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欢乐景颇山》
云南省幼儿教师国家级短期集中培训公开课活动教案
时 间:2012年1月4日
班 级:大班
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
授课教师:赵芸琳
公开课活动教案
时间:2012年1月4日 班级:大班
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 授课教师:赵芸琳
一、教学设计意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作为教育者,对幼儿传承优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民族文化,我们应当从多方面视角引导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特别是所处地区的本土民族文化。
陇川素有“中国目瑙纵歌之乡“的誉称。本次教学活动,将结合我县所处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景颇族,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用一种新颖的“旅游“形式来组织活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对景颇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让幼儿走进景颇世界,感受景颇文化的骄傲和自豪。为此,我特设计此次活动,希望能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获得知识,在激昂、愉悦的目瑙纵歌活动中感受浓郁的民俗文化。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紧密团结在一起组成祖国妈妈这个大家庭。
2、通过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景颇人民的饮食习惯、服饰特点、民俗民风及万人目瑙纵歌。
3、通过游戏的环节,在幼儿亲身体验(品尝景颇水酒、绿叶宴、参与目瑙纵歌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景颇文化。
三、课前准备
1、景颇服饰
2、课件制作: 景颇文化展示 ——婚俗、节日、美食
3、场景布置:实物竹筒水酒、绿叶宴、手工幼儿景颇长刀、簸箕
4、景颇音乐
四、教学过程
1.景颇舞蹈欣赏,以舞蹈的形式引出主题。
2、讲述景颇的迁徙及目瑙纵歌的来历(万人目脑纵歌投影图片二)
很久很久以前,景颇人民生活在很远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那里经常受到外来部落的袭击,景颇人民生活很苦,没有家也没有吃的穿的。为了逃离战乱,于是景颇人民决定找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作为他们的家。他们穿过高山、越过大河,经受了种种困难终于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美、水美、也不寒冷——这个地方就是陇川,后来就在这里生活下来了。为了让后人记住祖先们经历过的种种磨难,于是用舞蹈的形式记录了迁徙的路线,这就是人人瞩目的“万人目脑纵歌节“,目脑纵歌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壮观的集体舞蹈之一。景颇族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这个喜庆的节日。(投影图片三)在这个欢乐的节日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到陇川来旅游、体验这震撼人心的场面。
3、图片欣赏,通过图片与视频短片认识景颇文化。①短片欣赏:目瑙纵歌节场面视频 ②景颇迎宾水酒。
③景颇婚礼(投影图片七)——新娘过草桥 ④景颇文字和语言(投影图片十)⑤绿叶宴。(视频短片欣赏))
教师:景颇族还拥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平时小朋友吃饭都是用碗和筷吃的,可是景颇人民最喜欢用一种贴近大自然的方式吃饭——他们用洗干净的树叶当碗,洗干净的手做筷子,用手抓着吃。”人们常说“如果你到景颇之乡陇川来,没吃过绿叶宴就不算到过陇川“。小朋友今后有机会到陇川来做客一定要品尝一下绿叶宴哦!小朋友们想到景颇山寨去做客吗?嗯,那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看一看。
4、情景游戏:景颇山寨做客!在游戏中体验民俗民风和绿叶宴。场景转换——景颇山寨(投影图片十一)
①迎宾的阿姨,手拿竹筒水酒,随迎宾曲跳起迎宾舞:(教师):“小朋友们景颇山寨到了,阿姨在做什么啊?”(水酒迎宾)
(阿姨):“小朋友,欢迎你到景颇山寨来做客,请品尝我们景颇人民的迎宾美酒。②品尝绿叶宴。(请几个小朋友代表品尝,并说说自己尝到的味道。)
辣、香…..③目瑙纵歌狂欢活动
结束语(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开心吗?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了咱们陇川景颇族的一些民族习俗和文化。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和阿姨说再见了,谢谢阿姨热对我们的热情招待,来我们和阿姨一起拍张照片留恋。
“阿姨再见!“小朋友再见,欢迎小朋友们到我们美丽的目瑙纵歌之乡——陇川来做客!”
第二篇:欢乐蹦蹦跳教学设计
欢乐蹦蹦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极活泼地参与体育,并展现体育的兴趣与激情。
2、掌握两脚屈腿同时起跳配合摆臂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
3、发展跳跃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
1、体委集合、整队、报数。
2、师生问好。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师:你见过哪些动物的跳跃本领很好?
