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技校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创新技校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摘 要】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创新技校语文教学对提高技校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技校语文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教学渠道,发挥课外阅读作用;改革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 提高素质
创新教学是时下流行的教学改革模式,是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潜质,从实质上进行素质教育的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突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改革的本质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技校语文教学应当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校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备的精品。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寓美育于语文教学的目的。技校语文教学不能只对语文作静态的形式分析,不能只看到简单的语言符号,而应充分发挥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课文中能够激发学生感情的诱导物,让学生的感情与课文作者的感情交汇在一起,使之升华成为相应的理念,使情和理得到统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技校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核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为主导,老师从旁进行指导为辅。举个简单的例子,欧美小学生的历史学作业题目是“以探索麦哲伦航海过程中的经历为题”,写一篇一万字左右的论文。勤奋的小学生在收到论文题目之后,便会对文章进行探索分析,组织基本的思路与构架,进行网络资料的检索与搜索。如果必要,可以像历史系的专业人士进行邮件咨询,得到完整的回复。这对于中国的小学生而言,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诸多的大学生们,仅仅要求完成数千的论文。基础教育便还在小学时代拉开了差距,因此,在技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弥补其搜索知识能力是重要的一课。为了加强技校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信息查询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是重中之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有许多方式,网络学习是所有自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职校学习的学生中,80%的学生具备上网学习的条件,其余的学生可以运用校园免费的网络查询室以及丰富的图书馆典藏资源进行知识的查找与学习。同时,进行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凡事必须多都几个为什么,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方式进行答案的查询,弄清楚事情的起因,发展顺序以及结论,并提出个人的创新性见解及意见。有利于培养学习在学习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新创造能力。重视人文特点,增强创新内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在全国语文教改大讨论中,在对语文教学弊端的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有人把它归咎于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说是工具论导致人文性的丧失。多数人则持公允之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把“工具论”做过了头;导致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能改,要改的是做过头的部分。
其实,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有两方面的认识根源:一是在处理工具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时过分强调工具性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属性的存在;二是在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时彻底切断了工具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密切联系,孤立机械狭隘地划定工具性的内涵外延,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实践的片面机械,语文工具性本身也成为僵死的概念。属性讨论是语文学科理论重建必过的关隘,概念理清又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语文学科理论重建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改革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技校语文教学应从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入手,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病。在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降低基础部分的比重,加大应用型、能力型的题量,尤其是要联系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出题。在形式上,尽量少出选择性题型,这类题型容易使学生心存侥幸,况且有时答案并不具有唯一性。同时,要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可以搞一些课堂练习、阶段测验,或把平时的作业纳入考核;还可以采取答辩式考核,由学生抽签选题回答。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用他们的字帖练习、日记和习作之类折算分数抵冲考试成绩。
总之,深化教学改革,变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真正实现素质化教育,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二篇: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_语文
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
三角中学赵怀兵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其主渠道是创新性教学。作文如做人,作文能力是人的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落实到作文教学中,是我们目前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模仿,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有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作文题,学生都拿着笔在想、在写了。有个学生把手伸进抽屉,掏出一本什么书,偷偷地翻看。老师走过去悄悄从背后看了一眼,见他看的是语文课本。学生像做了什么错事似地赶紧把课本送进抽屉又拿起笔来装作要开始写的样子。这局面真令人酸楚。没有人反对登山者使用拐棍,为什么学生在作文时要作些借鉴反而偷偷摸摸的?难道提倡作文创新就要反对模仿吗?
有一个基本观点,人们常常忽视。那就是作文是一种技能。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吕叔湘先生对这一点说得更形象:“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这些话,应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座右铭。
承认作文是一种技能,那么这种技能的形成就必须遵循它自己的形成规律。从技能形成的过程来看,人类的技能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这是技能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语言的学习,从幼儿张口发音的模仿,到说话的模仿,只能一点一点地长进。写字也是从模仿开始的。惟独拿起笔来“作文”了,这模仿的教学反而成了希罕事。普遍不予以重视。不仅被轻视、忽视,还被歧视。不少人认为“仿”不是“创”,认为仿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低级的练习活动,甚至把它视同“抄袭”不屑一顾。想叫学生的作文篇篇都具有创作的特征。要求学生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出现点模仿的痕迹就大加挞伐。孰不知,学生恰恰是很需要踏过这层台阶在语言文字上打打基础的。模仿的实质是叫学生在拿起笔来写的时候,也从各各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古人开笔之前,已背书背了好几年,背了许多东西。现在,学生读的就不算多,背的尤其少,再缺少模仿的练习就想叫学生作文过关,有这种可能吗?这种作文教学局面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这种跨越了一个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不是违背了技能形成的规律?
