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案例论文如何撰写?(附案例一篇)
关于教育案例如何撰写的讲座
主讲:顾伟清
整理:李振国
杨芳等老师
顾伟清老师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学与管理》等报刊上发表了八十余篇案例论文。个人专著《教育案例新透视》,已于2017年11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顾伟清老师致力于案例研究,以繁荣案例论文为宗旨,在QQ群上进行了四次教育案例如何撰写的讲座,与大家分享研究经验和成果。现将顾老师的讲座资料整理如下:
一、教育案例有何特点?
第一,教育案例,一线老师比较喜欢阅读。因为案例论文反映了一线老师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来自于教育生活实际。由于一线老师看得见,听得到,所以读来格外亲切。
第二,教育案例,一线教师撰写比较得心应手。来自于自己的教育,耳闻目睹,身临其境,容易有感而发,不必胡编乱造。
第三,教育案例,一线教师撰写有一定优势。因为案例来自于校园,教师又在一线,当然比理论研究的专家,在掌握材料方面有一定优势。
二、哪些老师适合撰写?
第一,文字表达能力比较强的老师。发现了好的案例,却由于文字表达基本功不行,写出来结结巴巴,枯燥乏味,肯定不行。只有文字表达能力强,写出的案例生动形象,案例读来津津有味,论文的质量才高。
第二,逻辑思维比较强的老师。因为单有案例生动,还不够的,更重要还会案例剖析。案例透视得好,最重要,这是以理服人的关键。写论文,发牢骚,一点用都没用,靠的是以理服人,让别人看了心服口服。写论文,以权压人,更没有用,读者根本不买账。案例分析,入木三分,透过现象剖析出本质,读来才心服口服。
三、教育案例如何撰写?
一般来说,教育案例论文,从结构上看,分成三大部分:案例、透视和对策。
论文开头部分的案例,要写得赚足眼球。所呈现案例,要求新颖、生动、简洁,有普遍意义。特别注意的是,所写案例要真实,不能为了论文而胡编乱造。编造出来的案例,经过美化包装,迷惑性极大,容易被误导,影响极坏,危害极大。老师们,我们不能这样做,宁愿写了论文被打入冷宫。论文透视部分最重要,是写好案例论文的重中之重。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要一针见血,从思想意识,行为表现,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归因。
透视剖析要以理服人,分析要透彻,事实要充分,推理要合理,有根有据,决不能强词夺理。注意透视时,要针对案例来剖析,不能东扯西拉,做到上下文照应协调。顾老师还认为,议论时还应注意文采,语言生动活泼,论述气势磅礴,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一气呵成。
论文结尾部分的对策,要根据透视剖析得出的道理和教育实际情况,自然而然地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顾伟清老师的专著《教育案例新透视》为我们如何撰写教育案例提供了范本。有志于案例研究的老师值得用心一读。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城虎英小学 李振国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杨芳)
附顾老师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教育案例,以飨广大读者。
“名师”是这样炼成的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中学 顾伟清
名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路人,普通教师若与他们搭班,理应乐在其中,然而与其搭班的教师却感到一阵阵隐痛。
案例:与“名师”搭班的隐痛
王老师师范毕业后,被招聘到某农村中学任教语文。开学初,他感到兴奋不已,因为与他搭班的尽是“名师”,有学科带头人,有模范教师……王老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期待着在“名师”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然而,一场由“名师”们导演的“争夺战”,让他大跌眼镜。每次课间休息,教师办公室就会挤满了“补差”的学生,像一串串长龙似的排成几列纵队,等候“名师”们的点拨。王老师去上课,经常有七八张空荡荡的课桌,开讲几分钟后,那些“补差”的学生才姗姗来迟。有时,王老师发现办公室里少了一条“长龙”,铃声响起后,他捧着教材去上课,竟发现“名师”还在教室里谆谆教诲。
无奈之下,王老师向校长汇报,可校长却说:“他们的精神可嘉,其出发点是好的。我也很棘手,要是批评得重,也许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学年考核时,由于“名师”们的“勤勤恳恳”,加上“成绩”显著,他们个个“金榜题名”。
原来,“名师”是这样靠“争分夺秒”打造出来的,从此,王老师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透视:学校管理者推波助澜
该校“名师”的做法,既挤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又妨碍了其他教师的正常工作,显然不可取。学校管理者在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是认识上的偏差。有些学校以为“名校=升学率”,仅仅把名师当作是提高升学率的筹码。学校把分数视作命根子,总是期望名师能“更上一层楼”,这样无形中给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有些学校不懂得“高原现象”,对名师们的暂时波动常常无端指责。为了“速成”地出成绩,名师们只能无奈地“抢时间”。有些领导看到他们的这种做法,不但不遏止,反而推波助澜。在这种“校园文化”的诱导下,“争夺战”成为名师们“旱涝保收”的最佳方式。如果能出成绩,就会“名利双收”;如果不能出成绩,也能换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评价。
其次是管理上的偏差。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校长要做的应该是提升管理品位,引导教师向“减负增效”的方向迈进;应该是搭建舞台,发挥好名师的示范、帮教等辐射作用。名师的发展本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有些学校却急功近利,在管理上出现偏差,将名师们全都逼上了“抢时间”这条路上。
