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李镇西课堂实录[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7:3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再别康桥 李镇西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再别康桥 李镇西课堂实录》。

第一篇:再别康桥 李镇西课堂实录

李镇西《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教授者:李镇西老师

听课人:王老师,桃夭,摩西,可爱妹妹,铁皮鼓

教学过程:

朱光潜那篇《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的文章大家读过了没有?

有一些要求读的可以在语文自习以及周末来读。这个星期我先不做其他的检测,下周再来。(关于优化设计)

今天的课前演讲由**同学来讲。

不能照着念。能背就背,不能背可以看一看。(上课铃声响)

这个同学伏在桌上照稿子读,读得极快,大家听不清,哗然。

李老师评论:完全不符合演讲的要求。第一,他完全是在读,没有达到要求。第二,他的仪容不好,一直伏在桌上。第三,上来演讲最起码的规范是: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他没有做到。第四,李老师说过,第一轮,老师不规定题目,但是有一个默认的前提。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公众话题。因此,今天这个演讲要重新做。**:明天不可能。李老师:后天。明天该谁呢?(李老师在安排)。

今天我们接着讲《再别康桥》,有的人批评我,那天讲采桑子重阳时提出一个问题,上下片为什么要互换?没有下文。老师问,哪个同学知道?有没有同学想过这个问题?想不通啊,这样,我们再想一想,我们以后找时间交流。

李老师:我们今天看《再别康桥》。这首诗大家读过了,比较熟悉了。在没有学这首诗前,大家对徐志摩有没有了解?

一个同学:我看过一些文章,似乎是说鲁迅和徐志摩在文学上是对立的。

李老师:你是在哪里看到的?

同学:我是听我们老师说的。

李老师:你说的是对的,他们在文学观上是对立的,而且李老师年轻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他也是从鲁迅那儿了解到的。还有哪个同学。

同学二:他是新月派诗人。李老师:从哪儿知道的?

同学二:从优化设计的。

李老师:还有没有?没有了?那李老师补充。有一个电视看过没有?人间四月天。

同学三:讲他和三个女人的感情。

李老师:哪三个女人?其他同学补充,同学三:(还有其他同学补充)林徽音,陆小曼,张幼仪。

李老师:徐志摩比较风流,只是因为他是文学家,就成了„„中国有一个不好的传统,一个人成了名人,缺点也就成了优点。当然,也有人替他辩护,正因为感情丰富,所以写出好作品,我觉得还要应该分开来评价。

李老师:徐志摩怎么死的?

同学四:飞机失事。

李老师:对。徐对新诗贡献很大,我甚至认为,仅以此诗,就足以称优秀诗人。他还做过许多大学的教授。当时很多人都是二十来岁做教授的,比如胡适等,很有才华,现在找不到多少这样的人。当然他们不会玩电脑游戏,没有读过金庸。

你们看了朱光潜的文章可能比较清楚。一个人不一定写诗但要有诗情。就讲徐志摩这个人可以讲很多,我不想讲很多。我们不能因一些事情否认他的贡献。时间过得越长,对人评价越客观。

同学们课前有没有读过?

同学:读过。

李老师:大家一起读,看有没有读错的。

学生齐读。还没有读完时――

李老师:停停停!我觉得你们再这样读下去,愧对地下的徐志摩,我听了也很不舒服,这位为汉语羸得声誉的诗人的诗怎么可以这样读。我觉得,这首诗与毛的长沙完全不同。有的同学一开始就读得很重。

我们可以拿读毛的试一试,李老师示范。声音很大。大家笑。又拿读再别康桥的语调读长沙。大家又哄堂大笑。

这首诗背景大家不是很清楚,他还写过一篇《我所知道的康桥》我从中摘抄了几段。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在„„只见我出神似的(你们想像一下,客观上讲,他的五观不是很英俊,但是身材很儒雅,可以想像一下他在桥上的情景)青苔凉透了我的,,难忘昔日的黄昏,像

的山形,衬出,,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抓住

另一个段落:我常常在夕阳西下时骑着车 着,,,日头是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有两三幅画,(我读他的散文觉得上个世纪的白话散文还不是很成熟。)一样的神奇。(读到这个我想到了我有新疆的伊宁,水天一色。

我真的跪下去了。(你们听到这个就理解了为什么他对金柳有那么的眷恋)对着那冉冉的金光。满天着艳红的花,在青草里。阳光对,,透明似的不可逼似)这个的草甸变成了。不说也罢,说了你们也不可信的。

李老师:在他的心里,康桥是他的精神家园,他是怎样的感情。

李老师范读开头第一节。

作别-西天的云彩。老师为什么要在这儿停顿。

同学五:表现一种依依不舍之情。

李老师:对。现在大家齐读。

学生齐读。声音低缓但无起伏,不过已经比刚才好很多了。李老师:刚才我觉得好了一些,至少没有那么野蛮了。(大家笑)这样吧,我们每个同学自己读一读,按你的理解去读。要读,我要看一看。

李老师巡视。

指导一个同学。

李老师:读了以后要再读,每个同学都要准备――我是要朗读的,怎么给其他同学朗读。

学生自由读。

李老师:这样吧,大家再读一遍,哪儿要停顿,你做上记号。

同学又自由读。李老师在上面也细读体会。

李老师:好了,下面请一个同学起来读,读的时候尽量按你的理解,我听你的读就知道你理解了多少,谁愿意起来读?(何思静举手)

何思静读。(李老师:咱们男同学也要争取时间读,徐志摩是个男的。认真听,一会儿要评的)

读错了“似的”,李老师做记录。

读完后,大家鼓掌。读得很好。掌声就能说明问题。但我只给她98分。有两个字读错了。(有同学小声说“河畔”的“畔”读错了)

同学六:似的。

李老师:对,还有一个读音:青春似火。多音字。

李老师:还有长篙。她读成了hao(一声)

再请一个同学起来读。还请一个女同学吧。康婕,再别康婕!大家笑。

康婕读。声音较低。读完后大家鼓掌。

李老师:大家鼓掌,说明读得不错。但是我还要问一下,你在读的时候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康婕:他有些地方表达„„比如说。

李老师:请前一个同学谈一谈怎样处理。

何思静:他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是惜别的感情。中间还是比较欢乐的。比如在星辉 放歌,欢乐。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要读得重一些,对康桥的感情是很深的。

李老师:刚才你读放歌时声音大。为什么。

何思静:感觉。

李老师:男同学哪一个读一读。

李老师:我现在点一个同学:请李镇西同学读一读。大家笑。李老师不一定有他们读得好,但我可以说我为什么要这样读。

李老师读。读完后大家鼓掌。

李老师:客观地地说,我们三个人谁读得最好一些?(大家齐声)何思静。第二位是谁,我们两个争亚军。

下面我们一段一段地一起来读。何思静和我一起做朗诵指导。

先读第一节。

何思静你来评价一下?(点头)

读这一节,哪一个词作基调?轻轻的。

他为什么不走得壮烈一些?

同学:他比较留恋。

李老师:我们对喜爱的东西总是轻拿轻放。第一次读得太重。(李老师摹仿)重重的我走了。

第一段再朗诵一下,咱们第一段的朗诵深受何思静同学的好评。继续。

第二节.大家读。

第二节完。何思静同学评论一下。哪儿可以更好一些。(何思静点头)呵呵,以鼓励为主。

李老师:那河畔的金柳,金要重一些。读新娘要读得幸福一些。边示范。

波光里的艳影。读到这儿眼前就要有一片波光。

荡漾,要读得轻柔。(伴以手的动作)

咱们试读一下。学生读第二段。

何思静怎么样。(何思静:感觉好一些)

第三自然段你给大家说说应该怎么读。

何思静:油油的应该停顿一下。

为什么?

何思静:说不出来。甘心重一些。第三句稍微轻一些。

李老师:示范一下好不好。

何思静示范。

读得太好了,就要像她这样读。师生一起读这一段。

怎么样,要及时鼓励,及时评价。

下面一段怎么读,还是何思静同学你来吧。

何思静:天上的虹要读得欢快一些。彩虹似的梦,感情要重一些,声调要高昂一些。(示范一下)。

李老师:好,开始读。齐读这一节。

下面这一节,我可以做点指导,做得不对,大家评价。

第五节,应该明朗一些。什么叫溯。放歌,要放一些。寻梦,撑一声长篙,示范。

一起来读。学生齐读。

李老师:把书翻过来,我个人认为悄悄句应该慢一些。实在是不忍离去。

学生齐读。

学生又齐读最后一节。

李老师:后面稍微停一下:不带走一片云彩。

下去再读,我们第三节课还是要研读。非常感谢何思静。下来你们还有什么不太懂的我们再向何思静讨教。

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李老师:我看了你们的周记,很失望。我看了你们的随笔,还很失望。作文我还没有看。

一个同学说他三篇都写得好。

(上课铃响)

是这样的,我觉得以后应该先由老师向你们问好。

我们刚才第一节课对这首诗熟悉了一下,朗诵了一下,个人朗诵,集体朗诵。上一节课有些同学问到长篙这个字,到底应该读什么?当然应该读—――篙!(故意拖长)初中一篇课文叫社戏,里面有。所以不要再犯这个错误。这堂课我们要研讨。

我们把这首诗再读一遍好不好?好

何思静起头。

大家齐读。(感觉比上节课好了许多)李老师:显然比第一节课进步大多了。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从内心里读了这首诗,真的觉得这首诗特别美的同学举一下手。(一部分)能不能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为什么。

同学一:从我刚听这一首诗以后就特别喜欢。第一我特别喜欢它开头一节和结尾一节。

李老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同学一:有轻轻两个字。我有一个初中的朋友名字里有轻。

李老师:就是说这首诗和你生活中的某一点有相通的地方。

同学一:再加之前后两节写得特别美。

同学二;我第一次是从广告里,轻轻的我来了,请让我轻轻地喝一口,当时画面特别美。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很美,把广告里的画面与这首诗联系起来,觉得特别美。

李老师:你觉得哪一句哪一段哪一节打动了你。能说出理由吗?

