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美术

时间:2019-05-15 07:0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八册美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八册美术》。

第一篇:第八册美术

第1课

节日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的节日场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2)操行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表演、绘画、制作、表现节日的有关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地体验节日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节日场面的表现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 和造型表现能力.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节日。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节日活动,掌握节日场景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

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作用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

3.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师:有关节日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生:收集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油画棒、彩笔).教学思路: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室里挂些与节日有关的饰品,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节日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

(2)讨论探究:

组织学生讨论所看的是哪些节日?并尝试介绍与这些节日相关的风俗活动.(3)模仿游戏:

学生自己模仿节日活动中人物动作、活动的情景,如: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山、元宵节看花灯„„

体验、感受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4)欣赏交流讨论:

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节日 场景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节日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5)总结示范:

老师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节日热闹场面、有一定人物造型的画面。

(6)学生作业:

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具有节日气氛的画面。主要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节日场景的表现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像,制作具有一定人物动态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并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7)评价展示:

学生自主评价为主。

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小结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和评价意识.鼓励构思新颖、独特的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体现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8)课的拓展:

欣赏有关节日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的情感。

例如清明节、中秋节„„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第2课

看花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像,让学生了解花灯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操作目标:通过学习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地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绘画花灯或节日灯市的表现出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过元宵节----花灯活动,掌握花灯和节日 灯市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间艺术节和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最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2、建议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有关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元宵节----赏灯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花灯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

环境准备:教室里挂些花灯,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教学思路: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供给灯和灯市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展示)

(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

(3)老师介绍花灯历史:老师结合课件介绍观灯活动的来历及相关花灯的品种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的了解。

(4)展示交流花灯: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花灯,介绍花灯外形、结构、制作及材料方面的特点。

(5)师生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灯市活动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老师示范: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观看花灯时的热闹场面,以灯为主要表现对象。

(7)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能表现灯市热闹气氛的画。

(8)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欣赏、评析。

(9)课的拓展:欣赏有关元宵节----赏灯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情感的流露。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观念文化。

第三课

水墨变体画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力,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3)情感目标: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用品的回忆和感受。

2、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表现画面。

建议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名画投影片;补充的名画;范画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欣赏:

方案一: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

方案二:欣赏 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

(3)讨论:

师:什么是变体画?

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4)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

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

(5)尝试练习: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请学生代表上黑板试画,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

(6)创作水墨变体画:教师示范水墨变体画。

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A、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

B、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

C、墨色的运用:焦、重、浓、淡、清。

(7)学生作业练习:

A、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

B、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

C、勾线后染墨。

(8)作业展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9)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效果。

(2)欣赏;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

(3)讨论交流:

讨论;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谈。

(4)创作构思:

A、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B、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

C、教师点评:构图和内容提要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5)创作练习:

师: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共青团一幅水墨变体画。

(6)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

构图要求: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7)评价:让学生针对作业成绩的内容题材、画面构图的表现力进行自评和互评。

(8)拓展:将传说中的八仙和门神创作成水墨变体画。

第四课

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建议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教学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

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

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用纸条上下穿编。

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交流与评价: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

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

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

第五课

纸卷魔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操作目标: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情感目标: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3、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思路:

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

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课后拓展: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第六课

罐和壶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再把对罐子和壶的欣赏、造型、表现、设计、制作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同过运用多种的手法进行创作,大胆想像,大胆创作,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

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

3、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思路:

(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

(2)欣赏:

A、中国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

(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土、垫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 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思路:

1、看陶

A、欣赏艺术大量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

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

(2)摸陶

让学生上来摸摸陶,感受一下陶土和瓷的不同质感.(3)说陶

说说陶土和其他材质的区别.(4)做陶

常用方法有泥条盘制和轮制等到。例:泥板成型法:

A、拍两块泥板,一块作罐底,另一块围成罐身,收口处配合双手协调制作。

B、做一泥条粘于罐身作罐柄,装上壶嘴;

C、采用泥条和泥球装饰罐身。

(5)赏陶

将学生做好的罐和壶陈列在教室的窗台上晾干,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一下自己最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喜欢。

第七课

适合纹样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欣赏、讨论、操作和绘画等手段,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交流创作的方法,在创作中发展个性。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创作设计,用彩笔勾画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交流、欣赏、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受。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欣赏、交流、操作,设计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巧妙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收集各种适合 纹样的图片。

教具:课件、有适合纹样的用品。

学具:彩色笔、作业纸、点、线、面的图形若干。

教学思路:

1、观赏、讨论:

(1)教师展示两只瓷盘,一只有适合纹样的瓷盘,一只白瓷盘。让学生选择喜欢哪一只,说出理由。

(2)教师引出课题:适合纹样。

(3)找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

(4)找找大自然中的适合纹样。

(5)学生分小组讨论:适合纹样的特点。

(6)教师小结:适合纹样就是适合一种形状,又能独立成为图案的纹样。

2、欣赏、评议:

(1)欣赏一组汉画砖上的适合纹样。

(2)欣赏一组青铜器上的适合纹样。

(3)欣赏一组瓷器上的适合纹样。

(4)欣赏一组中外古建筑物上的适合纹样。

(5)分组交流评价这些适合纹样的造型特点。

3、拼拼、玩玩

(1)学生分小组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点,线,面的图形进行合作,拼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

(2)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介绍作品,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

(3)小组同学合作利用身体创作适合纹样。

(4)利用文具摆出适合纹样。

4、创作示范;

(1)教师示范画一个适合纹样。

让学生讨论,还可以采用哪些图案来创作。请学生试画。

(2)创作要点:

A、适合性: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出示图例)

B、选择造型的主体内容:花卉、昆虫、风景、点、线、面。

C、色彩的的搭配:冷色调、暖色调、对比色、七彩色。

D、画的技巧:在每一方块中画相同或对称的图案。

(3)设计师乐园

准备六组活动材料:圆形盘子;方形头巾;三角形蛋糕;长方形地毯;椭圆形餐垫;水果拼盘。

(4)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设计创作。

(5)教师巡回指导。

(6)设计博览会: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5、课后拓展

(1)尝试为妈妈设计一件毛衣有适合纹样。

(2)为班级的板报设计适合纹样。

第八课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接触古今中外的不同车辆,了解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尝试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描绘车的外形,培养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的造车历程,探究车辆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与车辆制造相关的典型事例。

二、学习内容

学生初步接触有关“车”的艺术性话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车这种重要的机械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车的各个种类、车的多样材质、车的基本结构、车的不同功用以及车的发展历史等,知道人类的这项项发明对自身有多么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尝试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车的造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自己学过的绘画表现方法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车的造型。

教学难点:车辆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以绘画的形式对车进行造型的方法。

三、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上网浏览并下载一些表现“车”主题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乐、影片,大师的画作,学生绘画用纸等。

学生准备:美术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情况。

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A、观看有关“车”的音像资料,认识各种车辆,再说说自己知道的车辆及其特点,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车。

B、教师对以上问题做简单总结,介绍车的发展。

C、同学分4~6人小组展开讨论围绕“人类与车”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说说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车,车辆的发明和制造对人类在发展和进步有什么帮助。

D、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单归纳和规律总结。从车的造型、材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概括并明确板书。

2、创作与表现

同学以线描绘的形式对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车辆进行表现。在表现车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3、评价与反思

A、同座位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车,并将作品展示在老师事先布置好的展示栏上。

B、欣赏名画当中画家笔下的车。说说自己对画作的看法,谈谈画面中车在整幅作品中的作用。

C、想像未来车辆发展的趋势,同学互相交流各人对未来车辆的看法。

第九课

我设计的车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知道车的设计与制造要符合人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技能目标:培养对车辆造型的设计,表现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科学生活的情感。

二、学习内容

本课是“车”主题单元的第二课,学生要了解车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学习设计,即通过自己的想像,对车的形象和车的功能进行新的改进,创作出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车。这一课也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为下一课时“人造的车”的学习所做的必要准备。学生将通过一些图文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拓展认知,启发思维,借助绘画的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车辆。

教学重点:想像、设计新的车辆造型,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学难点:想像与设计的思路,绘画与表现的技法。

三、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车的音像素材、播放器、pop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A、教师播放与车有关的声音资料,如火车鸣笛、车轮滚动、汽车喇叭声、摩托启动、自行车刹车等,学生听辨声音,以此判断车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

车辆的外形:根据所听车声,猜测发出声音的车辆,回忆车辆的外形特征,用简洁的线条画出车的外形轮廓。

车辆的功能:说说这些车的作用,再用肢体动作模仿它们不同的工作状态。

B、教师对同学的讨论结果予以简要小结,使同学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车辆的发展与变化都是应人们的需要而改进、变化。人们在设计与制造时,主要考虑的是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形变得更实用、更漂亮。二是功能变得更强大、更多样。

C、师生共同就车辆的设计展开以下活动。

教师向同学介绍班格尔等著名的车辆设计师以及各种经典车型,同学也发表意见对众多大师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各组选派同学向全班同学交流,介绍本组同学的好创意,金点子。

教师对同学的发言做简单小结,同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即:

外形创作可分为几何形、实物形,力求简洁、协调。

功能设计可分为组合式、添加式,力求多效、强势。

D、教师对以上总结的内容予以强调,并用简洁的线条进行绘画演示。

2、创作与表现

A、采用情景创作的形式,由学生担当车辆设计师,自行设计创作一幅新款车型效果图,也可以参考教师给出的资料图重新组合。

B、动作快的同学,可采用以下不同的练习方式:

在完成的效果图上添画一些必要的人物或场景,添加成完整的情景图。

3、评价与反思

A、作品交流 小组交流。同学完成后在组内交流,向本组同学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班交流。以“车展”“新车发表会”“车辆设计展示会”等形式开展活动。同学将作品展示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区内,全班同学观看这些作品,由各小组选派的“推介员”负责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优秀作品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B、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简要小结,鼓励同学开阔思路,设计出更具高科技、更富时代感、更兼人性化的新车。

第十课 我造的车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造车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同车辆的造型特征,并对废旧材料有一个新的认识。

2、技能目标:掌握造车的基本方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车。

3、情感目标: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创造的艰辛,培养学生在对待创造性生活时的持久性与耐挫力。

二、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运用废旧材料“造车”,感受变废为宝的神奇与创造的乐趣。

教学难点:废旧材料的合理借鉴与运用,解决车辆造型的变化方法,以及车辆各部分的组合方法。

三、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教师制作的车的范例。

学生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所带的废旧材料,感受不同的形状,材质特征,以及色彩情况,教师就这些生活中用过便弃之不用的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

2、教师将“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的话题引向本课主题,并在每组中选择一件材料,快速地组合,制成一辆奇特的车,分别请两位同学进行以“车”为主题的创作尝试。

二、创作与表现。

1、师生就车的制作进行讨论:从选材到制作方法。

2、以4~6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各自带的材料,合作制造一辆车。

3、将小组合作的车辆置于黑板前的展示台上,请同学简单地点评。

4、教师出示制造的精品车,请学生将它与前面造的车进行比较,谈谈不同的感受----更美、更奇特。

5、学生讨论:如何将车变得更美、更奇特。(夸张造型;装饰车体)

6、利用各种手段,小组将先前造的车变得更美、更有个性。

三、评价与反思

1、小组分别介绍各组所造车的优势后,进行“奇思妙想奖”“最最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的评选。

2、欣赏其他材料制造的车。

第十一课 乘车印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乘车时的不同情形,体会乘车时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技能目标:能以各种人物动态表现出乘车时的情景,并学习必要的构图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过对乘车的种种印象的讨论,去发现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闪光点,宣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

二、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方式,回忆乘车时印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乘车印象,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思路:

一、感知与体验

教师提供房车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房车的外部----原来是一辆车,由此导入本课主题:乘车印象。

二、学习与创作

1、学生回忆乘坐各种车辆的种种感受与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画一画。

2、针对黑板上的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绘画情况,选择下一步的教学策略:绘画创作的指导重点放在人物动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构图的表现方法。

构图----画面的安排可选择车厢内的满构图或车厢外的大范围的构图。

人物----示范各种相关动态,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间的高低变化与前后遮挡。

3、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

4、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乘车印象》。

三、评价与反思

1、看赏同学们的作品。

2、可将学生作品汇集成册。

第十二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责任制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了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通缉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课时:3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

游戏: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学生要拿对相对应的两种原色。

给`6种颜色排排队、将红、黄、蓝、橙、绿、紫`6`种颜色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排队。

说一说排序的理由。

教师小结:靠一起的颜色很相近,很协调,距离较远的颜色反差较大,对比较强.(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板书归类归纳:

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协调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欣赏多媒体演示的一组图片,谈谈画面的色彩,以及给你的感觉。

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揭示:红和绿、黄与橙、绿与紫是对比色,对比使画产生很强的活力和跳跃感,给人鲜明、刺激的感觉。

蓝与绿、红与橙、紫与红、黄与绿等是和谐色,给人和谐、愉悦、层次丰富的感觉。

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用水粉色调配几种对比色和协调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谈一谈对其画面色彩的感受。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所学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知识。

教师总结:无论是绘画或设计,对比与协调都不可少。如果以协调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对比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协调生动,统一中有对立;如果以对比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协调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丰富和谐,对立中有统一。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有些是用对比色画出的,有些是用协调色画出的,比较它们不同的色彩感觉。

说说自己对大师的作品的理解,感受色彩的魅力。

小组畅谈感觉并进行探讨归纳:

对比色:强烈、刺激、跳跃、张扬。

协调色:温和、含蓄、平静、柔美。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对比色或和谐色作画。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设计出画面的内容,再构思安排好画面,确定画面主体,将草图打好后,上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大家共同评议、交流观画感受,分享创作感受。

第十三课

染纸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染纸的原理及方法,制作一幅美丽的染纸。

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

教学难点: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

三、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2条扎染的丝巾,宣纸,颜料,水彩笔,录像,各种染纸作品。

学生准备:水彩笔,颜料。

教学思路:

1、本课主要是采用欣赏,小组合作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

2、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来进行教学,在引导,发展和拓展阶段恰当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鼓励,让他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3、在作业上,让他们的尝试多种折叠和染纸的方法,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4,、在课后拓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染纸的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利用课后的时间,与同学或家长合作,做出染纸服饰等等。

教学过程:

做游戏,看看哪张纸的吸水性最强,如果将这些纸染上颜色又会怎么样的效果,介绍染纸的步骤,介绍折纸的方法和染纸的方法,欣赏染纸,布置作业,学生染纸,教师辅导,作业点评,作品展示。

一、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带来2条丝巾,一条是白色的,另一条丝巾的颜色比较鲜艳,而且丝巾上还有一些图案。

A、你喜欢哪一条丝巾,为什么?

B、你知道丝,丝巾上的颜色和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C、你还知道哪些扎染的产品?

2、欣赏

播放一段手工印染的录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印染,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

出示染纸,比较染纸和丝巾相同和不同之处?

4、揭示课题

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板书课题:染纸

二、发展阶段

1、欣赏作品,师生交流

让学生欣赏多张染纸作品,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问题:

A、染纸上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B、染纸上的颜色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染上去的?

2、师生互动。

A、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制作一张染纸。先将纸对折几次,不要打开,然后将折好的纸的一角放入彩色颜料中,颜色在纸上迅速的染开,之后小心的将纸打开,纸上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

B、教师小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

3、染纸的方法及步骤

A、折纸。折纸时折出的式样,决定了染完后整个印染的效果,根据要染花纹,把纸张折叠成较小的形状,折时边与边要对齐。

B、调颜料。根据自己需要,调出颜料,色彩可调稀一些,以增加纸张的吸水性,所调色彩的颜色重一些。

C、染纸:浸染法或点染法。

4、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5、教师巡回辅导。

6、作业讲评。

三、课后拓展。

欣赏民间印染工艺。

利用课余时间,与家长共同设计。

第十四课

套色纸版画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套色纸版画的基本知识,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和技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让作品新颖、独特,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拼看到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教学难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三、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纸版画范图,彩色油墨,胶滚,白板纸,刻刀,剪刀,笔,6B铅笔,吹塑纸,乳胶,瓶盖,木蘑菇,马莲,勺子,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白板纸,吹塑纸,圆珠笔,剪刀,刻刀等。

教学思路:

一、师生互动

1、展示纸版画作品供学生欣赏、探究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大家想知道吗?

