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精品课程介绍

时间:2019-05-15 07:1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级精品课程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级精品课程介绍》。

第一篇:省级精品课程介绍

省级精品课程介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本课程在福建师大建立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之初就同时设立。改革开放后,学科专业发展较快,八九十年代教研室从教人员一直保持4-6人的稳定规模。这期间,主要做了几件有意义的事:

1、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长期保持大规模开展师范生技巧训练,建立了一套教育实习的完善机制,在省内高校和中学很有影响。

2、1996年主编、出版了《语文教学原理与艺术》一书,有了自己的学科教育教材。

3、1990-1993年在附中主持进行省教育厅重点实验项目《阅读教学改革探索》,项目负责人赖瑞云就阅读教学深入研究,仅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论文就有四篇,并将其成果反响到了《语文教学原理与艺术》教材中。2000年底新课改启动后,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逐步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积极投身新课改,全体人员参加了孙绍振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标教材的编写,其中赖瑞云任副主编,林富明、冯直康为常务编委。历时六年,全部完成了六册教材和三十册教参、教辅材料的编写,并经教育部正式通过和出版。本课程人员还深入全国七个省实验区参与课改培训、指导工作。二是主持五届国家级、省级语文骨干教师及三届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同时,主持十届教育硕士教学工作。三是深入进行课改方面的理论研究,撰写出版了相关著作《课程标准解读(语文卷)》和《混沌阅读》,并获省政府三等奖,特别在深渗透进行中学教材编写的六年中,赖瑞云撰写出版了中学阅读习题解读短文500多篇八十多万字,林富明主持了十几种系列教辅材料的编写出版,冯直康编选、出版了120多万字的课外阅读。这些紧密结合中学的应用性研究,使本课程人员积累起了丰富大量的中学语文教学和课改的实际体验、经验、案例,同时使本课程人员深感:包含师范生在内的许多语文教学人员教学效率低的致命原因,就是不善于钻研教材,不善于揭示名篇佳作的精华要妙、语言奥秘,以及不善于转化为教学处理。于是确立了本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从2001年开始,本课程人员开展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工作:一是主动向文艺学、写作学等相关学科的教授学习,文艺学博导、闻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和写作学博导潘新和主动介渗入渗出语文教学论研究,并主动加盟为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人员和教材撰写人员;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等6部中学名篇解读案例专著和语文教育改革专著,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等4部语文教育方面的专著,为本课程注入了理论血液。2004至2005年,我们参与了孙绍振为顾问,潘新和为主编的国家十五重点课题研究,并出版了结项成果《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一书(赖任第一副主编,林、冯为编委),使本课程有了第二代的主编教材。2008年,又以赖瑞云为主编,林富明、冯直康、伍明春为编委出版了《语文课程理论与应用》一书,使本课程有了第三代的主编教材。2004年初,包含本课程人员在内,福建师大文学院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博士专业,并参与申报课程论硕士点成功,先后招收四届博士、硕士45人。2007年又成立了校级“语文课程改革与母语教育研究中心(孙绍振任中心主任,潘新和、赖瑞云任副主任)”。2006年我们引进一位文艺学阅读理论方向的博士,在其加修语文教学论的基础上,成为本课程的主讲教师。2009年6月又将引入一位文艺学博士,为本课程后备教学人员。上述多位文艺学、写作学的教师加盟本课程的理论研究、教材研究和直接的教学工作,成为本课程直接的或“外聘”的师资人员,本课程如此深渗透地、本质性地与文艺学等外学科开展合作,在国内同行中是一大特色。