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很重视模仿。张志公先生说:“需要正确处理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早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他在评论前面引用的吕叔湘先生的话时说道:“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这些观点是超越时空局限的,长时间可用。”
仿写是学生学作文的必由之路,这条规律在近些年的作文教学经验中,也能看到一些“踪影”:“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有人形容得更形象一点:“范文——写作的实物教学”等等。其实,前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在强调“多读”是“写好”的前提条件。如今的中小学生,实在是没工夫多读,在写的训练环节上又出现了缺失,他们学作文就不能不陷入进步缓慢、举步维艰的被动境地。
认识问题解决了,教学上,也不是个多么复杂的麻烦事。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模仿课文,参照写法
写作,必须从阅读中摄取材料,主要是学习写作技巧(主要是写作实例而不是道理)。因为写文章只有生活经验是不行的,生活经验还要用适当的合乎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套写作规则,这些规则哪里来?如果只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肯定是极微的。因为写作规则要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并控制学生写作实践,才会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来找规律,总结归纳方法,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的规则比较具体实在,而且印象深刻,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并通过老师的批改来验证自己的实践的正确性。
2、从修改中反向模仿
写作中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明知是错而重犯的机会却是不多的,在写作训练中,加强学生的修改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修改错误的虽然不是直接模仿吸收人家的长处,但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自己的认识本身是一种提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修改病文看成一种反向模仿。
3、在欣赏范文中借鉴
欣赏范文中让学生在写作前欣赏一篇类似的优秀范文,目的是着眼于吸取范文在构思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长处,至于成篇,写作时只能求其神似,而不能照抄。
仿写的训练,还可以很好地规划一下,解决各教学阶段、各种文体的仿写如何安排,各种仿写练习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穿插,尤其是精选一系列可仿的句、段、篇而形成一套切合实用的“模板”,由它铺成“必由之路”的台阶,那么学生的作文在中学阶段将得到更符合技能发展规律的培训。
二、优化写作环境,为创新提供土壤
写作实践的主体是写作者自己,写作教师的指导职能归根结底只是为写作者创设优良的写作环境,并有效地促使他们在这个环境中主动地进行写作实践,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口对口地传”。写作环境是指提供给学生的有关写作实践的各种条件的综合。好的写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
1、少点空洞道理,多些行为引导。
作文的真正的资源是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丰富多彩的,这是“资源”的客观丰富性。这看起来已解决了写作的生活源泉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在作文中普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也就是说,客观上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与值得写到文章中的可用生活资源形成巨大的反差。其原因就是缺少促使学生去关注生活的引导工作。怎样去观照生活,观照什么样的生活,教师都没有明确的把握和切实的指导措施。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引导。
行为引导如何进行?简单点说,你告诉他写文章要贴近生活、积累生活,要注重观察,这只是讲道理,或者说是传授知识,这远远不够。你要为他设计出贴近生活、干预生活的具体行为,并长期坚持地这样做,使他们的生活触角日益敏锐起来。要让他们在有效而明确的“行为方式”中去感悟生活特质,获取写作素材,积累感情资源。这其实是一种很有针对性的作文实践训练,又可以称为“生活作文”,即让学生先在行动上去干预生活,以被干预的生活为基础去写出生活气息很浓的文章。感悟生活是一种能力,教师应该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创造优良的环境,而“行为引导”正是创造这一优良环境的必备条件。从心理学角度看,提倡“行为引导”其实是尽可能地把学生对生活的无意注意转化为目标具体、指向明确的有意注意;从环境学知识上讲,是为了更有效地发现、采掘和配置资源。
强调行为引导,提倡生活作文,一方面使学生有话可说,另一方面又鼓励了其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扬,真正体现了生活和作文的新鲜的交融,而不是让学生为“写什么”而搜肠刮肚。
2、更新评价观念,鼓励创新意识。
不知何时,作文评价中有“思想健康”这么一条,即要求作文要追求典型和积极意义。从小学生写作文起,教师就在要求学生,文章要有积极意义,要歌颂什么,到了高年级就提出典型意义的要求,这反映了教师的一种衡文观念。问题是,“积极”“赞扬”“歌颂”的标准是建立在成人的世界观、社会观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学生的心理基础上的。那些东西,对一个成熟的作者来说,是不可少的。但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对其作文心理施加了强大的抑制——不仅对操作过程施加抑制,更严重的是对其感受生活,认识、理解生活加强了抑制,扼杀了学生用心灵感悟生活的主观性、独特性,是逼着孩子去说大人话。这种教法,直接导致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都换肠刮肚地先定好思想坐标,然后往坐标里“填充材料”,这一过程取消了“写作冲动”,使作文从根本上成为非心理运作。在此过程中,个性被排斥,创造性服从于统一准则,学生的生活积淀无法自然喷发,只好去拼凑;拼凑不起来,就去造假。学生作文做作、无聊、雷同,假、大、空习气太重,产生根源当有此一面。
应该树立怎样的评文标准?首要的是讲究“诚实”。叶圣陶先生提出“通”与“好”作为评文的标准。“怎样才能使文章好呢……我只想提出两点……这两点是‘诚实’和‘精密’。”“‘诚实’就是有什么写什么,或者是内心怎样想怎样感,笔下就怎样写。‘精密’则是文字里要有由写作者深至地发现出的,亲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写出时又能不漏失它们的本真。”从叶老的话看,“精密”其实是“诚实”的高一层次的要求。
