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时间:2019-05-15 07:0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第一篇: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准备:挂图、地图。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月牙泉》,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河北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河北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河北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河北”。

8、出示河北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河北省有哪些城市?我们秦皇岛有哪些友好邻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准备:挂图、地图。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河北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河北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河北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甘肃”。

8、出示河北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河北省有哪些城市?青龙在哪个市?

9、打开敦煌地图,找找自己的家。活动二: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甘肃”的资料。

2、看短片。看后交流。

3、出示河北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爱我家乡 建设家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月牙泉》,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活动二: 学习歌曲《月牙泉》

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3、跟录音机学唱。

4、全班齐唱。

第2课 我的家乡风光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甘肃人真棒,你们知道甘肃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

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

二.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河北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学生学唱。

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板书设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热爱家乡

第3课 家乡的四季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二、读一读,填一填。

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鸣沙山的传说》等。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米胡戏,并介绍米胡戏的由来。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2、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春:百花盛开 夏:绿树成荫 秋:果实累累 冬:雪花飞舞

第4课 家乡的物产知多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2、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3、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4、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教师放音乐,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生小组互评;师小结活动。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名优特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的家乡名优特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请你把自己家乡的名优特产展示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

2、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生谈自己的感受。)

3、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名优特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名优特产。

2、了解这些特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设计广告词,使它们更有名。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名优特产;设计广告词,使它们更有名。教学难点:设计广告词,使它们更有名。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1、教师结合教材第19页图文讲解:名优特产本身就因为有特别之处才吸引人,再加上人们的深加工,以及外观、包装的装饰,就使它们更加出名,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景德镇的瓷器本身就以质地优良而闻名,再加上人们的加工,使它既美观又实用,因此更加出名;东北人参本身以药用价值而闻名,人们对它进行深加工并大量宣传,使它更加出名。今天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出点子。让自己家乡的特产更出名。

2、宣布“金点子”大赛的比赛规则。

3、将自己想出的点子和设计的广告词写在教材第21页中。

4、分小组交流,每组选出一个最佳点子,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评比,选出1-2个“金点子”。

5、教师颁发最佳“金点子”奖牌。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教师放音乐,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生小组互评;师小结活动。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名优特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的家乡名优特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请你把自己家乡的名优特产展示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

2、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生谈自己的感受。)

3、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名优特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板书设计: 家乡物产知多少

家乡的物产 多又多

小小展览会

第5课 居民与饮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请大家打开教科书,阅读一下。(学生阅读。)

2、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谁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3、师:对,说得很对。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学生答)

4、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两个星期前我们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

二、调查汇报。

1、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

2、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汇报。(学生在组内交流,分工。)

3、师: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住房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变化。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学生播放采访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在住房状况。)

4、师: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住房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道路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道路的变化。学生运用采访资料,介绍现在的道路:新修路、扩建路等。学生出示照片介绍塘沽的轻轨。)

6、师:同学们坐过轻轨吗?你们能谈一谈乘坐轻轨的感受吗?

三、总结提升。

师: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调查报告

1、师: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

(衣着调查组: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衣着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现在的衣着。)师:针对我们现在穿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大连人的衣着状况。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料等。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个小组和大家交流。)

2、师: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来,欢迎饮食调查组介绍。

(饮食调查组: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饮食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介绍现在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菜、水果。介绍过去饮食情况。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是粮票,过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票。)

3、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4、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现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购买食品了。

5、师: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

二、总结提升。

师: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通过上节课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敦煌城去参观,好不好?(看图片,然后讨论。)

2、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课堂讨论,交流。)

二、扩展延伸。

1、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我们居住的敦煌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我们农村也会有惊人的变化。

2、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老师留一个作业,大家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作画)

三、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板书设计:

5、民居与饮食

房子

饮食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第6课 家乡的方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

2、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

3、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谈体会。

活动二: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作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人一起学习。教师用差别的方言向各人问好。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他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和煦。但是,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哪个更好呢?