我们学校美术组的同学创作的纸版画作品在全国少儿画展中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班上的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他们为我们学校赢得了荣誉,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感谢!

想知道他们创作的是哪些作品吗?

好,老师选了几张作品让大家欣赏,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我想请同学们到讲台前面来欣赏他们的作品,一边看一边可以议论。

2、引发学生讨论

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送出去比赛的纸版画作品,怎么样?好看吗?它有什么特点?比较一下哪一幅作品更特别一些?这幅彩色的纸版画和其他纸版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再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这幅纸版画可能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

3、互动、交流、演示

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很会动脑筋,谈了很多方法,这幅画是用两块版子印出来的,我也想根据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来尝试印制一下,看看会不会是这样的效果。

首先想一想,我选什么材料来表现呢?

秋风瑟瑟,落叶飘飘,老师也拣到了不少造型奇特的树叶,我想选一片叶子用它来做套印的主版吧!再选一块有纹理的墙纸作为底版。

下面要进行拓印。

先将选作底版的墙纸滚上一种颜色,再将树叶滚上另一种颜色;将滚好颜色的树叶放在底版上。

选取个张白色或浅色的印纸覆盖在上面进行拓印。

揭开印纸,看看,用这种方法印制的纸版画是不是和黑板上展示的有同样的效果?

好不好看?也给老师鼓掌好不好?

揭示课题。

老师刚才用两块版子拼在一起套印出一张纸版画,这叫做“套色纸版画”,最常见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套色方法,想学习这种套印方法吗?

好!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套色纸版画”。

板书课题:套色纸版画----拼装套色。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交流:

刚才,老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方法尝试套印了一张纸版画,我想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能不能帮老师总结一下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呢?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板书制作过程。

1、构思

想想,你要表现一幅怎样的内容和画面。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来表现画面内容的主题。比方说:风景,人物,动物,植物„„

2、制作

分别制作两块版,一块作主版,一块作底版。

无论是主版还是底版都可以选择不同质地和肌理的材料,例如:白板纸,吹塑纸,墙纸,马粪纸„„

3、拓印

滚油墨,拼版,拓印。

板书步骤。

启发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展示评价。

三、教学拓展

四、总结。

第十五课

看新闻,画新闻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及时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知道身边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2、技能目标:会用美术形式表现新闻的主要场景及情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二、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关注时事,了解新闻,并能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近来国内外的自大新闻,并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能够将时事的主题及概况表达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范图,部分近来发生的重大新闻的录像片,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黑色勾线,彩色笔,作业纸等。

教学思路:

一、引导阶段

欣赏录像。

1、谁说说短片中播放的是什么内容?

2、你知道这件事吗?你是怎样了解到的?

3、原来大家是从电视新闻,报纸新闻或电台新闻上了解到的,你常看新闻吗?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

1、你知道新闻都有哪些种类?

2、能告诉大家,你平时都通过哪些渠道获得信息?你用什么方式了解新闻?

3、你知道国际上或国内最近发生过哪些正大的新闻?

4、你对哪些新闻比较感兴趣?

5、最近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师活动

1、前两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重大的新闻的资料,大家想看吗?

2、教师课件展示近来发生的各种新闻图片资料,弥补学生对新闻不了解的空缺。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新闻,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得出发生的什么事情。

4、展示其他学生用美术形式所表现的新闻内容。

师生互动

1、构思。想好要画什么内容的新闻事件。

2、构图。勾画内容,要表现出新闻事件的主题,主题突出。

3、上色。给你的作业涂上合适的色彩。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要求:用美术形式表现出自己所了解的新闻。

教师辅导: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及时展示出做得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

展示评价。说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三、教学拓展。

今天,我们用美术的形式表现了国内外不同的新闻,有的同学画了非典时期人们共同抗击非典的情况,有的画了美国的911事件,有的画了NBA篮球赛况„„其实,除了这些重大的新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每天都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同学们的画笔就是一架摄像机,大家要学会观察生活,描绘自己的世界。

第十六课

石头中的生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石刻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了解石雕艺术的制作工艺。

3、情感目标:学会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学习内容:石头中的生命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石刻的知识,学习雕刻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在掌握正确的雕刻制作方法基础上能加上一些装饰。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各种质地的石头若干、小型石雕实物若干、电教设备、黏土等。

学生准备:课本、各种黏土、肥皂、刻刀、牙签等到雕刻工具。

环境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力所能及地悼念各种质地的小石块若干,教室内悬挂一些雕塑与石雕的图片或一些雕塑实物。教学思路:

1、有条件的学校课前组织学生到附近有石雕遗址的地方参观,请教景点解就员,收集石刻的相关知识。(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展示石雕的图片,给学生观看。)

2、通过现代雕刻作品和古代石刻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欣赏讨论后说说二者的异同。

3、介绍雕塑与石雕的相关知识。

4、启发学生回忆:谈谈你见过什么样的石雕作品?你知道一件石雕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制作石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5、教师示范一件“石雕”的制作过程。

6、学生练习,作品展示。

第十七课

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街头环境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

2、技能目标: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回忆,想像,表现小设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内容:

通过观察和了解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漂亮有趣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重点: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设计出造型新颖,具有创意性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录像,小设施的图片。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思路:

一、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前到街上去拍了许多的环境小设施然后制作成课件,现在与同学们一同分享。一边看一边还要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哪些作用?它们都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师生交流:

刚才我们在录像里看到了很多的小设施,有报刊亭,电话亭,公交车站,垃圾桶,街边的座椅等。那么你能给我介绍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小设施吗?包括它的造型和功能。

2、游戏:

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出你喜欢的环境小设施。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家,你想设计怎样的小设施,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它具备哪些特殊的功能?

再派4名代表上来,就在刚才的4幅作品上进行修改,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有创意。

3、欣赏范图

让学生欣赏国外大师的作品,仔细去看看他们怎样去创新的,他们都设计了哪些小设施,这些年来设施都有哪些特殊功能。

学生讨论:根据现在社会和人们的要求,你准备设计什么小设施?它的造型及功能都有哪些创新的地方?是否更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4、老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小设施《报刊亭》,这个报刊亭的外形是一个大大的线苹果,里面有很多的报纸、杂志和书。报刊亭里有电脑显示,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查阅每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买下,这样也可以书的损伤。每个报刊亭里都有休息室,有厕所,垃圾箱,自动售货机,还有自动换零钱的机器,实在是太方便了。

5、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请学生大胆创作设计小设施。

要求小设施的外形新颖,并配有多种功能,设施的颜色鲜艳,能很快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6、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

7、作业讲评

作业展示:将学生的作品立刻扫描到电脑里,让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环境设施。

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复印好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你是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环境小设施呢?

第十八课

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寻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不够完善的地方,通过了解和讨论,对环境小设施提出观赏性和功能性的新设想。

2、技能目标: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自己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简单而有创意的设计,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根据生活实际需要,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主观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作品力求新颖,独创,体现观赏性和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建议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台,环境小设施的作品及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准备制作工具:如剪刀,双面胶等,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思路:

1、交流与了解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小设施并寻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需要完善的地方。

师生共同欣赏,交流丰富的环境小设施资料,展开讨论:

看到的小设施是什么造型?

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设置的位置是否科学?

小设施的主题功能是否明确?

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

请同学们寻找答案,小组讨论:

设计的小设施主题明确。

造型独特、美观、别致。

色彩搭配有趣味,而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自然。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学生以勾线形式设计环境小设施的草图,并在小组中交流,突出设计意图,体现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特点。

3、感受与体验

教师简要介绍演示制作方法,如:多种材料的拼接组合,找到材质与所表现物体的相似性,如何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4、创造与制作:

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或与他人酴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

5、评价与展示

作品完成后举行一个环境小设施设计模型展,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自己对原有的环境小设施的改进,突出自己作品的优势,然后让其他同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参观欣赏交流中评出大家闺秀比较满意的富有创意的作品。

第二篇:美术第八册教学设计

美术第八册教学设计 第1课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

范例的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教学反思: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第2课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

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

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

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悬空的感觉)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2.要美观。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小圆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材料,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都可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教学反思: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第3课黑与白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

应多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的美,创作的美。

第4课主体与背景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

2、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如: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

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

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4、学生创作、师辅导

5、作业展示、评价

6、学生收拾与整理

教学反思:要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第5课冰川与晚霞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构成知识。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

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

及掌握涂色的方法。学法指导: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的效果。

2、初步学会使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法,能均匀整洁的涂好颜色。

3、运用明度推移的方法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饱和程度。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 学生用具:16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启发学习动机,初步认识明度和推移效果。得出结果:

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听讲,记忆。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冰川与晚霞》

2、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3、展出示学习目标。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突出本课重点:

1、提问: 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观看录像,课本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概念以及推移过程。

直观演示

1、提问:如何绘制《冰川与晚霞》?

2、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3、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过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根据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法。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法。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作业要求:按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法,画面干净整洁。解决本课难点: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变深。启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展示教师作品

2、比较学生作品 欣赏、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上练习出示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展示作品

1、组织学生讨论

2、归纳小结

3、欣赏电视中的作品评析作品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养成功。第二节

一、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思考一个问题:图中的色彩有什么变化?(放映录像)学生:色彩逐渐变浅或变深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冰川与晚霞的第二课时(明度推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粘贴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A、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B、运用色相推移画一幅推移效果的图画。

3、请看本节课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

三、听一组有节奏感的音乐,注意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出示电视问题)什么是明度推移?书中已经做了解释,请翻开课本,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讨论得最快。

教师:色彩逐渐变深,深的地方即暗,浅的地方则很明亮,这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叫做明度。(电视出示文字)

学生:一种颜色加白,逐渐变浅,一种颜色加黑,逐渐变深 教师:请看一组色彩变化的图,(电视演示“心”分解图。)色彩逐渐变深变浅的有序排列叫~

四、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看第二个:如何表现在纸上呢?(出示范画)这是老师的作品,好看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画的吗?

(出示轮廓)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做了预习,着色时先涂上色相,再少量加白,按顺序上色,注意看老师的调色板。

老师只演示了“加白”,一会儿,我想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加黑”的任务。

五、(出示学生作业)比较这两张作品哪张好?为什么? 学生:(涂色乱,排序不正确,)那么同学在绘画时应当注意那些呢?

六、请看作业要求(出示电视画面)

七、学生绘画开始 展示作业,讲评

教学反思:学生在调色技法上掌握不够。不是太干就是太稀讲课时应也要侧重讲一讲。

6、画嗅觉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抽象绘特征,并尝试运用色彩知识和点、线、面知识进行嗅觉的表现性绘画。

2、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点、线、面等方法来表现多种嗅觉。2、学生领会不同的色彩能表现出不同的、嗅觉。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一些气味大的食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

觉,引出课题。)

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

二、新授: 1、品尝水果: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不过放在袋子里。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闻一闻,说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闻(苹果、甜味)

(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嗅觉)2、讲解甜味

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你们瞧(课件展示甜味的颜色)

生: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

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管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生:创作

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课件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3、引出酸味:

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

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4、闻一闻

师:老师今天要让同学们过把瘾,交换闻一闻自己带来的东西,看看你还闻到了什么味道?通过你的表情告诉大家,并且说一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色彩感觉。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食物当中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觉。(电脑演示体现其它味道的色彩)师:老师这里还有三样东西,想请你们上来闻一闻,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葱、生姜)生:我闻出了„„

师:原来食物当中有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留意,还能发现更多的呢!

5、找一找

师:(教师出示一朵花,让学生闻一闻)除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闻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电脑演示自然风光图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师:原来自然界中也有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为自然界如此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你们瞧!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呀;过生日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祝福,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电脑演示一组幸福生活的图片)

师:可是,在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贫穷而被迫辍学!(电脑演示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情景)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两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同的感受。说一说。

三、作业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你们想做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

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

四、评讲

五、小结:

师: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老师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

教学反思: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7、卡通画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画图”软件;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卡通画;

3、学习如何运用“画图”软件画卡通画;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悉“画图”软件,学会卡通画的绘画方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一个新朋友,他会领着大家一起去一些好看好玩的地方。

(二)授课:(媒体出现一卡通人物)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

小精灵,想和大家交个朋友,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今天我会带着大家去一个奇妙的卡通世界,我先到带你们到“卡通影院”看看吧!”

1、播放一动画片段。

师: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好看、有趣„„是由多个卡通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师: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个卡通画面有什么特点吗?

生;各种形象生动有趣、可爱,声音动听,画面色彩鲜艳„„ 师:大家喜欢这样的画面吗?想不想学?那我们再跟着小精灵走一走吧!

2、出现小精灵,背景是一座漂亮的宫殿建筑,门口有“知识宫”字样。“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欢画画,现在我们来到了知识宫,一起来学学怎样画卡通画,好吗?”

(动画打开门,出现画图板)教师简单介绍画图板中的菜单栏、工具栏和调色板。并简单演示在画图软件中画画。在演示过程中阐述卡通画的特点:卡通画就是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图。

3、“走出知识宫,大家一定都会画卡通画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画展吧!”(欣赏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卡通图片)切换成许多画幅的界面,点击某一幅进行讲解、评析。

这些都是小朋友们的参赛和得奖作品,我们学习了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熟悉运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就可以向这些同学一样画出精彩的画面了。

4、老师发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露一手了,我们让小精灵带我们去一个好地方,那里什么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大家想去吗?

