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分水果》

时间:2019-05-15 07:4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班数学活动《分水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班数学活动《分水果》》。

第一篇:中班数学活动《分水果》

中班数学活动《分水果》

中班数学活动《分水果》

教学目标:

1.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7以内数的加减。

2.认识加减等于符号,理解其意义,愿意运用到生活之中。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自编故事《大熊买水果》。

2.故事相关图片若干(活动苹果7只,数和=、+和=号)。

一、情境导入,复习7的分合。

1.师:今天小熊妈妈和它的两个宝贝去了趟超市,一共买了7只苹果,熊妈妈叫熊哥哥和熊弟弟一起来拿苹果回家。你们觉得两个熊兄弟会怎么分这拿?

2.根据幼儿的回答书写相应的分合式。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会怎么帮小熊兄弟分苹果。

3.集体念读分合式,巩固7的分合。

师:原来7可以有这么多种分法,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二、情境延续,学习7的加减。

1.认识 +、-和=。

师:大熊妈妈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拿出了三个奇怪的符号,小熊兄弟都不认识这些符号,你们认识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这是什么符号,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让熊兄弟两个认:这个是加号,这个减号,这个是等于号。

2.知道各符号的用途和意义。

师:熊弟弟说,这么奇怪的符号有什么用呢?熊妈妈:他们可有用了,能帮助我们计算。还是学一学这些符号的本领吧。

(1)演示加号的运用。

加号的意思就是要把两边的数字合起来,4和3合起来就是……7就是4+3等于7(书写)等于号就表示两边一样大。(引导幼儿念读计算式)还能怎么计算?(请幼儿尝试说出2+5=7和5+2=7)

(2)演示减号的运用。

加号是把两边的数字合起来,那减号怎么用呢?别急,熊妈妈要考考你们呢,看你们能不能用减号完成它的问题。

我一共买了7只苹果,给熊哥哥吃6只,拿还剩几只呢?(幼儿尝试计算和讲述)。

小结:对了,减号就从把前面的数中减去后面的数量。

引导幼儿继续跟着情境运用减法:

熊妈妈给熊哥哥X只苹果,还有几个可以给熊弟弟?

讨论怎么分最公平。

(3)引导幼儿发现加减法与分合式的关联。

三、自由操作练习。

1.交代要求,完成《幼儿画册》。

2.展示个别幼儿作品,检查。

第二篇:大班数学活动分水果

大班数学活动《分水果》

活动目标:

1、学习二等分、四等分,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合起来是整体。

2、能运用等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图片;手偶架、小熊手偶2个;2个苹果及盘子;长方形等分卡。

2、幼儿操作材料: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花形、八角星形、梯形、三角形纸卡若干张;毛线每人一根;玩具若干。

3、记录卡。活动过程:

一、帮小熊分苹果,学习二等分。

1、帮两只小熊把1个苹果二等分。

演示讲解:把一个苹果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其中的一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或一半。

2、提问讲解:整体大于部分。

3、用苹果演示,部分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整体。

引导幼儿说出:1个苹果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两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1个。

4、两个苹果平均分成1 个1个,也叫二等分。

二、操作练习:把圆形纸进行二等分。

1、两名幼儿合作将一张圆形纸二等分,每人能得到其中的二分之一。

2、提问:谁知道用什么方法证明二等分后的两部分一样大?二等分的一份是原来物体的多少?(二分之一或一半。)

3、请幼儿数一数8个半圆合起来之后是几个圆形。

三、在操作中探索:将长方形四等分的多种方法。

1、请幼儿动脑筋,讲一讲什么是四等分。

玩折纸游戏:请幼儿尝试用横折、竖折、斜折等多种方法将长方形四等分。比一比,看谁分得快,看谁的方法与别人的不一样。

2、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四等分的方法,有没有什么小窍门。方法:先二等分,再四等分。

3、观看、总结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找出错误的四等分。

四、找一找、试一试还有哪些图形可以四等分,哪些不能四等分,并记录。

第三篇:中班数学活动 送水果

中班数学活动 送水果

大连白云幼儿园 刘静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5.并理解5以内各数的实际意义。

2、能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3、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活动准备:

1、《数数是多少》游戏卡中的数字卡1—5。

2、《送水果》游戏卡。

3、幼儿水果游戏卡。

4、《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

(一)、(二)。活动过程:

☆排序

1、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1—4,请幼儿为数字1—4排序。教师:这是数字几?我们可以怎样给它们排队?为什么?(幼儿可从大到小排,或从小到大排)教师:数字4后边应该是几?