同学三:没有举手的同学准备,为什么不喜欢。)我比较喜欢这里的第二段。我开始读的时候,他说金柳是夕阳,我想不通,就通过反复的读找到了感觉,通过联想想象河畔旁边的金柳,金柳是一种丝丝的,构成了一种夕阳斜晖撒在上面,柳枝飘动,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新娘。(李:而且柳树是婀娜多姿的,不能说松树之类)

同学四:我第一次听这首诗是在初中一节诗歌鉴赏课上。我听第一遍就能记住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为在结构形式上非常相似,而且意境很美,波光里的艳影等都是很美的东西。

李老师:当时徐志摩所见到的是不是只有他写的这些?

还有哪些可能看到?

同学:人。

李老师:咱们说东西。

鸟,建筑,飞机。哪为什么不选这些?

也就是说这些景物最能体现他的情感,也就是说他们的情感最能通过这些景物来体现。这就是意象。比如金柳就是意象,不全是柳树,带上了作者的感情。包括长沙里的鹰等。他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为一种指向,截取眼前的景物把他放在眼前来表现。无数这样的意象组织起来的叫意境。

这里面哪些是意象。

柳,,,等等,包括云彩。他所写的是康桥,康桥在英国。他避开了当时的科技,写了云彩等,这些恰恰是在古典诗词里最容易出现的,这不是偶然的。你如果明白了这一点,读这首诗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同学五:我觉得徐志摩写的诗感觉都比较细腻。我读过他的《偶然》,记不记得?

学生背诵。

还有一首诗读过没有?沙扬娜拉,这首诗感情特别细腻,截取一瞬间的感受。

同学五:当时,我在母校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特别不想离开。

李老师:读诗怎样才算读进去了,诗和自己的感情融在一起。他刚才就是这样说的,在某一个场合想到了这首诗。他的人生就有诗意了。还有没有同学?

这样吧,临近的同学交流一下,最喜欢哪一个词,哪一个句?

学生讨论,李老师指导。

李老师:好了,还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感受?那么有什么新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有没有?我有几个地方不理解,但我不问,还是你们问好一些。同学六:我不懂第四节,虹是五颜六色的,很美,清泉是一个颜色,为什么?在网上有一个教师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有科研价值。

同学七。很好解释。本来很清澈,上面有许多东西,五颜六色倒映在水里。

李老师:他讲得有没有道理。没有说服我。为什么,这个一潭和前面是不是一个地方的景色?

同学八:我觉得主要是为后面做铺垫。如果他直接去说,跟后文不太搭配。这样写,给人一种想象空间,用虹来形容梦想,还是很美的。

同学九:注释上写,梦是指作者的愿望理想,也就是说,他希望自己的梦是五彩的。

李老师: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记得有一个网友,他的解释我同意。第四节,你把分号,破虹恰好是他想到了。把分号去掉。你还可以想象一下。还有,余霞里,,,是他的倒影,恼人的秋波又泛起。他的倒影在细碎的波光中被打碎了,多美呀。还有什么问题。

同学十:第四段最后一句。我觉得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让我联想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如果是黄河,我可以理解为爱国。我不明白,他为什么愿意在国外的河里做一条水草。

同学十一,这只是他的主观想法。我想鲁迅当时可能无心,后人按在他身上。本来鲁迅写文章可能有想那么多。徐志摩在写这话的时候只是表达对康河的喜爱。

其他同学呢?

我今年八月份是我第三次去丽江。我真想写再别丽江。我喜欢丽江,大家会不会说,李老师怎么不爱家乡啊。我也到过欧洲,写了四万字游记。我很爱欧洲,但我还是回来了。爱祖国和爱地球上的每一片土地可能不矛盾。徐对母校的爱与对祖国的爱是不矛盾的。徐也是爱国的,也写过许多抨击黑暗的文章。资产阶级比封建进步得多。徐甚至愿意做一条水草,而且还是死在祖国的天空上。不要太狭隘地理解。还有没有有问题。

没问题我就问了。

同学十二:他为什么要放歌?

同学十三:不能放歌。

哦你问的是为什么不能放歌。

同学十四:因为开始就说轻轻的我走了。但是我不能放歌。为了照应前面以后后面的意境。他要离开,不能留下什么回忆,他悄悄地走了,与当时吹箫

我觉得我不能放歌,是说他不是马上就要走了,他要回味以前的生活,给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李: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完全忘情了。感情到了高潮。但是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是要离去。离别。要走了,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李老师研究了很久。他吹了没有?可能吹也没有没有。但笙箫是有声的,为什么要说悄悄。他是说静,还是喧闹。

同学十五,正像是鸟鸣山更幽。有声更显静。

李:我也如此,可以想象一下电影里如何表现。不管他吹没有,反正都是悄悄的,即使有,心里很宁静。为什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而这种宁静,刚好与心里的宁静是合的。还有没有问题。没有我就要问了。

好像没什么问题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首诗为什么很美,还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除了意象美,还有音韵的美。读第一段。新诗押不押韵有争议,但如果押韵要好一些。而且大家知道这首诗写得比较早,那时候新文化运动不久,能写这么好,不容易。有人研究这首诗的韵是变化的。大家自己读一读,把韵脚划出来。读,读才会体会出来。

李老师:他每一小节是不是都是押韵的。哪一小节没有押韵?怎么押的?24句。据讲,徐志摩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押韵的,押方言诗,举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李老师用成都话读,是押韵的。所以我看到这首诗就想到流沙河是有道理的。

好,我们再读一次,又有进步了。

何思静领头。同学齐读。

李老师:不错。那么何思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在李老师再读一遍,看李老师有没有进步。假如何思静同学能够得100分,李老师能够打多少分?我要超过她,得120分。

李老师朗诵。

读得很好。大家鼓掌。

李老师:多少分。

一个同学。100分。

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句子有问题。第四段的最后一句。沉淀,读重了。

李:客观地讲,我不太适合读这种诗。我有个疑问,悄悄地,轻轻地我走了。第一节写得很好。读到这儿我就想徐志摩踮着脚尖,很优雅地走来。但为什么要说悄悄地和轻轻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有照应,但为什么会有这个照应?想一想,思考一下。下面我要

同学一:我从小学四年级就读过,不太喜欢。虽然我不能否定他意境美,但是我觉得他写这首这首诗的感情特别细腻,不像一个男人写的,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豪放的。

李,你喜欢诗,但不是喜欢这种风格,假如是李清照写的,你可能会喜欢。但是你要知道。男人也有细腻的一面。

还有没有?

我是这样想的,不喜欢这首诗是允许的。我不能说,你怎么不喜欢,我扣你操行分。但是不喜欢诗就不正常了。我知道我们班上不喜欢诗的人不少,我们可以不会写诗,但要喜欢。

下面给同学介绍一首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泰戈尔大家知道不知道?是美国人还是印度人?印度人。昨天晚上我找到大学时的日记,一首一首地抄。

我读一遍。这是徐陪泰访问日本时写的。

李老师读。

李老师:就是这一个画面,不胜凉风的娇羞,很美的。下课。

第二篇:李镇西《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免费语文教学资源

李镇西《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免费语文教学资源.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

李镇西《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教授者:李镇西老师

听课人:王老师,桃夭,摩西,可爱妹妹,铁皮鼓

教学过程:

朱光潜那篇《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的文章大家读过了没有?

有一些要求读的可以在语文自习以及周末来读。这个星期我先不做其他的检测,下周再来。(关于优化设计)

今天的课前演讲由**同学来讲。

不能照着念。能背就背,不能背可以看一看。(上课铃声响)

这个同学伏在桌上照稿子读,读得极快,大家听不清,哗然。

李老师评论:完全不符合演讲的要求。第一,他完全是在读,没有达到要求。第二,他的仪容不好,一直伏在桌上。第三,上来演讲最起码的规范是: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他没有做到。第四,李老师说过,第一轮,老师不规定题目,但是有一个默认的前提。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公众话题。因此,今天这个演讲要重新做。**:明天不可能。李老师:后天。明天该谁呢?(李老师在安排)。

今天我们接着讲《再别康桥》,有的人批评我,那天讲采桑子重阳时提出一个问题,上下片为什么要互换?没有下文。老师问,哪个同学知道?有没有同学想过这个问题?想不通啊,这样,我们再想一想,我们以后找时间交流。

李老师:我们今天看《再别康桥》。这首诗大家读过了,比较熟悉了。在没有学这首诗前,大家对徐志摩有没有了解?

一个同学:我看过一些文章,似乎是说鲁迅和徐志摩在文学上是对立的。

李老师:你是在哪里看到的?

同学:我是听我们老师说的。

李老师:你说的是对的,他们在文学观上是对立的,而且李老师年轻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他也是从鲁迅那儿了解到的。还有哪个同学。

同学二:他是新月派诗人。

李老师:从哪儿知道的?

同学二:从优化设计的。

李老师:还有没有?没有了?那李老师补充。有一个电视看过没有?人间四月天。

同学三:讲他和三个女人的感情。

李老师:哪三个女人?其他同学补充,同学三:(还有其他同学补充)林徽音,陆小曼,张幼仪。

李老师:徐志摩比较风流,只是因为他是文学家,就成了„„中国有一个不好的传统,一个人成了名人,缺点也就成了优点。当然,也有人替他辩护,正因为感情丰富,所以写出好作品,我觉得还要应该分开来评价。

李老师:徐志摩怎么死的?

同学四:飞机失事。

李老师:对。徐对新诗贡献很大,我甚至认为,仅以此诗,就足以称优秀诗人。他还做过许多大学的教授。当时很多人都是二十来岁做教授的,比如胡适等,很有才华,现在找不到多少这样的人。当然他们不会玩电脑游戏,没有读过金庸。

你们看了朱光潜的文章可能比较清楚。一个人不一定写诗但要有诗情。就讲徐志摩这个人可以讲很多,我不想讲很多。我们不能因一些事情否认他的贡献。时间过得越长,对人评价越客观。

同学们课前有没有读过?