本课程的理论视野大为拓宽,解读课文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大为增强,为下面进行的本课程内容的重要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从2001年开始,逐步开展本课程内容的重要改革:第一,理论部分,(1)针对中学教学中花时最多、难度最大、效率最低的阅读课,重点改革本课程阅读教学部分的讲授内容。我们吸纳了三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其一,孙绍振近八年解读了近400篇中学课文,撰写发表了近400篇中学课文的细读分析文章,并均已结集出版在十部著作、教材中,我们研究了他的所有解读案例;同时研究了王富仁、钱理群等等学者大量的中学课文解读分析案例。其二,搜集、研究了于漪、钱梦龙、陈钟梁、洪宗礼、洪镇涛、余映潮、宁鸿彬、欧阳黛娜、卢元、时雁行、顾德希、胡明道、陈日亮、王立根、黄厚江、黄玉峰、李镇西、韩军、程红兵、郑桂华、郑逸农等等数十位著名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上百个经典教例,以及大批一线教师的数百个实际教例。其三,本课程主讲教师自身的研究,赖瑞云编制了600多道中学阅读课文的练习题,并在研读了上千篇作品分析资料及教案、教学实录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500多篇阅读练习的解析短文;林富明研究、编写、出版了十几种中学阅读方面的教辅习题设计;冯直康撰写、出版了300多篇中学课外阅读名文的赏析短文;伍明春发表了十几篇中学诗歌的分析文章。同时,我们研读了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的十几种著述,深入研究新课改的基础理念。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突出理论的操作应用,以指向秘妙、认真钻研课文和转化为教学处理缺一不可的核心理念,深度改写了本课程的阅读教学内容,形成了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讲授体系。赖瑞云就此提出的“指向秘妙”的三美教学观(“美”的积累、“美”在此处、“美”的发明)和“多元有界”阅读教学观在国内同行中颇有影响,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专门作过介绍,相关论文摘引转载率高。(2)吸纳多方面的写作理论、口语交际理论以及当代教育学理论和新课改精神,改写本课程的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讲授内容,使这两部分的技巧训练内容既获得理论的升华,又在操作应用方面入一步细化;由于有孙绍振、潘新和在写作、口语交际方面的独特的理论资源,这两部分的讲授内容也很有特色。第二,实践教学部分,集中开展了“模拟讲课”实践改革。传统的教材教法课没有这个实践教学环节,结果大学里的理论指导没有得到及时的检验、体验、巩固、强化,这不仅延长了教育实习及实际从教的适应期,而且也淡化了大学的理论价值。从就业应聘的急切需求、新课改强调实践能力的根本要求、本课程上述内容变革的落实角度,增设模拟讲课实践环节的意义就更大了。从2001年开始,起初每人讲十分钟,后来发展为十五分钟、三十分钟,起初一个班级(项目负责人赖瑞云所在班级)试验,很快发展到各个班级,从2003级开始,每人模拟讲课三十分钟,师生评点,成为一门必修功课。2005级开始,又增加每人模拟说课十分钟。此项改革,将新课改真实体验和真实情景理念、文艺学重视文本细读分析的理论、素质教育重视实践能力的思想以及中文各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作品分析方法,凝结到了一起,将本课程提升到了一个既富操作性又富前沿理论含量的新阶段,并到2007年发展为以九大知识模块(见4-2-2)为理论部分,以课堂教学技巧、教材与课例分析为实践部分的新颖独特的教学体系。模拟讲课、说课实践环节的增设,根本上是应学生要求发展起来的。在师范生的强烈要求下,本课程改革又引发了另三项教改举措,一是课余开展大规模的讲课比赛,全民备战练讲;二是增设模拟应聘课,师范生教育实习返来回后,人人再登台讲30分钟阅读课,教师因材施教,逐一点评打磨;三是开设《中学课文基础名篇选讲》必修课,由二、三十位教授接力讲解70篇中学课文。师范生为此“30分钟”付出的知识理论方面的长期准备和实践方面的大量锻炼明显促进了他们的技巧、素质的提高。经过此模拟讲课训练的师范生去教育实习时,常表现出上手快、后劲足的特点,泉州一中等许多重点中学反响,福建师大中文专业的实习生的课,三分之一以上达到了一级中学教师的水平。本课程由过去的边缘化变为受欢迎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提出的“今天上好一节阅读课,为了明天上好每一节课;今天不'纸上谈兵'写教案,为了明天不会'纸上谈兵'写教案”的理念,成为师范生不胫而走的口号。以本课程的改革为核心的福建师大文学院的系统性教改项目《实施“1+4”模式教改,提升师范生语文阅读教学能力》(负责人:汪文顶、赖瑞云)获2009年福建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考察过我院模拟讲课的福建省特级教师陈日亮、王立根说:“你们这条路走对了!”语文课程标准组研制专家巢宗祺、方智范等对我们重视钻研教材、钻研文本、深渗入渗出中学一线、加强实践环节的教改十分赞赏,认为为正在总结、修改的语文课程标准供应了重要的实践根据。■课程特色