2、出示数字卡片5,引导幼儿认读并辨认5的特征。教师: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为什么要排在数字4的后面。☆ 游戏:送礼物

创设小熊过生日的情境,为小熊送礼物。

教师:小熊今天过5岁生日,你们想送他什么礼物?小熊希望是用数字5来代表这个礼物的数量。☆ 操作:送水果

1、出示《送水果》游戏卡,练习按数取物,引导幼儿寻找、点数水果。教师:小熊最喜欢吃水果,这有很多水果,请小朋友每人取出一种水果,数量为5个。

2、出示数字卡片,幼儿练习按物取数,引导幼儿互相验证“礼物”的数量。教师:请小朋友互相数一数,水果的数量对不对,并找出相应的数学卡片,放在旁边。

3、完成操作单《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

(一)、(二)。

教师带幼儿阅读操作单,在幼儿完成操作单过程中及时鼓励引导,并以大拇指粘贴作为奖励贴在幼儿的操作单上。☆ 延伸

将操作单放入活动区,请小朋友在活动区中继续进行相互验证操作单的正确与否。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幼儿探索、自主的学习,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数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幼儿想象5像什么的环节上,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满足幼儿想象的需求,对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十分有利,使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本活动的容量较大,特别是后面的画圆点环节,由于借班上课,忽略了对本班幼儿这方面能力的了解,使得时间过长,可将此环节作为延伸活动,放入活动区进行。将此环节运用前面的水果卡片再设计一个小游戏来替代。他评:

林晓静老师:教师的语言有欠规范。张晓梅老师:

1、教师的鼓励及时、到位。

2、活动内容的安排有些丰满,使得教学容量过大,可将操作单环节放入活动区进行,改为为小熊再次选水果,加深难度选两种水果,数量合起来为5个。

3、教师的语速过快,提问的语言不规范,提问后要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4、注意活动能够中的动静交替,教师能采取好的策略将幼儿的注意力收回来,但要注意细节,特别是幼儿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策略给予时间上的限制。

第四篇:中班数学活动《分礼物》

中班数学活动:分礼物(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将零散的物体按数量的要求圈在一起。2.探索多种组合的方法。活动准备:

学具:幼儿用书第26页

彩色水笔。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出幼儿活动的兴趣。1.教师:“六.一”儿童节就到了,幼儿园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好吃的糖果,让我看看都有哪些什么样的糖果?(5种不同包装的糖果)

2.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有个任务,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把这些糖果分一分,每个袋子里装5颗糖果,装完一个袋子再装另一个袋子,但是每次选糖果要不一样(如:第一个装5个棒棒糖,第二次就不能再重复。)

(二)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正确点数5的数量。

(三)交流与验证。

1.教师:谁来说说你一共装了几个袋子?每个袋子里有几颗糖果?你装了几种糖果?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并引导幼儿验证每个袋子里是否为5颗糖果,每个袋子装的糖果是否都不一样。

3.教师启发幼儿想出多种的分糖果的方法。4.教师:还有谁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

5.教师引导幼儿用多种的方法装糖果,幼儿再次操作。

(四)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1.教师:小象也有礼物要送给它的朋友,它想送什么呢? 2.教师出示幼儿操作单,引导幼儿观察。

3.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有单独的一根的香蕉,也有2根一串的、-----四根一串的。)小象要在里面选10根送给它的朋友,你有几种好办法呢?请你在香蕉上圈出来。每种方法用不同的颜色的笔圈,看谁的办法多。4.幼儿操作。

(五)相互交流与验证。

1.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2.教师:他有几种方法?他每次圈的香蕉是不是都是10根?谁还有和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六)教师带幼儿将分好的糖果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如玩具,点心,餐具,人数等,让他们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数字的实际意义。

第五篇:中班主题活动:水果

中班主题活动:水果

设计意图:

水果家族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对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它是幼儿每天直接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知觉。主动建构的学习需要我们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幼儿从无组织、未分化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于是我便设计了“水果”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水果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见到或吃过的各种水果的名称、形状、味道等特点。

2、感受水果的多种多样。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参观水果市场,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水果。

2、活动室内布置各种水果图片、挂图、实物、或模型。

3、每组一个“百宝箱”,里面放有各种各样的水果。

4、收集各种各样的水果。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回忆、交流,能大胆、清楚地说出水果的名称。师: 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昨天我们去参观什么地方了吗?你在水果市场找到什么水果?我们教师里有没有?(幼儿自由交流后个别介绍,并指出相应的水果)幼A:我找到了苹果。幼B:我找到了香蕉,我吃过可甜呢。