小精灵:我发现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跟着我去“绘画小天地”吧!(找个漂亮的背景,配上动听的轻音乐)

三、布置作业:学生在画图板中画卡通画,题材不限。

四、展示学生作品(将学生的作品在大屏幕上进行评析)

五、小精灵与同学们告别: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相处这么长时间,我发现你们都很聪明可爱,我好喜欢你们的绘画作品,希望大家能记得我。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学生对卡通画的兴趣很浓但临摹的具多,在教学中应多启发学生的想象和创作。第8课双胞胎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教学难点

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教学准备

师:范作、彩色纸、剪刀、水粉颜料、排笔等工具材料。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及绘画工具。教学意图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它的图案有一定的含义,常代表平衡、和谐,具有优美、庄重的美感。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画,引入课题

1、师出示几幅范画:观察画面,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图案是对称的。)

2、引入课题: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就是对称。对称有单个形体的对称,如蝴蝶、剪刀等,也有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对称,它们就象双胞胎一样。这节所要上的主要是指两个物体间的对称。出示课题——双胞胎

让学生明确课题《双胞胎》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

二、引导对称的表现方法

1、观察课本范例,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双胞胎”的?(生说)

2、师小结课本表现对称的方法:(1)对折剪(如“游戏”)(2)对折印(如“长颈鹿”)(3)对折画(如“新疆舞”)

3、进一步引导表现对称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生说)

4、师小结其它方法的应用:铅笔拓印、复写纸„„

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的表现方法,并动脑思考,拓展其他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情景?(双人跳水、对着镜子练体操、花样跳水、两个小朋友对面做游戏、打乒乓球、物体在水里的投影等)

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主题?(个生说)

本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挖掘更多的创作主题,进一步认识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3、创作步骤:(师示范)(1)选定主题与方法

(2)设计主体造型(注意构图与色彩)(3)可适当添加背景

4、生制作,师辅导(1)构图、造型、色彩

(2)颜料水份的掌握等

提醒学生在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作业展评:评出你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拓展

1、欣赏一些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也是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重要法则。

2、课后用其它方法制作对称的作品。

9、藏书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绘画用品、纸板、刻刀、水彩颜料、毛笔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知识、设计藏书票的草图 教学重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自己构图方式的设计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

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个别提问后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交流

学生小组欣赏交流自己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图画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

学生个别展示自己收集的藏书票以及自己了解的有关藏书票的知识

老师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并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学生个别回答后,老师小结,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以及藏书票上拉丁文的意思

3、老师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

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最后写上拉丁文

4、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制作藏书票

5、讲评学生初稿设计情况,为部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活动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一份完整的藏书票 教学重点:按要求做完自己的藏书票 教学难点:刻画稿 教学过程:

1、复习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及基本特征

2、讲解初稿设计情况

展示设计有创意的作品,针对部分作品要求学生说出修改意见

3、老师强调这节课要求

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4、学生继续完成作业,老师帮助学生涂色、印制,最后强调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5、展示并讲评学生作业,活动结束。第10课我和我的小伙伴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仪器,图片资料,泥塑作品。学具:雕塑泥,彩泥,辅助工具,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1站立时约六个头长,2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教学意图:从感知到认知,初步掌握人体比例规律。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2、学生自评,互评。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3、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意图:感受雕塑的空间体积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感受雕塑语言。

三、深入阶段

1、分小组交流,讨论创作内容,2、分小组合作,添加场景,完成组群泥塑,用彩泥时还有注意色彩的搭配。

教学意图:综合练习。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陪养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四、作业展评

1、小组自评,互评。

2、师点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1、师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第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

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表现新同学。

在学生制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新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现几位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等。同时强调一起制作时的团结协作。

三、展示、游戏:

随着“你的朋友叫什么”的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11、那一刻的我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教学重、难点: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片。课件。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那一刻的我”。

二、发展阶段:

课件展示运动中的人物,使画面暂停,分析运动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像,并讲解人物在运动时的一些主要特点。

创作前,组织学生根据“那一刻的我”的命题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布置作业: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今天完成构图,下节课涂色。鼓励学生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来表现。第二节

一、交流展示上节课的稿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比较谁的作品更能有新意的表现出“那一刻的我”。比较谁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人物的连续动作。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是如何表现着几点的。

二、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的。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三、作业展示,评价。

小组交流中,能否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能否在作品中表现出运动中的人物。作品是否有创意。

12、愉快的春游 学习领域:绘画创作课

教材简析:本课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绿色的春天万物复苏,春游中的美景美不胜收,令学生印象深刻,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造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游的情景。教学目标:

1、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春游中有意义的情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春游的场面。

2、巩固已学的取景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春游中有意义情景的构思与表现。教具:课件、录音机。学具:水彩笔、春游的照片。课时: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 活动

一、利用课件进行情景导入。请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景物及人物的动态。(放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想一下,你在录象中看到了哪些地方的景色?谈创作思路。画野餐时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人物野餐的动态上,并强调在环境描绘上要突出春的特点。开阔思维还可以如何表现野餐? 活动二:《游乐园》

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谈游乐场里游乐的细节,如打秋千、坐滑梯、坐转盘等

活动三:扩展学生思路。如何在画面中体现“春”字?

小结:画中色彩以“绿”色调为主,加以适当的鲜花、小鸟、绿树作点缀,使画面呈现出春天绿色的勃勃生机。如何体现“游”字的快乐?(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将人物的动态表现出来如野餐时的“吃、喝、坐、笑”可以使画面非常的生动形象;

游乐场里的“跑、跳、玩”等能很好的表现同学们在游乐场里的愉快心情,力求构图合理,主题鲜明。

活动四: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商量如何表现春游。第二节

活动一:讲解作画步骤

(1)构思,想一想你准备以什么为主题来表现春游,注意主题鲜明。

(2)起稿,将主题物画大,居画面的中心,尽量突出主题。(3)着色,注意表现春天的特征。活动二:小组合作作画 作业要求:

用绘画形式创作一幅春游的情景。活动三:讲评优秀作业。

表扬构图合理,色彩到位,主题突出的学生作业。我们通过春游感受祖国的秀美,生活的幸福。

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呢?你打算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回答)第13课哪些是相同的

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绘制)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尝试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来表现相同与不同的

图形。

2.体会相同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用相同与不同的图形来组织画面。

难点是让学生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表现相同与不相同的图形。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示范作品、各种图形、学生作品。学具:铅笔、记号笔、油画棒、剪刀、固体胶等工具。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今天咱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比眼力。

放课件,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找别扭”,每次都出现两幅非常相似的画,请你从中找出哪些是不同的。学生游戏。

刚才的游戏玩得不错,请优胜者说说自己成功的原因。(观察仔细等)

二、发展阶段:

刚才咱们找的是不同的,现在请你从一幅画中找找哪些是相同的。放课件,大家来辨一辨、认一认。

(让学生欣赏和观察作品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图案的选择可以是学生喜欢的物品或动物,但是图形要相对简单一些。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一个有点不同的图案,如不同颜色,不同的图形等。)总结:生活中,谁先学会了发现,谁就拥有了智慧和美丽。说说刚才的画面里,相同的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美感。

三、创造阶段:

用老师带来的各种图形摆一摆“哪些是相同的”。

小结,再次体会相同的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美感。第二节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用摆的方法表现了“哪些是相同的”,现在请大家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绘画“哪些是相同的”。放课件,请学生欣赏。

二、发展阶段: 示范:

制作作品,可以先画一个图形,再反复剪出或印出几个相同的图形,把其中一个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或者将其中一个画成不同的图形,然后贴在底板上做好。

三、创作阶段: 作业要求:

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表现相同与不同的图形。指导中,应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创作。作品完成后,可组织学生互相来辨一辨、认一认。拓展

可利用各种废弃材料来做立体的图形。第14课千变万化的帽子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设计制作各种纸制帽子。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的帽子。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设计各种不同造型的帽子。3.体验制作作品过程中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帽子。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搜集各种帽子的图片制成课件。学生:各种彩卡纸、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今天和我一起来到咱们班一同上课的还有我请来的小朋友们,请看屏幕,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带着各种各样的帽子)他们是来跟我们比赛的,比比谁的手最巧,谁的设计的帽子与众不同。敢不敢接受挑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设计帽子的课---千变万化的帽子。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才叫千变万化?你能说说千变万化指的是帽子哪些方面的变化吗?(引导学生说出装饰方法、材料、颜色的变化)

2、考考你:在1分钟内,你能把一张彩纸变成几种样子的帽子?

3、同学们,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帽子是怎样做的?帽子上哪些地方最吸引你?想一想这些帽子有什么作用?(表演、装饰美化)

4、你想怎样装饰你手里的帽子?用什么办法?(学生回答)看看老师跟你想的一样吗?(卷、折、刻、挖、穿编、粘贴)

5、分小组竞赛:

刚才学习了那么多的方法,下面我来考考你们哪个组学的最好: ⑴这些帽子上装饰的图形是用刚才教的哪些方法制作的呢? ⑵你还能想出其他装饰的方法吗?

6、图片说明做法

你知道他们的帽子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课件)

7、作品欣赏:欣赏各种学生作品

装饰帽子的方法还真不少,看来要想当个帽子设计师,不光要有灵巧的手,还需要有一个充满创意的头脑。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四个人的智慧肯定比一个强,我们四个人一组,共同设计装饰一顶帽子。比比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帽子即美丽,又形象特殊。我今天还带来了相机,我要把你们当中做的最特别、最漂亮的帽子拍下来,给小朋友们寄去,让他们也向你们学习学习。

三、学生制作阶段

⑴多媒体播放音乐,增添课堂愉快的氛围。

⑵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完成作品。同时对色彩的搭配进行辅导。⑶让全体学生分享个别同学的独特构思和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创作活动,对其创作活动多给予肯定。下次继续完成,并进行展示。第二节

一、继续制作:

在制作的过程中,小组长分配好角色,组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完成后再根据该组设计的帽子角色用肢体语言或声音表演。

二、展示作品,评价作品阶段

1、给你的帽子起个名字

2、评价谁的帽子做的好、色彩搭配最漂亮。

五、课外拓展

想一想还可以使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帽子?

班级组织一次联欢会,请学生们戴上自己做的各种帽子,进行联欢、表演。

第15课漂来漂去的小岛(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利用白色泡沫板制作小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教学目标

1.学习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体验白色泡沫板材料的特性。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准备一些泡沫板等材料。电脑、动画片。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放动画片《鲁宾逊漂流记》。你想要一座漂来漂去的小岛吗?怎样才能让小岛漂来漂去?

二、引导阶段: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对小岛的印象。

看课件,分析岛屿的特点,以及岛屿上的动植物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的联想漂来漂去的小岛上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创作阶段:

讨论:我们用什么材料,怎样表现漂来漂去的小岛比较好? 从自己组带来的材料中找出最适合做漂来漂去的小岛的,并说明原因。作业要求:

用白色泡沫板做小岛,然后在纸上画人物、建筑物等,剪下粘贴在小岛上。

可以由学生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应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形状、风格的小岛。材料也可以多样化,以利于激发学生创作愿望。第二节

一、对比哪一组的半成品的质量更好,装饰更加美观。1.看外观。2.看构造。3.看装饰。

二、互相学习后,继续改进,完成作业。做完的作业,可放在水里漂浮进行展示、评比。第16课迷宫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制作一立体的迷宫。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课前准备:

课前应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的硬纸盒。教学过程:

一、玩迷宫:

每组发一个老师制作的迷宫,进行“看谁先把玻璃珠滚出来”的游戏竞赛。

提问:刚才玩的迷宫和平时玩的一样吗? 你像不想利用废旧物品自己做一个迷宫?

二、设计迷宫:

分析教材上的几个图例,引导学生分析这分别是对峙和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和装饰才做成的。示范如何将一个纸盒进行改造。

基本的做法是:用硬纸片剪制成各种长短不一的长条,采用粘贴的方法,制作成一个纸立体迷宫。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创造出样式新颖的迷宫。

三、制作迷宫:

作业形式,可以由学生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作一立体迷宫。

四、展示评价:

教学评价:是否会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作品能否体现独特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第17课电脑美术

(设计·应用)(电脑绘画)

本课的要点是在电脑上,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学习要求

用笔刷工具进行电脑绘画练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

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师:“刚才两位同学复制出了小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请看老师制作的两张作品。”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么?

学生发言:象包装纸、象桌布、象花布、象地毯、象窗帘„„

二、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方向不一样,上下左右翻转)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

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三、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C、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

三、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排列是否有规律?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四、时装制作和表演

师:“我们设计的四方连续纹样可以制作成很多东西!老师现在就把这两张花布(西瓜和小猫图案)制作成两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师现场快速制作“马夹”和“裙子”(激发学生兴趣,直观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与应用)

师:这是两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学想穿穿这件新衣服?(让学生轮流试穿)“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怎样?在电视上有没看过时装表演?能不能学走模特步把你这件“马夹”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时装秀表演:

A、让6-8位学生轮流穿上“马夹”和“裙子”,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绕教室走一圈!

B、分组比赛:男同学穿“马夹”、女同学穿“裙子”比比谁走得最精彩!”评出优胜者,掌声给予鼓励。

五、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机,摆放好鼠标、键盘、凳子。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能否掌握笔刷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否改变笔刷工具的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结合学过的其他方法,创作有趣的造型和场景,并进行画面的艺术处理。第18课会游的玩具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实际上就是“会动的玩具”系列,通过设计与应用的课程培养学生善于综合运用各种学过的知识的能力。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制作简易的玩具。2.运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一种游动的原理设计并制作会游的玩具。

难点:巧用游动的原理设计会游的玩具,并进行造型美的修饰 教学准备:

师:“会游的玩具”的范作、游动原理的课件或范图 生:包装纸盒、三合板、旧TK板、彩色纸、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观察会游物体的原理并进行交流 导入阶段

一、初步感知游动物体的原理及其工艺。

课前让学生了解游动物体的原理,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的交流和讨论。

1、组长汇报:该组讨论探究游动物体的原理的制作报告。

2、师对学生汇报的结果进行小结。

3、欣赏图片:多方位感知会游的玩具的造型特点。

二、利用游动的原理制作会游的玩具。

1、让学生说说游动的物体游动的原理及其造型特点。

2、师出示范例—会游的玩具

3、师小结会游的玩具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a、制作玩具的模型 b、安装游动的设备

c、进行造型的修饰,注意颜色的搭配。

4、生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游动的原理来制作玩具。

5、让学生利用游动的原理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出玩具。

三、提升对会游的玩具装饰性的认知。A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B将作品进行再装饰(小组内互提意见进行修改)。C学生展示、评议作品。D教师小结,及时指出问题。E拓展:“游一游”比赛游戏 第19课光的魅力(综合·探索)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光,其实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也要依靠光,只有在光的映衬下,艺术作品才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教学重、难点:

欣赏、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作品。

用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照射作品,进行展示。教学准备:

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图片等。各种灯光设备。教学过程:

一、感受光的魅力:

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拿出来。

让一个学生用一些卡通形象编讲故事,几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摆放玩偶、图片,或者简单构出画面,另一些学生用光源对已构好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照射。

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认真地听故事,然后对构图不够合理的大胆提出建议。

教师引导:象不像舞台上表演卡通片?比单纯的画面效果好多了是吧?

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把光用蓝色的皱纸包住变成蓝色的光,更符合故事情节的气氛。”“光从卡通形象的下面往上照,才能有恐怖的效果。”

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光的魅力,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了解光的魅力:

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光照射下,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白天太阳光下的建筑,晚上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雕塑作品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甚至也可以利用画室里的石膏像,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不同效果,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光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电影、幻灯、投影片、皮影等艺术,来说明艺术与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三、探究光的魅力:

在制作作品前,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与粗糙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布置下一次需要的材料。

布置学生寻找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下次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第二节

一、启发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同学讨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完成作品。

二、展示光的魅力:

作品完成后,可举办一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提醒同学在展示作品时,要注意用电与用火的安全。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能否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欣赏·评述)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课,主要是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此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制成课件。谈谈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感受。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

教师把搜集到的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等各种图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我们祖国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方法。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墓俑?人们为什么要造它?你知道的墓俑有哪些?

2.看书上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介绍。

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文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以及了解这些兵马俑在秦始皇陵墓周围所起到的作用。第二节

本节课在网络教室上,鼓励学生正确上网自学习。

一、上网学习:

利用电脑进入人民画报网网址:www.xiexiebang.com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再选择“秦始皇兵马俑”,电脑上就会出现秦兵马俑的多幅图片,当鼠标指向某一幅图时,就会出现

此图有关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进行欣赏。

二、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每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介绍一幅自己搜到的秦兵马俑的图片或文字,总结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以及主要发展过程作一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了解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有多少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地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否主动地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能否了解欣赏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不同之处。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

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

术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聚聚散散

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黑与白 第三周主体与背景 第四周冰川与晚霞 第五周画嗅觉 第六周卡通画 第七周双胞胎 第八周藏书票 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十周那一刻的我 第十一周愉快的春游 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 第十三周千变万化的帽子 第十四周飘来飘去的小岛 第十五周迷宫电脑美术 第十六周会游的玩具 第十七周光的魅力

第十八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冰川与晚霞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的渐变,让学生体验色彩的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渐变练习涂色。2.掌握色彩渐变的调色方法。

3.体验色彩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色彩渐变的知识。2.掌握色彩渐变的调色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以及制作的小蜻蜓奖品等。生:课本、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画面,你知道这是什么景色吗?

