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国语汉字词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析韩国语汉字词与对韩汉语词汇教学
摘 要: 朝鲜半岛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属于汉字文化圈。中韩语言的异同在韩国语汉字词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而韩国语中大量存在的汉字词,既是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有利条件,又是影响其正确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的不利因素。可以说利用好它,它就会成为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桥梁,但利用不好它,它就会成为一块顽固不化的绊脚石。而现今对韩汉语词汇教学即没有突出韩语母语者学习汉语时的特殊性,也没有利用好汉语词汇本身的特征来教学,完全照搬西方第二语言词本位教学方法,来进行词汇教学。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等方法对韩国语汉字词及其在汉语教师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利用的问题进行了浅论。
关键词: 韩国语、汉字词、汉语、对韩汉语词汇教学
一.韩国语汉字词概况
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之一,韩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词。根据词典的统计,韩语中汉字词的比例大概占 70% -80%之多,日常人名地名、大众传媒以及字典辞书中都大量使用汉字。尽管韩国在二战后经历了摒弃汉字教育的浪潮,直到今天,韩语无论是采用固有的书写方式,还是用韩汉并用、混用的书写方式,在各种场合的书面文字中往往都存在很多汉字词。
然而,汉语和韩国语分别属于完全不同的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且由于现实现象变化、人们对现实现象认知转变、语言现象改变以及词义间的相互影响,中韩汉字词都在按照固有的发展轨迹各自演变,二者本源的相同以及在演变后产生的差异为尚处于初级阶段惯以母语思维的韩国学生带来很大困扰,常在词义理解和词语使用方面出现偏误。因此,如何在分析研究汉字词的基础上,利用它进行对韩汉语词汇教学,非常重要。本文正是希望通过了解韩语的汉字词特性,建立汉字词和汉语词汇之间的联系,找到一种适用于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质量和数量,激发学习兴趣。
二.汉字词分类
按照索绪尔的观点,“语言是能指与所指相结合的符号系统”,通过对比汉语汉字词和韩语汉字词可以发现,今天的韩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不在是简单的同形同义关系,它们从能指到所指都有了自己的变化。根据汉字词与相应汉语词汇在发音,意义方面相似程度,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同形同义词,近形同义词,同素反序词,同形异义词。(注:下文中我在打韩语时,强调汉语和韩语发音关系的部分,用汉字来表示韩语,这样有利于读者理解辨析,其他情况下打的是韩文。)
(一)同形同义词
指的是词汇的外部形态和语义都没有发生改变的汉字词。同形同义词是韩语汉字词中所占数量最多的词汇,据统计,这部分词汇占韩语汉字词汇的约 80%。
例如:研究、申请、努力、整理、准备、访问;花盆、能力、顺序、生日、故乡、营养、军事、日记、道德、交通、手续、教室、学校、学生、博士、政府、电子、信号、古代、方法、绿茶、世界、空气、面积、词典、思想、国家、班长、风俗、经济、法院、音乐、生活、自然、统一、态度、男子、主人;当然、原来、近来、暂时、重要、完全、普通、平凡、有 名、简便。
值得注意的是,对韩语中汉字词同形同义的并不能所有情况下都是同形的,由于韩语属于黏着语,其词内有专门的附加成分,比如在形容词和动词后面要加上“하다”,以表示其语法意义。
这部分词汇在韩语汉字词中占的比例最大,也是学生受母语正迁移影响最大的部分。学习这部分词汇可以说是韩国学生的先天优势,在其自然形成的母语词库中,已经“学会”了这部分词汇,只是很多韩国学生自己并不知道汉字词和汉语词汇之间的联系,这也涉及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汉字教学的问题,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近形同义词
韩语汉字词中,有些汉字词与汉语词汇在词形上部分重合,语义上完全相同,这部分词汇被称为近形同义词。
大部分是受古汉语用法的影响而造成词形的不同。而这部分词也是学生最易发生混淆的词,例如:“我去病院。” 这里“病院”是汉字词,在汉语中是医院的意思,但在韩语中写作“病院”,学生很容易将二者混淆,造成偏误。下表列出部分属于这类的汉字词:
