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柳公权教案
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认识了我国的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请大家齐声说出他的名字(柳公权),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他,谁来告诉老师?(铁骨铮铮、心正笔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这位“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请大家拿起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
2、在深入认识柳公权之前,老师要先看看大家字词掌握的怎么样?老师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来写,其他同学迅速拿出练习本(铁骨铮铮,流芳百世,紧凑,名正言顺,弦外之音)请大家对照白板订正。
3、下面请大家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围绕:“心正笔正”,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课文先总述柳公权的书法骨力秀挺,再分述柳公权做人铁骨铮铮,正直敢言,最后总结柳公权的“柳骨”风采。)——同时板书
把握文章整体脉络之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齐声朗读
二、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柳公权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1、学习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3—8自然段,思考:课文讲了柳公权的哪三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一是写柳公权借谈论书法劝告穆宗心正治国,律己清政。二是写柳公权借谈论皇上穿衣劝诫文宗正确用人,赏罚分明。三是写柳公权兼任谏议大夫后,依然大胆进言,直到去世。)
在这三件事中,写了两次柳公权的直言与劝告,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语言来概括这两次直言与劝告分别是怎样的?(第一次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第二次是机智而大胆的)
2、轻声朗读3、4自然段,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柳公权铁骨铮铮的品格?用“————”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你自己的理解。(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笔法出自于内心,只有心正才能写出好字)你是怎样理解毫不犹豫的?(不假思索,直接说出来的)(指导朗读,读出柳公权的铮铮铁骨)柳公权的这句话只是在谈书法吗?(不是,借书法希望穆守律己清政,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
柳公权对于穆宗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劝告,那么对于这个劝告,作者认为是怎样的呢?(这个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真诚在于柳公权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穆宗,希望穆宗能够律己清政;大胆在于他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
通过这件事情的学习,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铁骨铮铮、正直敢言)
三、归纳学习方法
我们在学习柳公权的第一件事的时候,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通过哪几个步骤来学习的(1、读课文
2、批画
3、写感受
4、交流)下面,请大家运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柳公权直言劝谏的第二件事。
四、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提示:分角色朗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语句能感受到柳公权铁骨铮铮的品格?用“~~~~~~”画出来,先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讨论。
请大家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提示学习,五分钟后我们汇报交流。
(柳公权答道:“陛下,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当选用贤良,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细枝未节罢了。”)
2、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
1)别的大臣都赞颂不已时,柳公权却敢于从劝谏的角度持不同的意见,有胆识。
2)机智,表现在他先提出做为君主应当怎么做,然后又平和地提出对于这件衣服的看法。
3、为什么柳公权的劝告如此真诚而大胆,他不怕触怒皇上吗? [忠言往往逆耳,但利于行,正因为他铁骨铮铮,为人正直,他才敢于直言劝告,说明他对于国家是无限忠诚的,并不考虑自己的得失,这正是“心正”的表现。]
4、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和画面? 柳公权握笔直书,慷慨直言,不畏强权
五、整体回归,总结全文
1、柳公权流芳百世的仅仅是他的书法吗?对文中两个“柳骨”你是怎样理解的?