生:冰川与晚霞。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5课冰川与晚霞。(板书)师:你们觉得这些画面美吗?美在什么地方?聪明的同学,你能找到这几幅画的共同点吗? 生:由一种颜色慢慢地变化。

师:是啊,这就是色彩的渐变。(板书)2.观察,练习,学习新知识:

师:同学们看,在绚烂的晚霞映衬下,老师手中的蜻蜓也变得漂亮了,请你们仔细观察蜻蜓的翅膀,猜猜老师是用哪几种颜色画出来的?你能在你的水彩笔中找到这些颜色并且排列起来吗?谁愿意上来画画?(拿小纸片)

师:现在请你们用其他颜色试着排列起来画画,看看能不能同样产生渐变的效果,谁先画出来老师就把小蜻蜓送给他!学生试画。

师:画出来了吗?给大家看看!将你画的效果展示给大家!师:同学们,看来除了红、橙、黄按序排列,能产生色彩的渐变以外,蓝。绿。紫等颜色的排列,同样能产生色彩的渐变。(板书画)

师:同学们很聪明,老师现在给你们出难题了,只给你一支油画棒,或者只给你一支彩色铅笔,你能不能画出渐变的效果呢?有没有信心挑战它?试试看吧!学生尝试。

师:请你讲讲你刚才是怎么画出来的?(板书画)

师:今天上课同学们都准备了什么工具?同学们喜欢用颜料作画吗?

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看大家是否忘记了色彩的调制方法。请从颜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种颜色(除黑白灰),挤一些在调色盘里,然后把白色颜料拿在手里,多次与这种颜色调,每次加一点白色,用毛笔调匀,再依次练习,仔细看色彩有什么变化。

同桌两人一起调色练习,仔细观察色彩的变化与平时调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

师:这种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明度渐变。(板书)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画,这幅画中的渐变是如何画出来的呢?还是加白色吗?想想,讨论讨论。学生讨论。师:有结果了吗? 生回答。

师总结:也就是说当一种颜色逐渐加入另一种颜色也会产生渐变。这种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纯度渐变。(板书)3.欣赏课本和范画,巩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想到了很多种方法画出了色彩的渐变,你能说说有哪些方法吗?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学生朗读知识窗。

师:再来看这幅画,你能说说是用哪种方法画成的吗?

学生回答

师:这些知识我们同学都明白了,关键要看看你们会不会运用,请同学们试着用其中一种方法给这幅画涂上渐变的色彩,看谁画的效果最好,我将给他颁一个最佳效果奖,奖品就是老师的这幅画,好吗?

哦,快要下课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下一节课再来评选吧!4.收拾与整理。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第2课时)[教学意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人教版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属“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本课教学内容主要针对秦兵马俑悠久的历史文化,卓越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进行铺展,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唤起学生珍爱国宝的爱国之心。由于本课内容所折射的文化层面既多又广,因此,我把课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向学生介绍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的区别、雕塑的艺术形式与材料,以及了解中外雕塑的主要艺术成就,使学生对雕塑产生表象认识。第二课时,着重介绍秦俑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写实的艺术特征──形象生动、神态逼真,让学生对古代艺术大师高超的雕刻技术产生强烈的震撼。第三课时,进一步介绍俑的发展历史、泥塑的发展历史,以及陶器艺术的发展历史,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秦文化艺术的历史渊源,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根据《课标》要求和欣赏课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一程序由浅入深地分析作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 1.过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了解,初步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2.会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并能了解它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播放录像(课件1)

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以威武雄壮的秦军画面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产生心灵的震撼。)

2.描述概况(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简单描述与评述)(课件2)

(1)地理位置;(2)发现时间;(3)规模。3.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课件3)其主要政绩:

(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让学生通过预习,描述秦始皇陵及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地理位置、规模,兵马俑的发现时间、过程,以及对历史人物秦始皇的客观评价,使学生对秦兵马俑的产生背景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发展阶段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课件4)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C、战马、兵器。

(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课件5)

(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2)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A、发式;B、胡须;C、脸部表情;D、姿势;E、装束;F、陶马 3.辨一辨,认一认:(课件6)将军俑、军吏俑、士卒俑等

(本环节为本课的重点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了解兵马俑雕塑写实的艺术特色;又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对秦俑雕刻的细部刻画进行观察、讨论、分析、描述,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解释,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雕塑作品的内在本质。最后,通过辨一辨,认一认,学生的判断能力得到了锻炼,欣赏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探索评价(课件7)

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 2.学生评价

(1)小组讨论、交流;(2)小组选代表说;(3)写一写感受 3.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在“欣赏评述”课中,“评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不但要学会欣赏,而且还要学会评价,把自己的看法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及时对学生从兵马俑雕塑的欣赏延伸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使他们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四、课后拓展(课件8)

1.说一说:你还想知道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 2.有待探讨的问题:

(1)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

(2)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询问家长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教学反思]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群体的互动与交流。欣赏评述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欣赏,另一是以理性的方式进行鉴别。针对本课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一递进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欣赏秦始皇兵马俑雕塑,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并预习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在导入课题后,向他们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兵马俑的地理位置、发现时间、规模多大等,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基本上能够把问题回答准确,但这种描述是初步的、相对客观的。

接着,通过录像欣赏,让学生分析兵马俑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学会用语言表达写实的具体体现,如气势磅礴的军阵、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形态逼真的陶马等,为下一步的欣赏活动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重难点是指导学生欣赏秦俑雕塑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为了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较好的欣赏效果,我有意识地把秦俑的细部刻画分成发式、胡须、脸部表情、姿势、装束等几大块,分发图片和模型让各小组有重点地欣赏、讨论、分析,教师融入其中一起探讨学习。在小组汇报中,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如:通过人物的表情、胡须刻画,你认为他是什么性格的人?从人物的发式、装束和姿势的刻画上,你认为他的职位、职能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判断,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凭借学生的回答适时解释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技巧等。最后让学生通过辨一辨、认一认,学会辨认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这样,学生的欣赏水平得到了根本的提高。

评价阶段是学生在进行了前面的学习活动后表达对秦始皇兵马俑雕塑艺术的具体感受。我让他们先用口头语言表达──互相说,选代表说;然后再用书面语言──用短文或短句进行表达;最后请学生朗读小结部分,引起情感共鸣。学生由衷地感受到秦俑雕塑艺术的魅力,并对古代艺术大师高超的雕刻技术产生强烈的震

撼,激发起浓浓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教学评析]

本节课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主观地传授知识,而是尽快地使学生自己活动起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如带着问题请学生课前大量搜集资料,并针对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懂得美术文化艺术的历史重要性。

2.授课教师能很好地采用引导学生怎样观察、解析、评价的方法,突出本课的重点,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状态中感受雕塑文化艺术的魅力,又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渗透课堂美术文化的理念。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获取美术文化知识,体现了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懂得美术学习不光是基本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美术文化的学习与渗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美术文化修养、美术审美、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

3.组织学习探讨、交流,各抒己见,进一步感受到祖国文化艺术遗产的宝贵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促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突出对美术文化的学习。《黑与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黑与白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视频展示台、投影机、多媒体电脑; 学生:收集黑白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欣赏,让学生了解黑白图形应用比较广泛,它们之间的转换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并初步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探究新知:

第三篇: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八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八册(全册)目录:

1: 聚聚散散 2:小圆点的魅力 3:黑与白 4:主体与背景 5: 冰川与晚霞

6: 画嗅觉 7:卡通画 8:双胞胎 9: 藏书票 10:我和我的小伙伴

11: 那一刻的我 12:愉快的春游 13 : 哪些是相同的 14: 千变万化的帽子 15:飘来飘去的小岛

16:迷宫 17:电脑美术 18: 会游的玩具 19: 光的魅力 20: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 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课后小结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悬空的感觉)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五总结拓展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第3课 黑与白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课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2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 :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 :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

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4学生创作师辅导 5作业展示评价 6学生收拾与整理

第5课 冰 川 与 晚 霞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构成知识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 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 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学法指导: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的效果 初步学会使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法,能均匀整洁的涂好颜色 运用明度推移的方法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饱和程度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 学生用具:16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 启发学习动机,初步认识明度和推移效果得出结果: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 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 听讲,记忆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冰 川 与 晚 霞 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展出示学习目标 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突出本课重点: 1 提问:

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 观看录像,课本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概念以及推移过程

直观演示 1 提问:如何绘制冰 川 与 晚 霞? 2 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过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根据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法 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法 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作业要求:按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法,画面干净整洁解决本课难点: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变深启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 展示教师作品 2 比较学生作品 欣赏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上练习出示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展示作品 1 组织学生讨论 2 归纳小结 欣赏电视中的作品 评析作品 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养成功 第二节

一 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思考一个问题:图中的色彩有什么变化?

学生:色彩逐渐变浅或变深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冰川与晚霞的第二课时(明度推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 粘贴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A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B运用色相推移画一幅推移效果的图画 请看本节课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 三听一组有节奏感的音乐,注意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什么是明度推移?书中已经做了解释,请翻开课本,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讨论得最快

教师:色彩逐渐变深,深的地方即暗,浅的地方则很明亮,这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叫做明度

学生:一种颜色加白,逐渐变浅,一种颜色加黑,逐渐变深

教师:请看一组色彩变化的图,色彩逐渐变深变浅的有序排列叫? 四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看第二个:如何表现在纸上呢?

(出示范画)这是老师的作品,好看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画的吗?

(出示轮廓)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做了预习,着色时先涂上色相,再少量加白,按顺序上色,注意看老师的调色板

老师只演示了加白,一会儿,我想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加黑的任务 五(出示学生作业)比较这两张作品哪张好?为什么? 学生:(涂色乱,排序不正确,)那么同学在绘画时应当注意那些呢? 六作业要求,学生绘画 七 展示作业,讲评

作业小结

第六课 画 嗅 觉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抽象绘特征,并尝试运用色彩知识和点线面知识进行嗅觉的表现性绘画

2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用点线面等方法来表现多种嗅觉 2 学生领会不同的色彩能表现出不同的嗅觉 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一些气味大的食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

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

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二新授:

1品尝水果: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不过放在袋子里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闻一闻,说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闻(苹果甜味)

(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嗅觉)2讲解甜味

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你们瞧(课件展示甜味的颜色)

生: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管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创作

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

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课件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 3引出酸味:

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4闻一闻

师:老师今天要让同学们过把瘾,交换闻一闻自己带来的东西,看看你还闻到了什么味道?通过你的表情告诉大家,并且说一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色彩感觉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食物当中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觉(电脑演示体现其它味道的色彩)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样东西,想请你们上来闻一闻,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葱生姜)

生:我闻出了

师:原来食物当中有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留意,还能发现更多的呢!5找一找

师:(教师出示一朵花,让学生闻一闻)除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闻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电脑演示自然风光图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师:原来自然界中也有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为自然界如此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你们瞧!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呀;过生日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祝福,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电脑演示一组幸福生活的图片)

师:可是,在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贫穷而被迫辍学!(电脑演示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情景)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两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同的感受说一说 三作业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你们想做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四评讲 五小结:

师: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老师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

第七课:卡通画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画图软件;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卡通画;

3学习如何运用画图软件画卡通画;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悉画图软件,学会卡通画的绘画方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一个新朋友,他会领着大家一起去一些好看好玩的地方

(二)授课:(媒体出现一卡通人物)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小精灵,想和大家交个朋友,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今天我会带着大家去一个奇妙的卡通世界,我先到带你们到卡通影院看看吧!

1播放一动画片段

师: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好看有趣是由多个卡通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

师: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个卡通画面有什么特点吗? 生;各种形象生动有趣可爱,声音动听,画面色彩鲜艳

师:大家喜欢这样的画面吗?想不想学?那我们再跟着小精灵走一走吧!2出现小精灵,背景是一座漂亮的宫殿建筑,门口有知识宫字样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欢画画,现在我们来到了知识宫,一起来学学怎样画卡通画,好吗?(动画打开门,出现画图板)教师简单介绍画图板中的菜单栏工具栏和调色板并简单演示在画图软件中画画在演示过程中阐述卡通画的特点:卡通画就是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图

3走出知识宫,大家一定都会画卡通画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画展吧!(欣赏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卡通图片)切换成许多画幅的界面,点击某一幅进行讲解评析 这些都是小朋友们的参赛和得奖作品,我们学习了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熟悉运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就可以向这些同学一样画出精彩的画面了

4老师发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露一手了,我们让小精灵带我们去一个好地方,那里什么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大家想去吗?

小精灵:我发现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跟着我去绘画小天地吧!(找个漂亮的背景,配上动听的轻音乐)

(三)布置作业:学生在画图板中画卡通画,题材不限

(四)展示学生作品(将学生的作品在大屏幕上进行评析)

(五)小精灵与同学们告别: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相处这么长时间,我发现你们都很聪明可爱,我好喜欢你们的绘画作品,希望大家能记得我同学们再见!

第8课 双胞胎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教学难点

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学准备

师:范作彩色纸剪刀水粉颜料排笔等工具材料 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及绘画工具 教学意图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它的图案有一定的含义,常代表平衡和谐,具有优美庄重的美感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画,引入课题

1师出示几幅范画:观察画面,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图案是对称的)

2引入课题: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就是对称对称有单个形体的对称,如蝴蝶剪刀等,也有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对称,它们就象双胞胎一样这节所要上的主要是指两个物体间的对称出示课题双胞胎

让学生明确课题双胞胎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 二引导对称的表现方法

1观察课本范例,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双胞胎的?(生说)2师小结课本表现对称的方法:

(1)对折剪(如游戏)

(2)对折印(如长颈鹿)

(3)对折画(如新疆舞)3进一步引导表现对称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生说)

4师小结其它方法的应用:铅笔拓印复写纸

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的表现方法,并动脑思考,拓展其他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情景?(双人跳水对着镜子练体操花样跳水两个小朋友对面做游戏打乒乓球物体在水里的投影等)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主题?(个生说)

本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挖掘更多的创作主题,进一步认识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3创作步骤:(师示范)

(1)选定主题与方法

(2)设计主体造型(注意构图与色彩)

(3)可适当添加背景 4生制作,师辅导(1)构图造型色彩(2)颜料水份的掌握等

提醒学生在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作业展评:评出你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拓展

1欣赏一些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也是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重要法则 2课后用其它方法制作对称的作品

第九课: 藏书票 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 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绘画用品纸板刻刀水彩颜料毛笔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知识设计藏书票的草图 教学重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自己构图方式的设计 教学过程:

老师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

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个别提问后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交流

学生小组欣赏交流自己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图画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

学生个别展示自己收集的藏书票以及自己了解的有关藏书票的知识

老师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并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学生个别回答后,老师小结,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以及藏书票上拉丁文的意思

老师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最后写上拉丁文 4 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制作藏书票

讲评学生初稿设计情况,为部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活动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一份完整的藏书票 教学重点:按要求做完自己的藏书票 教学难点:刻画稿 教学过程:

复习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及基本特征 2 讲解初稿设计情况

展示设计有创意的作品,针对部分作品要求学生说出修改意见 3 老师强调这节课要求

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4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老师帮助学生涂色印制,最后强调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5 展示并讲评学生作业,活动结束

第十课:我和我的小伙伴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仪器,图片资料,泥塑作品 学具:雕塑泥,彩泥,辅助工具,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1 站立时约六个头长,2 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

教学意图:从感知到认知,初步掌握人体比例规律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2学生自评,互评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3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意图:感受雕塑的空间体积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感受雕塑语言

三深入阶段

1分小组交流,讨论创作内容,2分小组合作,添加场景,完成组群泥塑,用彩泥时还有注意色彩的搭配

教学意图:综合练习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陪养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四作业展评 1小组自评,互评 2师点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1师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

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 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表现新同学

在学生制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新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现几位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等同时强调一起制作时的团结协作

三展示游戏:

随着你的朋友叫什么的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第十一课:那一刻的我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片课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 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 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那一刻的我 二发展阶段:

课件展示运动中的人物,使画面暂停,分析运动中人物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像,并讲解人物在运动时的一些主要特点 创作前,组织学生根据那一刻的我的命题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 布置作业: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今天完成构图,下节课涂色鼓励学生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来表现

第二节

一 交流展示上节课的稿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比较谁的作品更能有新意的表现出那一刻的我 比较谁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人物的连续动作

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是如何表现着几点的 二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的 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三作业展示,评价

·小组交流中,能否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能否在作品中表现出运动中的人物 ·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十二课: 愉快的春游

学习领域:绘画创作课 教材简析:

本课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绿色的春天万物复苏,春游中的美景美不胜收,令学生印象深刻,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造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春游中有意义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创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春游的场面 2巩固已学的取景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春游中有意义情景的构思与表现 教 具:课件录音机

学 具:水彩笔春游的照片 课 时: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

活动一

利用课件进行情景导入请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景物及人物的动态(放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想一下,你在录象中看到了哪些地方的景色?谈创作思路画野餐时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人物野餐的动态上,并强调在环境描绘上要突出春的特点开阔思维还可以如何表现野餐?