同学:读过。

李老师:大家一起读,看有没有读错的。

学生齐读。还没有读完时――

李老师:停停停!我觉得你们再这样读下去,愧对地下的徐志摩,我听了也很不舒服,这位为汉语羸得声誉的诗人的诗怎么可以这样读。我觉得,这首诗与毛的长沙完全不同。有的同学一开始就读得很重。

我们可以拿读毛的试一试,李老师示范。声音很大。大家笑。又拿读再别康桥的语调读长沙。大家又哄堂大笑。

这首诗背景大家不是很清楚,他还写过一篇《我所知道的康桥》我从中摘抄了几段。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在„„只见我出神似的(你们想像一下,客观上讲,他的五观不是很英俊,但是身材很儒雅,可以想像一下他在桥上的情景)青苔凉透了我的,,难忘昔日的黄昏,像

的山形,衬出,,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抓住

另一个段落:我常常在夕阳西下时骑着车 着,,,日头是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有两三幅画,(我读他的散文觉得上个世纪的白话散文还不是很成熟。)一样的神奇。(读到这个我想到了我有新疆的伊宁,水天一色。

我真的跪下去了。(你们听到这个就理解了为什么他对金柳有那么的眷恋)对着那冉冉的金光。满天着艳红的花,在青草里。阳光对,,透明似的不可逼似)这个的草甸变成了。不说也罢,说了你们也不可信的。

李老师:在他的心里,康桥是他的精神家园,他是怎样的感情。

李老师范读开头第一节。

作别-西天的云彩。老师为什么要在这儿停顿。

同学五:表现一种依依不舍之情。

李老师:对。现在大家齐读。

学生齐读。声音低缓但无起伏,不过已经比刚才好很多了。

李老师:刚才我觉得好了一些,至少没有那么野蛮了。(大家笑)这样吧,我们每个同学自己读一读,按你的理解去读。要读,我要看一看。

李老师巡视。

指导一个同学。

李老师:读了以后要再读,每个同学都要准备――我是要朗读的,怎么给其他同学朗读。

学生自由读。

李老师:这样吧,大家再读一遍,哪儿要停顿,你做上记号。

同学又自由读。李老师在上面也细读体会。

李老师:好了,下面请一个同学起来读,读的时候尽量按你的理解,我听你的读就知道你理解了多少,谁愿意起来读?(何思静举手)

何思静读。(李老师:咱们男同学也要争取时间读,徐志摩是个男的。认真听,一会儿要评的)

读错了“似的”,李老师做记录。

读完后,大家鼓掌。读得很好。掌声就能说明问题。但我只给她98分。有两个字读错了。(有同学小声说“河畔”的“畔”读错了)

同学六:似的。

李老师:对,还有一个读音:青春似火。多音字。

李老师:还有长篙。她读成了hao(一声)

再请一个同学起来读。还请一个女同学吧。康婕,再别康婕!大家笑。

康婕读。声音较低。读完后大家鼓掌。

李老师:大家鼓掌,说明读得不错。但是我还要问一下,你在读的时候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康婕:他有些地方表达„„比如说。

李老师:请前一个同学谈一谈怎样处理。

何思静:他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是惜别的感情。中间还是比较欢乐的。比如在星辉 放歌,欢乐。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要读得重一些,对康桥的感情是很深的。

李老师:刚才你读放歌时声音大。为什么。

何思静:感觉。

李老师:男同学哪一个读一读。

李老师:我现在点一个同学:请李镇西同学读一读。大家笑。李老师不一定有他们读得好,但我可以说我为什么要这样读。

李老师读。读完后大家鼓掌。

李老师:客观地地说,我们三个人谁读得最好一些?(大家齐声)何思静。第二位是谁,我们两个争亚军。

下面我们一段一段地一起来读。何思静和我一起做朗诵指导。

先读第一节。

何思静你来评价一下?(点头)

读这一节,哪一个词作基调?轻轻的。

他为什么不走得壮烈一些?

同学:他比较留恋。

李老师:我们对喜爱的东西总是轻拿轻放。第一次读得太重。(李老师摹仿)重重的我走了。

第一段再朗诵一下,咱们第一段的朗诵深受何思静同学的好评。

继续。

第二节.大家读。

第二节完。何思静同学评论一下。哪儿可以更好一些。(何思静点头)呵呵,以鼓励为主。

李老师:那河畔的金柳,金要重一些。读新娘要读得幸福一些。边示范。

波光里的艳影。读到这儿眼前就要有一片波光。

荡漾,要读得轻柔。(伴以手的动作)

咱们试读一下。学生读第二段。

何思静怎么样。(何思静:感觉好一些)

第三自然段你给大家说说应该怎么读。

何思静:油油的应该停顿一下。

为什么?

何思静:说不出来。甘心重一些。第三句稍微轻一些。

李老师:示范一下好不好。

何思静示范。

读得太好了,就要像她这样读。师生一起读这一段。

怎么样,要及时鼓励,及时评价。

下面一段怎么读,还是何思静同学你来吧。

何思静:天上的虹要读得欢快一些。彩虹似的梦,感情要重一些,声调要高昂一些。(示范一下)。

李老师:好,开始读。齐读这一节。

下面这一节,我可以做点指导,做得不对,大家评价。

第五节,应该明朗一些。什么叫溯。放歌,要放一些。寻梦,撑一声长篙,示范。

一起来读。学生齐读。

李老师:把书翻过来,我个人认为悄悄句应该慢一些。实在是不忍离去。

学生齐读。

学生又齐读最后一节。

李老师:后面稍微停一下:不带走一片云彩。

下去再读,我们第三节课还是要研读。非常感谢何思静。下来你们还有什么不太懂的我们再向何思静讨教。

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李老师:我看了你们的周记,很失望。我看了你们的随笔,还很失望。作文我还没有看。

一个同学说他三篇都写得好。

(上课铃响)

是这样的,我觉得以后应该先由老师向你们问好。

我们刚才第一节课对这首诗熟悉了一下,朗诵了一下,个人朗诵,集体朗诵。上一节课有些同学问到长篙这个字,到底应该读什么?当然应该读—――篙!(故意拖长)初中一篇课文叫社戏,里面有。所以不要再犯这个错误。这堂课我们要研讨。

我们把这首诗再读一遍好不好?好

何思静起头。

大家齐读。(感觉比上节课好了许多)

李老师:显然比第一节课进步大多了。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从内心里读了这首诗,真的觉得这首诗特别美的同学举一下手。(一部分)能不能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为什么。

同学一:从我刚听这一首诗以后就特别喜欢。第一我特别喜欢它开头一节和结尾一节。

李老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同学一:有轻轻两个字。我有一个初中的朋友名字里有轻。

李老师:就是说这首诗和你生活中的某一点有相通的地方。

同学一:再加之前后两节写得特别美。

同学二;我第一次是从广告里,轻轻的我来了,请让我轻轻地喝一口,当时画面特别美。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很美,把广告里的画面与这首诗联系起来,觉得特别美。

李老师:你觉得哪一句哪一段哪一节打动了你。能说出理由吗?

同学三:没有举手的同学准备,为什么不喜欢。)我比较喜欢这里的第二段。我开始读的时候,他说金柳是夕阳,我想不通,就通过反复的读找到了感觉,通过联想想象河畔旁边的金柳,金柳是一种丝丝的,构成了一种夕阳斜晖撒在上面,柳枝飘动,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新娘。(李:而且柳树是婀娜多姿的,不能说松树之类)

同学四:我第一次听这首诗是在初中一节诗歌鉴赏课上。我听第一遍就能记住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为在结构形式上非常相似,而且意境很美,波光里的艳影等都是很美的东西。

李老师:当时徐志摩所见到的是不是只有他写的这些?

还有哪些可能看到?

同学:人。

李老师:咱们说东西。

鸟,建筑,飞机。哪为什么不选这些?

也就是说这些景物最能体现他的情感,也就是说他们的情感最能通过这些景物来体现。这就是意象。比如金柳就是意象,不全是柳树,带上了作者的感情。包括长沙里的鹰等。他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为一种指向,截取眼前的景物把他放在眼前来表现。无数这样的意象组织起来的叫意境。

这里面哪些是意象。

柳,,,等等,包括云彩。他所写的是康桥,康桥在英国。他避开了当时的科技,写了云彩等,这些恰恰是在古典诗词里最容易出现的,这不是偶然的。你如果明白了这一点,读这首诗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同学五:我觉得徐志摩写的诗感觉都比较细腻。我读过他的《偶然》,记不记得?

学生背诵。

还有一首诗读过没有?沙扬娜拉,这首诗感情特别细腻,截取一瞬间的感受。

同学五:当时,我在母校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特别不想离开。

李老师:读诗怎样才算读进去了,诗和自己的感情融在一起。他刚才就是这样说的,在某一个场合想到了这首诗。他的人生就有诗意了。还有没有同学?

这样吧,临近的同学交流一下,最喜欢哪一个词,哪一个句?

学生讨论,李老师指导。

李老师:好了,还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感受?那么有什么新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有没有?我有几个地方不理解,但我不问,还是你们问好一些。

同学六:我不懂第四节,虹是五颜六色的,很美,清泉是一个颜色,为什么?在网上有一个教师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有科研价值。

同学七。很好解释。本来很清澈,上面有许多东西,五颜六色倒映在水里。

李老师:他讲得有没有道理。没有说服我。为什么,这个一潭和前面是不是一个地方的景色?

同学八:我觉得主要是为后面做铺垫。如果他直接去说,跟后文不太搭配。这样写,给人一种想象空间,用虹来形容梦想,还是很美的。

同学九:注释上写,梦是指作者的愿望理想,也就是说,他希望自己的梦是五彩的。

李老师: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记得有一个网友,他的解释我同意。第四节,你把分号,破虹恰好是他想到了。把分号去掉。你还可以想象一下。还有,余霞里,,,是他的倒影,恼人的秋波又泛起。他的倒影在细碎的波光中被打碎了,多美呀。还有什么问题。

同学十:第四段最后一句。我觉得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让我联想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如果是黄河,我可以理解为爱国。我不明白,他为什么愿意在国外的河里做一条水草。

同学十一,这只是他的主观想法。我想鲁迅当时可能无心,后人按在他身上。本来鲁迅写文章可能有想那么多。徐志摩在写这话的时候只是表达对康河的喜爱。

其他同学呢?