师范生人人上台模拟讲课30分钟,师生现场评点,人人学我,我学人人,并形成模拟讲课、模拟说课、模拟应聘、课余自练的系列实践环节,“今天上好一节课,为了明天上好每一节课”,成为师范生自觉的口号。同时,每届学生均以30篇左右中学课文作为讲课对象,构建了一批课文教学的案例。引渗入渗出文艺学细读理论和一批特级教师案例,引渗透上千例第一手的中学一线教例,构建本课程既富前沿性更具操作性的应用理论体系。直接编写一套完整的中学教材,每年深入中学课改实验区,建立了本课程最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源头活水。引入文艺学、写作学、应用语言学、现当代文学等其他学科的教授加盟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材编写,近五年,已出版两部自编教材和十部相关著作,发表了260多篇相关论文。■课程负责人

赖瑞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党委书记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1、2003-2004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必修课,周学时:4,2届,130人; 2、2003年至今,语文教育改革,专业必修课,周学时:4,教育硕士,5届,260人; 3、2003年至今,混沌阅读,专业选修课,周学时:2,3届,240人; 4、2006年至2008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必修课,周学时:6,3届,180人。5、2009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必修课,周学时:7,1届65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近五年来,指导每届学生模拟讲课、教育实习等实践课程,5届,300人; 2、2003年-2009年近五年,每年均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共30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我国东西部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比较研究,教育部十五方案项目,2004-2008,主持。

2、语文课程三维目标整合功效研究,省教育厅A类项目,主持,2003-2005年。

3、指导师范生上好一节阅读课,福建师大重点教改项目,主持,2007-2008年;该项目前期课题为:设立“练讲指导”课程,福建师大,主持,2005-2006年;两项目总经费为3、3万元。

4、高级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方案: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论,高级教育出版社,2003-2005年,本人为项目第二负责人,为结项成果《新课程语文教学论》(高级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一副主编,该成果已为本课程正在使用的教材,同时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方案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教育教改研究”项目的结项成果;上述两项目主持人均为潘新和(潘为本课程教学队伍中的理论研究人员)。

5、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课程实验教材编写,教育部重大教材编写项目,总经费150万元,2002-2007,本人为副主编(孙绍振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编,孙为本课程教学队伍中理论研究人员);6册课本及全部教参、教辅总计36册近700万字的教材已全部出版,并在七省使用,其大量成果已反馈、运用到本课程的教案、教学中。教学研究论文:

1、多元解读应为“多元有界”,语文学习,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1期;

2、文学教学的三重天,语文学习,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4期;

3、“美”的积累、“美”在此处、“美”的发明,语文教学内容重构(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4、提升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刊物,2008年第6期。

5、阅读大有益于高考作文(一)(二)(三)(四),共四篇,语文学知报,2008年第16期、17期连载。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阅读练习题解读分析短文共512篇,总计八十多万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初中1-6册,2004-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获得的教学表彰:

1、本课程2008年获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并同年被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2、指导的教育硕士论文《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看及其实验》(徐飚)(2007年)获全国优秀教育硕士论文奖。

3、作为项目第二负责人主持福建师大文学院《实施“1+4”模式教改,提升师范生语文阅读教学能力》教改项目(项目负责人:汪文顶、赖瑞云,排名3至6位的均为本课程教学或研究人员),2009年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级教育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福建师大2008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4、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团队《集中优势资源,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教改项目(成果负责人:谭学纯、陈庆元;本人及本课程教学、研究队伍的孙绍振、潘新和为教授团队主要或重要成员),2005年获得福建省第五届高级教育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5、个人专著《混沌阅读》,2003年10月获福建省国民政府社科三等奖。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我国文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福建省社科十五方案,2001-2003,独立,本项目同时与教学研究有关;

2、我国文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福建省教育厅A类项目,2003-2004年,主持,本项目同时与教学研究有关;

3、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课程实验教材编写,教育部重大教材编写项目,2002-2007,总经费150万元,副主编,本项目同时为上述教学研究课题;

4、我国东西部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比较研究,教育部十五方案项目,2004-2008,主持,本项目同时为上述教学研究课题。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体验”理念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体现,教育研究,国家核心刊物,2002年第10期,独立;

2、新教材中的体验课程观,中国教育报,国家核心报刊,2002年8月29日,独立;

3、鲁迅“不用之用”文学教育理论内涵探析,福建师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11月第4期,独立;

4、王国维“无用之用”文学教育理论内涵探析,文艺理论研究,国家核心刊物,2003年1期,独立;