幼C:我找到了荔枝,我爸爸说这是南方的水果。老师哪个水果叫什么?幼D:那是山竹,我吃过,超市里有买的。

(分析:活动一开始幼儿的认识兴趣就很浓厚,还提出问题,这说明水果对幼儿有着深深的吸引,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下一个活动环节)

2、通过 “摸水果”感知各种水果的特点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放了好多水果,我要请小朋友去摸一摸,摸到以后可以拿出来一个,看一看你认不认识?说一说它的名字、形状和颜色。幼A:老师我摸到了,好像是苹果。师:

可以拿出来看一看。

幼A: 呀!就是苹果,这么大,它圆圆的,是红色的。幼B: 老师我摸到了,是香蕉,它是黄色的,有点弯,像小船。幼C: 我看还像月亮。

(分析:幼儿在认识过程中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3、通过品尝与交流,了解水果有各种各样的味道。

师: 这么多好吃的水果你们想不想尝一尝?你可以一边吃一边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我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边品尝边交流)集体交流:我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幼A: 我吃的是香蕉,它甜甜地、软软地。

幼B: 我吃的是荔枝,它需要剥皮,味道甜甜的还有核呢。幼C: 我吃的是苹果,酸甜酸甜的,还挺脆的。幼D: 老师我吃的苹果是甜的但是不脆很绵软。

4、小结:水果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的、椭圆的、长的等等;还有各种颜色,红的、绿的、黄的、橘红的、紫的等;还有不同的味道,甜的、酸的、酸甜的、又甜又苦的等。并且要多吃水果能使身体更健康,所以我们要每天吃水果。

5、延伸活动:在活动区进行秋天水果展,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干支水果的特征。

(分析:让幼儿吃水果是他们最高兴的事,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像新鲜水果一样甜美,他们通过吃水果获得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并十分愿意将自己的感觉与同伴分享。)

活动二:水 果 分 类

一、活动目标:

1、将各种水果按照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2、增强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愉快。

二、活动准备:

1、水果筐4个里面放有各种水果图片(图片数多余幼儿数两倍以上)

2、将幼儿分成4组。小盘每组若干。

3、水果超市的货架(可用几张桌子放上若干个水果筐)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将水果按不同特征分类。

师:现在请你们把筐中的水果分类后分别放入你们桌上的小盘中。(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鼓励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给水果分类。)

2、展示和交流分水果的方法。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分水果的,你把哪些水果放在一起? 幼A:我把苹果、橘子、橙子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圆的。

幼B:我把香蕉、梨、苹果梨、芒果、柠檬、菠萝放在一起,它们都是黄色的。我把苹果、李子、樱桃放在一起,它们是红色的。橘子、橙子、柿子放在一起它们都是橘红色的。

幼C:我把荔枝、山竹、红毛丹放在一起,它们都有硬壳。桃、葡萄、李子放到一起它们的果皮比较薄又软。

(分析:在这个环节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提供了不同的水果,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我提供的水果数量较少,而且只有一种分法,帮助他们通过操作,理解分类的含义,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提供的水果不仅数量增加了,而且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分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分类的标准,给予他们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

3、游戏:“水果超市”(讨论水果超市的水果怎么分。)⑴ 师:“水果超市”的水果真多,你们准备怎样把它们分一分? 幼A:把不一样的水果都分开来。幼B:把同样颜色的水果放在一起

(幼儿给“水果超市”分水果。幼儿想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法来分水果,可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呢?萌萌想出了举手表决的方法,最后幼儿决定按颜色特征来分,水果超市”的营业员一起动手,很快就把“水果超市”的水果分得整整齐齐。)⑵ 幼儿交流分水果的过程。

师:“水果超市”真整齐,请营业员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幼A:我把果皮是红色的水果放在一起,果皮是绿色的水果放在一起,果皮是橘红色的水果放在一起,果皮是黄色的水果放在一起。

(分析:其实幼儿最后采用的根据颜色不同来分糖果的方法并不十分合理,但这也反映出了幼儿的思维特点——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我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采用更合理的分类方法。)

4、延伸活动:角色游戏增添“水果超市”的游戏,帮助幼儿用更合理的方法将“水果超市”的水果进行分类让幼儿有巩固练习的机会。

活动三:水 果 造 型

一、活动目标:

大胆想象和创造,能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变成其它各种造型。

二、活动准备:

1、画有苹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的方形纸若干。

2、水彩笔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1、水果变、变、变。⑴ 示苹果造型——瓢虫

师:你们瞧,老师这有一幅漂亮的画,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变的吗?是怎样变的呢? 幼A:这不是瓢虫吗?怎么会变呢?

