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赏析题
近几年来,语文中考中出现了很多阅读赏析类的试题,并且有逐年增多的现象,下面结合2006年的中考试题分析一下回答这类题型的思路。
一、明确赏析角度的试题 如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 阅读的原文是《望柳庄》
第13题:选文善用修辞,用词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的(1)(2)两处选择一处进行赏析。
文中画线的句子如下:(1)这些树站在冬风和春风之间,经受着风沙的考验,它们要告别寒冬实在不容易;要把春天迎来,路途也很艰难。在我的感觉里,它们是亭亭站立的硬汉子。
(2)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潇洒更坚强了。青铁的叶子泛着刚气,粗褐的枝干储存着力量。大风刮来它不断腰,飞沙扑面它不后退,寒冬腊月它依然挺立。
答案参考:(1)这个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柳树艰难而不屈的生长历程。一个“站”字让人仿佛看到了柳树挺立在戈壁上与风沙战斗的情形,而“迎”字又写出了柳树乐观坚定的信念。所以“一个亭亭站立的硬汉子”的形象就呼之而出了;(2)这一句中的“不断腰”“不后退”等词语极富表现力,赋予了墓柳战士一般的刚毅和坚强,生动地表现了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更珍惜生命,更具有战斗的勇气与智慧。排比句子既具体展现了死而复生的柳树与恶劣环境抗争并已深深扎根的胜利者的形象,又一气呵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极富感染力。
试题分析:这道题的得分点在于,依据题干的要求,从修辞与词语的表现里两个方面去明确,(1)句的拟人修辞,(2)句的排比修辞,再把句子中的重点字,重点词结合语境及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这种给出赏析角度的,相对而言难度不高。
二、赏析要求宽泛的试题 如2006吉林省中考题:
阅读的原文是《我的母校,我的梦》
第18题:请从语言表达角度对文中“那个目光清澈,白皙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一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这段话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围绕“以云为喻”或“召唤”等生动的用词或“疑问句式的表达效果”回答皆可。
示例:这段话以“云”为喻,形容出少女洁净柔美的形象和文雅飘逸的气质。
示例:这段话用词生动,尤其“召唤”一词生动写出了老校长对“我”的熏陶和影响。
示例:这段话一疑问句式表现出成长的疑惑和惊喜。试题分析:问题中的“从语言表达角度评析”实际就是从修辞、关键词、句式加上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能从其中一种分析清楚即可。这种问法要比北京海淀试题要求的范围宽泛、难度大,要指导学生分析。
三、无具体要求的赏析
如2006昆明市(课改实验区)中考题:
阅读的原文是《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第23题,选文有很多精彩的描写。请在画线的两处任选一处,结合语境进行赏析。(实际阅读理解的任何试题都需要结合语境的)
原文画线的两处是:(A)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有了,鼻尖上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一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B)父亲弯下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
参考答案:(A)从视觉、触觉的角度来描写冷风、天色、雪花等景物,突出时间早、天气寒冷的特点;表现父亲的艰辛、作者的心酸,烘托父亲的形象,也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B)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父亲弯腰的动作,突出了父亲弯腰下去的艰难,表现了父亲为生活所迫的无奈、辛酸、委屈,极富感染力。
试题分析:在句子没有明显修辞,没有关键词语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赏析,(A)题就是很好的例子,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的角度回答,(B)依然是从修辞手法及其句子意思及情感角度回答。
以上所举的三个例子,几乎概括了所有的阅读赏析类的问题,即明确赏析角度,如北京海淀的;赏析的要求很宽泛的,如吉林省的;另外就是无要求赏析的,如昆明课改实验区的(尽管问题中说“结合语境”,这是所有的阅读题最基本的要求,即便不强调的实际也是要结合语境的。)结合上面例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赏析类试题的回答基本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修辞手法
首先明确被赏析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如:比喻能使意思明白浅显,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更能显示语言的幽默风趣等等。当然需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和文章进行分析,如北京海淀的试题。
2、句式结构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的体会、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如吉林省的试题。
3.表达方式
理解句子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中的哪一种,如果运用的是描写还需要详细分析,如上面所举的昆明市的试题。4.句中关键词
找出句子中关键词,然后分析关键词在句子中的作用,进而分析句意及情感。如北京海淀的试题。
5、句子话外音
分析句子的含蓄之情,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即考虑句子是否有关珍爱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的道理等的感悟,如昆明课改实验区的试题。
从以上五个方面入手去考虑赏析类试题,概括为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关键词语、话外音五个方面。给学生一把回答赏析类试题的钥匙,按此基本思路,组织语言,进行答题就会得心应手了。有的时候从其中的一点入手,有的时候是几个方面有机组合,要结合具体试题进行具体分析。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第二篇:赏析题
、赏析题(词语、句子、语段)
如何赏析句子
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那么,赏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呢?