我今年八月份是我第三次去丽江。我真想写再别丽江。我喜欢丽江,大家会不会说,李老师怎么不爱家乡啊。我也到过欧洲,写了四万字游记。我很爱欧洲,但我还是回来了。爱祖国和爱地球上的每一片土地可能不矛盾。徐对母校的爱与对祖国的爱是不矛盾的。徐也是爱国的,也写过许多抨击黑暗的文章。资产阶级比封建进步得多。徐甚至愿意做一条水草,而且还是死在祖国的天空上。不要太狭隘地理解。还有没有有问题。

没问题我就问了。

同学十二:他为什么要放歌?

同学十三:不能放歌。

哦你问的是为什么不能放歌。

同学十四:因为开始就说轻轻的我走了。但是我不能放歌。为了照应前面以后后面的意境。他要离开,不能留下什么回忆,他悄悄地走了,与当时吹箫

我觉得我不能放歌,是说他不是马上就要走了,他要回味以前的生活,给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李: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完全忘情了。感情到了高潮。但是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是要离去。离别。要走了,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李老师研究了很久。他吹了没有?可能吹也没有没有。但笙箫是有声的,为什么要说悄悄。他是说静,还是喧闹。

同学十五,正像是鸟鸣山更幽。有声更显静。

李:我也如此,可以想象一下电影里如何表现。不管他吹没有,反正都是悄悄的,即使有,心里很宁静。为什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而这种宁静,刚好与心里的宁静是合的。还有没有问题。没有我就要问了。

好像没什么问题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首诗为什么很美,还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除了意象美,还有音韵的美。读第一段。新诗押不押韵有争议,但如果押韵要好一些。而且大家知道这首诗写得比较早,那时候新文化运动不久,能写这么好,不容易。有人研究这首诗的韵是变化的。大家自己读一读,把韵脚划出来。读,读才会体会出来。

李老师:他每一小节是不是都是押韵的。哪一小节没有押韵?怎么押的?24句。据讲,徐志摩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押韵的,押方言诗,举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李老师用成都话读,是押韵的。所以我看到这首诗就想到流沙河是有道理的。

好,我们再读一次,又有进步了。

何思静领头。同学齐读。

李老师:不错。那么何思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在李老师再读一遍,看李老师有没有进步。假如何思静同学能够得100分,李老师能够打多少分?我要超过她,得120分。

李老师朗诵。

读得很好。大家鼓掌。

李老师:多少分。

一个同学。100分。

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句子有问题。第四段的最后一句。沉淀,读重了。

李:客观地讲,我不太适合读这种诗。我有个疑问,悄悄地,轻轻地我走了。第一节写得很好。读到这儿我就想徐志摩踮着脚尖,很优雅地走来。但为什么要说悄悄地和轻轻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有照应,但为什么会有这个照应?想一想,思考一下。下面我要

同学一:我从小学四年级就读过,不太喜欢。虽然我不能否定他意境美,但是我觉得他写这首这首诗的感情特别细腻,不像一个男人写的,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豪放的。

李,你喜欢诗,但不是喜欢这种风格,假如是李清照写的,你可能会喜欢。但是你要知道。男人也有细腻的一面。

还有没有?

我是这样想的,不喜欢这首诗是允许的。我不能说,你怎么不喜欢,我扣你操行分。但是不喜欢诗就不正常了。我知道我们班上不喜欢诗的人不少,我们可以不会写诗,但要喜欢。

下面给同学介绍一首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泰戈尔大家知道不知道?是美国人还是印度人?印度人。

昨天晚上我找到大学时的日记,一首一首地抄。

我读一遍。这是徐陪泰访问日本时写的。

李老师读。

李老师:就是这一个画面,不胜凉风的娇羞,很美的。下课。

第三篇:祝福课堂实录(李镇西)

李镇西版《祝福》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按教材课文顺序,本来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我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记得当时我对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先学《祝福》时,我是这样的说的:“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如果草率地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对不起鲁迅。”因此,我把第一单元的小说暂时放了放,而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我想以此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

尽管如此,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方案仍然没有明晰。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可以“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已有的对鲁迅这篇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但是,现在我思考的或者没有把握的,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现在坚定不移的原则。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既然如此,在有一个大体教学设想的前提下,我更追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随”学生课堂表现之“意”)而非教师课前预想的教学步骤的精确性。“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我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不仅仅过去有旧的礼教杀人,今天也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而且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当然,学生所获得的这些认识,应该依靠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的思考、彼此间的研讨以及和教师的互动交流,而不是教师我一个人的灌输。正如我几年前所说的:“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当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不要老想着把自己对课文‘深刻的领会’、‘精彩的分析’、‘独到的见解’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哪怕学生只领悟出了5分,也比老师灌给他10分强!”

因此,虽然我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还没有考虑成熟,但我仍然带着没有写完的教案走进了教室。我决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程序,甚至改变课前我的某些预想,怎么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怎么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情,怎么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怎么有利于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走进鲁镇,进而联想到今天的时代甚至连想到自己,我就怎么上。一切见机行事,一切随机应变。我相信,只要学生动起来了,这堂课就一定会成功。

带着这样的自信,我开始了祝福》的教学。

正式学习课文之前,照例子是由学生轮流上台讲解的古诗欣赏。今天轮到由汪洋同学当“老师”,她把秦观的《鹊桥仙》抄在黑板上,然后给同学们讲解她对这首词的理解:“今天我给同学们讲的是《鹊桥仙》,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作者秦观,字子由,他是北宋著名

的诗人„„”刚开始她开有点腼腆,但讲着讲着便越来越大方,最后她说:“„„尤其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知道,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这首诗里用得最好的一个字是‘传’字,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下面我把这首词读一下,请同学们跟着我读,鹊桥仙秦观„„”

学生们开始朗读:“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学生朗读完后,我感慨地说:“读这首词,我最大的感受是,做现代人真是幸福,相爱的人之间那需要什么‘飞星传恨’?发个伊妹儿――哦,不对,连发伊妹儿都不用,打个手机就行了。相比之下,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没有这么幸福了!”

就这样,由对汪洋推荐的《鹊桥仙》的简单评论,我过渡到了今天要学的课文:“我们今天开始学《祝福》。我先问一问,哪些同学课前已经把课文完整地读过一遍了?请举手。”

少数同学举起了手。

我数了数,说:“还不到一半。不过不要紧的,因为考虑到同学们课业负担比较重,我们把预习也放在课内。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认真地默读一遍,已经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在读的时候,要用上脑子,一边读一边想。把让你若有所思,或者让你怦然心动的地方,或者产生了联想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下,把音注上,总之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读的过程就是自己感悟和发现问题的过程。我打算用三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来研讨这篇课文。好,现在你们自己读吧!李老师在这儿没有作任何提示,也没有设置任何问题,先让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读完以后我们再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可以就全篇谈总的印象,也可以从某一个细节出发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我希望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

学生们打开书,开始静静地读。我看到严忠孝在读的时候拿出辞典查生字,便表扬他:“看,严忠孝正在查辞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学生们继续自读,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祝福》(鲁迅)

我巡视了一圈,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地读课文。然后我也打开书,再次仔细读课文,估计着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会有所感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二十五分钟过去了,我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阅读完毕。我说:“好,很多同学都读了一遍。但是你们读过的书是否留下你们的笔墨痕迹呢?”我把我的教材扬起来,翻开课文给大家展示,“大家看李老师的书,里面有读的时候写的心得批语,还有许多地方我做了勾画。我举一个例子,第1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三行,“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我就想,这句话有它的意思,又比如12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直着眼睛”,“日夜不忘”,我就划出来。还有14页倒数第四自然段,倒数第二行,“急得流泪”,我都勾画出来。这些地方都是让我有所感触的地方。你们有没有呢?当然,你们不一定画出这些句子,但你们可以勾画出来你们自己有感触的。李老师给大家说这些,就是要大家明白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读书,那就是带着心去读。我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渐渐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大家都习惯于形象化,比如喜欢看图片,看电视剧,取代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与想像,越来越失去了阅读文学

作品本身,也就是对文字本身的细细品味,鉴赏,联想、共鸣等等,没那个耐心了。我们的阅读理解力在退化,这是人类的悲哀。人们即使在读书时,也是基于抓情节,找结局,其实,就这篇小说而言,你要找结局,结局开头就给你摆出来了:祥林嫂死了。但祥林嫂为什么会死?这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这才是真正读小说。”

这段话我的确是有感而发,我就是想提醒我的学生,在图文信息时代,我们还应该尽可能学会和保持一种古典的阅读。

“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我又把话题转到课文,“我不知道同学们读这篇小说以后,理解到什么程度,感受到什么程度?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许鲁迅的作品离我们比较远,我们理解起来会有一些障碍,但不要紧,我想知道在老师没有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你们自己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哪位同学说一说?”

平时从不发言的杨晓龙第一个举起了手,我热情地鼓励他:“好,请晓龙说说。”

杨晓龙说:“读这篇文章我觉得有些话我读不懂,但是我觉得我还是理解了一些。我觉得这篇文章像一部电影,一个又一个的形象和场面,先从现在说起,展示一个结局,然后产生一个回忆,是怎么发生的。作者把事情的发生记叙很详细,描写也很生动,例如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动作,还有他对人物外貌的描写,都非常好。”

杨晓龙的语文成绩不太好,他今天居然能第一个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这些感受,我很高兴,对他的发言予以充分的肯定:“说得非常好!的确是非常好!我说他‘非常好’有两个含义,第一,他读懂了结构,他说课文先写出了祥林嫂的结局,然后再通过回忆写祥林嫂的不幸,同时是他还读出了课文中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很好!第二,晓龙原来是不发言的,今天居然今天他第一个发言,勇敢表达自己的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说得很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现在小龙变大龙了!呵呵!”