二、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2、小小辩论会。

3、教师归纳总结。板书设计:

6、家乡的方言

方言亲切

说好普通话更重要

第7课 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

3、《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

4、家乡的歌曲、戏曲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感受敦煌。

1、观看风光片。

2、讨论:分组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敦煌(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3、汇报交流。〔名胜古迹、敦煌名人、地方戏剧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家乡的歌曲、戏曲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学唱秦腔。

1、欣赏。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动听。)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激发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延伸与表现。

1、认识敦煌的标志,观赏敦煌的风光片。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各组创编并展示)

3、小结: 甘肃好,敦煌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板书设计: 多彩的民间艺术

戏曲:地方戏剧、地方曲艺

民间工艺:风筝、版画、剪纸、夜光杯

第8课 家乡的民俗探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①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①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④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开展此项活动事先需精心组织策划,教师要给学生相应的指导;教师要事先与风景区景点管理部门取得联系。)

1.实地考察景点(拉法山、红叶谷等),了解其具体情况,并收集一些资料,如: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

2.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宣传和服务活动。

3.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分享收获,并分组写出考察报告。

4.将调查报告、学生的思考整理成建议书,送交各风景区及其管理部门。5.实地考察、活动记录、讨论、交流、整理。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培训学生访问的礼仪和技巧;调查计划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等。)

1.根据初步活动意向,让学生回家展开自由调查,通过询问亲戚朋友或政府部门,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本地传统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2.商讨调查计划。3.调查,整理资料。

4.宣传家乡特色产业。①要求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画,评出优秀宣传画张贴于街道合法宣传点。②建议学生设计产品包装并评优。

5.讨论、交流、整理、询问、考察或问卷调查。板书设计: 家乡的民俗探秘 传统文化 风景名胜

特色产品、特色产业

第九课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教学过程: △夸夸我的家乡人。

1、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2、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将同一个或同一类分成小组,先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填在教材第50页的表格里,主要事迹可在进一步完善后粘贴或写在下方的空白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教学过程:

△走访身边的名人。

1、成立访问小组,提出要求。

2、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

3、双方约定一次访问。

4、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小组分工。

5、进行访问。

6、整理访问材料。

7、进行交流。

8、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家乡名人有„ „ 我知道的名人:

第九课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教学过程:

△夸夸我的家乡人。

4、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5、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将同一个或同一类分成小组,先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6、全班交流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填在教材第50页的表格里,主要事迹可在进一步完善后粘贴或写在下方的空白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教学过程:

△走访身边的名人。

9、成立访问小组,提出要求。10、11、12、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双方约定一次访问。

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小组分工。13、14、15、16、进行访问。整理访问材料。进行交流。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家乡名人有„ „ 我知道的名人: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缘故的故事,全班交流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生:汇报自己的资料。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补从野蛮走向文明。

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

1.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

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3.出示小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人类的创造性发明——陶器

1.出示一陶器:陶器在今天看来,既简单又普通,可是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怎样创造出陶器的?

2.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说明了什么?(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

3.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个不同时期具有典型特点的陶器P45。猜猜这些陶器是做什么用的(盛水、盛物、装饰品)?唐代的骆驼载乐俑:骆驼是唐代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胡乐器是唐代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最典型的胡乐器是琵琶,是当年盛行的写作照。

4.除了陶器,中国的瓷器也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

5比较一下瓷器与陶器有什么不同?(制作材料的不同、款式的不同、光泽的不同等)。各个时期的瓷器又有哪些不同?

6.你们知道吗?享有“瓷都”之称的就是我们江西省景德镇,你们对景德镇有哪些了解呢?课前大家已搜集了有关资料,小组分享。

7.小结:这节课,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推测陶器的来历,陶与瓷的区别来了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

3、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教学方法:谈话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收集资料,查阅汉字的产生。

2、了解有关汉字的传统故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愉快参与,策略研究与学生的发展。

2、同学们,汉字是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们每天都在阅读它,书写它。那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的呢?大家想知道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探究,合作体验,交流感悟。活动

一、假如没有汉字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人们会碰到哪些困难?

生1:信书写不成。生2:出门不知道哪儿是哪儿。生3:发生的事记不下来。

2、师:假如生活中没有汉字,大家的交流少了,逛街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许多发生的事记不下来,过去将是一片空白了。我们整天不知道干什么了。

3、同学们,这没有汉字的生活会怎样?

1、太不方便了。生

2、太单调了。生

3、太落后了。

4、师:看来,咱们的生活的确缺不了汉字,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这汉字真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呀!活动二:汉字的产生和演变。

1、谁知道这宝贝是哪儿来的呢?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吗? 生1:我知道是仓颉创造出来的。生2:讲故事。2.讨论:

A:仓颉根据什么事物创造出汉字的? 生:根据事物的样子。

B:在没有文字之前,人们是怎么记事的?

