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韵律活动问候舞
中班韵律活动问候舞
上周五我园承办了对“全市农村园骨干教师园本教研的的研讨”活动,作为我园韵律活动《问候舞》教研组的成员,我有幸担任了执教者的工作。在教研活动结束之时,想与大家一同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1.改变——发展:本次的教研活动在去年的由托幼办开展的“教研观摩评比”活动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认可的了。也正因为如此,在开始接到本次活动的通知时,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那我们就把上次的教研活动内容原封不动的再次进行展示。可是本次活动的研讨观摩对象是农村园教师,由于对象的特殊性,教科所要求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教研活动进行改动,以满足观摩对象的需要!“改变”这是必须要做到,因此,我们教研组抛弃了即成的东西,对研讨问题进行重新制定,相应的,改变教学环节设计、说课内容,总之,对一切都进行改变!我们的改变,让我们在原本教研的基础上又一次进行了提升,在观摩的现场互动研讨中,我们能够以轻松的心情进行发展的建议式的教研,得到了主办单位、观摩者的认可,小语:一节活动,多种研讨——改变着活动,发展着自己
2.虚——实:在本次的教研活动的教学中,我们抛弃了观摩课中花俏的“道具装饰”,仅仅以一个“花园宝宝”面具贯穿始终;抛弃了大量的“课前经验丰富”,让孩子在课堂活动中,从不会到会,展示真实的课堂教学,做一节“不完美”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的环节中,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的同时,更是紧记研讨活动问题,开展符合研讨活动开展的教学活动,努力的脚踏实地的上一节常规公开课。
小语:虚实中见真谛。
3.和谐——矛盾:作为一次教研活动的研讨,思想火花的撞击是需要,也是必要。试想,没有矛盾、冲突,又怎会去实践、去验证,从而得到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呢?就拿本次活动最后成功展示上,大家对是双圈站位展示,还是单圈站位展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各持己见!那么,寻找理论来论证自己是最有力的条件。因此,大家都个自己寻找自己说需要的“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正因为有这个矛盾,所以,大家在寻找的过程中又一次成长了不少。小语:和谐是目的,矛盾是过程。4.……
在本次教研活动,我得到了很多,这不仅仅是看得见的荣誉证书,更多的是内心对于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一种方向上的明确。我的文笔不够好,不能够将内心的所有感触都化做文字来赞赏,但,我会尝试将本次教研活动中的所学、所感、所得,运用推广,真正的体现教研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韵律活动——问候舞(艺术)
活动二:韵律活动——问候舞(艺术)
目标
1、尝试与更多的同伴合作跳舞,体验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2、能熟悉乐曲的旋律、结构特点,初步学会跳集体舞。
3、能根据尾声的变化及时变换舞伴。
准备
1、欣赏画面舞会的场景。
2、组织幼儿做听摇铃鼓声音的长短变化及时交换同伴的游戏。
过程
1、师生共同欣赏舞会录像,并熟悉乐曲的旋律。
2、再次欣赏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尾音的变化。引导幼儿拍出尾音,一声拍一下。
3、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幼儿集体跟着老师学做舞蹈动作。
4、教师完整地表演舞蹈,提醒幼儿在尾音变化时要迅速换舞伴。
5、幼儿随音乐熟悉舞蹈动作。
6、幼儿熟悉动作后,在尾音处的握手动作可换成造型动作,先进行单人造型,进而要求做双人造型及多人造型。
动作建议: 1、1-4小节:双手叉腰,自由小跑步。2、5小节:按节奏拍手。3、6小节:双手叉腰,自转一圈,脚做小跑步动作。4、7—8小节:同5—6小节。5、9小节(尾音):二人握手,尾音5出现时立即与舞伴握手,尾音的长短,次数
不固定听到3、5音,立即放开舞伴,自由小跑步结束活动。
第三篇:中班韵律活动红绸舞
中班韵律活动——《红绸舞》 活动目标:
1、尝试着根据图谱的提示,学会用绸带跳舞。
2、能用已有的经验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萌发做世博小主人自豪的情感。活动准备:
绸带若干;音乐;舞蹈视频,图谱。活动过程:
一、导入 1、2010年的5月1日,在我们美丽的上海将要发生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你们知道我们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出示海宝)
3、幼儿和海宝打招呼。
提问:海宝想请我们做什么事情?
二、分享、学习
1、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用这些绸带你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2、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用绸带做动作。
3、简单交流自己用绸带做了哪些动作?
4、看看老师是怎么用绸带舞蹈的(视频)。
5、你看到了舞蹈里有哪些动作?老师是怎么跳的?