考卷中对语言赏析类试题的提示,可以归纳为:看语言表达,看内容情感,看写作方法等,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
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B.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5:“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
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C.结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
例句6:“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曲志红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寻梦园”》)
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注意点: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意,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7:“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例句8: 2008江西省中考阅读题《年的召唤》中的题目(第19题):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我们在思考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时,应把思考角度明确为“这句话在结构上和主题上各有何作用?”结构上与题目相照应,也就是点题;主题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故乡对亲人的爱。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9: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例句10: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
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11.2008盐城市中考阅读题《父子》中的题目(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
赏析:我们思考这个句子时,在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转化为“为什么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他对儿子某些品德的散失的不满。“扫把”代表着节俭、勤劳的品德,这些人类美好的品德永远有存在的价值,永远不会让人丢面子。进一步说,他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
例句12.2007常州市中考阅读题《风吹一生》中的题目(第16题):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明祖父老了,就如同自行车上的一样物体被风彻底的吹了下来,再也不能骑车了!如果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拟物修辞除去,用自己平实的话表达就是: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骑车了。
(三)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
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1.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描写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
例句13: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世间最美的坟墓》)
赏析:与这优美恬适的风景为伴的是埋葬于此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可看出与大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大自然一样永存,从而反衬出其伟大人格。
2.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例句14:“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例句15:“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学生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例句16:“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湿润着房中的一切。”
赏析: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用“冲”、“粘”、“润湿”形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三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蒙蒙,是晓雾弥漫,还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且虚幻迷离的感觉,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分别描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以“细雨”、“朝雾”、“暮烟”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气”、“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三、句子赏析的落脚点
每个句子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因此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落脚点却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例句17: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击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赏析:可从修辞(拟人)的角度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的内容。此句表现了大海愤怒时壮观的场景和磅礴的气势。
例句18:“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
赏析:可以选择艺术手法(直接抒情)作为切入点,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文章的主旨。在惊涛骇浪面前,胆小懦弱的人会感到恐惧,勇敢坚强的人却感到愉悦。海潮激起作者的心潮,由此发出由衷的赞叹,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透过鲁彦热爱大海的感情,看出了他那积极进取、勇敢搏击的人生态度,至此,全文主题得以升华。
总之,赏析句子的方法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明确答题规律,掌握答题方法,清晰答题角度,多练多思,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20、品味语言。
①分别品味第⑼段和第⒄段划横线句子加点的词“踩疼”不同的表达效果。(4分)
②选文第⒃段划线句子“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3)
●19.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2)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
3.考点
7、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概括。
(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概括总结。
(3)分析写作手法的作用。如对比手法,就是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
表现方法: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设置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明线暗线、联想
★21.综观全文,你看出“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5分
★19.吴孟超进手术室后作者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神态描写:
作用:★20.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吴孟超是一个怎样的人。(5人)
四、学生总结本课收获。
第三篇:记叙文赏析题
。
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首先,要了解这类试题的几种设题方式:
①文中运用了许多新奇的比喻,令人惊奇。从文中找出一句并加以赏析;
②说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这个修辞方法的作用; ③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④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摘抄一个你最欣赏的句子,并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其次,要把握几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如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排比:能够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问: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等等。
第三,要了解答题时的常规思路:①细读所给的语句,确认使用的修辞手法。②分析这种修辞手法所表现的内容。③分析其表达效果或作用。
下面举例,略作说明。
例1.阅读秦文君《当向日葵还会跳舞的时候》,回答问题。
【真题回放】文中“两个弟弟一个比我小一岁,另一个比我小两岁,他们像两只顽皮的小狗,喋喋不休地发自己的叫声,不断地闯些好玩的小祸”一句对人物的描写细腻传神,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评析此句的表达效果。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这道题所考查的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考生很容易将其辨析出来。关键是要根据语句内容说明这种修辞的表达效果。当然解答这类题之前,有必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还要结合原文中的作者情感来作答。
【参考答案】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两个弟弟顽皮淘气、活泼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两个弟弟的喜爱之情。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手段,如象征、扬抑、对比等。近年来,中考语文加大了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力度。鉴于此,考生掌握该类试题的特点、答题技巧以及答题步骤,对于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和答题得分,意义重大。
首先,要了解其提问模式:
①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分析。(江苏苏州)
②文中说,我的捐赠是“一点点钱”和“一两句安慰的话”,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看到的最高贵的捐赠”,这用的是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湖北十堰)
③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贵州铜仁)
④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广西南宁)
其次,要规范答题,掌握答题的步骤:
①明手法。就是明确说出语段或文章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②阐运用。结合文章的中心及相关内容,具体阐述这一手法是如何在文中运用的。③析效果。就是最后简单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价值、意义或好处。
例2.阅读陈世旭《大自然之歌(节选)》,回答问题。
【真题回放】文章主要写自然森林,第7段却详细描述了化工森林,有何作用?