生:青蛙、兔子、袋鼠、、、、、(师出示图片)师:你们想不想学一下它们的这种本领啊? 生: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先模仿一下这些小动物的跳跃,看谁先知道这些动物跳跃时动作上的小秘诀?
2、情境深入
(1)将学生分成四组,散点模仿练习,教师指导模仿,并引导学生体会跳跃中的动作。
(2)让学生每组选一名同学出来示范动物跳跃并讲一讲他模仿的这种动物跳跃动作上有什么特点。(模仿的最形象的学生奖励)
(3)思考:这些动物跳跃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找到特点,在组内练一练。要求学生吸取各种跳跃中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跳跃能力,告诉学生本节中要评出跳跃小能手激发学生兴趣。接下来老师做一个跳跃动作。
3、教师示范立定跳远
(1)让学生比较模仿动物跳跃与教师示范立定跳远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归纳出跳跃的动作要领)(2)总结动作要领,边念口决边练立定跳远
(3)立定跳远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平行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跳出。落地时,小腿前伸,用两脚跟着地,即刻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4)学生练习,然后进行评比跳跃小能手比赛,每组进行立定跳远比赛,可以一人多次尝试。(比赛标准就是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远度。比赛评委其余同学.)小组内评好后,每小组的跳跃起能手再比一次最终评出跳跃小能手。
4、巩固练习(游戏:跳跃比赛接力)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跳跃比赛接力,学生在连续跳跃的途中摆放着障碍物,学生必须利用立定跳远动作跳过障碍物,如不是则认为是犯规,引导学生在跳跃中运用今天的跳跃本领。巩固立定跳远动作。最先完成任务的组获胜,领取丰厚的礼品。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小结课堂
一起再来总结一下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篇:柳江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教学设计
柳江民族文化研究课题
《我爱美丽的家乡》主题班会教案
董雪英
活动目的:
1、通过同学们的社会调查,从不同角度来展示家乡的人文美景,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让同学们明白,热爱家乡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激发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活动形式:
1、欣赏歌曲《请到我们柳江来》
2、扇操
3、竞赛 活动准备:
1、同学们分组调查家乡,搜集各类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2、把有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主持人:郭悦悦 韦扬飞 活动过程: 激情导入
合: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韦: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里,郭:在大地的某一块沃土上,韦:一直有一个地方深深撼动着我们的心灵,那就是我们美丽而富饶的家乡。
郭:当春回大地之时,家乡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韦:看,高楼大厦巍然屹立,神奇秀美,郭:瞧,名山大川傲然昂首,气宇非凡。韦:这就是令我们骄傲一生的家乡——宝山!
郭:就在这样的青山和绿水之间孕育着我们神奇而古老的宝山大地。韦:华夏的悠久历史,长江的灿烂文明,秀美的山川,人文胜景,在柳江这方神奇的土地上浓缩和展现。
郭:柳江文化灿烂历史久,柳江人杰地灵美名传 合:我宣布 “我爱美丽的家乡”主题班会现在开始。赞美篇 合:谁不说咱家乡好!
郭:家乡如此多娇,令无数英雄尽折腰!有青山绿水,翠竹红花,还有勤劳朴实的乡亲父老。
韦:家乡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同学们,作为宝山儿女,家乡的知识你又知道多少呢?有哪些历史人物,哪些历史文化呢? 郭:请大家讨论一下,说一说。(讨论时间为5分钟,点出幻灯片)第一环节:多彩的家乡
郭:家乡的水土养育着我们,家乡的文化陶冶着我们王:在家乡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我们点燃了激情,放飞了快乐 韦: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家乡的我们,当然也是多才多艺的 郭:那么,就让我们为了家乡起舞,请欣赏扇操——《请到我们柳江来》
第二环节:细说优美风景
韦:同学们,在我们的家乡,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你们去过几个?(有10多张,点快点。打快板的同学渐走上台,走上台站定之后开始说快板词)学生快板颂读。
郭:同学们对家乡的文化历史,特产风光了解的真不少,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家乡而自豪。
韦:我们像美丽的花朵,沐浴着阳光,正在幸福地成长。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请听诗朗诵“我的家乡”。现实篇
郭:家乡在我们心中是美好的,但现实生活中,家乡有些方面还有点落后,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思想落后,有损于家乡的形象,有损于家乡的美化的行为。根据你们收集的素材,请各位同学汇报一下: 制在10分钟)韦: 同学们的汇报都很好,下面请欣赏小品《小孩看家乡》 第一环节:金点子大赛