韩 产妇人科 蹴球 別庄 登录 牛乳 申告 药局 飞行机„„ 中 妇产科 足球 别墅 登记 牛奶 申报 药店 飞机 „„
部分同形的单词可能会对韩国学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也有可引起负迁移。
(三)同素反序词
韩语汉字词中有部分词汇其构成要素与汉语词汇相同,词义也相同,但是汉字顺序相反的词我们称为“同素反序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古汉语存在相当数量的构成要素相同意义相同语序相反的词。这类词通常是以韩语 AB 形,汉语 BA 形出现。例如:[韩]紹介--[中]介紹、[韩]苦痛--[中]痛苦、[韩]言語--[中]語言、[韩]菜蔬--[中]蔬菜,等等。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词汇时,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也会出现偏误。
(四)同形异义词
在韩语汉字词中还有一些词汇与汉语词汇外部形态相同,但在语义范围、语用、搭配、感情色彩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样的词汇被称为同形异义词。同形异义词又分为同行部分异义词和同形完全异义词。
1.同形部分异义词
汉语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汉字词传入朝鲜半岛之后,这些词的多义项也一并进入韩语之中,然而随着两种语言的各自发展,汉字词出现了语义扩大、语义缩小或者转移的情况。
例如“食堂(식당)”在韩语中两个义项分别为:
1、建筑物内为吃饭准备的房间
2、饭店。在汉语中,“食堂”是指机关、团体中供应本单位成员吃饭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词条“食堂”)。在韩语中,“食堂”不仅包含汉语中“食堂”的意思,饭店也称为“食堂”,而在汉语中,这样的地方被称为饭店、餐馆、餐厅。又如“新闻(신문)”在韩国出版的《国语辞典》中有三个义项,分别是:
1、见闻
2、定期刊登新报道的刊物
3、新闻纸 即报纸
实际在现代韩语中,新闻(신문)就是指报纸,其他义项已经弱化了,而在汉语中,“新闻”即指消息,也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2.同形完全异义词
这部分完全词汇所占的比例不大,陈榴教授在其《东去的语脉—韩国汉字词语研究》中指出韩语中同形异义词出现的原因有四:一是语素义不对称,由于单音节词往往多义,那么在语素义的选取上,韩汉两种语言出现了词义上的差别。二是构词理据不相同。三是词汇在不同语境下,词义发生扩大或缩小。四是文化背景不同。
例如“过年”一词,汉语中,过年的含义为度过新年或者春节,“过”字选取的语素义为度过,“年”选取的则是新年和节日的语素义;而在韩语中,这个词的含义则是超过结婚的年龄,“过”在这里选取的是超过的语素义,“年”则选取的是“年龄”的语素义,所以造成了韩语和汉语对“过年”这个词巨大的词义差别。又如“高等学校”在韩国文化背景中指的是高中,而在中国指的是大学。
三.韩语汉字词及韩语思维对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一)正迁移
母语会对目的语产生干扰,即迁移,母语与目的语相同处会产生正迁移,差异处会产生负迁移。韩汉同形同义词会形成正迁移。这种迁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很多学生在学习了汉语词汇后,可以马上同在其母语词库中找出相对应的汉字词,从而转换成一种长期记忆,不易遗忘。二是提高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我们在学习韩语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学习韩语单词的速度比学习英语单词的速度要快很多,原因正是这部分词汇与汉语中的词汇词形相同,发音相似,学习时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在学习初期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让学习者迅速产生一种“词汇不难”的印象,并且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三是词汇量的迅速扩大,占韩语词汇 60%以上的汉字词是韩国学生头脑中先天的“词库”,可以说在没有学习汉语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这部分词汇,在学习过程当中,找出韩汉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学生的词汇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扩充,这个过程当,也会极大的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二者相得益彰,使学习效果大大增强。
(二)负迁移