幼B:是圆形变的吧,先画一个圆,再画上头、脚和背上的花纹就可以了。幼C:我怎么看着有点像苹果变的,可是我不知道是怎样变的。

(分析:苹果造型的出示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开动脑筋仔细观察起来,从他们口中说出的答案各不相同,不过每个孩子说的都不无道理)

师:你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答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变的?它又是怎样变的呢?

⑵ 教师现场作画:苹果变瓢虫 幼儿A:我猜对了,就是苹果变的。

幼儿B:我也会,我还能让苹果变成房子呢。

(我的作画引起了幼儿很大的兴趣,他们都想跃跃欲试了)

师:好,你真聪明,还能把苹果变成房子。那请小朋友们再想一想除了苹果还有什么水果可以变呢?

2、选择材料进行水果造

⑴ 出示其它水果图案,说说这些水果可以变成什么? 幼A:我想把香蕉变成小船。幼B:我想把香蕉变成秋千。幼C:我能把橘子变成茶壶。

师:好了,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图案将它进行变化,如果你想出了我这里没有的水果那你可以拿一张空白纸画。

(分析:我给幼儿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3、作品展览及交流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是水果就变成了什么? 幼A:我把香蕉变成了秋千,上面还坐了一个小朋友呢? 幼B:我把橘子变成了茶壶。

幼C:我把香蕉变成了月亮,我画了星星。

幼D:我把苹果变成了太阳,还画了云象棉花糖一样。

4、小 结:

师:你们真能干,都是聪明的魔术师,可以把水果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的活动区里还有好多蔬菜图案,你们还可以试一试把蔬菜变成更有趣的东西。

分析:

整个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并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多渠道地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了解各种水果的特性,如:活动前的“去水果市场看水果”“找水果”,活动中的“摸水果”、“尝水果”、“分水果”,活动后的“水果造型”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极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整个活动注重倡导|“乐学”的教育精神,所以幼儿的探索兴趣一直很高。在活动中,我们对幼儿的要求和指导也是因人而异的,力求为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发展的机会,尽可能地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给予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活动中注意挖掘各种教育因素,并将其有机地结合、渗透。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表达、交往、合作的能力;适时地渗透保健意识;注重激发幼儿对水果正确、美好的情感;注重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分析、比较、创造、想象等能力,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等。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水果造型”活动中的添画,对与中班的幼儿初期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添画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适时鼓励、引导和帮助。在添画这一环节中让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图案,尽量分散坐,减少相互模仿,一面影响自己独特的想象。教学活动《水果分类》又进一步帮助幼儿巩固按特征分类的技能,添画是在幼儿对水果及某些局部近似物体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经验重组,能使幼儿的想象力活跃起来,也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所以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铺垫和准备,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巩固和延伸。

中甲:刘夏梦

下载中班数学活动《分水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班数学活动《分水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班活动:各种各样的水果

    相关领域:社会、语言、艺术 活动背景: “我喜欢吃香蕉。它弯弯的,像大海里的小船,又像天上的星星,还像奶奶笑眯眯的眼睛。”、“我最喜欢吃石榴。一粒一粒的,真好看。我真想用绳子......

    中班综合活动《水果拼盘》

    中班 综合活动《水果拼盘》 【理论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中班数学水果接龙(共五则)

    中班数学活动:水果接龙 活动目标: 1.能找到物体比较复杂的排列规律,接着往下排序。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或结果。 3.共同分享秋天丰收的喜悦,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

    中班数学:水果丰收了(5篇)

    文档仅供参考 水果丰收了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活动准备:......

    中班数学:水果乐园(合集五篇)

    中班数学:水果乐园 中班数学:水果乐园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巩固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感受与同伴一起摘水果、装水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前期带......

    幼儿园活动设计-中班数学神奇的水果宝宝

    中班数学神奇的水果宝宝活动目标:目测6以内的数,初步体验数的守恒。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水果图片每人一份:18个水果宝宝(6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6个香蕉)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果......

    大班数学教案分水果

    大班数学教案:分水果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数量为“2、3、4、5”的各种水果分成两份,并探索不同的答案。 2.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分合水果的过程与结果,学习分合式的记录方法。 活......

    中班数学《分雪花片》教案

    分雪花片 新乡市育才幼儿园栾晓莉 一、 活动目标: 1、 观察感知物体的特征,尝试按自己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2、 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分类方法。 二、 活动准备: 大小、形状、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