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RS教学应用分析及未来趋势研究[大全]
【摘要】学生互动反馈系统允许学生通过手持设备实时地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以图形化的方式通过大屏幕实时呈现学生的反馈结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srs技术本身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有线、红外、射频、智能终端等几个阶段,接着从通讯方式、是否匿名、响应单位、结果呈现方式等四个维度总结了srs的主要应用方式及优点,同时也列举了其在技术层面和教学层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该系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学生互动反馈系统;无线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1―0111―0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不断普及,学生互动反馈系统[1](srs,student response system,国内也有人翻译成电子投票系统、电子表决系统等)逐步在国外的课堂教学中普及开来。该类系统允许学生通过一个手持终端实时地回应老师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并以图形化的方式通过大屏幕呈现学生的反馈结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 srs简介及技术分类
一般来说,sr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学生的手持终端、教师机端的接收设备和上层应用软件,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在实际应用时,老师一般通过大屏幕给出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然后学生通过手中的手持终端给出反馈,在数据接收设备的帮助下,教师机端的上层应用软件会实时接收并统计学生的反馈结果,同时以图表的方式(柱状图或饼状图等)直观地通过大屏幕进行显示,图2是显示的例子。
根据手持终端和数据接收设备之间通讯方式的不同,我们对srs技术进行了分类[2],表1列出了当前常用的srs技术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二 srs应用效果分析
我国最先于2000年开始从台湾引入该类系统,并于2002年在中央电教馆设立了与此相关的专题课题,但由于其成本太高,借鉴经验太少,其推广效果并不好。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又设立了全国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利用互动技术发展社会化学习网络的研究》,其重点是在如何提高srs应用的有效性,不过影响依然有限,但却积累了不少值得参考的案例。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发现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及教学内容,其具体的应用方式是非常多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只从技术的角度(通讯方式、是否匿名、响应单位和结果呈现四个纬度)进行分析,其主要的应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当然,在多变的课堂教学中,其应用方式也是多变的,而且,上面的这些应用方式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组合,为更好地应用各种教学策略服务[3],如反馈―导入策略;反馈―探索策略;反馈―巩固策略等。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在教学策略和应用方式的指导下,srs可以在以下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 促进教师教学
在srs的帮助下,老师可以通过师生活动更加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制教学。在srs的帮助下,老师可以在授课前进行必要的学习对象分析,包括学生当前知识水平、学生媒体选择喜好、教学内容筛选、课堂小组划分等,从而得出最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为开展有效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激发热情。在srs的帮助下,学生会比传统课堂更加积极地思考并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形成更加有效的师生互动。该互动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并对老师的工作满意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材施教。老师可以实时地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当前知识的掌握情况,一旦发现学生中的大多数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么他就需要分析刚才的讲解是否有问题,是否需要按照另外的方法重新讲解一下,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以学生反馈为导向的教学,保证整个教学的有效性。
节约时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学生反馈方式,包括学生自行举手,教师点名回答、学生利用黑板作答等,这些方式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如无人举手、学生害羞等),同时还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srs可以帮助老师迅速地获得所有学生的反馈以用于后续教学,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改善学生学习
虽然在大多数的srs应用中,学生是匿名参与的,也就是说别人是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应答情况的,但学生自己是清楚的,没有人愿意提供错误的反馈,从这点出发,srs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出现处积极作用:
提高学生注意力。一般来说,在没有有效互动的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多只能保持20分钟[4],而在srs的帮助下,课堂互动是全局性的,大屏幕的统计显示结果和每一位学生都有关系,也就是说学生被强制参与到课堂的师生互动中来,这会促使学生更加关注老师的听讲,通过提高注意力来保证自己不错过每一次交互的机会,并且取得好成绩。