柳公权的笔力挺秀,即“笔正” 柳公权的做人铁骨铮铮,即“心正”(出示他的书法作品)配乐:下面大家来欣赏一下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以心正练就了流芳百世的柳骨,而更难得的是,他又以心正给历史与后人塑造了一个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这将作为另一种柳骨流存后世。
2、请大家带着我们对柳公权的敬佩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3、教师总结:铮铮铁骨,笔正心正的柳公权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君主的得与失,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与爱。
六、当堂检测
1、柳公权是_唐_朝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的字结构紧凑,骨力秀挺__,洒脱而有法度,对后世影响极大。人们将另一位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_”来形容他们的字。
2、柳公权的字写的太好了。他的书法秘诀是: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老师寄语:用自己的心正练出一个个骨力挺秀的字,做一个“心正笔正”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七、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柳公权的哪几件事。
2、默读课文,说说柳公权的“心正笔正”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八、板书设计
书法 骨力秀挺
“心正笔正” “柳骨” 的柳公权 做人 正直敢言
第二篇:心正笔正柳公权教案
22.‚心正笔正柳公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重点理解‚心正‛的深刻内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会认‚卿、钦、宗、诀、溺、俭、肖、职‛;会写‚唐、凑、宗、诀、弦、溺、殿、袍、罢、俭、富、贤、肖、惹、职‛理解‚紧凑、秘诀、弦外之音、沉溺、俭朴、富有、贤良、惹恼、职位、铁骨铮铮、名正言顺、流芳百世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心正‛敢言的良臣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长河中,中国书法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书法史上,(课件随机出示相关图片)有因一首《兰亭集序》而一字千金的王羲之;有因擅长草书而被称为的‚张颠‛——张旭;也有以楷书见长创立‚颜体‛的颜真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一位中国古代大书法家的文章,他就是曾与颜真卿、赵孟頫、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的(板书课题)‚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重点讲解‚弦外之音‛‚名正言顺‛。
弦外之音:出自南朝末范晔的《狱中与诸甥侄书》,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名正言顺: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名声、名义,指的是掐正音;顺:通畅。原指发音正确,说话才通畅。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三、简介柳公权引出‚笔正‛
(1)通过预习课文,您能不能用你所学知识简单介绍一下柳公权?(2)预设:(指导学生在写作写人的文章时如何开头)刚才这位同学用的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话对柳公权做了个简单介绍,那么同学们通过题目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必记事。这就告诉我们写人的文章尤其是写一些著名人物的文章,开头一般都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人物的生平事迹。同学们以后再写类似的文章知道怎么开头了吗?
(3)下面老师再补充一些柳公权的相关资料
(4)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柳公权的书法作品。(课件出示柳公权书法作品,左为《金刚经刻石》右为《玄秘塔碑》)引导学生感悟柳公权书法的骨力秀挺、洒脱和铁骨铮铮。从而激发学生对柳公权书法的崇敬之情。进而引导学生用课本语言总结出柳公权书法的特点: 1.结构紧凑,骨力秀挺 2.洒脱而有法度
3.铁骨铮铮,令人钦佩
这些特点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笔正‛。
引出‚笔正‛(板书:‛笔正‛‚令人钦佩‛)
四、感悟‚心正‛
(1)自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穆宗和柳公权的对话。想一想,柳公权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话?从中又体现出了什么?
(2)点名分角色朗读,点名评价。重点强调穆宗的连连赞叹和惊诧(讲解词语的解释方法:拆分组词法。惊讶、诧异。)以及柳公权的毫不犹豫。由此,引导学生再次尝试,毫不犹豫地读出柳公权的话‚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好一个‚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课件随机出示这句话,并板书‚心正‛。)何谓‚心正‛——心地正直。
(3)引导学生理解‚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所蕴含的两层含义: ①这句话在指导书法写作上是什么意思?(点名回答,尤其是那些平时写字不太规范的学生(如:赵乐毅、马赛宁、赵子瑞、刘志远等同学),用以教育他们只要在写字的时候做到)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进而进一步追问这位学生:‚你能结合你自己的情况说一说你的理解吗?‛)师总结:是啊,写字要用心,只要做到用心并能持之以恒,相信你的字会越练越好的!加油!②作为穆宗的‚书法指导‛,难道柳公权仅仅只想告诉他怎么写好字吗?(学生回答:不是)那么,柳公权的这句话应该还有别的……(预设:学生可能回答:还有别的意思。)对还有别的意思,那么,这个‚别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弦外之音‛。那他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课件出示:‚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
③那么,穆宗是一个‚心正‛的好皇帝吗?(学生回答:不是)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找到描写穆宗的表情变化的句子。是啊,皇帝的脸色都变了。古时人们常讲:‚伴君如伴虎‛,皇帝的脸色变了叫做‚龙颜大怒‛,皇帝‚龙颜大怒‛了可了不得,轻则贬职流放,重则满门抄斩!从这里,你能看出柳公权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真诚、大胆)何谓真诚?何谓大胆?真诚在于柳公权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穆宗,希望穆宗能够律己清政。(是啊,他把穆宗当做了自己的朋友,说的可都是交心的话啊!)再读这句话!大胆则在于他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是啊,柳公权感于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毫不虚伪做作,直言进谏,可谓是‚心正‛的良臣啊!把话题引到‚心正‛上来。再读这句话)④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柳公权的这些话。(引导学生把握好读的语气:‚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要毫不犹豫地读;‚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 要真诚地读;‚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要大胆地读。)