生1:结绳记事。生2:课木记事。生3:画图记事。C:你认为这些记事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

生1:结打得多,记不清。生2:刻木与画图记事太繁琐,浪费时间。D:那为什么人们要造字呢?

生1:表达。生2:交换。生3:记忆。3.小组汇报。

4.这么多汉字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吗? 生1:是的。生2:不是的。

5.师:“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史实。汉字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人人都在创造文字。直到今天,汉字都还没有“结果”也永远不会有“结果”。因为,汉字还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

第十课 家乡的发展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2、让我们去听爷爷奶奶讲吧。

3、播放录音:讲过去的生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人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活动二:听爸爸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2、让我们去听爸爸妈妈讲吧。

3、播放录音:讲过去的生活。

活动三:比较从爷爷奶奶那里听到的和从爸爸妈妈那里有什么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大搜寻活动

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怎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活动二:畅所欲言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资料,并做好记录。

2、小组长将整理好的资料和大家一同分享。板书设计: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变化——发展——提高

第十一课 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文字,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污染原因。

3、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

4、交流确定调查表。

5、按照调查表调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调查发布会。

1、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调查,下面我们来进行交流。

2、选出发布主持人。

3、各小组发布调查结果。

4、学生谈收获。

5、教师评价。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

1、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我们大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交流。

3、评价。

活动二:我为家乡制定环保协议书。

1、学生小组交流,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好建议。

2、组长负责整理。完善学生提出的建议。板书设计: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我们都是家乡人 环境美好靠大家

第十二课 家乡的明天怎么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3、畅想家乡的未来。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家乡的未来规划图。

2、学生谈体会。

3、揭题:家乡的明天会怎样。活动二:信息交流会。

1、收集资料: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家乡的未来发展。

2、交流信息。

3、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3、畅想家乡的未来。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金点子交流会。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

2、学生设计金点子。

3、小组讨论。

4、总结

活动二:我们大家一起唱

1、分组编排节目,夸家乡。

2、表演。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3、畅想家乡的未来。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想象家乡未来的面貌

1.学生发挥想象,根据想象说一说 家乡以后的面貌。2.根据自己的描述画一画家乡以后的面貌。活动二:写一写家乡的未来

1根据自己画的家乡以后的面貌写出来 2交流展品绘画和小作文。

第二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愿望。

2.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在地形上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结合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

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教学难点:

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教学准备:

课件、地图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 省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5.结合学生作品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美吗?(美)可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因为一部分人的无知,环境正一点点地受到破坏。面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你会做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四、地图知识小游戏

1.猜谜语:课前准备5~10个谜语。(如: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合肥;夏天穿棉袄,打一省会——武汉)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猜车牌:教师事先准备若干纸质机动车牌。设问:假如你们是一个交警,你所管辖的地段发生了交通事故,首先你应该知道肇事车是什么地方的车? 板书设计: 看地图找家乡 我的家乡(学生作品)地图三要素:方向、图例、比例尺

第2课时

一、认识家乡的地形 [播放动画:我国主要的地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在中国地形图上找找五种地形,并结合中国政区图了解他们的大概位置。进一步了解这些地形和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重点说说自己家乡的地形特征。(板书:家乡的自然环境

五种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

二、尝试做一个家乡地形模型

1.教师预先出示一张家乡地形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的颜色,初步使学生明白家乡地形的特点。

2.学生先画一张空白的家乡轮廓图,然后根据教师的讲解,利用橡皮泥的不同颜色及可塑性,在空白的家乡轮廓图上捏出有起伏、有颜色区分的地形。板书设计:

家乡的自然环境 家乡地形图 家乡地形实景图

五种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

第3课时

一、找老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文,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介绍自己户口本上写的祖籍,通过比较居住地和父辈的出生地是否一致,理解“老家”的含义。然后,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自己老家的位置,说一说为什么称那里为“老家”。交流自己是否回过老家,介绍一下回老家的路线和乘坐的交通工具。家乡还有哪些亲人,那里是什么样子的,回去前会做哪些准备,回去后要注意哪些礼仪等。(板书:我的老家)

二、小采访

1.如果班上有来自外地的同学,可以特别请他们为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家乡。

2.老家还有亲人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课前用书信或电话的形式,向老家的亲人进行一次采访,并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惦念之情。家中有爷爷奶奶等老人的,也可以听老人讲讲老家的故事,并了解一下老人远离老家的感受。

3.整理好自己的采访记录,课堂上将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地方和同学们交流,使同学们在情感上获得共鸣。