——幼儿用动作模仿或语言描述表达、表现出自己看到的舞蹈动作。——老师根据幼儿所讲或所做的和幼儿共同找出相应的简笔画动作图谱。
简单小结幼儿所说出的舞蹈动作。
6、再次欣赏视频,请幼儿注意观察舞蹈动作的顺序。
7、和幼儿一起讨论根据视频中舞蹈动作的顺序排列图谱。
8、根据排列好的图谱一起跟着音乐跳舞,老师进行现场拍摄。
9、看看自己舞蹈的视频,老师肯定幼儿的舞蹈,并且在动作和表情上提出要求。
10、再次舞蹈(在中国馆场景前),老师拍摄并和幼儿共同分享。(回放)
延伸活动:
大家今天真棒,跳出了欢迎客人的舞蹈,我们回家后还要认真练习,把这个舞蹈跳的更棒,明年世博会和海宝一起跳这个舞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是围绕喜迎世博的主题设计的一堂形体活动,活动的重点是尝试着根据图谱的提示学会用绸带进行舞蹈,舞蹈动作是课前设计就好的,对于幼儿来说不需要自己创编动作,难点在给图谱排序的环节上,这样让孩子从看视频到排序都是一个记忆的过程,目的是最后孩子能随音乐完整有序的进行舞蹈。
第四篇:中班音乐活动:韵律《新疆舞》
中班音乐活动:韵律《新疆舞》
活动目标:
1.能创遍舞蹈动作,进一步巩固垫步,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提拔的姿态。
2.从舞蹈中懂得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的风俗。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以节奏游戏来带动孩子的积极性。(并请孩子坐在位置上)
二、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很喜欢唱歌跳舞,今天我是请小朋友来一起唱歌跳舞的,现在我就来为小朋友表演一段新疆舞。”
2.播放音乐,幼儿听音乐,熟悉新疆音乐的特点,并能跟着音乐打节奏。
“你们喜欢刚刚我跳舞的音乐吗?喜欢这个舞蹈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音乐,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你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欢快的,高兴的)你们说得真好,新疆音乐的最基本的特点是鼓点节奏非常强,我们一起边听边来打节奏,好吗?
三、幼儿创遍舞蹈动作,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
1.幼儿创遍新疆动作,并请全体幼儿跟着学习。
“新疆的音乐多好听啊,我们来为新疆的音乐加上好看的动作,好吗?你想到了什么动作请你试一试,跳给大家看。”请全体孩子跟着音乐把自己想的动作跳一次。
2.学习新舞蹈动作: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动作。
四、听音乐完整地跳舞,教师引导幼儿除了新学的动作外,还可以把刚刚自己编的动作融入到舞蹈里面去。
“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和起来一起跳。”
五、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跳舞。“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我们把这份喜悦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
活动反思:
幼儿到了中班后期,动作协调能力发展较好,对于集体舞的学习和表演也有积极参与的兴趣,幼儿喜欢听音乐模仿动作并大胆表演,但踏点步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难点,幼儿掌握不好,教师分步示范讲解,女孩子掌握的很好,但男孩子对活动的关注力不够,往往学习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好!因此在下次活动中促进男孩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幼儿学习过程的优化,激发男孩参与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第五篇:中班韵律活动
中班音乐律动《清洁歌》
活动目标:
1、能在活动中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洗澡。
2、在音乐律动中感应乐曲A、B段不同的曲式。
3、感受与同伴合作参与音乐律动的乐趣。
活动材料及准备:
小猪PPT、小猪指偶、音乐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入场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我们只有一个接着一个走才能到达哦!”
二、故事欣赏,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故事导入活动
——朋友们看看这是谁呀?他没有朋友很烦恼,为什么呢? ——因为它脏脏的,不爱洗澡,那我们一起来我们来教教它洗澡吧!
三、欣赏音乐,发现A、B段不同的曲式。
1)、倾听音乐第一遍,发现音乐中A、B段不同的曲式。——只跟着做拍腿的动作,引导幼儿倾听音乐
——有没有听到什么特别声音?再听一次,如果听到了就请举手。2)倾听音乐第二遍,观察幼儿是否能掌握B段特定音。
——有什么发现?哪里不一样?老师是怎么做的?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做?这个咕噜咕噜的音乐响起时就提示小猫要用沐浴露了 3)倾听音乐第三遍,游戏中再次听辨A、B段不同曲式。
——我要换动作了哦,请小朋友心里默数我们每次抹了几下沐浴露? ——4次
小结:眼睛很亮,很认真,不仅观察到了我手上的动作,还观察到了动作的变化。
四、创造“洗澡”时的肢体动作。
A、思考尝试创造洗澡的地方,开发幼儿不同的肢体创意。——朋友们来说说洗澡要洗身体的哪些部位?怎么洗? ——幼儿自由表达,教师下位倾听
——(鼓励幼儿表达并示范)你来说说洗哪里?怎么洗? ——你喜欢哪个朋友的动作,为什么?
——因为他拍手的时候加上了头,屁股扭起来了;跟上音乐的步伐。——洗澡是有方法的,首先洗头、再洗手臂、肚子,最后洗腿和脚。——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试试吧!
B、完整跟随音乐A段时自由洗澡,B段时洒沐浴露。
——刚才小朋友洗澡的动作很美、很帅,我问问小猪学会洗澡了吗?他还想学学更多的动作。
C、进一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同伴不同的肢体动作“洗澡”。(播放音乐)——教师带上指偶,巡视幼儿学洗澡的动作
五、小结
小猪现在觉得洗澡真好玩,想和大家一起来洗澡,我们一起来用你觉得最美、最帅的动作洗澡吧!
——小猪今天真开心学会了洗澡,谢谢你们
2014.11 活动反思:
1、教师的活动流程清晰,活动目标基本达到,在活动中有律动的氛围,幼儿创编的动作较多,对活动兴趣较高。
2、入场音乐可以直接用要听的第一段音乐,让幼儿提前对音乐有熟悉感。
3、教师在过程中拍打的第二个节奏太快,没有跟上音乐,可以直接用2/4的节奏拍打。
4、教师在观察幼儿模仿动作时,抓住了典型动作的幼儿,但是没有提炼出每个动作的不同与特别,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别人,找出自己的动作和别人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