韩语汉字词中的同型异义词,近型同义词,同素逆序词与现代汉语词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将这部分词语同母语做不恰当的比较,造成母语对目的语的负迁移。还有就是根深蒂固的母语思维也会造成偏误,如汉语中敬语特多,有时会造成一些学生不应用敬语的地方用敬语。总之,负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义理解上出现偏误,例如韩语中“高等学校”一词,在韩语中表示“高中”,而在汉语中表示“大学”,在表示高中这一含义时,韩国学生会因为自身母语中“高等学校”的先入为主而造成语义的偏误。再如韩语中的“汽车”指火车,在汉语中指公路或马路上的机动车,学生容易出现自然而然的将母语词义带入目的语的现象,如一个学生说从海南岛坐“汽车”去北京。二是语用把握不当。语用的偏误包括很多方面,有感情色彩上出现的偏误,也有语体语用不当出现的偏误,更有词性的混淆。例如在韩语中“结婚”是名词,而在汉语中是动词,韩国学生会说出“参加结婚”这样错误句子正是词性混淆所致。下面就是我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总结的负迁移的偏误例子。
1.语义偏误
(1)近形同义词造成的偏误
我也想继续学习,我和妈妈以前决定在北京上研究生学院{CCZ 大学院}。
去年{CCZ 昨年}在宿舍{CCZ 宿所}生活,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去学校回宿舍{CCZ 宿所}了。
给我们表现了一个艺术家{CCZ 艺术人}成长的过程。韩语中表示“研究生学院”这个意义的词是“대학원”,直接转码过来就是“大学院”,汉语中的“去年”在韩语中是“작년”,汉字直接转码过来就是“昨年”。同理“艺术家”在韩语中是“艺术人(예술인)”,“初学者”在韩语中是“初步者(초보자)”。由于学生受母语迁移影响,便直接对译母语中表达该意义的词,将其转化为汉字,造出了诸如“大学院”、“昨年”等的词,形成偏误。
(2)错序词造成的偏误
错序词是指词语内部的构成成分先后顺序不当,造成词序颠倒。例如: 我们同学终于控制不住感情,放声大哭{CCX 放大声哭}起来。
因为这样的要求很多也很复杂,所以我们很难赶上那个要货日期{CCX 期日}。
好像他的感觉很敏锐{CCX 锐敏}。因为她的命运{CCX 运命},她不得不当艺术家。我介绍{CCX 绍介}的内容不是很难做到的。
以上这几个偏误的错序词在韩国语中都是汉字词,他们在汉语里的目标词分别是“日期”、“敏锐”、“命运”。“介绍”,他们的构词成分是完全一样的,但是词序颠倒,不能成词。
(3)生造词偏误
有时学生会写出汉语中没有对应意义的词,例如:
除了周末以外,周一到周五{CCZ3 周中}也是经常见面。韩语中除了有“周末(주말)”一词,相应的还有“周中(주중)”,表示从周一到周五的时间。而汉语中却只有“周末”一词,没有专门表示“周一到周五”的词,所以,由于韩国学生不了解这种不同,就直接将韩语中的“주중”翻译过来,产生了生造词“周中”。
(同型异义词不是没有偏误,而是太难分析。这是我论文的不足之处)2.语用偏误
词的语用偏误是指附加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表达了说话者的感情态度或者其他方面的特点和语用风格,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1)感情色彩偏误
感情色彩是指词在理性意义之外所附带的某种感情成分,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一般可分为褒义色彩、贬义色彩和中性色彩三类。在对语料的分析中我们发现,韩国留学生在词语感情色彩上的偏误主要是对褒贬义色彩认识不清,从而产生使用上的混淆。例如:
但是我的毛病{CCH习惯}屡教不改,所以他打了我一顿。要不然会带来恶劣的后果{CCH 结果}。
习惯”作为名词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是中性词;而“毛病”则是指“缺点、坏习惯”,带有贬义色彩,根据语境,为与后面的“屡教不改”的语义相匹配,应该使用贬义色彩词语,而不是中性词语,所以应改为“毛病”。“结果”的一个义项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是中性词,既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后果”指最后的结果,多用于坏的方面,带有贬义色彩。上面这句话的“恶劣”一词即限定了贬义语境,所以应使用符合语境的“后果”一词。
(2)语体色彩偏误
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语体色彩包括书面语和口语两大类。在韩国留学生的作文语料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分不清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出现了书面语和口语混用的偏误。大部分偏误为应用书面语词误用为口语词的情况,如:
结束了这一次旅游后,我的眼界开阔了,而且是加深友谊{CCH 交情}的机会。什么时候{CCH2 多会儿}我能变成大方的人呢?