提高学生参与度。srs的大多数应用模式,学生都是匿名参与师生问答环节的,这对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大有帮助的。有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愿意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逐步下降的,其中害怕回答错误而尴尬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srs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因为srs可以让大屏幕只出现统计数据;另一方面,该统计结果又是和每个学生的应答情况相关的,这自然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促进学生之间、小组内部讨论。已有文献指出,在以个体为响应单位的srs应用课堂上会比平常的课堂存在更多的学生讨论,而在以小组为单位响应的srs应用中,小组内部的讨论会更加热烈和聚焦[5]。我们认为,这是学生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应答有较高的准确率,或者在小组对比中使得本组的成绩最好所做的积极努力,另外,srs还可以控制应答的响应时限,从而使课堂上的各种讨论更加高效。
提高学生出勤率。由于学生的反馈结果会实时地通过大屏幕显示,也就是说老师可以时刻查看当前上课人数,并记录那些缺席的同学,这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实验结果表明,srs在大学课堂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出勤率15%以上[6]。虽然说,这不可能从本质上改变大学生经常旷课的现象,但至少从技术层面解决了大学课堂点名浪费时间的问题。
三 srs应用问题分析
srs在国外已经应用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在国内也有不短的推广经历,但我们现在依然很难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看到它的身影,我认为除了设备成本较高这一无法逾越的障碍以外,还和以下原因有重要关系。
技术操作层面
在srs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必须保证每个学生(或者小组)都具备手持终端才能正常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手持终端的来源只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学生自行购买随身携带,另外一种则是学校统一购买,上课随堂分发。对于前者来说,经常会发生学生忘记携带的情况,而对于后者来说,则会因为随堂分发设备而浪费时间,而且,购买的预算来源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srs技术本身的不完善也影响了srs的应用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手持终端的有效距离和接收端的处理时间,当前,srs手持终端的有效距离一般在100m左右,而且,如果在手持终端和接收端之间有物体阻隔的话,该距离还会进一步缩短;另一方面,由于srs中的所有手持终端都在同一个无线信道工作,随着手持终端数量的增多,相互之间的冲突机会便会急剧增加,导致整个系统通信效率低下,接收端的数据收集时间变长。这些问题在中小学中因课堂规模有限并不会出现,而在高校的大课教学中则不得不考虑。
教学操作层面
srs本身虽然是一个很小的辅助教学工具,但它的应用却会改变老师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更多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问题设计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
学生对课堂所教知识的理解情况完全是通过对老师所提问题的反馈情况得出来的,限于操作的方便,srs只能处理选择题和判断题,这就对老师的问题设计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老师还必须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的不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进度,也就是说老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学生反馈的多种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式,这就对老师的能力和工作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于中国的老师来说,缺乏srs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实际案例,教师无法较快掌握该系统。
另一方面,srs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有被监视的感觉,这对某些学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虽然在技术上做到完全匿名是完全可行的,但这样一来,老师就无法分辨学生的应答情况,学生也有可能因此而失去应答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四 srs技术发展和教学应用趋势分析
我们相信,随着srs应用的不断成熟,“应用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应用规模继续扩大→成本继续降低”的良性循环局面必然会出现,并在技术发展和教学应用两方面呈现出以下趋势: srs的技术发展
srs的技术特性向来是影响其应用的重要原因,从现有的信息技术发展分析,我们认为srs未来的技术发展将会向以下几个方向进行:
产品向两极分化,低端和高端产品并存。当前srs的同质化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各类产品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是否带有液晶屏(带有液晶屏的设备一般允许双向通讯,学生自由输入),其后果是设备价格普遍较高,影响其进一步推广。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srs产品会向两极分化,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出现售价极低的学生端手持设备(价格会被控制在50元以内,当然,其功能也非常简单,只允许学生通过有限的按键进行单向反馈),也会出现具备高级功能的产品(具备彩色屏幕,除具备双向通讯功能以外,还包括电子词典、语音播放等功能),从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自组织网络技术将会被应用到srs中。srs的作用范围是srs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当前主要采用的是“单跳”解决方案,即数据直接从学生的手持终端发送到接收装置,射频信号的强度是决定该解决方案有效范围的唯一因素。而采用自组织网络技术以后,学生端的所有设备及接收装置将自动组织成一个可靠的无线网络,其中的节点除了接收学生的输入以外,还具备中继能力,从而把更远节点的数据转发给接收机,大大提高srs的有效范围,理论上来说,采用自组织网络技术的srs可以满足1平方公里级别的课堂需要。