4.最后,大家可在班内做一期题为“我的老家”的墙报,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为自己的老家画一张地图,再配一些图片和文字,制成一篇图文并茂的小文章,贴在墙报上。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古诗《回乡偶书》,引导孩子体会那种故土难离的情感。板书设计:

我的老家

(学生交流自己老家的风土人情时搜集的有关资料)

第三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2.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单元总览: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共分四部分。

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旨在通过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材内容 共分三部分:寻找家乡、贴画 家乡、热爱家乡。

2课《我来做个小导游》旨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家乡的真善美,体验导游这个社会角色,培养他们热爱家 乡的思想感情,教材共分为三 部分:示范导游、做个导游、做好导游;

3课《家乡特产知多少》通过了解各地特产、了解特产相关因素、介绍家乡的特产等内容,不仅要使学 生知道各地特产,知道特产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还要使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家乡 的特产,把爱家乡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4课《了不起,家乡人》分三部分:

了解家乡名人、采访名人名事、设计家乡一日游。旨在让学生从前人身上得到启发和鼓舞,树立建设家乡 的信心。

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内容

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行政区。

2、学会使用地图查找本省及省会的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寻找家乡。

(一)看中国地图,找家乡。

1、看中国地图,找出省级行政区家乡位置。

2、看地图,找家乡相邻的行政区。

(二)看山西行政区地图,找家乡。

1、看山西省地图,找出太原的位置。

2、看地图,找太原的相邻市。

第二部分:贴画家乡。

(一)看中国行政图黑白轮廓图,找出本省所在位置,并填写相邻行政区。

(二)将本省地图涂成红色,并剪下来,贴在书上29页的空白方框内。

第三部分:回顾小结:

应知应懂:

1、知道家乡,热爱家乡。

2、学会使用地图查找家乡。方位识别,形状识别。

3、识别省会标志;初步学习用形象联想法记忆行政区。为三单元学习《我国的行政 区》打基础。为四年级的进一步学习练好本领。

补充内容

太原概况: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

太原古称晋阳、并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北方著名 的军事、文化重镇和闻名世界的晋商都会。境内有闻名遐迩的晋祠、双塔寺、天龙山 石窟、崇善寺等众多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第四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楚,认为只有住在一个小区或是靠近的人才算是家乡人。他们接触地图的机会比较少,对地图知道的不多,但由于在二年级数学课上他们学习了方向,这为认识地图、使用地图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们在语文课上已学习了我国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对省级行政区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为认识中国行政地图扫清了障碍。教师课前要渗透什么是家乡,家乡与籍贯的区别,既要让学生自己学看地图,又要在课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识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设计思路】

突出三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以儿童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重要的理念支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学生的生活经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堂生活化。“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在认识地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地图的哪些知识?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了解的信息,开阔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认识,接着依据他们了解的信息,顺势利导,让他们说说福建所在的地理位置,计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观察、谈话,小组合作等各种学习形式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自主空间,把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统一于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认知家乡、感悟家乡的活动过程中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养成热爱家乡的习惯,展示热爱家乡的行为。【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开展教学。【重点难点】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陕西省地图(课件)、安康市行政区图(课件)、白河县行政区图,双凤镇能够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的视频短片。

学生准备彩笔,课前了解地图、陕西、安康的有关知识。【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忆一忆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永远是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设计目的:从儿童熟悉的生活话题出发,激发他们了解家乡的兴趣。]

二、认识地图,找一找

1、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位置、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2、师: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我们家乡的地理位置。你能告诉我你的家乡在哪里吗?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3、认识中国地图

(1)师: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揭示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去地图上找一找吧。(2)出示中国地图

师:地图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地图的哪些知识?

(3)小组内讨论、交流。(4)小组请代表汇报。

生1:我从数学课上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方向就可以确定地图上某一点的具体位置。

师:真不错,那你们能说说我们祖国东、南、西、北方向都有哪些地方吗?

生2:我知道地图上的图例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如:首都用红色五角星表示,省、市、自治区政府驻地用红色圆形表示;国界、省界、地区界分别用粗细不

一、间隔不等的虚点线表示;铁路用黑白相间的线段表示;公路用红色单线表示;河流用由细到粗的蓝色单线表示;山峰用黑色三角形表示„„

师:你了解得真细致,看来图例是读图的“钥匙”,读图之前,先把图例的意义弄清楚,对于正确理解地图内容就方便多了。

生3:我知道地图旁边的这条线段是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为1﹕370千米,也就是说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70千米,通过它可以计算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师:了解了比例尺的这些知识点,在出行之前就可以对到达目的地的路程和所需时间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老师暑假想从上海去北京,你们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帮老师算算上海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吗?你准备怎么算?