我要送他到机场,他再三辞谢,不得不就此{CCH 这儿}告别,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嘛。
“交情”、“多会儿”都是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而学生在作文的叙述中却使用了这些口语词,不符合书面语对语言色彩的要求。例中,上下文都是典型的书面语色彩如“再三辞谢”、“告别”、“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等,但在中间却出现“就这儿告别”这种明显的口语色彩,所以应该为“就此告别”,才符合整体的书面语色彩。
上面是应用书面语词误用为口语词的情况,下面再看应用口语而选择书面语的偏误。韩国语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汉语词语,韩国语本身又具有复杂的敬语系统,所以在口语表达或一般的非正式书面语体中,韩国学生习惯于使用正式、庄重的词语,因而显得过于郑重、拘谨,不够自然得体。如:
夜里很多人在船上照照片,有的年轻男女一对对说着悄悄话{CCH3 密语交谈}。
“密语交谈”多用于较严肃的场合,是书面语,而文中是写“年轻男女”的交流,用“密语交谈”太过正式,应该用“说着悄悄话”。四.现今普遍使用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法
现行的词汇教学法往往采用的是西方第二语言的教学模式,即“词本位”教学法,依赖于通译,淡化了汉语的语言特点,一旦将词拆开来变成单个语素,便不知其意。例如学生可以理解“牛奶”的含义,也可以理解“豆子”的含义,但是如果给出“豆奶”,学生则不能由以上两个学过的词推导其含义。韩国虽属于汉字文化圈,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情况却依然存在,比如在韩语中“國家”、“國民”、“國歌”虽同属于汉字词,但当给出例如“國內”、“國產”等词时,学生仍然不能根据相同的语义,识别出“國”字,也就是说,即便韩国学生有着学习汉语词汇的先决条件,但仍然摆脱不了以词为本位学习汉语的习惯,这种教学方法影响学习效率,也影响真正对汉字和汉语的理解。而且,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也没有充分利用“汉字词”这个极其有利的因素,这也影响了词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五.对韩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随着世界汉语热潮的不断升温,韩国学习韩语的人越来越多,然而目前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教学并不算十分成熟,尤其词汇教学这部分,没有适合韩国的配套方案,完全照搬没有国别统一的教学方案,对于这种情况,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上,我提出了几项教学策略。
(一)按照国别区分教学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韩国处在汉字文化圈中,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汉语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是伴着朝鲜民族成长的语言。基于此,在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顾及这个特点,即教学对象应该按国别区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材编写方面同样需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细分的问题,王庆云在题为《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与对韩汉语教学》的文章中就认为编写教材应该考虑到韩国学生的汉字文化圈背景,编写适合他们的对外汉语教材。除了教材,编写国别化的词表也非常重要。词表是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基础,科学的词表可以使教材更实用,教学更有效。”,词表的分级应考虑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中词语的使用频率及偏误出现的频率。同时也应该培养精通韩语的教师,精通了韩语,能更好的针对汉字词进教学。
(二)以汉字(语素)为词汇教学单位的教学法
在上文中,我已经提到了传统的“词本位”教学法的弊端。汉语的语义特点决定了学习者在习得词汇的过程中,应该将词语分析到各个语素以及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上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和对词语的准确运用。另外,还可以使学生根据语素组合的规律,较快地扩大词汇量。语素教学还可以加深学习者对汉语语法结构的理解,进而整体提高运用汉语的水平。
1.由基本词汇中的单音节词放射教学
现代汉语词汇是以单音节语素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基本词汇是全体社会成员常用的,极具稳固性的词汇。这部分词汇的使用频率高,富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不会轻易改动,在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基本词汇中的单音节词,即构词能力最强、出现频率最高的语素,就是我们语素义教学的重点。在初级阶段汉语词汇教学中,以基本词汇中的单音节词为核心进行语素放射教学。首先,对单音节词进行汉语解释和韩语翻译;然后,将其作为语素再与一些常用语素组合成新的常用词,这些常用词再配上韩文翻译。要强调的一点是,这里我们只是借助韩语翻译加深理解,而不是完全依赖翻译教学。以单音节的基本词“电”为例,由对单音节词“电(전기)”的解释讲解它在作为语素时的用法,从而引出一系列带有同语素的双音节合成词,如“电灯(전등)、电话(전화)、电视(텔레비전)、电脑(전자계산기)、电影(영화)”等。对这些词进行语素分析和韩语解释,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词都是与“电”有关的。用到“电”的合成词一般都是偏正式的,“电”大多数情况都在前面,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通过这种对单音节词的放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词汇,增强语感,扩大词汇量。体会到词中每个语素的意思。通过词义去认知语素义,再通过语素义认知词义,从单音节词入手进行语素放射教学,使学生对词的理解更透彻、更深刻。2.同义词辨析中的语素分析 在汉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同义词凭借其词义上的繁复交错以及色彩风格方面约定俗成等特点,成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试与交往的一大羁绊。这在上文中偏误分析中有涉及。对外汉语学科涉及的同义词概念较为宽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为只要词义近似、用法有差异、学生易混淆的词都可称为同义词。在从词义方面辨析这些同义词时,无论是理性义或色彩义都应从语素分析入手,汉语词汇的细微差别很多时候都涉及到语素义的差异。例如,在辨析含同语素的双音节词“故乡”和“家乡”时,我们采用如下方式:“故”指过去的,原来的。“家”指家庭或家庭所在的地方。这样仅从两个异语素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两个词的差别。二者差异就在于“故乡”受表示过去的“故”的语素限制,一定不是说话人的现居住地,而“家乡”可为说话人的现居住地。通过这种分析,突出了不同语素的差别,两个词的差别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扩大正迁移作用,减少负迁移影响 1.积极发挥正迁移的作用
