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种瓜得瓜说起教学流程
从种瓜得瓜说起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我先问同学几个问题,你们喜欢科学吗?同学们喜欢去农村玩吗?同学们有没有养成留心周围事物,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呢?那我就来考考你们。请大家来分辨一下下面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玉米——辣椒——南瓜——茄子——草莓——水稻——麦子——西红柿——豆角 小结:大自然是神奇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值班我们去研究的事物,请同学们一定要养成留心周围的事物,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二、出示植物、动物、人类的图片,请学生认真观察。
1、出示玉米、水稻、大豆的种子和果实照片,了解种瓜得瓜。
2、观察“狗、熊、虎”的照片,了解狗生狗,熊生熊,虎生虎”。
3、观察“科比一家”“贝克汉姆一家“照片,了解他们的相同点:肤色、头发等。小结:种瓜得瓜,这种现象就是遗传。
三、再次观察。了解变异。
1、学生实际观察黄豆,了解不同点
2、再次观察前面的图片和录像,看动物、人类的不同点,小结:这就是“一母生九子,连娘一起十个样”。这就是变异。
四、观看录像《遗传与变异》。
五、活动二“家庭中的遗传与变异”
1、轻松一下,看一个小故事,请同学们提问题。
2、什么是色盲?为什么他母亲不是色盲,他却是?„„
3、遗传病。
教师讲解。了解家庭遗传与变异。
六、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自己的家庭遗传与变异。
道尔顿没有放过一次偶然的发现,我们有没有兴趣去研究一下自己的家庭遗传与变异呢?
观看录像《分类》
1、出示教师的半成品表,讲解。
2、让学生自己决定调查对象和内容。
3、展示调查表。
七、对自己这堂课进行评价
第二篇:《从种瓜得瓜说起》教案1
《从种瓜得瓜说起》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现象。
2、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
1、寻找同种植物的果实、动物的一家、人的一家中的相似和差异,能从中归纳出什么是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对此有个初步的认识。
2、调查自己家族并观察身边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进一步提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
3、能设计调查、观察记录表并实施研究,能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到探究生命奥秘的乐趣。
2、乐于和他人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二、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寻找更多的证据。
三、教学难点
动植物中遗传和变异调查活动的落实和组织。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同一品种植物的果实(西瓜、米、黄豆等),宠物一家的图片或音像资料,遗传特征调查表、植物遗传和变异观察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那“一母生九子,连娘一起十个样”又是什么意思呢?
3、刚才我们讨论的现象似乎是里所当然的事了,其实这些现象中蕴藏着自然界中神奇的秘密。是什么秘密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讲解:
活动一:寻找相似与差异
1、同一品种的植物果实中,有哪些相似和差异之处呢?老师这里有同一品种的黄豆、玉米、花生、葵花籽,现在发给每个小组一些,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科学不是纸上谈兵,给学生提供实物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除了观察种子外部的情况,还可以观察内部的情况。)
2、讨论交流:你重点观察的是什么种子,它们有哪些相似和差异的地方呢?
3、植物的果实有相似和差异的地方,那动物呢?老师课件展示宠物猫的一家,提问:图中有猫爸爸、猫妈妈和它们的孩子,它们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呢?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观察回答,一是小猫和猫爸爸妈妈的异同,二是小猫之间的异同。)
4、刚才我们讨论了动植物,那我们人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家庭的合影,说说你这个家庭父母、兄弟姊妹中之间有哪些相似和差异?
(最好是全家福了,直系亲属基本都在的那种照片。)
5、讨论交流:你发现你这个家庭的成员有哪些相似和差异?
6、小结:黄豆繁殖后代还是黄豆,猫妈妈生孩子还是猫,这种现象就是遗传。猫妈妈的几个孩子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长相都有差异,这一现象就是变异。
活动二:家族中的遗传和变异。
1、阅读:道尔顿的发现。
2、通过阅读,你有什么疑惑呢?
