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新课标第八册美术教案

时间:2019-05-15 05:4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岭南版新课标第八册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岭南版新课标第八册美术教案》。

第一篇:岭南版新课标第八册美术教案

1、小桥、流水、森林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

2、智能:比较三者的不同的美感。

3、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4、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教学重点:

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带来的感受。教学难点:

对绘画表现自然美景的感受。作业要求:

用词汇表达感受,并画一幅风景画。教学用具:

欣赏图片、课本、绘画用具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

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

2、教师播放音乐,欣赏三幅作品。

A、国画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名称改为其他?

假如你来改这幅作品,你如何修改? B、油画 列维坦(俄罗斯)――《深渊》 C、油画 希施金(俄罗斯)――《松林的早晨》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祥和、宁静、流动、甜美……

3、教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

三、布置作业:

各人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画一幅风景画。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现自我。教学后记:

2、高山、大海、江河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学会欣赏评价大师的作品。

2、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教学重点:

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理解欣赏大师作品。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画家作品中体现的雄壮美。作业要求:

临摹或画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可以画出你的联想与感受。教学用具:

图片、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高山、大海、江河》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高山、大海、江河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壮的气势。

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与前课的有什么不同?

2、教师播放激昂的音乐,欣赏课本中四幅作品。A、国画 关山月――《秋山关外月》 B、油画 杜键――《黄河激流》

C、国画 吴冠中――《香雪》

D、浮世绘 葛 饰北斋――《神奈川冲浪》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粗犷、有力、雄伟、壮丽、激动人心、振奋、强烈、激越、震撼……

3、教师演示大海印象:

用水粉颜料,水粉笔有节奏、笔触的表现大海汹涌澎湃的样子。

三、布置作业:

临摹或画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可以画出你的联想与感受。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教学后记:

3、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后进行写生,使学生能够线条画出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具有基本的透视规律。

2、使学生初步接触“整体—局部”的绘画原则,并养成细致观察和认真表现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文具的形状比例。

不同角度物体的形象特征。教学难点:

掌握用线条表现不同角度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作业要求:

选一个你喜欢的文具,从不同角度画出它的形象。教学用具:

写生用的小文具、范画、文具样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8-9页上图的文具,用几何图形分析它们的结构、外形特征、色彩和装饰纹样,对比写生作品,分析写生的技巧:

抓住对象外形特征,大胆地用线条描画,用色要鲜明,表现出立体感。

2、教师取出一两件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的文具,让学生认真仔细地按照“整体—局部”的原则进行观察,提问关于写生对象的基本形组合结构等问题。

3、教师演示作画步骤:

用线条先画出外形——刻画细部。

4、讲述细致观察与表现某些具有重要的特征的部位。

三、布置作业:

各人自选一两件比较美观的文具,布置在自己的桌上,并根据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后进行写生。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随时提示:仔细观察,认真表现,指出画法上的不妥之处。

五、小结学生对观察与表现,整体与局部,一般描写与细致描写的掌握情况。教学后记:

4、我的书包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发现写生、设计书包的乐趣,发现书包上学习的好伙伴。

2、实践与创造: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

3、欣赏与评论: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教学重点:

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教学难点:

表现书包的立体感。设计有创意的书包。教学用具:

画纸、铅笔、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 作业要求:

1、画一幅书包的写生画。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一个好看实用的书包。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引导

1、学生把纸盒与书包作比较。

①相同点:都与长方形相似。(立体感受)

不同点:书包有盖子、扣子、拉链、口袋、背带等结构。②欣赏书本上的写生作品。

二、感受与认知

1、教师拿出一个立方体方盒向学生提问:“这个盒子的形状和书包的形状相同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盒子的形状在绘画中叫“立体体”或“六面体”。书包是由多个平面方形(六面体)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书包的组合结构,即各种大小、宽窄的方形组合成。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 示范写生步骤。

①先画一个矩形,画得大些。

②观察书包上有什么?还有呢?盖子、口袋、背带…… ③画线时行笔缓慢而稳重,线条果断。

2、设计书包:(绘画设计与手工制作设计都可以)新颖特别

A、示范制作纸书包的步骤 ①剪出纸盒的顶部。

②剪出书包的盖子(连着扣子、口袋、背带等形状,并进行美化。③制作纸书包时,书包盖子、口袋、背带等剪贴部份要先量一量。④粘贴。

3、小组讨论交流作品的构思。

4、学生自由选择写生或制作书包。学生自由想象。

三、作业展评

1、作品展示:

作品分立体和平面两组。

2、学生区别立体与平面作品的不同特点。教学后记:

5、趣味纸笔插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立体构成的常识。

2、智能:开拓审美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操作:有创造性地合作完成简单的笔筒的制作。

4、情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

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及步骤。教学难点:

立体构成的思维方法。教学用具:

教师:笔筒成品两个,纸立体构范例一张,供学生使用的色卡若干张,剪刀、美工纸、胶水。

学生:剪刀、裁纸刀、胶水、尺子、彩笔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以趣激学。

1、出示一张图画纸。

问题:谁能让这张纸站立起来?(折、卷、揉......)

2、形成立体构成意识

纸------平面------经变形的纸形-----立体

立体就是我们站在野外,可以看见前面的景色,可以用手摸到左边的树,见到右边的小河,抬头看见天,转身见到一片田野。

3、学生用小低片尝试折卷,使纸变立体,教师出示范例。4.引入课题:

这张纸卷成一个筒,它能做什么用?

今天,我们学习用卡纸来制作笔架和笔筒。(板书)

(三)调动参与,启迪创新。

1、纸笔筒的外形有几种?(出示几种外形)

2、纸笔筒的第一种做法(笔筒与图样分开)

①、在制好的圆柱体或圆锥体上,画出或贴上图样。

②、将另制的图样镶插进去。

3、纸笔筒的第二种做法:(笔筒与图样合一)

①、如何让图样从平面的纸中跳出来?

②、教师示范:切折法。

③、学生在小纸片上尝试不同的切折法,体验形成有趣的立体变化。

④、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制作笔筒中。

4、纸笔筒的第三种做法:(插接的方法)

①、在纸上画出四面的形状,标示需插接的地方,用尺子画出。

②、剪出图形,剪开标示的直线处。③、插接造型。

5、制作中的注意点:

①、选择制作方法,确定纸的大小、形状。

②、画纸样,注意图样要留出3cm左右,不切割。

③、留出粘贴处,粘贴要牢靠。

④、插接方法要注意插接处的剪切方法。

6、设色涂色问题:

笔筒装饰方法,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图案并设色。设色方法有两种:

1、是以两种复色的色彩配置,要讲究明度的差别,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2、是涂上对比强烈的原色、间色,形成鲜艳活泼的美。如以寿终正寝条装饰,则要注意线的疏密粗细排列的形式美,不宜变化太多,多了会显得杂乱。可以采用剪切图案装饰。

7、欣赏教材范例。

(四)、鼓励创新,操作体验。

设计、制作一个纸笔筒,不得与课本雷同,除有困难的同学可参考课本。

(五)、作品展示,评议总结

作业完成后,由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选出各组的2-3个佳作,集中一起由教师评介并小结课堂作业情况。教学后记:

6、自己做镇纸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镇纸的作用和制作的方式。

2、智能:开拓审美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操作:有创造性地合作完成各式镇纸的制作。

4、情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

镇纸的特点。

材料的运用。教学难点:

镇纸装饰的恰当运用。作业要求:

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好看又别致的镇纸。教学用具:

鹅卵石、小花布、树杈、剪刀、颜料、白乳胶,针线等。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玉兔镇纸》-南宋

介绍:镇纸是写字、画画时用来压纸的重物,是传统的文房用品。几块又好看又别致的镇纸能使你的小书桌增添不少情趣。

二、课堂发展:

1、尝试·探索:

哪些材料可以作镇纸?用什么方法(彩绘、粘贴、缝制等)加工能产生独特的美感?

2、示范演示:(选用一种方法演示)

a、选择鹅卵石,观察它的外形,进行创作构思; b、画一条鱼,勾出头、身、尾,涂上颜色; c、剪一些色彩鲜艳的小图形; d、贴在镇纸鱼身上。

三、独立创作,自由选择。

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好看又别致的镇纸。

四、展示评价。教学后记: 8

7、自行车和摩托车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行车和摩托车写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抓住物体的特征精细描写的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2、发挥想像力设计新式的自行车或摩托车,训练学生的设计创造力。教学重点:

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造型特点。对未来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设想。教学难点:

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细节描绘。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表现。作业要求:

仔细观察,大胆想像,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教学用具:

铅笔、画纸、范画、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讲述课题及要求,教师导入课题: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简便交通工具,小型的童车也是小朋友喜爱的活动玩具,自行车虽然零件不少,整体结构骨架虽很简单,但必须理解,理解之后,只要按照课本所示的作画步骤从大体形入手,再把各部分一一画下来,一辆真实的自行车就会出现在你折下,不信,大家试试看。

二、讲述观察方法及作画的步骤。

观察一辆自行车先从大的结构骨架特点着眼,用几何形概括其各部分的形状,以便对整辆车有大致的认识。

重点观察车头、三角架、车座、车轮。

再仔细了解各部分构造的细节。绘画时也与观察方法一致,先从大的结构画起,再画到细部。

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三、比较与分析。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区别: 相同之处-两个轮子、车头

不同之处-发动机、粗壮、车座等。

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四、学生练习:

分别选好位置、角度、开始作画。(任选自行车或摩托车)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开个好头并逐一细致地表现细部。

五、畅谈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变化。

六、学生创作: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

七、展示评比。教学后记:

8、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装饰化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对实物的外形和色彩进行概括、提炼,学会夸张的表现方法。

2、学习装饰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色彩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外形和色彩的概括和提炼。

装饰画的特点。教学难点:

掌握装饰画概括、提炼、夸张的方法。作业要求: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教学用具:

装饰画范画、颜料、画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两张作品,一幅写生景物画,一幅装饰景物画。谈谈两者画面不同的风格。导入课题:《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二、欣赏·感受:

1、《有圆礼帽的静物》-米尔顿·艾弗里

他的作品舍弃了物体形体、明暗、色彩的细部变化,只是概括地勾勒出物体的外形,色彩多作平涂,显得简洁、明快,富于装饰性。

2、作品《打开的窗子》有哪些地方与现实生活不一样?体现了装饰画的什么特点?给了你什么联想和感受?

三、示例:

教师对照写生画进行概括提炼,首先是外形的概括变形,再是色彩的提炼夸张。

四、动手作: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五、展示评价。教学后记:

9、变照片为黑白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绘画中的黑白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并指导学生感受概括黑白节奏的美感。

2、学习黑白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黑白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黑白画的知识,并感受概廓、节奏美感。教学难点:黑白画的练习。

作业要求:选择一张照片,画成一幅美观有趣的黑白画。教学用具:

照片、黑色钢笔(油性笔、黑色颜料)、铅笔、画纸、教材、范画、示范用 11 具、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复习、导入: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1、欣赏作业。

2、欣赏作品。

3、简介黑白画。

教学意图:

黑与白是绘画表现的基本因素,是两个极色。使学生对黑白画有初步了解。

三、新课:(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分析黑白画的特点:(1)黑白画表现的内容?(2)看黑白画的感受?

(3)绘画中的黑白个表现了什么?

小结:感觉黑白鲜明、概括、简洁、黑白相间给人一种装饰性的节奏美感。绘画中的“白”一般表现“光”、“亮”的色调,还可以表现白色、浅色的物象。“白”在画面中能起到醒目、明亮、衬托对比黑色物象的作用。是黑色更沉重。绘画中的“黑”一般表现黑色和沉重的物象,还可以表下暗部或阴影。“黑”色的使用使画面沉重、稳健、有力,与“白”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形式感。

2、分析黑白色调的运用。

设问:在绘画中怎样确定和使用黑、白色?

小结:黑白画表现过程中,要有省略、比较和夸张,使画面产生概括、简洁的效果。

3、结构。

分析黑白画的关系的处理:

设问:面对五颜六色的写生物象,怎样处理成黑白关系? 小结:形象上要简洁,色彩要有比较、夸张。举例示范:变照片为黑白画。

4、分析作业步骤:

(1)构图-对照照片。(完成)(2)画结构。(完成)(3)表现黑白关系。

背景:取消变化,使背景成黑色。主体物黑白关系处理妥当。绘画中,黑与白处理比较带有主观性,来之于作者主观对客观物象的感受。处理方法黑与白是绘画表现的基本因素,是两个极色。进一步强调处理画面的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表现黑白关系。

五、小结: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欣赏学生作品,看看哪位同学处理的好黑白关系。教学后记:

10、改改画家的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画家的作品,理解画面的形式美、节奏美、艺术美。

2、学习画家作品中色彩、黑白关系的处理方法。

3、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肯定自我。教学重点:

画家作品的色彩美、造型美、形式美。教学难点:

在画家作品的基础上画出自己的联想。作业要求:

仔细欣赏画家的画,对其内容、造型、色彩等进行分析,尝试临摹你最感兴趣的局部(可作修改、在创作),同时画出自己的联想。教学用具:

欣赏作品、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导入: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三、新课:(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分析德国画家马克《猴》画的特点:(1)表现了怎样的内容?(2)造型、色彩的特点?(3)绘画中的风格你喜欢吗?

小结:画家画的可爱的猴子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让猴子快乐的回到森林中去。

2、分析古代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线条的运用。设问:在古代绘画中怎样使用线条?

小结:线条要流畅,有节奏感……

3、张广《秋夜》马的造型结构。分析马的造型处理:

小结:形象进行了变形处理,色彩简练、夸张。举例示范:变照片为黑白画。

4、分析作业步骤:(1)对照画家的画。(2)画大体

(3)加入自己的联想或感受。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小结: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教学后记:

11、水和蜡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蜡笔版画的学习,感受蜡笔版画产生的斑驳的特殊美感。

2、了解水和蜡的特性,学会利用两者互相排斥的特性,掌握蜡笔版画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水和蜡的特性。

压印时的力度和速度。教学难点:

转印时水和蜡笔分离效果的掌握。作业要求: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教学用具:

水粉颜料、蜡笔(油画棒)、画纸、笔刷等。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二、观察·发现:

1、在纸上涂上蜡笔或油画棒,再涂上水粉颜料,会有什么效果?为什么?

2、蜡有很强的排水性,涂上去的水粉颜料无法覆盖,反而产生了斑斑驳驳的特殊效果。

三、步骤:

1、用蜡笔画出画稿;

2、用水粉颜料快速涂满画面;

3、盖上印纸,用手掌均匀压印;

4、还可以多次着色,反复印制至完成。

四、练习·创作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

五、评价。教学后记:

12、蜡和笔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刮蜡版画的学习,感受刮蜡版画产生的多彩效果。

2、掌握刮蜡版画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4、表现多彩的生活,激发对生活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刮蜡画的制作方法。点、线、面的运用。教学难点:

刮蜡效果的预想与实际效果的吻合。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教学用具:

蜡笔(油画棒)、卡纸、牙签(或圆珠笔)、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课本P24-25页的刮蜡画作品,进入课题《蜡和笔的游戏》。

二、研究探索:

1、你知道这些色彩缤纷的版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用牙签(或圆珠笔)刮蜡或油画棒的颜色。

2、制作时步骤是怎样呢?

A、在画纸上用油画棒(或蜡笔)分格涂上不同色颜色; B、再用深色油画棒(或蜡笔)覆盖一次; C、用牙签(或圆珠笔)刮出图形。

三、尝试练习:

1、练习刮出点、线、面,想怎样运用点、线、面构成一幅好看的刮蜡画?怎样能刮出你需要的线条?