再其次是考核上的偏差。有些学校评价教师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信奉“量化”考核,机械地把分数同教师的工资、奖金挂钩,评优晋升,更是用分数来“一票否决”,其结果必然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误导教师追逐分数而“抢时间”。为了保持个人优势,极个别“名师”不但没有承担起示范、帮教的职责,反而千方百计地挤垮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策:名师成长需要减压解压
要消解与“名师”搭班的隐痛,就要消除“名师”的急功近利。其实大多数“名师”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只要学校了解他们的苦衷,并为他们解压,就一定能走出时间争夺战的误区。为此,学校管理者要做好以下对策:
一是更新观念。学校要摒弃分数至上的误区,为名师适度减压。善待“高原现象”,允许名师在探索中波动。疲劳战仅能捞取暂时的分数,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只要学校管理者唾弃了疲劳战,名师们自然也会跟着唾弃。同时,学校管理者要转变思维,鼓励名师钻研业务,引导他们多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科学管理。学校管理者要呵护名师的再成长,及时提供“电瓶”,为他们“充电”。学校尤其要营造好氛围,变名师“单飞”为集体“群飞”,实现所有教师的共同成长。当学校管理者开辟了新的战场,并助推名师获得了成功,他们就无须去抢时间。若个别教师仍然急功近利时,学校管理者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责令其改正。
三是合理考核。学校管理者应从学校长远发展出发,制定好考核机制。加大教科研奖励力度,引导名师走上教科研幸福之路。考核要注意间隔性和多元化,鼓励名师多方面探索。适当增设“捆绑”考核,引导名师敞开心扉,做好帮教工作。在评优晋升中,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确保“减负增效”和“共同进步”的名师优先榜上有名。
第二篇:怎样撰写教育叙事(附教育叙事案例)
怎样撰写教育叙事(附教育叙事案例)
教育叙事就是对那些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描述与揭示。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而当叙述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或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过程时,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成为“教师叙事的行动研究”。这种方式主要由教师自己实施,也可以在教育研究者指导下进行。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这种方式主要是教育研究者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包括以教师的“想法”(内隐的和外显的)或所提供的文本(如工作日志)等为“解释”的对象。
上述两种研究方式以不同的形式表达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本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教育生活史,形成教育的自我认识,达到一种自我建构的状态。教育研究者则更关注教师叙述的教育事件之间的关联,尽量使他们所叙述的教育现象呈现出某种理论框架或意义,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教育叙事研究特别适合于教师。因为教师的生活是由事件构成的,这些事件就如同源于教师经验的短篇故事。对教育事件的叙说,能使教师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例行事项的意义,并把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遇到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除了课堂教学的叙事以外,教师还可以叙述课堂以外的生活事件。教师一旦以类似于“自传”的方式叙述自己生活中的教育故事,也就意味着教师开始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反观自己和观察世界,内在地承受着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解释的思想压力。这就促使教师进入沉静思考的层面,不得不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得不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从而可能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这意味着他们开始不再依赖别人的思想而生活。这种教育“记叙文”使发生的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而成为无意义的东西,它以记述下来的形式保留了“历史”,给看似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活动赋予独特的韵味,从而固守了一份对这个世界和生活创造的意义。它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能体现作品的研究价值。
教师自我叙述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会成为转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突破口。