(学生也许会感到奇怪——他们的母亲并没有色盲,为什么他们却有色盲呢?如果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那正是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明白的:色盲是一种遗传体征,道尔顿有色盲是隔代遗传的,因此在进行家族遗传特征调查时,必须调查3代人,同代人中也要调查。)
3、老师根据学生的疑惑相机讲解什么是色盲,认识色盲是一种遗传体征。
4、你是色盲吗?下面我们来测试一下:请看课本55面三组测试图,迅速将答案写在纸上,愈快愈好。
5、老师公布答案,学生对照。
(必须这样,要关注那些是色盲的同学,保护其自尊心)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下册《从种瓜得瓜说起》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寻找同种植物的果实、动物的一家、人的一家中的相似和差异,能从中归纳出什么是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对此有个初步的认识。
2.调查自己家族并观察身边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进一步提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
3.能设计调查记录表,调查自己家族遗传和变异现象,并能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1.感受到探究生命奥秘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2.乐于和他人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现象。
2.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寻找更多的证据。
难点:找相同或相似点,在从相同中找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同一品种植物的果实(向日葵、大米、黄豆等),宠物一家的图片或音像资料,遗传特征调查表。
学生准备: 自己一家人的照片(尺寸较大的全家福,每人1张)。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在座各位同学都是农民的孩子,老师也不例外,现在正是播种的季节,知道爸爸妈妈都打算种些什么吗?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现象?(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动物也是这样,狗妈妈生小狗,猪妈妈生小猪。可同学们听没听说过一句话“一母生九子,连娘一起十个样”,知道什么意思吗?在这些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中蕴藏着什么神奇的、科学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从种瓜得瓜说起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二、活动:寻找相似与差异
1、观察同一品种植物的种子的异同。
谈话:看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黄豆、玉米、葵花籽)这分别是同一品种的植物果实,也是种子,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一下。它们有哪些相似和差异之处呢?(科学不是纸上谈兵,给学生提供实物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除了观察种子外部的情况,还可以观察内部的情况。)
讨论交流:你观察的是什么种子,它们有哪些相似和差异的地方呢?
2、观察动物的亲代于子代,子代与子代的异同。
谈话:植物的果实有相似和差异的地方,那动物呢?是猫妈妈生小猫,狗妈妈生小狗吗?而且很还不止生一个孩子,有时候是多个,(老师课件展示宠物猫的一家)那猫妈妈、猫爸爸和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哪些相同和差异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观察回答,一是小猫和猫爸爸妈妈的异同,二是小猫之间的异同。)
3、观察人类亲代于子代,子代与子代的异同。
刚才我们讨论了动植物,那我们人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家庭的合影,说说你这个家庭父母、兄弟姊妹中之间有哪些相似和差异?
(最好是全家福了,直系亲属基本都在的那种照片。)
讨论交流:你发现你这个家庭的成员有哪些相似和差异?
4、小结:黄豆繁殖后代还是黄豆,猫妈妈生孩子还是猫,这种现象就是遗传。猫妈妈的几个孩子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长相都有差异,这一现象就是变异。
5、播放课件。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解释的(加深理解,巩固认识)
第四篇:从教学目标说起
从教学目标说起,什么是好的教学?