5、论多元有界,语文教学内容重构(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独立。

第二篇:课程介绍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速写与形式语言)高级研修班课程介绍

1、油画

课程介绍: 教学以学习,借鉴、继承和发展优秀的西方油画艺术为宗旨,坚持具象油画传统的研究,关注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时代性、创造性。通过对油画本体语言的研究,发扬具象写实油画传统的同时,拓展当代艺术表现语言,为学生今后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教学中我们结合中国美术学院传统、严谨的基础造型训练方式,把油画基础造型训练和创作相结合,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传统油画技法的学习和对中西方近现代油画发展的探讨,能够创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注重人文理念与艺术修养,把握传统精神,借鉴当代艺术观念,鼓励对油画语言的开放性发挥。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与创作能力的当代油画创作与艺术教育人才。课程安排:

第一阶段:造型技法研究

1、回到原点,基础造型课程

2、人物肖像课程、色彩综合训练;

3、人体写生课程、油画的空间处理;

第二阶段:油画绘画语言训练

1、油画技巧的沿革(向大师对话)

2、油画技巧的实践(人物着衣、人体及风景)

3、寻找一个有效规律(表现方式)

第三阶段:绘画的语境训练

1、绘画观察方式(风景写生、人物写生)

2、油画的表现方式(风景写生、静物写生)

3、绘画的表现方式(绘画材料研究)

第四阶段:创作与构图研究

1、民间美术研究

2、经典画面结构研究

3、绘画的个性表现,(个人风格)

4、文脉,心得,体会(论文)

课程设置:素描人物、油画静物、油画风景写生、素描人体、油画人体、专业基础(着衣、人体)、油画创作、综合材料实践、艺术考察、毕业创作。

2、速写:

课程介绍:

速写课程目的在于对学员既有的造型基础、风格意识等进行一次重大提升,同时结合当代艺术的现状,培养学员用速写进行创作的能力,全面提升对于速写技巧、功能、地位等方面的认识。

课程不仅以直观的图像资料使学员系统了解速写的历史沿革以及风格成因,更借助系统的实践,使提升学员的各种速写的技能,扩展速写的方法论,把握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规律性问题。除了严格训练快速把握造型的能力以外,课程更通过速写来激发灵感,培养对客观对象的反应能力和感受力。

课程还结合图像时代的特点,基于当代艺术创作的现状,引入速写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新观念和新方式,引导学员根据自身既有的传统速写技能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在表现方式上获得全新的、丰富的经验,更好地为自己的创作实践服务。

课程安排:

第一阶段:(2013年8月)

风景(场景)速写:

 空间的表达(1周):对风景速写中所涉及的空间观念进行解释,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作视觉上的表达。(主要就透视空间、重叠空间、明暗空间、并置空间和综合空间等表现方式进行教学,并结合实践进行深入的理解。)

 线条与明暗(1周):如何根据对象的固有属性来转换成画面的线条以及黑白灰的组合。

 风景的构图(1周):各种风景构图方式的学习,以及不同构图的视觉涵义。 从真实场景到虚拟场景(1周):以写生素材为依据,进行场景的创作。(幻想、超现实、形而上等因素的融入;网络游戏、科幻电影等场景模式的营造;拼贴、错置等手段的运用……)

第二阶段:(2013年11月)

人物速写:

 解剖、比例与动态(1周):对象的客观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造型的不同价值。课程实践主要探索如何根据对象的客观性进行变形、夸张等艺术性的表达。

 人物速写创作(1周):系统了解速写在当代艺术领域,尤其是插画、动画等领域内的应用,并引导学员如何根据所搜集的图像,进行综合性创作。重点在于培养图像的意识,挖掘用不同的眼睛去发掘对象视觉意义的能力。

 人物与场景(2周):人物与场景结合进行主题性的创作,进行系列化的表述。

第三阶段:(2014年4月)

速写的表现性和方法论:

 传统与现当代艺术中速写观念的比较(0.25周):以艺术史的演变为基点,对速写的风格与观念作纵向、横向的比较,全面理解速写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价值。

 画面的构造(0.25周):速写过程中所涉及的疏密、节奏、布局等画面本身的关系问题作系统的学习。

 速写的可能性(0.5周):现当代艺术对传统速写手段的拓展,并对这些可能性进行自己的实践。

 表现性的实践(3周):结合当下的体验,以速写为手段进行综合性表现,强化图像的观念。

3、形式语言:

课程介绍:

形式语言是关于绘画本体语言的课程。主要针对画面构造过程中所必然涉及的点线面、黑白灰、色彩、肌理等要素,对它们如何运用,及其视觉效应等问题进行系统的教学。

课程将形式要素归纳为形、色、质这三个层面,基于艺术史的演变规律,将具体个案整理成易于理解和掌握的造型原理,以此对绘画语言作直观的梳理与比较。既有个案的具体性,也有原理的整体性。课程内容设置循序渐进,课程模块安排合理。