解题思路】表现手法是表达效果的催化剂,表达效果则是表现手法催化的结晶。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依托文意认真琢磨,准确地判断文章中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有关内容,分析作者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目的,揭示其作用。具体到这个题目,全文主要写自然森林,赞美其令人陶醉的诗意,但第7段写的却是化工森林,详细描述了它的嘈杂和枯燥。原来,作者是把“住在城市的感受”和“走在自然森林的感受”做对比,其目的是进一步突出森林的美好,在对比中彰显其形象。
【参考答案】此段用浓重笔墨描绘了一片化工森林(住在城市的感受),与上下文描绘的自然森林(走在自然森林的感受)做对比,突出了自然森林给人自由,给人快乐,给我智慧,让人充实,给人诗意感受等特点。
三、从多个角度赏析
综观中考语言赏析类试题,发现命题者大多是从修辞手法、表现方法等多个角度设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而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例3.④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清澈透明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幺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壁„„(选自赵丽宏《莫扎特的造访》)
【真题回放】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2011年江苏苏州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第④段划线句子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莫扎特音乐旋律的美妙感受。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作者陶醉在莫扎特音乐的美妙旋律中,情不自禁地展开了“联想和想象”,把听觉转化为视觉,眼前展现出美妙的景象,将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可感。
【参考答案】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旋律对人的美妙感受;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可感。
【演练提升】
一
⑤我蹒跚地走出屋门,走进院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才开始提供凭证。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太阳晒热的砖石的气味,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西番莲顾自开着硕大的花朵,蜜蜂在层叠的花瓣中间钻进钻出,嗡嗡地开采。蝴蝶悠闲飘逸,飞来飞去,悄无声息仿佛幻影。枣树下落满移动的树影,落满细碎的枣花。青黄的枣花像一层粉,覆盖着地上青苔,很滑,踩上去要小心。天上,彧是云彩里,有些声音,有些飘渺不知所在的声音——风声,铃声,还是歌声?说不清,那声音清朗,欢快,悠悠扬扬不紧不慢,仿佛是生命固有的召唤,执意要你去注意他,去寻找他,去看望他,甚或去投奔他。
(选自史铁生《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1.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第⑤段文字。
二 我又该向生活,向历史,向覆盖着坟墓、陨石和青草的土地,投去怎样的目光?我看见我的不远处安静地站立着的那棵柳树,它的每一根手指都在传递一种古老而单纯的情思,它嫩绿的眼神,那点化过诗经、照拂过唐诗、抚慰过宋词的眼神,又投递到这僵硬的水泥地板上,投递到被电线缠绕被塑料包装了的生活身上,投递到被商业操纵被数字组装被技术复制的文化身上,投递到落满紫外线落满尘埃落满高分贝尖叫声的我的小小的身体上和心上,那么,我该向它投去怎样感恩的目光?
(选自李汉荣《目光》)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一下。
三
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之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找野趣的纪念。然后站起身来,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我才发现,我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这儿还有着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树的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一幅静物写生!(选自从维熙《逍遥津》)
3.请从语言特色的角度来赏析文中画线的部分。
【参考答案】 1.本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从气味、形态、声音等方面描写了充满活力的院中景物;这些描写一方面使描写的的景物更加形象生动,另一方面为后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2.画线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圣人的目光是高质量的。如水和雪般清澈纯洁;如星和月般明亮,指引方向;又如穿过长夜又消融于长夜的闪电,照亮世间的黑暗,惊醒蒙昧的人们;然后又谦卑地消逝,还世人一片自由宁静的天空。3.画线的句子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生动、准确、洗练,如形容“绿林中间的阳光”用“散落”,既赋予阳光以“形”和“质”,又准确地表现出了“林中”特色;又如“亮晶晶的清波”“五光十色”“横七竖八”无不如此。拟人手法的运用更是为“阳光”“石子”等赋予了生命的特点,如“阳光,与我相伴”“花斑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等。而引用“水至清无鱼”一句,既起到说明作用,又让人生发出哲学思考。篇二:中考阅读记叙文赏析习题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语言赏析(表达效果)
————宣武语文教师陈艳丽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例1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泥泞中,把母亲的头巾举起》)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例2请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不动声色”的表达效果。(《我的邻居吴冠中》)
邻居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的作品被拍卖过成百上千次。万贯家产吧?却“穷”得布衣素食。老头倔,价值几百万、几千万的传世名画一捐就是百多幅,消费却极端平民化。当理发店的老板娘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十多亿人民币的时候,她惊呆了,知道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省钱图便宜。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一幅画又拍了四千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