活动二:游乐园

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谈游乐场里游乐的细节,如打秋千坐滑梯坐转盘等 活动三:扩展学生思路 如何在画面中体现春 字?

小结: 画中色彩以绿 色调为主,加以适当的鲜花小鸟绿树作点缀,使画面呈现出春天绿色的勃勃生机

如何体现游字的快乐?(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将人物的动态表现出来如野餐时的吃喝坐笑可以使画面非常的生动形象; 游乐场里的跑跳玩等能很好的表现同学们在游乐场里的愉快心情,力求构图合理,主题鲜明

活动四: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商量如何表现春游 第二节

活动一:讲解作画步骤

(1)构思,想一想你准备以什么为主题来表现春游,注意主题鲜明(2)起稿,将主题物画大,居画面的中心,尽量突出主题(3)着色,注意表现春天的特征 活动二:小组合作作画 作业要求:

用绘画形式创作一幅春游的情景 活动三:讲评优秀作业

表扬构图合理,色彩到位,主题突出的学生作业 我们通过春游感受祖国的秀美,生活的幸福

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呢?你打算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回答)第十三课 哪些是相同的

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绘制)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尝试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来表现相同与不同的图形 2.体会相同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用相同与不同的图形来组织画面

难点是让学生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表现相同与不相同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示范作品各种图形学生作品 学具:铅笔记号笔油画棒剪刀固体胶等工具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今天咱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比眼力

放课件,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找别扭,每次都出现两幅非常相似的画,请你从中找出哪些是不同的 学生游戏

刚才的游戏玩得不错,请优胜者说说自己成功的原因(观察仔细等)二发展阶段:

刚才咱们找的是不同的,现在请你从一幅画中找找哪些是相同的 放课件,大家来辨一辨认一认

(让学生欣赏和观察作品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图案的选择可以是学生喜欢的物品或动物,但是图形要相对简单一些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一个有点不同的图案,如不同颜色,不同的图形等)

总结:生活中,谁先学会了发现,谁就拥有了智慧和美丽

说说刚才的画面里,相同的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美感 三创造阶段:

用老师带来的各种图形摆一摆哪些是相同的

小结,再次体会相同的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美感

第二节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用摆的方法表现了哪些是相同的,现在请大家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绘画哪些是相同的 放课件,请学生欣赏 二发展阶段: 示范:

制作作品,可以先画一个图形,再反复剪出或印出几个相同的图形,把其中一个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或者将其中一个画成不同的图形,然后贴在底板上做好 三创作阶段: 作业要求:

·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表现相同与不同的图形 指导中,应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创作 作品完成后,可组织学生互相来辨一辨认一认 拓展

·可利用各种废弃材料来做立体的图形 教学评价

·能否在作品中体现相同与不同的图形 ·能否积极参与班级的自评或互评的活动

第14课 千变万化的帽子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设计制作各种纸制帽子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的帽子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设计各种不同造型的帽子 3.体验制作作品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帽子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搜集各种帽子的图片制成课件 学生:各种彩卡纸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

今天和我一起来到咱们班一同上课的还有我请来的小朋友们,请看屏幕,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带着各种各样的帽子)他们是来跟我们比赛的,比比谁的手最巧,谁的设计的帽子与众不同敢不敢接受挑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设计帽子的课---千变万化的帽子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才叫千变万化?你能说说千变万化指的是帽子哪些方面的变化吗?(引导学生说出 装饰方法材料颜色的变化)

2考考你:在1分钟内,你能把一张彩纸变成几种样子的帽子?

3同学们,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帽子是怎样做的?帽子上哪些地方最吸引你?想一想这些帽子有什么作用?(表演装饰美化)

4你想怎样装饰你手里的帽子?用什么办法?(学生回答)看看老师跟你想的一样吗?(卷折刻挖穿编粘贴)5分小组竞赛:

刚才学习了那么多的方法,下面我来考考你们哪个组学的最好: 这些帽子上装饰的图形是用刚才教的哪些方法制作的呢? 你还能想出其他装饰的方法吗? 6图片说明做法

你知道他们的帽子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课件)7作品欣赏:欣赏各种学生作品

装饰帽子的方法还真不少,看来要想当个帽子设计师,不光要有灵巧的手,还需要有一个充满创意的头脑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四个人的智慧肯定比一个强,我们四个人一组,共同设计装饰一顶帽子比比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帽子即美丽,又形象特殊我今天还带来了相机,我要把你们当中做的最特别最漂亮的帽子拍下来,给小朋友们寄去,让他们也向你们学习学习

三学生制作阶段

多媒体播放音乐,增添课堂愉快的氛围

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完成作品同时对色彩的搭配进行辅导

让全体学生分享个别同学的独特构思和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创作活动,对其创作活动多给予肯定

下次继续完成,并进行展示

第二节

一继续制作: 在制作的过程中,小组长分配好角色,组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完成后再根据该组设计的帽子角色用肢体语言或声音表演 二展示作品,评价作品阶段 1给你的帽子起个名字

2评价谁的帽子做的好色彩搭配最漂亮 五课外拓展

想一想还可以使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帽子?

班级组织一次联欢会,请学生们戴上自己做的各种帽子,进行联欢表演

第15课 漂来漂去的小岛

(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利用白色泡沫板制作小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体验白色泡沫板材料的特性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准备一些泡沫板等材料电脑动画片 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节

一 导入新课:

放动画片鲁宾逊漂流记你想要一座漂来漂去的小岛吗?怎样才能让小岛漂来漂去?

二引导阶段: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对小岛的印象

看课件,分析岛屿的特点,以及岛屿上的动植物的情况 鼓励学生大胆的联想漂来漂去的小岛上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创作阶段:

讨论:我们用什么材料,怎样表现漂来漂去的小岛比较好?

从自己组带来的材料中找出最适合做漂来漂去的小岛的,并说明原因 作业要求:

·用白色泡沫板做小岛,然后在纸上画人物建筑物等,剪下粘贴在小岛上 可以由学生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 教师应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形状风格的小岛材料也可以多样化,以利于激发学生创作愿望 第二节

一 对比哪一组的半成品的质量更好,装饰更加美观 1.看外观 2.看构造 3.看装饰

二互相学习后,继续改进,完成作业

·做完的作业,可放在水里漂浮进行展示评比 教学评价: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能否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风格的小岛

·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第16课 迷宫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制作一立体的迷宫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课前准备:

课前应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的硬纸盒 教学过程: 一玩迷宫:

每组发一个老师制作的迷宫,进行看谁先把玻璃珠滚出来的游戏竞赛 提问:刚才玩的迷宫和平时玩的一样吗? 你像不想利用废旧物品自己做一个迷宫? 二设计迷宫:

分析教材上的几个图例,引导学生分析这分别是对峙和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和装饰才做成的

示范如何将一个纸盒进行改造

基本的做法是:用硬纸片剪制成各种长短不一的长条,采用粘贴的方法,制作成一个纸立体迷宫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创造出样式新颖的迷宫 三制作迷宫:

作业形式,可以由学生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作一立体迷宫 四展示评价:

教学评价:是否会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 ·作品能否体现独特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第17课 电脑美术

(设计·应用)(电脑绘画)本课的要点是在电脑上,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学习要求

·用笔刷工具进行电脑绘画练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 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 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师:刚才两位同学复制出了小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请看老师制作的两张作品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么?

学生发言:象包装纸象桌布象花布象地毯象窗帘 二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方向不一样,上下左右翻转)(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 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三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

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 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C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三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排列是否有规律?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四时装制作和表演 师:我们设计的四方连续纹样可以制作成很多东西!老师现在就把这两张花布(西瓜和小猫图案)制作成两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师现场快速制作马夹和裙子

(激发学生兴趣,直观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与应用)

师:这是两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学想穿穿这件新衣服?(让学生轮流试穿)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怎样?在电视上有没看过时装表演?能不能学走模特步把你这件马夹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时装秀表演:

A让6-8位学生轮流穿上马夹和裙子,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绕教室走一圈!B分组比赛:男同学穿马夹女同学穿裙子比比谁走得最精彩!评出优胜者,掌声给予鼓励

五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机,摆放好鼠标键盘凳子 第18课 会游的玩具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实际上就是会动的玩具系列,通过设计与应用的课程培养学生善于综合运用各种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制作简易的玩具 2.运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一种游动的原理设计并制作会游的玩具

难点:巧用游动的原理设计会游的玩具,并进行造型美的修饰 教学准备:

师:会游的玩具的范作游动原理的课件或范图 生:包装纸盒三合板旧TK板彩色纸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观察会游物体的原理并进行交流 导入阶段

一 初步感知游动物体的原理及其工艺

课前让学生了解游动物体的原理,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的交流和讨论 1组长汇报:该组讨论探究游动物体的原理的制作报告 2师对学生汇报的结果进行小结

3欣赏图片:多方位感知会游的玩具的造型特点 二利用游动的原理制作会游的玩具

1让学生说说游动的物体游动的原理及其造型特点 2师出示范例会游的玩具

3师小结会游的玩具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a制作玩具的模型 b安装游动的设备

c进行造型的修饰,注意颜色的搭配

4生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游动的原理来制作玩具

5让学生利用游动的原理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出玩具 三提升对会游的玩具装饰性的认知

A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

B将作品进行再装饰(小组内互提意见进行修改)C学生展示评议作品

D教师小结,及时指出问题E拓展:游一游比赛游戏

第19课 光的魅力(综合·探索)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光,其实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也要依靠光,只有在光的映衬下,艺术作品才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欣赏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作品

·用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

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图片等各种灯光设备 教学过程:

一感受光的魅力:

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拿出来 让一个学生用一些卡通形象编故事,几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摆放玩偶图片,或者简单构出画面,另一些学生用光源对已构好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照射 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认真地听故事,然后对构图不够合理的大胆提出建议

教师引导:象不像舞台上表演卡通片?比单纯的画面效果好多了是吧?

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把光用蓝色的皱纸包住变成蓝色的光,更符合故事情节的气氛 光从卡通形象的下面往上照,才能有恐怖的效果 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光的魅力,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了解光的魅力: 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光照射下,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白天太阳光下的建筑,晚上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雕塑作品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甚至也可以利用画室里的石膏像,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不同效果,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光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电影幻灯投影片皮影等艺术,来说明艺术与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三探究光的魅力:

在制作作品前,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与粗糙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布置下一次需要的材料

布置学生寻找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下次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第二节

一启发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同学讨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完成作品 二展示光的魅力:

作品完成后,可举办一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提醒同学在展示作品时,要注意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 ·能否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欣赏·评述)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课,主要是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此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制成课件 ·谈谈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

教师把搜集到的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等各种图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我们祖国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方法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墓俑?人们为什么要造它?你知道的墓俑有哪些?

2.看书上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介绍

3.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文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以及了解这些兵马俑在秦始皇陵墓周围所起到的作用 第二节

本节课在网络教室上,鼓励学生正确上网自学习一上网学习:

利用电脑进入人民画报网 网址:

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再选择秦始皇兵马俑,电脑上就会出现秦兵马俑的多幅图片,当鼠标指向某一幅图时,就会出现与此图有关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进行欣赏

二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每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介绍一幅自己搜到的秦兵马俑的图片或文字,总结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以及主要发展过程作一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了解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有多少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地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能否主动地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能否了解欣赏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不同之处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第八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节日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的节日场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2)操行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表演绘画制作表现节日的有关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地体验节日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节日场面的表现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 和造型表现能力.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节日.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节日活动,掌握节日场景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作用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师:有关节日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生:收集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油画棒彩笔).教学思路:(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室里挂些与节日有关的饰品,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节日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的是哪些节日?并尝试介绍与这些节日相关的风俗活动.(3)模仿游戏:学生自己模仿节日活动中人物动作活动的情景,如: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山元宵节看花灯„„体验感受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4)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节日 场景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节日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5)总结示范:老师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节日热闹场面有一定人物造型的画面.(6)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具有节日气氛的画面.主要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节日场景的表现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像,制作具有一定人物动态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并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7)评价展示:学生自主评价为主.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小结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和评价意识.鼓励构思新颖独特的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体现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8)课的拓展:欣赏有关节日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的情感。例如清明节、中秋节„„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第2课 看花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像,让学生了解花灯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操作目标:通过学习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地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绘画花灯 或节日灯市的表现出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过元宵节----花灯活动,掌握花灯和节日 灯市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间艺术节和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最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2、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有关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元宵节----赏灯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花灯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

环境准备:教室里挂些花灯,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教学思路: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供给灯和灯市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展示)

(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3)老师介绍花灯历史:老师结合课件介绍观灯活动的来历及相关花灯的品种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的了解。

(4)展示交流花灯: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花灯,介绍花灯外形、结构、制作及材料方面的特点。

(5)师生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灯市活动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老师示范: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观看花灯时的热闹场面,以灯为主要表现对象。

(7)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能表现灯市热闹气氛的画。(8)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欣赏、评析。

(9)课的拓展:欣赏有关元宵节----赏灯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情感的流露。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观念文化。

第3课 水墨变体画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力,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3)情感目标: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用品的回忆和感受。

2、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表现画面。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名画投影片;补充的名画;范画作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2)欣赏:

方案一: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

方案二:欣赏 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3)讨论:

师:什么是变体画?

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4)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5)尝试练习: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请学生代表上黑板试画,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6)创作水墨变体画:教师示范水墨变体画。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A、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B、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C、墨色的运用:焦、重、浓、淡、清。(7)学生作业练习:

A、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B、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C、勾线后染墨。(8)作业展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9)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效果。(2)欣赏;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3)讨论交流:

讨论;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谈。(4)创作构思:

A、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B、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C、教师点评:构图和内容提要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5)创作练习:

师: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共青团一幅水墨变体画。(6)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

构图要求: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7)评价:让学生针对作业成绩的内容题材、画面构图的表现力进行自评和互评。(8)拓展:将传说中的八仙和门神创作成水墨变体画。

第4课 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教学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用纸条上下穿编。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交流与评价: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

第5课 纸卷魔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操作目标: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3)情感目标: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教学思路:

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课后拓展: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第6课 罐和壶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再把对罐子和壶的欣赏、造型、表现、设计、制作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同过运用多种的手法进行创作,大胆想像,大胆创作,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教学思路:

(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2)欣赏:

A、中国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土、垫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 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教学思路:

1、看陶

A、欣赏艺术大量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

第7课 适合纹样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的适合纹样。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知领域: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2、操作领域:学会除了用颜色绘制,还能够用剪纸、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于格式。

3、情感领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法像力、创造力。能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

1、图案的设计制作、色彩的配合。

2、图案的外形与图案的内容的适用性。

3、纹样设计时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统一性、均衡性与整体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以前画的“花头花叶纹样”真美,它们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朵花儿变来的,今天你们能用这些更多的花儿、树叶拼出更美的图形吗?利用投影仪,让学生用花头花叶实物进行摆拼,大家一起欣赏。

二、讨论,你们觉得它美在何处?若有不足你认为怎样调整会更好吗?