基于图像识别的srs将会逐步成熟。基于射频技术的srs无法从本质上跨越成本和功耗两大技术难题,于是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全新架构srs开始出现[8],其基本思路是:学生端无需任何电子设备或者是很简单的灯光设备,教室中有一个或多个摄像头(可旋转)用以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后端软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并统计学生的反馈结果。该方案可以彻底解决成本和功耗问题,而且安装的摄像头还可以用作别的用途,不过该方案必须要求学生的反馈指示物在摄像机的视野范围内,其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srs的应用趋势
srs技术的发展以及srs用户的不断增多,其应用模式也会带来巨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下这些新的应用模式将会逐步出现并普及:
srs将从课堂走向校园。随着技术的发展,srs的有效范围将从课堂延伸到校园,于是借助校园广播或电视的校级srs应用将逐步出现,即题目由电视或广播给出,学生依然进行实时交互,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师生交互。如果是带有lcd和键盘的手持srs终端,我们还可以实现灵活的学生练习和测试,其工作方式如下:当老师需要给学生布置作业或测试题时,他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把数据(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个性化的)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实时提交也可以存储后提交。当然,srs的手持终端其计算能力是比较弱的,其练习也仅限于文本数据,不然,其成本和耗电量都将大量增加,不利于其大范围推广。
srs的反馈数据将会得到进一步地应用。srs应用中的学生反馈数据包含着大量的有价值信息,随着srs应用的不断普及,这些反馈数据将会得到重视并用于以下目的:1.分析交互问题的有效性。老师的提问有着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反馈分布类型来验证其问题的有效性,为日后的修改提供依据。2.进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在srs的帮助下,学生的所有反馈数据都将记录到数据库中,老师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分析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3.学生异常情况预警。理论上来说,学生的反馈表现应该是比较平稳的,如果某段时间的反馈出现异常的话,我们可以重点分析,看看是否有特殊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
srs将和现有的教学平台集成使用。在课堂和课后师生使用教学平台已经很普遍了,为了防止老师因使用两套系统出现不便和抵触情绪,同时也是为了有效整合学生的相关信息,以后的srs系统应该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集成到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中使用,成为网络教学平台的一个功能模块,方便用户的整合与使用。
五 总结
srs技术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已经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我们相信,随着srs技术的完善、应用模式的成熟及成本的下降,srs必然会在课堂教学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篇:汽车车身材料的研究及未来趋势
汽车车身材料的研究及展望
一、车身材料概述
多人认为,车身安全不安全,重要是车身牢固不牢固,钢板厚度越厚,也就越安全。但现代的轿车设计恰恰不是这样考虑,设计者从力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该柔软的 地方就柔软,该刚硬的地方就刚硬,根据不同的受力状况,让部分车体在碰撞时起到吸能分散的作用,尽量减弱冲击力。已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驾驶员及成员的目的。在全球汽车厂商都在尽可能追求轻量化车身的条件下,保证乘员舱的坚固程度,减少撞击力对乘员的伤害,车身结构的作用非常关键采用吸能车身,在碰撞中通过前后的吸能区缓冲撞击力的强度,同时以高刚性的驾驶员舱为乘员提供了充分的生存空间。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主要用钢板。早期的轿车车身沿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1912年由爱德华.巴特首次制成了全金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发明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复盖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轻量化车身被推向高潮,高分子材料、铝合金、全铝等新型材料成为汽车车壳材料的新贵,走向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汽车车身材料分类
2.1镀锌薄钢板车身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镀锌薄钢板广泛应 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 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早年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将铁和锌放人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 起来,则铁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保护。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