从句式运用的角度赏析
例3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气。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请比较第①段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原句: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改句:他缓缓地一步一步搀扶着她。
例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
例5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例6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有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
例7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
⑧令人吃惊的是这么一次,吴老一大清早同夫人坐在楼下草坪边的洋灰台上,打开包儿,取出精致的印章,有好几枚,磨呀磨,老两口一起磨。卖煎饼的妇女走过去问他:“你这是做什么?”他说:“把我的名字磨掉。”“这么好的东西你磨它??”他说:“不画了,用不着了,谁也别想拿去乱盖。”
⑨多么珍贵的印章啊!为了防范赝品行世,吴冠中釜底抽薪。例8“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多角度赏析
例9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请你以第④段或第⑤段为例。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不超过140字)答:_____________ ______。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我们全家收割麦子,虽然天色暗了些,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晒之苦,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休息时,还有闲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割麦子,要是谁落下了太远,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续干。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生疼,脚上穿着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又没有工夫去集市买东西,父母总是提前把鸡蛋腌制好,偶尔也会储存上春天里的香椿芽,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手,烧火,擀面条,切菜。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这个时节的菜,只有黄瓜、西红柿和菜豆,反正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吃饱了,好好睡个午觉,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2014北京中考阅读《又到麦浪翻滚时》 例1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答: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2010河北中考阅读《最美的善举》 2 篇三:记叙文:局部内容赏析题 经典例题一
莫惜春衣坐绿苔 1.忙忙碌碌的两点一线的日子,一直蜗居家中过双休日,很少亲近自然。晚上照例面壁打坐的时候,记起《黄帝内经》中的句子,春天本该到自然中去。心中便萌生一个念头。2.又逢双休日,老早挤兑孩子将作业做完,又怂恿妻将手头的功课处理好,我们一家三口到白水寺踏青去。
3刚融化了最后一抹料峭春寒,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有散尽。4.穿过桥洞,向上走是宽宽的柏油路,正对着的,是山谷中的河床,窄窄的羊肠小道静卧在岸边。我们沿小路顺山谷往里走。山间春晚。此时虽近四月,但山中的植物尚无春色。微风夹着寒意,卷地而来,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穿树林,过小桥,到了山脚下。近前转身站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一望,远处,那旷地上竟然泛出一片若隐若现的新绿!仔细看过去,新绿中还有几分淡淡的鹅黄,好嫩好新鲜。而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重了些。这样想时,不禁为古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句子叫好叫绝!5.再往里走,人迹渐渐少了。前边转弯处,一带不大的开阔地。妻子率先踏进去,欣喜的跟孩子讲用脚亲近自然的感觉。母女二人便在河床上厚厚的衰草上轻悄悄的走着,小心翼翼的走着。我也过去,苏醒了的土地本就松软,加上厚厚的经年的衰草,还有草间缝隙中破土而出的新芽的娇嫩,那脚下沙滩般的柔软愈发浓厚起来。走一会儿,不忍心不经意间践踏了新草柔弱的生命,我回到小路上,看他们兀自享受着踩在大地母亲呼吸的肚腹上的那份轻柔与快意。6.“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先生的句子此时从三个人的口中不约而同此呼彼应的念诵出来,和着春风春水融进无边的春意里。7.溪水在山谷中穿行,沿着窄窄的河道斗折蛇行而来,又斗折蛇行而去。驻足细看,溪水在河道中跳跃,溅出浅浅的水花,有时候还拐个小弯儿,涌起小小的漩涡,那哗哗的声音变得更大些。8.不知道是谁将上游的河道引上小路,前面的小路被河水淹没过来。这样,路就在前边消失没有了,我们停下来,看那水在小路上肆无忌惮地漫过来,又悠然地从脚下流过去。9.孩子找一根短棍儿,开心地蹲在小溪边扒拉着石头“拦河筑坝”,向我们宣言也要造一个自己的“三峡工程”改造自然。妻在一边搭着下手,母女二人自得其乐。做引渠时,孩子一边扒拉着泥土石块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妻在一旁配合:“《老子》曾经曰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10.看她们母女俩在那边忘情地嬉闹着,陶醉着,我就近找一块石头坐下。蓦然低头,看见几丝苔藓隐约出若有若无的绿意,记起元代虞集的《南乡一剪梅》来:“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此时,一句“莫惜春衣坐绿苔”就油油的在心头
荡漾。