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作教师实际生活的叙事研究无疑是进入了一个极富人文关怀和情感魅力的领域。但采用这种研究方式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研究者和叙说者(被研究者)之间必须坚持开放性、平等性的对话原则。在已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以权威的面目出现,所有的主动权都掌握在研究者手中,要么忽视被研究者、左右研究的过程,要么利用各种先入为主的暗示引导被研究者。这样研究的对象,实际上并不是真实的被研究者,而是研究者头脑中假设或创造出来的“被研究者”,这样的教育研究是缺乏真实性的。已往教育研究的成果往往不能有力地指导教育实践,其原因之一就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没有平等的对话。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如果没有平等的对话,研究者就无法获知或真正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态度与体验。所以,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必须首先建立一种相互平等、信任的对话关系。有了这样的前提,研究者才能探究到一个真实、真诚、自由的心灵世界,搜集到各种真实的材料,梳理出叙说者的实践经验,建构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故事,从而实现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某种契合。这里的叙说者不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等“人的叙说”,还包括学校文件档案资料、建筑、校风校训等学校历史文化,以及学生档案、日记、周记、作业本,叙说人的日志、自传材料、图片、信件等“物的叙说”。教育叙事研究既区别于已往纯粹书斋式的研究,也不同于单纯凭着思辨和文献得出结论的研究方式。它从生活出发,从事实出发,从教育实践出发,“从学生以及家长的经验与感受出发”,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共鸣,“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听到中国数以亿计的平凡人物的声音,尤其是学生、家长以及普通教师的声音,让我们透过他们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这“不仅可以为目前讨论中国教育的常规方式开辟另一条意义丰富的言说道路,而且能够使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落实过程变得更加完善。”。可见,叙事研究是中国教育研究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研究取向。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世界就是一个舞台”。在教育这个舞台上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地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启发,甚至会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进行叙事研究,无论对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这也正是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所在。
广大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要与教育科研同步,用心去发现、感受,用笔去记录、叙述,利用教育叙事研究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例1:一则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叙事
“错题大搜捕”行动—— 一堂另类的化学复习课 还有一个星期就要期末考试了,复习课已经上了两节,无非是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使之网络化、系统化。但课堂气氛平静得有些压抑,以后的复习就这样上下去吗?一种新型的化学复习课的碎片凌乱的在我脑海里跳跃,烦扰着我,又使我兴奋„„ 又是一堂复习课,这一次我满怀激情,拿着写满新点子的备课夹,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看着同学们没精打彩的样子,想象着下课时他们的神采飞扬„„,上课后,我首先把刚批完的学生练习卷发下去,然后我说明了本节复习方案:“今天我荣升为‘警察局长’,请同学们以‘警察’的身份,全员行动对自己卷子上的‘犯罪分子’即‘错题’进行搜捕行动,在行动过程中,要秉公执法、绝不能姑息。把捕获的错题立案在错题本上,前后桌四名同学为一破案小组,逐一对立案进行分析,小组内进行破案,对组内不能解决的大案、要案,上交由全体集思广益进行破解,本节课力争把所立案件全部破解,从而使我们的第一次行动大获全胜。最后我们要评出破案先进小组和个人。”学生们异常兴奋的听完我的方案,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刚刚还没精打采的学生们像打了兴奋剂一般活跃起来,开始找错题、记错题、小组讨论,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看着这“不安静、甚至有些闹哄哄的教室”,我的心里泛起一股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感。由于卷子上的题有A、B、C、拓展提高四个梯度,各个小组解决的程度各异。我不断的巡视、观察,很快二十多分钟过去了,组内自行破案已无法再继续,很多小组都向我上交了所谓的大案、要案。我向学生宣布了各组上交的题数、题号,让学生在卷子上作出记号,然后由小组内合作学习转向课堂的全体性学习。我划出的问题从梯度的由高到低逐一解决,梯度较低的题,组间就可以解决,举手要求解决问题的学生较多,这时我会尽量给学生机会:一是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发现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不会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我也会适时的把我的方法讲出来供学生参考。随着难度的加深,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而最后一道题没有人能完整的解决,我先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解,而是提示、点拨,最终由学生们共同解决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正兴奋着的同学们都很遗憾的叹了口气,抱怨铃声来得太快,这足以证明本节课给学生带来了无穷乐趣。最后我说:“请课代表利用自习时间组织大家选出本次‘错题大搜捕’行动的先进小组和个人。”下课后同学们仍沉浸于刚才的气氛中,围着我说个不停。