一般写作,总要先让学生觉得有事想讲,有人想介绍,有话可说,有意见要提,先让他觉得笔端不枯,这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储备。倘若过早地提出“典型”“反映”的要求,学生在心理上一下子被管制起来,一番“神伤”之后,会发现可写的东西原来不多,即使写出来,还不知能否符合老师的口味。他一下子感到自己的生活积累成了无用的东西,或者根本就没有生活积累,感觉到自己的思想认识与老师需要的思想认识不是一回事,今后总要为“写什么”大伤脑筋。如此下去,思路枯竭,激情消退,兴趣渐无。中小学生作文全程渗透“积极”和“典型”意识,是对学生心灵的漠视和心理的压制,从根本上违反了作文心理学规律,当然不会有创新的作文。我们应该提倡的,还是“以我手写我心”,强调“独抒性灵”。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现创新设想的实际能力,其中,创新思维居于核心地位。心理学研究证明,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它十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种种模式,追求问题解决的惟一正确的答案。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它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惟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能通向创新之路,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基础。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两者是性质不同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它具有方向性、判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性等特点。其本质是按照形式逻辑,逐步进行分析推论,且终得到符合逻辑性的结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就其实质来说,发散思维定强调对未知信息的相像和假设,因而很大程度上是新信息的形成。其次,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辅相成,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基础。因为,没有聚会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像基础和动机。此外,在创新思维中,两者不是等量齐观的,发散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有三个特征:变通性(指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各种心理定势的影响)、流畅性(指对事物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想出种种不同的念头)和独特性(指对事物能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发散思维的这些特征可以被视为创新思维的主要构成要素。由于我们目前的中学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而忽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充分认识发散思维在中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同时,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针对一篇作文的命题,要启发学生排除首先想到的是大家都可能想到的素材,鼓励大胆地独辟蹊径,不落窠臼地开拓和创新。眼睛不要总盯着别人已用滥的材料,如雨天老师来家中给自己补课,同学之间由于一点小误会而闹矛盾然后又和好等等。当然这些材料不是不能用,即使用,提炼主题的角度也要有所创新,写出新意来。
我在教学生写作《<滥竽充数>的启示》一文时,就鼓励学生大胆否定首先想到的启示,即由南郭先生的下场联想到学习不能不学无术,不懂装懂。因为就此素材,即使写得再好,也得不到高分,只能得个基本分,何不另想高明?课堂上,我就用康德的“独创性必然是天才的基本特征”这一名言鼓励学生,启迪学生,让他们多角度发散思维,当堂就开掘出了以下几种新启示:一是齐宣王好三百人一齐吹竽而导致南郭混下去,想到吃大锅饭的做法要不得;二是由齐珉王不墨守先生之法改为“一听之”,联想到领导人要有改革精神;三是由南郭虽本领不同,但当受到改革大潮冲击时,一不哭闹,二不托人说情,而是主动溜走,联想到激流勇退的精神是可取;四是从南郭不会吹竽却能长期在乐队里混,队长和队友也有责任,不以监督和帮助,从而得出他们即不忠于王职,又不重视友情的做法应该受到指责。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既能锻炼理解、分析能力,又能锻炼归纳、表达能力,然后下笔有神,一挥而就。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落俗套,有新意,才能拿到高分。
另外,题材新还指有时代感,新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新鲜材料,要鼓励学生写作时善于选取这些材料,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好文章。
结构巧妙即文章情节结构要有起伏,波澜横生,忌讳平铺直叙,因为文贵曲折。古人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怎样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照应,使得文章波澜起伏,这均需精心安排。这就不可避免地打破常规,打破“八股式”。布莱克说:“打破常规的道路通向智慧之宫。”
我在教学生写作好《孔乙己挨打》时,不少学生想到可按照“为什么挨打——怎样挨打——打得怎么样”的方式安排结构,先写孔乙己怎样翻墙入宅偷丁举人家的东西,再如何不小心被家丁抓住,写怎样打的,又怎样写服辩,怎样打折了腿,最后写被打得皮开肉绽,扔到大门外。这时,我就让学生打破常规运用倒叙、插叙等记叙顺序,巧妙安排全文。思考后提问学生回答,看谁安排得巧妙。以下四位同学设计的开头均较新颖:
1.“哎哟……”一声凄惨的喊叫声从丁举人的深宅大院里传出来,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四五根棍子雨点似的落在孔乙己的腰上、腿上……
2.“把他的腿给我打断!”丁举人坐在太师椅里喝令打手们。
“哗!”又一盆凉水泼向了孔乙己,接下来又是一阵杂七杂八的棍子。
3.“哗”,又一盆凉水泼向了孔乙己,孔乙己的手指动了动。“快让他写服辩。”丁举人恶神似地指使着家丁们。
4.丁举人大门外,孔乙己奄奄一息,双腿血肉模糊,想起刚才遭受的毒打,不禁又昏了过去…
通过提问,学生在思维中比较,在比较中思维,课堂充满了热烈活跃的气氛,愉悦之中训练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因为谁都想把自己的作文挂在班级、学校的“佳作欣赏”栏里,谁都想让老师把自己的作文推荐到电台、报纸上发表出来。
文章是写出来的,改出来的,但更重要的是想出来的。韩愈主张“行成于思”,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不仅仅练笔,实为训练脑筋,使其就某一事物评悉思之,思之既明,取舍自定,条理自见,由作文启迪精思之途。”因而,突破思维定势的求异思维就更为重要了,它能锻炼学生写出一纸新颖,写出一纸巧妙,写出一纸风格,写出一纸独秀。
二○○○年七月四日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_语文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之浅见
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之浅见