汉语中有大量的韩语同型同义词,这些使以韩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时有很大的正迁移作用,我们应利用这种作用,大量归纳韩汉同形同义词,迅速扩大词汇量,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汉语水平。
2.有效减少负迁移的影响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过程中遇到的负迁移影响主要来源于汉字词中非同形同义词产生的迁移。我们应进行韩汉词汇对比的基础上,大量归纳近形同义词,同素逆序词,同形异义词,通过例句和语境的设定大量地进行辨析,最后通过反复操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在进行了方方面面细致讲解后,教师还应搭配大量的词语练习辅助教学,借此阐释范围差异、轻重差异,强调汉语的搭配习惯等。如果单纯进行讲解而不强化练习,肯定不能保证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个词的用法,照样会出现一些偏误。在词语练习时,特别要注重词的搭配练习,采用造句或选词填空的模式。如在汉语中,“雨”、“雪”常和“大”、小”搭配,而不是“多”和“少”。“保护”和“维护”都是动词,有“尽力照顾,使不受伤害”之意。但“保护”的搭配对象是环境、资源、财产等,“维护”的搭配对象是主权、和平、秩序等。由它们分别可搭配的词语可见,“保护”着重于爱护,其对象较为具体;而“维护”着重于护卫,其对象较为抽象。这些练习应紧跟理论研究的步伐。
参考文献: 李得春,试析韩国语汉源汉字词和韩国独有汉字词,延边大学学报 第 38 卷第 1 期,2005 年
朴敏英,韩国汉字语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硕士论文,2005 年 奇化龙,中韩同形词正负迁移初探,汉语学习,2000 年第 1 期
高银姝,韩国汉字使用情况的考察分析,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硕士论文,2003 年
王庆云在题为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与对韩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年第5 期 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第二篇:从字词关系看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
从字词关系看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
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被普遍认为是目前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十几年来,学界对汉语词汇教学的本位是“词”还是“字”始终存在争议。在汉语词汇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吸收“字本位”教学法与“词本位”教学法积极的一面,树立词、字在词汇教学中各当其用的意识灵活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词汇教学 字词关系 字本位 词本位
一 前人的研究
1.“字本位”及其争议
“字本位”的观点较早时由徐通锵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汉语的最小书写单位和基本结构单位是字,而不是词。字不仅具有很强的表义性和理据性,而且也是汉语词汇得以衍生的核心。(徐通锵,1997)国内一些其他学者,如吕必松、王若江、贾颖、刘晓梅等人,也持有相似的观点,认为“字本位”理论切近了汉语的特点,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呼吁改“词本位”教学为“字本位”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充分利用汉语的特点和字提供的线索,以字为中心,把词汇和字的教学融合起来,这种教学理念为“字”本位教学。概括地说,就是以点带面、以字带字族和词,系联“字族”、“词组”,真正地结合字与词。
刘晓梅(2004)指出,和“词”本位相比,“字”本位教学有突出的优越性,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一)省时省力。“词”本位教学方式由于缺乏字的提示功能,需一词一记,明显加重记忆的负担。而“字”本位教学则可以一带多,通过见字猜词而减轻记忆的负担。
(二)有利于较快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熟悉汉语词汇的衍生机制,对词汇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词汇。将词汇中的字分析出来又重新组合新词,实际上也是“温故”和“知新”的过程,字的复现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强化学生的记忆。
尽管“字本位”呼声颇高,但基本上仍停留在理论争辩和阐述的层面上。迄今为止,国内也并没有以字输入和教学单位的汉语综合教材问世。
任瑚琏(2002)就对“字本位”提出了尖锐的反对意见。他的主要依据是,汉语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不是“字”,过于注重“字”义,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汉语的最小造句单位是“词”而不是“字”,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该以“词”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崔岑岑(2007)在《字本位、词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基础》中指出第二语言教学根本还是语言教学,应以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字的教学也需立足于词,并为词的教学服务。汉语以词为最小造句单位,这是汉语的事实,也是语言共性的表现。以词为基本单位教学,符合世界语言的共性。将字作为基本输入单位,以字作为教学的起点,尽管对欧洲学生更快、更多地掌握汉字和理解合成词有不少优势,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将字作为基本教学单位,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弊端。
2.“词本位“及其争议
1898年,中国第一本语法著作《马氏文通》问世,它把汉语研究纳入了世界语言研究的共同轨道,也是借鉴印欧语法研究汉语的产物。印欧语言以“主语一一谓语”作为结构的基础框架,“词”(word)是支撑这个框架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该语法体系和印欧语言一样,被后人称之为“词本位”语言理论。此后,虽然我国语法理论界对汉字本体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争议,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长期以来所采用的教学路子,基本上是印欧语言教学的路子,词本位理论占据着统治地位。