课程立足现当代绘画创作的观念和范式,进行绘画新观念和新方法的教学,不仅提升学员对纯绘画语言的敏感度,提高视觉要素的审美力,同时,也是对其绘画创作方法论的一次革新。

课程安排:

第一阶段:(2013年8月、11月)

素描形式:

 图式分析与变体(1周):欧洲经典绘画作品中的结构分析;基于图式分析作变体练习。

 点线面(2周):基本形态要素的构造和组合训练,掌握如何摈弃传统的叙事性而用元素本身的视觉效应来构造画面。

 对自然的切入(1周):用点线面的原理对自然对象进行简化与概括,形成较为简洁、明确的画面,在对象的客观特征和画面的结构之间作一个取舍,以获得一种平衡。

 表现手法的尝试(2周):同一素材以不同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介入获取不同的视觉效果;类似手法介入不同(同一)主题,体验表现方式不同而对于素材的改变,丰富素描表现的手法。

 素描的主题性创作(2周):拟定主题进行系列化的、完整的素描创作,语言倾向于现当代绘画。

第二阶段:(2014年4月、8月、11月)

色彩形式:

 色彩对比和协调(2周):色彩的生成和视觉原理的系统讲述,并附带色彩演变的历史叙述;色彩对比和协调的实践,掌握色彩构图最基本的方法。 主观色调和色彩的变调(2周):色彩的物理性质和视觉性质,色彩的错觉及其视觉意义;色彩变调的方法。

 从自然色彩到画面色彩(2周):将色彩原理用于自然对象的表达,主要训练概括能力和强化能力,体验同一素材因色调的不同而产生的全新视觉效果。 色彩与形状、色平面(1周):形与色的视觉关系,及其它们在绘画创作中的平衡;画面中的色平面原理和实践。

 色彩的构图(1周):体验各种色彩构图的方式以及所呈现的空间、节奏和张力的不同效果。

 色彩的观念与涵义(2周):不同文明的不同色彩观之比较;传统色彩、现代色彩和当代色彩的比较;不局限于已有的色彩象征,而对色彩作自己的阐述,树立开放的、全面的色彩观。

 色彩的表现(2周):运用色彩原理和经验,拟定主题,进行综合性的表现。

第三阶段:(2015年4月)

手法和材料的实验:

 绘画中的技法与材料(0.5周):绘画的技法与材料在视觉上的变化及其所呈现的不同观念;多角度的小幅绘画材料实验,尝试如何将所用的材料与特定的观念相结合。

 材料与手法的实践(1.5周):拟定系列性的主题,对各种材料的可能性进行实践。

 材料的主题创作(2周):基于材料的观念,进行完整的当代绘画创作实践,拓宽绘画的媒介和形态。

第三篇: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一、1998年以前:

本课程组教师大多数为柳州市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教师,主要承担了全院各班级的《中学教育学》、《中学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等方面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主。

二、1998-2000年: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后,根据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程组教师开始不定期地为学生们开设一些有关新生入学适应、学习心理以及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始为来宾、合山、柳城以及柳州市的部分高中的高三学生提供高考前的心理辅导服务,同时受柳州市团市委的委托为高校团委书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服务。2000年开始筹备成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以及在2000级学生中开设《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事宜。

三、2000-2002年:

(一)2000年9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首次在2000级高职学生中开设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2个学时,共18个学时,选用了《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本课程的教材。这门课的开设,意味着学院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意味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上课程化的轨道。可以说,我院是在广西高职院校中最早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的。该课程的开设,起到了帮助新生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对其在情绪、情感、学习适应、生涯规划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赢得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本课程负责人也在这一阶段开始了有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撰写了论文《谈谈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试论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并参与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规划B类课题《广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及学院课题《关于青年独立化过程研究》的研究工作。

(二)教育部于2001年3月10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1年开始,广西教育厅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提出“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避免和减少因心理问题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工作目标,构建“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主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主阵地,以学生心理社团活动为补充,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系。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以上工作目标来开展。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迈入课程化的轨道,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的建立以完成了所有的筹备工作。2002年12月,学院成立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柳职院字[2002]23号),隶属于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设心理咨询室。中心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加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性,制定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制度》、《关于做好心理咨询保密工作的若干规定》、《来访者须知》《心理咨询员工作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全面规范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包括组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心理咨询、以及院内从事学生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

四、2003至今: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院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渠道、教育内容上逐步呈现规范化、多元化的趋势,逐步建立起了“三级管理、一轴多翼、五级预警、服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三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