这堂复习课打破了以往复习课沉闷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实现了教师在新课程中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不仅尊重、赞赏学生,而且更加强调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本节课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如果教师预先把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变换,再结合多媒体实物投影进行拓展,效果会更好。
本节课是在对前几节课的影响下,经过事先的备课形成的。课堂更多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欲望,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反思这堂课: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合作、表达、交流的需要。我想新课程新理念意义上的“备课”应该是:更加注重备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关注他们的所需,课的设计要能引起学生全员参与、主动探究、积极表达;备课堂可能事件---根据教学设计和学生情况预想课堂可能发生的事件并做出相应的对策,以更灵活的进行课堂调控。
我们应该告别平静得像一潭死水的课堂,应允许学生讨论、交流、表达甚至争论、辩论,从而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切忌不能不顾学生的感受,完全按照自己事先写好的教案“一帆风顺”的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对教师和学生都将毫无收获。
通过这样一节复习课我认真地审视自己平时的教学:每节课前要精心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力求设计新颖,尤其复习课更要经常变换教学方式,不断出新点子、新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如对较简单的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希望杯”知识竞赛,并评选“希望之星”,并适当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还可以走进实验室进行以实验为主的复习课增强复习课的趣味性。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索、改进、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例2:和蜗牛去散步
无意中看到以下两则寓言让我的心灵激起许多的涟漪。寓言一:我牵蜗牛去散步 有一天,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唬它,责备它。它却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全力了!”
我又急又气,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蜗牛受了伤,反而越爬越慢了,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爬了,而已筋疲力尽的我也只好看着它干瞪眼。
无奈之余,我不禁有些奇怪:上帝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呢?
寓言二:蜗牛牵我去散步
又有一天,上帝还派我牵那只蜗牛去散步,看着它那蜷缩的身体、惊恐的眼睛,我不禁起了怜悯之心,我不忍再催它、逼它,干脆跟在它后面,任蜗牛慢慢地向前爬。
咦,这时候,我突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里是花园。接着,我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了温暖的微风,还看见了满天的星斗。陶醉之余,无意中向前一看,呀!蜗牛已爬出了好远。等我跑步赶上它时,它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来迎接我。未等我开口,它已经带着自信,奋力地向另一个“驿站”爬去了„„
我忽然明白了:原来上帝不是叫我牵蜗牛去散步,而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呀!【感想】
面对学如“蜗牛”的后进生们,我常常有第一则寓言中的“我”那样的迷茫与急噪,面对学生的不努力,面对他们因贪玩而落下的功课,面对他们龙飞凤舞的字迹,面对他们拖欠的作业,我常或痛心疾首而“怒发冲冠”,或“温柔以对”,有的因此而留下了感动而悔恨的泪,尽管如此,效果还是不理想,往往会陷入寓言中“我”的尴尬境地。我是不是应该站到“蜗牛”们的角度去考虑一下呢? 由寓言中的蜗牛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学生,所谓的后进生。他不聪明,做事速度很慢,字也不漂亮,一开始他常常在我的“催促”与高期望下做事,得到的结果是他很累,而我也很累。一次,无意间给了他机会让他帮我查作业本,他认真地做着这项工作,虽然速度并不快。于是第二次他又成了我的小助手,渐渐地,班级的卫生工作因他的这份认真仔细大有改观,再后来他做了小组长,慢慢他的成绩一点一点向前进,虽然很细微,现在每次有什么需要认真细致的事他都能很好完成。
“我牵蜗牛去散步”和“蜗牛牵我去散步”有什么不同呢?细细品味,似乎这里要我们对蜗牛多一点“宽容”,多留给它们一点“自己爬行”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不仅使自己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景,愉悦了身心,更主要的是使那些“无可救药者们”又有了获得“新生”的机会。一声“夸大其词”的赞扬,一句“言过其实”的评价,也可以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官职”,也可以是一颗在我们眼里一点也不起眼的“红星”,也可以是我们“糊涂”后的“弄假成真”,还可以是„„
一句话说得好“一切多变的云霞有彩虹,拨开了,背景是一个湛蓝的天空。”他们又何尝不是呢!