11.太阳朝树后悄悄藏起来的时候,我们往回走。从桥上过去,又拾级而上转到白水寺前。庙前的香炉内香烟缭绕,飘动的袅袅香烟俨然翩翩的舞者。偶尔微风过处,仿佛伴舞的音乐加快了节奏,舞姿变得愈发的欢快和轻盈。12.慢慢地往山下走。视野变得很开阔。早春的清寒尚未完全退去,景色还缱惓于素淡萧瑟中,可也许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春的影子,该是绿的。来时最初见到的一小片绿,大概就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吧。这样想时,看四面榛莽环合,疏林的疲惫,衰草的憔悴,都被心中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刹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脚步。肃杀寂寥时,谁能在心底发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又能用心去呵护温暖它,谁就会在心里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春天。13.到山底下等车的时候,回望白水寺那灰茫茫的重庑殿顶隐约在松柏丛间,一个念头不禁从心底冒出来:心里有春天,前面的路就有春天。
(原文有删改)
作为一篇写景散文,本文有许多句子写的细致入微,刻画自然。试从三处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处做简要赏析。
经典例题二
水之经典
1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2.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艳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动。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3.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4.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5.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如同看到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6.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何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7.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 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8.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9.日本黑田孝高在《水五则》中的第一则说:“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第四则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文章开篇画线句按常理应在何处加什么标点,说说不加标点的表达作用。
经典例题三
两棵树的守望 1.一粒树种被埋在瓦罐下已有些时日了,在昏昏沉沉中,她忽然听到一声很轻微的爆裂声,她一下子被同类的这种声音鼓舞了,开始没日没夜地试着冲出黑暗。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这个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她终于咬破了瓦罐的一丝缝隙,顶出了一片嫩黄的叶子。2.好不容易探出头来的她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找先她破土的那粒种子。她发现他就在离她不远的院子里,已有半米多高了,而自己却被压在一堵高墙下。3.为了往上长,她拼命地吮吸着阳光和雨露,不管雷雨大作还是狂风肆虐,她都挺直腰杆努力向上。尽管瓦罐刺破了她的脚掌,墙壁划伤了她的肌肤,她都心无旁骛。冬天到来的时候,她终于长到半米高了,但他却早已越过墙头,任她怎么努力也够不着他一根细微的枝条。
4.这个冬天似乎特别漫长,她常常在朔风中抖动着细细的枝条向他招手。他却根本没有发现她对他的仰慕。既然牵不到他的手,那就缠绕住他的根须吧。于是,她竭尽全力将根须向他的方向爬去,全然不顾瓦片的锋利和墙壁的挤压。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她细小的根须终于接触到了他的根须。5.一股轻轻切切的缠绕终于使他注意到了她的存在,他这才发现她和她满身的伤痕。他把自己有力的根须小心地从那些伤口绕过去,再将她密密地包裹起来。6.春去春又来,他的枝叶已覆盖了半个院子,他已能傲视整个院子里所有的花草树木了。望着他伟岸挺拔的身躯,再看看自己尚嫌弱小的身躯,似乎永远也无法达到和他并肩的高度。她有些灰心也有些胆怯了。他仿佛看穿了她的心事,根须更有力地攀紧她。她被他有力的筋骨提携着,一点一点地变高变粗。现在,她也能越过高高的墙头,和他一起倾听微风的呢喃,细数天上的白云了。7.那是一个狂风大作的深夜,风狞笑着一次次向她发起进攻,每一次摇动都会使她的肌肤与石墙摩擦并留下道道伤痕,根部更是撕裂般的疼痛。为了减轻她的痛苦,他的身子尽量向她倾斜,像老鹰保护自己的雏儿一样把所有的枝条伸展开,全力遮住向她席卷而来的风暴,他的条条根须像一根根细小的绷带,将她密密麻麻地缠绕起来;数不清的根须你缠我,我绕你,已分不清谁是谁——在暴风雨面前,他们已融为一体。8.斗转星移。一个月华如水的秋夜,她感到自己的身体鼓胀得有些莫名其妙。继而,她抑制不住内心的狂跳而颤抖了:等待了多年的那个心愿终于就要实现了!纷纷扬扬的米粒般的花苞铺天盖地洒满了她的树冠。第二天,整座院子飘满了优雅的清香,他一下子被这少有的奇香唤醒了,他要叫醒她,和她一块分享这份美好。但是他呆住了:她正以前所未有的美丽向他微笑,她身上的每一朵细小的花瓣里都灌满了这醉人的甜香。9.他默默地注视着她,为她的美丽,为她的绽放而感动。只有他知道,为了这一天,她付出了多大的痛苦和代价,那些斑斑驳驳的伤痕就是最好的证明。10.天大亮的时候,大院里的人们都惊叹起来:“这棵桂树真是奇怪,一夜之间花儿全开了。”听到人们赞美她,他的叶子舞得更响了。11.第二天,一些人推倒了院墙,比比划划地来到他们跟前:“这棵桂树的花可真香啊,就留下吧,把白杨刨了。”随着镐头的深入,他们盘根错节的根须裸露在人们面前,任人们怎么分都分不开。“真是奇怪,两棵树的根长在一起了。”很多人在小声嘀咕。人们哪里知道:为了能彼此拥有,他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每一镐下去,都是在挖他们的心呀!
12了没几天,人们发现:桂树死了,倾斜着倒在白杨残余的树干上?? 文章第⑿段画线句对桂树的描写生动感人,试简要分析。篇四:专题+记叙文的阅读2012新题赏析--讲义
简单学习网课程讲义
学科:语文
专题:记叙文的阅读2012新题赏析
主讲教师:李华 北京海淀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retype/zoom/5ec2e90252d380eb62946dbc?pn=2&x=0&y=15&raww=397&rawh=121&o=png_6_0_0_559_49_215_79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121&md5sum=e23e06cef4798eb4b393e877e3f2f431&sign=0ec5930c4d&zoom=&png=12963-27058&jpg=0-1105“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第一部分 新题呈现
下面的这些题面,你觉得熟悉吗?
1、宣德炉名气大的三个原因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从生活实例说起,有哪些好处?