“词本位”教学法把词作为基本语法单位,把汉字作为单纯的书写符号,使其附属于词汇教学。“词本位”教学法主张者认为:在现代汉语里,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他们或者仅由一个语素构成,或者是语素的组合。所以,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此为基本单位。词本位教学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属于传统观念,由来已久。它和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几乎是同事产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表现形式为:词语选择以语法教学内容和课文内容为主要依据;词语注释采取的也多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英汉(英日)互译和借助词典解释两种方式。在此基础上,词汇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上。
张朋朋(1992)指出,“词本位”教学法对于教授英、法等拼音文字的语言是合适的。因为这些语言词的划分是清楚的,而汉语的语素和汉字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把“词本位”教学法应用于汉语教学,虽然也能教,但不是最简便的一种方法。
几十年来,“词本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教材中的生词只给词义,不给字义,不考虑构词因素,不对汉字(语素)和构词法进行解释。教材的生词翻译基本上是对译,词汇教学完全照搬了西方语言学词本位理论而忽视了汉语词汇的特点。生词对译的方法虽然便捷,但是由于两种语言词义的结构形态不同,常常给学生以错觉,他们不知道词中的每个汉字都以自己独立的意义,更不知道能从汉字(语素)的结合中推导出新词的意义。外国学生识词不识字的现象很普遍。
二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字词关系处理
1.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决定教学基本单位 目前学界已达成共识并反复强调的是,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言语交际的基本过程是说话人编码、发送,听话人接收、解码,都是在词的基础上实现的。(任瑚琏,2002)显而易见,我们教学的基本单位应该是以词为主。
2.联通字词,突出字词的系统关联
尽管目前学界在教学基本单位究竟是词还是字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字和词两者在教材设计中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比例,应该说已是大家普遍的共识。李芳杰(1998)认为,处理好字词关系,是基础阶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并提出了“字词直通、字词同步”的策略。“让汉字代替语素,直接与词挂钩,处理好字词之间合理的比例,以词带字,以字解词证译释明词义,以字串词习旧词学新词。” 我们强调汉语词汇教学以词为主,但不能否定汉字在词汇教学中的地位。正如对“词本位”的质疑声,完全以词为主导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对汉字掌握的问题,到一定程度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进展。
以词为单位进行词汇教学是符合人的认知和交际规律的,但是教词并不意味着就不必向学生讲解其中的汉字的形、音、义及其所记录的语素的组词能力。由于汉字中字和词有着与其他语言不同德独特而微妙的关系,汉语的词汇教学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对汉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正确的概念,并在词基础上适当进行扩展教学。
3.字的教学也要立足于词,并为词的教学服务 正如前文所说,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也应该是词,“词本位”的弊端是使学生对汉字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识词不识字,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词汇扩展。因此我们对于汉字的教学也要立足于词,为词的教学服务。当字代表成词语素时,教字实际上也成了教(单纯)词;当字代表不成词语素时,一般须联系所构成的词来教。
三 结语
字词教学时汉语教学的核心问题,提高汉语教学的效率要以改进字词教学为突破口。我们提出字词教学要强化字词系统意识,在字与词的系统中开展教学,联通字词,把汉字教学、词汇教学和语言教学整合起来。汉语是以词为最小单位造句,这是汉语的事实,也是语言共性的表现。我们要以词为词汇教学的基本单位;针对汉语词汇系统中词、和字的特殊关系,制定有针对性、扩展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崔岑岑(2007)字本位、词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基础,《现代语文》2007年9月
刘晓梅(2004)“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第15卷第4期 李芳杰(1998)字词直通、字词同步——关于基础汉语阶段字词问题的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李明(2010)教材词汇处理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得新视角,《对外汉语研
究》第六期
彭小川、马煜逵(201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应有的意识与策略,《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任瑚琏(2002)字、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及教学策略,《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王若江(2000)由法国“字本位”汉语教材引发的思考,《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徐通锵(1997)《语言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朋朋(1992)词本位教学法与字本位教学法的比较,《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周健(2010)分析字词关系 改进字词教学,《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第三篇: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祝词”和“祝辞”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祝词”和“祝辞”
“祝词”与“祝辞”在字音上相同,意思上也相近,这往往让很多人难以区分它们的用法。那么,祝词/祝辞指什么呢?