三、利用收集的各种材料进行“拼摆”:如火柴、豆子„„

四、大家摆出了这么多漂亮的纹样,纹样的组织方式各种各样,你们看它们是用了哪些方式?放射、直立,„„大家真了不起,无意中竟摆出了这么多的方式。再看看它们的外框又是什么模样?讨论总结。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适合纹样的最重要的两点要素:外框形状和内部的构成。提出适合纹样的概念。

六、打开书看一看它们是绘制出来的适合纹样,内部构成有自然形,几何形,外部框架形。

七、讨论:说说你的感受。这些纹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应用,除了书中展现的,你们平时还在哪儿见过。

八、课后作业:继续发现、收集、记录平时生活中见到的适合纹样的应用。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将不同的花样置于外框里,比如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不太妥当的地方?

2、将同一种花样,放在不同的框架内。看一看是不是合适。

3、怎样解决不足的地方?教师演示。必须要懂得变形的手法。外框不同,里边的图形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二、这种有外框的纹样,也叫适合纹样。不过真正的适合纹样,一定要先定外框,再画“内部纹样,”这样,既使把外框拿掉,图案也仍然能显示原来的形象。这样的图案才是真正的适合某种外形的图案。

三、设计纹样。

外框形状的选择、设计,内部构成的选择、设计,色彩的选择、设计纹样

一、也分两种,一种是对称,一种是平衡。

1、对称纹样:可用复制的方法画出全貌,对称的纹样只需要画出一半结构,然后把纸盖在上面,用铅笔描出轮廓。再把纸翻过来,用铅笔刻印,既得整个纹样的结构。

2、平衡的纹样:比较难处理,要注意运用,纹样的描绘方法一般的点、线、面三种方法,每种方法本身有不少变化,三种方法又经常结合运用。为了说明每种方法的特点,要让学生多欣赏不同范围,还可以绘制三幅范图,画上的纹样一半是轮廓线,另一半分别暖和点、线、面描绘,以便比较。

四、上色稿上的颜色在图形中也有完全对称的,也有规则内稍有变化的。

五、图案教学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工作学习习惯,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联系实际,加以运用。能增强美化生活的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燥,掌握装饰语言和形式美的规律,锻炼形象思维和设计意图的表现力,进而提高设计技能和艺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各项设计,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六、一堂课的作业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多做练习,循序渐进。每次作业的纹样结构要由简到繁,色彩由单纯到丰富,使学生每次作业在色彩认识上的所收获。

第8课 画汽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汽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儿童对汽车有浓厚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汽车的回忆、观察,从而大胆想象,细心设计,使学生体会思考、设计的乐趣。

教学目标 :

显性目标: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学习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外形特点。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

教学重、难点: 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点及表现。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请看,老师刚在黑板上设计了一幅山城交通图(空立交桥),你们帮老师看看,还缺少些什么?

(立交桥上没有汽车)

2.老师正准备画呢,画什么样的汽车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汽车图片,识别汽车种类)

3.这么多汽车,老师都挑花眼了,不知道画什么汽车好了?干脆请同学们帮老师设计汽车好吗?

(揭示课题:画汽车)

二、分析研究,探究学习1.反问:你们会画汽车吗?

2.考一考:从汽车的外表看,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车轮、车灯、车厢、驾驶室等)3.演示画法:车轮 车身 装饰

4.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 l 那些作业 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

l 那些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l 你喜欢那辆汽车,为什么?

三、引导学生,拓展创新

1.我们山城的地形特别,什么样的汽车更能适应有山有水的地形呢? 2.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3.老师将从同学们画的汽车中选择适当的汽车贴在《山城交通图》中。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及时纠正学生画幅过小的问题;

2.及时展示表现夸张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汽车的主要特征; 3.及时展示功能创新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设计;

五、展示、欣赏与评价

1.邀请创意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介绍所画汽车的功能;

2.学生将画的汽车作品剪下来,根据汽车的功能贴在交通图中相应的位置,组成一幅完整的《山城交通图》。

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帮老师完成了《山城交通图》,而且还都成了很棒的“汽车造型设计师”。

2.不过,要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可不那么容易哟,你还需要了解很多的有关汽车的知识。

(如:汽车为什么能在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哪些机器?汽车是谁发明的?等)3.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资料或和家长研究一下,再将你所知道的答案告诉老师 第9课 我设计的车

教材分析:省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以车为主题的单元中,从了解车、画车、设计车、制作车一系列渐进有序地安排了四课内容,本课是第二课。前一课是让学生描绘了现实中的各种车。显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了解车的基础上进行车辆的设计创造;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接受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教育;同时在技能领域提高学生对各种造型车的描绘、使用能力,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创造地设计车”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及如何创造”也就成了本课的学习难点。对此重、难点,我设计:从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继而从车辆的造型及功能上,展开对车的造型的创造;计划使用“象形、拟物”的设计方法,激发学生进行联想,从而对车的外形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开发“车功能创造”时,计划以小品内容感染学生思考——你希望未来的车具有怎样的功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的相互讨论及回答中相互丰富学生的创想,从而解决本课重、难点。

以本人对新课程标准的浅薄的认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宗旨: 设置了让学生自演小交警;

让学生当车辆的设计师,自行设计;

让学生争当小讲解员,以展示会的方式相互展示作品; 让苏苑电视台的小摄像师、小记者、小主持人进行现场直播,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实际效用,并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协助小主持人进行现场直播。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具体过程如下:

一、小品导入,学习新课

1、小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当一会设计师,进行车辆设计。[出示课题:我设计的车]。我们小荷电视台的小记者,听说我们班要进行“我设计的车”这一活动,特来进行拍摄并在“校园”节目中报道我们的活动过程和我们设计的作品,大家欢迎不欢迎? { 通过小摄像师的加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表现能在电视台播出,极大的刺激了学生表现欲望及强烈的成就感。}

2、小主持人:在活动前,我特邀了我校的两位小交警,来谈谈他们的工作,因为他们对马路上的车辆最熟悉了。

3、小交警表演小品:

①、灰色小交警(挂有“灰色小交警”胸卡):

各位设计师们,我是来自“过去”世界的交警,每天工作在一辆辆老式车子的穿梭中,看着样子老旧、色彩单一的车子拥塞的路口,真是又繁忙、又没乐趣。

(教师作为工作人员,在背投电视上放各种造型的车子行进的实镜录像)唉!同学们请帮帮我,设计些“美车”来吧?

②、彩色小交警(挂有“彩色小交警”胸卡):

我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交警,在马路上看着各种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车子轻轻在我身边驶过,还能听到随车飘过的优美音乐,啊!工作就是享受!

(彩警说话时,背投电视上放各种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动物造型车子开过的动画。){ 通过本环节,在小交警生动的表演及课件的展示中感染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局部领略了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动物车辆,初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③灰色小交警:哇!真是美妙了,未来世界的人们真聪明,把车子的造型都设计成了各种可爱的动物的造型!色彩也非常鲜艳。④彩色小交警: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造型美观的常见用品或植物的造型都可以用来设计车子的外形,至于到底用什么物体的造型更美观、有趣,那就要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啦!

同学们讨论候进行描述。

(教师作为书记员进行板书:鞋子型、书包型、人型„)

{在上一步学生初步感受到能用动物造型来设计车辆时的小小的激动与兴奋中,继续用小交警谈话,进一步开拓车辆造型上的象形联想的创作思路。} ⑤、灰色小交警:我还想问一问,那这些车子除了外形美观、有趣,它的功能怎样呢? ⑥、彩色小交警:我们未来世界的车子的功能太强大了,除了基本的跑步的功能,还有会变形的功能、会下水的功能、车箱里也有各种功能,能让你坐进去了,舒服得不想下车。{继续开拓学生在车辆功能方面的创造思路,以小交警语言感染学生未来世界车辆在功能上的美妙、强大} ⑦、灰色小交警:有这么悬吗?

⑧、彩色小交警:当然,在我们未来世界,车子制造科技发展太快了,不是我吹牛,只有你想不到的车子的功能,没有实现不了的功能!同学们,你们想让车子具有什么功能呢?尽情的想吧,任何大胆的想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未来世界里实现!

{最后以小交警语言中“无所不能”的实现车辆的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在车辆功能方面的妙想。至此,为学生的创作激情及思维开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学生不拘泥于现实,大胆想象出独特奇妙的车”的目标以接近实现。}

1、小主持人:同学们,未来世界的车子真是太美妙了,不单造型美观有趣,而且功能强大 [师板书:造型、功能],你想设计什么造型和功能的未来车子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尽情的展开讨论!

(教师作为书记员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通过教师的小结,让学生在迫切想创造的激情中明确思路}

2、学生讨论。师作为顾问深入各小组做必要的引导,开拓学生思路。{在小组的讨论中,相互影响、切实让学生多角度的想象创造}

3、学生回答各自的设想 [在学生回答时,归纳板书学生所回答的内容在造型及功能下的类别(看板书设计)]

4、小主持人:下面就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把大胆设想表现出来了,不过,我们小荷电视台的摄像师肯定要拍摄我们的作品,想不想让你的作品在电视上的效果更好、更清晰呢? 那可要听听我们小摄像师的意见!

5、小摄像师:同学们,请看我们以前拍摄过的作品,同学们只要作一下对比,就知道怎么画效果才好!

小摄像师展示录像:两组对比,第一组比较:一副构图饱满,一幅构图太空,画面过小;第二组比较:一副用黑线钩轮廓,画面清晰,一幅用彩色勾线,画面太花,结构不清稀。{以小摄像师的实际经验来指导、启发学生在作画时有关构图等画面效果的正确把握}

6、师作为顾问,引导学生对比回答

7、摄像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满意

8、师讲述作业展示方法:同学们在完成作品后,把作品贴在自己小组的一块小黑板上。我们将开展一个“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

9、学生作业。老师把贴有“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第___小组”字样的小黑板分发给各小组。

8、老师巡回辅导,小主持人、摄像师也巡回拍摄、查看,帮助老师在构图上作辅导。

二、“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

1、先画好的学生把作品贴到小黑白上,并且可以参观别的小组的创作。

2、让学生每组推荐一名讲解员,负责向全班介绍本组的作品,小组内其它同学要向本组的讲解员说明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

3、展示会开始,各小组把本组的小黑板挂在教室前面和后面,同学自由参观,每一小组讲解员向观众介绍本组同学的作品。

4、学生回座位,评论自己觉得好的作品。

{通过以上新颖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欣赏、学习,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5、小主持人主持,教师作为顾问总结,进行爱创新、爱科学的教育。我设计的车 造型: 功能: 水果形 变形功能

生活用品形 生活服务功能 动物形 科学探索功能

第10课 我造的车(利废工艺)

[设计意图] 对于孩子,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汽车博览会的系列活动,对汽车的外型、特征、内部构造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了积极也要造其车的愿望。为了满足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我设计了利用废旧纸盒制作小汽车的艺术活动,力求让他们感受作为车成小主人的骄傲与自豪。活动目标]

1、,感受创作活动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丰富汽车的有关知识,运用各种材料以及剪、割、粘贴等方法制作汽车。

3、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大胆创作。[活动准备]

1、一起收集各种汽车模型,各种汽车图片,并布置成汽车展览会,并对自己收集的汽车有一定的了解。

2、各种废旧材料、剪刀、壁纸刀、胶水等。

3、磁带录、音机,教师制作的范例一个。[活动过程](一)、参观、交流,引发兴趣。

1、参观共同布置的汽车展览会,并请他们向小朋友介绍自己收集的汽车的车型名称和特征,丰富有而更多汽车的经验。

2、讨论:汽车从哪里来?

(二)、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尝试创作汽车。

1、激发幼儿的创造的欲望:师:“你愿意生产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吗。

2、教师出示并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启发运用已有的剪、割、粘贴等技能进行制作。

3、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参照汽车玩具、模型等进行制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材料。(2)知道过程中鼓励与同伴合作创作,合理分工。

(3)鼓励帮助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制作轮子?如何将轮子与车厢连接紧密等。(4)提醒在使用壁纸刀、剪刀过程中的安全,使用胶水后擦手。(三)、分享创作成果,体验成功快乐。

1、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关注他人作品的不同之处。

2、相互评价,大胆表达对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

3、音乐游戏:《快乐的小司机》。(四)、活动延伸

1、收集废旧物品放在区域内,供随时创作。

2、在美工区内,设计未来的汽车。

第11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过程与方法: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对比的学习教师活动

1、展示彩色围巾

2、请学生讨论:说出有哪些颜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课题(板书)学生活动欣赏课件图片

(二)、讲授课程:

1、色彩对比: 对比色 同类色 邻近色

2、教师通过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三种色彩对比的表现特点:

对比色对比:容易形成兴奋热烈的色彩气氛、强劲活跃的色彩节奏和响亮的色彩力度。<加入主宾色的知识> 同类色对比: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色彩关系、和谐的画面气氛和统一的画面基调。邻近色对比:容易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色彩面貌。出示范图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师活动 A、展示图片

B、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给人的色彩感受 C、归纳(板书)D、出示范画,请学生说说刚刚学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并进行评价

E、出示家居图片,让学生找找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有没有在画面上有体现 F、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对比色 G、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

2、找出美术作品作品运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这些色彩间的关系。

3、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画,并说出理由

4、说说平时遇见过的对比色的运用

5、思考生活中的这些颜色的用色特点

四、学生练习:

以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做基础,来给老师发的童话村落着色。(练习形式:男女分配)

1、提出练习要求: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进行上色。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

五、评价:

第12课 染纸

教材分析:“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卷、揉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浸、擦、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操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染色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体会互相帮助带来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启发学生表现、创造。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课题字(美丽的染纸)、生宣纸、彩色墨水、毛笔、水、调色盘、抹布、白纸、各种染纸作品、书签、乐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手指操

(二)激趣导入(出示手工扎染衣服)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出示衣服)你们知道这种别致的纹样是怎么来的吗?它是扎染出来的。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印染工艺。

2.说起扎染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很久以前,有个人不小心将衣服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他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部分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色方法的试验,终于在试验中发明了扎染。往往不经意的一点,只要你善于发现和研究,你就有可能成为发明者。

3.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人们用它来打扮自己,美化生活,就连外国人也十分喜欢它呢。(出示扎染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手法——染纸。(板书课题:染纸)

(三)新授

1.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打开自学一分钟。

2.现在,老师要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你猜她是谁?(出示小白: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勤劳、爱干净的小白兔,我叫小白,瞧我染了一幅漂亮的染纸,身上一点都没脏,黄老师夸我真棒,还奖励我一个大拇指呢。她还准备了一些奖品给你们呢!有信心争取吗?)。小白爱干净,你们应该怎么样?(生答)欣赏了小白的染纸,你认为她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生讨论、回答,师板书:折、染、展)知道了步骤,你想不想动手试一试?那就赶快用你手中的材料先折成米字折,再染一染,看谁染的既快又好。(放音乐,生染,可以合作,也可以一个人试试,发现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3.(贴作品、生谈看法,生提问题,生解决,师板书)没染透怎么办,染得好的学生上台介绍方法,(引导生发现染法,师补充)

4.刚才,我们是折成米字折来染的,不同的折法染出的效果也不同,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折法示意图和染纸作品,你还有不同的折法吗?(生折)

(四)、作业要求(多媒体出示小白,说: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我有很多小伙伴,它们也非常喜欢染纸作品,你们能染出漂亮的作品送给他们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五)、生练习,师巡回辅导(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六)、想象创造自我评价并发奖: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掌声鼓励。

(七)、深入研究,发散性思维:同学们,这些染纸太美了,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有什么用途?干什么用?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特的作品来。(出示折纸、剪贴、装饰、花瓶等装饰画供欣赏,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八)、小结: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板书: 染纸 制作过程:折、染、展

几种染法:浸染、点染、浓破淡、等

第13课 套色纸版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6页的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

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

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拓展学生对绘画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2、根据画稿分色的要求制作“副版和主版”并进行套色练习分印,体验套色纸版画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

3、通过纸版画的教学使学生感受纸版画的特殊美感,并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细致精巧的劳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版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是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套色拓印是难点。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纸、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

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

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展评。

五、反思、拓展。

课后可参观。可展示。也可以上网查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它的艺术特色。

第14课:看新闻,画新闻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热爱祖国的情感

2、画面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3、色彩配全了新闻的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面主次分明

2、色彩和谐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

范画数幅,录象

教学过程:

一、看新闻,说新闻

1、观看新闻:新闻联播

2、说新闻

师:我们一年年更加懂事,越来越关注这个世界。讨论一下,近来的重大新闻。

(1)学生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二、欣赏范画,以供欣赏

1、出示各种范画,以供欣赏

(1)《抗洪救灾》

(2)《买彩票》

(3)《冬季奥运会》

2、评论

(1)画面是否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2)色彩配合了新闻的内容。

(3)画面精彩。

三、学生作画

1、选一些重大新闻来表现

2、老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

2、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综合评价 第18课 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教材分析:

本课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前提下的一节美术课,它打破了以往教学的常规,在网络这个无限的空间内,运用电脑、鼠标进行绘画和创作。这节课以“十运会”为主线,以“小小设计师”为契机,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广阔的网络中,通过大量图片、文字等资料的欣赏和认识,进行总结、提升,设计并绘画出富有时代感的小设施。教学目标:

1、认识与感知:能够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等方面了解生活中的小设 施,并认识这些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体验与想象:通过认知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库中的实物,感受现有设施 的不足,运用﹢、﹣的方法进行想象,从而创作出独具创新的小设施。

3、实践与操作: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并掌握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运用方法,绘画出奇特的效果。

教学重点:在大量的信息中,学会筛选,补充不足,为自己的绘画做铺垫。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电脑绘画工具,通过用笔、用色练习,熟练掌握电脑绘画的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小设施资料库(图片、文字等资料)、优秀作品。学生: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借“十运”契机,扬创作激情。

1、欣赏图片,了解创作意图。

以“十运会”为引子,通过欣赏建设中的奥体场馆图片,了解本课的创作意图。

2、点明主题,激发创作情感。

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十运会”作贡献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适合未来建邺“小设施”,以较高的文明素质和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3、揭示课题,展示课件。

二、体验创作

1、认识“小设施”

通过幻灯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图片。在此过程中,教师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装饰性等方面介绍具有特殊功能的小设施,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小设施?”。: A、防窃听式电话亭 B、残疾人专用电梯 C、太阳能路灯 D、自动饮水器 E、„„

2、寻找“小设施”

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对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并可就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如: 色彩搭配如何?