提要:社会发展需要新型的人才,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的实践能力。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学科改革的排头兵,要发展进步,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将是永恒的主题。在语文教学中,首先从主体的观念上着手,建立培养创新的主观基础;再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三个方面,衔接课内课外,分别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 主体性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新时代的走向,也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的根本途径。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势在必行。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已多年,亦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当前仍然存在许多弊端,许多一线教师、老教师仍存在机械教条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学生成绩的优劣仍是判别教师能力和学生的主要工具。教学中,教师授而不创,学生受则不创,学生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教师的认识又局限于教参。若是考试,则屈服于“标准答案”,这无疑使语文教学丧失了创造力培养的功能,因而也失去了教学的内在动力,无怪乎某些地方的语文教学深陷于低效率和低效益的尴尬境地而不能自拨。因此,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自身规律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扩大效益的必然选择。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学科改革的排头兵,应该首先进行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孕育创造性思维的诸多品质,表现为相当独立的领域优势,而且渗透在其他各门学科之中,内化为各门学科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是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为什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你?原因在于:首先,语言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表意上的多元化与模糊性、表达上的概括化与内隐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可以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甚至允许多种见解并存,这就为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智力,而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作者智力的结晶,对学生具有开发智力的功能,不但是砥砺学习者思维的燧石,也是指引学习者思维的路标。再次,语文训练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维体操,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很好的锻炼,特别是作文训练,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尤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能实现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是创新教育实施的重要阵地,要真正落实创新教育,就必须进行课堂创新。著名
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创造力培养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首先取决于语文教师是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教学观左右着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由于受传统的“一支粉笔,两本教材”的教学方式,以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参考书”的备课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干扰,从整体上看,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观还很不适应培养创造力教育的要求,其占主流的教学观有两种:一是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传授知识的传授式教学观,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座知识“仓库”,教育的任务就是往这些仓库里放入知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被视为“知识容器”、“两脚书橱”,思维限制在老师设定的框框内、书本知识的框框内。二是认为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是教师最主要任务的应试式教学观。这两种教学观使大量的语文教师不敢把课文当做例子,而变成了做课文的奴隶,也无法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没有把学生会学当作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把会考试作为终极目标。这样的教师观所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是保守封闭的,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
那么什么是创造力培养教育所需要的教学观呢?就是“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具备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教学的本质内涵,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为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一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对喜欢质疑、喜欢提“怪”问题、回答问题超出课本的学生,应持热情欢迎的态度,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超过老师,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二要有科学的教学观。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除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要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这样的教学观,在教学中才能处理好教师、学生的教材的关系,才能使师生的创造力都得到发挥和发展。
人的发展必须依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教育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学生在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也是认识自身,所以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观基础。
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呢?
