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列概念》(第一课时)教案
数列概念学案
学习目标:
设计人:李九根
了解数列的概念和数列几种常见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并能根据一定条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学习重点:数列概念
学习难点:根据条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阅读P3—4
二、新课导入:
①什么是数列数: ②数列项是: ③按项分类数列分为: 和 ④数列通项公式: 自主测评
1、判断下列是否有通项公式若有,写出其通项公式。①3,3,3,3……
②2,4,6,8,10…… ③1,3,5,7,9……
④0,1,0,1,0,1…… ⑤0,1,-2,4,-7,6,10,5,9……
2、数列{an}中,an=log2(n2+3)-2,写出数列前五项,log32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 探究:(1)是不是所有数列都有通项公式,能否举例说明
(2)若数列有通项公式,通项公式是不是唯一的,若不是能否举例说明
三、巩固应用
例1.P5 试一试:P6 T1-2 例2.P5 试一试:P6 T3、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①-2,-2,-2,-2……
②7,77,777,7777…… ③0.7,0.77,0.777,0.7777……
④3,5,9,17,33……
⑤0,-1,0,1,0,-1,0,1……
⑥11126,3,2,3……
四、总结提升
1、探究新知:
2、数列通项公式an与函数有何联系
五、知识拓展
数列前几项和Sn=a1+a2+a3+…+an-1+an 且
aa1(n1)nsnsn1(n≥2)
六、能力拓展
1、数列1g2101×2,1g2102×3,……1g210n(n+1),……中首次出现负值的项是第几项≥≤
2、已知数例{a2n}的通项公式an=n-5n+4(1)数列{an}中有多少项是负项?
(2)当n为何值时,an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2+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自我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做自己的好的地方在哪里?
作业:P9
A:T4
T6
B:T1
第二篇:导数的概念第一课时教案
数学归纳法第二课时教案(2010年4月7日)
课题 导数的概念第一课时
授课人
康玉梅
学校
三河市第二中学
1、知识目标: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定义,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的两个步骤,教学目标: 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与自然数有关的等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从理解学习数学归纳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
1、复习引入 明确数学归纳法的两个原理缺一不可 对原理的准确理解 讲练结合
教
学
过
程
学
生活动
回顾 理解 记忆 记笔记
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具:多媒体
问题圆的切线与圆的关系
问题
2能否将圆的切线的概念推广为一般曲线的切线:直线与曲线有唯一公共点时,直线叫曲线过该
点的切线?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举出反例。
问题
3为什么与抛物线对称轴平行的直线不是抛物线的切线? 11111n12121223n(n1)n1
三、布置作业。练习册 P337.338
四、板书设计
第三篇:数列教案第三课时
第三教时
教材:等差数列
(一)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意义,通项公式及等差中项的有关概念、计算公式,并能用来解决有关问题。过程:
一、引导观察数列:4,5,6,7,8,9,10,„„
3,0,3,6,„„
12,23410,10,10,„„
an123(n1)12,9,6,3,„„
特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是常数 — “等差”
二、得出等差数列的定义:(见P115)
注意:从.第二项...起.,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1.名称:AP 首项(a1)公差(d)2.若d0 则该数列为常数列 3.寻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2a1d
a3a2d(a1d)da12dad(a
4a312d)da13d 由此归纳为 ana1(n1)d 当n1时 a1a1(成立)
注意: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2 如果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则该数列成AP 证明:若anAnBA(n1)AB(AB)(n1)A
它是以AB为首项,A为公差的AP。
3 公式中若 d0 则数列递增,d0 则数列递减
4 图象: 一条直线上的一群孤立点
三、例题: 注意在ana1(n1)d中n,an,a1,d四数中已知三个可以求
出另一个。
例一(P115例一)
例二(P116例二)注意:该题用方程组求参数 例三(P116例三)此题可以看成应用题
四、关于等差中项: 如果a,A,b成AP 则Aab证明:设公差为d,则Aad ba2d
∴
ab2aa2d2adA
例四 《教学与测试》P77 例一: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b,c使这五个数成AP,求此数列。
解一:∵1,a,b,c,7成AP ∴b是-1与7 的等差中项
∴ b1723 a又是-1与3的等差中项 ∴a132
1c又是1与7的等差中项 ∴c372
5解二:设a11 a57 ∴71(51)d d2
∴所求的数列为-1,1,3,5,7
五、小结: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差中项
六、作业: P118习题3.2 1-9
第四篇: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额济纳旗中学 耿婵
一、教材与教学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数列”这一章首先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然后将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介绍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样就把生活实际与数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边.作为数列的起始课,为 达 到 新课 标 的 要 求,从 一 开 始 就 培 养 学 生 的 研 究 意 识、创 新 意 识、合 作意识和应用意识,打造数列教与学的良好开端。教学中从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入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如存款利息、购房贷款等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现实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分类。
(2)、了解数列是一类离散函数,体会数列之间的变量依赖关系。(3)、了解数列与函数的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数列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联系等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相互渗透性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抽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三、教学重点
了解数列的概念,以及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体会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数学模型。
四、学习难点
将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去认识,了解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问题诱导法 合作学习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实例引入
1、引导学生观察P26章节前的知识背景图片,构建自然现象中体现出的数的规律。留下问题思考:你能发现下面这一列数的规律吗?1,1,2.,3,5,8,13,21,34,55,89,...(我们先一起来观察一下课本P26的这幅大图,大家来数数这些花各有几片花瓣。我们发现,第一朵花有3片花瓣,第二朵花有5片花瓣,第三朵花有8片花瓣,第四朵花有13片花瓣。。那大家来观察一下书上的那一组数:1,1,2.,3,5,8,13,21,34,55,89,...,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要来探讨一个有关数的新问题。)设计意图: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入,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思维产生“结点”;
2、奥运会金牌数
2008----北京奥运,从1984年到2004年,我国共参加了6次奥运会,各次参赛获得的金牌总数写成一列:15、5、16、28、32
3、学生学号:1、2、3、...16
4、细胞分裂:
5、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学家研究的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28的两幅图-三角形数与正方形数(大家都知道古希腊拥有着灿烂的文明,它的数学文化同样值得我们去探究。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曾经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来表示数,书本上的这两幅图正是他们所研究的一小部分,即三角形数与正方形数。大家一起来观察一下,在三角形数这幅图中每个图形分别对应着数1,3,6,10....,而在正方形数这幅图中每个图形分别对应着数1,4,9,16...,大家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吗?这样的一组数我们在数学上称之为数列。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全新的概念:数列。)设计意图:
对教材中的引例进行深化,为帮助学生形成数列概念;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与形成需要大量的、有意义的实例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才能将问题理解清楚,从而掌握概念、概括概念的本质;
(二)、阅读理解 问题提出:
1、什么是数列?什么是数列的项?