造型给人以怎样的感觉? 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等等

2、发现“小设施”(1)、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提供网络资源——“小设施资料库”,并让同座位两名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入“资料库”自主学习,查阅资料,选择一幅让你印象最深的图片,重点从“优”、“缺”方面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2)、汇报总结。

由组长概括总结小设施的种类:休闲椅、路灯、书报亭、饮水器、电话 亭、候车台、电梯、广告灯箱、垃圾桶等。

4、设计“小设施”

通过以上对小设施的基本认识到进入“资料库”后对小设施的深入认识,综合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5、创作“小设施”(1)、教师示范

教师以幼儿为服务对象,设计一个休闲椅,并讲解作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A、构图:线与线之间要连接在一起。B、结构:表现出基本结构及层次关系。C、用色:具有时代特色及艺术性。

D、用笔:灵活运用点、线、面,钢笔、铅笔、喷枪运用自如。E、整体: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价值。(2)、作品欣赏

欣赏优秀大师作品及部分优秀学生习作。(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

用广播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设计有创意的、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作品进行评价。

四、拓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平时收集到的有关知识,随时添加到“小设施资料库”中来,供更多的同学查阅、学习。也可以有什么好的创意,随时进行修改。

第五篇:苏教第八册美术教案

苏 教 版 第 八 册 美 术 教 学 目 标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目标任务: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时安排: 第一周:节日 第二周:看花灯 第三周:水墨变体画 第四周:穿穿编编 第五周:纸卷魔术 第六周:罐和壶 第七周:适合纹样 第八周:车

第九周:我设计的车 第十周:我造的车 第十一周:乘车印象

第十二周:色彩的对比和和谐 第十三周:染纸

第十四周:套色纸版画 第十五周:看新闻,画新闻 第十六周:石头中的生命 第十七周:环境小设施

第十八周: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第一课 节 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的节日场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表演绘画制作表现节日的有关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地体验节日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节日场面的表现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 和造型表现能力.教学重点: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节日.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节日活动,掌握节日场景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作用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室里挂些与节日有关的饰品,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节日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的是哪些节日?并尝试介绍与这些节日相关的风俗活动.(3)模仿游戏:学生自己模仿节日活动中人物动作活动的情景,如: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山元宵节看花灯„„体验感受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二、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节日场景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节日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三、总结示范:老师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节日热闹场面有一定人物造型的画面.四、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具有节日气氛的 画面.主要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节日场景的表现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像,制作具有一定人物动态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体会 创作的快乐;并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五、评价展示:学生自主评价为主.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小结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和评价意识.鼓励构思新颖独特的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体现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六、课的拓展:欣赏有关节日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的情感。例如清明节、中秋节„„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课 看 花 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像,让学生了解花灯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通过学习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地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绘画花灯或节日灯市的表现出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

(3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过元宵节----花灯活动,掌握花灯和节日 灯市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间艺术节和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最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课前准备:有关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元宵节----赏灯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花灯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

环境准备:教室里挂些花灯,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2、建议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思路: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供给灯和灯市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展示)

(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3)老师介绍花灯历史:老师结合课件介绍观灯活动的来历及相关花灯的品种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的了解。

(4)展示交流花灯: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花灯,介绍花灯外形、结构、制作及材料方面的特点。

二、学生练习

三、大家评议

第二课时

(5)师生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灯市活动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老师示范: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观看花灯时的热闹场面,以灯为主要表现对象。(7)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能表现灯市热闹气氛的画。

(8)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欣赏、评析。

(9)课的拓展:欣赏有关元宵节----赏灯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情感的流露。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观念文化。

第三课 水墨变体画

教学目标

(1)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2)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力,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3)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用品的回忆和感受。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表现画面。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名画投影片;补充的名画;范画作品。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欣赏:

方案一: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

方案二:欣赏 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3)讨论:

师:什么是变体画?

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二、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

三、尝试练习: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请学生代表上黑板试画,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

四、创作水墨变体画:教师示范水墨变体画。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A、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B、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C、墨色的运用:焦、重、浓、淡、清。

五、学生作业练习:

A、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B、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C、勾线后染墨。

六、作业展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七、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效果。

二、欣赏;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

三、讨论交流:

讨论;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谈。

四、创作构思:

A、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B、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C、教师点评:构图和内容提要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五、创作练习:

师: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共青团一幅水墨变体画。

六、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

构图要求: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七、评价:让学生针对作业成绩的内容题材、画面构图的表现力进行自评和互评。

八、拓展:将传说中的八仙和门神创作成水墨变体画。

第四课 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 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

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

第二课时

一、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用纸条上下穿编。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二、交流与评价: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三、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

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

第五课 纸卷魔术

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

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

一、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三、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四课后拓展:

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第六课 罐和壶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2)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 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

(2)欣赏:

A、中国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土、垫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 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教学思路:

1、看陶

A、欣赏艺术大量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

第7课 适合纹样

教学目标:

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2、学会除了用颜色绘制,还能够用剪纸、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于格式。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法像力、创造力。能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

1、图案的设计制作、色彩的配合。

2、图案的外形与图案的内容的适用性。

3、纹样设计时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统一性、均衡性与整体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以前画的“花头花叶纹样”真美,它们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朵花儿变来的,今天你们能用这些更多的花儿、树叶拼出更美的图形吗?利用投影仪,让学生用花头花叶实物进行摆拼,大家一起欣赏。

二、讨论,你们觉得它美在何处?若有不足你认为怎样调整会更好吗?

三、利用收集的各种材料进行“拼摆”:如火柴、豆子„„

四、大家摆出了这么多漂亮的纹样,纹样的组织方式各种各样,你们看它们是用了哪些方式?放射、直立,„„大家真了不起,无意中竟摆出了这么多的方式。再看看它们的外框又是什么模样?讨论总结。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适合纹样的最重要的两点要素:外框形状和内部的构成。提出适合纹样的概念。

六、打开书看一看它们是绘制出来的适合纹样,内部构成有自然形,几何形,外部框架形。

七、讨论:说说你的感受。这些纹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应用,除了书中展现的,你们平时还在哪儿见过。

八、课后作业:继续发现、收集、记录平时生活中见到的适合纹样的应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将不同的花样置于外框里,比如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不太妥当的地方?

2、将同一种花样,放在不同的框架内。看一看是不是合适。

3、怎样解决不足的地方?教师演示。必须要懂得变形的手法。外框不同,里边的图形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二、这种有外框的纹样,也叫适合纹样。不过真正的适合纹样,一定要先定外框,再画“内部纹样,”这样,既使把外框拿掉,图案也仍然能显示原来的形象。这样的图案才是真正的适合某种外形的图案。

三、设计纹样。

外框形状的选择、设计,内部构成的选择、设计,色彩的选择、设计纹样

一、也分两种,一种是对称,一种是平衡。

1、对称纹样:可用复制的方法画出全貌,对称的纹样只需要画出一半结构,然后把纸盖在上面,用铅笔描出轮廓。再把纸翻过来,用铅笔刻印,既得整个纹样的结构。

2、平衡的纹样:比较难处理,要注意运用,纹样的描绘方法一般的点、线、面三种方法,每种方 法本身有不少变化,三种方法又经常结合运用。为了说明每种方法的特点,要让学生多欣赏不同范围,还可以绘制三幅范图,画上的纹样一半是轮廓线,另一半分别 暖和点、线、面描绘,以便比较。

四、上色稿上的颜色在图形中也有完全对称的,也有规则内稍有变化的。

五、图案教学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工作学习习惯,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联系实际,加以运用。能增强美化生活的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燥,掌握装饰语言和形式美的规律,锻炼形象思维和设计意图的表现 力,进而提高设计技能和艺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各项设计,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六、一堂课的作业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多做练习,循序渐进。每次作业的纹样结构要由简到繁,色彩由单纯到丰富,使学生每次作业在色彩认识上的所收获。

第8课 画汽车

教学目标 :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学习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外形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

教学重、难点:

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点及表现。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请看,老师刚在黑板上设计了一幅山城交通图(空立交桥),你们帮老师看看,还缺少些什么?

(立交桥上没有汽车)

2.老师正准备画呢,画什么样的汽车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汽车图片,识别汽车种类)

3.这么多汽车,老师都挑花眼了,不知道画什么汽车好了?干脆请同学们帮老师设计汽车好吗?

(揭示课题:画汽车)

二、分析研究,探究学习1.反问:你们会画汽车吗?

2.考一考:从汽车的外表看,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车轮、车灯、车厢、驾驶室等)3.演示画法:车轮 车身 装饰

4.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 l 那些作业 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

l 那些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l 你喜欢那辆汽车,为什么?

三、引导学生,拓展创新

1.我们山城的地形特别,什么样的汽车更能适应有山有水的地形呢? 2.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3.老师将从同学们画的汽车中选择适当的汽车贴在《山城交通图》中。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及时纠正学生画幅过小的问题;

2.及时展示表现夸张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汽车的主要特征; 3.及时展示功能创新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设计;

第二课时

五、展示、欣赏与评价

1.邀请创意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介绍所画汽车的功能;

2.学生将画的汽车作品剪下来,根据汽车的功能贴在交通图中相应的位置,组成一幅完整的《山城交通图》。

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帮老师完成了《山城交通图》,而且还都成了很棒的“汽车造型设计师”。

2.不过,要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可不那么容易哟,你还需要了解很多的有关汽车的知识。

(如:汽车为什么能在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哪些机教材分析:省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器?汽车是谁发明的?等)

3.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资料或和家长研究一下,再将你所知道的答案告诉老师

第9课 我设计的车

教学目标

是在了解车的基础上进行车辆的设计创造;在培养学生 创造能力的同时,接受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教育;同时在技能领域提高学生对各种造型车的描绘、使用能力,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从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继而从车辆的造型及功能上,展开对车的造型的创造;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一、小品导入,学习新课

1、小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当一会设计师,进行车辆设计。[出示课题:我设计的车]。我们小荷电视台的小记者,听说我们班要进行“我设计的车”这一活动,特来进行拍摄并在“校园”节目中报道我们的活动过程和我们设计的作品,大家欢迎不欢迎?

{ 通过小摄像师的加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表现能在电视台播出,极大的刺激了学生表现欲望及强烈的成就感。}

2、小主持人:在活动前,我特邀了我校的两位小交警,来谈谈他们的工作,因为他们对马路上的车辆最熟悉了。

3、小交警表演小品:

①、灰色小交警(挂有“灰色小交警”胸卡):

各位设计师们,我是来自“过去”世界的交警,每天工作在一辆辆老式车子的穿梭中,看着样子老旧、色彩单一的车子拥塞的路口,真是又繁忙、又没乐趣。

(教师作为工作人员,在背投电视上放各种造型的车子行进的实镜录像)唉!同学们请帮帮我,设计些“美车”来吧?

②、彩色小交警(挂有“彩色小交警”胸卡): 我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交警,在马路上看着各种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车子轻轻在我身边驶过,还能听到随车飘过的优美音乐,啊!工作就是享受!

(彩警说话时,背投电视上放各种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动物造型车子开过的动画。){ 通过本环节,在小交警生动的表演及课件的展示中感染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局部领略了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动物车辆,初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③灰色小交警:哇!真是美妙了,未来世界的人们真聪明,把车子的造型都设计成了各种可爱的动物的造型!色彩也非常鲜艳。

④彩色小交警: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造型美观的常见用品或植物的造型都可以用来设计车子的外形,至于到底用什么物体的造型更美观、有趣,那就要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啦!

第二课时

一 同学们讨论候进行描述。

(教师作为书记员进行板书:鞋子型、书包型、人型„)

{在上一步学生初步感受到能用动物造型来设计车辆时的小小的激动与兴奋中,继续用小交警谈话,进一步开拓车辆造型上的象形联想的创作思路。} ⑤、灰色小交警:我还想问一问,那这些车子除了外形美观、有趣,它的功能怎样呢? ⑥、彩色小交警:我们未来世界的车子的功能太强大了,除了基本的跑步的功能,还有会变形的功能、会下水的功能、车箱里也有各种功能,能让你坐进去了,舒服得不想下车。

{继续开拓学生在车辆功能方面的创造思路,以小交警语言感染学生未来世界车辆在功能上的美妙、强大} ⑦、灰色小交警:有这么悬吗?

⑧、彩色小交警:当然,在我们未来世界,车子制造科技发展太快了,不是我吹牛,只有你想不到的车子的功能,没有实现不了的功能!同学们,你们想让车子具有什么功能呢?尽情的想吧,任何大胆的想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未来世界里实现!

{最后以小交警语言中“无所不能”的实现车辆的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在车辆功能方面的妙想。至此,为学生的创作激情及思维开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学生不拘泥于现实,大胆想象出独特奇妙的车”的目标以接近实现。}

1、小主持人:同学们,未来世界的车子真是太美妙了,不单造型美观有趣,而且功能强大 [师板书:造型、功能],你想设计什么造型和功能的未来车子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尽情的展开讨论!

(教师作为书记员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通过教师的小结,让学生在迫切想创造的激情中明确思路}

2、学生讨论。师作为顾问深入各小组做必要的引导,开拓学生思路。{在小组的讨论中,相互影响、切实让学生多角度的想象创造}

3、学生回答各自的设想 [在学生回答时,归纳板书学生所回答的内容在造型及功能下的类别(看板书设计)]

4、小主持人:下面就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把大胆设想表现出来了,不过,我们小荷电视台的摄像师肯定要拍摄我们的作品,想不想让你的作品在电视上的效果更好、更清晰呢?

那可要听听我们小摄像师的意见!