会这样想但要这样做自己知道并不容易,用这样一句话勉励自己,学生是可爱的,微笑是免费的,进步是常常有的。
第三篇: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论文)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观音阁小学李筝
教育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育偶发事件和有意义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例处理过程、方法和具体教育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有人也把教育教学案例称作教育叙事。
教育教学案例应该包含的要素包括: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教育教学案例与论文是有区别的。论文案例的文体表述方式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教育教学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叙事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教育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教育教学案例常见的有四种类型。一,意外式案例。这一类案例的特点是: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由小见大、深受启示。二,主题式案例。这一类案例的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研究,富有学术价值。三,综合式案例。这是师生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例如,师生运用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进行教学的案例,或运用数学课本中的一节进行教学的案例都属于综合式案例。四,课题研究式案例。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这种案例基本上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开发的。
只有完全了解教育教学案例,才能撰写好的教育教学案例。
第四篇:如何撰写教育案例
如何撰写教育案例
一、为什么要讲教育案例的写作? 规范教育案例的写作
进一步拓宽我们的工作思路
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2、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你们班级要做哪些工作。(可以是列表的方式)
班主任工作总结 :以教育案例的方式呈现
二、如何写好教育案例 ①什么是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就是教育的情境故事,它通过相对完整的情节、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发生哪些转变,从而揭示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
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长、教师和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或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另外,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撰写一个具体的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论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遇到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②教育案例的元素。
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主题: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写案例时,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要强调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动笔前就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也就是说你的故事要有悬念,听了原因还要知道结果。
情节:为了使案例变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忘掉它是人为的,就必须加强戏剧性,设置悬念。案例不应是没有矛盾的白开水。案例总是涉及某种类型的一个问题,你越是能够强化这一点,越是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或增加思想冲突,你就越能使读者投身于案例之中,从而开展讨论和交锋。举例。
点评(反思)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过程和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③写好案例的关键
情境的选择
教育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内心的揭示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真实地反映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的绝妙之处,好的案例应该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思考的独到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练去领悟和掌握。
第五篇: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案例与论文
《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案例与论文》读后感
六中初中政治组
黎传稳
全书分上下篇,实不相瞒,提笔时我才读完上篇,所以或许在未完整读完一本书之前就来谈读后感,似乎有点违背书写读后感的常规。但今早到学校教研室拿学报时看见刘老师在键盘上敲着什么,凑过去一看,只见他写着今早买菜后的感受。
我说:“您买个菜也要写啊?”
他说:“这个嘛,你可能不理解,你们教经济学的买菜时可能侧重关注菜价,然后据此给学生讲市场规律,我们教文学的比较在乎世事冷暖,教学生如何去体味生活。”
这本书就是刘老师推荐我看的,看着他键盘上跳动的手指,我也忍不住了,所以请读者原谅我的一时冲动,在只读完上篇的情况下就开始写读后感了。
上篇主要是阐述了撰写教育案例的相关问题,从哈佛大学的案例训练,到20世纪70年代案例教学法逐步运用到学校教育领域,再到我国教师培训系统形成教育案例开发的热潮,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鲜事物逐步走向人们的视野。
在教育案例的分类篇章中,编者列举了多篇教育案例供我们品读,徜徉在这些案例中,我获得很多有关教育的新知和美感。
一是真切。教育案例以课堂的具体事实为基础,探讨教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其还原课堂、再现情景式的阐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一篇教育案例中的对话片段:
师:“我想问问李晓晓同学,母亲节那天,你为什么要送我这枝花呢?”