2、刮简单的几个图形,进行训练,掌握方法,总结经验。

四、创作表现:

用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

五、展示评价。教学后记:

13、拓印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拓印,活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会纸板拓印的制作方法,体会拓印版画的艺术魅力。

3、通过拓印的游戏,在游戏中得到美的感受和训练,充分感受版画制作的乐趣。教学重点:

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拓印时把握纸板的固定。作业要求:

选择喜欢的生活题材,用纸板拓印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教学用具:

卡纸、拓印包、颜料、笔、范画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导入新课。

二、欣赏画家作品、古代画像砖拓片,谈谈拓印版画的艺术特点。

三、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1、将撕好的底稿固定在恰当位置上;

2、将拓印包醮上颜色,然后在镂空部分反复拓印。

四、学生练习简单图形拓印。

五、观察·发现:

同学们在拓印过程中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反法,呈现了哪些不同的效果? 小结:用线划也可以,六、学生创作。

选择喜欢的生活题材,用纸板拓印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

七、总结评价。教学后记:

14、弹涂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弹涂孔版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这种版画产生的朦胧、丰富、特殊的美感。

2、使学生学习、掌握弹涂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3、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弹涂孔版画技法知识。

教学难点:

弹涂的颜料水份、力度;

整理效果的把握。

教具准备:范画、弹涂孔版制作步骤范画、颜色、剪刀、裁纸刀、牙刷、卡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欣赏导入)

导言:“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潮汕农家》(课本P28)吗?”

提问:“这是一幅丝网版画,是最有代表性的孔版画之一,通过漏印的原理制作而成。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宁静、祥和,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一幅孔版画。

三、讲授新课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问:“请同学们看看书自学一下,这种孔版画怎样做?”

2、出示工具,讲解工具的作用。

那么什么叫漏印呢?(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制作过程)。

漏印:就是在纸板上设计出你所要表现的形象,然后剪去这个形象,使纸版呈镂空状,再用颜色涂在镂空位置的底纸上,就印出与版上一模一样的纹样来,这种方法叫漏印。

3、示范步骤方法。

(1)在纸上画出图形,用刻刀阴刻;

(2)在刻好的纸板后垫上色纸,用手指或木棍等轻刮醮上水粉颜料的牙刷,使颜料喷在画面上;

(3)揭开底版,作品完成。

四、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提出:“同学们,想一想,来做的时候,第一步干什么?”

1、设计。

2、制版。

3、弹涂漏印。

在弹涂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掌握颜料的水分,弹涂的力度,让画纸与弹涂的颜色搭配得更好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审美能力)。

五、学生作业:放轻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六、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较好表现了弹涂孔版画的作业。

七、师生总结:

谈谈创作弹涂孔版画的心得与体会。

本课同学们学会漏印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八、下课。

收拾用具,布置下节课任务。教学后记:

15、克隆“动物园”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叠剪的剪纸方法,提高剪纸的技巧。

表现动物形象,训练学生造型能力,培养对爱护动物的感情。训练构图的能力、色彩搭配能力。教学重点:

叠剪的方法。教学难点:

剪纸形象统一又有变化。作业要求:

个人或分组合作,用剪纸的方法克隆“动物园”。教学用具:

彩色纸、剪刀、胶水、卡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幅动物剪纸作品,同学们喜欢吗?导入课题。

二、讲新课。

讲解剪纸的特点,欣赏课本的作品及教师的范作。

动物园有很多动物,他们成群结队的,如何体现他们呢?――用叠剪的方法

三、介绍叠剪制作步骤和方法(教师用准备好的剪纸讲解演示)。

A、剪法一:将多张色纸叠剪,可得到多个重复的动物形象,再分别装饰不同的 19 纹样。

剪法二:将色纸对折剪,可得到相连的动物形象,再分别装饰。B、把剪纸贴在合适色色彩底纸上,粘贴要平整、牢固。C、根据画面讲究疏密排列、色彩对比等构图 D、加上环境的剪纸。

四、学生作业:

1、刻制的工艺要精,下刀要胆大心细,线条要连贯,起止都要刻至未端,下要硬用手拉断,以致使线条断裂。

2、刻剪时先从里面的细部下手,逐渐转向大形和外部,最后是外轮廓。

3、动物选用色彩的搭配除了注意色相的对比,还应有明度的对比。

4、刻制进应垫上垫板,防止弄坏桌面。

五、展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教学后记:

16、家乡绿梦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剪纸的形式表现绿色大自然,提倡环保。

2、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剪纸方法,提高剪纸水平,学会用剪纸表现各种题材,进行创作。教学重点:

多层叠剪的方法制作连续重复的图案。教学难点:

二方连续剪纸制作。作业要求:

用色纸或废旧彩图纸剪出一两条造型的植物和动物的花边,还可以添加上装饰,表现家乡的“绿之梦” 教学用具:

剪刀、色纸、废旧彩图纸、胶水、底版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本作品“绿色的梦”等欣赏。

二、课堂发展:

1、课本剪纸作品的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

叠剪,剪出二方连续图案。

2、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剪法,其他学生观察。

3、总结方法:

a、将色纸折叠多层;

b、在一面画上图案(动植物的),要注意打开后图形要连接不断,所以图形两端必须有点地方是不能剪掉的; c、将剪好的连续图形贴在底板纸上。

四、学生创作。

以“绿色家园”为主题进行创作。

五、展示评价。教学后记:

17、海底宴会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剪纸表现海底想象画,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进行手工技能训练,培养创作力。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剪、贴彩纸的方法表现海底各种造型。教学难点:

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学用具: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课本、彩色纸、胶水、剪刀、刻刀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这些千奇百怪的生物会挑上一个好日子,开一个盛大的海底宴会,你能说说这个故事吗?

二、课堂发展。

1、读画:欣赏照片及学生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海底宴会》一课。问: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底世界吗?答:(略)

问:同学们之所以会喜欢它们,它们一定有许多美的地方,你能不能谈一谈课文上的照片和作品各有什么特点?答:(略)

小结: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

2、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冷色。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

问: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答:(略)

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

1、海底宴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问:宴会上会有什么?答:鱼、鲨鱼、美人鱼、八爪鱼……还有食物!教师:因为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我们要画海底世界,首先要学会表现鱼鱼,同学们说对不对?答:对!

教师:我们低年级学过画各种各样的鱼,今天要用剪纸的形式表现。

A、讲解剪纸“鱼”方法,教师示范:(1)画出鱼儿基本形;(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适当的华文等,要适合剪切,不能断开;(3)剪刻。B、学生可模仿教师剪“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剪好“鱼”之后,再剪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

C、海底宴会的食物设计如何剪刻。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

A、师生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宴会。程序用投影仪投放在黑板左边的屏幕上,程序如下:①将大幅蓝色图画纸粘在黑板上;②师生共同构思海底宴会时的情景;③学生剪贴鱼类;④学生剪贴海底动物类;⑤师生共同剪贴海底植物类;⑥围绕海底宴会的主题,留有表达情感和创 22 意的空间,让同学们自由发挥。

B、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海底世界想象图和教师课前搜集的学生创作的海底世界想象图(此时,用胶布粘在黑板右边),指导学生体会速些作品好在哪里,哪些可供借鉴、模仿。

3、教师将中幅蓝色图画纸分发到各组,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在图画纸上用剪贴法集体创作一幅海底宴会图,要求画面饱满,布局均衡,色彩搭配合理。看哪个小组创作的海底世界宴会图构思最独特、新颖,画面最漂亮。

4、启发思维,培养想象力,强调借鉴、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

5、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各组学生代表自我介绍构图思路,教师评价。

四、总结全课,课堂评价:

及时讲评较典型作业,师生共同讨论评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作热情。教学后记:

18、编织乐园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教学重点:

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动物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教学难点:

纸带穿编方法及小工艺品的制作。教学关键:

观察讨论纸带穿编的规律,引导如何经纬编织法;观察两种不同色彩交织成的纹理,并运用到装饰中。

课前准备:各色纸条、幻灯教学文件、范例,剪刀、粘合材料等。作业要求:用纸条或纸绳编织一件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小品。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

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幻灯出示课题,观察范作,说说它美的地方,并试着寻找规律,说说它的实用性和装性。

二、教学发展阶段

1、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

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2、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

a收集废纸盒,在底部粘上双面胶;

b贴上纸条(经线);

c穿编纬线;

d穿上提耳,装饰美化。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手题袋。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

5、创意编织

编织小动物等。

看图小组自学讨论穿编方法,并提出问题。讨论穿编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并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做手题袋。

小组合作编制小手题袋。

三、互评作品,交流不同的穿编法,并总结。

四、欣赏拓展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

生活美劳DIY欣赏、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教学反思:

19、站立的纸筒人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纸造型的技巧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2、实践: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3、情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学重点:

学习纸造型的技巧。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教学准备:课件、范作、卫生纸筒芯、手工纸、剪刀、双面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法,激发学习兴趣

师:最近,老师认识了几位很特别的人,他们非常想到咱们班里来。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些人是谁吧?他们找我们有什么事呢?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录像就明白了。

2、课件出示课件——纸筒人物自我介绍

3、板书课题——《站立的纸筒人》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材料和表现手法

(以课件中出现的三个范作为例,小组讨论)

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卫生纸筒芯、手工纸、皱纹纸、旧画报…… 生:夸张的表现手法 师:哪些方面用了夸张手法? 生:外形、颜色

2、学习制作方法

A:学生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组发一件范作供学生研究)师:每一部分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可以动手拆一拆。B:大家汇报观察结果

面孔、五官、圆筒的身体和一些装饰物组成。板书: 面孔——五官装饰物——圆筒身体――组合

3、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5(1)每小组制作一个纸工人物,要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注意安全(2)为作好的纸工人物编排一个节目,准备来参加纸工人物大联欢。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课件循环播放制作过程和《小步舞曲》。

四、作业展示

学生利用纸工人物表演,锻炼语言能力,展示纸工作业。教学反思:

20、有趣的日用品

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各种废旧合作。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仿生型用品的设计制作知识,并能动手制作出简单-易的日用品模型或实物。

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与观察中、发现感受仿生日用品设计造型特点。(2)在探索与比较中,学习仿生日用品的艺术表现手法。(3)在比较和探索中体验日用品的不同的材料,用途和艺术特色。

3、情感:体验、(1)知道仿生日用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对仿生日用品产生兴趣。(2)培养对仿生日用品艺术品的审美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设计制作仿生日用品的方法。教学难点:

设计日用品的创意构思及趣味造型表现的技能。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你了解的仿生日用品作品,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仿生日用品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 26 仿生日用品作品和学生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认识这些仿生日用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给人有什么感受?(1)、教师讲述过程:设计方法:联想法、添加法、简化省略法、(2)把旧的合作进行加工,加工成你喜欢的形状。(3)用色纸进行装饰。(4)对仿生日用品即美观又实用。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美的享受、在优美的音乐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剪佳纸作品,感受仿生日用品的独特美感。欣赏古代日用品和现代日用品及设计师的仿生日用品等作品。半课范图及儿童仿生日用品作品。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仿生日用品的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欣赏仿生日用品的等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那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②观看示范步骤:教师鼓励让学生看图尝试不同的技能,技法、同时鼓励创造新。

4、小组活动:(1)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2)怎样利用旧的进行仿生日用品的的设计。(3)提出评价目标,运用联想法、添加法、简化省略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仿生日用品的工艺作品。(4)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作业布置:

使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有趣的美观的仿生日用品。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能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有趣的美观的仿生日用品的工艺品(或日用品)。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仿生日用品的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仿生日用品艺术的品种类与制作方法。教学后记:

第二篇:新课标岭南版第八册美术教学设计

1、小桥、流水、森林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

2、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教学重点:

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带来的感受。教学难点:

对绘画表现自然美景的感受。作业要求:

用词汇表达感受,并画一幅风景画。教学用具:

欣赏图片、课本、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

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

2、教师播放音乐,欣赏三幅作品。

A国画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名称改为其他?

假如你来改这幅作品,你如何修改?

B油画

列维坦(俄罗斯)――《深渊》

C油画

希施金(俄罗斯)――《松林的早晨》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祥和、宁静、流动、甜美……

3、教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

三、布置作业:

各人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画一幅风景画。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现自我。

教学反思:能用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等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绘画一幅风景画。

2、高山、大海、江河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学会欣赏评价大师的作品。

2、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理解欣赏大师作品。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画家作品中体现的雄壮美。

作业要求:

临摹或画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可以画出你的联想与感受。

教学用具:

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高山、大海、江河》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高山、大海、江河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壮的气势。

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与前课的有什么不同?

2、教师播放激昂的音乐,欣赏课本中四幅作品。

A国画 关山月――《秋山关外月》

B油画 杜键――《黄河激流》

C国画 吴冠中――《香雪》

D浮世绘 葛 饰北斋――《神奈川冲浪》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粗犷、有力、雄伟、壮丽、激动人心、振奋、强烈、激越、震撼……

3、教师演示大海印象:

用水粉颜料,水粉笔有节奏、笔触的表现大海汹涌澎湃的样子。

三、布置作业:

临摹或画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可以画出你的联想与感受。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能用粗犷、有力、雄伟、壮丽等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绘画一幅风景画。

3、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后进行写生,使学生能够线条画出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具有基本的透视规律。

2、使学生初步接触“整体—局部”的绘画原则,并养成细致观察和认真表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文具的形状比例。不同角度物体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用线条表现不同角度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

作业要求:

选一个你喜欢的文具,从不同角度画出它的形象。

教学用具:

写生用的小文具、范画、文具样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8-9页上图的文具,用几何图形分析它们的结构、外形特征、色彩和装饰纹样,对比写生作品,分析写生的技巧: 抓住对象外形特征,大胆地用线条描画,用色要鲜明,表现出立体感。

2、教师取出一两件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的文具,让学生认真仔细地按照“整体—局部”的原则进行观察,提问关于写生对象的基本形组合结构等问题。

3、教师演示作画步骤:

用线条先画出外形——刻画细部。

4、讲述细致观察与表现某些具有重要的特征的部位。

三、布置作业:

各人自选一两件比较美观的文具,布置在自己的桌上,并根据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后进行写生。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随时提示:仔细观察,认真表现,指出画法上的不妥之处。

五、环保教育:要爱惜文具,做到节约不浪费。

教学反思:

学会细心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的方法,并学会绘画运用几何形物体的不同角度的特征。

4、我的书包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发现写生、设计书包的乐趣,发现书包上学习的好伙伴。

2、实践与创造: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

3、欣赏与评论: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

教学重点:

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

教学难点:

表现书包的立体感。设计有创意的书包。

教学用具:

画纸、铅笔、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

作业要求:

1、画一幅书包的写生画。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一个好看实用的书包。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引导

1、学生把纸盒与书包作比较。

①相同点:都与长方形相似。(立体感受)

不同点:书包有盖子、扣子、拉链、口袋、背带等结构。

②欣赏书本上的写生作品。

二、感受与认知

1、教师拿出一个立方体方盒向学生提问:“这个盒子的形状和书包的形状相同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盒子的形状在绘画中叫“立体体”或“六面体”。书包是由多个平面方形(六面体)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书包的组合结构,即各种大小、宽窄的方形组合成。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

示范写生步骤。

①先画一个矩形,画得大些。

②观察书包上有什么?还有呢?盖子、口袋、背带…… ③画线时行笔缓慢而稳重,线条果断。

2、设计书包:(绘画设计与手工制作设计都可以)新颖特别

A、示范制作纸书包的步骤

①剪出纸盒的顶部。

②剪出书包的盖子(连着扣子、口袋、背带等形状,并进行美化。

③制作纸书包时,书包盖子、口袋、背带等剪贴部份要先量一量。

④粘贴。

温馨提示:制作纸书包可以用广告纸、日历纸等环保材料,培养环保意识。

3、小组讨论交流作品的构思。

4、学生自由选择写生或制作书包。学生自由想象。

三、作业展评

1、作品展示: 作品分立体和平面两组。

2、学生区别立体与平面作品的不同特点。

教学反思:

学会观察书包的结构和绘画书包的细节特征,并尝试运用环保材料制作设计一个书包。

5、趣味纸笔插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立体构成的常识。

2、智能:开拓审美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操作:有创造性地合作完成简单的笔筒的制作。

4、情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

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及步骤。教学难点:

立体构成的思维方法。教学用具:

教师:笔筒成品两个,纸立体构范例一张,供学生使用的色卡若干张,剪刀、美工纸、胶水。

学生:剪刀、裁纸刀、胶水、尺子、彩笔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以趣激学。

1、出示一张图画纸。

问题:谁能让这张纸站立起来?(折、卷、揉......)