生自主测量、计算后汇报方法:用直尺量出上海到北京之间的直线距离,再乘370千米。生4:„„

(5)学了小知识,你知道怎么看地图了吗?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家乡陕西省吗?请同学们再打开课本p3,在地图上把陕西省的轮廓勾画出来。

(6)看图说一说:它的形状像什么?我们陕西在祖国的那个位置呢?周围有哪些好邻居?(7)思考:你知道了哪些关于陕西的知识?陕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前调查的资料,然后再进行讨论、汇报。(人口、面积、风景点、历史文化、特产等。)

生1: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省境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约360公里。陕西省常住人口为3720万人

生2:延安革命遗址、大雁塔、小雁塔、秦陵兵马俑、半坡遗址等等。生3:„„.4、认识陕西地形图

(1)师:看来,大家课前都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让我们再走进陕西,把我们的家乡看得更仔细些吧。(课件出示陕西地形图)我们陕西有多少个地区级的城市?我们是在——(安康市),离我们安康市最近的是哪几个市?(2)让我们再走近一点看看我们的白河县在哪里?(课件出示安康市政区图)邻近的又有哪些县呢?

(3)我们安康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你知道吗?谁能为我们介绍介绍? 小组为单位议一议,说一说。

生1:安康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生2:安康市辖1个区、9个县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省境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约360公里。有“秦头楚尾”之称

生3:安康物产丰富,矿产资源多,水力资然丰富。

生4:安康有南宫山、千家坪、三道门、平河梁、神田、擂鼓台等一批具有秦巴、汉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景区、景点。

师:的确,我们安康真的是个好地方,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吧。课件播放介绍安康的短片,让学生欣赏。

小结:家乡是如此令我们骄傲,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大声地向全中国宣布:我的家乡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

[设计目的: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引发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思考,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对家乡的认识,直观地感受到“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三、抒发情感,画一画

1、在课本p4的方框中画画陕西的轮廓,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并在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2、学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都画得很认真,个别同学画得不是很像,没关系,把家乡的模样牢牢地记在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设计目的:通过画一画,加深对家乡的印象,从而将家乡和自己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感觉。]

四、指导行为,说一说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了解了家乡,明天我们将为家乡做些什么呢?(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绿化家乡等。)

结束语: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家乡,一个深爱祖国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吧!祝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设计目的:拓展延伸,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家乡人。]

第五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的第一课。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长江两岸是家乡、说说家乡的故事。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地图,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板书课题)<二>、家乡探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63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讨论: ⑴、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⑵、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⑶、学生交流、汇报。⑷、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三>、地图上找家乡

1、看地图,找家乡。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家乡涂上颜色。

⑵、看一看中国地图,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要是别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怎么说?(引导学生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镇”的形式来回答。)⑶、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⑷、全班交流。

2、出示湖北省地图,小组合作找家乡。

⑴、过度:我们湖北省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有好多地方呢。那我们家乡的省会在那呢?湖北省的版图像什么呢?我们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哪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找找吧。

⑵、小组合作,找家乡。⑶、全班交流。

⑷、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⑸、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

3、认识地图图例、方位。

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教师介绍地图的简单图例、方位。

⑵、开展“我们的邻居是谁”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家乡湖北与哪些省份相邻?它们在家乡的哪个方位? ⑶、小组代表发言。⑷、班级抢答赛: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复习地图方位及家乡的邻省有哪些。

⑸、完成39页填空,请学生独立在政区图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

⑹、教师介绍《小资料》,学生自主谈一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四>、全课总结

荆门市是湖北省的一部分,湖北省又是祖国的一部分,湖北省荆门市只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这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下载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知道地图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认知目标: 1、 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活动二 看看、数数、说说、分分、辨辨 (教师要求学生把课前分发的“湖北省政区图”摆在课桌上) 师:大家看一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地图。全图被划分成了很多个小块,请大家仔细数一......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看地图找家乡》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我的家乡在哪里》课堂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地图图标,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位,了解什么是比例尺。 2、通过了解家乡,激发学习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_反思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我的家乡在哪里3月10日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桃花中心学校 应莉祎 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通过对......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模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江东中心小学教师:何会芬 教材简析: 教材是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空间位置出发,让学......

    6、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6、《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张裕青 一、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