全班同学自发地为杨晓龙热烈鼓掌。

杨晓龙的发言,意义不仅仅在于他说出了他对课文的感受,更在于他开了一个主动发言的好头。我班有许多同学平时也是不爱发言的,这妨碍了课堂交流,我决定趁势再说几句:“呵呵,同学们都用掌声表达对晓龙的敬佩。我想,晓龙你在举手前其实可能也经犹豫过,也历过思想斗争的,但你最后战胜了自己。下一次李老师再让同学们写《灵魂的搏斗――记一次战胜自己的经过》这篇作文的时候,你谈一谈怎么鼓起勇气发言的。”

我的话刚说完,杨晓梅也举手了。我笑者对她说:“好,晓龙说完了,晓梅也要说。”同学们也笑了。

杨晓梅说:“我读了以后第一感觉是愤怒。而且还有对祥林嫂的同情,她是一个悲剧人物。我愤怒的是当时制度的残酷及人情的冷漠,她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关系,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

她的理解我认为是对的,但我不希望学生们只是抽象笼统地说结论,而应该紧扣课文,因此我插了一句话提示道:“比如--”

杨晓梅回答:“比如没有遵从她的意愿就把他嫁人。周围的人就因为他是寡妇就歧视她。他遭受了许多不幸以后那些人不但没有同情她反而对她嘲讽,如果人们不这样,如果人们能够安慰她,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产生。”

杨晓梅的发言一开始就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她的感受,这让我很高兴,而且觉得这是一个很好阅读方法和状态――所谓“厚书读薄”,如果能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自己读后的感觉,就算是真正“读进去”了也“读出来”了。我临时决定也引导其他同学这么做:“刚才杨晓梅用了一个词‘愤怒’来表达她的读后感。我请下面的同学在发言的时候也先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悟。”

张长春举手发言说:“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沉重。”

“哦,你读后的心情是沉重。”我点头,然后面对杨晓龙问:“晓梅读出了愤怒,长春读出了沉重,我这儿追问一下晓龙同学,如果你用一个词来表述你的心情,你会用什么词?”

杨晓龙想了想,说:“实话实说,我读了之后心情很平静。”

我说:“嗯,这也是你真实的心情。你没有像晓梅一样深入课文人物内心。不要紧,可能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的心情就不平静了。好,长春继续说。”

张长春说:“虽然封建时代过去了,但是在农村封建思想依然占据人们的思想。文中所描写的四婶,就是因为要避讳,而祥林嫂是个寡妇嘛,所以就不允许她动筷子之类的,祥林嫂就不愉快。后来祥林嫂第二次又回到她家里,四婶就更看不起她了。在文中有一句话:‘不早不迟,偏偏要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后来想拿祭品,四婶就说,‘你放下罢’,她就像受了炮烙似的。这里的一个细节描写反映了祥林嫂当时的心理状态。人们不断地对他抱以歧视的眼光。所以在这时候,祥林嫂的精神就彻底崩溃了。后来她就麻木了,头发花白了,我读到这里就觉得正是这些因素把一个人逼向了绝路。”

“很好,这是你的理解。”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好,汪洋举手了,那你说说你的感受。”

汪洋站起来说:“我感到的是悲哀。这不仅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哀,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哀。那时候的人已经非常麻木了,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想法了,就连那个短工对她的死都是很淡然的。课文里面有一段:‘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我根本想象不出来,现在四十岁的人还很年轻的,而她的头发已经全白。这时候,祥林嫂已经没有悲哀了。她的眼睛转才显示出是一个活人,仿佛行尸走肉似的。”

我忍不住赞同道:“对,祥林嫂外貌上没有任何表情,实际上是说她已经彻底绝望了。我们平时如果要说的对任何东西都失去了希望,可以说是--”

学生们情不自禁齐声说:“万念俱灰!”

“对,万念俱灰!”我重复了一遍,“祥林嫂正是这样。”

裴丹举手站了起来:“我读到的是控诉,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是鲁迅替祥林嫂写的控诉书。我觉得这控诉书是祥林嫂用一生的血泪写成的,她是一个非常质朴善良的人,勤劳能干的人,她不过就是希望有吃有住,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

“对不起,我插一句,”我忍不住插话说,“鲁迅说过,历来的中国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另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是哪一种?”

学生们说:“想做奴隶而不得。”

我说:“对,其实,祥林嫂还没有奢望做人,他对于做人的种种权利和自由是没有什么奢望的。仅仅是想做奴隶,想为人当牛做马,可这都办不到。好,请裴丹同学接着说。”

裴丹继续说:“她丈夫死了,她就帮工。后来再嫁,那时候再嫁是被歧视的,那些人专门用她的伤口伤害她。小说中的‘我’--我想不是鲁迅--被问,是不是有魂灵?看来她已经对人世间彻底绝望了。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悲剧。”

我问:“祥林嫂用生命写了一份控诉书,她控诉谁呀?”

裴丹回答:“控诉冷漠的社会。”

魏铭江同学发言:“我读出了虚伪。题目是《祝福》,所谓的祝福是指一种祭祀,但是从后面讲,魂灵有没有存在,‘我’知识比较丰富都不知道,但人们却麻木地对不存在的鬼神加以祝福。这是多么虚伪!”

我说:“我觉得铭江说得非常好,对天上的神灵祝福,对身边的人却充满冷漠。”

魏铭江补充了一句:“所以我觉得人很虚伪!”

“是的,实际上曾经嘲笑过她的人,将来也可能与她的下场一样,被别人嘲笑。”我说。这时候我看到不少同学还举着手要求发言,但我看下课时间到了,我赶紧小结道:“真想不到,我还没有讲,同学们自己就悟出了这么多!不少同学的发言非常精辟。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还有一些同学要求发言,下堂课还可以说。等同学们发表意见以后,我再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好,下课!”

第二课时

今天的语文课是两节连堂。课间,听课的一位老师对我说,刚才有学生读错了两个字,我没有及时纠正。我谢谢她的指正,表示一会儿上课便纠正。

因此,第二节一上课,我便说:“刚才我们听课的老师指出了上节课同学们读错的字,这里我纠正一下。‘纤云弄巧’的‘纤’应该读什么?”

有学生说读qian,有学生说读xian。我明确说:“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这里应该读xian。还有一个字,是课文上的,就是‘炮烙’,应该读paoluo。大家一定要留心这些容易读错的字。”

本来,上节课已经有不少学生发言谈了自己的感悟,我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表我的看法,但是,还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想发言,我应该尊重学生。于是,我说:“好,我们接着来交流。”

李文思举起了手,我说:“好,我们请李文思谈一谈。”

李文思说:“我读出了讽刺。我觉得这篇小说在写法上体现了鲁迅一贯的晦涩风格„„”

我纠正道:“不是晦涩,是隐晦,或者说含蓄。是吧?”

李文思点点头,继续说:“他揭露和抨击了那个社会,让人们对那个时代不幸的人产生了同情。我想祥林嫂的形象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的缩影。她的不幸也不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是是整个社会还有传统文化综合造成的。”

“嗯,所谓不幸,就是我刚才所说,她自己愿意做奴隶但是做不到。”我问,“那这叫什么?”

李文思说:“悲哀!”

黄泳说:“我说说读《祝福》之前与读了之后的不同感受,读之前我看题目便想文章肯定写得很幸福的事情„„”

“对不起,打断一下,”我问,“这里的‘祝福’与我们平时说的‘祝福’有什么不同?”

学生们说:“这里是名词。”

我说:“对,这里是名词,从书上看,‘祝福’是新年时一种祭祀天地、祈求赐福的风俗。而我们平时说的‘祝福’是„„”

“是动词。”这次是学生把我的话打断。

“对的。”我说,“我们说‘祝福你’,显然是作为动词用。好,请黄泳接着说。”

黄泳说:“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写的并不是幸福,而是不幸。我觉得祥林嫂真是一个很善良朴实的人,但在社会里却被那些人嘲笑,对祥林嫂来说十分不幸,我很同情她。”

我说:“刚才你谈到标题祝福,我就在想,初初一看题目与内容不是很吻合的。那么,同学们说鲁迅用祝福做标题和内容有没有联系?”

学生们说:“有!”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地分析起来。

我归纳大家的发言道:“就是说,这一切事件的背景‘祝福’,即在祝福的的背景下发生的。

还有,祥林嫂很多不幸的遭遇,她所受到的冷遇和嘲讽,都和‘祝福’有关,祝福时。她想做这做那,人家不要他做。最后,她是在祝福的时候死去。”

朱雅兰发言谈她的理解:“我读了这篇小说很难过,还有一些疑惑。难过的是他很悲惨,她自己唯一的孩子死了„„”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凝重,声音有些哽咽。

我也缓缓说道:“是的,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读到祥林嫂念叨她的孩子这几段都会难过的。”

朱雅兰继续说:“虽然说开始的时候人们都和他一样的难过。但是我觉得第一次难过也不对劲,文章说‘满足地去了’,这不是真的悲哀,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但她非常勤快,教材第12页上写,四叔还是用了一句话,‘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读到这里我在想,她没有对不起大家,为什么要说她‘不干不净’呢?还有第13页形容柳妈是一个善女人,但是实际上是她杀了祥林嫂,我觉得一个善女人是不会去杀别人的。”

我忍不住为她的发言叫好:“说得太好了!”

同学们也鼓起了掌。

我说:“是的,朱雅兰说得好,柳妈不杀生,但是杀了一个不幸的人。”

杨晓梅赶紧举手:“我不同意朱雅兰的说法。我觉得柳妈本意是无意的,不能说她杀人是有意的。”

我说:“对,本来善良的人,因为某种观念便在无意中杀了人,这就是鲁迅的深刻!李老师非常高兴,我想说但没说的,你们都感悟到了。”

王楠楠发言说:“我读出的是惆怅,在那时,人与人之间难道真的就没有同情吗?许多人嘲讽,包括主人家都用这样一种看电影的心态看她,还有她的婆婆把她弄回去,完全把她当牲畜买卖。”

“嗯,祥林嫂的确像畜生一样被买卖。”我说。

王卓说:“我觉得特别孤独,为祥林嫂孤独。仿佛有一个很大的箱子,把所有的人装进去,然后那些人又造了一个箱子,把祥林嫂装进去。”

我表扬道:“比喻得非常好!那个箱子是什么?大家都接受了,谁不接受,谁就是另类。好,你接着说。”

王卓继续说:“祥林嫂第一次被鲁四老爷接纳,有过片刻的高兴。后来被绑架回去又逼着嫁人,有了孩子,孩子死了,大家看她笑话。她可以不理会他们,但他很想找个人倾诉,他看到一个小孩子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但是没有任何人理解她,大家都在排斥她。大家并没有想,祥林嫂的孩子死了,她很难过,然后给她一点点安慰。”

“是呀,”我感叹道,“那些取笑祥林嫂的人,不少也是母亲呀!”