2、形成立体构成意识

纸------平面

经变形的纸形-----立体

立体就是我们站在野外,可以看见前面的景色,可以用手摸到左边的树,见到右边的小河,抬头看见天,转身见到一片田野。

3、学生用小低片尝试折卷,使纸变立体,教师出示范例。4.引入课题:

这张纸卷成一个筒,它能做什么用?

今天,我们学习用卡纸来制作笔架和笔筒。(板书)

(三)调动参与,启迪创新。

1、纸笔筒的外形有几种?(出示几种外形)

2、纸笔筒的第一种做法(笔筒与图样分开)

①、在制好的圆柱体或圆锥体上,画出或贴上图样。

②、将另制的图样镶插进去。

3、纸笔筒的第二种做法:(笔筒与图样合一)①、如何让图样从平面的纸中跳出来?

②、教师示范:切折法。

③、学生在小纸片上尝试不同的切折法,体验形成有趣的立体变化。

④、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制作笔筒中。

4、纸笔筒的第三种做法:(插接的方法)

①、在纸上画出四面的形状,标示需插接的地方,用尺子画出。

②、剪出图形,剪开标示的直线处。

③、插接造型。

5、制作中的注意点:

①、选择制作方法,确定纸的大小、形状。

②、画纸样,注意图样要留出3cm左右,不切割。

③、留出粘贴处,粘贴要牢靠。

④、插接方法要注意插接处的剪切方法。

6、设色涂色问题:

笔筒装饰方法,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图案并设色。

设色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以两种复色的色彩配置,要讲究明度的差别,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其二是涂上对比强烈的原色、间色,形成鲜艳活泼的美。如以寿终正寝条装饰,则要注意线的疏密粗细排列的形式美,不宜变化太多,多了会显得杂乱。可以采用剪切图案装饰。

7、欣赏教材范例。

(四)、鼓励创新,操作体验,提示学生可以运用广告纸、包装盒等环保材料进行制作。设计、制作一个纸笔筒,不得与课本雷同,除有困难的同学可参考课本。

(五)、作品展示,评议总结

作业完成后,由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选出各组的2-3个佳作,集中一起由教师评介并小结课堂作业情况。教学反思:

能运用广告纸、包装盒等多种环保材料进行笔插的制作,效果较精美。

7、自行车和摩托车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行车和摩托车写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抓住物体的特征精细描写的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2、发挥想像力设计新式的自行车或摩托车,训练学生的设计创造力。

教学重点:

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造型特点。对未来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设想。

教学难点:

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细节描绘。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表现。

作业要求:

仔细观察,大胆想像,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

教学用具:

铅笔、画纸、范画、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讲述课题及要求,教师导入课题: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简便交通工具,小型的童车也是小朋友喜爱的活动玩具,自行车虽然零件不少,整体结构骨架虽很简单,但必须理解,理解之后,只要按照课本所示的作画步骤从大体形入手,再把各部分一一画下来,一辆真实的自行车就会出现在你折下,不信,大家试试看。

二、讲述观察方法及作画的步骤。

观察一辆自行车先从大的结构骨架特点着眼,用几何形概括其各部分的形状,以便对整辆车有大致的认识。

重点观察车头、三角架、车座、车轮。

再仔细了解各部分构造的细节。绘画时也与观察方法一致,先从大的结构画起,再画到细部。

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三、比较与分析。

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区别:

相同之处-两个轮子、车头

不同之处-发动机、粗壮、车座等。

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四、学生练习:

分别选好位置、角度、开始作画。(任选自行车或摩托车)

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开个好头并逐一细致地表现细部。

五、畅谈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变化。

六、学生创作: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

七、展示评比。

教学反思:

能畅谈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特点,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培养了观察能力。

8、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装饰化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对实物的外形和色彩进行概括、提炼,学会夸张的表现方法。

2、学习装饰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色彩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外形和色彩的概括和提炼。

装饰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装饰画概括、提炼、夸张的方法。

作业要求: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教学用具:

装饰画范画、颜料、画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两张作品,一幅写生景物画,一幅装饰景物画。谈谈两者画面不同的风格。

导入课题:《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二、欣赏*感受:

1、《有圆礼帽的静物》-米尔顿*艾弗里

他的作品舍弃了物体形体、明暗、色彩的细部变化,只是概括地勾勒出物体的外形,色彩多作平涂,显得简洁、明快,富于装饰性。

2、作品《打开的窗子》有哪些地方与现实生活不一样?体现了装饰画的什么特点?给了你什么联想和感受?

三、示例:

教师对照写生画进行概括提炼,首先是外形的概括变形,再是色彩的提炼夸张。

四、动手作: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五、展示评价。

9、变照片为黑白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绘画中的黑白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并指导学生感受概括黑白节奏的美感。

2、学习黑白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黑白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黑白画的知识,并感受概廓、节奏美感。

教学难点:黑白画的练习。作业要求:选择一张照片,画成一幅美观有趣的黑白画。

教学用具:

照片、黑色钢笔(油性笔、黑色颜料)、铅笔、画纸、教材、范画、示范用具、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复习、导入: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1、欣赏作业。

2、欣赏作品。

3、简介黑白画。

教学意图:

黑与白是绘画表现的基本因素,是两个极色。使学生对黑白画有初步了解。

三、新课:(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分析黑白画的特点:

(1)黑白画表现的内容?

(2)看黑白画的感受?

(3)绘画中的黑白个表现了什么?

小结:感觉黑白鲜明、概括、简洁、黑白相间给人一种装饰性的节奏美感。绘画中的“白”一般表现“光”、“亮”的色调,还可以表现白色、浅色的物象。“白”在画面中能起到醒目、明亮、衬托对比黑色物象的作用。是黑色更沉重。绘画中的“黑”一般表现黑色和沉重的物象,还可以表下暗部或阴影。“黑”色的使用使画面沉重、稳健、有力,与“白”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形式感。

2、分析黑白色调的运用。

设问:在绘画中怎样确定和使用黑、白色?

小结:黑白画表现过程中,要有省略、比较和夸张,使画面产生概括、简洁的效果。

3、结构。

分析黑白画的关系的处理:

设问:面对五颜六色的写生物象,怎样处理成黑白关系?

小结:形象上要简洁,色彩要有比较、夸张。

举例示范:变照片为黑白画。

4、分析作业步骤:

(1)构图-对照照片。(完成)

(2)画结构。(完成)

(3)表现黑白关系。

背景:取消变化,使背景成黑色。主体物黑白关系处理妥当。绘画中,黑与白处理比较带有主观性,来之于作者主观对客观物象的感受。处理方法黑与白是绘画表现的基本因素,是两个极色。进一步强调处理画面的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表现黑白关系。

五、小结: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

欣赏学生作品,看看哪位同学处理的好黑白关系。教学反思:

能掌握黑白画的基本特点,明白黑白画表现过程中,要有省略、比较和夸张,使画面产生概括、简洁的效果。

10、改改画家的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画家的作品,理解画面的形式美、节奏美、艺术美。

2、学习画家作品中色彩、黑白关系的处理方法。

3、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肯定自我。

教学重点:

画家作品的色彩美、造型美、形式美。

教学难点:

在画家作品的基础上画出自己的联想。

作业要求:

仔细欣赏画家的画,对其内容、造型、色彩等进行分析,尝试临摹你最感兴趣的局部(可作修改、在创作),同时画出自己的联想。

教学用具:

欣赏作品、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导入: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三、新课:(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分析德国画家马克《猴》画的特点:

(1)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造型、色彩的特点?

(3)绘画中的风格你喜欢吗?

小结:画家画的可爱的猴子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让猴子快乐的回到森林中去。

2、分析古代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线条的运用。

设问:在古代绘画中怎样使用线条?

小结:线条要流畅,有节奏感……

3、张广《秋夜》马的造型结构。

分析马的造型处理:

小结:形象进行了变形处理,色彩简练、夸张。

举例示范:变照片为黑白画。

4、分析作业步骤:

(1)对照画家的画。

(2)画大体

(3)加入自己的联想或感受。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小结: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

教学反思:

能仔细欣赏画家的画,对其内容、造型、色彩等进行分析,尝试临摹你最感兴趣的局部,同时画出自己的联想。

11、水和蜡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蜡笔版画的学习,感受蜡笔版画产生的斑驳的特殊美感。

2、了解水和蜡的特性,学会利用两者互相排斥的特性,掌握蜡笔版画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水和蜡的特性。压印时的力度和速度。

教学难点:

转印时水和蜡笔分离效果的掌握。

作业要求: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

教学用具:

水粉颜料、蜡笔(油画棒)、画纸、笔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二、观察*发现:

1、在纸上涂上蜡笔或油画棒,再涂上水粉颜料,会有什么效果?为什么?

2、蜡有很强的排水性,涂上去的水粉颜料无法覆盖,反而产生了斑斑驳驳的特殊效果。

三、步骤:

1、用蜡笔画出画稿;

2、用水粉颜料快速涂满画面;

3、盖上印纸,用手掌均匀压印;

4、还可以多次着色,反复印制至完成。

四、练习?创作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

五、评价。教学反思:

学习兴趣浓厚,掌握水和蜡的特性,学会利用两者互相排斥的特性,掌握蜡笔版画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12、蜡和笔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刮蜡版画的学习,感受刮蜡版画产生的多彩效果。

2、掌握刮蜡版画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4、表现多彩的生活,激发对生活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刮蜡画的制作方法。点、线、面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刮蜡效果的预想与实际效果的吻合。

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

教学用具:

蜡笔(油画棒)、卡纸、牙签(或圆珠笔)、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课本P24-25页的刮蜡画作品,进入课题《蜡和笔的游戏》。

二、研究探索:

1、你知道这些色彩缤纷的版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用牙签(或圆珠笔)刮蜡或油画棒的颜色。

2、制作时步骤是怎样呢?

A在画纸上用油画棒(或蜡笔)分格涂上不同色颜色;

B再用深色油画棒(或蜡笔)覆盖一次;

C用牙签(或圆珠笔)刮出图形。

三、尝试练习:

1、练习刮出点、线、面,想怎样运用点、线、面构成一幅好看的刮蜡画?怎样能刮出你需要的线条?

2、刮简单的几个图形,进行训练,掌握方法,总结经验。

四、创作表现:

用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

五、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对刮蜡版画的学习,感受刮蜡版画产生的多彩效果,掌握刮蜡版画的制作方法。

13、拓印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拓印,活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会纸板拓印的制作方法,体会拓印版画的艺术魅力。

3、通过拓印的游戏,在游戏中得到美的感受和训练,充分感受版画制作的乐趣。教学重点:

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拓印时把握纸板的固定。

作业要求:

选择喜欢的生活题材,用纸板拓印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

教学用具:

卡纸、拓印包、颜料、笔、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导入新课。

二、欣赏画家作品、古代画像砖拓片,谈谈拓印版画的艺术特点。

三、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1、将撕好的底稿固定在恰当位置上;

2、将拓印包醮上颜色,然后在镂空部分反复拓印。

四、学生练习简单图形拓印。

五、观察?发现:

同学们在拓印过程中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反法,呈现了哪些不同的效果?

小结:用线划也可以,六、学生创作。

选择喜欢的生活题材,用纸板拓印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

七、总结评价。教学反思:

学会纸板拓印的制作方法,体会拓印版画的艺术魅力,通过拓印的游戏,在游戏中得到美的感受和训练,充分感受版画制作的乐趣

14、弹涂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弹涂孔版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这种版画产生的朦胧、丰富、特殊的美感。

2、使学生学习、掌握弹涂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3、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弹涂孔版画技法知识。

教学难点:

弹涂的颜料水份、力度; 整理效果的把握。

教具准备:

范画、弹涂孔版制作步骤范画、颜色、剪刀、裁纸刀、牙刷、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欣赏导入)

导言:“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潮汕农家》(课本P28)吗?” 提问:“这是一幅丝网版画,是最有代表性的孔版画之一,通过漏印的原理制作而成。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宁静、祥和,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一幅孔版画。

三、讲授新课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问:“请同学们看看书自学一下,这种孔版画怎样做?” 2、出示工具,讲解工具的作用。

那么什么叫漏印呢?(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制作过程)。

漏印:就是在纸板上设计出你所要表现的形象,然后剪去这个形象,使纸版呈镂空状,再用颜色涂在镂空位置的底纸上,就印出与版上一模一样的纹样来,这种方法叫漏印。

3、示范步骤方法。

(1)在纸上画出图形,用刻刀阴刻;

(2)在刻好的纸板后垫上色纸,用手指或木棍等轻刮醮上水粉颜料的牙刷,使颜料喷在画面上;

(3)揭开底版,作品完成。

四、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提出:“同学们,想一想,来做的时候,第一步干什么?” 1、设计。2、制版。3、弹涂漏印。

在弹涂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掌握颜料的水分,弹涂的力度,让画纸与弹涂的颜色搭配得更好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审美能力)。

五、学生作业: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指导。

六、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较好表现了弹涂孔版画的作业。

七、师生总结:

谈谈创作弹涂孔版画的心得与体会。

本课同学们学会漏印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对弹涂孔版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这种版画产生的朦胧、丰富、特殊的美感,学习、掌握弹涂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15、克隆“动物园”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叠剪的剪纸方法,提高剪纸的技巧。

2、表现动物形象,训练学生造型能力,培养对爱护动物的感情。

3、训练构图的能力、色彩搭配能力。

教学重点:

叠剪的方法。

教学难点:

剪纸形象统一又有变化。

作业要求:

个人或分组合作,用剪纸的方法克隆“动物园”。

教学用具:

彩色纸、剪刀、胶水、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幅动物剪纸作品,同学们喜欢吗?导入课题。

二、讲新课。

讲解剪纸的特点,欣赏课本的作品及教师的范作。

动物园有很多动物,他们成群结队的,如何体现他们呢?――用叠剪的方法

三、介绍叠剪制作步骤和方法(教师用准备好的剪纸讲解演示)。

A剪法一:将多张色纸叠剪,可得到多个重复的动物形象,再分别装饰不同的纹样。

剪法二:将色纸对折剪,可得到相连的动物形象,再分别装饰。

B把剪纸贴在合适色色彩底纸上,粘贴要平整、牢固。

C根据画面讲究疏密排列、色彩对比等构图

D加上环境的剪纸。

四、学生作业:

1、刻制的工艺要精,下刀要胆大心细,线条要连贯,起止都要刻至未端,下要硬用手拉断,以致使线条断裂。

2、刻剪时先从里面的细部下手,逐渐转向大形和外部,最后是外轮廓。

3、动物选用色彩的搭配除了注意色相的对比,还应有明度的对比。

4、刻制进应垫上垫板,防止弄坏桌面。

五、展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教学反思:

学习叠剪的剪纸方法,提高了剪纸的技巧,并能表现动物形象,训练学生造型能力,培养对爱护动物的感情。

16、家乡绿梦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剪纸的形式表现绿色大自然,提倡环保。

2、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剪纸方法,提高剪纸水平,学会用剪纸表现各种题材,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多层叠剪的方法制作连续重复的图案。

教学难点:

二方连续剪纸制作。

作业要求:

用色纸或废旧彩图纸剪出一两条造型的植物和动物的花边,还可以添加上装饰,表现家乡的“绿之梦” 教学用具:

剪刀、色纸、废旧彩图纸、胶水、底版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本作品“绿色的梦”等欣赏。

二、课堂发展:

1、课本剪纸作品的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

叠剪,剪出二方连续图案。

2、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剪法,其他学生观察。

3、总结方法:

a将色纸折叠多层;

b在一面画上图案(动植物的),要注意打开后图形要连接不断,所以图形两端必须有点地方是不能剪掉的;

c将剪好的连续图形贴在底板纸上。

四、学生创作。

以“绿色家园”为主题进行创作。

五、展示评价。教学反思:

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剪纸方法,提高剪纸水平,学会用剪纸表现各种题材,进行创作。

17、海底宴会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剪纸表现海底想象画,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进行手工技能训练,培养创作力。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剪、贴彩纸的方法表现海底各种造型。

教学难点:

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学用具:

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课本、彩色纸、胶水、剪刀、刻刀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这些千奇百怪的生物会挑上一个好日子,开一个盛大的海底宴会,你能说说这个故事吗?