李:“陈老师,我很感谢您,我妈妈在外地打工,平时,就是您像我的妈妈一样教育关心我。前天是母亲节,所以我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了这枝花,想让您在母亲节这一天过得快快乐乐的。”(话音落,一阵强烈的掌声响起)
师(感动)……
也感动了像我一样的读者。
这就是教育案例的魅力,常常以生动的情景和感人的故事触及读者的心灵。它填补了宏大叙事的空洞,赶走了纯议论文的枯燥,它的真切让读者对它依依不舍,百读不厌。
二是细腻。教育案例中细腻的笔触彰显了案例作者的工匠精神,就好比,如果你在达芬奇的画作上看见了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在教育案例中你可看见微笑中的睫毛,如果你在梵高的麦田里看清了风向,那么在教育案例中你能看清随风而动的麦芒。
譬如在一篇心理学案例中,作者详细记录了案主的背景资料,包括是否改嫁,是否吸毒,都有记载,对案主的辅导也详细记载了日期、参与人等,甚至“给案主泡一杯茶,坐着谈”这样的细节也没放过。
细腻的描述既让人有细腻的感觉,如朱自清在《春》里把雨写得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把作者带入了细濛濛的境界,又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治学严谨,具有细心和耐心等良好品质,例如一篇英语教育案例中这样写到:
我在教学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我带了shorts, socks, a hat, a sweater, a bag, T-shirts, shoes这些用品,并给每样东西标明价格,自己当店主,学生当顾客,要求学生能运用How much…这个句型。
为了让学生懂得一个“How much”,这位老师居然带了so many things,所以说教育案例不仅让作者有机会品读教学案例本身,还能品读后面的教学主体。
三是独特。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教育案例备受亲睐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独特性,它与论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等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它有自己的写作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景描述、问题探究、评价反思。
撰写教育案例需要作者既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历,也需要一定的学术研究水平,它是衔接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高架桥,研读他人的教育案例抑或亲自撰写教育案例,既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教育案例开发的意义重大。教育案例体现了教研结合的思想,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是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是教育理论的原点。一个好的教育案例不逊于一个科研课题,也可以从多个教育案例中寻找到教育理论遐想的支撑点和反驳性论据。
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使得教育案例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学教育领域在教育案例开发方面并未达到较高水平,撰写教育案例和研究案例教学的学者为数不多,教育案例并未在中学的殿堂里充分发挥它的应用价值。
比如说,处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的中学老师把某种教育理念付诸行动之前,会在很多问题上纠结,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提高中高考分数?为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了让课堂体现出这种理念从而迎合某种形式?或者为了撰写教育案例而采用这种理念?正是这样的思想冲突让很多教师难以抉择,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困扰让老师们没有多少闲暇关注教育案例这个名词。
通过读本书有关教育案例的章节,我觉得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拓展教育案例在中学界的发展空间,需要做的努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中增强主体之间互动。老师讲台上一言堂式的说教已不符合时宜,应该把传递声音的话筒在师生之间移动,让学生多参与互动,多表达自己的意愿、观点和诉求,有时候即使是学生有不满,也要听听他们的声音缘由。互动是永葆课堂生动的重要教学举措,这样可以为教育案例的内容提供丰富的素材源。而且互动的模式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在训练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互动增强课堂活力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不管是对提高学生分数还是提高学生素质都是有利的。
二是研究中重视群体影响个体。群体与个体本是辩证的关系,但习惯于在分数上盯尖子的中学老师不乏其数,忽视了群体对个体的影响。譬如一个班级的老师把教学辅导时间和精力向前十名过度倾斜,对其他同学的状况报以懈怠或无望之态,那么这样势必会造成班集体呈散漫式或离心式走向,最终会影响前十名的健全发展。假设前十名同学多次考试成绩分数靠前,而且最终考上理想大学,老师在撰写工作总结和教育案例之时还为自己的这种做法沾沾自喜,不料几年后,前十名的人当中有的得了自闭症,有的高科技犯罪。殊不知,正是几年前过度关注前十名的老师害了他们,为什么?
前十名的成绩是通过老师的过度关注得到提高或保持的,而这种成绩的光环又掩盖了他们的品行、心理、意志等方面的弱点,让老师产生了前十名的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跟成绩一样好的错觉。而恰恰相反,自从老师过度关注他们那一刻开始,前十名同学就已染上散漫式或离心式班集体所产生的不良病毒。所以说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忽视了班集体建设对学生个人成长的作用,如果把这种做法用到教育案例的研究中会出现较大误差甚至是严重后果。
三是实践中加大参与力度。教师可参加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这里侧重指参与教学实践和学生活动实践。教育案例的研究者或撰写者不能把做研究与实践教学隔离开来,这样撰写出的教育案例容易脱离教学实际,甚至让读者质疑其真实性,而且本书里有提到从我国目前教育界现状来看,让一线教师撰写教育案例是我国教育案例开发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在学生活动实践层面,传统的教学观认为老师只是指导者,而并未强调老师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之中。而如果要使撰写的教育案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可操作性价值,那么老师不只是站在一边指导,更应参与其中,既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行为,也试着体会实践中的感受,并据此对学生的分析案例记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育案例内容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