什么是好的教学呢?似乎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标准:最早有人认为教师教得好,讲解透彻,精讲多练就是好的课。随后有人认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不断提问、学生踊跃发言就是好的课。我们认为,这种从“满堂灌”、“满堂练”到“满堂问”的教学均背离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基本教学原则。那么,好的教学应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过去我们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不仅是给学生一杯水的问题,而是学生如何得到这一杯水的问题。如果老师总觉得自己有“一满桶子”的学问,势必造成学生就是被动的接受者,老师是施与者。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满堂灌”式的。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学生所得的知识多数情况下应该是自己主动探索的结果。教师不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长者”,也不一定非要满腹经纶,而应该是一个善于引导学生探究、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平起平坐”的大朋友。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得到“这杯水”,而不是怎样灌输给学生“这杯水” 教书不做戏
现在各种教学公开课、评优课、达标课盛行。这些课经过了反复的试教、名人的指导,可谓是课堂上的一字一句都经过了反复推敲,每一环节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就好像是在做戏、做秀。2001年的《人民教育》第10期曾介绍了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文章,他写道:“我最恨公开课,像是在做戏,还是不听为好。”结果同仁还是非听不可,“果然,听了我的课,他们大失所望。整个一节课,我几乎没有怎么讲解,只是偶尔点拨几句。”课后,这位教师介绍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果令同仁大为惊讶,质问:“你为啥不把这些讲给学生听?”“本来学语文并没有什么秘诀,关键是积累和语感。语感也要人读出来,没有朗朗书声,正如幼儿只听不说,那是永远学不会说话的。”而现在的语文课教学,几乎是天天在“讲”,从上课讲到下课,课文分析了再分析,生怕学生领会不透作者意图,生怕自己备课的内容有所遗漏。教师成了演员,学生成了观众。殊不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应该做导演、做向导、做教练、做陪读,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的直接体验,吸收文章之精华。在这一点上,今天的教师确实应该向过去的私塾先生学习学习。不教之教,使学生获得成功
课堂上我们该如何做呢?请看特级教师于永正是如何做的:他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安排了以下三个板块。于老师一上课就向学生宣布:“谁想读课文,谁就站起来大声读。”一个、两个„„全班学生都站起来读了。读足了,读够了,于老师又说:“谁认为自己在班里读得最好,谁就站起来读。”好多学生争先恐后地一个一个站起来读。于老师第三次说:“你认为课文哪段写得最精彩,你就站起来读哪段;读完了,再说说这段为什么精彩。”学生纷纷读、说,老师适当指导点拨。就这样,学生们读读说说,课就结束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于老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激励、唤醒、鼓舞。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假如教师自己占用了课堂的全部时间分析讲解,一点也不给学生留下自我活动的时间,学生怎么会享受成功?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学生才有成就感。教师要视学生为朋友、为自己所服务的上帝,不仅要以学生为主,而且一切为了学生,直至把课堂也全“让”给学生,给学生以尊严,以鼓励,以方法,以胆量,以热情,以成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自由
作家贾平凹在回忆如何走上写作之路时写道:“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每次给父亲写信都要拿上几个鸡蛋去找老师,后来老师就说,你为什么不自己写呢?我答道:‘不会格式。’老师说,不管什么格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题材选择自由,感想表达自由,语言表达自由......让学生观察生活,写出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感受。
第五篇:《从看电视说起》教学设计
《从看电视说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电视对促进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并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
3、促进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电视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具备科学、合理的收看电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出示电视演变图片)【了解电视演变】我们今天就从看电视说起,有请XX同学给我们来介绍一下电视。
小结:通过他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电视的前世今生,并且知道了电视机带给我们的许多便利,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视了。下面老师做一个小调查。
二、从电视说起
(一)调查了解学生看电视情况
你一般在什么时间看电视?
看来,同学们从电视中还是收获了许多,有的收获了快乐,有的收获了知识,还有的收获了理想等。【认识电视对促进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从阻止理由感受父母良苦用心
在看电视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出示故事——《小波的烦恼》】请你说一说父母对自己在家中看电视的态度。
面对大人们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你认为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
你觉得他们组织你看电视的初衷是什么?你能体会他们的良苦用心吗?
(三)看电视的注意事项
看,或者不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看电视呢?请看要求:
请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看电视?比如看多长时间、看什么内容、看电视的距离、看电视需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等。
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建议,请看大屏幕。(播放看电视注意事项的视频)【选择电视内容,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安全教育】
三、从电视到其他媒体
(一)了解其他传播媒体
过渡:原来,看电视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老师再补充几点建议。生活中可能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请你一定要牢记四个字“安全第一”。生活中除了看电视还有书籍、报纸、广播、电脑、手机等传播媒体来帮助我们实现信息的传递、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
可是,一旦不恰当的使用,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安全隐患。请看大屏幕。【出示视频】
(二)沉迷通讯工具带来的伤害
最近一篇日记走红了网络,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日记)
读完这篇日记,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说危害)看来,过度沉迷通讯工具危害巨大啊。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你的心情如何?
看来,过度依赖手机、电脑、电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交流,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出示图片——电脑“围城”、低头族、游戏迷等。【促进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四、创作海报 小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