2、根据数列的定义,数列中的项有何特点(类比集合中的元素所具有的特点)?
3、数列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与 相同吗?
4、数列中的每一项与什么有关?
5、数列与函数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6、若根据数列项数的多少,你认为数列如何进行分类?若根据数列项的大小又如何进行分类?
(三)、交流合作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请以前后两桌的4位同学为一组,展开交流讨论,逐一解决上述问题。
(四)、成果展示
1、学生个人展示
2、小组展示
3、师生合作
结论: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设计意图:
抓住数列蕴含着两变量间关系的本质,以问题形式提出,学生对知识建构形成自然,然后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
1、生活中处处有数列
2、数列的概念、分类
3、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六)、作业布置
1、P33习题2.1 A组 1
2、阅读课本32页
——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
3、预习:数列通项公式的概念,数列的表示方法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阅读理解,合作讨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目前,课时不足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这会使概念教学受到严重冲击。我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多花一些时间是值得的,因为只有理解掌握了概念,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认识数学的思想和本质,进一步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列的概念,数列的分类,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符号表示等思维过程,展示“数学的严谨性” 是对事物感性认识的升华与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通过丰富的实例展开的,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列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活生生的例子也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他们感受到数列离自己很近,数列有用.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方面还不够好,放的不开,应尽量放手学生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去提高,把课堂真真还给学生,相信这样效果会更好。
第五篇: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说明
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说明
博爱县第一中学 石利
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数列的概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北师大版)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数列”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列是进行计算、推理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的重要题材,它与高等数学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是进一步学习的必备基础知识,因而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要用到数列的一些知识。例如:银行存款的单利和复利、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就要用到数列知识。在数列这一节中不断渗透用函数观点来研究数列,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所以函数的一切性质,数列都具备。例如:函数的最值问题,在数列中体现为求数列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函数的周期性问题,高考命题方面,在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数列求和中都有所体现。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形成并掌握数列及其有关概念,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
(2)理解数列的表示方法与函数表示方法的关系。(3)数列的函数特性。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相互渗透性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数学思想的体现:
⑴、函数的思想。⑵、数形结合思想。⑶、特殊化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
1、学情分析:
对于我校的高二年级的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难点:数列的函数特性,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3、教学过程中存在困难
(1)情境引入环节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小青蛙这个例子,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能够把课堂秩序组织好,让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进行思考,对数列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观看本章的章头故事,让学生知道探索数列的规律主要源于思考,从而巧妙引入课题。(2)深化定义、例题精讲环节
深化定义部分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进行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项,第n项,数列的表示。第二部分讲授通项公式,写出第一个通项公式是一个难点,这已经是函数关系了,学生能够写出n+3已经说明,找到了项的序号与项的对应关系。应该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写出刚开始投影的几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让这几个通项公式慢慢的接受。第三个环节讲授注意点,让学生知道数列的分类,数列的实质,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的表示方法,明确三种表示:列举法,图像法,通项公式法。尤其是对通项公式的强调,学生明白并不是说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我们只能够研究有规律的数列,这些数列怎么能够探索出通项公式。
例题精讲部分,设置三个例题,层次分明,例题1的变式训练:作数列的图像的时候学生容易犯错误,把瞄过的点连线。例题2的难点是学生对于第三个和第五个的解答,第三个难在系数是正负正负,应该是-1的n+1次幂。第五个需要在第四个基础上变化。学生不易接受,需要教师适当引导。例题三是一个通项公式为二次函数的数列,容易用方程、不等式等思想解决问题。
(3)练习巩固、拓展提高环节
这一环节做练习,练习1的第四小题,和练习4这两道题需要教师讲解点评,课堂中也可能会出现很多学生直接作出来的情况!(4)归纳小结、课后思考环节
这一环节的难点在于a,b,a,b,„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学生课下会特殊的找一些数列,体现特殊化的思想。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教法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勤于思考,不断探究,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预期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运用比较合理:学生通过玩小青蛙这个游戏,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入课题,再观看以下提丢斯发现了一些小行星,学生学习这一节的积极性和兴趣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主动性增强,在课堂中学生大脑高度集中,深入思考一系列问题,本届课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讲解例题,分组讨论,做习题,学生的思维经历了合理的
发展过程,概念容易接受。
预测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了数列的概念,而且可以体会到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特殊化思想”,使之获得愉快的内心感受,提高了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分组交流讨论、讲解例题、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觉得,数学概念课应具有趣味性,时代性,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学概念,在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一定要有创新能力,只有教师有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概念的深刻挖掘,创新表达方式,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数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敢于提出好的问题,勇于实践,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