学院建立了院级即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第一级,以系(部)即以系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为第二级,班级心理工作站为第三级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体系。

(二)“一轴多翼”的课程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一轴多翼”是指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理论教学为轴,以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定期化的“5.25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经常化的班级主题教育、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为翼。

1、“一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教学环节日趋完善。

经过2年多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同是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和调整,同时考虑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贯穿在高职高专学生三年学生生活的始终,从2003年开始我们对课程的教学安排进行了相关的调整。体现在:实施主题教育,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相关的主题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主要以团体心理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1)一年级以新生心理适应为主题,采取必修的形式。所有新生都必须完成8个课时的理论学习及若干个课时的实践教学。通过加强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学会自我调适和排除情感困惑,缩短学生的大学心理适应期,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为高职学生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帮助。其基本模式是: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心理健康档案建立——高职学生心理适应问题讲座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2)

二、三年级则主要围绕高职学生在情绪情感管理、人格培养、恋爱及性心理、压力管理、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主题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按学分制管理条例计算学分教学任务主要本课程组教师承担,同时,每年有计划的邀请院外相关专业人士到学院为高职学生们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左妮红老师的《高职学生自信心培养》《高职学生恋爱观漫谈》及《高职学生就业前的心理调适》等;阳旭老师的《高职学生学习适应》、张翔老师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鞠红霞老师的《高职学生礼仪》、李庆源老师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人生发展》、董绿茵老师的《高职学生良好形象塑造》,兰珊珊老师的《高职学生情绪管理》以及柳州市人民医院主任涂强的《性心理教育》、《柳州晚报》“袁茵热线主持”袁茵的《珍爱生命》等,这些专题讲座深受学生的欢迎,4年来将近有5000多学生选修的本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程教学使我院各界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卫生与保健的基础知识,掌握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念。

2、“多翼”——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定期化的“5.25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经常化的班级主题教育、助手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1)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近年来,通过校园内的宣传橱窗、定期编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刊物《心海扬帆》、学院报上定期刊登的《心理信箱》专栏,尤其是校园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页,通过“心理中心概况”、“阳光心理协会简介”“心海荡舟”、“心理七色板”、“专家咨询”、“心理测量”等多个栏目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使各类心理健康知识在大学生中进行传播,有效地增进了同学们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为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制度:从2002年心理中心成立指出,就建立的日常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咨询的形式有现场咨询、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QQ咨询等。四年来,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日渐增多,咨询的内容包括入学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性心理、心理咨询员、就业等方面。本课题组的大部分老师每周定期值班,接受同学们的咨询。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寻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大多数同学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后,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且在自我认识和个人发展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3)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近年来,本科成组负责人及教师积极探索开展各类主题的高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4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学生开展了“新生交友活动”“成长小组”、“自我认识小组”和“人际沟通小组”“大学生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大学生们小组活动中得到了成长,变得更自信、更快乐、学会正确地面对合作与竞争,学会了怎样去处理各类人际关系。

(4)定期化的“5.25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从2003年开始学院心理中心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健康日”的到来之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协助下,举办为期一周(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月)”活动,通过开展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专家系列心理健康讲座、心

理剧表演、观看心理电影等活动,以及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报纸等开设心理健康知识专栏等,从2003年至今,共举办了四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月)”,一届比一届取得好的效果。

(5)经常化的班级主题教育。为了充分发挥系部、班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大力倡导“朋辈教育”的方式,学院于2006年建立了“心理委员制度”,各班设立了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组织对各班级心里委员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了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及工作的方法。要求各系部制定计划,各班在班主任指导下,心理委员协助,每月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6)助手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学生互助的作用,2004年,在心理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了“阳光心理协会”;协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协助中心开展各类助人自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工作。同时,心理中心每年对心理协会的会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实际的工作能力,使协会成员与班级心理委员一样,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朋辈辅导员”。这对提高我院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塑造良好人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几年来,本课程组负责人及教师积极承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努力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年共承担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10余项。在省级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三)五级预警机制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从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或辅导员——系主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分管领导的五级预警机制,发现危机预兆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症状的学生时,立即层层上报,启动应急措施,及时有效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2006年,心理中心与系部合作对2个有攻击倾向的学生做了危机干预,防止了恶性事件的发生,及时通知了学生所在系和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时期。由于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和及时恰当处理,三年来我校没有一例自杀或他杀事件的发生。同时,对于危机学生和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进行初步评估与干预后及时转介到专门医疗机构治疗。