二、课堂发展。

1、读画:欣赏照片及学生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海底宴会》一课。

问: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底世界吗?答:(略)

问:同学们之所以会喜欢它们,它们一定有许多美的地方,你能不能谈一谈课文上的照片和作品各有什么特点?答:(略)

小结: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

2、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冷色。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

问: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答:(略)

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

1、海底宴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问:宴会上会有什么?答:鱼、鲨鱼、美人鱼、八爪鱼……还有食物!

教师:因为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我们要画海底世界,首先要学会表现鱼鱼,同学们说对不对?答:对!

教师:我们低年级学过画各种各样的鱼,今天要用剪纸的形式表现。

A、讲解剪纸“鱼”方法,教师示范:(1)画出鱼儿基本形;(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适当的华文等,要适合剪切,不能断开;(3)剪刻。

B、学生可模仿教师剪“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剪好“鱼”之后,再剪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C、海底宴会的食物设计如何剪刻。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

A、师生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宴会。

程序用投影仪投放在黑板左边的屏幕上,程序如下:①将大幅蓝色图画纸粘在黑板上;②师生共同构思海底宴会时的情景;③学生剪贴鱼类;④学生剪贴海底动物类;⑤师生共同剪贴海底植物类;⑥围绕海底宴会的主题,留有表达情感和创意的空间,让同学们自由发挥。

B、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海底世界想象图和教师课前搜集的学生创作的海底世界想象图(此时,用胶布粘在黑板右边),指导学生体会速些作品好在哪里,哪些可供借鉴、模仿。

3、教师将中幅蓝色图画纸分发到各组,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在图画纸上用剪贴法集体创作一幅海底宴会图,要求画面饱满,布局均衡,色彩搭配合理。看哪个小组创作的海底世界宴会图构思最独特、新颖,画面最漂亮。

4、启发思维,培养想象力,强调借鉴、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

5、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各组学生代表自我介绍构图思路,教师评价。

四、总结全课,课堂评价:

及时讲评较典型作业,师生共同讨论评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作热情。

教学反思:

能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宴会。

18、编织乐园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动物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

教学难点:

纸带穿编方法及小工艺品的制作。

教学关键: 观察讨论纸带穿编的规律,引导如何经纬编织法;观察两种不同色彩交织成的纹理,并运用到装饰中。

课前准备:

各色纸条、幻灯教学文件、范例,剪刀、粘合材料等。

作业要求:用纸条或纸绳编织一件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小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

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幻灯出示课题,观察范作,说说它美的地方,并试着寻找规律,说说它的实用性和装性。

二、教学发展阶段

1、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

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2、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

a收集废纸盒,在底部粘上双面胶;

b贴上纸条(经线);

c穿编纬线;

d穿上提耳,装饰美化。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手题袋。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

5、创意编织

编织小动物等。

看图小组自学讨论穿编方法,并提出问题。讨论穿编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并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做手题袋。小组合作编制小手题袋。

三、互评作品,交流不同的穿编法,并总结。

四、欣赏拓展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

生活美劳DIY http://meilaodiy.51.net/feizhi/ 欣赏、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

掌握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并在学习中体会了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19、站立的纸筒人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纸造型的技巧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2、实践: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3、情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习纸造型的技巧。

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教学准备:课件、范作、卫生纸筒芯、手工纸、剪刀、双面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法,激发学习兴趣

师:最近,老师认识了几位很特别的人,他们非常想到咱们班里来。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些人是谁吧?他们找我们有什么事呢?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录像就明白了。

2、课件出示课件——纸筒人物自我介绍

3、板书课题——《站立的纸筒人》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材料和表现手法

(以课件中出现的三个范作为例,小组讨论)

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卫生纸筒芯、手工纸、皱纹纸、旧画报…… 生:夸张的表现手法

师:哪些方面用了夸张手法?

生:外形、颜色

2、学习制作方法

A:学生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组发一件范作供学生研究)

师:每一部分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可以动手拆一拆。

B:大家汇报观察结果

面孔、五官、圆筒的身体和一些装饰物组成。

板书: 面孔——五官装饰物——圆筒身体――组合3、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每小组制作一个纸工人物,要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注意安全

(2)为作好的纸工人物编排一个节目,准备来参加纸工人物大联欢。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课件循环播放制作过程和《小步舞曲》。

四、作业展示

学生利用纸工人物表演,锻炼语言能力,展示纸工作业。教学反思:

学习纸造型的技巧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学会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第三篇: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八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八册(全册)目录:

1: 聚聚散散 2:小圆点的魅力 3:黑与白 4:主体与背景 5: 冰川与晚霞

6: 画嗅觉 7:卡通画 8:双胞胎 9: 藏书票 10:我和我的小伙伴

11: 那一刻的我 12:愉快的春游 13 : 哪些是相同的 14: 千变万化的帽子 15:飘来飘去的小岛

16:迷宫 17:电脑美术 18: 会游的玩具 19: 光的魅力 20: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 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课后小结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悬空的感觉)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五总结拓展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第3课 黑与白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课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2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 :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 :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

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4学生创作师辅导 5作业展示评价 6学生收拾与整理

第5课 冰 川 与 晚 霞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构成知识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 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 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学法指导: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的效果 初步学会使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法,能均匀整洁的涂好颜色 运用明度推移的方法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饱和程度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 学生用具:16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 启发学习动机,初步认识明度和推移效果得出结果: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 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 听讲,记忆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冰 川 与 晚 霞 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展出示学习目标 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突出本课重点: 1 提问:

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 观看录像,课本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概念以及推移过程

直观演示 1 提问:如何绘制冰 川 与 晚 霞? 2 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过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根据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法 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法 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作业要求:按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法,画面干净整洁解决本课难点: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变深启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 展示教师作品 2 比较学生作品 欣赏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上练习出示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展示作品 1 组织学生讨论 2 归纳小结 欣赏电视中的作品 评析作品 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养成功 第二节

一 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思考一个问题:图中的色彩有什么变化?

学生:色彩逐渐变浅或变深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冰川与晚霞的第二课时(明度推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 粘贴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A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B运用色相推移画一幅推移效果的图画 请看本节课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 三听一组有节奏感的音乐,注意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什么是明度推移?书中已经做了解释,请翻开课本,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讨论得最快

教师:色彩逐渐变深,深的地方即暗,浅的地方则很明亮,这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叫做明度

学生:一种颜色加白,逐渐变浅,一种颜色加黑,逐渐变深

教师:请看一组色彩变化的图,色彩逐渐变深变浅的有序排列叫? 四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看第二个:如何表现在纸上呢?

(出示范画)这是老师的作品,好看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画的吗?

(出示轮廓)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做了预习,着色时先涂上色相,再少量加白,按顺序上色,注意看老师的调色板

老师只演示了加白,一会儿,我想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加黑的任务 五(出示学生作业)比较这两张作品哪张好?为什么? 学生:(涂色乱,排序不正确,)那么同学在绘画时应当注意那些呢? 六作业要求,学生绘画 七 展示作业,讲评

作业小结

第六课 画 嗅 觉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抽象绘特征,并尝试运用色彩知识和点线面知识进行嗅觉的表现性绘画

2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用点线面等方法来表现多种嗅觉 2 学生领会不同的色彩能表现出不同的嗅觉 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一些气味大的食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

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

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二新授:

1品尝水果: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不过放在袋子里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闻一闻,说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闻(苹果甜味)

(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嗅觉)2讲解甜味

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你们瞧(课件展示甜味的颜色)

生: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管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创作

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

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课件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 3引出酸味:

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4闻一闻

师:老师今天要让同学们过把瘾,交换闻一闻自己带来的东西,看看你还闻到了什么味道?通过你的表情告诉大家,并且说一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色彩感觉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食物当中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觉(电脑演示体现其它味道的色彩)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样东西,想请你们上来闻一闻,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葱生姜)

生:我闻出了

师:原来食物当中有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留意,还能发现更多的呢!5找一找

师:(教师出示一朵花,让学生闻一闻)除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闻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电脑演示自然风光图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师:原来自然界中也有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为自然界如此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你们瞧!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呀;过生日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祝福,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电脑演示一组幸福生活的图片)

师:可是,在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贫穷而被迫辍学!(电脑演示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情景)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两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同的感受说一说 三作业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你们想做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四评讲 五小结:

师: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老师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

第七课:卡通画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画图软件;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卡通画;

3学习如何运用画图软件画卡通画;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悉画图软件,学会卡通画的绘画方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一个新朋友,他会领着大家一起去一些好看好玩的地方

(二)授课:(媒体出现一卡通人物)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小精灵,想和大家交个朋友,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今天我会带着大家去一个奇妙的卡通世界,我先到带你们到卡通影院看看吧!

1播放一动画片段

师: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好看有趣是由多个卡通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

师: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个卡通画面有什么特点吗? 生;各种形象生动有趣可爱,声音动听,画面色彩鲜艳

师:大家喜欢这样的画面吗?想不想学?那我们再跟着小精灵走一走吧!2出现小精灵,背景是一座漂亮的宫殿建筑,门口有知识宫字样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欢画画,现在我们来到了知识宫,一起来学学怎样画卡通画,好吗?(动画打开门,出现画图板)教师简单介绍画图板中的菜单栏工具栏和调色板并简单演示在画图软件中画画在演示过程中阐述卡通画的特点:卡通画就是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图

3走出知识宫,大家一定都会画卡通画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画展吧!(欣赏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卡通图片)切换成许多画幅的界面,点击某一幅进行讲解评析 这些都是小朋友们的参赛和得奖作品,我们学习了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熟悉运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就可以向这些同学一样画出精彩的画面了

4老师发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露一手了,我们让小精灵带我们去一个好地方,那里什么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大家想去吗?

小精灵:我发现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跟着我去绘画小天地吧!(找个漂亮的背景,配上动听的轻音乐)

(三)布置作业:学生在画图板中画卡通画,题材不限

(四)展示学生作品(将学生的作品在大屏幕上进行评析)

(五)小精灵与同学们告别: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相处这么长时间,我发现你们都很聪明可爱,我好喜欢你们的绘画作品,希望大家能记得我同学们再见!

第8课 双胞胎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教学难点

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学准备

师:范作彩色纸剪刀水粉颜料排笔等工具材料 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及绘画工具 教学意图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它的图案有一定的含义,常代表平衡和谐,具有优美庄重的美感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画,引入课题

1师出示几幅范画:观察画面,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图案是对称的)

2引入课题: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就是对称对称有单个形体的对称,如蝴蝶剪刀等,也有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对称,它们就象双胞胎一样这节所要上的主要是指两个物体间的对称出示课题双胞胎

让学生明确课题双胞胎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 二引导对称的表现方法

1观察课本范例,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双胞胎的?(生说)2师小结课本表现对称的方法:

(1)对折剪(如游戏)

(2)对折印(如长颈鹿)

(3)对折画(如新疆舞)3进一步引导表现对称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生说)

4师小结其它方法的应用:铅笔拓印复写纸

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的表现方法,并动脑思考,拓展其他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情景?(双人跳水对着镜子练体操花样跳水两个小朋友对面做游戏打乒乓球物体在水里的投影等)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主题?(个生说)

本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挖掘更多的创作主题,进一步认识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3创作步骤:(师示范)

(1)选定主题与方法

(2)设计主体造型(注意构图与色彩)

(3)可适当添加背景 4生制作,师辅导(1)构图造型色彩(2)颜料水份的掌握等

提醒学生在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作业展评:评出你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拓展

1欣赏一些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也是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重要法则 2课后用其它方法制作对称的作品

第九课: 藏书票 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 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绘画用品纸板刻刀水彩颜料毛笔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知识设计藏书票的草图 教学重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自己构图方式的设计 教学过程:

老师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

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个别提问后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交流

学生小组欣赏交流自己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图画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

学生个别展示自己收集的藏书票以及自己了解的有关藏书票的知识

老师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并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学生个别回答后,老师小结,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以及藏书票上拉丁文的意思

老师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最后写上拉丁文 4 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制作藏书票

讲评学生初稿设计情况,为部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活动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一份完整的藏书票 教学重点:按要求做完自己的藏书票 教学难点:刻画稿 教学过程:

复习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及基本特征 2 讲解初稿设计情况

展示设计有创意的作品,针对部分作品要求学生说出修改意见 3 老师强调这节课要求

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4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老师帮助学生涂色印制,最后强调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5 展示并讲评学生作业,活动结束

第十课:我和我的小伙伴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仪器,图片资料,泥塑作品 学具:雕塑泥,彩泥,辅助工具,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1 站立时约六个头长,2 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

教学意图:从感知到认知,初步掌握人体比例规律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2学生自评,互评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3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意图:感受雕塑的空间体积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感受雕塑语言

三深入阶段

1分小组交流,讨论创作内容,2分小组合作,添加场景,完成组群泥塑,用彩泥时还有注意色彩的搭配

教学意图:综合练习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陪养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四作业展评 1小组自评,互评 2师点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1师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

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 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表现新同学

在学生制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新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现几位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等同时强调一起制作时的团结协作

三展示游戏:

随着你的朋友叫什么的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第十一课:那一刻的我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片课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 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 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那一刻的我 二发展阶段:

课件展示运动中的人物,使画面暂停,分析运动中人物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像,并讲解人物在运动时的一些主要特点 创作前,组织学生根据那一刻的我的命题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 布置作业: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今天完成构图,下节课涂色鼓励学生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来表现

第二节

一 交流展示上节课的稿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比较谁的作品更能有新意的表现出那一刻的我 比较谁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人物的连续动作

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是如何表现着几点的 二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的 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三作业展示,评价

·小组交流中,能否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能否在作品中表现出运动中的人物 ·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十二课: 愉快的春游

学习领域:绘画创作课 教材简析:

本课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绿色的春天万物复苏,春游中的美景美不胜收,令学生印象深刻,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造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春游中有意义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创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春游的场面 2巩固已学的取景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春游中有意义情景的构思与表现 教 具:课件录音机

学 具:水彩笔春游的照片 课 时: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

活动一

利用课件进行情景导入请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景物及人物的动态(放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想一下,你在录象中看到了哪些地方的景色?谈创作思路画野餐时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人物野餐的动态上,并强调在环境描绘上要突出春的特点开阔思维还可以如何表现野餐?

活动二:游乐园

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谈游乐场里游乐的细节,如打秋千坐滑梯坐转盘等 活动三:扩展学生思路 如何在画面中体现春 字?