一、指古人在祭祀时祈祷用的话语。
例如:“这是古人在举行祭天仪式时说的祝词/祝辞。”
二、指在举行典礼或开会时所说的表示祝愿或庆贺的话语。
例如:“大会祝词/祝辞”、“新春祝词/祝辞”、“新年祝词/祝辞”等。
“祝词”与“祝辞”意思一样,读音也相同。这种关系的词语,被称为“异形词”。也就是说,音义相同、用法相同,只是书写形式有差别的词语,可以看做是一组异形词。
例如:“笔画”与“笔划”、“模仿”与“摹仿”、“红彤彤”与“红通通”是三组异形词。
在现代汉语中,社会语文生活中流通的异形词,大约有一两千组。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1年12月发布并于2002年3月试行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这个表中对338组常见异形词进行了整理,规定了推荐词形。例如:“笔画”、“模仿”、“红彤彤”为规范词形,而“笔划”、“摹仿”、“红通通”为不推荐的词形。
现在,语文工具书多选用该表推荐的词形。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推荐的“笔画”,“笔画”后加括号注出“笔划”。这表示,括号前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推荐的词形,括号中是不推荐的词形。
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已经整理的异形词之外,还有很多异形词,《现代汉语词典》在处理这类异形词时,也有明显的导向性。如您提到的“祝词”与“祝辞”,《现代汉语词典》在“祝辞”条说明“同‘祝词’”;在“祝词”条则对词语予以解释。从这种安排中,读者就可以知道这两个词是一组异形词,词典推荐使用的是“祝词”。
从实际使用看,“祝词”的使用频率远大于“祝辞”。最近,在网上的“百度”搜索,“祝词”用例约有100万,而“祝辞”用例仅约30万。因此,使用“祝词”是比较妥当的。
汉语用词须讲究,文化以语言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当专业对外汉语老师,出国教中文,发挥你的母语优势,快来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考试中心了解最新信息吧!
第四篇: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第二课生词:国家、一样、时差、夜、季节、春(天)、夏(天)、秋(天)、热、冷。
二、教学对象
初等阶段留学生,具有半年汉语基础。
三、教学目标
使留学生基本掌握词汇的意思,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如基础的造句等
四、教学时间:30分钟
五、教学程序
1、导入
与同学们打招呼,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词汇。
2、教学生词
进入本节课的生词教学。1)国家
先给出英语解释“country”,让留学生能够基本理解“国家”的意思
(country在英语中是基础词汇,基本上所有的留学生都能掌握,有助于对汉语的理解)
再举例:中国是一个国家。教师提问:同学们来自哪里? 学生回答:美国、日本、韩国„„ 教师:美国、日本、韩国都是国家。2)一样
举例1:小明今年20岁。小红今年20岁。那么他们两个人的年龄都是20岁,是一样的。
举例2:上“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法”这门课的时候,我们带的书都是一样的,书名都是《对外汉语词汇教与学》。
(一样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所以直接用例子来说明)学生活动:用“一样”造句。3)时差
举例:中国现在的时间是14:00,英国现在的时间是6:00,中国和英国差了8个小时,这就是时差
(因为时差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直接运用例子来解释会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注意:“差”的读音
曾经学过“chà”的读音,比如“差(chà)不多”,即第四声,但是在这里“时差”的“差”的读音为chā,为第一声。(跟读练习)4)夜
先给出英语解释“night”,使留学生基本理解“夜”的意思
(night在英语中是基础词汇,基本上所有的留学生都能掌握,有助于对汉语的理解)
在汉语中意思与“晚上”基本相同。举例:组词:夜景,意思是晚上的景色。5)季节
直接给出英语解释“season” 教师:一年中有四个季节(4 seasons),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上节课已经学习过了winter,冬天,今天学习另外三个季节。6)春(天)
给出英语解释“spring”,同时屏幕上放出春天的图片。(百花盛开,孩子们在绿色的草坪上放纷争)
(图片是比较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助于留学生在脑中对春天留下深刻的印象。)7)夏(天)
给出英语解释“summer”,同时屏幕上放出夏天的图片。(烈日炎炎,人们都穿着短袖背心,在房间里吹着空调。)8)秋(天)
给出英语解释“autumn”,同时屏幕上放出秋天的图片。(树上的叶子都变黄落在了地上)9)热
给出英语解释“hot”。
教师:在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动作演示作出擦汗、扇风的动作)
(动作演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这种方式比较幽默诙谐,有助于留学生对词汇的记忆)
“热”的用法:可以说“天气很热”,也可以说某个人“热”,比如“我很热”,“小明刚跑完步很热”等等。10)冷
给出英语解释“cold”。
教师:在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动作演示作出发抖、搓手等动作)“冷”的用法:和“热”一样,可以说“天气很冷”,也可以说某个人“冷”。教师不举例,请学生根据“热”的用法用“冷”造句。
3、复习巩固
1)选词填空
国家 时差 一样 春(天)夏(天)秋(天)ⅰ.中国与日本两个 有1个小时的。
ⅱ.这支笔是红色的。那支笔也是红色的。那么两支笔的颜色是 的。ⅲ.到了,花都开了。ⅳ.到了,天气变热了。
ⅴ.到了,叶子都变成黄色的了。2)造句
请用“夜”、“季节”、“热”、“冷”造句。
4、布置作业
复习所有今天学习的词汇,完成课后练习,准备下节课的听写。