(四)利用优质资源积极服务社会

学院心理中心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积极为社会各界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如2006年与柳州市鱼峰区政府共同创建了鱼峰区军人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了“绿洲热线“并为官兵们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2007年上半年,为柳州市银山小学开展了教师心理成长系列辅导活动,并在该校建立了我院第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四篇:课程介绍

影响教育系列课程介绍

课程一:规则激发兴趣,体制催生活力

面向对象: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

课程内容:

兴趣探源

将兴趣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核心要素和机制

课程二: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面向对象:中、小学学生家长及教育工作者

课程内容:会学,学习是一门技术;会考,考试是一项素质;会

生活,自我管理是一种能量。

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如下问题:

1.解决作业和考试中马虎、粗心的问题,培养仔细认真追求完美的性格

2.考试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的问题

3.学生在学习中一学就会,过后就忘的问题

4.掌握学习的技术,练就考试的素质,培养追求卓越的精神

5.如何让不愿意写作文的孩子爱上写作,短期内作文快速提高

6.如何有效利用试卷分析系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家长或家庭教师如何高效辅导孩子学习,成为教练式家长

8.家长如何利用每天中的有限时间督导孩子学习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等75个问题

课程三:决定孩子一生的五项特质

面向对象:学龄前孩子家长及中小学生家长

课程内容:

影响孩子一生的五项卓越素质及训练方法:

说心——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读书——获取知识和良好个人修养的能力

写口——用文字表达思想的高级思维能力

会玩——对热爱的事情执着追求的能力

一路坚持——持久的动力与坚韧的毅力

这将是孩子在今后人生的奋斗中能获取优势的最有力的保证。这将是家长在孩子的少年时期能给与孩子最宝贵、最实用的财富。课程四:学习快车——优秀学生训练系统

面向对象:所有参加考试的中小学生

课程内容: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的所有技术和方法以及工具,以保证学生高效的学习,努力的学生得高分,高分的学生考满分,科学的方法,良好的习惯使得学生知识、能力双丰收。

课程五:爱西柚新概念作文

面向对象:三年级至八年级学生

爱西柚新概念作文应用国际最先进的“结构语言学”成果进行作文教学的创新,借助诸多国内国际写作大家名家的文学作品将作文教学开发成比喻、拟人、写景、肖像、细节描写、开头、结尾等片段描写的25块文帖,写人、写事、自画像、写景、写物、读后感、书信整篇文章写作的11块文帖共计36块作文帖。文帖选材精美,易教易学,易懂易练,让学生喜欢写作,让学生爱上写作。解决了作文教学的难题,深受一线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同时,将著名的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涵,知识

性、趣味性、参与性使得学生们知识、智力、能力得以全方位的提升。

课程六:爱西柚中高考满分作文冲刺班

面向对象:初

三、高三应届生

锦绣文章,辉煌人生。语文素为“百科之母”,作文能力将伴随一生,更是学子金榜题名重要砝码。然而,传统教学认为的“ 文无定法”“写作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写作水平的提升是件缓慢的事情”错误观念阻碍了作文的发展,使得作文学习向来令众多学生“头疼”。同时,中考作文50分,高考作文60分,作文的分值又是学生无法回避的一座高峰。爱西柚的创始人王飞博士爱西柚中高考满分作文冲刺班在28个课时内,解读训练中、高考满分作文的立意构思和行文,只要是平时作文中上等的学生就可以对写作有全新的感悟,不但把作文迅速提升一个分数段,而且对以后所有的写作有极大的帮助。

第五篇:课程介绍

示范性教学简介

示范教学的内容:观摩《空间认知研究进展》课程(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示范教学的主题: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示范教学的目的:

1、转变观念,将大学教学的重心由传授知识,转变为结合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2、掌握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科研思维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3、结合观摩学习,对自己所授的一次课进行设计

4、将观摩学习结果,迁移到自己所授全部课程的教学中 要求:

1、认真思考自己所在学科,学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科研思维?

2、体会教师应当如何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本学科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选择和编排,将教学内容活化为具有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功效?