毫不犹豫地读:‚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真诚地读:‚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
大胆地读:‚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 ⑤然而,穆宗对于柳公权如此真诚大胆的劝谏却闻而不听,史书上对穆宗是这样评价的:‚宴乐过多,畋游无度。‛又因他沉迷于长生之术,年仅30岁就驾鹤西去,仅在位4年。
穆宗死后,其长子唐敬宗继位,然而敬宗在这些方面较其父皇有过之而无不及,仅在位两年便死于宦官之手。接下来便是我们后面说到的唐文宗继位,那么唐文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请同学们默读5——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柳公权和文宗的对话。看看当文宗在朝堂之上向众臣炫耀他洗过了三次的龙袍时,众大臣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柳公权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第三篇:《“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教案
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2、能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教学重点:
能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22课《“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板书课题)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写了柳公权的两件事,是哪两件呢?(出示课件填空)
3、找这两件事的异同。板书: 【劝穆宗 谏文宗】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一)过渡:想要了解一个人,首先得看他做的事,写人离不开写事,柳公权是怎样劝谏二位皇帝的呢?(课件出示“自主合作学习提示”:读一画一悟一写一议)
(二)展示汇报,点拨交流
1、柳公权是怎样劝谏穆宗皇帝的?(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2、点拨“心正则笔正”的意思。
3、柳公权作为皇帝的书法指导,他仅仅是向皇帝谈论书法吗?意在谈论什么?
【柳公权是在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
4、带着理解反复朗读(3次)柳公权劝穆宗的话。
5、再指导朗诵
课件出示柳公权劝穆宗的话,读出那份“弦外之音”和果断、坚定。
6、从柳公权的果断中品析他的性格,并插入穆宗的性格介绍,点拨出柳公权的勇敢无畏、大胆直言、正直无私的良臣形象。
7、①柳公权又是怎样劝告文宗皇帝的呢?在这段话里面,柳公权是想告诉文宗哪些意思?
【柳公权答到:“„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②点拨“细枝末节”的意思。
③比较柳公权劝文宗和穆宗的方式有何不同? 【劝穆宗有弦外之音,文宗大胆直言】
④柳公权劝谏的方式不同,不仅仅是因为皇帝不同,还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请读读这段话(第7段)看看柳公权在谏言的时候,都有哪些人在场,每个人的表现怎样?【众大臣
柳公权】
8、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大臣,你会怎样赞颂文宗皇帝呢?在小组内说一说(注意大臣向文宗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动作)
9、小组内展示表演后,老师点拨从中可以感受到柳公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正直敢言、心正笔正、直言答对、铁骨铮铮、毫不虚伪做作】
(三)作者怎样把柳公权铁骨铮铮的良臣形象跃然纸上的呢?(思考写作方法)
三、总结升华
1、推荐阅读。
2、爱国名言。
四、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写在“小作文”本上)
第四篇:柳公权的故事
柳公权戒骄励志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
柳公权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柳家塬人。他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把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经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的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儿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
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的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值不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儿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几个小伙伴都停住笔仔细听老人的品评,小公权见老头儿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里看看去吧!”
起初小公权很生气,以为老头在骂他,后来想到老头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又不大像骂他,就决定到华京城里去看看。华京城离柳家塬有40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悄悄给家里人留了张纸条,背着布袋就独自前往华京城去了。
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大门,见北街一棵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去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只大笔,挥洒自如的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骏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脑儿的老汉没有说假话,他惭愧极了,心想: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我真是差的太远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父告诉我写字的秘诀。”字画汤慌忙放下脚中的笔,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混生活。只能写几个歪字,怎配为人师表!”