3、阅读下面的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解决早期防弹衣存在的问题的。
4、将文章第②段画线部分移至第⑥段开头,是否可以?为什么?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特征的提取和内容的概括 说明文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与把握 阅读思路 明对象
抓特征 析语言
理结构
说方法 抓特征
逐段概括说明内容 理清语段间层级关系 理结构 总——分 分——总 总——分——总
抓住两个“关键” 次序词 关键词
结论词
中心句 关键句 总结句 过渡句
第三部分 新题赏析
题一 题面:
枕月而眠
①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乡下枕月而眠。
②那是一个多么惬意而美丽的夜晚,乡村的夜静静的,明净的月光照在静寂的田野上,我却十分悠闲地躺在父亲承包的鱼塘边的小屋里,看着布满星星的天空,枕着落在水里的月亮,心中却情不自禁地吟咏着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③那是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回到乡下老家看望父亲。尽管乡下树木密集、空气清新,但火辣辣的太阳似乎要把一切都烤焦似的。乡下人除了早晚上坡干点必要的农活外,多半都呆在家里,或者在院前的竹林下乘凉,都尽力去寻找最凉爽的地方呆上一时半会,合合眼打个盹,也是乘凉的一种方式,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④我的父亲乘凉的最好去处是他承包的那个鱼塘,因为要喂养和照看鱼塘里的鱼,父亲就在鱼塘边搭起一个简陋的棚子,棚子是用竹子编的,父亲还用稀泥巴在外面涂了一层,这样就冬暖夏凉。冬天把门关上,里面升上一个炉子,不管外面下起多大的雪,里面也一样的暖暖的;夏天只要把门打开,凉凉的风就轻轻地吹拂着小屋,里面凉悠悠的就是天然的“避暑山庄”。棚子里虽然只能放下一张床和几个小凳子,但在这空旷的田野上,在这宽宽的鱼塘边,在这清清的水面上,别有一番风味。
⑤也许我早就知道父亲鱼塘边的小屋冬暖夏凉,我一到老家就直往父亲的鱼塘跑去,只见父亲的小屋里正坐着几个人在高兴地聊着天。他们见我回来了,就赶忙叫我进去坐,他们仍天南地北地聊着,我却在屋里坐着乘凉,也许是我在城里吹惯了空调,回到乡下尽管手中的扇子扇个不停,还是感觉到很热,全身都被汗水浸透,可来到这小屋里,一会就感觉到凉悠悠的。
⑥不一会,那几个跟父亲聊天的人走了,父亲就与我聊起天来。在这清清的鱼塘边,时不时有鱼儿游出水面,在清澈透明的水里游来游去,时不时弄出“叮叮咚咚”水声,父亲看着顽皮的鱼,高兴地说:“这些鱼,多可爱,我看见它们就像看见你们小时候一样,多高兴多快乐呀!”我说:“听说你这鱼塘承包期快满了,还承包么?”父亲说:“当然要承包,只要在这鱼塘边一坐,心中就有一种快乐和踏实的感觉哟!”我似乎明白了父亲的心情,虽然我们都劝父亲不要再承包这鱼塘,因母亲常年在城里帮着做生意的弟弟带孩子,也想叫父亲去城里享享福,可他总以有鱼塘走不开为由一再拒绝。
⑦晚上,父亲说我怕热就在鱼塘边的小屋里睡,他回家去睡,我高兴地接受了父亲的这一安排。这是一个多么静寂而美丽的夜,当人们在唤回未到家的鸡鸭之后,月亮便渐渐地沿着那山顶升起,虽然农家小院的灯火通明,但还是挡不住这月光的明净,那皎洁的月光照在那片静静的田野上,好一幅山村田园美景。我走出小屋,站在鱼塘边,看着月光映照下的水面,如身临仙境一般。
⑧夜已经很深了,我不知是因为这山村的静寂而沉思,还是因为月光下的山村夜色而陶醉,却无法入眠。尽管我躺在这凉爽的小屋里,但眼前却是被月光点缀的鱼塘美景,我透过
这一片清清的水面,看见落在水里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明更大更亮。我想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我再低头一看,落在水中的月亮就慢慢在向我靠近,此时,月亮似乎就在我枕下??
1、文章描绘了一幅幅淡而温馨的画面,请根据文章⑥至⑧段的内容把下列画面补充完整。
乡人夏日乘凉 乡亲鱼棚闲话 题二 题面:
白梅无价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 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渲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
⑤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⑥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 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
⑦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因为,白梅无价。
1、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场景一:___________ 场景二:___________ 场景三:___________ 场景四:___________ 场景五:深夜赏白梅 题三 题面:
白梅无价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 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篇五:记叙文中句子赏析
记叙文中句子赏析
【学习目标】
1、了解历年中考记叙文句子赏析题型特点。
2、总结句子赏析题的做法。
3、能够灵活运用解题技巧解题。
【学法指导】
1、总结中考中句子赏析题的特点
2、研究解题的一般方法,掌握规律
3、认真练习,灵活运用
【中考题型回顾】
(07年河北省中考)《江南陶公柳》
22、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二段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示例: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08年河北省中考)《小扇轻摇的时光》 2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答:“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09年河北省中考)《昙花终于怒放》 20.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 2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 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方法归纳】
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解题思路:1.品析语言技巧(方法)2.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3.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具体化)4.揭示表达效果(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人物情感、性格、品质„„)
答题样式: 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
【实战演练】
听 潮
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
这里是佛国,全岛周围三十里内,除了七八家店铺以外,全是寺院。岛上没有旅店,每一个寺院都特设了许多房间给香客住宿。而到这里来的所谓香客,有很多是游览观光的,不全是真正烧香拜佛的香客。
我们就在一个比较幽静的寺院里选了一间房住下,——这是一间靠海湾的楼房,位置已经相当的好,还有一个露台突出在海上,早晚可以领略海景,尽够欣幸了。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黏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当天晚上,我们靠着露台的栏杆,赏鉴海景的时候,妻欢心地呼喊着说。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这时候,妻心中的喜悦正和我一样,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指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彦,这里会塌了!”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
“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近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呵!一样的美。”
然而她怀疑我的话,她总觉得那是使她恐惧的。但为了我,她仍愿意陪着我住在这个危楼。
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内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赏析下面句子:
1、从抓关键词语角度赏析下面句子:(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2)“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1)“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2)“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3)“彦,这里会塌的”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
“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下面句子: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第四篇:古代文学 赏析题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4、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5、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
6、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7、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8、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9、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0、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11、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12、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13、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14、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15、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
16、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17、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18、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19、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20、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1、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22、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
23、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何影响?