所谓主体性,即是主体的品质与能力的反映或概括,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这三个层面。主动性,即主体参与认识(学习)活动的行为时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主动性是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也是主体性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对学生来说,他们参与学习过程必须从始至终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才能为其主动学习与发展提供可能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主要要求是:对学习有较稳定的兴趣,能逐渐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与目的;主动安排与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与顺序;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课后主动运用课内掌握的学习方法完成作业、安排复习或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但是,学生受其年龄特
征影响,主体的积极主动性主要是靠学习兴趣来激发,靠学习过程的成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来保持。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课堂教学情景多样化的创设来激趣,给学生成功体验的多形式评价来激情。独立性,即主体具有独立参与认识(学习)活动的能力与方法,这是学生主体性的核心层面。只有主体具备了学习的独立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才能经常有成功的体验,积极主动性也才能长久保持。但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立性又是相对的,他们的独立性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而不是生来就有且可一劳永逸保持的。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更新,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必然不断出现,独立学习能力就需不断地培养和提高。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区分、区别对待;教学中,掌握教学进度和内容深浅度。要强调的是,独立性不排斥同学间的互相合作和主动向老师请教。创造性,即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的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它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最高层面和最佳方式。所以学生的创造性不一定都是逻辑思维迸发出的创新火花,不少是直觉思维性质的心血来潮迸发出的创新火花,而且还往往是在热烈的互动氛围中和在相互议论启迪下爆发出来的,它是一种群体共生效应的产物。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与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立性与互动性结合起来,激起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学习过程的创造性要求是:善于在学习中生疑、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时不满足于常规的思考方法,善于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能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寻求不同思路;善于转换角度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善于直觉思维,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实践操作方式往往与众不同。
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完整地统一于学生的主体性之中。主动性是基础,独立性是核心,创造性是升华。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这样,课堂教学就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生动活泼发展的目的,促成创新素质的形成。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尚处在启蒙阶段,对他们进行创新的教育是创新启蒙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更需要通过主体性的发展与发挥来实现,而素质教育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所以,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通过主体性发展来实现。如何在实施以主体性发挥与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素质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程序,诱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巧妙地设置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问:悟空本领这么高强为什么还要三打白骨精呢?当白骨精出现时,在唐僧师徒的心目中各是什么形象?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想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如果一个教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
二、给学生壮胆,树立自信
自信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要培养自信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
要自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具有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支配的精神。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弱,模仿性较大,但好奇心强。但凡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因势利导,开展讨论、搜集。既提出自己 的观点,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强求一致,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勤于钻研与实践
实践出真知,只有勤奋钻研,多动脑筋,多动手,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培养。教师和学生都要多写多改,只读不写,只讲不做只能当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无法对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做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什么,不能光喊口号不动手,在日常生活中,要勤钻研,要重视实践。这是创新的基础。
下面我就简单的从阅读、作文及口语交际教学中,浅述吾意。
一、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阅读教学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如能积极挖掘,系统整合,将会在增强阅读造血功能与发展活力时,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素质提高。阅读教学怎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呢?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活动以外,以下两点也不可小觑与忽视。