在近代,轿车已经广泛使用镀锌钢板,采用的镀锌钢板厚度从0.5至3.0毫米,其中车身复盖件多用0.6至0.8毫米的镀锌钢板。德国奥迪轿车的车身部件绝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部分用铝合金板),美国别克轿车采用的钢板80%以上是双面热镀锌钢板,上海帕萨特车身的外复盖件采用电镀锌工艺,内复盖件内部采用热镀锌工艺,可以使车身防锈蚀保质期长达11年。
2.2普通低碳钢版车身
在现代,汽车生产中,使用得最多的还是普通低碳钢板。低碳钢板具有很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强度和刚度也能满足汽车车身的要求,同时能满足车身拼焊的要求,因此在汽车 车身上应用很广。为了满足汽车制造业追求轻量化的要求,钢铁企业推出高强度汽车钢材系列钢板。这种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板的基础上采用强化方法得到的,抗拉强度得到大幅增强。利用高强度特性,可以在厚度减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汽车车身的机械性能要求,从而减轻了汽车重量。例如BH钢板是在低强度的条件下,经 过冲压成形之后,进行烤漆加工热处理,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对比之下,以往生产的强度在440MPa的钢板,在采用这种加工技术以后强度可增加到 500MPa。原来用厚度1毫米钢板做侧面板,用高强度钢板只需厚度0.8毫米。采用高强度钢板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车身的抗冲击性能,防止在行驶中由于 路面的砂石飞溅碰撞产生凹痕,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2.3全铝制车身
铝合金优异的延展性、只有钢材一半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都成为轻量化结构的首选材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铝代表的是柔软易变形,我想这种想法多来自于易拉罐、铝锅等日常铝制品。而实际航空级铝合金的机械性能甚至要超过钢铁,以比较常见的7075铝合金为例,它的抗拉强度是560MPa,不比前面提到钢材强度低。
而同样的重量的钢和铝,铝体积更大,可以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增加结构强度。而且目前的铝制车身多采用厚壁锻铝梁焊接而成,就结构强度和刚度而言要比冲压薄钢更有优势,且机构的整体稳定性更好,在非设计受力方向受力时有更大的冗余度。此外,铝合金在大气环境下几乎不被腐蚀,可以无途装使用,不过处于美观的考虑,铝制车身依然会涂装上不同颜色的涂料。如奥迪现在的A6、Q7、A8、R8、TT等高端豪华车型及路虎的新一代揽胜和揽胜运动版都采用全铝制的车身结构,在保证车身刚性的同时发挥良好的行驶性能。新揽胜基本可以算是全铝车身了,其中B柱内板、C柱内板和D柱内板采用了热成形技术。该车型中铝合金应用以变形铝合金为主,其中铝板用量达到 74%,结构件采用挤压型材。压铸造铝合金应用主要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或深冲的零件,尤其是减震器支座压铸铝合金的应用,面前在宝马、奔驰等车型上应用已 非常成熟,此零件充分应用了压铸铝合金的优势,在此处可以实现将十几个冲压件的集成为一个压铸件,采用压铸工艺,可以提高尺寸的精度,降低模具的费用。
2.4碳纤维车身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在制造飞机时需要一种更轻更坚固的材料,这时金属材料已经无法满足航空工业的需求了,而由一种纤维材料取而代之。最早碳纤维在汽车领域主要应用在赛车上,直到现在也只有超跑级别的车辆用的上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纤维丝状的材料,在制作成型时需要像织布一样纺织成片状,用有机胶浸润成形并固化,制作过程类似于玻璃钢。碳纤维具有绝佳的韧性和抗拉强度,且重量只有钢的1/4。轻量、高强的特性正是高性能车所需的,目前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跑的车身由碳纤维制成。不过碳纤维缺乏延展性是其缺点,在受到超出极限的冲击时碳纤维结构会如同玻璃一样破碎。而且碳纤维与其它材料的连接也是个问题,使用传统的栓接,连接孔周围很容易产生裂纹。碳纤维材料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也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方面,即使是在航空领域碳纤维的应用也比较有限。
新车示例:兰博基尼Aventador的驾驶室采用了碳纤维聚合材料打造,达到了轻便和高强度的完美结合,这一部分的重量仅仅为147.5公斤,而整个新车的白车身也仅仅只有229.5公斤重。同时,借由全新材料的特性,其结构的抗扭强度可以达到35000Nm。
2.5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高分子汽车材料有很多以往传统材料没有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重量轻、有良好的外观装饰效果、有多种实际应用功能、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容易加工成型、节约能源,可持续利用等各方面。塑料、复合材料、可降解材料也是未来车身材料的发展方向,塑料良好的可塑性和弹性变形利于加工和降低碰撞损失,目前塑料广泛用于保险杠翼子板等易损部件,较低的造价的也令维修和更换十分便利。如日产SUV奇骏用塑料做前翼子板,悍马H2车型的发动机仓盖运用高强度塑料,甚至丰田的超级跑车LFA全车都采用轻量化的高分子材料做成。
三、汽车车身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轻金属、复合材料等是车身材料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国都广泛开展对于这些新材料车用化的研究,特别是要求轻量化的小型乘用车。相信未来一段时间车身材料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并且更加向航空领域贴近,更轻、更强仍然是车身材料的发展方向
(1)铝、镁合金在汽车车身中的应用逐年增加,在不久的将来,批量生产的全铝汽车车身将出现,特别是在欧美地区,铝、镁合金在车身材料的构成中将占主导地位;铝制车身的缺点是自身造价较高,成型和焊接工艺都比较复杂,且变形后不能通过钣金修复,只能更换变形部件,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但个人比较看好铝制车身,轻量化且高强度的车身比传统钢制车身更坚固,且不用担心腐蚀造成的强度降低。另外铝制车身的结构设计局更合理,承力结构与非承力结构几乎独立,轻质合金车身的前景值得期待。
(2)新型车身材料如塑料、复合材料在车身上的应用,将随着这些材料成形问题的解决而逐步增大比例。车身材料呈现向更轻质、易成型、低成本、高稳定性发展的趋势。这些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由于其高额的成本,目前只出现在豪华车和跑车上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工艺的改进,这些材料会走进寻常百姓家。