小结: 画中色彩以绿 色调为主,加以适当的鲜花小鸟绿树作点缀,使画面呈现出春天绿色的勃勃生机

如何体现游字的快乐?(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将人物的动态表现出来如野餐时的吃喝坐笑可以使画面非常的生动形象; 游乐场里的跑跳玩等能很好的表现同学们在游乐场里的愉快心情,力求构图合理,主题鲜明

活动四: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商量如何表现春游 第二节

活动一:讲解作画步骤

(1)构思,想一想你准备以什么为主题来表现春游,注意主题鲜明(2)起稿,将主题物画大,居画面的中心,尽量突出主题(3)着色,注意表现春天的特征 活动二:小组合作作画 作业要求:

用绘画形式创作一幅春游的情景 活动三:讲评优秀作业

表扬构图合理,色彩到位,主题突出的学生作业 我们通过春游感受祖国的秀美,生活的幸福

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呢?你打算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回答)第十三课 哪些是相同的

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绘制)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尝试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来表现相同与不同的图形 2.体会相同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用相同与不同的图形来组织画面

难点是让学生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表现相同与不相同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示范作品各种图形学生作品 学具:铅笔记号笔油画棒剪刀固体胶等工具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今天咱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比眼力

放课件,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找别扭,每次都出现两幅非常相似的画,请你从中找出哪些是不同的 学生游戏

刚才的游戏玩得不错,请优胜者说说自己成功的原因(观察仔细等)二发展阶段:

刚才咱们找的是不同的,现在请你从一幅画中找找哪些是相同的 放课件,大家来辨一辨认一认

(让学生欣赏和观察作品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图案的选择可以是学生喜欢的物品或动物,但是图形要相对简单一些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一个有点不同的图案,如不同颜色,不同的图形等)

总结:生活中,谁先学会了发现,谁就拥有了智慧和美丽

说说刚才的画面里,相同的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美感 三创造阶段:

用老师带来的各种图形摆一摆哪些是相同的

小结,再次体会相同的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美感

第二节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用摆的方法表现了哪些是相同的,现在请大家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绘画哪些是相同的 放课件,请学生欣赏 二发展阶段: 示范:

制作作品,可以先画一个图形,再反复剪出或印出几个相同的图形,把其中一个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或者将其中一个画成不同的图形,然后贴在底板上做好 三创作阶段: 作业要求:

·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表现相同与不同的图形 指导中,应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创作 作品完成后,可组织学生互相来辨一辨认一认 拓展

·可利用各种废弃材料来做立体的图形 教学评价

·能否在作品中体现相同与不同的图形 ·能否积极参与班级的自评或互评的活动

第14课 千变万化的帽子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设计制作各种纸制帽子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的帽子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设计各种不同造型的帽子 3.体验制作作品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帽子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搜集各种帽子的图片制成课件 学生:各种彩卡纸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

今天和我一起来到咱们班一同上课的还有我请来的小朋友们,请看屏幕,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带着各种各样的帽子)他们是来跟我们比赛的,比比谁的手最巧,谁的设计的帽子与众不同敢不敢接受挑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设计帽子的课---千变万化的帽子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才叫千变万化?你能说说千变万化指的是帽子哪些方面的变化吗?(引导学生说出 装饰方法材料颜色的变化)

2考考你:在1分钟内,你能把一张彩纸变成几种样子的帽子?

3同学们,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帽子是怎样做的?帽子上哪些地方最吸引你?想一想这些帽子有什么作用?(表演装饰美化)

4你想怎样装饰你手里的帽子?用什么办法?(学生回答)看看老师跟你想的一样吗?(卷折刻挖穿编粘贴)5分小组竞赛:

刚才学习了那么多的方法,下面我来考考你们哪个组学的最好: 这些帽子上装饰的图形是用刚才教的哪些方法制作的呢? 你还能想出其他装饰的方法吗? 6图片说明做法

你知道他们的帽子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课件)7作品欣赏:欣赏各种学生作品

装饰帽子的方法还真不少,看来要想当个帽子设计师,不光要有灵巧的手,还需要有一个充满创意的头脑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四个人的智慧肯定比一个强,我们四个人一组,共同设计装饰一顶帽子比比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帽子即美丽,又形象特殊我今天还带来了相机,我要把你们当中做的最特别最漂亮的帽子拍下来,给小朋友们寄去,让他们也向你们学习学习

三学生制作阶段

多媒体播放音乐,增添课堂愉快的氛围

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完成作品同时对色彩的搭配进行辅导

让全体学生分享个别同学的独特构思和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创作活动,对其创作活动多给予肯定

下次继续完成,并进行展示

第二节

一继续制作: 在制作的过程中,小组长分配好角色,组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完成后再根据该组设计的帽子角色用肢体语言或声音表演 二展示作品,评价作品阶段 1给你的帽子起个名字

2评价谁的帽子做的好色彩搭配最漂亮 五课外拓展

想一想还可以使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帽子?

班级组织一次联欢会,请学生们戴上自己做的各种帽子,进行联欢表演

第15课 漂来漂去的小岛

(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利用白色泡沫板制作小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体验白色泡沫板材料的特性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准备一些泡沫板等材料电脑动画片 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节

一 导入新课:

放动画片鲁宾逊漂流记你想要一座漂来漂去的小岛吗?怎样才能让小岛漂来漂去?

二引导阶段: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对小岛的印象

看课件,分析岛屿的特点,以及岛屿上的动植物的情况 鼓励学生大胆的联想漂来漂去的小岛上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创作阶段:

讨论:我们用什么材料,怎样表现漂来漂去的小岛比较好?

从自己组带来的材料中找出最适合做漂来漂去的小岛的,并说明原因 作业要求:

·用白色泡沫板做小岛,然后在纸上画人物建筑物等,剪下粘贴在小岛上 可以由学生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 教师应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形状风格的小岛材料也可以多样化,以利于激发学生创作愿望 第二节

一 对比哪一组的半成品的质量更好,装饰更加美观 1.看外观 2.看构造 3.看装饰

二互相学习后,继续改进,完成作业

·做完的作业,可放在水里漂浮进行展示评比 教学评价: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能否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风格的小岛

·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第16课 迷宫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制作一立体的迷宫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课前准备:

课前应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的硬纸盒 教学过程: 一玩迷宫:

每组发一个老师制作的迷宫,进行看谁先把玻璃珠滚出来的游戏竞赛 提问:刚才玩的迷宫和平时玩的一样吗? 你像不想利用废旧物品自己做一个迷宫? 二设计迷宫:

分析教材上的几个图例,引导学生分析这分别是对峙和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和装饰才做成的

示范如何将一个纸盒进行改造

基本的做法是:用硬纸片剪制成各种长短不一的长条,采用粘贴的方法,制作成一个纸立体迷宫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创造出样式新颖的迷宫 三制作迷宫:

作业形式,可以由学生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作一立体迷宫 四展示评价:

教学评价:是否会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 ·作品能否体现独特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第17课 电脑美术

(设计·应用)(电脑绘画)本课的要点是在电脑上,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学习要求

·用笔刷工具进行电脑绘画练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 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 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师:刚才两位同学复制出了小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请看老师制作的两张作品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么?

学生发言:象包装纸象桌布象花布象地毯象窗帘 二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方向不一样,上下左右翻转)(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 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三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

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 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C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三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排列是否有规律?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四时装制作和表演 师:我们设计的四方连续纹样可以制作成很多东西!老师现在就把这两张花布(西瓜和小猫图案)制作成两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师现场快速制作马夹和裙子

(激发学生兴趣,直观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与应用)

师:这是两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学想穿穿这件新衣服?(让学生轮流试穿)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怎样?在电视上有没看过时装表演?能不能学走模特步把你这件马夹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时装秀表演:

A让6-8位学生轮流穿上马夹和裙子,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绕教室走一圈!B分组比赛:男同学穿马夹女同学穿裙子比比谁走得最精彩!评出优胜者,掌声给予鼓励

五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机,摆放好鼠标键盘凳子 第18课 会游的玩具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实际上就是会动的玩具系列,通过设计与应用的课程培养学生善于综合运用各种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制作简易的玩具 2.运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一种游动的原理设计并制作会游的玩具

难点:巧用游动的原理设计会游的玩具,并进行造型美的修饰 教学准备:

师:会游的玩具的范作游动原理的课件或范图 生:包装纸盒三合板旧TK板彩色纸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观察会游物体的原理并进行交流 导入阶段

一 初步感知游动物体的原理及其工艺

课前让学生了解游动物体的原理,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的交流和讨论 1组长汇报:该组讨论探究游动物体的原理的制作报告 2师对学生汇报的结果进行小结

3欣赏图片:多方位感知会游的玩具的造型特点 二利用游动的原理制作会游的玩具

1让学生说说游动的物体游动的原理及其造型特点 2师出示范例会游的玩具

3师小结会游的玩具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a制作玩具的模型 b安装游动的设备

c进行造型的修饰,注意颜色的搭配

4生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游动的原理来制作玩具

5让学生利用游动的原理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出玩具 三提升对会游的玩具装饰性的认知

A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

B将作品进行再装饰(小组内互提意见进行修改)C学生展示评议作品

D教师小结,及时指出问题E拓展:游一游比赛游戏

第19课 光的魅力(综合·探索)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光,其实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也要依靠光,只有在光的映衬下,艺术作品才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欣赏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作品

·用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

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图片等各种灯光设备 教学过程:

一感受光的魅力:

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拿出来 让一个学生用一些卡通形象编故事,几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摆放玩偶图片,或者简单构出画面,另一些学生用光源对已构好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照射 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认真地听故事,然后对构图不够合理的大胆提出建议

教师引导:象不像舞台上表演卡通片?比单纯的画面效果好多了是吧?

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把光用蓝色的皱纸包住变成蓝色的光,更符合故事情节的气氛 光从卡通形象的下面往上照,才能有恐怖的效果 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光的魅力,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了解光的魅力: 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光照射下,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白天太阳光下的建筑,晚上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雕塑作品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甚至也可以利用画室里的石膏像,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不同效果,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光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电影幻灯投影片皮影等艺术,来说明艺术与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三探究光的魅力:

在制作作品前,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与粗糙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布置下一次需要的材料

布置学生寻找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下次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第二节

一启发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同学讨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完成作品 二展示光的魅力:

作品完成后,可举办一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提醒同学在展示作品时,要注意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 ·能否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欣赏·评述)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课,主要是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此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制成课件 ·谈谈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

教师把搜集到的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等各种图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我们祖国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方法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墓俑?人们为什么要造它?你知道的墓俑有哪些?

2.看书上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介绍

3.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文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以及了解这些兵马俑在秦始皇陵墓周围所起到的作用 第二节

本节课在网络教室上,鼓励学生正确上网自学习一上网学习:

利用电脑进入人民画报网 网址:

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再选择秦始皇兵马俑,电脑上就会出现秦兵马俑的多幅图片,当鼠标指向某一幅图时,就会出现与此图有关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进行欣赏

二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每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介绍一幅自己搜到的秦兵马俑的图片或文字,总结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以及主要发展过程作一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了解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有多少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地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能否主动地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能否了解欣赏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不同之处

第四篇:第八册美术

第1课

节日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的节日场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2)操行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表演、绘画、制作、表现节日的有关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地体验节日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节日场面的表现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 和造型表现能力.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节日。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节日活动,掌握节日场景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

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作用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

3.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师:有关节日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生:收集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油画棒、彩笔).教学思路: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室里挂些与节日有关的饰品,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节日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

(2)讨论探究:

组织学生讨论所看的是哪些节日?并尝试介绍与这些节日相关的风俗活动.(3)模仿游戏:

学生自己模仿节日活动中人物动作、活动的情景,如: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山、元宵节看花灯„„

体验、感受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4)欣赏交流讨论:

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节日 场景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节日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5)总结示范:

老师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节日热闹场面、有一定人物造型的画面。

(6)学生作业:

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具有节日气氛的画面。主要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节日场景的表现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像,制作具有一定人物动态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并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7)评价展示:

学生自主评价为主。

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小结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和评价意识.鼓励构思新颖、独特的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体现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8)课的拓展:

欣赏有关节日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的情感。

例如清明节、中秋节„„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第2课

看花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像,让学生了解花灯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操作目标:通过学习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地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绘画花灯或节日灯市的表现出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过元宵节----花灯活动,掌握花灯和节日 灯市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间艺术节和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最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2、建议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有关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元宵节----赏灯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花灯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

环境准备:教室里挂些花灯,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教学思路: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供给灯和灯市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展示)

(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

(3)老师介绍花灯历史:老师结合课件介绍观灯活动的来历及相关花灯的品种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的了解。

(4)展示交流花灯: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花灯,介绍花灯外形、结构、制作及材料方面的特点。

(5)师生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灯市活动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老师示范: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观看花灯时的热闹场面,以灯为主要表现对象。

(7)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能表现灯市热闹气氛的画。

(8)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欣赏、评析。

(9)课的拓展:欣赏有关元宵节----赏灯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情感的流露。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观念文化。

第三课

水墨变体画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力,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3)情感目标: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用品的回忆和感受。

2、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表现画面。

建议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名画投影片;补充的名画;范画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欣赏:

方案一: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

方案二:欣赏 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

(3)讨论:

师:什么是变体画?

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4)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

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

(5)尝试练习: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请学生代表上黑板试画,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

(6)创作水墨变体画:教师示范水墨变体画。

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A、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

B、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

C、墨色的运用:焦、重、浓、淡、清。

(7)学生作业练习:

A、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

B、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

C、勾线后染墨。

(8)作业展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9)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效果。

(2)欣赏;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

(3)讨论交流:

讨论;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谈。

(4)创作构思:

A、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B、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

C、教师点评:构图和内容提要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5)创作练习:

师: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共青团一幅水墨变体画。

(6)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

构图要求: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7)评价:让学生针对作业成绩的内容题材、画面构图的表现力进行自评和互评。

(8)拓展:将传说中的八仙和门神创作成水墨变体画。

第四课

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建议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教学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

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

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用纸条上下穿编。

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交流与评价: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

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

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

第五课

纸卷魔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操作目标: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情感目标: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3、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思路:

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

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课后拓展: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第六课

罐和壶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再把对罐子和壶的欣赏、造型、表现、设计、制作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同过运用多种的手法进行创作,大胆想像,大胆创作,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

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

3、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思路:

(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

(2)欣赏:

A、中国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

(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土、垫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 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思路:

1、看陶

A、欣赏艺术大量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

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

(2)摸陶

让学生上来摸摸陶,感受一下陶土和瓷的不同质感.(3)说陶

说说陶土和其他材质的区别.(4)做陶

常用方法有泥条盘制和轮制等到。例:泥板成型法:

A、拍两块泥板,一块作罐底,另一块围成罐身,收口处配合双手协调制作。

B、做一泥条粘于罐身作罐柄,装上壶嘴;

C、采用泥条和泥球装饰罐身。

(5)赏陶

将学生做好的罐和壶陈列在教室的窗台上晾干,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一下自己最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喜欢。

第七课

适合纹样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欣赏、讨论、操作和绘画等手段,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交流创作的方法,在创作中发展个性。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创作设计,用彩笔勾画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交流、欣赏、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受。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欣赏、交流、操作,设计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巧妙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收集各种适合 纹样的图片。

教具:课件、有适合纹样的用品。

学具:彩色笔、作业纸、点、线、面的图形若干。

教学思路:

1、观赏、讨论:

(1)教师展示两只瓷盘,一只有适合纹样的瓷盘,一只白瓷盘。让学生选择喜欢哪一只,说出理由。

(2)教师引出课题:适合纹样。

(3)找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

(4)找找大自然中的适合纹样。

(5)学生分小组讨论:适合纹样的特点。

(6)教师小结:适合纹样就是适合一种形状,又能独立成为图案的纹样。

2、欣赏、评议:

(1)欣赏一组汉画砖上的适合纹样。

(2)欣赏一组青铜器上的适合纹样。

(3)欣赏一组瓷器上的适合纹样。

(4)欣赏一组中外古建筑物上的适合纹样。

(5)分组交流评价这些适合纹样的造型特点。

3、拼拼、玩玩

(1)学生分小组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点,线,面的图形进行合作,拼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

(2)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介绍作品,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

(3)小组同学合作利用身体创作适合纹样。

(4)利用文具摆出适合纹样。

4、创作示范;

(1)教师示范画一个适合纹样。

让学生讨论,还可以采用哪些图案来创作。请学生试画。

(2)创作要点:

A、适合性: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出示图例)

B、选择造型的主体内容:花卉、昆虫、风景、点、线、面。

C、色彩的的搭配:冷色调、暖色调、对比色、七彩色。

D、画的技巧:在每一方块中画相同或对称的图案。

(3)设计师乐园

准备六组活动材料:圆形盘子;方形头巾;三角形蛋糕;长方形地毯;椭圆形餐垫;水果拼盘。

(4)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设计创作。

(5)教师巡回指导。

(6)设计博览会: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5、课后拓展

(1)尝试为妈妈设计一件毛衣有适合纹样。

(2)为班级的板报设计适合纹样。

第八课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接触古今中外的不同车辆,了解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尝试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描绘车的外形,培养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的造车历程,探究车辆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与车辆制造相关的典型事例。

二、学习内容

学生初步接触有关“车”的艺术性话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车这种重要的机械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车的各个种类、车的多样材质、车的基本结构、车的不同功用以及车的发展历史等,知道人类的这项项发明对自身有多么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尝试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车的造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自己学过的绘画表现方法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车的造型。