首先,教师要树立文章陌生化的教学导入观念。长期以来,“老八段”式的阅读教学讲求“知人论世”,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时先作者、后背景、再作品。这固然能使学生对陌生文章熟悉些,从而为文章的理解奠定基础。但是这种“知人论世”的阅读教学导入过程,却容易使学生在熟悉文章时产生理解上的思维定势,学生对陌生文章的理解也容易受到以往社会的评价的约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学生创造性理解文章的思路。在文章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本身进行陌生化的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如我们很熟悉的文章《三亚落日》,文章一开始就写道:“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习惯上,很多教师习以为常地让学生一开始就带着“诗意”这顶帽子去看课文,让学生受制于原来“有诗意”就是这样将落日分别比作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等,通过拟人、比喻的修辞来体现三亚的魅力。相反,教师可以恰当地从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带领学生反向思维,哦,这就是“有诗意”。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文章陌生化的教学导入观能恰当赋予文章以新鲜的感觉,多角度地思考,能使学生有所创造。而我们熟悉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言正是由于陌生化的曲解而被赋予“教师的奉献精神”的新意,以流传至今。文章陌生化教学导入的根本意义在于:使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社会评价中走出来,从陌生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最终使学生形成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其次,教师要运用文章学习迁移指导法
文章学习迁移指导法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可有以下三步:辅合求同助理解、发散求异促创新和辩证比较以折优。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就一反三。”如何在文章教学的广博内容中举好“一”?有创造力的教师总是引导学生运用辐合求同思维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把新旧知识
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出最基本的概念和系统的知识,得出规律,达到获得文章知识板块助益于理解的目的。如布置学生阅读三篇游记:叶圣陶《记金华的双龙洞》、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和刘白羽《长江三峡》,从阅读中启发学生概括出写游记的一般方法,并写成读书笔记。在这种辐合求同的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有关游记知识的文章知识板块,而且有效地锻炼了自己的探索创新能力。
“举一”后还要“反三”,不“反三”思维的创造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反三”的过程就是发散求异促创新的过程,教师可有意提供给学生一些训练的机会,如学了一篇文章后,要求学生变换文体改写。除此之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质疑是创造思维的起点。另外,教师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习以为常的见解、观点,如树大自直、开卷有益等,让学生从陌生的角度去挖掘他们的新意,这是训练学生创新求异思维的好方法。
辩证思维是让我们在对立统一中寻求确切、新颖且有价值的解答。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善联想、灵活性强,但往往容易走向片面化、绝对化。因此,我们在发展学生辐合、发散思维的同时,应注意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就是辩证思维的典范,作者对待文化遗产,不是采取简单的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态度,而是运用辩证的方法在扬弃的基础上拿来。教师把这种文章中的辩证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肯定大有启发,并能有效知指导学生的创造能力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二、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写作就是创造,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缺乏实践意识。只是坐而论道,大讲文章的“章法”,不去亲自体察诱导文章生产的整个过程,不写“下水文”,对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质性的引导作用。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陷入一种固步自封的写作思维和写作习惯之中,缺乏创新精神和意识,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诱导学生的创作意识。教师要时常通过自身的语言、表情、动作、习惯等去唤醒学生写作的意识,从而使学生热爱作文,乐于写作。可以现场演示作文教学,营造教学场景,诱发兴奋点,然后趁热打铁,记下所见、所闻、所感,限定作文时间,避免懈怠,把作文“逼”出来。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捕捉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及时分享与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写作。
其次,教师“下水作文”引路。
“下水文”千万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仿效具有操作性。教师的抛砖引玉,供学生对照参考,使学生写有目的、学有目标、改有参照。
最后,在作文中引导学生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想象力丰富与否关系着创新力的强弱。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进行细心观察,认真积累,把平时的所知、所感进行积累,一旦入情入境,便会得心应手。
三、口语交际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口语交际是用口头语言来传递信息,也就是平时的“说话”。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接受能力、对语境的洞察把握能力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常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生理条件和心理素质,影响着说话的发音、习惯和态度;知识积累的多少,影响着说话所用的词汇和内
容的信息量;智力因素的参与影响着口语的组织和控制;表达技巧的高下则影响着话语的生动和幽默等。教师应根据教育的要求,首先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普通话的习惯,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往其感兴趣、对口味的话题上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吐自己的心声,从而锻炼他们的说话水平。在引导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作出恰当的纠正与指导,并注意表扬学生们的创新话题。如在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中《聊聊当前的热门话题》,教学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电视新闻或通过网络查询,明确当前的热门话题。在课堂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各抒己见,有创新观点的发言,教师要适当肯定和表扬;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学生陌生的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形成较全面的理解。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处处有发现,随时有创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一种能力提高的同时,其他几种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就目前看来,我们语文教学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但还缺乏相对的广度和深度。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二是“唯本”思想在一定范围内比较普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一条真正意义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之道就十分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落实:
一、激活课堂气氛,铺就教学创新之路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一堂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会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注入无尽的活水。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环境,让学生敢于说真话、敢于说心里话、敢于标新立异;巧用激励因素,促使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以致整个课堂气氛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多用新颖教法,以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加强师生互动,以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二、鼓励质疑问难,炼就学生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首先,为学生质疑问难提供宽松的环境;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问难习惯,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处生疑,在学习中去发现,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理解;再次,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基本方法。就一篇文章的学习来说,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构思、立意、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去作深层次的设疑质疑。
三、激发想象,培育创新品质 爱恩斯坦曾经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十分主要的意义。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主要涉及到语文教学中的三个领域:即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具体实施方法,前面已做了阐述。
四、衔接课堂内外,拓宽教学创新空间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课外延伸。由于课外阅读开放性很强,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进入多彩的“王国”;语文学科的基础特点之一的工具性,与其它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通过与其它学科加强联系,大大拓宽语文学习的创新空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
创新之人。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前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不断更新的新颖活泼的创新教育中,逐步树立创新意识,以至形成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健全人格。
参考书目:
①华宝建《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2月第1期
②李守静、李继武《简论创造性思维的内涵、特点与形式》,《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10月第5期
③谢红《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创造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5月 ④刘雪峰《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2003年3月
⑤浙江省跨世纪骨干教师中学语文研修班《独立自主,促成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11月
⑥彭坤明《知识经济呼唤语文教学的创新》2000年3月
⑦陈代来、黄大泉《落实语文创新教学的四个环节》2002年9月
⑧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师范学校教学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⑨易海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999年1月 ⑩尤志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篇: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育论文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每一个学习个体有了创新意识,还需要有创新学习,所谓创新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主动的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等的学习活动。
这里说的“新”,不仅指新发现,还指新发展。但是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揭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方法,只要能把他人已揭示的原理和发现的方法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就是一种创新学习。这种创新必将为自己的将来奠定全面的基础,所以要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然而,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它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变性。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构建民主高效型课堂教学模式,树立“大语文”意识。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现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具体的谈一下: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一种创造的快感,从而激发其创新兴趣。时文赏析、微型故事命题、哲理诗的创作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如:“柳树责备长青的松柏:春天来了,你怎么还无动于衷?”以此为题材,训练学生命题《柳树安知松柏之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眼不识泰山》、《检查团来了》、《半桶子水哗哗响》等各有千秋的妙题,便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对此,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明白创新并非登天难事,学生的创新欲望便会被大大激发,长此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便会渐渐被诱发出来。
二、诱发好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一个人的好奇心。而好奇心与怀疑精神又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疑为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学生积极创新的诱因。如教《死海不死》,教学中心目标确定为: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辨清确数和约数,理解准确数据的作用。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要有意设置多处疑问,想方设法组织学生探求、争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发生撞击,引起认识冲突。
比如:“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百分之二十三至二十五。”句中的数据能否改成“百分之二十四”或“大约百分之二十四”、“百分之二十四左右”呢?学生经过一番交锋和分析,感到原来阅读时很容易使自己疏忽而又枯燥乏味的数据,在说明文中却起着那么重要的说明作用,以后就会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思考、创新。我们在教这一课时,经过这一练习,一个平常成绩很差的学生都能从课文当中发现出问题来:“课文讲到死海的深度时写道:‘海水平均深度一百四十六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四百米。’这个数据不科学。”他认为:“既然最深的地方是一个约数,为什么平均深度却是一个确数?”好一种创新精神!这就是智慧的闪烁!学生由此沉醉于知识的探索之中。
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因素,随机应变,精心创设种种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勇于怀疑、积极创新。
三、辨异求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包含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求异思维,一是求同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主体,它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力求突破原有知识、经验、思路的局限,创出新意。比如,大家都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我偏论证“移山是愚昧的做法,迁居才是智慧的行动”;你批评马大傻的浅尝辄止,我赞扬他的触类旁通。这样打破传统的思维就能创新。
当然,求异并不排除求同。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间的相似规律,从而由对规律的认识、掌握而创新,引导学生寻找各种文体的结构特点,进而进行独立创作等。