第三篇:油漆行业未来趋势分析
油漆行业未来趋势分析
涂料俗称“油漆”,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混合物,通常由基料(树脂、粘接剂)、颜料、填料、溶剂和少量功能性添加剂等组成,其产品分类方法较多,也即将涂料分为工业涂料、船舶(舰船)涂料、建筑涂料、木器涂料、汽车涂料等。同时,我们将建筑涂料与家具涂料视为“家居装饰涂料”。据统计,2006年,涂料总量达到507.84万吨,比2005年的404.10万吨增长25.6%;产品销售收入达963.16亿元,同比增长30.04%;利润总额65.67亿元,同比增长48.06%。这其中重要的产量与销量增长来源即是家居装饰涂料。
装饰涂料的这几年
一般来讲,涂覆于建筑内墙、外墙、屋顶、地面等部位所用的涂料称之为建筑涂料,可以分为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两大类,而木器涂料则主要是用于家具等器物上。
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房私有化,室内装修成为时尚,装饰涂料也随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奥运场馆的建设,重要工程和民用住宅小区日渐增多,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装饰涂料近两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国建筑涂料产量为29.60万吨,约占涂料总产量的20%;1999年突破50万吨,达到51.55万吨;2000年增长到56.32万吨;2004年达到113.37万吨;到2006年,建筑涂料超过130万吨。而木器涂料大约占涂料总量的15%-20%。
从涂料产量来源看,目前国内已形成以3大涂料生产基地为中心向全国辐射的生产布局;市场集中度高,大企业居于支撑地位;国外涂料企业垄断中高档涂料产品市场。
从竞争层面看,全球前十强的涂料品牌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展开了攻城掠地,而一些资源相对雄厚的本土品牌也已展开多轮市场攻势。目前已形成立邦、多乐士、华润等全国性品牌,美涂士、嘉宝莉、大宝、三棵树、紫荆花、中华制漆、展辰、鳄鱼、长春藤、鸿昌、神洲、巴德士、秀珀、3A等知名二线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的竞争格局。而各地的“作坊”式工厂分食涂料消费市场剩余的份额,构成低端市场的重要力量。从技术与功能发展演变看,从耐擦洗、耐粘污、防火、防腐、光滑、无毒、附着力强、涂刷面积等基本的功能,全面向兼具杀菌、无味、颜色美丽等功能的健康涂料、时尚涂料扩展与提升。目前在建筑涂料中,有机水性涂料倍受青睐,其典型代表就是乳胶漆。
同时,已经出现了涂料业的相关环保健康标准。
赢道新营销品牌传播机构认为,理性购买的消费者比例正在增加,对涂料的环保健康标准要求更高,理性购物能力较强、信息获取渠道较多的消费者将逐步消除涂料购买的信息不对称,同时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将进一步增强,知名品牌获得购买亲睐的机会已经变得更大。
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由于涂料技术门槛并不高,尤其是低端涂料,陆续有多家市场进入者,从“北京红狮、天津灯塔、上海造漆、武汉双虎”四大国企占据鳌头,到广东顺德民营涂料企业崛起于东南地带,以至于形成目前多家国外品牌、全国性品牌、地区性品牌全面竞争状况。
据统计,目前国内涂料生产厂商约有8000家,以中小型、区域型品牌居多,同时还存在大量的作坊式涂料生产工厂。
同时,由数千家厂商组成的涂料供应市场,其市场集中度却是非常低的,排名前五的装饰涂料生产商仅占25%%的市场份额。而在欧洲的大多数国家,甚至印度,前三四家装饰涂料商占据60%%—80%%的市场份额。
整个装饰涂料市场的竞争格局可以按领导者、挑战者、跟随者、补缺者的阶梯性关系划分。其中,领导者角色的扮演者主要是立邦、华润、多乐士等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凭借雄厚的财力和相对高超的营销手段,通过巨额的传播费用来塑造品牌形象,进而形成对终端消费者的强劲拉力;挑战者主要是三棵树、大象、神州、嘉宝莉、美涂士、紫荆花等,积极进取,向一线品牌发起了冲击与挑战;重视建立广泛的经销商网络,通过并不透明的价格来保障经销商的利益,甚至通过多品牌运作来提高网络密度、降低价格透明度,但对传播及品牌拉力相对重视不够;跟随者主要是中华制漆、台昌树脂、江苏兰陵、三爱化工等,在全国某些区域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拥有自主特色的产品线,并且在营销策略上倾向于大开大合,有一定的锐气;最后剩下的补缺者主要以一些小型厂为代表。生产杂牌涂料,代工或非法仿冒名牌涂料,低价占领市场,产品多销往农村和各类专业市场,但总体销量不可小觑。
其中,三爱化工携3A环保漆正立足重点区域市场,采用“重兵布阵、重拳出击、重资投入、重点突破”的四重策略刮起“环保健康风”,力图跻身入挑战者行列,与三棵树、大象、嘉宝莉、美涂士等知名品牌齐舞。
装饰涂料业的几种趋势
通过各种数据的分析,及涂料技术变革、功能扩展、产品诉求的观察与分析,装饰涂料将在产品技术与功能、市场、竞争、营销方面将存在这样一些趋势。赢道新营销品牌传播机构认为在趋势层面有如下具体表现:
(1)产品技术与功能趋势
技术与功能作为产品研发环节的核心支持点,装饰涂料的整个趋势是向着水性、高固体分、高装饰性、耐候性、抗污染性方向发展;向着高效、节省能源和资源、无害、无污染方向发展,向着多品种、功能性、施工简便的方向发展。而其中,健康、环保、杀菌、降解等功能已经成为重要的市场卖点,对中高端的消费者而言,这些功能影响着其最终的购买决策。
(2)市场趋势
据统计,中国装饰涂料(不包括工业漆、船舶漆和其他工业用涂料等非建筑用涂料)市场的年增长率约为10%,年市场总值约为13亿欧元,年人均消费量却不到1升。而在欧洲,年市场总值约为110亿欧元,年人均消费量为10升;在美国,年市场总值达到58亿美元,年人均消费量却达到11升。近两年来,中国涂料市场需求年增幅超过8%,2008年的增长将会放缓,约为6%-7%,但中国装饰涂料市场在十多年时间预计将赶上欧美。
从市场细分解度看,涂料产业商机无限,从油性涂料到水性涂料,从丙烯酸涂料到氟碳涂料,从平面涂料到质感涂料,都将有众多的进入者,并且通过竞争而产生“领头羊”。
从市场集中度看,涂料业将完成洗牌阶段,“马太效应”的影响更加明显,能全面参与竞争的涂料企业越来越少,品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从2007年以来,这种并购整合与赢家通吃的现象已经随处可见。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有实力的涂料企业将通过技术更新、产品换代、市场扩张、并购上市、强强联合等手段,一方面扩大原有竞争优势与市场占有率,同时将投入大的力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3)竞争趋势
整个竞争趋势涵盖了进入者们在竞争手段方面的策略问题,比如概念竞争、渠道竞争、传播手段竞争、终端竞争与资本层面的竞争等,以及可能呈现的竞争格局与品牌格局。