郭: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也非常深刻,这些情况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美化家乡,建设家乡是背道而驰的。看了下面一组图片,聪明的你,一定有好的办法、好的点子制止这些行为,下面进行有奖征集
韦:竞赛方法:根据上述情况,找出对策、方法;点子优秀还有小礼物奖励。现在宣布 生回答略)郭:同学们说非常正确,这些办法想非常好,大家评一评谁的点子最好?恭喜几位同学荣获本次金点子大赛(。学4 学生回答略,时间控“金点子大赛” “金点子大赛”开始!“金点子大王”称号,请上台领取奖品。第二环节:小品
韦:真是激烈的“金点子大赛”啊,看来同学们对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意识还是很深刻的。
何: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偏偏有这样一群人,无意识的在为我们美丽的家乡抹黑。
郭: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必须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让文明之花开满家乡。
韦:我们有义务为家乡的未来做出贡献,请欣赏小品——《 我们这样爱家乡》 誓师篇
郭:热爱家乡,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靠我、靠大家。手挽手、心连心,共同建造美好的家园。请听我们的心声:(女生):我们从昨夜走来,带着露宿的芬芳。(男生):我们向未来走去,带着绿色的希望。
何:为了建设美丽的家乡,请听我们——新世纪小主人的宣誓。(齐):热爱家乡,从小做起,爱我家乡,我们在行动。
6、班主任小结
今天,我们在班委的主持下、全班同学热情参与下,紧紧围绕《我爱美丽的家乡》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处处流露出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同学们对美化建设家乡的坚定决心。此次主题班会,取得圆满成功,祝贺同学们,谢谢同学们。
第四篇:《山》教学设计
大班音乐《山》活动设计
旬阳县第三幼儿园 郭远玉
教材分析:
《山》这首歌抒情、优美,歌词生动、形象,表现出一年四季山上的不同美景。在设计时为了丰富演唱形式,更好地表达对四季的山的美好情感,在歌曲每个句末的休止部分进行伴唱处理(啦啦啦),通过唱衬词更好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歌唱的积极性。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的形象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图片感知,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提示理解、记忆歌词,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三拍子歌曲,并尝试用活泼、跳跃的声音唱出衬词。
2、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活动重点:借助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在学唱衬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活动难点: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三拍子歌曲。
活动准备:山的图片、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
二、基本部分。
1、借助图片理解歌词。
(1)师:(出示“山”图片)在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山上的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呢?春天的山是什么样的?(春天的山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真像一个花篮呀!)出示图谱,引出歌词:春天的山呀是花篮。
(2)夏天的山是什么样的?夏天的山是一只什么篮呢?出示图谱,引出歌词:夏天的山呀是果篮。
(3)春天的山呀是花篮,夏天的山呀是果篮。那么秋天的山呢?会是什么样的?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秋天,山上的树叶都变成金黄色的了,远远看去,真像一只金篮呀!出示图谱,引出歌词:秋天的山呀是金篮。
(4)冬天的山像是什么篮?为什么?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引出歌词:冬天的山呀是银篮。
(5)又有花又有果,又有金又有银,家乡的山上装了这么多的宝贝呀!出示图谱,引出歌词:家乡的山呀是宝篮。
(6)完整念歌词。
2、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整体感知。
老师不仅能说着夸家乡的山,我还能唱着夸一夸呢!(加入伴奏)
(2)出示图片“啊”,这张图片表示什么呢?应该放在哪里?
(3)幼儿学唱。师:你们会不会像老师一样把家乡的山夸一夸?我们看着小图片一起来唱一唱!
(4)加入衬词演唱。
①幼儿唱歌曲,师唱衬词。
师:我刚才唱了什么呀?在什么地方唱了“啦”呢?请你们再听一听。出示“啦啦啦”,谁来帮老师放一下这个图片?
②师唱歌曲,幼儿唱衬词。
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老师唱歌曲,你们来唱“啦啦啦”,好吗?最后一句我们一起唱。
师:怎么样唱这个“啦”才好听呢?(用轻快的声音来唱。)我们再来试一试,用轻快的声音来唱“啦啦啦”。
③分组演唱。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唱歌曲部分,一组唱衬词部分,然后交换。
3、创编衬词进行演唱。
三、结束部分。
1、家乡的山这么美,我们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吧!