第五篇: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一、基本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 学生人数:3名 授课学时:45分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个生词,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在饭馆儿”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教师可采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常出去外边的饭馆吃饭?” “有。”
“那你们都是怎么点菜的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的词汇,认识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词导读:
给学生发印有18的生词一张纸,生词上方标注有拼音,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熟悉。接下来用ppt展示生词,分成三组,分别让每个学生读6个,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教师进行纠正。
(三)讲解生词:
1、“正好”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一张同学们坐在一起吃饭的图片,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大家正在吃饭,Adam正好来了”
(3)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正好”的意思,引导后讲解时“这时候,刚刚好”的意思(4)练习:模仿上面的情景,让学生分别造一个有“正好”的句子。
2、“门口”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教师走到教室门口,向学生提问:“老师站在哪里?”(3)向学生讲解“门口”的意思是站在门外面的意思。
3、“清蒸”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插入一个关于“清蒸”的短视频,向学生讲解清蒸是做菜的一种方法(3)向学生拓展其它的做菜方法,如炒,煮等。4“味道”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四张关于“酸甜苦辣”的图片
(3)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四种事物尝(吃)起来怎么样?
(4)向学生讲解味道是舌头对于食物的感知,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有感觉。(5)练习:让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造一个关于“味道”的句子。
5、“嫩”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婴儿和老人”“嫩芽和大树”,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嫩字的理解。
(3)讲解嫩的意思是“初生而柔弱”或者“幼稚”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嫩的东西,教师加以引导和纠正。
6、“香”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教师准备两个东西:香水和樟脑丸(3)教师将香水拿到鼻子前面做深呼吸的动作,表示很香水;当把樟脑丸拿到鼻子前,捂住鼻子,表示难闻。用动作演绎加深学生对“香”的理解,并告诉学生香的反义词是“丑”。
7、“菜单”“叫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首先先展示菜单的图片,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菜单
(3)教师准备好一份菜单,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手里拿着菜单的客人。让学生演绎一个情景:你在餐馆拿着菜单该怎么做
(4)当客人将菜单上想吃的菜告诉服务员时,跟学生说这就叫做“叫菜”。
8、“新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一个鲜红的苹果和一个放久了的苹果
(3)向学生讲解新鲜的意思是:新鲜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的污染。(4)练习: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新鲜的东西,举出几个。
9、“清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两组关于食物的图片:大鱼大肉和蔬菜水果,很浓的汤和很清的汤。(3)向学生讲解清淡的两张意思:颜色、气味等不浓;食物含油脂少的(4)让学生对清淡的理解造句。
10、“不如”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教师模拟一个情景:
“Adam,这家餐馆不好吃,不如我们换一家吧”
(3)根据上面的情景,向学生解释不如的意思是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4)练习:造关于“不如”的句子,提醒学生前后提到的两个东西有好坏。
11、“各”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在一张纸上写上1、2、3、4四个部分,然后撕开。然后向学生讲解各的意思是整体的每个个体,注意每一个都包括在内。(3)举例“各位学生,请注意!”,则三名学生每个人都要注意。
12、“考虑”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展示一个情景对话:
“Adam,我们今晚一起去吃饭好不好” “我考虑一下”
(3)向学生提问考虑的意思,待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Adam在想着要不要去”,这个想的过程就是考虑。
(4)让两个学生上讲台对话,要出现“考虑”这个词。(5)拓展:考虑和思考的区别 13“餐巾”“芥兰”“菠菜”“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因为这些都是实体名词,简单进行图片展示。
14、“广东”“四川”“湖南”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张各省划界的中国地图(3)教师用教鞭指示出三个省份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堂学过的词语的发音、写法并记住这些词语的组合关系;
2.向身边的中国朋友收集更多关于“在餐馆”的词汇并记录其读音及写法,下节课老师会请同学上黑板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