而从近两年的竞争轨迹看,行业并购整合与洗牌正在愈演愈烈,一些区域或地方品牌难逃淘汰出局命运。比如先是美国威士伯以2.81亿美元收购华润涂料80%%的股权;PPG继2006年初收购上海森普建材公司的部分资产后,当年8月又宣布以1.15亿美元收购亚美隆国际公司的特种涂料和上光业务及韩国林春集团50%%的股份;与美涂士携手生产防腐涂料的扬州金陵特种涂料厂,收购生产绝缘漆的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和生产防火涂料的北京三旗涂料;湖南湘江涂料集团收购郑州双塔油漆厂,完成国内涂料业最大的企业并购;浙江民营涂料企业南方涂料工业有限公司顺利入主有着40多年历史的南京木器厂等。
同时,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和并购整合预期将围绕绿色环保的主题展开并收尾。“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随着各种环保标准及节能措施的出台,预期节能与环保的监控将进一步加强。同时,尤其是消费者对环保健康功能的需求,是决定新一轮装饰涂料竞争中企业能否生存之根本要素。
(4)营销趋势
大量的硬广告投放、销售网络建设、终端亮陈与促销仍然构成营销的主流,产品推广会、招商会、发布会、公益营销、事件营销、绿色营销等营销手段与载体同样少不了。
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网络传播与网络营销将作为一支重要的营销传播新军切入到涂料品牌的传播之中。操盘手们将把视野投入到互联网上,把传播通路更多地引向互联网,通过综合门户、行业门户、区域门户、专业门户、博客、网络社区、分类信息平台、邮件、短信平台、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数字杂志等组合型通路,更多地借助话题营销、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引发病毒式传播与口碑传播,实现营销传播的“蜂鸣效应”,一方面中小企业可借此建立差异化的营销传播竞争优势,突破传统营销传播方式的成本壁垒;另一方面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将在传统营销之外开辟更广阔的战线。
除开立邦、嘉宝莉等知名品牌已经有所行动外,3A环保漆更是抢先一步,重点引入了网络传播与网络营销,同网络整合营销传播领域的领先机构赢道新营销开始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建立品牌知名度互联网传播的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借用互联网渠道与消费者建立更加直接、更加亲密的关系,以便更全面及时地听取消费者的意见,更周到体贴的服务于消费者。
第四篇:男装市场未来趋势分析
男装市场未来趋势分析
目前,中国男装产业形成了三大男装产业集群:以江、浙、沪地区的上海、宁波、温州为代表的“浙派”男装产业集群,比如雅戈尔、杉杉、报喜鸟等;
以闽东南晋江、石狮为代表的“闽派”男装产业集群,比如七匹狼、劲霸、九牧王等;依托香港、澳门发展起来的珠三角男装产业集群。
虽然中国男装的发展较女装起步晚,但其发展势头却非常强劲。安杰智扬策划机构深度营销顾问邓祖勇分析说:“2007年以雅戈尔、七匹狼为代表的中档商务休闲装开始崛起,与此同时备受推崇的时尚男装也逐步培育成熟。其实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不需要那么多品牌,当大量同质化品牌出现时,领先品牌就会发起洗牌运动,洗牌的结果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中商情报网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受制于市场环境剧变的压力,中国男装的产业升级和调整已经变得相当主动和更具目标性。而带动中国男装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持续上升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中国城市消费模式的转变。
面对国外服装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上海紫澜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计凯明认为:“国外品牌在高端市场对中国品牌有威胁,这是由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男装消费族群的购买力是会变化的,一些人现在买不起国外高端品牌,未来可能有能力购买。目前在中低端市场上,国外品牌对中国品牌没有威胁,因为渠道问题,中国太大,国外中低端品牌暂时不敢进来。”
“就目前男装格局而言,国外输入的某些品牌,因为短期套利,导致品牌被稀释,口碑下滑,比如华伦天奴、老爷车等;除了成型的大品牌外,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基本上是与新兴的中国品牌同台竞技的。现在不像以前,国外品牌一进来,中国消费者就顶礼膜拜。林资敏认为:“目前已经稳坐中国市场的国际一线品牌,比如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等顶级品牌,中国男士是超级向往的。香奈儿、古奇、LV的山寨版在国内市场很走俏,买不起这些品牌服装的人买仿冒它们的A货,无形之中山寨服装培养了购买者的品牌文化,有一天他们有购买能力的时候,自然愿意买真货。如今欧美市场疲软,各大男装品牌将希望寄托
在中国市场,在新一轮国际化竞争中,国内男装品牌只有通过创新才会有更加稳健的发展。”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男装品牌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解决男装品牌产品同质化、产品结构单一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从事服装品牌规划与运作研究的姚丽丹深有体会地说。在姚丽丹看来,“男装产品创新包括产品系列主题或消费观念、款式、颜色、面辅料、附
件、缝制工艺、成衣整理工艺等要素的创新”。
据奢侈品资讯网介绍,高档男装品牌杰尼亚(Zegna)在2010年春夏男装系列中前所未有地使用了“混合面料”(Crossover Fabric),每平方米重量仅为120克,巧妙地将15微米超细羊毛、600道真丝与凉爽亚麻“混合”到一起。“1996 年,雅戈尔独家推出‘HP免熨衬衫’,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在中国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免烫衬衫热潮,巩固了雅戈尔衬衫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杰尼亚用‘混合面料’制作西服,面料轻薄如纱,有山羊绒般的质感和柔和的光泽,却保持了羊毛的挺括,纱支高达170支,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天然纤维面料,一套杰尼亚西服售价高达13万元。”姚丽丹说。“正因为男装款式不如女装丰富,而且大部分男性不太接受出格的设计,因此面料可以作为突破口。对于男装而言,戏剧化的廓形和夸张的点缀常常显得多余,而面料足以画龙点睛。”林资敏说,“服装不是日用品,一般情况下在一年内,男士最多买两三套服装,因此要在服装搭配上有所创新,一些搭配性的东西,可以让他们经常买。” “在色彩创新方面,中国男装相对保守,以黑、白、灰为主,而国外品牌在颜色选用上比较大胆,比如柠檬黄、玫瑰粉、血色红、宝石蓝。中国男士在冬天喜欢穿深色服装,尤其在内陆省份。本土男装品牌可以开发色彩大胆的服装,让销售门店更出彩,显得更丰富和突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加消费者光顾的概率,促进主打产品的销售。”林资敏说。