24、《搜神记》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25、《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4、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其内容一是抒写孤苦寂寞和忧生惧祸之情;二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腐败;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艺术特色一是长于抒情,二是工于比兴;三是精于用典;四是善于曲笔。具体手法一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性,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风格深隐含蓄,所谓“阮旨遥深”、“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5、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
参考答案:主要创作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雕章琢句,追求词藻华美与对偶工整。只有左思独树一帜,以矫健的笔力抒写了寒士的不平,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代表作家即“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6、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左思《咏史》八首是中古咏史诗的杰作。其艺术特点,一、八首诗各自独立成章又互相承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
二、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如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
7、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8、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9、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答案: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一是用新鲜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咏史》、《饮酒》、《咏贫士》、《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有较前人更具匠心。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地位。
10、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参考答案: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一、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
二、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
三、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11、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一、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贫士不遇的苦闷和愤世嫉俗之情;
二、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的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苦难;
四、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和写景咏物的作品。
12、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另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
13、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一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扩大了山水诗的题材范围;二是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的格局,精心选择和剪裁景物,形成了较为圆融的意境;三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情境交融,尤其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净,颇有唐风。
14、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参考答案:齐代诗人沈约总结了前人对声韵的研究成果,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作诗应避免八种声律上的毛病,声律与对偶互相配合,就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因为出现于齐代永明年间,所以又叫永明体。它是古诗发展到近体的过渡形式。谢脁的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新体诗的代表作家除谢脁外,还有沈约、王融、何逊、阴铿等。
15、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
参考答案:庾信一生以出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仕梁,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与徐陵的宫体诗号称“徐庾体”,诗风伤于轻艳,同时有大量奉和应景之作,一些诗作以摹景生动,造句新巧,声韵协调,显示出清新俊逸的个人特色。庾信42岁奉命出使西魏被羁留,历仕西魏、北周,虽位望通显,但常有乡关之思和羁旅之情,加上边塞景色和亡国之恨,一发而为歌诗,形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后期诗作内容广泛,善用典故,工对仗,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指出了他后期诗文风格的变化。
16、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参考答案:庾信对近体诗的形式发展做出了值得注意的贡献,他使诗歌进一步律化和骈俪化,加上广泛的题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他的诗歌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其辞赋和骈文也达到了六朝的最高水平,成为南北朝文学之集大成者。
17、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多数表现男女恋情。吴歌和西曲因产生的地域不同,情调和风格略有不同(见基本知识部分)。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多,题材却比较广泛。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描写北方的壮丽山川和游牧生活;二是表现了北方民族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三是反映了北方频繁的战争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苦;四是反映了爱情婚姻生活。
18、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篇幅短小,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在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双关隐语,不仅使语言活泼流畅,而且使情思的表达也更加委婉含蓄。北朝民歌语言质朴刚健,风格粗犷豪放,自然清新,多杂言格式而以五言为主。
19、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类,还有数量极少的神弦歌。此外《杂曲歌辞》、《杂歌谣词》里也保存了少量的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里。多数为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传入南朝,初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
20、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西洲曲》是乐府《杂曲歌辞》里的一篇。南朝无名氏作,为五言体。因首句“忆梅下西洲”,故名。原为长江流域的民歌,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内容描写一个少女怀念久别情人的心理。作品通过带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的变换,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一位少女从春到秋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笔触细腻,情思缠绵悱恻,顶真和双关语的运用是其手法上的显著特点。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转韵,流利宛转,声情和谐。《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最优秀作品,也是其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21、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讲述了一位叫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立功之后不慕富贵退居乡里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她是古代人民理想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艺术上的成就:一是富于传奇色彩,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范例;二是出色地运用了民歌常用的复叠、铺陈排比等艺术技巧,比喻、对偶、反衬、顶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效果;三是笔墨凝练,繁简得宜,句式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九言,错落有致,声韵铿锵,富有音乐美。
22、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 参考答案:
一、佛道思想的流行;
二、士大夫清谈和品评人物之风的盛行;
三、写史传文风气渐浓。写小说遂成一时风气。志怪小说主要作品有王嘉《拾遗记》、张华《博物志》、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等;志人小说有邯郸淳《笑林》、葛洪《西京杂记》、刘义庆《世说新语》等。
23、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一、为后世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对后世小说中鬼狐一派有直接影响;
三、为后世小说发展提供了艺术借鉴。