教学难点:车辆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以绘画的形式对车进行造型的方法。

三、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上网浏览并下载一些表现“车”主题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乐、影片,大师的画作,学生绘画用纸等。

学生准备:美术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情况。

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A、观看有关“车”的音像资料,认识各种车辆,再说说自己知道的车辆及其特点,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车。

B、教师对以上问题做简单总结,介绍车的发展。

C、同学分4~6人小组展开讨论围绕“人类与车”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说说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车,车辆的发明和制造对人类在发展和进步有什么帮助。

D、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单归纳和规律总结。从车的造型、材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概括并明确板书。

2、创作与表现

同学以线描绘的形式对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车辆进行表现。在表现车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3、评价与反思

A、同座位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车,并将作品展示在老师事先布置好的展示栏上。

B、欣赏名画当中画家笔下的车。说说自己对画作的看法,谈谈画面中车在整幅作品中的作用。

C、想像未来车辆发展的趋势,同学互相交流各人对未来车辆的看法。

第九课

我设计的车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知道车的设计与制造要符合人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技能目标:培养对车辆造型的设计,表现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科学生活的情感。

二、学习内容

本课是“车”主题单元的第二课,学生要了解车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学习设计,即通过自己的想像,对车的形象和车的功能进行新的改进,创作出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车。这一课也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为下一课时“人造的车”的学习所做的必要准备。学生将通过一些图文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拓展认知,启发思维,借助绘画的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车辆。

教学重点:想像、设计新的车辆造型,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学难点:想像与设计的思路,绘画与表现的技法。

三、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车的音像素材、播放器、pop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A、教师播放与车有关的声音资料,如火车鸣笛、车轮滚动、汽车喇叭声、摩托启动、自行车刹车等,学生听辨声音,以此判断车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

车辆的外形:根据所听车声,猜测发出声音的车辆,回忆车辆的外形特征,用简洁的线条画出车的外形轮廓。

车辆的功能:说说这些车的作用,再用肢体动作模仿它们不同的工作状态。

B、教师对同学的讨论结果予以简要小结,使同学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车辆的发展与变化都是应人们的需要而改进、变化。人们在设计与制造时,主要考虑的是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形变得更实用、更漂亮。二是功能变得更强大、更多样。

C、师生共同就车辆的设计展开以下活动。

教师向同学介绍班格尔等著名的车辆设计师以及各种经典车型,同学也发表意见对众多大师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各组选派同学向全班同学交流,介绍本组同学的好创意,金点子。

教师对同学的发言做简单小结,同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即:

外形创作可分为几何形、实物形,力求简洁、协调。

功能设计可分为组合式、添加式,力求多效、强势。

D、教师对以上总结的内容予以强调,并用简洁的线条进行绘画演示。

2、创作与表现

A、采用情景创作的形式,由学生担当车辆设计师,自行设计创作一幅新款车型效果图,也可以参考教师给出的资料图重新组合。

B、动作快的同学,可采用以下不同的练习方式:

在完成的效果图上添画一些必要的人物或场景,添加成完整的情景图。

3、评价与反思

A、作品交流 小组交流。同学完成后在组内交流,向本组同学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班交流。以“车展”“新车发表会”“车辆设计展示会”等形式开展活动。同学将作品展示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区内,全班同学观看这些作品,由各小组选派的“推介员”负责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优秀作品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B、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简要小结,鼓励同学开阔思路,设计出更具高科技、更富时代感、更兼人性化的新车。

第十课 我造的车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造车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同车辆的造型特征,并对废旧材料有一个新的认识。

2、技能目标:掌握造车的基本方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车。

3、情感目标: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创造的艰辛,培养学生在对待创造性生活时的持久性与耐挫力。

二、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运用废旧材料“造车”,感受变废为宝的神奇与创造的乐趣。

教学难点:废旧材料的合理借鉴与运用,解决车辆造型的变化方法,以及车辆各部分的组合方法。

三、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教师制作的车的范例。

学生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所带的废旧材料,感受不同的形状,材质特征,以及色彩情况,教师就这些生活中用过便弃之不用的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

2、教师将“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的话题引向本课主题,并在每组中选择一件材料,快速地组合,制成一辆奇特的车,分别请两位同学进行以“车”为主题的创作尝试。

二、创作与表现。

1、师生就车的制作进行讨论:从选材到制作方法。

2、以4~6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各自带的材料,合作制造一辆车。

3、将小组合作的车辆置于黑板前的展示台上,请同学简单地点评。

4、教师出示制造的精品车,请学生将它与前面造的车进行比较,谈谈不同的感受----更美、更奇特。

5、学生讨论:如何将车变得更美、更奇特。(夸张造型;装饰车体)

6、利用各种手段,小组将先前造的车变得更美、更有个性。

三、评价与反思

1、小组分别介绍各组所造车的优势后,进行“奇思妙想奖”“最最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的评选。

2、欣赏其他材料制造的车。

第十一课 乘车印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乘车时的不同情形,体会乘车时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技能目标:能以各种人物动态表现出乘车时的情景,并学习必要的构图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过对乘车的种种印象的讨论,去发现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闪光点,宣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

二、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方式,回忆乘车时印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乘车印象,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思路:

一、感知与体验

教师提供房车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房车的外部----原来是一辆车,由此导入本课主题:乘车印象。

二、学习与创作

1、学生回忆乘坐各种车辆的种种感受与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画一画。

2、针对黑板上的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绘画情况,选择下一步的教学策略:绘画创作的指导重点放在人物动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构图的表现方法。

构图----画面的安排可选择车厢内的满构图或车厢外的大范围的构图。

人物----示范各种相关动态,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间的高低变化与前后遮挡。

3、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

4、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乘车印象》。

三、评价与反思

1、看赏同学们的作品。

2、可将学生作品汇集成册。

第十二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责任制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了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通缉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课时:3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

游戏: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学生要拿对相对应的两种原色。

给`6种颜色排排队、将红、黄、蓝、橙、绿、紫`6`种颜色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排队。

说一说排序的理由。

教师小结:靠一起的颜色很相近,很协调,距离较远的颜色反差较大,对比较强.(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板书归类归纳:

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协调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欣赏多媒体演示的一组图片,谈谈画面的色彩,以及给你的感觉。

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揭示:红和绿、黄与橙、绿与紫是对比色,对比使画产生很强的活力和跳跃感,给人鲜明、刺激的感觉。

蓝与绿、红与橙、紫与红、黄与绿等是和谐色,给人和谐、愉悦、层次丰富的感觉。

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用水粉色调配几种对比色和协调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谈一谈对其画面色彩的感受。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所学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知识。

教师总结:无论是绘画或设计,对比与协调都不可少。如果以协调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对比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协调生动,统一中有对立;如果以对比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协调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丰富和谐,对立中有统一。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有些是用对比色画出的,有些是用协调色画出的,比较它们不同的色彩感觉。

说说自己对大师的作品的理解,感受色彩的魅力。

小组畅谈感觉并进行探讨归纳:

对比色:强烈、刺激、跳跃、张扬。

协调色:温和、含蓄、平静、柔美。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对比色或和谐色作画。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设计出画面的内容,再构思安排好画面,确定画面主体,将草图打好后,上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大家共同评议、交流观画感受,分享创作感受。

第十三课

染纸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染纸的原理及方法,制作一幅美丽的染纸。

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

教学难点: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

三、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2条扎染的丝巾,宣纸,颜料,水彩笔,录像,各种染纸作品。

学生准备:水彩笔,颜料。

教学思路:

1、本课主要是采用欣赏,小组合作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

2、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来进行教学,在引导,发展和拓展阶段恰当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鼓励,让他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3、在作业上,让他们的尝试多种折叠和染纸的方法,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4,、在课后拓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染纸的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利用课后的时间,与同学或家长合作,做出染纸服饰等等。

教学过程:

做游戏,看看哪张纸的吸水性最强,如果将这些纸染上颜色又会怎么样的效果,介绍染纸的步骤,介绍折纸的方法和染纸的方法,欣赏染纸,布置作业,学生染纸,教师辅导,作业点评,作品展示。

一、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带来2条丝巾,一条是白色的,另一条丝巾的颜色比较鲜艳,而且丝巾上还有一些图案。

A、你喜欢哪一条丝巾,为什么?

B、你知道丝,丝巾上的颜色和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C、你还知道哪些扎染的产品?

2、欣赏

播放一段手工印染的录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印染,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

出示染纸,比较染纸和丝巾相同和不同之处?

4、揭示课题

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板书课题:染纸

二、发展阶段

1、欣赏作品,师生交流

让学生欣赏多张染纸作品,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问题:

A、染纸上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B、染纸上的颜色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染上去的?

2、师生互动。

A、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制作一张染纸。先将纸对折几次,不要打开,然后将折好的纸的一角放入彩色颜料中,颜色在纸上迅速的染开,之后小心的将纸打开,纸上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

B、教师小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

3、染纸的方法及步骤

A、折纸。折纸时折出的式样,决定了染完后整个印染的效果,根据要染花纹,把纸张折叠成较小的形状,折时边与边要对齐。

B、调颜料。根据自己需要,调出颜料,色彩可调稀一些,以增加纸张的吸水性,所调色彩的颜色重一些。

C、染纸:浸染法或点染法。

4、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5、教师巡回辅导。

6、作业讲评。

三、课后拓展。

欣赏民间印染工艺。

利用课余时间,与家长共同设计。

第十四课

套色纸版画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套色纸版画的基本知识,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和技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让作品新颖、独特,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拼看到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教学难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三、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纸版画范图,彩色油墨,胶滚,白板纸,刻刀,剪刀,笔,6B铅笔,吹塑纸,乳胶,瓶盖,木蘑菇,马莲,勺子,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白板纸,吹塑纸,圆珠笔,剪刀,刻刀等。

教学思路:

一、师生互动

1、展示纸版画作品供学生欣赏、探究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大家想知道吗?

我们学校美术组的同学创作的纸版画作品在全国少儿画展中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班上的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他们为我们学校赢得了荣誉,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感谢!

想知道他们创作的是哪些作品吗?

好,老师选了几张作品让大家欣赏,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我想请同学们到讲台前面来欣赏他们的作品,一边看一边可以议论。

2、引发学生讨论

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送出去比赛的纸版画作品,怎么样?好看吗?它有什么特点?比较一下哪一幅作品更特别一些?这幅彩色的纸版画和其他纸版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再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这幅纸版画可能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

3、互动、交流、演示

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很会动脑筋,谈了很多方法,这幅画是用两块版子印出来的,我也想根据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来尝试印制一下,看看会不会是这样的效果。

首先想一想,我选什么材料来表现呢?

秋风瑟瑟,落叶飘飘,老师也拣到了不少造型奇特的树叶,我想选一片叶子用它来做套印的主版吧!再选一块有纹理的墙纸作为底版。

下面要进行拓印。

先将选作底版的墙纸滚上一种颜色,再将树叶滚上另一种颜色;将滚好颜色的树叶放在底版上。

选取个张白色或浅色的印纸覆盖在上面进行拓印。

揭开印纸,看看,用这种方法印制的纸版画是不是和黑板上展示的有同样的效果?

好不好看?也给老师鼓掌好不好?

揭示课题。

老师刚才用两块版子拼在一起套印出一张纸版画,这叫做“套色纸版画”,最常见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套色方法,想学习这种套印方法吗?

好!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套色纸版画”。

板书课题:套色纸版画----拼装套色。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交流:

刚才,老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方法尝试套印了一张纸版画,我想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能不能帮老师总结一下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呢?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板书制作过程。

1、构思

想想,你要表现一幅怎样的内容和画面。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来表现画面内容的主题。比方说:风景,人物,动物,植物„„

2、制作

分别制作两块版,一块作主版,一块作底版。

无论是主版还是底版都可以选择不同质地和肌理的材料,例如:白板纸,吹塑纸,墙纸,马粪纸„„

3、拓印

滚油墨,拼版,拓印。

板书步骤。

启发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展示评价。

三、教学拓展

四、总结。

第十五课

看新闻,画新闻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及时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知道身边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2、技能目标:会用美术形式表现新闻的主要场景及情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二、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关注时事,了解新闻,并能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近来国内外的自大新闻,并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能够将时事的主题及概况表达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范图,部分近来发生的重大新闻的录像片,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黑色勾线,彩色笔,作业纸等。

教学思路:

一、引导阶段

欣赏录像。

1、谁说说短片中播放的是什么内容?

2、你知道这件事吗?你是怎样了解到的?

3、原来大家是从电视新闻,报纸新闻或电台新闻上了解到的,你常看新闻吗?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

1、你知道新闻都有哪些种类?

2、能告诉大家,你平时都通过哪些渠道获得信息?你用什么方式了解新闻?

3、你知道国际上或国内最近发生过哪些正大的新闻?

4、你对哪些新闻比较感兴趣?

5、最近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师活动

1、前两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重大的新闻的资料,大家想看吗?

2、教师课件展示近来发生的各种新闻图片资料,弥补学生对新闻不了解的空缺。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新闻,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得出发生的什么事情。

4、展示其他学生用美术形式所表现的新闻内容。

师生互动

1、构思。想好要画什么内容的新闻事件。

2、构图。勾画内容,要表现出新闻事件的主题,主题突出。

3、上色。给你的作业涂上合适的色彩。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要求:用美术形式表现出自己所了解的新闻。

教师辅导: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及时展示出做得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

展示评价。说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三、教学拓展。

今天,我们用美术的形式表现了国内外不同的新闻,有的同学画了非典时期人们共同抗击非典的情况,有的画了美国的911事件,有的画了NBA篮球赛况„„其实,除了这些重大的新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每天都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同学们的画笔就是一架摄像机,大家要学会观察生活,描绘自己的世界。

第十六课

石头中的生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石刻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了解石雕艺术的制作工艺。

3、情感目标:学会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学习内容:石头中的生命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石刻的知识,学习雕刻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在掌握正确的雕刻制作方法基础上能加上一些装饰。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各种质地的石头若干、小型石雕实物若干、电教设备、黏土等。

学生准备:课本、各种黏土、肥皂、刻刀、牙签等到雕刻工具。

环境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力所能及地悼念各种质地的小石块若干,教室内悬挂一些雕塑与石雕的图片或一些雕塑实物。教学思路:

1、有条件的学校课前组织学生到附近有石雕遗址的地方参观,请教景点解就员,收集石刻的相关知识。(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展示石雕的图片,给学生观看。)

2、通过现代雕刻作品和古代石刻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欣赏讨论后说说二者的异同。

3、介绍雕塑与石雕的相关知识。

4、启发学生回忆:谈谈你见过什么样的石雕作品?你知道一件石雕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制作石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5、教师示范一件“石雕”的制作过程。

6、学生练习,作品展示。

第十七课

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街头环境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

2、技能目标: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回忆,想像,表现小设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内容:

通过观察和了解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漂亮有趣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重点: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设计出造型新颖,具有创意性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录像,小设施的图片。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思路:

一、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前到街上去拍了许多的环境小设施然后制作成课件,现在与同学们一同分享。一边看一边还要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哪些作用?它们都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师生交流:

刚才我们在录像里看到了很多的小设施,有报刊亭,电话亭,公交车站,垃圾桶,街边的座椅等。那么你能给我介绍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小设施吗?包括它的造型和功能。

2、游戏:

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出你喜欢的环境小设施。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家,你想设计怎样的小设施,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它具备哪些特殊的功能?

再派4名代表上来,就在刚才的4幅作品上进行修改,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有创意。

3、欣赏范图

让学生欣赏国外大师的作品,仔细去看看他们怎样去创新的,他们都设计了哪些小设施,这些年来设施都有哪些特殊功能。

学生讨论:根据现在社会和人们的要求,你准备设计什么小设施?它的造型及功能都有哪些创新的地方?是否更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4、老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小设施《报刊亭》,这个报刊亭的外形是一个大大的线苹果,里面有很多的报纸、杂志和书。报刊亭里有电脑显示,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查阅每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买下,这样也可以书的损伤。每个报刊亭里都有休息室,有厕所,垃圾箱,自动售货机,还有自动换零钱的机器,实在是太方便了。

5、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请学生大胆创作设计小设施。

要求小设施的外形新颖,并配有多种功能,设施的颜色鲜艳,能很快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6、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

7、作业讲评

作业展示:将学生的作品立刻扫描到电脑里,让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环境设施。

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复印好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你是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环境小设施呢?