“对于男装而言,当一种元素普遍流行的时候,它早期的消费者可能已经离开了。所以,要真正做好男装品牌,在产品上一定要有独特的判断和超前的创新,男装品牌才能成为行业领导者。”姚丽丹说。林资敏对此表示认同,说:“男装分高、中、低三个档次,如果走低端市场就走进了红海,会很辛苦;走中端、高端市场进入的是蓝海;走太高价格路线是进入红海,没有相当大的规模和相当强的实力,很难打出品牌。对于本土男装品牌,如果它有100万个消费者,这些消费者收入5万元的时候会买A品牌,年收入10万元的时候会买B品牌,原来A品牌的消费者开始买B品牌了,所以A品牌要重新寻找年收入5万元的消费者。但从年龄层次讲,这些新的消费者眼光和消费观念肯定与之前的消费者不同,男装品牌如果不创新,是无法争取新的消费者的。”销售模式创新如今,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首先关注终端通路,而不是资金、设备、设计等。因此,占有地利的中国男装品牌必须通过销售创新抢占目标市场先机。“国外高档男装品牌在销售过程中大多对产品的不同系列加以区别对待,同一品牌下的顶级系列大多以做形象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中端系列一般由企业自己运作,自己负责设计、开发、销售;低端系列一般自己不经营,而是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运作。目前国内男装品牌的销售模式主要有自营型、加盟型及代理型。”姚丽丹说。“自
营型的营销方式,企业控制更加紧密,管理阻力较小,但在经营上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同时规模庞大的销售体系往往会导致机构臃肿、管理失控。代理型的管理方式,需要企业的合作伙伴具有较强的品牌营销及管理意识,而且对经营地区的网络与背景优势要求较高,双方合作的紧密度依据产品在市场上的盈利表现而定,企业对代理者的管理较弱,多是指导与辅助的关系。加盟型的合作关系,则是自营与代理的结合体,既有企业的资源及资金投入,也有合作伙伴的区域优势,但加盟型的渠道合作关系,需要企业拥有强大的品牌管理能力及市场形象,才可以为加盟者提供更为持久的经营动力。”姚丽丹说。安杰智扬营销策划机构首席品牌顾问安杰介绍说:“国内的服装销售有几个趋势,一种是营造大卖场模式,比如ZARA、海澜之家、杰克琼斯;一种是一站式模式,像三浦百货、热风;一种是生活馆模式,打造一种有某种文化的生活方式,比如爱登堡。”“最近兴起生活馆的概念,不单纯是服装的概念,而是文化和空间感的聚集,因为生活状态与服装是有联系的,当然其中的家居不是重点,而是衬托性的东西。除了传统的零售模式,互联网将会成为男装销售的重要渠道。”林资敏说。“男装电子商务在增长,市场很大,但是在中国电子商务出售的商品给人的感觉是中低档的。中国男装品牌触网比较谨慎。这一销售模式有待探索和创新。”计凯明说。品牌传播创新“目前,国内男装品牌主要依靠广告进行传播,男装不像女装变化和特色明显。男装品牌形象传播要突破手段单
一、盲目寻求代言人的误区,用整合营销的方法为男装品牌的发展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计凯明说。“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说,代言人代言的应该不是公司和产品,而是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整合营销传播要以消费者为核心,以资料库为基础,以建立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为目的,以各种传播媒介整合运用为手段,实现品牌传播效率的最大化。”姚丽丹说。“与国外男装品牌以设计文化崛起不同,中国男装地域色彩浓厚。就品牌推广而言,广东男装品牌多侧重口碑传播、平面传播和终端推广,即使聘请了代言人,常常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没用好,没用透;而福建男装品牌采用名人代言、央视广告轰炸、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进行品牌运作,中国二、三线市场非常大,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是七匹狼、劲霸、柒牌等福建服装品牌;浙江男装品牌与福建男装品牌的运作手法类似,不惜血本请形象代言人,在央视投广告‘砸出’知名度,进而占领市场。”安杰说。“中国男装品牌要与消费者循环沟通,就必须与渠道商一起建立消费者营销数据库,通过会员制以及俱乐部方式,对消费者信息以及购买行为进行统计,通过邮寄宣传资料、礼品、促销信息寻求信息反馈,进而根据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以及偏好,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营销传播。”姚丽丹说
第五篇:分析P2P理财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分析P2P理财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在没有接触金融以前对理财完全没有概念,认为理财便是有计划的花钱就可以了,p2p理财是什么也从来不知,如今在接触了一些网贷投资理财的项目后对这些多少有了些了解,下面我就想说下对于p2p的一些看法,说的肯定不够全面,许多也是从大家的总结中汲取的一些知识。
别带着情绪论好恶
最近在浏览网站时偶然看到了几篇文章,其大概内容就是对网贷行业的失望的吐槽文,而且也为网贷从业人员的未来表示“担忧”。
虽然这些文章博得了很多眼球和留言,但仔细看过这些文章后我发现,文章作者都是在用行业内的个案去映射整体行业发展,且不说案例的真实性,就作者的观点来说,如果一个案例就可以代表出整个行业状况,那这个行业的规模恐怕不会太大,但从网贷之家《2016半年报》的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6月底,网贷行业单月成交量迭创新高的同时,网贷行业贷款余额达到了6212.61亿元,相比2015年底增长超过了2000亿元,网贷行业投资人数、借款人数分别达到了338.27万人、112.41万人,较2015年12月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增长了13.51%和43.22%。)行业的业务规模不降反增,这说明整体行业还在增加和扩充着,同时,案例中的主人公是作者本人,所以在讲述案例的过程中恐怕或多或少都会带出些负面的宣泄情绪,正所谓“当事者迷”,所以其论述时的客观性可想而知。
当然,作者的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只是请别带着情绪去评价自己对一件事的好恶,因为那样真的有失公平。
国内没有真正的P2P平台?