24、《搜神记》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多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
二、书中也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有的反映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的反抗,有的反映了青年对婚姻自由的渴望和为争取幸福婚姻的斗争精神,有的反映了人们不怕鬼魂、敢于铲除鬼魅的大无畏精神。
25、《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世说新语》主要记载魏晋知识分子的隽言轶行,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内容包括:
一、豪门士族的奢侈和凶残;
二、当时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生活习俗和文化情趣;
三、记载善人善事,其中也有消极内容。
第五篇:语文-语句赏析题
语句赏析题
写赏析是一种很好的学语文的方法。学生可就自己喜欢的内容写赏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赏析充分显示了学生不同的个性,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又能相互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获得灵感。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的乐趣和兴趣。对于老师而言,通过学生的赏析可以了解他们目前的语文素养,从而对症下药,日积月累,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其语文素养。
赏析句子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局部来说 1、由常规字词入手
语文姓语,当然离不开字词。首先从字词开始。如文中一些精辟的动词、形容词等,对这些词玩味咀嚼,将感受到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例: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与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搭配极为恰当。2、对一些特殊的句子进行赏析,这些句子往往与文章主题联系在一起,暗藏深意。(1)修辞句:修辞能够更好的写景状物,传情达意。
如: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变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白鹭》)
赏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写出白鹭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以美感;
(2)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语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
例: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世间最美的坟墓》)
赏析:与这优美恬适的风景为伴的是埋葬于此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可看出与大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大自然一样永存,从而反衬出其伟大人格。(3)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4)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
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5)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
例:“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曲志红朱冬菊李 斌《袁隆平的“寻梦园”》)
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3、从修辞的角度入手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A:“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A: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B:“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B: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4、把握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及思想情感
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A:“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赏析: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情景,一句话一种景象,字虽不多,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同时也交代了峡谷的来源。
例句B:“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赏析B:作者用第二人称手法,面对面地直接抒发感情,强烈表达了自己对峡谷的关切、同情、抱不平以及无限的敬意。5、结构方面的作用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常见的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领起下文等。
6、分析句式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例句: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么?峡谷莫非不明白?
赏析:作者用两个反问一个设问表达了对阳光不公的抗议,“莫非”一词更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怨恨之情。7、写作手法角度
要点提示:包括铺垫、衬托、对比、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想象联想等手法。
例句:“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赏析:小草比树木高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借用地势;而树木凭的是自身的优势,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地下森林的欣赏之情。
注意点:记住一些规律是必要的,但认真阅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句子,说出你的理解、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义,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及人物性格特征,联系所写环境特点,也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二、从整体来看——结合文章的精妙的构思与新奇的立意
a、文章的构思剪裁:有些文章通过巧妙的构思将主题显现出来了。如《窗》中由一扇虚拟的窗来凸现主题,构思很独特。
b、独特新奇的立意:由泥土你会联想到什么?大概很少有人会将之与母爱联系起来。在《甜甜的泥土》中小亮尝了融化了奶糖的泥土甜甜的,引出了文章的主题母爱就像那泥土,宽广厚实,无处不在,无所不有。这就是一篇立意新奇的文章,别具一格。
c、对其它写作手法进行赏析:每篇文章在写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如以小见大、对比手法等等,认真咀嚼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三、针对文学体裁中的诗歌和小说来赏析。
(1)诗歌:主要是意象(境)美: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比如: “名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赏析:四句写秋日傍晚雨后山村的景色,意境优美恬静而不死寂。静中有动,以动衬静,静喧合一,颇具禅趣。诗人笔下景物,如苍劲的松树、柔和的月光、汩汩的请泉、丛丛翠竹、叶叶青莲、嬉嬉浣女及莲叶间滑行的渔舟等,虽未穷形尽相,然皆可唤起视觉形象,着壁成绘。在景物的布局上,作者也做了别具匠心的安排,从明月至渔舟,是按流水的方向来进行布局的,这就造成一种完整、和谐的画境。语言清新疏淡,没用一个色彩词,就像一幅素雅的的水墨画(2)小说:主要是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成功的人物形象要有真实可信的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舞台。环境描写有景为情设、情随境迁、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景物烘托等。
例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用江景表现曹操的气魄。
人物形象的塑造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也是赏析很丰富的内容。
写赏析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不能有畏难情绪,不可避重就轻。做到坚持练习,坚持交流,扎实提高语文基本功,并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审美层次,审美境界,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
总之,赏析语句、理解语句、揣摩语言,都属于一种阅读感受和审美的过程,其过程包含对语言层面的把握,也包含对文章内容理解层面的把握。要做到更有把握地解答,阅读者要联想到句子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所呈现的结构艺术、所营造的意境氛围、所运用的语言修辞与表达方式、所具备的句式特征,所体现的情感语气,所使用的修饰语以及特别的词语层面,由浅信深,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循序渐进,不断探究。
因此,解答这类题 第一步,抓住语句的一些表面特征作为切入点。观察句子使用哪些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是否有一连串的动词使用,是不是有独特的形容词与副词,去寻找一些表示范围程度以及频率的限制词,发现第二人称手法的运用和非常疑问、反问的语气被表现出来。
第二步,紧密结合文章内容和特殊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内容品析。
思考该语句或该词语给予全文中人物、事物、景物表现的支撑作用,对主题、结构、情感的表现作用;对作者本人情感倾向和意图的暗示作用。
最后归纳一个小技巧:应试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的思想内涵,如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表现了人物什么情感,突出了人物什么性格,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以及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