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字画汤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到:“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变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习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麋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结构严谨,刚柔相济,疏朗开阔,为书法界所珍视,素有“颜筋柳骨”的美称。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他晚年隐居在华京城南的鹳鹃谷(现称柳沟),专门研习书法,勤奋练字,一直到88岁去世为止。
第五篇:柳公权书法的故事
柳公权书法特点
柳公权在少年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字,老师和他的同学们一直很羡慕他,因此他也不免骄傲起来.有一天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在练书法,大家看到柳公权写的字,都连连称赞,突然,有人说这算什么?都没到京城里看过,有人用脚写都比你用用手写得好.柳公权不行,第2天就出发去京城了.柳公权在京城看见一位没有双臂的黑廋老头坐在地上用脚写字,他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柳公权当场就拜老人为师,老人却谦虚地说:“我是个孤苦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 柳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得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了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不耻下问,发奋练字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想想生活中有些同学自以为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会以柳公权为榜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持之以恒,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变
一片嘻闹从弄堂里传出来,几个孩子打打闹闹的,在地上沾了满身的泥土,但却依然不知疲倦。纯真的眼中充满了欢乐。回到家后,自然是免不了一顿“责骂”。但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小孩子嘛!总是能不知人间忧愁。
渐渐得,上学了。压力也变大了,他们的脸上没有了以往的无忧无虑。就连那本应放松一下的周末,也用来做了学业的牺牲品。尤其是在升学考试的那段期间,更是无比的压力。回首往事,已看不见往日的纯真,更多的是疲惫。大人们总会说一些忠言逆耳,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得残酷和黑暗,要多加小心,可我们总以为那是大人们夸大其词,更本没有什么。即使真遇上了坏人,也总能被自己的“火眼金睛”所识破,现在的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遇到问题总能解决,天真得认为邪不胜正。可毕竟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孩子就是孩子,太过自负,太过烂漫。
学生时代结束了,他们进入了社会。原本认为是应该值得庆祝的事,可转眼便后悔了。他们希望自己能再回去,可时间不容许,谁也不会容许。
他们中的其中一个的工作很不顺心,与同事相处得也不太融洽,可谓是事事不顺,朋友们都劝他要想开,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可他早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开始变得萎靡不正。整日浑浑噩噩的,不久之后,他辞了那份让他很不满意的工作,在社会上结识了一些小偷小摸的人,也跟着他们开始“工作”。其实他以前也是一老实人。做事勤恳,热心助人。可这个社会却使他变成了这副样子。时间总是能改变一些事,改变一些人,社会总是能感化一些历史,消磨一些人。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个小故事,看完之后,仔细一想,发现真的好真实,也发现了这个社会的无奈,疯狂,多面……无论是与自己多么要好的朋友,竟也会出卖自己,真的让人感到惊讶和失望。
我一直认为世界是美好的,没有人会违背自己的心做事,可在金钱,权力,地位面前,自己的意愿却又显得渺小,人从小到大,会改变这么多,也应该是因为这些东西把!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保持那份纯真,也许世界会更美好把!
人能否不变…… 周恩来
(我最喜欢的是周恩来,所以写的是他)
他爱心博大,覆盖国家、人民和整个世界。你看他大至处理国际关系,小至处理人际关系无不充满浓浓的、厚厚的爱心。美帝国主义和中国人民、中国**曾是积怨如山的,但是战争结束后,一九五四年周恩来第一次与美国代表团在日内瓦见面时就发出友好的表示,虽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了,或者是不敢接受,但周恩来还是满脸的宽厚与自信,就是这种宽厚与自信,终于吸引尼克松在我们立国二十一年后,横跨太平洋到中国来与周恩来握手。国共两党是曾有血海深仇的,蒋介石曾以巨额大洋悬赏要周恩来的头。当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已成阶下囚,国人皆曰可杀,连曾经向蒋介石右倾过的陈独秀都高兴地连呼打酒来,蒋介石必死无疑。但是周恩来却带了十个人,进到刀枪如林的西安城去与蒋介石握手。周恩来长期代表中共与国民党谈判,在重庆,在南京,在北平。到最后,这些敌方代表竟为他的魅力所吸引,投向了中共。只有团长张治中说,别人可以留下,从手续上讲他应回去复命。周却坚决挽留,说西安事变已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张学良),这次不能重演悲剧,并立即通过地下党将张的家属也接到了北平。他的爱心征服了多少人,温暖了多少人,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叹服。宋美龄连问蒋介石,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样的人。美方与他长期打交道后,甚至后悔当初不该去扶植蒋介石。至于他对人民的爱,革命队伍内同志的爱,更是如雨润田,如土载物般地浑厚深沉。曾任党的总书记、犯过“左”倾路线错误的博古,可以说是经周恩来亲手“颠覆”下台的,但后来他们相处得很好,在重庆,博古成了周的得力助手。甚至像陈独秀这样曾给党造成血的损失,当他对自己的错误已有认识,并有回党的表示时,周恩来立即着手接洽此事,可惜未能谈成。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话移来评价周恩来最合适不过。当周恩来去世时,无论东方西方,同声悲泣,整个地球都载不动这许多遗憾,许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