第十八课

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寻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不够完善的地方,通过了解和讨论,对环境小设施提出观赏性和功能性的新设想。

2、技能目标: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自己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简单而有创意的设计,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根据生活实际需要,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主观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作品力求新颖,独创,体现观赏性和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建议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台,环境小设施的作品及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准备制作工具:如剪刀,双面胶等,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思路:

1、交流与了解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小设施并寻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需要完善的地方。

师生共同欣赏,交流丰富的环境小设施资料,展开讨论:

看到的小设施是什么造型?

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设置的位置是否科学?

小设施的主题功能是否明确?

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

请同学们寻找答案,小组讨论:

设计的小设施主题明确。

造型独特、美观、别致。

色彩搭配有趣味,而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自然。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学生以勾线形式设计环境小设施的草图,并在小组中交流,突出设计意图,体现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特点。

3、感受与体验

教师简要介绍演示制作方法,如:多种材料的拼接组合,找到材质与所表现物体的相似性,如何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4、创造与制作:

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或与他人酴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

5、评价与展示

作品完成后举行一个环境小设施设计模型展,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自己对原有的环境小设施的改进,突出自己作品的优势,然后让其他同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参观欣赏交流中评出大家闺秀比较满意的富有创意的作品。

第五篇:岭南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岭南版小学第九册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

画家笔下的生命赞歌

第1课

阳光下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

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

三、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兴趣点:

①与同学一起欣赏讨论、评述、交流、创作等学习活动。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通过欣赏各种阳光下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阳光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亮丽的景色。用画笔表现阳光下多彩的世界,是画家终身追求的目标。引导学生去探讨一些艺术家们在这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2、欣赏探密一——莫奈为什么长期迷恋于阳光与色彩的表现? 看一看:清晨、正午、夕阳、日落雪景时的麦草堆的色彩有什么不同?色调变化如何?(让学生从色彩的冷暖、色调的变化去分析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

议一议:莫奈为什么要表现不同时段的麦草堆?(对大自然的色彩、光与影产生千变万化的迷人效果的研究,2、欣赏评述——你欣赏莫奈的作品吗?

听一听:一些评论家对莫奈作品所作的评论,介绍莫奈的生平和艺术地位。

想一想:你对莫奈作品有何感受?你欣赏他吗? 议一议:为什么欣赏或不欣赏?

说一说: 你对莫奈作品《麦草堆》系列作品的欣赏小评论。能从构图、色彩上分析作品的成功之处,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欣赏探密二——中国画技法如何表现阳光?

看一看: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阳光下沐浴的三个游泳者?(淡墨、淡色块与空白交错的方法)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较难表现阳光的中国画技法?(作者是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发现的结果,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着他。)

说一说:你对作者大胆创新的做法联想到什么?重在启发学生如何善于学习作者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追求,对困难不示弱的精神。

4、拓展欣赏——阳光下的世界,真美!

看一看:课外收集的阳光下的世界(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说一说:充满活力的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温暖和亮丽的景色,你在生活中对阳光的感受如何? 画一画:把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阳光画面画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板书设计:

欣赏评述——欣赏探密二——拓展欣赏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

第2课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一、教学目标:

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

二、教学重点:

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大师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三、教学难点:

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兴趣点:

①激发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

②表演画中人物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③与同学一起欣赏讨论、评述、交流、创作等学习活动。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导入课题(感受与激趣)

听一听:创设情境,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乐曲或朗读,欣赏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看一看:《伏尔加河纤夫》

(1)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你能发现哪位纤夫是新手、哪位是已经习惯这种工作的?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2)纤夫们是怎样工作的?作者是谁?为什么作者画了大量的时间去写生后才创作这幅作品?

议一议:让学生合作讨论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上如何去感受和理解列宾笔下的纤夫的苦难和坚强的毅力。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纤夫?

说一说: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演一演:模仿纤夫的姿态和动作,体验纤夫的苦难和坚强。

2、欣赏其他各图,要求通过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的方法去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他们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3、分组介绍本组所欣赏的作品的内容、形式、特点及疑问,并综合本组同学的感受做一个简短的演讲汇报。

4、欣赏课外收集的表现劳动者的美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画家并激发学生学习大师的兴趣。

5、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过的劳动场面,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能画的同学可以通过线条画把自己劳动的感受画出来,也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6、欣赏评述学生创作的各类作品。

7、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多点去劳动,感受劳动给人带来的无限欢乐。板书设计:

欣赏评述——欣赏探密二——拓展欣赏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大师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3课

童眼看世界

一、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能力; ②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①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想象。

三、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兴趣点:

①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②交流想象与感受; ③作品的创作与展示。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活动一:游戏与激趣。

①以听歌曲——《奇妙的小世界》,或玩猜谜游戏的形式,引出话题,导入课题。

② 播放“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对身边事物的关注。

③设问:“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2、活动二:欣赏与启发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范例导赏”的问题,去赏析课本提供的艺术家作品

②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从造型、色彩、想象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小作者想表达什么? ③比较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启发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激发造型表现的欲望。

3、活动三: 交流与创作

①以“我眼中的小世界”或“小眼睛看大世界”为题展开想象,(可以结合在第一册学过的“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让学生展开联想)美丽的世界、七彩的舞台、生机盎然的地球、一次动物园的历险、一个晚上的梦境、课间的欢笑、郊游的快乐、亲情和友情,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启发创作。

②指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造型方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可以根据学校的艺术特色选择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泥塑、剪纸、版画等)

4、活动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赏评问答游戏。(提供评价要点): ①构思独特,富有童趣;

②造型生动,色彩和谐; ③参与学习的情况;

④个性和创新。

2.教师进行点评和学习小结 板书设计:

游戏与激趣——欣赏与启发——交流与创作——展示与评价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能力,学生基本能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 启发想象,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第4课

多彩的民族纹样

一、教学目标:

①初步认识各民族多姿多彩服饰上漂亮的纹饰。②民族纹样的主要特点。

③ 民族纹样中单独纹样构成的局部。

二、教学重点:

①感知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②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刷牙的动作和神态; ③学会运用漫画的手法表现生活中一件小事。

三、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的造型手法来塑造和表现生活中的常见的小事。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

⑴猜一猜:出一个有关牙齿的小谜语让学生猜猜 ⑵比一比:同学之间相互比一比谁的牙齿长得漂亮洁白 ⑶说一说:引出刷牙的话题,导入课题。2.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

⑴谈一谈:让学生谈谈对刷牙的认识以及自己所了解的口腔保健知识 ⑵看一看:这些表现刷牙的漫画的造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给你什么感觉?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⑶议一议:什么是漫画?怎样用漫画的形式把刷牙的形象表现出来?

3、演一演、照一照、画一画、评一评

⑴演一演:让学生表演一下刷牙的动作和神态,激发创作联想。⑵照一照:对着镜子看看自己刷牙的神情和动作特征。⑶画一画:尝试运用漫画的手法将刷牙的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评一评: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作点评。板书设计:

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漫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尝试用夸张的手法绘制漫画作品用艺术视角观察身边的事,能感知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刷牙的动作和神态,能运用夸张的造型手法来塑造和表现生活中的常见的小事学会运用漫画的手法表现生活中一件小事。

第5课

剪出缤纷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中国民间独特的艺术形式、色彩、花纹特征以及作品的内涵; ②找出叠色剪纸与单色、套色剪纸的区别; ③运用剪、刻、贴等手法来创作一件叠色剪纸作品。

二、教学难点: ①感受民间剪纸的寓意 ②剪、刻、贴综合运用的方法; ③各种彩纸的搭配。

三、教学重点:

①感受叠色剪纸作品中缤纷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有趣的纹饰和审美的情趣;

②能运用剪、刻和贴的方法;

③掌握线条连接不断的设计和装饰花纹的运用; ④叠色时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探究叠色剪纸作品的形式特征(感受与激趣)

说一说:教师出示《狮子娃》叠色剪纸作品让学生,让学生说一说说自己的感受:你喜欢这张作品吗?为什么?(可爱、夸张、色彩艳丽、造型朴实、民间风格)

找一找:出示多幅单色、套色、叠色的剪纸作品,让同学们把它们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同属一类的放在起,并且找出这些剪纸作品各有什么特点?(找出异同的地方)

2、探究叠色的组成要素(发现与感悟)

说一说:叠色剪纸中的装饰花纹有什么特点?(月牙形、锯齿形„„)找一找:叠色剪纸作品中的色彩特点。(了解民间色彩的规律)比一比:与以前学过的剪纸比较,在制作中除了常用方法外还增加了哪些?

看一看、说一说:在学生作品中①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喜欢?(色彩吸引你?形状很特别?)②引导学生感受学生作品所具有的造型稚拙简练,趣味浑朴天然,构图饱满、具有创意的特点。

3、探究叠色的制作方法(学习与尝试)

试一试:①尝试以一个简单的形状,按制作步骤进行制作,看看在制作时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②在整个构图中,如何才使画面的各部分连接不断;③尝试用各种彩色纸进行搭配,选好适合在自己作品中的所运用的色彩。

4、创作具有创意的“家园小景”(创新与表现)

想一想:①从哪方面内容来表现“家园小景”;②选什么形象(具象或抽象)。

5、分享与评价

评价点:创意美、色彩美、造型美、比一比、说一说:我的作品美在哪里?我的创意在哪里? 板书设计:

说一说——找一找——试一试——分享与评价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了解中国民间独特的艺术形式、色彩、花纹特征以及作品的内涵,找出叠色剪纸与单色、套色剪纸的区别,运用剪、刻、贴等手法来创作一件叠色剪纸作品,感受民间剪纸的寓意 剪、刻、贴综合运用的方法,各种彩纸的搭配。

第6课

印出美丽的瓶花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版画的艺术形式及作品的内涵; ②掌握吹塑纸版画制作方法。

③ 体验不同制作效果给人的不同感受;

二、教学重点:

①了解版画特色、如何欣赏版画作品 ②能初步掌握制作纸版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① 制版和印制版画的方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对版画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说一说:(感受形式美、色彩美、体会画家作品的内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你喜欢这张作品吗?它给你什么感觉?(提供选择词语:高雅、生动、夸张、清新、艳丽、造型简洁、宁静)。

想一想:(理解花的内涵,激发想像)不同的花还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含义,(提供一些花的图片和所代表含义的文字)例如白玫瑰代表纯洁与高贵;水仙代表高雅,清逸,芬芳脱俗;黄康乃馨代表长久的友谊,让同学们找出它们各自的含义把进行联线结对。

比一比:(感受作品所具有各自特点和内涵)绿色调子的瓶花给你什么感觉?蓝色调子的瓶花给你什么感觉?你自己比较喜欢哪一幅,引导学生感受相同底版用不同色调印制时。(绿色调子使画面显得绚丽多彩,蓝色调子令人觉得宁静而又神秘)

2、体验活动:尝试纸版画的制版和印制。

想一想:(学习与尝试)①自己喜欢的花和瓶子的形状;②怎样把它们组合起来,想想用什么色调表现比较好?③花和瓶的设计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

试一试:(创新与表现)①按制作步骤进行制作,在制作时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它的;②运用的色彩时能不能把握好色调;③尝试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达到自己想到的效果。

5、分享与评价

评价点:创意美、色彩美、造型美、比一比、说一说:我的作品美在哪里?我的创意在哪里?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体验活动——分享与评价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版画的艺术形式及作品的内涵,掌握吹塑纸版画制作方法,体验不同制作效果给人的不同感受,了解版画特色、如何欣赏版画作品,能初步掌握制作纸版画的方法。

第7课

彩塑动物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民间彩塑创作的艺术特征。②复习泥塑基本技能;

③运用基本形的要素进行组够、添加、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彩塑。

二、教学重点:

①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确立具体的塑造对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造出动物的形体,并进行装饰彩绘。

②运用基本形的要素 进行塑造、装饰彩绘小动物。

③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小彩塑的造型特点。

三、教学难点:

①感受民间艺人创作动物小彩绘时;采用的简练又夸张的创作手法。②仿造民间艺人的创作手法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作。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观察与发现

看一看:民间彩塑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比一比:它们的外形、色彩、花纹与现实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民间彩塑有什么特点?

比一比;不同地区的民间彩塑有什么不同?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2、探讨与想象

(1)如何将动物的形状概括成一个或几个基本形体?(如:圆拄 体、球体。)怎样将几部分连接起来并作细部的加工呢?(2)想想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彩塑身上的纹饰和现实动物身上的 花纹有什么不同?如何进行添加这些文饰?

(3)准备用什么基本的形塑造自己心目中已确立的动物的对象,并能够做到生动、传神、逼真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3、分享与评价

(1)创设“合作创作”的情景。(2)欣赏作品;分享共同劳动的成果。

(3)自我与他人评价(外形美,点、线、色的装饰美)板书设计:

观察与发现——探讨与想象——分享与评价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民间彩塑创作的艺术特征,复习泥塑基本技能,运用基本形的要素进行组够、添加、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彩塑,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确立具体的塑造对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造出动物的形体,并进行装饰彩绘,解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小彩塑的造型特点。

第8课

民间砖雕

一、教学目标:

①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造型雕塑的表现特征。

②了解塑造人物雕塑的基本技能。

③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工具,创作自己喜欢的人物雕塑作品。

二、教学重点:

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雕塑工具塑造、组构不同的雕塑人物。

三、教学难点:

①对不同雕塑材料性能把握。②立体造型、色彩搭配。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观察与体验

通过教学课件(或实地参观)向学生介绍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特点最鲜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清末民间建筑陈家祠中的石雕、砖雕、木雕、陶雕和灰塑使学生重点掌握在众多雕塑中造型古朴、生动的人物砖雕、灰塑艺术特点,感受民间艺术的精华,激发学生对人物雕塑创作的兴趣。

2、探索与想象

(1)什么是砖雕、灰塑艺术?

(2)探索砖雕、灰塑的造型表现手法及如何将其表现手法合理的运用到现实的泥塑造型人物中,并进一步探索其技能、技法?

(3)如何运用泥料进行塑造人物并涂色或烧制成陶?

3、“模仿练习”与想象

(1)引导看图,自学泥塑的基本技能,鼓励发明创新“技能技法”。(2)引导塑造出人物的大体块和主要结构、并借助工具、雕、压、刻细部结构,进行想象练习;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作的灵感,塑造出人物小雕塑。(3)模仿民间砖雕、灰塑中的人物造型表现手法和技能、技巧;大胆的进行想象、创作;塑造出新的人物雕像并刻画出人物的特征。

4、合作与创作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进行创作人物小雕塑?

制作:教师示范制作泥塑的整个过程,引导分工合作,关注互相帮助,材料、工具共享。鼓励创作性的设计;共同分享塑造人物的整个过程。

5、欣赏与评述:

(1)学生作品的展示与欣赏。

(2)对比与交流;将学生作品与民间艺人的作品加以展示和对比,说说创作的艺术的手法和特点各有什么不同?

(3)评述合作创作雕塑作品的整个过程和乐趣。交流学习中的收获和价值观。板书设计:

观察与体验——探索与想象——“模仿练习”与想象——合作与创作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造型雕塑的表现特征。了解塑造人物雕塑的基本技能。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工具,创作自己喜欢的人物雕塑作品。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雕塑工具塑造、组构不同的雕塑人物。

第9课

正负图形的画面

一、教学目标:

学习“超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学习虚实相生、图形、色块交错互衬的绘画原理。

二、教学重点:

图形互衬、色块互衬.三、教学难点:

视觉转换。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欣赏·讨论·感受:感受魔幻画面的不可思议,认识超现实主义。欣赏《卡特·布兰奇》油画。马格里特(比利时)(1)、作者是谁?那个国家?马格里特(比利时)

(2)、他是哪个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画家主要成员)(3)、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4)、在这幅作品中,骑马者和马在树前还是在树后?(5)、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观察·分析·发现:学习正负形的含义及视觉效果,并分析正负形的特征及构成条件。

中国的《阴阳太极图》

(1)、画面是由什么构成的(黑、白),(2)、黑白是怎样互衬的?(没有白就看不出黑,没有黑就衬不出白)(3)、它显示了什么道理?