3、如何让教学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科研思维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特色:开场留悬念,过程做铺垫,结局抖包袱 示范课内容介绍与设计构思:

神经科学的终极目标是阐明精神和认知活动的生物学基础。由于高等认知过程是功能性的行为表现,而非客观存在的物质结构,其发展受到技术上的制约而成为生命科学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John O’Keefe教授与挪威科技大学Moser教授夫妇因空间认知领域的研究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只用最普通的技术,却通过大胆、精彩甚至匪夷所思的科研思维提出假说并设计实验,解决最困难最关键的科学问题。

本次教学内容共分4学时,以“问题-假说-实验-结论-新问题”循环式的科研思维和“挑战最关键问题”的科研理念为主线,用历史演绎的授课方式取代传统枯燥的知识讲授。

第1学时:空间认知基础 示范目标:用生活讲科学

教学策略:所有知识点都辅以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例子,便于理解记忆,同时强调所有科学研究都是为了最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时目标: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提出“问题-假说-实验-结论-新问题”的基本科研思维,留悬念:没有合适技术的条件下,高等认知过程如何研究?科研思维在其中有多重要?

第2学时:空间认知研究历史回顾 示范目标:用故事讲知识

教学策略:不过分强调知识样的科研史实:x年x人发现了x,而强调这些发现背后的故事:每一个发现当时的知识背景是怎样的?困难在哪里?为什么顶级科学家可以做出一般科学家无法完成或忽视的重要发现?运气使然还是思维使然?权威的理论是否一定靠谱?

学时目标:用历史讲述科研思维与理念,铺垫。

第3学时:空间认知研究史上的关键实验 示范目标:用历史讲文献

教学策略:只有充分了解每项研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献:文字描述的方法结果结论只是表面文章,大历史背景下隐含的科研思维与理念才是关键。本学时将用这种方法讲述本领域两个关键实验。本学时中,学生将有两次机会和诺奖得主直接PK科研思维和能力。

学时目标:用具体例子深入强化科研思维与理念,铺垫。

第4学时:总结与展望 示范目标:用八卦提兴趣

教学策略:开启“八卦模式”做总结(抖包袱):三位诺奖得主间鲜为人知的剽窃纷争(北大清华抢发论文**的预演,但结果大相径庭:做科研,品德是基础);O’Keefe的科研经历(选研究方向,勇气很重要);O’Keefe的科研风格(提科学问题与假说,逻辑很重要);真实版“咫尺天涯”:与Moser夫妇竞争诺奖过程中,Quirk等输了3mm(设计实验,细节很重要),Knierim输了50cm(解读结果,观察很重要);空间认知领域内的师徒与同事关系(工作完成后,交流与传承很重要);O’Keefe与Moser夫妇的制胜点与启示(做科研,思维与理念最重要,本次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时目标:3小时铺垫全为最后抖包袱,但不听铺垫只听八卦的同志听不懂这个总结噢。

附:主讲人介绍

伊鸣,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解剖与发育生物学系(John O’Keefe实验室)神经科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认知的神经网络基础。曾获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一等奖,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一等奖,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演示奖北京市,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特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教案奖,北京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一等奖,北京市科协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一等奖。

下载省级精品课程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级精品课程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韩语课程介绍

    常州思博教育韩语课程暑假班火热招生中 [课程背景] 常州思博韩语学校致力于培养韩语专业的高水平人才,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在竞争激励的岗位优先就业机会,为更多的语言学习者解决......

    《广告设计》课程介绍

    《广告设计》课程介绍 一.教学设计 1.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广告设计》是广告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设......

    课程介绍钢结构

    起跑线钢结构设计培训课程介绍 一:钢结构基础班 课程:1:整套轻钢厂房识图, 2:钢材材质的介绍,性能介绍,钢材等级介绍 3:维护结构彩钢板板型介绍,厚度介绍,漆膜介绍 4:运用CAD绘制轻钢厂......

    《大学语文》课程介绍

    《大学语文》课程介绍 一、 课程概要: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具有突出工具性、审美性和强烈的人文性。 《大学语文》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和主干课程,具有传......

    舞蹈课程介绍

    NJ。淑绅园 课程 李欣:长春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钢琴演奏专业,本科学历。东明县一中音乐教师。2005年国际青少年才艺交流活动中,获吉林赛区青少年组钢琴专业金奖。 2003年在大学......

    课程介绍(模版)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同时也掀起了全民创业热潮,迫切要求高等院校重视创业教育。为此,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极少数学校首先开始开设《创业管理》等相关课程,我校在上世纪90......

    心理学课程介绍

    心理学——课程介绍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心理学的各个分支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因此可以说实验心理学是各门心理学的......

    平面设计课程介绍

    平面设计课程介绍课程导读:平面设计是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的职业,当你端起碗时,碗上的花纹图案就是平面设计;当你回家进门,见到熟识的屏封窗花时,也是平面设计师的心力之作;当你走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