王卓又说:“后来与柳妈聊,感觉到柳妈仿佛是关心她,后来她听了柳妈的话,拿了那么多钱去捐门槛,她很希望大家体谅她,她不是一个肮脏的人,她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之所以最后祥林嫂变成那样的人,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大家还不接纳她,四婶说‘你放着吧,祥林嫂’,这使她彻底绝望了。”

我说:“我注意到王卓提到的细节,就是祥林嫂有过希望,因为她去捐门槛。在捐了门槛之后,她觉得我终于把自己换回来了。她没有任何思想顾虑。但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这对她的精神是沉重的一击!大家注意一下,她去拿筷子和酒杯时,心情是怎样的?鲁迅用的什么词?”

学生说:“坦然。”

“听了那句话之后呢?她的精神有什么变化?请也找一个词。”我说。

学生迅速在书上找到了:“失神。”

“对!”我说,“因此她的手才像炮烙一样。听了这句话以后,也不敢再去取烛台,失神地望着,从‘坦然’到‘失神’,是从希望到绝望,这个变化很明显。”

苏畅说:“我读出了批判,就是鲁迅对那个社会的批判!当时鲁迅笔下的女人和现在的女人相比,现在的女人幸福多了!还有,这篇小说中的祥林嫂让我想到了巴金《家》中的鸣凤,祥林嫂被人卖了,鸣凤也被她的主人送给别人做小老婆。但我觉得鸣凤的地位还是比祥林嫂要高一些。”

苏畅能够将祥林嫂与鸣凤作比较分析,虽然观点比较幼稚,但这是他自己的感受,我非常高兴:“大家听!苏畅能够由祥林嫂联想到鸣凤,这说明苏畅同学的确是在用心阅读。不过,他说鸣凤比祥林嫂的社会地位要高一些,是这样的吗?大家认为呢?”

苏畅说:“他们都是在当奴隶,但是祥林嫂是被迫给几个人当奴隶,而鸣凤只当一个人的奴隶。”

朱雅兰提出不同看法:“我觉得她们两人不一样,鸣凤结过婚,与主人比较熟悉,她比祥林嫂要好一些,毕竟有人与她交心。”

汪洋也举手说:“我觉得鸣凤的命运比祥林嫂要好一些,她有过爱情,她爱觉慧,我觉得觉慧也是爱她的,她还享受过爱情。而祥林嫂则没有爱和被爱过,她与第一个丈夫有没有爱情不知道,她与第二个丈夫也只是交易。”

杨晓梅补充了一句:“是被交易。”

我说:“对,是被交易,因为她根本就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卫老婆子说她第二次嫁人后交了好运了,这个‘交好运’,不过是指有了一个依靠,并不能说就有了爱情。”

杨晓梅又说:“和祥林嫂相比,鸣凤要勇敢得多,她敢捍卫自己的爱情,她宁愿离开人世,以死抗争!”

学生从分析祥林嫂到谈到鸣凤,进而比较两个人的形象,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学生们分析得如此有见地――虽然还有些幼稚,更是我没有想到的。看来,课前我低估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再次感慨,只要给学生以机会,学生的思想便会迸发出许多让我们惊喜的精彩。

虽然,对我的课堂来说,鸣凤实属“不期而遇”,但杨晓梅提到鸣凤的自杀,这给了我一个抛出我要提的问题进而把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的契机:“她们两个是有一些不同的,但也有共同的,就是她们的地位都是一样的,而且结局都一样,死了。但她们也有不同之处,所谓‘不同’,鸣凤之死是自杀,而祥林嫂是„„对了,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

这个似乎突如其来实则我早就准备好的提问,让学生一下子没有思想准备,有的说“自杀”,有的说“他杀”。

我说:“其实,‘他杀’也就是被谋杀,这个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剩下的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自杀,还有一种自然死亡,也就是冻死饿死等。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冻死饿死,还是自杀?大家先再仔细看一下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直接和间接的答案或线索,然后我们再来交流讨论。”学生们重新开始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前后左右地讨论起来„„

几分钟过去了,我对大家说:“好,现在我们统计一下,哪些同学认为是自杀的,请举手。”

多数学生把手举了起来,我数了数,共23个同学。我说:“看来是多数,23个同学认为自杀。那么没有举手的13位同学认为是非自杀的。好,现在两派同学把方位调整一下,相同看法的同学坐在一起,我们来辩论一下:祥林嫂究竟是自杀的,还是冻死饿死的?注意,双方发言都要以理服人,也就是说一定要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很快调整好座位,两方人马相对而坐,并开始准备发言。

我宣布辩论开始:“先请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同学陈述他们的观点。”

黄泳第一个发言:“我认为祥林嫂是自杀。课文刚开始就写她提出了一个问题,人死以后有没有魂灵,‘我’不跟她说有也不说没有,只是说‘或许’‘未必’‘说不清’,然后她就走了。我从她问这个话的意思揣摩,她有想死的欲望。”

康婕补充说:“还有一句,她问死掉了的人会不会见面?这也说明她想死。”

杨晓梅说:“原来她以为如果她捐一个门槛就可以赎罪,但是结果还是没有能够赎罪,所以她就绝望了,她可能感觉死亡可以减轻自己的罪。”

我说:“你的意思是说,祥林嫂的绝望让她产生了自杀想法?”

王楠楠说:“书上这句话很重要,‘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这是第七页上面的一句话,四叔说的,‘可见是一个谬种’,如果是自然死亡,四叔就不能说是‘谬种’。”

金薇又说了一个依据:“她不是问‘我’吗?她提的问题本身就说明已经有自杀的动机了,她和‘我’非亲非故,如果不是已经有这种想法了,她是不可能问这个问题,‘我’对人死后能否见面虽然没有明确肯定,但也没有明确否定,她觉得可能还有点希望,于是她就自杀了。”

我说:“我现在不表态,保持中立。让你们把话说完。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这一派,还有没有话要说?”

杨晓梅又补充了几句说:“‘偏偏’两个字,就是说明她的死是突然的,死亡时间是经过选择的;如果是自然的,就不会‘偏偏在这个时候’,也不会让人感到惊讶。”

“还有没有其他理由?”我问“自杀说”的学生,他们没有举手的了,于是我转身对另一派学生说:“好,下面该你们发表看法了。”

李翔说:“我认为祥林嫂不是自杀。如果她要自杀,应该在孩子死了以后就自杀。那个时候她已经对生活绝望了,都没有自杀,可见她不想死。因此我认为她是自然死亡,是冻死的活饿死的。”

戚西川说:“我觉得她自己想死,就可以一头碰在墙上。但后面说她‘老了’,也就是死了,我就觉得是‘老’死的。还有,前面祥林嫂问我,有地狱吗?我就觉得她肯定想死,又怕死。因为我觉得她对死充满恐怖。”

我说:“这里的‘老死’,书上有注释,不是衰老而死,而是对死的一种避讳的说法。不过,你的第二理由还有点道理。”

魏铭江说:“我就觉得‘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句话可以分析出一些东西。按习俗,是不能在那时候死的,而且这个时候她一定会为以前的丈夫与孩子进行祝福。”

我没有太明白他的意思,便问:“你提出这个理由是什么意思?能再阐述一下好吗?”

魏铭江说:“我的意思是,那时的人,不会选择在祝福的时候自杀。而且书上说得很清楚了,‘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就是说她找不到工作,最后因贫穷而饿死。”

余鑫站了起来:“我看到前面那句话,那里面提着竹篮,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她连沦落到要饭的地步都没自杀,就说明她的确不想死。那两天是冬天最冷的几天,她是一个乞丐,在街上没有地方住,应该是被冻死饿死了。”

我说:“我理解余鑫的意思是她其实还想活下去的,只是没吃的穿的才冻死饿死的。是吗?”

他点点头。

汪洋:“一个人要选择自杀的话,说明对生活非常厌倦了。但是祥林嫂对生活已经完全麻木

了,没有任何感觉了,连厌倦都谈不上了,所以我觉得她不会自杀了。”

我说:“你是说,她对生活麻木了,生与死已经没有感觉了,所以不会自杀?”

汪洋点头说:“是的。如果说是自杀,为什么她以前不死,为什么现在去死?而且她去问‘我’,绝对不可能问这句话才死,我的回答其实是增加了她对死的恐惧。还有她先前捐门槛,正是因为她怕死。”

郑毓秀说:“先不说躯体是否自杀,首先她精神上已经被封建礼教害死了,所以死不死无所谓了。这群人全是被礼教害了的!”

我看李运也举手了,便问:“李运有什么说的?”

李运:“我从两个方面说明祥林嫂不可能自杀,一方面从性格方面说,一方面从宗教方面说。从性格而言,祥林嫂其实是一个普通而胆小的女人,不一定有勇气。从宗教来说,她比较信仰佛教,佛教教义是不能自杀的,如果自杀,对自己有很大的罪孽。”

我和同学们都觉得他的分析很独特,但我追问道:“我不明白,你从哪儿看出她信佛教?说话可要有依据呀!”

他说:“柳妈信佛教,这在书上有描写。而祥林嫂显然受柳妈的影响很大,比如捐门槛,如果她不信就不会去捐。这说明她至少还有一点信佛教的。”

“嗯,有一定道理。”我说。

朱雅兰举手要求发言:“其实我是有点中立的,既不完全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也不完全同意说她不是自杀。”

我鼓励道:“不要紧,不妨说说。朱雅兰的发言往往有独到之处。说来大家听听。”

朱雅兰说:“捐门槛是说明她信这个佛教。但我觉得她的死不可能用自杀或者天然死亡来说,不这么简单。如果说她自杀我觉得不太可能,如果说她冻死饿死我认为也不可能,快过年的时候,善良的她不会因自杀来给别人带去晦气,同时这时候人们往往会做善事,怎么可能让她饿死?”

李老师:“那你说她是怎么死的呢?”

朱雅兰说她也没有想好。

不同意祥林嫂是自杀的学生说完了,认为是自杀的学生开始反驳。

金薇说:“我首先反驳李翔,虽然儿子死了,但她对人世还有希望,那时侯怎么会自杀呢?”