3、欣赏、讨论、感受:感受画家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学习画面隐喻、双关的特点。《鲁宾之壶》鲁宾(丹麦画家)(1)、你看到了什么?

(2)、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风趣、幽默、)

(3)、你觉得画面具有什么特点?(用图形表现出神秘的意念和玄妙的哲思,有隐喻、双关的特点。

4、欣赏·学习:不规则形的相互交错。埃舍尔(荷兰)的《严格分割设计》(1)、你能说一说这幅画吗?

(2)、你发现了了多少种形象?(在一切形象与形象的空隙中发现出另一个形象)

(3)、表现了画家的什么精神?(非凡的创造精神)(4)、你有什么样的联想?

5、合作·探索·发现:(1)、规则形的相互交错。(2)、不规则形的相互交错。

(1)、小组欣赏规则形的相互交错和不规则形的相互交错图。(2)、小组合作用规则形或不规则形进行排列。(3)、小组展示合作作品。(4)、谈感受。板书设计:

欣赏·讨论·感受——观察·分析·发现——欣赏、讨论、感受——欣赏·学习——合作·探索·发现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学习“超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学习虚实相生、图形、色块交错互衬的绘画原理。视觉转换。图形互衬、色块互衬。

第10课

奇思妙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奇思妙想组合的艺术价值:创造性、视觉合理性和视觉享受。

2、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

二、教学重点:

物体组合要自然、生动、创意。

三、教学难点:

有意义的主题性组合和内涵。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展示和交流小组收集的奇思妙想图片,感受奇思妙想的艺术魅力。(1)、小组展示有不同意义的奇思妙想的图片资料。(2)、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发表评述与感想。

(3)、举一反三,谈谈受他人作品启发,自己有什么创新设想(4)教师融进学生里,共同创作一幅有趣的招贴画或一个创新的造型形象„„。

2、欣赏·分析·发现:组合物体外形特征上的共同点 《犀鸟与乐器》

(1)、画面是由哪几个物体组成?它的组合巧在哪里妙在哪里?(2)、它们之间形体的共同点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组合方案吗?试试看。

(3)、作品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你有哪些启发?

3、欣赏·交流·学习两物组合的艺术性和合理性。(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

《为什么和平还未实现》(海报)金特·凯泽(德国)(1)、画面对立的两物是什么?

(2)、画中的两物是怎样组合的?(差异的双方相互借用,相互重合,在不断扩散的造型的演绎中,构成了一个严谨、和睦的视觉图形。)

(3)、画面表现了什么意思?(表现出时代强烈需要和平的同时,战争并没有结束这一主题。)

4、在合作游戏学习中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与创作思路。

(1)、对物体的联想。想象、看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多样图意解释(看谁说的多说得准)

(2)、找找课室里的物品,说说能把它们重新有趣的组合吗?(3)、说说你在生活中都看到那些物品是有趣的组合。板书设计:

欣赏·分析·发现——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奇思妙想组合的艺术价值:创造性、视觉合理性和视觉享受。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有意义的主题性组合和内涵。物体组合要自然、生动、创意。

第11课

呼唤环保的小海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海报的构成要素、作用以及不同风格的海报特有的表现形式;

2、了解海报的制作环节和方法。

3、学习欣赏不同的海报作品。

二、教学重点:

海报的特征、海报的制作过程。

三、教学难点:

海报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画面造型、构图。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播放有关环保的影像,感受环保的意义。说一说:

① 你知道什么叫“环保”吗?

② 要是人类没有环保的意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怎么样呢? ③ 要让全世界人类都懂得这个道理,可以有什么途径?

2、探究活动二:探究海报的作用。想一想:

①为什么要用海报的形式宣传环保,它有什么优点? ②你认为一张好的海报应该有什么特点?

3、探究活动三:探究环保海报的设计制作方法。想一想:

① 你想宣传那方面的环保行为和批评那些破坏行为? ② 提炼你所想表达画面的主要元素。①

确定海报用哪种材料制作。

4、探究活动四: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5、审美和评价

评价点:①海报主题清晰; ② 创意新颖有个性; ③ 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 ④ 制作方法独特; 板书设计:

创设情景——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认识了海报的构成要素、作用以及不同风格的海报特有的表现形式;了解海报的制作环节和方法。学习欣赏不同的海报作品。海报的特征、海报的制作过程。海报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第12课

环保小发明

一、教学目标:

能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的造型、颜色完成一件立体的小艺术品。

二、教学重点:

造型组合

三、教学难点:

合理地运用废旧物品的外形、颜色进行造型组合。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一:布置废旧物展览,培养环境意识。分类游戏:

① 按点材、线材、面材进行分类; ② 按不同质感进行分类; ③ 按不同色彩进行分类。想一想,说一说:

① 选一个你喜欢的废弃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② 有哪些独特的地方,让你想到了什么?

2、探究活动二:与同学交流一些科技新闻或常识,启发学生创作思维.①你准备创作一个什么小发明? ②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取得灵感? ③你准备用什么形式完成环保小发明?

3、探究活动三: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① 把握废弃物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 ② 从应用方面选材或根据材料进行联想创作。

4、布置环境、科技、美术展。

5、欣赏与评价

评价点:①造型组合、装饰、审美;②科学性;③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

环保小发明

废旧物展览——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的造型、颜色完成一件立体的小艺术品。合理地运用废旧物品的外形、颜色进行造型组合。

第13课 开平碉楼

一 教学目标:

1、运用美术语汇欣赏评述民间建筑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学习形体组合、形体挖切、建筑花纹装饰和简单透视原理,能用画面表现建 筑物的立体造型。

2、在欣赏交流中了解我国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在探究学习中,学会以绘画或手工表现心中的碉堡建筑。

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开平雕楼的造型特征、形体组合与装饰美感特征 表现建筑物的立体感。三 教学过程:

导入课程 出示报纸登报开平雕楼申报广东省非物质 文明遗产成的新闻,以开平雕楼本身发生的新闻导入,激发兴趣。课堂发展1 民间建筑图片展示

说一说:分小组在教室里布置学生自己收集 的图片资料,由小组代表讲述小组如何分工的如寻找方法、寻找方向.寻找内容。看一看:观察图片展览,选出自己放喜欢的作品,同学之间交流心得。想一想:建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开平碉楼有哪些特征?类似的建筑还有哪些?

比一比:自己的家乡有类似的建筑物吗?它们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有哪些?

碉楼艺术欣赏评述。

①碉楼的审美价值:“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造型与材质相结合的艺术”乏导学生从调楼通过欣赏不同地域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建筑,让学生初步了解建筑的造型手法,学会欣赏和评述建筑美。

独特的造型美、纹饰美等进行评述。碉楼的实用功能:开平碉楼形成的背景,把碉楼建立成直立式的特殊意义。运用造划手段表现碉楼二 画一画:

根据课本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寻找的照片资料,用线条画出碉楼的形体并进行装饰。新课第一网做一做:尝试用废旧纸盒等物品制作一个类似碉楼的建筑模型。

评一评:教学过程中出示评价标准.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评述。

引导学生了解建筑美、造型空间、建筑装饰等美术语汇。艺术创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独立艺术创作。引导学生从图案的花纹、形状、颜色等各方面进行评述。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都了解我国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在探究学习中,学会以绘画或手工表现心中的碉堡建筑。

第14课

年画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年画”的由来,在不同时代的风格和作用。②年画的对称性、色彩、造型夸张性 ③运用夸张创作出一幅现代年画。

二、教学重点:

1、年画的作用和含义

2、年画的特有表现手法:对称、夸张、喜庆、吉祥。

二、教学难点:

能对年画的人物造型、色彩特征、喜庆效果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三、教学过程:

1、活动一:有关年画的文化。

① 收集有关门画的传说,故事,感受“年画”文化。如:讲讲年画的来历,传统门画上的二位人物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贴在门上?有什么作用? ② 收集有关“年画”的美术作品,感受不同表现形式的年画的艺术美。

2、活动二:欣赏评析教材上的门画。

请说出每幅年画作品的艺术特点。(造型、色彩„„形象夸张、威武、可爱、丰满„„)

②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③ 比较传统版、卡通版、现代版年画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对表现形象的选择运用与造型表现的创作欲望。

3、活动三:观察联想与创作表现。

①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幅年画,就其表现形式、人物特征、色彩搭配进行观察、联想。

②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材料、表现方式,进行年画的创作。

4、活动四:分享与评价。

提供评价要点: ① 构图饱满,色彩鲜艳。② 造型美观、喜庆热闹。③ 分享成功、过程愉快。板书设计:

年画

收集传说、故事——欣赏年画——观察联想与创作表现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了解了“年画”的由来,在不同时代的风格和作用。年画的对称性、色彩、造型夸张性运用夸张创作出一幅现代年画。

第15课

石狮

一、教学目标:

1、石狮文化、立体造型、装饰花纹。

2、绘画临摹石狮作品。

二、教学重点:

了解石狮特有的造型和身上的花纹,能用画笔表现出石狮的形态。

三、教学难点:

1、表现石狮的形态、威武;

2、表象石狮的立体感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欣赏与评析

通过赏析、比较、评价,让学生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石狮艺术美;

欣赏唐代顺陵石狮,请学生说说石狮的艺术特点,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欣赏卢沟桥栏杆上的石狮,向学生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领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石狮的艺术美,欣赏天安门前的雄狮:体会威严、正气、不可侵犯的皇家气势。

2、观察与发现;

看一看:本课的石狮中,哪些雄伟威武?哪些活泼可爱?为什么? 说一说:从嘴、眼、、鼻、毛、躯干、腿、爪等方面分析不同石狮的不同表现方法。

评一评:你最喜欢那幅石狮作品,为什么?

3、想象与创作

选择你喜欢石狮,进行临摹作业。(基本要求)发挥想象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较高要求)

4、互评与自评。板书设计:

石狮

欣赏与评析——观察与发现——想象与创作——互评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石狮文化、立体造型、装饰花纹。绘画临摹石狮作品。了解石狮特有的造型和身上的花纹,能用画笔表现出石狮的形态。

第16课

家乡的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家乡的桥,了解家乡的桥文化。

2、能用语言描述桥的造型特点与线条美。

3、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桥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

对桥进行联想,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桥。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收集与探索

(1)通过调查了解家乡桥的造型特征、桥名及家乡的桥文化。(2)调查有关桥的历史传说或故事。(3)收集有关桥知识的资料。(4)收集桥的图片。

2、欣赏与交流

(1)欣赏各种桥梁建筑,了解桥的桥的外观、形态、建桥工艺和技术水平。

(2)桥梁是历史的见证。(3)桥梁是经济发展的纽带。(4)桥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的保护。(5)欣赏大师笔下的桥和同龄朋友的制作的桥。

3、创作与想象

(1)基本结构

起支撑作用部分:桩、墩、拱、梁、架、柱、索 交通部分:桥面 安全和装饰部分:护栏(2)设计桥梁模型草图(3)制作过程:

剪、刻、挖操作时,注意用刀安全;绘画设计时,注意颜色搭配;为你设计的桥起个名字并说说象征的意义。板书设计:

家乡的桥

收集与探索——欣赏与交流——创作与想象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家乡的桥,了解家乡的桥文化。能用语言描述桥的造型特点与线条美。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第17课 风筝飘飘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风筝的欣赏,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风筝的制作,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协作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风筝的审美情趣和制作 三:制作过程 四 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万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课,我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表现美的强烈愿望。

2、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在活动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良好表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分组教学,在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合作、动手、动脑的能力。

4、制作、放飞风筝,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风筝的起源

师: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

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己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风筝在我国有很久的历史了,同学们知道从什么时候就有了风筝吗?

二、风筝的种类

师:同学们,风筝的品种极为丰富,要想尽数统计清楚很不容易,也许根本办不到。简单的办法是把风筝按一定标准划分成几大类,从而对风筝的主要品种有一个概略的认识。按照我们课前的布置,分组交流一下,然后选一个代表把风筝的种类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们组通过收集资料,根据风筝的造型、按照其表现的题材内容可分为下述几类

三、风筝的制作

师:制作一只风筝,一般要经过设计,选料,整形,绑扎裁剪,绘画,装配,拴脚线,试放等十道工序,其主要工艺过程可概括为扎,糊,绘,放四部分,通常称做“风筝四艺”,也有的总结为“扎,糊,绘,放,风,线”六门技能。制作风筝要选择各种各样的工具。主要有:剪子,钳于,火炉,酒精灯或蜡烛,挫刀,大小锯,大小剪刀,烫斗,单把和双把刨子,以及各种颜料,绑扎的绳。

师: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工具,我们一起做一个风筝(出示多媒体课件,同学们每组共同完成一个风筝的制作)同学们在绘制风筝

五、作品展示:

师:同学们,大家都己经绘制完成了,下面进行展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充分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生:(学生拿着作品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可讲解作品名称,制作方法及创作意图、颜色配置等)我们小组制作的是“金鱼风筝”。

小结: 是我收集的一组风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学们,春天来了,风一天天变软了,变柔了,变暖了,也一天天地变大了,风中的孩子多起来了,天上的风筝也多起来了。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许多梦想随万物一起复苏、一起生长、一起放飞的季节,满天的五彩缤纷,满天的快乐飞翔,只是一切都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上,有热情,有信心,有耐心,才能把这满天如花的梦想,变成秋天里累累的硕果。了解更多的风筝的故事,把风筝放得更高更远,诵读更多的与风筝有关的古诗„„就让清朝诗人高鼎所著的《村居》把我们的思绪引得更远吧!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欣赏了风筝,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风筝的制作,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协作能力。

第18课

家乡的节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或访问,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

(2)能用语言描述节日用品的造型特色、装饰特色和色彩特点。(3)能运用色彩表现节日的喜庆活动。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培养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

(2)能用美术形似表现家乡节日气氛。

三、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或图片去表现节日的气氛,制作节日用品。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确立研究与活动的内容。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所研究的节日,确定活动的内容。

2、确立用何种形式,如何表现家乡的节日的喜庆活动。活动二:根据研究的目标搜集资料。

1、查阅书籍,收集有关节日的文献资料。

2、请教老师、父母及其他人,获取感性资料。

3、网上查询,筛选与所选节日相关的信息。

4、实地参观传统节日用品的制作过程,感受节日的气息。

5、观看音像制品,感受节日的氛围。活动三:交流整理资料与创作

1、用表格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名称节日来历地域时间

(1)用多种材料制作节日用品,或者用绘画形式表现节日活动,注意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和色彩特点。

(2)用各种节日用品装饰教室。活动四:成果展示、评议

举行发表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同时交流心得。板书设计:

家乡的节日

搜集资料——交流整理资料与创作——成果展示、评议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调查或访问,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能用语言描述节日用品的造型特色、装饰特色和色彩特点。能运用色彩表现节日的喜庆活动。

下载岭南版新课标第八册美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岭南版新课标第八册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岭南版第二册教案

    (美术)岭南版第二册教案 第一课:《漫游飞行世界》 教学目标:自然美的感知活动和情感美的表达活动,引导儿童“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重点难......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节日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

    苏教第八册美术教案(★)

    苏 教 版 第 八 册 美 术 教 学 目 标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

    人美版第八册美术教案

    植物写生 课时 2课时课业类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通过本课对各种植物的描写,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提高他们用线表现的方法。 2、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美术教案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苏教第八册美术教案(常国富) 第一课 节日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

    2012年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

    美术第八册教案 第一单元 大地与江海的乐章 1、小桥、流水、森林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类别,欣赏、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2、培养分析艺术品和欣赏遗产之美的能力。 3、了......

    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