除了上面个人情绪的宣泄派,还有很多“专家”对网贷行业的进行了分析。分析观点认为“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P2P平台。”
我们都知道P2P的概念是由国外传入国内的,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国内正常的网贷平台基本都是通过撮合借贷的业务模式来赚取中介费的,难道这样不算是P2P平台吗?我想归结原因是由于很多人将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那些伪P2P公司的“事迹”上,而致使那些想要良心经营的平台只能在默默无闻中发展着自己的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事业。
再退一步来说,就算国内的P2P平台全部有问题,但这就能证明国外的P2P概念就是绝对正确的?就是比国内P2P更高明?我觉得只是国内P2P整体行业的规范性目前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所以我认为国内正规的网贷平台是应该被称作P2P平台的。就像电影《霍元甲》中的台词:我以为,世上的武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习武的人才有强弱之别……
网贷行业处于变革时期
按照目前整体行业的情况来说,出现上面的论调不能算是无理取闹,但偏激的言论并不能让行业向着光明方向发展,如果想要改变现状还要从问题点入手,所以,我觉得目前网贷行业在变革时期需要面对以下问题。
1.网贷行业规范化经营,网贷行业面临的最大变革就是行业监管政策的出现,这让先行于监管政策发布的网贷行业很难快速适应整改现状,尤其是各项《办法》、《指导意见》、《整治方案》等政策的接连颁布,总给人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大风大浪才能在淘沙后留下“精华”,让整个网贷行业以更加健康的面貌示人。所以各个平台应当正视监管现状,用积极的态度去拥抱未来的市场。
2.盈利困局的突破,盈利的确属于网贷行业内普遍的困局,运营成本颇高等类似问题一直困扰着网贷平台,但这并不代表网贷平台在未来没有发展空间,而我个人认为能真正实现盈利的应该是那些平台规模不大,同时有能迅速积累业务规模的平台。
3.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在大批平台被淘汰以后,新一轮的跑马圈地运动又将开始,然后P2P理财平台又再一次为了规避政策而“八仙过海”,之后又是一系列政策调控,循环往复直至网贷行业在国内被完全玩坏(网约车行业就是个例子)。所以,过于“聪明”的国内从业者应当将未来的主要精力放在优质平台的创造上,这里包含风控、产品和运营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恶性竞争,创造行业流转的良性循环。
行业希望应该在新平台身上
“蜂拥而至”是国内各个行业的普遍特点,哪个行业一“火”,立刻会有一大批沾边不沾边的从业者就集体涌入,导致这个行业被一大群戏子、痞子、厨子甚至骗子占据,这不仅加剧了行业竞争也污染了行业环境,所以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个人认为以后还是新晋平台更有发展前景,为什么这样说呢?
与老平台不同,新晋平台的出生就自带了合规基因,2015监管元年的开始直至今,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包括网络借贷)都进入了调整期,很多平台都主动或被动的退出了网贷市场,而这个时期“出生”的平台最大优势就是合规,只要能顺利开展业务,那就说明这家平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台起码在审批手续上是符合规定的,所以说,新晋平台在合规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调整期留下的平台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背景硬”的平台,另一类是经营时间久的“老”平台,这两种平台的共同特征就是业务范围广,运营规模大,从表面上看这些平台靠谱有保障,但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大平台虽然硬气,但再硬也硬不过监管政策,一家庞大的平台整改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而小平台整改起来也许仅仅是修改一下网站页面功能的事,举个例子:前不久网传的《关于印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中提到了一项规定说,“已经存续的并需要整改的机构,应当在其完成整改并经有关部门认定后,才能被监管部门受理登记备案申请”。如果要等到所有调整完毕才能顺利开展业务,那这个时候作为出借人的我,当然更乐于去选择那些“船小好调头”的小平台或者是没有“问题”的新平台。
在面对狂风暴雨的政策冲击时,整个网贷行业都将进行大洗牌,而那些大型平台所面临行业整改冲击并不见得要比小型平台要少,届时大平台转变经营方向的动作也将大于小型平台,由此看来,在整改之路上“大”平台相较于“小”平台并没有获得什么优势,更不要说那些天生就具备合规“基因”的新晋平台了。
真正正规的P2P理财平台对于风险把控要求相当高,实行平台资金的第三方托管、银行存管,保证投资者资金的独立性和安全性,这是网贷行业为保证投资者安全几乎无法绕过的门槛,通过建立资金第三方托管、银行存管,加大风险把控,杜绝平台构建资金池和私自动用平台资金,杜绝平台形成自我担保等风险,这也是银监会对网贷行业最直接的要求。
文章来源:上海长久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