5、小摄像师:同学们,请看我们以前拍摄过的作品,同学们只要作一下对比,就知道怎么画效果才好!

第三课时

小摄像师展示录像:两组对比,第一组比较:一副构图饱满,一幅构图太空,画面过小;第二组比较:一副用黑线钩轮廓,画面清晰,一幅用彩色勾线,画面太花,结构不清稀。

{以小摄像师的实际经验来指导、启发学生在作画时有关构图等画面效果的正确把握}

6、师作为顾问,引导学生对比回答

7、摄像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满意

8、师讲述作业展示方法:同学们在完成作品后,把作品贴在自己小组的一块小黑板上。我们将开展一个“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

9、学生作业。老师把贴有“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第___小组”字样的小黑板分发给各小组。

8、老师巡回辅导,小主持人、摄像师也巡回拍摄、查看,帮助老师在构图上作辅导。

二、“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

1、先画好的学生把作品贴到小黑白上,并且可以参观别的小组的创作。

2、让学生每组推荐一名讲解员,负责向全班介绍本组的作品,小组内其它同学要向本组的讲解员说明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

3、展示会开始,各小组把本组的小黑板挂在教室前面和后面,同学自由参观,每一小组讲解员向观众介绍本组同学的作品。

4、学生回座位,评论自己觉得好的作品。

{通过以上新颖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欣赏、学习,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5、小主持人主持,教师作为顾问总结,进行爱创新、爱科学的教育。我设计的车 造型: 功能: 水果形 变形功能

生活用品形 生活服务功能 动物形 科学探索功能 „„„„

第10课 我造的车(利废工艺)

教学目标

1、感受创作活动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丰富汽车的有关知识,运用各种材料以及剪、割、粘贴等方法制作汽车。

3、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大胆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各种材料以及剪、割、粘贴等方法制作汽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1、一起收集各种汽车模型,各种汽车图片,并布置成汽车展览会,并对自己收集的汽车有一定的了解。

2、各种废旧材料、剪刀、壁纸刀、胶水等。

3、磁带录、音机,教师制作的范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参观、交流,引发兴趣。

1、参观共同布置的汽车展览会,并请他们向小朋友介绍自己收集的汽车的车型名称和特征,丰富有而更多汽车的经验。

2、讨论:汽车从哪里来?

(二)、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尝试创作汽车。

1、激发幼儿的创造的欲望:师:“你愿意生产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吗。

2、教师出示并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启发运用已有的剪、割、粘贴等技能进行制作。

3、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参照汽车玩具、模型等进行制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材料。(2)知道过程中鼓励与同伴合作创作,合理分工。

(3)鼓励帮助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制作轮子?如何将轮子与车厢连接紧密等。

(4)提醒在使用壁纸刀、剪刀过程中的安全,使用胶水后擦手。

(三)、分享创作成果,体验成功快乐。

1、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关注他人作品的不同之处。

2、相互评价,大胆表达对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

3、音乐游戏:《快乐的小司机》。(四)、活动延伸

1、收集废旧物品放在区域内,供随时创作。

2、在美工区内,设计未来的汽车。

第11课 乘车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乘车时的不同情形,体会乘车时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能以各种人物动态表现出乘车时的情景,并学习必要的构图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过对乘车的种种印象的讨论,去发现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闪光点,宣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

教学重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方式,回忆乘车时印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乘车印象,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课时安 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感知与体验

教师提供房车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房车的外部----原来是一辆车,由此导入本课主题:乘车印象。

二、学习与创作

1、学生回忆乘坐各种车辆的种种感受与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画一画。

2、针对黑板上的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绘画情况,选择下一步的教学策略:绘画创作的指导重点放在人物动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构图的表现方法。

构图----画面的安排可选择车厢内的满构图或车厢外的大范围的构图。

人物----示范各种相关动态,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间的高低变化与前后遮挡。

3、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

4、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乘车印象》。

三、评价与反思

1、看赏同学们的作品。

2、可将学生作品汇集成册。

四、小结学习情况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学目标:

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对比的学习教师活动

1、展示彩色围巾

2、请学生讨论:说出有哪些颜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课题(板书)学生活动欣赏课件图片

(二)、讲授课程:

1、色彩对比:

2、教师通过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三种色彩对比的表现特点:

对比色对比:容易形成兴奋热烈的色彩气氛、强劲活跃的色彩节奏和响亮的色彩力度。<加入主宾色的知识> 同类色对比: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色彩关系、和谐的画面气氛和统一的画面基调。邻近色对比:容易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色彩面貌。出示范图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A、展示图片

B、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给人的色彩感受 C、归纳(板书)D、出示范画,请学生说说刚刚学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并进行评价

E、出示家居图片,让学生找找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有没有在画面上有体现 F、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对比色 G、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三、欣赏作品

1、找出美术作品作品运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这些色彩间的关系。

2、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画,并说出理由

3、说说平时遇见过的对比色的运用

4、思考生活中的这些颜色的用色特点

四、学生练习:

以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做基础,来给老师发的童话村落着色。(练习形式:男女分配)

1、提出练习要求: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进行上色。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

第13课 染纸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染色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体会互相帮助带来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启发学生表现、创造。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课题字(美丽的染纸)、生宣纸、彩色墨水、毛笔、水、调色盘、抹布、白纸、各种染纸作品、书签、乐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手工扎染衣服)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出示衣服)你们知道这种别致的纹样是怎么来的吗?它是扎染出来的。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印染工艺。

2.说起扎染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很久以前,有个人不小心将衣服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他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部分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色方法的试验,终于在试验中发明了扎染。往往不经意的一点,只要你善于发现和研究,你就有可能成为发明者。

3.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人们用它来打扮自己,美化生活,就连外国人也十分喜欢它呢。(出示扎染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新授

1.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打开自学一分钟。

2.现在,老师要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你猜她是谁?(出示小白:同学们,你们好!我是 勤劳、爱干净的小白兔,我叫小白,瞧我染了一幅漂亮的染纸,身上一点都没脏,黄老师夸我真棒,还奖励我一个大拇指呢。她还准备了一些奖品给你们呢!有信心 争取吗?)。小白爱干净,你们应该怎么样?(生答)欣赏了小白的染纸,你认为她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生讨论、回答,师板书:折、染、展)知道了步骤,你 想不想动手试一试?那就赶快用你手中的材料先折成米字折,再染一染,看谁染的既快又好。(放音乐,生染,可以合作,也可以一个人试试,发现问题以小组为单 位讨论、研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3.(贴作品、生谈看法,生提问题,生解决,师板书)没染透怎么办,染得好的学生上台介绍方法,(引导生发现染法,师补充)

4.刚才,我们是折成米字折来染的,不同的折法染出的效果也不同,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折法示意图和染纸作品,你还有不同的折法吗?(生折)

三、、作业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白,说: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我有很多小伙伴,它们也非常喜欢染纸作品,你们能染出漂亮的作品送给他们吗 那就赶快动手吧?

四、学生练习,师巡回辅导(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五、、想象创造自我评价并发奖: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掌声鼓励。

六、、深入研究,发散性思维:同学们,这些染纸太美了,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 就结束了,他们有什么用途?干什么用?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特的作品来。(出示折纸、剪贴、装饰、花瓶 等装饰画供欣赏,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七、、小结: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板书: 染纸

制作过程:折、染、展

几种染法:浸染、点染、浓破淡、等

第14课 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标:

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

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展评。

五、反思、拓展。

课后可参观。可展示。也可以上网查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它的艺术特色。

第15课:看新闻,画新闻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热爱祖国的情感

2、画面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3、色彩配全了新闻的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面主次分明

2、色彩和谐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 范画数幅,录象 教学过程:

一、看新闻,说新闻

1、观看新闻:新闻联播

2、说新闻

师:我们一年年更加懂事,越来越关注这个世界。讨论一下,近来的重大新闻。(1)学生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

二、欣赏范画,以供欣赏

1、出示各种范画,以供欣赏(1)《抗洪救灾》(2)《买彩票》(3)《冬季奥运会》

2、评论

(1)画面是否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2)色彩配合了新闻的内容。(3)画面精彩。

三、学生作画

1、选一些重大新闻来表现

2、老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

2、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综合评价

第16课 石头中有生命

教学目标: ` 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江苏古代陵墓石刻的形式、内容和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了解古代石刻艺术的选材、画石、雕刻的制作过程,并用黑水彩笔作画石练习。

产生对石刻作品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陵墓石刻的形式、内容及特色,学习画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画石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块普通的石头,这块石头有生命吗 你听过石头中有生命吗

通过本课的学习,这个答案肯定会“水落石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6课《石头中的生命》

二、自主学习

1、教师简单介绍陵墓石刻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把都城建立在南京。

2、学生欣赏。(1)人:武将、文臣:

你看武将和文臣从着装、动作、神态方面来分析有什么不同?

(2)神兽:麒麟,辟邪。

神兽,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左边的一只叫麒麟,右边的一只叫辟邪,麒麟是皇帝陵墓前的神兽,辟邪是王侯墓前的神兽。

石虎、石象。

明朝的石虎少了些气势和动感,但多了几分温驯和可爱。

(3)神柱:

南朝陵墓神道石柱由柱头、柱身、柱座三部分构成。

南朝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呈圆形,碑身呈长方形,碑座为龟趺形,三、学生做习题,检查学生探究的效果(1)、右图中的石兽叫什么?(2)、石碑底下压着的是什么动物?(3)、下面哪种动物有翅膀?(4)、看了刚才的资料,你觉得石头中有生命吗?

4、讲评刚才的习题,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灵活讲解。

第二课时

一、小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又有一些问题,请你找一二个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刚才看到的资料来想一想,猜一猜,也可与旁边同学交流后来回答。(1)你能简单的介绍麒麟的特点吗?(2)麒麟和僻邪有什么不同?(3)文臣和武将有什么不同?

(4)你知道这些令我们感到震憾的作品是谁创造出来的吗?

2、师:这里是一幅还未完成的石人牵石马的石刻,你看后能猜出石刻的基本制作过程吗? 生:……

师小结:①选材

②画记号

③雕大轮廓

④细部刻画

三、作业练习:

1.正是经过石刻艺人们灵巧智慧的双手,我们才能在今天看到这些精美的石雕,这些石雕栩栩如生,充满力量,好像真有生命。下面,老师这里有一块石头,请您想一想,这块石头可以做成什么。请一生上来画石。

2.今天,每位学生都带来了石头,请您也给这块石头以生命。在石头上画一画,画完后举手。

四、拓展

师:这些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石刻,如今,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一方面,石刻面临着风化、空气污染、酸雨侵蚀等的损坏;另一方面,许多石刻所在地,都被纳入了开发房地产的范围,一些农民靠近石刻栽种庄稼。还有一些游人在石人石兽上乱刻乱画。几十年来,不仅石刻本身破损严重,石刻周围环境风貌的破坏更是惨不忍睹!师:你能想出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吗?

第17课 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街头环境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

2、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3、通过观察,回忆,想像,表现小设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设计出造型新颖,具有创意性的环境小设施。

教师准备:录像,小设施的图片。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前到街上去拍了许多的环境小设施然后制作成课件,现在与同学们一同分享。一边看一边还要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哪些作用?它们都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师生交流:

刚才我们在录像里看到了很多的小设施,有报刊亭,电话亭,公交车站,垃圾桶,街边的座椅等。那么你能给我介绍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小设施吗?包括它的造型和功能。

2、游戏:

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出你喜欢的环境小设施。

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家,你想设计怎样的小设施,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它具备哪些特殊的功能?

再派4名代表上来,就在刚才的4幅作品上进行修改,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有创意。

3、欣赏范图

让学生欣赏国外大师的作品,仔细去看看他们怎样去创新的,他们都设计了哪些小设施,这些年来设施都有哪些特殊功能。

学生讨论:根据现在社会和人们的要求,你准备设计什么小设施?它的造型及功能都有哪些创新的地方?是否更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设施的画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教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小设施《报刊亭》,这个报刊亭的外形是一个大大的线苹果,里面有很多的报纸、杂志和书。报刊亭里有电脑显示,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查阅每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买下,这样也可以书的损伤。每个报刊亭里都有休息室,有厕所,垃圾箱,自动售货机,还有自动换零钱的机器,实在是太方便了。

5、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请学生大胆创作设计小设施。

要求小设施的外形新颖,并配有多种功能,设施的颜色鲜艳,能很快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6、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

7、作业讲评

作业展示:将学生的作品立刻扫描到电脑里,让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环境设施。

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复印好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你是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环境小设施呢?

第18课 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能够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等方面了解生活中的小设 施,并认识这些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通过认知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库中的实物,感受现有设施 的不足,运用﹢、﹣的方法进行想象,从而创作出独具创新的小设施。

3、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并掌握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运用方法,绘画出奇特的效果。

教学重点:在大量的信息中,学会筛选,补充不足,为自己的绘画做铺垫。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电脑绘画工具,通过用笔、用色练习,熟练掌握电脑绘画的技巧。

教学准备:

小设施资料库(图片、文字等资料)、优秀作品。

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借“十运”契机,扬创作激情。

1、欣赏图片,了解创作意图。

以“十运会”为引子,通过欣赏建设中的奥体场馆图片,了解本课的创作意图。

2、点明主题,激发创作情感。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十运会”作贡献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适合未来建邺“小设施”,以较高的文明素质和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3、揭示课题,展示课件。

二、体验创作

1、认识“小设施”

通过幻灯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图片。在此过程中,教师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装饰性等方面介绍具有特殊功能的小设施,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小设施?”。:

A、防窃听式电话亭 B、残疾人专用电梯 C、太阳能路灯 D、自动饮水器 E、„„

2、寻找“小设施”

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对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并可就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如: 色彩搭配如何?

造型给人以怎样的感觉? 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等等

2、发现“小设施”(1)、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提供网络资源——“小设施资料库”,并让同座位两名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入“资料库”自主学习,查阅资料,选择一幅让你印象最深的图片,重点从“优”、“缺”方面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汇报总结。

由组长概括总结小设施的种类:休闲椅、路灯、书报亭、饮水器、电话 亭、候车台、电梯、广告灯箱、垃圾桶等。

4、设计“小设施”

通过以上对小设施的基本认识到进入“资料库”后对小设施的深入认识,综合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5、创作“小设施”(1)、教师示范

教师以幼儿为服务对象,设计一个休闲椅,并讲解作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A、构图:线与线之间要连接在一起。B、结构:表现出基本结构及层次关系。C、用色:具有时代特色及艺术性。

D、用笔:灵活运用点、线、面,钢笔、铅笔、喷枪运用自如。E、整体: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价值。(2)、作品欣赏

欣赏优秀大师作品及部分优秀学生习作。(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

用广播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设计有创意的、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作品进行评价。

四、拓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平时收集到的有关知识,随时添加到“小设施资料库”中来,供更多的同学查阅、学习。也可以有什么好的创意,随时进行修改。

下载第八册美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八册美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美版第八册美术教案

    植物写生 课时 2课时课业类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通过本课对各种植物的描写,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提高他们用线表现的方法。 2、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美术教案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苏教第八册美术教案(常国富) 第一课 节日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

    2012年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

    美术第八册教案 第一单元 大地与江海的乐章 1、小桥、流水、森林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

    小学美术第八册全册教案

    小学美术第八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 节日、看花灯、水墨变体画、穿穿编编、纸卷魔术、罐和壶、适合纹样、车、我设计的车、我造的车、乘车印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染纸、套色......

    人教版美术第八册教案(含5篇)

    人教版美术第八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

    湘版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

    湘版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总13课时) 一课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岭南版新课标第八册美术教案

    1、小桥、流水、森林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 2、智能:比较三者的不同的美感。 3......

    浙版美术第八册《年年有余》教案

    四年级美术下册《年年有余》 于城小学 谢晔晔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传统鱼形纹样的艺术美感,知道中国文字“谐音”的用法,懂得圆形纹样的特点。 2.运用概括、夸张、象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