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实验案例,使学生感到实验不再陌生,而是从心里接受实验教学环节,并且主动参与实验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两个人为一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击掌,并体会击掌过程中力的传递和感受,使学生在亲身尝试后了解力是存在的,并且具有相互作用.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石头和鸡蛋进行互相撞击,然后显而易见鸡蛋碎了,但是石头完好如初.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并说明两者的力不同,对熟悉而陌生的力进行深入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实验活动与实际生活紧紧相连,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开展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活动,从而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改革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改革总结
本学年以来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落实教研室的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全区物理教学成绩。现将一年来物理教学改革作如下总结:
一、实施物理教学改革以来产生的变化:
1、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从实验,工作,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多方面发展的才能;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注意学科间相互渗透;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2、改变教师教学态度
改变讲授加练习的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例如生活角度,社会角度,应用角度等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例如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校外工厂,科技馆等等,从大量的教学资源中精选适当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弃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态度,不要以为什么都知道,要虚心向其它科任老师求教,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实验,共同探究,不讳言自己的无知。
3、改变传统教学评价
采取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具体措施——采用结果评价(书面答卷)为主,过程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其中过程评价包括书面作业,实验报告,手工制作,社会调查报告。
二、实施物理教学改革以来存在的不足:
1、课堂驾驭难
新教法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物理世界这个广阔、绚丽的科学殿堂时,学到科学知识,体验、领悟科学的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要使活动能顺利开展,首先要有融洽的课堂氛围作为保障,学生只有在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自由地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在实践中,老师在课堂中只讲学生的解放而不求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只讲自由、轻松,而不求必要的纪律约束,致使课堂中常出现场面热闹、纪律涣散的现象,个别学生会趁机起哄、大声喧哗,甚至有的课堂经常处于失控的状态。有些教师面对此种情况,又会回到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穿新鞋走老路”。
2、小组讨论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为增加课堂的活动量,使学生“动”起来,不管客观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一律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进行所谓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以为这便是新型的教学了。交流中,我们还发现小组讨论中普遍存在这些现象:
(1)气氛看似热热闹闹,可实质上有的在讨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耍。(2)气氛十分沉闷,讨论时只有个别学生在参与。
(3)有时学生讨论刚进入高潮,就被老师打断了,然后由老师详细讲解探究步骤、方法、心得体会等,过分放任学生。
3、教师“角色”的错位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主体性教学”模式所取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为凸现学生主体,以为要把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致使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使课堂变成了学生的“群言堂”、“乱言堂”,教师却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
三、今后的教改思路:
1、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
(1)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实施课改中,不必急于组织教学或开展活动,活动之前应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纪律、行为规范、集体感、荣誉感以及学习方法等思想教育,让学生尽快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和新型的学习理念。
(2)制定相应的规则
实施课改中,老师与学生可共同制定一些相应的班级纪律、学习规则,并进行必要的训练,使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规则,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取向,学会自我控制。
2、提高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1)找准讨论的“点”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能否找准问题的“点”,将直接影响着“讨论”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等内容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相互交流,在讨论中获取知识。
(2)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时,应注重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注意: 提出的问题要具体而明确,问题宜小不宜大,做到先易后难,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进行探讨; 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学生对问题的亲切感,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制定具体的讨论细则 讨论前,教师要宣布此次讨论的具体要求和细则,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3、转换教育观念,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首先,教师要处理好“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即教师要主动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多与学生交流,多表扬和激励学生,多关心和照顾“弱势群体”,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体地位真正的得到弘扬和发展。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尽量地深入到学生中参与活动,从中不仅可以多帮助和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还可从中物色物理“人才”,同时增进师生感情。其次,教师也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职能,既坚决改变过去那种“独霸课堂”的陋习,又要反对过分放任学生,谈“讲”色变。我们应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实实在在地构建崭新的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精心点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改革的道路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正视并认真研究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善于反思并寻找可行性的突破方法,相信新课程改革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并持续发展的
新华区教体局教研室
2013.12
第四篇:立足核心素养优化物理实验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物理实验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促使初中物理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开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此,本文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物理实验 教学方法
引言
传统的教育理念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导致学生成为了一个学习机器,使人才培养效果受到了影响。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思想道德等素?B。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能有效满足核心素养教育的需求,促使教师快速提高教学水平。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
初中物理课程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无法通过理论来进行叙述,部分教学内容只能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有助于学生进行理解,从而吸收教学中的知识点。但很多教师过于注重讲解理论知识,缺乏实验教学方面课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缺少正确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经常由教师先行指导,再要求学生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实验,其实验模式比较固定,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创能力。而部分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教师在讲授阶段占用了大量时间,只留给学生一小部分的实践时间,使教学效率受到了影响。
3.缺少完善的实验设施
由于每个学校的发展水平不同,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有限,一些中学的物理实验器材存在陈旧、破损等问题。导致可用设施量比较少,经常会采用3-5人一组的教学模式,一些地区甚至达到6-8人一组,大大缩短了学生个体的实践时间[1]。
二、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1.优化教学理念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发展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引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一定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主创能力,促使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第一,物理课程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单靠学生自主研究并不能体现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要求教师善于转换角色,实现其引导职能,以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气体压强教学实验时,可采用实验示范的模式,使学生自主探究教学中的知识点。比如,可利用塑料矿泉水瓶作为实验器材,并倒入200ml左右的热水,再拧紧瓶盖。静置1分钟后,将热水倒出,瓶体会发生形变等变化。当教师实验结束后,可向学生进行提问,“发生形变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自主实验并讨论。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通过实践操作来了解瓶体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利于发掘实验本质,掌握教学中的知识点,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一些学校的实验设施比较少,实验项目有限,会使教学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要求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教学,不仅能降低教学成本,保障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促使学生将物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时,通常采用在木板上拉动木块的实验,而学生并没有配套的实验器材,使实验效果受了影响。对此,教师可要求学生站起来,用力踩踏地面,并向前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发现很难滑动,也就证明了摩擦力具备阻碍运动的作用,可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3.强化教学设计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先进行讲解,由学生跟着做,导致学生只能按照固定的流程进行实验,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对此,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教学实验,并做好数据调查工作,记录实验现象及原因。以《浮力》一课为例,对学生进行提问,“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各个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与实验。在这种模式下,有助于学生对物体的密度、形状、质量等进行研究,以获得深刻的认识。同时,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其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以保障学习质量和效率。
4.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物理知识大多与生活中的内容有关,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保障教学质量。例如,在杠杆原理时,教师可准备一个跷跷板,选择体重差较大的学生分别坐在两端。同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主探究实验结果。学生很容易猜到体重轻的同学会被翘起来。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如果体重大的同学坐在靠在中间的位置,会有什么变化”?并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在这种情况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讨论结果表明,40%小组认为没变化,60%小组认为有变化。而经过实验证明可知,体重大的学生会被翘起来。因此,发展实验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结语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发展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实一体化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求教师提高创新意识,改变传统实验教育理念的限制,创新实验流程和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保障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道武.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2]陈珊珊.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6.
第五篇: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简报)[最终版]
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分科会
2013年9月12日邛崃市教研培训中心小学英语教研组在南街小学举办了小学英语分科会。全市共有98名小学英语教师及各学校分管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分科会主要内容有:上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及课堂评价标准学习、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探索和本期主要工作安排。要求老师们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探索高效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邛崃市教研培训中心
2013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