2、小结评价,结束活动。活动反思:
当我抽到“家乡”这个主题时,想到我班孩子都是农村孩子,我就想到了家乡的山。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大班音乐活动《山》。课后闫园长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点评,虽然也说到了优点,但不足之处甚多,现反思如下:
一、优点:
1、能够选择孩子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幼儿比较感兴趣。
2、通过唱衬词和创编衬词的方法学习演唱歌曲,活动目标完成。
二、不足:
1、因为第一次尝试组织音乐活动,组织形式单一,与幼儿互动的方法很欠缺。
2、本首曲子是三拍子歌曲,幼儿没领会到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难点没突破。
3、幼儿唱衬词时声音不优美,老师没有及时引导,没有唱出家乡的美。
4、由于缺乏经验,整节课都是由另一名老师弹琴配课而不是自己弹奏。
5、出示图谱时,应考虑到大班孩子已初步会认一些简单的字,可以用字加上图片,使之成为一句完整的歌词。
三、思考:
回忆整个活动过程,感到确实很失败。要上好幼儿园的课的确不容易,以后的路还很长,我要向身边的人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多钻研,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敢于挑战,敢于面对失败。只有经得起失败,才能更珍惜成功;只有经得起考验,才能不断进步!
第五篇: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欢乐的泼水节》这一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 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教学重、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教学思路
由于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要想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必须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因此我借助图片、视频播放让学生从实景中感受人们泼水时的快乐,从而更好的体会人们的心情。由于二年级下期,学生识字较快,不需要逐一讲解,所以文中的个别生字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将识字和阅读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教学设计
一、课前热身 学生唱《金孔雀》的歌。
二、导入
1、师:刚才同学们的歌声非常动听,让我们随着这曲优美的《金孔雀》和傣族人们一起欢度一个重要的节日——泼水节。
(设计理念:课前学生以一曲傣族的歌曲开始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不仅缓解了紧张的气氛,活跃了课堂,还能从另一个方面先简单了解了傣族人们的风格。原本傣族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和他们一起随着歌声欢度节日,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使学生对这节课充满了兴趣。)
2、板书:泼水节 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出示:泼水节 指名读。
师: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泼”字?
(设计理念:由于这节课讲的是随文识字,在写完课题之后就随即指导记住“泼”字字形的好办法。)
3、有谁在课下了解了泼水节?
师:这两位小朋友能够主动向家人或电脑网络请教来获取知识,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傣族的泼水节。
(设计理念:利用这个机会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利用各种途径查资料的方法,也是本册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的渗透。)
4、检查预习。
师: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在踏上这趟欢乐旅途之前,先来看看这些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
出示词语: 泼水节 提着桶 互相追赶 吉祥如意 幸福 意味
凤凰花 西双版纳 瓢 不肯离去 开火车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正确,说明你们课下预习得十分认真,有了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学习上的任何困难。
(设计理念:二年级下期的学生对预习已经不再陌生了,应该能够利用课下主动的识字,有了自主识字的过程,学生反而记得更牢,从检查预习的顺利程度就能看出来预习的好处。)
三、初读课文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把生字带入文中,自己读读课文,长句子或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达到要求后就坐端正。
四、学习第一小节
1、师:在我国的云南省南部,有一个非常炎热的地方,叫西双版纳,那里居住着少数民族——傣族,当那里的凤凰花开的时候,火红一片,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同学们,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2、师:是啊,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终于来了,人们多开心啊!我们就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理念:对于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学生比较陌生,于是就采用边讲解,边看中国及西双版纳的地图的方法学习第一小节,这样能够使学生有一个空间概念。通过看凤凰花的图,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美,激起学生想去、想过泼水节的愿望及兴趣。大纲中指出: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这里让学生通过美丽的画面是自己的心情愉悦,自然能够将人们开心的心情读好。)
五、学习第二小节
1、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有感情,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第2小节了,请同学边听边思考:泼水前人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师范读。
2、泼水前人们都作了哪些准备?(板书:准备)师:人们把泼水用的桶、盆准备好了。谁能来读一读?