李翔反驳:“既然有希望,为什么最后还是自杀了?”

金薇说:“我说她那时候不会自杀,是因为她那时对生活还有希望,正因为有希望,她才没有自杀。后来包括四婶的许多人对她一连串打击,她才彻底绝望了。过年的时候,每逢佳节倍思亲,她就趁过年的时候与丈夫与儿子在阴间见面。”

张帆反驳说:“金薇说祥林嫂趁过年想和儿子丈夫见面。但这些应该由有阴间存在这个认识作为支撑。但是文章中的我并没有肯定这一点,小说中的‘我’回答是‘说不清楚’。”

还有不少同学要站起来辩论,但我看下课时间已经快到了,我只得对大家说:“好,同学们的发言和辩论非常激烈,看来大家的确读进去了。刚才大家说了那么多,现在是不是该我发表意见了呢?你们一定关心李老师对于祥林嫂的死是什么看法,其实,她究竟是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的,我不可能准确判断他是自杀还是冻死,但我赞成丁玲一句话:‘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给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同学们刚才争论得很激烈,其实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这就是,无论她是自杀还是冻死饿死,反正祥林嫂是被逼死的――或者是被逼出去,结果找不到工作,冻死饿死了,或者逼她自杀了。我认为,比弄清她究竟具体是怎么死的更重要的是――究竟哪些人把她逼死了?当然,我们可以笼统地说,她周围的一切都有责任,从柳妈到四婶都脱不了责任,这些人都参与了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但谁是元凶呢?我们下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课后同学们做个准备,思考一下,究竟谁应该对逼死祥林嫂负主要责任?然后写一篇小作文《逼死祥林嫂,某某某罪责难逃!》,可以以起诉书的形式,也可以不以起诉书的形式,总之要写出你的观点。注意,一定要重证据,证据就在课文当中。好,下课!”

第四篇: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刘会娟

(投影演示《诗歌鉴赏》。)情感

情是诗之胚 景物

景是诗之媒

(听听录音《再别康桥》,活跃气氛)教学过程 :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刚才听的这一首歌,它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首现代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走进现代诗歌。(投影课题《再别康桥》)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徐志摩,你所知道的《再别康桥》。

生: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师:你的了解很详细,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心中的徐志摩? 生(1):他是一位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人生真谛的的诗人。生(2):一位天才诗人。

师:对,一位天才诗人,也是一位纯净的诗人。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投影的第二节。(投影诗人介绍)

生:他曾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康桥是徐志摩短短一生的重要的文化情结,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一篇伟大的传世之作。下面请听诗歌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说说你最喜欢本诗的哪一节。(学生听老师朗读)

生(1):第一小节,诗人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师:对,诗人用三个“轻轻的”为全诗创设了宁静和谐的氛围,也为全诗奠定了哀而不伤的基调。同学们后面回答问题,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哪怕是错了的见解,好吗?

生(2):第二小节。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事物,表大了诗人对康桥的喜欢。(生自发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肯定了你的回答,现在,请你把这一节有感情地缓慢地读一遍!(生读。)

师:不错,读出感情来了。不过“那”字后面稍作停顿,这一句低一点,后面一句稍高一点,再读一下,好不好?(生读。)

师:诗人将 “金柳”比喻为“新娘”,这一意象有什么好处? 生:“新娘”非常的妩媚、娇美。

师:“夕阳中的”,更体现出她的“温润”,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同学们,还有吗? 生(3):第六小节中“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千言万语的送别之语!

师:很好,从词的角度来分析情感,你看这个“也”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康桥的一切都为了诗人的离别而沉默,连夏日的夜晚最热闹的夏虫也受到了感染,以宁静来送别诗人。

师:分析很到位,请你把这一节读一下。(生读。)

师:“但”字后面稍稍停顿一下,“悄悄”连起来轻一点读,最后一句高一点,体现诗人的那一份不舍的感情。再读一下。(生再读。)

师:不错,这位同学你还要说什么? 生(4):我喜欢第四小节。师:好,先请你读一下。(生读。)

师:“揉碎在浮藻间,”可以读得激昂一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读得舒缓低沉一点。请你说一说它的好处。

生: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榆树下的青潭中,特别是您刚才说的朗读,这一节节奏很优美。

师:不错,同学们想一想,“梦”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而诗人竟然用 “沉淀” 一词,是否矛盾? 生:诗人在康桥时期建立的对自由、理想的追求的“梦”,但在回国的几年中破碎了,所以诗人这一次来到母校,把这一个“梦”沉淀在他所心爱的康河中。

师:好极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还有人说诗人用 “沉淀” 一词是表达他对康桥的浓厚的爱恋。所以对诗歌的解读不一定是一种说法,关键在于你的言之成理。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一下。(生齐读。)

师: 同学们学了这几节,能不能据此说一说这首诗的特点呢? 生(1):节奏轻盈舒缓,情感与景物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生(2):这首诗感情很真挚。郭沫若说“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师:两位同学很好地总结了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时,要特别注意:情感(情是诗之胚)和景物(景是诗之媒)(投影)这两个要素。接下来请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自己喜欢的那一节改写成一段情景性的描写。(学生写作,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师: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1):我改写的是第一节:再次作别母校,心中顿生万千离愁,正如我轻轻踮着脚尖像清风一样来,又悄无声息的离开,那至深的情思竟在招手之间换着了万千的云彩。师:同桌,请你来说说他写的作品。

生:他写得感情真挚,符合本首诗的宁静、忧伤的氛围。

师:不错,不过老师给你提一点,你写的这一节仅仅是对第一节的解释,而未能抓住它的情感通过情景来描写,给人形象的感知。下一位?

生(2):我改写的是第二节:夕阳下,河水荡漾着轻轻的波纹,和边的垂柳随着微风轻轻的摇摆细细的柳枝,夕阳仿佛给她披上金色的细纱,而她却摇摇身子,扭扭腰,就像一位待嫁的新娘对着镜子打扮着自己,到处充满了浪漫的气息。(生自发鼓掌。)

师:同学的掌声给了你肯定,不过“摇摇身子,扭扭腰,”不大符合“新娘”这个意象,同时也不符合这首诗的宁静、忧伤的氛围。老师也改写了第三节供同学们参考。

(投影:微风轻拂,水波轻漾,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像在轻舞,又像是婴儿在母亲的怀中撒娇,在这美丽的柔波里,我心甘情愿地做她怀中的一条娇嫩的水草啊!)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来齐读这首诗,我给大家配乐。(生和着音乐朗读。)

师:节奏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意象是诗歌的在生命。同学们在朗读时注意第一和第七小节读得低一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送别》给读一读。(投影,生齐读。)送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师:《送别》也是一首现代诗歌,同学们看第一节,“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笛声”“夕阳”这些景物诗人将它们用进了诗,创造了一个离别的意境。接下来请大家仿造这首诗的形式,选择恰当的景物写一首送别诗。注意要根据情感选择好意象,每一韵内前面的意象要和后面的意象有相似和相关的关系,同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学生在仿写《送别》)师:请同学们上来交流!

生(1): 明月稀/野渡横/江天一纤尘/凝云空山颓不流/湿雾掩晓晨/西风渐/落叶飘 /别后难相见/徐行不计山深浅/千里共婵娟。(生自发鼓掌。)

师:你刚才给她掌声,请你说说为什么? 生:他写得很感人,特别是这些意象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

师:不错,这位同学能够从我们古典诗词中吸取营养写诗,不过老师给你提一点,“明月稀”不对,只有“月明星稀”,(生笑)“凝云空山颓不流”改成“空山凝云颓不流”这样才符合事物特点,好不好?

生(2):运河畔/荷塘边/柳絮飞满天/孤帆倦波夕阳残/劳歌天外天/天之上/人之间/荷叶碧连天/一首小诗寄深情/今秋别梦寒。

师:不错,选择的意象很典型,我们扬州宝应是中国荷藕之乡,大运河也从我们这里流过,从身边的事物写起。不过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这些意象不是统一在一个时令中的,“柳絮”“荷叶碧”和“秋”,这样会带来整个诗的不和谐,同时押韵也要注意一下,改一下好吗? 师:老师也写了一首《送别》供同学们参考。(投影,女生齐读。)送

西城外,古渡边,月华流自天; 飞花漫卷莺声咽,晓风拂水面。山盟在,书难托,梦与蝶飘落,一曲折柳横塘路,尽目天涯处。

师:同学们,诗不仅可读、可写、还可以唱。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李叔同的《送别》好吗?

(音乐起,末处渐弱)

师:同学们,对于别离,我们还很陌生,但随着我们年岁逐渐增大,随着母校、故乡的渐去渐远,我们对别愁的理解会逐渐深刻的。我建议同学们把我们今天的作品集成一个集子,等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再来读它,会倍感亲切的。我们的课堂到此,谢谢大家。

第五篇:《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授课课题名称:《再别康桥》 执教姓名:陶思佳

评课姓名:连阳片区高一语文教师及教研员

执教者简介:陶思佳,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连山中学高一语文任课教师,备课组长。授课时间:2016年11月1日 授课对象:连州中学高一(5)班

情况说明:课型(片区交流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粤教版必修二 课堂实录过程: 生:朗诵全诗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朗朗上口的。也听到了一些很好的声音,一会儿希望这些同学可以给我们朗读。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和大家一起走进徐志摩的世界。师:曾经有位诗人无比深情地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同学们知道,这个诗人是谁吗? 生:徐志摩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再想想,里面反复提到的一个地方是? 生(齐答):康桥

师:很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康桥世界。(板书课题:再别康桥)

首先,请同学们来看看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达成的目标,请看大屏幕。(简要的说明目标)

师:相信大家已经预习过,那有没有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徐志摩?(有人举手)好!这位女生,你说一下你知道的徐志摩是怎样的? 生1: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浙江人。

师:说了他的笔名还有出生地,还有什么其他信息呢?(不要担心,紧张,我们今天是一起来学习的)

生1:她是新月诗派的代表

师:对,请大家看导学案,里面有对它的简要介绍,还有别的吗?还有没有一些背后的故事呢? 生1:(沉默)