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在比较、分析、联想、综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是语文教学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积累资料,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方法
创新的方法很多,如情报利用法、联想法、适应需求法、缺点改正法、逆向创新法等,但无论哪种方法的运用,都需要学生细心的观察、反复的了解、精确的记录,从而掌握信息、积累资料。因为,一个人的知识愈丰富,生活面越广,引发创新的触点才越多。
五、营造和谐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压抑、专制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学生就更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听。在创设美好情境的同时如果把情感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了这种心境之中。
一个学生家里有一本郑板桥文集,当他读到“平生最不喜欢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万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这些语段时,很有感触。我指导他运用所学知识,采用资料整理分析法创新,写出了《爱鸟莫若植树》的小论文,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第五篇:在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质——基础工具性,决定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高低的表现。
语文教育的社会性决定语文与生活共存,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和语文学习。人们就是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进行社会交际,同时在生活、交际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育应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语文素质培养和训练。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
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渠道,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要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之中,靠读写听说训练去完成。
1.结合生活教读。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又为生活服务的。在教读课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教材内容,有机联系到校园内外、国内国际,缩千万里于三尺讲台,纳天下事于几方丈教室。途径有二:一是善于捕捉学生所关心的事情,捕捉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因势利导,进行语文教读。例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你“为什么读书?”从而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二是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这不是一颗流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谈谈尊老爱幼的事例,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纯洁的感情。
2.结合生活训练。训练要着眼于学以致用,训练的材料来自生活。例如让学生写春天,就带学生到公园,到郊野,去观察春天里各种事物的情态。在作文训练中,还要提倡写生活、写真情实感,鼓励创新,写“放胆文”。教材上的练习题和训练材料,要挖掘与生活的联系。
3.教给实用的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在自学中提高语文能力。课堂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查(字典)、自写(字、词、段意、中心)、自检(检查、修改作文);课外指导学生做知识卡片,写日记,摘抄读物上的名言、警句、优美语句。
4.学语文与学做人结合。语文含有人文因素。学习祖国语言,就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接受、认同、形成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达到语文能力与心理品质共同提高。
二、积极开辟语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义务大纲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活动必须结合,积极开辟语文教育的第二课堂——语文课外活动,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按内容可分为:①阅读活动。例如实用文体、科技读物、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读书报告会等。②写作活动。例如课外作文,办墙报、手抄报、写日记、读书笔记等。③听说活动。例如讲故事、讲演比赛;听广播、听音乐后叙述内容,听新闻广播,抗干扰比赛等。④书法活动。例如练习毛笔字书法和硬笔书法,举行书法比赛等。⑤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游览名胜古迹、社会调查、访问英雄人物、搜集民间谚语、故事等。按形式可分为:①语文主题活动。例如“我爱家乡”说写主题会,名人名言荟萃等。②语文智力竞赛活动。例如成语接力、查字典比赛等。③语文游戏活动。例如猜谜语、说笑
话、对对联等。④语文说、唱、演活动。例如编演课本剧等。⑤语文作品展评活动。例如手抄报、读书笔记、书法等作品展评。
三、结合学校生活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1.架起各科教学与语文素质教育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是各科知识的载体,数学的法则定理,有些就是一个多重复句;理化的实验解说,就是一篇说明文;历史事件的记述就是记叙文;地理风光的描绘,就是生动优美的散文;政治观点的阐述。就是逻辑严密的论文。在进行各科学习的同时,也有意 语文学习,把各科教学当做语文素质教育的另一场所。
2.在班级生活中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形式,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在这里既能进行班级建设,又能实践语文能力,既能进行进行集体教育,又能进行语文训练。例如选举班干部,让学生推荐或上台讲演;班里组织活动,让学生当主持人;学生轮流值日,一分钟讲演评论班级生活,填写班务日志;写会议发言稿,当班会记录人;组织小记者活动,开展宣传报道;新老师上课写欢迎词;组织欣赏绘画、摄影、书法、等艺术作品等,使班级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
3.在学校生活中进行语文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具备一种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本能”。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艺术节、义务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重大活动后,让学生作文;听领导讲话,专题报道时,边听边做记录,训练提纲擎领的技能,学习生动的语言和优美词语;组建校园电台,开展课余广播;让学生办板报,纠正校园内外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开展人人都讲普通话活动,组织语文竞赛等。这样既丰富了学校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把语文教育由课堂扩展到学校生活的天地。
四、在社会生活中接受语文素质教育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刘国正同志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好像是一个多面体,有许许多多的„性‟。至少有一个„性‟很有道理,即社会性。社会性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
语文是人们交际的工具,社会这个学习语文的场所是无边无沿的,凡是有人的地方,都要运用语言(口头或书面),只要应用语言,就会给青少年以影响。
中学语文教师要知道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地运用云纹这个工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改造社会尽一份的责任。例如所见所闻的城市环保、治安状况、物资交流会、乡镇企业等,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对象。大到社会热点问题的反响,小到对招牌、标语、广告上错别字、不规范用字或有损国格用语的查找、分析认识,都可以达到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