人们把清水也准备好了。可为什么要在清水里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呢? 师:泼水节水是最重要的,香水芬芳,花瓣美丽,傣族人民把这些美好的东西放在清水里,泼向人们,看来他们对泼水节用的水是非常讲究的,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谁能读好这句话?(指读)
3、师:老师也来读读这两句话。听听老师读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若是学生说不出来,就提问:你从“早早”、“早已”能看出人们怎样的心情?)小结:是啊,人们急切地盼望这欢乐的泼水节早些来到,读能读出来呢?(指读,男、女生分读)
(设计理念:通过老师的范读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和兴趣,听到老师读得那么好,能使学生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老师一读书,学生听得就非常认真,思考时也非常认真,这样也能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课堂习惯。)
师过渡:泼水前,人们都准备齐全了,那泼水时又是什么样的场面呢?老师找了一段泼水节的现场录像,请同学们先睹为快!
4、放视频。师:你们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泼水节的场面吗?
5、文中哪几句话具体生动的描写了开始泼水时的欢乐场面?请四人小组找一找,读一读。指名说
6、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欢乐?为什么?你能读出来吗? A 你能用动作帮助大家理解“灌”和“泼”吗? B“互相追赶”什么意思?那“互相帮助”呢?
C 人们脸上都笑开得跟花儿似的,肯定非常欢乐,你能读的再高兴些吗?
齐读,读出泼水时的热闹与欢乐。
(设计理念:理解了人们盼望泼水节早些来到的那种急切的心情,学生也融入了进去,也很想快些泼水,在这时,请同学们看一段泼水时的现场录像,就好像是一剂催化剂,一下子把课堂气氛调动了起来,学生通过感官,直接的感受到了那种热闹与欢乐,并且急于把自己的这种心情通过朗读、交流或回答表达出来。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就急于再回到文本中学习课文,学起来就更加带劲了。学习中让学生抓重点字词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即学习了课文,又学习了学习的方法。)
7、师:小朋友们读的多有感情啊,作为奖励,老师请大家再来欣赏几张泼水时的图片,体会一下泼水时的场面。欣赏图片。
8、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参与进去和大家一起泼水呢?那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溶入到这快乐的气氛中去吧!开始泼水喽!
(设计理念:泼水节离学生比较遥远,无法从生活实际中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于是,当学生理解了课文,还停留在欢乐中时,再让学生欣赏图片,激起学生泼水的欲望,并创设情景,让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室里经历一下泼水时的场面,进行一次模拟,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达到了高潮,既加深了学生理解“灌”和“泼”这两种泼水的动作,又体验了泼水时的欢乐。)
9、师:刚刚老师被灌了一脖子水,还有小朋友追赶着我泼了一身水老师觉得可开心了,那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设计理念:经历了泼水节过程的孩子们一定有许多话说,借此机会让学生对它感兴趣的泼水的活动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时的孩子不仅想说也乐于去说。)
10、师: 为什么你们被泼了一身水,脸上却还笑眯眯的,不生气呢? 生回答。师:原来清水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欢乐,他还有象征意义呢!(板书:象征)清水象征着(出示:吉祥如意),还象征着(出示幸福),一起读读这两个词,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吉、祥、如、幸”这四个字?
11、小结:这是吉祥如意的水,幸福的水,傣族人民就是用这种独特的过节方式,表达着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向往,幸福和欢乐一起把第2小节读一遍吧!
六、学习第3小节
1、泼水是泼水节的重要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活动呢?请男生读第3小节。
2、泼水节还有哪些活动呢?放课件:师:大家拍起了象脚鼓,唱起了——歌,跳起了——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
3、师:原来泼水节的活动这么丰富多彩,如果你也在这欢度节日的人群中,你愿意早早的就回家吗?
4、师:所以人们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请女生再来读读这一小节,把人们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读出来。
(设计理念: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不仅了解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还看到了活动时的场面,学生看到了这么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加乐此不彼,怎会舍得离去?通过一个说话练习说出自己的感受,深刻体会人们“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的心情和原因。)
七、总结
1、同学们都不愿意离去啊!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这真是一个()的泼水节。(板书:欢乐的)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既练习了说话,又总结了全文。并板书点题,前后呼应。)
2、泼水节多么有趣啊!大家还沉浸在这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把课文齐读一遍吧!
3、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还随文认识了一些字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4、“互”这个字的笔顺需要大家注意,边读边书空,另外这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比较居中,第一横短,第二横长,这样,字才能写得稳。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描一遍。
八、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傣族泼水节的欢乐,其实我们国家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重要的节日,请小朋友下去广泛的查阅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九、板书
准备 欢乐的泼水节 场面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