师:没关系,相信通过这节课之后,我们会对他有更全面的了解

这是第一个目标,还有一个我要大家配合的就是希望有人能给我们朗诵。诗歌有不少类别,有抒情,叙事,哲理,那这首诗属于哪一种? 生:抒情诗

师:好!既然是抒情诗,那给大家一点时间准备,希望有人能够给我们朗诵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品读环节,既然是离别诗,那希望同学们注意情感的把握,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有同学有感觉的话,请站起来给我们表演。好了吗?有没有准备好的同学? 生2:老师我来

师:好!我们给他掌声。(掌声过后)生2:“再别康桥。。。”(全班鼓掌)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非常的勇敢,那么老师先不说,有没有哪位同学说‘我愿意点评一下’? 生3:我来

师:好,这位同学,请你来点评一下,和中肯的。生3 :中肯的?嗯,我觉得是中上 师:中上?怎么说?具体点

生3:因为他的节奏和韵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只是太着急,这是离别诗,他的节奏应该慢一些

师:嗯,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你给我们读一个不着急的版本好吗?就是请你把自己觉得不够的地方再处理一下,用你的感觉再给我们读一遍好吗? 生3:那我重新读一遍 师:好的!掌声

生3:(深情地朗诵全诗)

师:他读得很好,降了一下调,情感就出来了。刚才那位同学的声音也很好,就是可以把情感再投入多一点。那这位同学就把情感读了出来,离别的,伤感的。但是我们发现他又没有李清照的那种凄切,他是忧伤,但却是淡淡的(学生补充),他在离别,所以会忧伤,但里面有没有高兴的地方? 生:有

师:对,所以会有情感的起伏。那下面老师也来试一下,演绎一下我感受到的徐志摩(师配乐朗诵,课件展示全诗)(掌声)

师:谢谢大家,虽然我很想把情感读出来,但我不是徐志摩。我还不能走进他的世界,我还不能完全的把他的情感演绎出来,但只要学习了他的诗歌,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情感是流动的,有悲伤也有欣喜„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情感读出来。还有就是里面有个字的读音要注意是篙,不是蒿。好,今天我们先读到这,下面进入第二个活动:体悟,我们要去品,才可以更好的领悟作者的情感。

师: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再自读诗歌,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交流,师巡视、点拨)师:抓住意象,讨论后形成答案

师:时间到了,看谁来做第一个分享的人?

师:我们分享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是某一句还是某一章呢? 师:好!还是这位同学

生2:我喜欢的是第二章的第一句:那河畔„是夕阳中的新娘 师:说一下为什么喜欢这里?

生2:因为徐志摩在这里寄托了非常深的情感,他想起了他在康桥认识的一位女生,以及他的爱情信仰

师:你在里面穿插了一个故事,里面出现了一位新娘,新娘美不美? 生2:美

师:知道这个女生的名字吗? 生2:林徽因

师:对,又是一位大才女。她曾经是徐志摩的谁? 生:恋人

师:对,那当他看到这棵闪闪发光的柳树时,想到昔日的恋人,他的心情如何? 生:欣喜 师:对,非常好(板书)

师:时隔8年后,作者再次回到这里,他依然会想起林徽因,可见他对她念念不忘,所以他 把这柳树描写的非常美,因为他已经把它幻化成他心中的恋人形象。师:好,这是这位同学的分享,还有其他同学呢?还有别的分享吗?(生沉默)

师:我们刚才说这首诗歌里有许多美丽的意象,不会只有一棵柳树,那大家还有没有要分享的呢?(生举手)师:好,这位女生(师轻步走向学生)

生4:我喜欢的是第四章“那不是清泉。。。似的梦” 师:好,那你为什么喜欢这里?

生4:因为在这里作者把梦比喻成彩虹,也寄托了作者对当年生活的一种遥想吧。师:对,他在这里把它比喻成彩虹,那彩虹有什么特点? 生4:七彩的。

师:对,但这七彩的梦还在吗? 生4:不在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4:揉碎在浮藻间

师:对,他已经碎了,不在了,请坐(师走向黑板板书)

师:在这里,那汪清潭已经化身为梦,因为不在了,所以会感伤,一切美好都已经是旧梦 师:好,还有哪位同学要分享?

师:我们知道诗歌里出现了大量的景物,里面有提到一种特别的水草 生齐读:软泥。。一条水草

师:好,大家齐读了,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师:大家注意作者是用什么词来形容的呢? 生:柔柔的,招摇

师:对,招摇,这个动作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动的

师:对,随水而动,那有没有规定方向和远近生:没有 师:所以我们说这草是怎样的/ 生:自由

师:对,就连康河里的草都是自由的,所以诗人有感而发 生:在康河。。做一条水草

师:对,是甘心,那这个词体现了什么情感? 生:向往

师:是向往中的陶醉,但是旧梦已经不在,作者是否放弃了追寻? 生:没有

师:那他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生:撑一支长蒿

师:对,同学们撑过船吗? 生:没有

师:所以我们体会不到那种荡舟水上的美感,但是我们在哪里可以看到? 生;电视上的采莲

师:采莲这个词本身就很美,会让我们有很多美丽的联想,他会想到许多美丽的往事,他去寻找。那他找到了什么呢? 生:一船星辉

师:非常好,他寻找到了一船星辉,他在星辉里做了什么? 生:放歌

师:对,放歌,读到这里要停一下,把那种释放的感觉读出来 师:这里的星辉象征了什么?对,是他的理想

师:他的理想可以概括为三个大字,徐志摩的一生只为这三个大字而活(生小声的议论)师:对,是“爱、美和自由”

师:诗人在这里已经忘情,分不清是今日还是旧梦,他都愿意陶醉其中,但是这样的情景有没有持续很久? 生:没有

师:但是在现实面前,这一切只能是梦,所以诗人的情感烦发生了转变(停顿)师生同读:“但我不能。。康桥” 师:好了,这里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虫子 生:夏虫

师:对,那夏天的虫子应该师怎样的呢/ 生:叫

师:那么它有没有叫?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离别

师:在这里好像虫子也知道我的心,知道旧梦已经不再,知道我将要离开,所以它们也为我沉默

师:我的心情是感伤的,惆怅的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注定我的离开不会是轰轰烈烈的,所以是? 生:悄然的

师;好,让我们来齐读一下最后一节,注意情感(生齐读后师再读)

师:好,诗人就这样悄悄的离开,一朵云都没有带走,这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师:我什么都没有带走,师因为我不喜欢它们么? 生:不是

师:那是因为什么?

生5:因为留恋,想把它们珍藏起来,最美好的东西 师:好,那你知道最美好的东西都有哪些/ 生5:他和林徽因的回忆

师:对,诗人在他之后的作品里说过,在康桥的这段岁月将是他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师:所以我们说最美好的东西最好的保存方法就是把它放在心里,表现了他内心的眷恋 师:好,到这里,我们的诗歌内容就全部体现在板书上了

师:作者在这里道别的不是人而是风景,从天上的云到河畔的柳,水里的草,树荫下的清潭再到满船的星辉,沉默的夏虫。。。师: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这首诗的主旨,谁来? 师:我这里可以提供一个模板

生: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再到康桥的所见,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之情

师:我这里给大家两句话:悄然的离别,无限的眷恋。那究竟他的眷恋有多深,老师在这里 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录音朗诵,让我们随着名家的声音,再次领略徐志摩的康桥世界(播放录音)

师:好的,感觉大家都沉浸在徐志摩的康桥世界去了,希望同学们回去多多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美!今天感谢大家的配合,下课!教者反思 教前思考

刚接到通知,我们备课组就开始选人,因为各种原因,上课任务落在我身上。觉得是研讨课,就想着把最近实验着的以读带赏,交流分享法给用上就设计成了几个环节。教后思考

其实很想上好《再别康桥》这首诗,上课时也很忐忑,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来外校上课,就想着怎样才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告诉他们我知道的。所以安排了自愿朗读环节,很幸运的是,这里的学生很配合,用他们的声音和热情感动了我,特别是第二位男生,读得是真好。

但在分享环节,遇到了小插曲,自第一个学生分享后就突然停了下来,我想这与他们平时的习惯相关,这个时候我就要想方设法让同学们动起来,我开始用一个个的小问题去引导他们,最后基本完成了我的结构图。

我希望教给学生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诵读法,希望从此他们的目光会因为诗歌而变得更为清澈,他们的胸怀会因为诗歌而变得更加温柔,他们的生活会因为诗歌而更加充满诗性。

我高兴地看到非常腼腆的学生也站起来发言了,我高兴地听到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让我兴奋的理解,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自由的芬芳。仿佛有风,夹杂花香。

我想我们的学生也许缺少的并不是发现,而是一个发现的舞台、一双期待的眼睛和一对聆听的耳朵。

这节课后,我希望自己可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可以把知识更好地分享给我的学生们。评课

这节课注重朗读,充分相信学生,课堂和谐有效,自然生成性好,师生互动好。(综合各校意见)

下载再别康桥 李镇西课堂实录[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再别康桥 李镇西课堂实录[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再别康桥获奖课堂实录5篇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陈美玲课前播放歌曲欣赏《再别康桥》师:(伴乐)在中国诗坛上,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不曾带走人间一片云彩,却把另一片“云彩”留给了我......

    李镇西: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范文大全)

    教学过程: 朱光潜那篇《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的文章大家读过了没有?有一些要求读的可以在语文自习以及周末来读。这个星期我先不做其他的检测,下周再来。(关于优化设计)今天的课......

    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范文合集

    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 时间:2005年3月25日星期五中午三四节 内容:《祝福》 过程: 李老师:昨天晚上我们讲了下周是我们班的自治周,以后我们要多次搞这个自治周,不是自治州,是自己......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教案 课文导读:在康桥的时光是徐志摩短暂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康桥是他灵魂的开启地和栖息地。他曾经这样写到:“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目标择定】 1.从品读诗歌的意象和语言入手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意蕴。 2. 以这首诗为切入点,了解“新月派”诗歌“三美”主张。 3. 通过朗读和品鉴培养良好的......

    再别康桥原文

    再 别 康 桥 (男)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女)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男)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女)软泥上的/青......

    再别康桥公开课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独特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2.品味诗歌的语言,感悟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人生的道路,总是告别一程,再走一程。我们告......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了解诗人的生平,初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二、教学课题: 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