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专题5.1意识的本质(测)(提升版)4教案
专题5.1 意识的本质
一、选择题(每题4分,10小题,总共40分)
1.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两个吉祥物分别代表了巴西的动物与植物。其中代表巴西动物吉祥物,有猫的灵性、猴子的敏捷以及鸟儿的优雅;植物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来自巴西热带雨林的植物,体现出桑巴国度的热情与奔放,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表明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链接纽带 C.人脑是客观事物产生的物质基础 D.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答案】A
2.有这样一段动画片:一个小女孩儿偷懒玩游戏,桌上玩偶大小的智能机器人替她写作业。终日抱着手机的女孩没有注意到,每做一次作业,机器人就长大一点,从站在桌上到坐到桌边,直到有一天,真人大小的机器人背起书包去上学,在她诡异的笑容前,女孩变成了玩偶。上述故事
①是对人工智能的负面效应的能动反思 ②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娱乐与学习的关系 ③如实地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④警告我们人工智能的智慧最终会超越人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动画片的最后,“女孩变成了玩偶”,这是借动画片表达了人们对人工智能负面效应的能动反思,①正确;动画片中小女孩只顾娱乐而不思学习最终酿成了苦果,这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娱乐与学习的关系,②正确;动画片中的故事是虚构的,并非如实地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③不选;人工智能的智慧不会超越人类,④不选。
【点睛】不管人工智能多么高级,它始终是人类制造并使用的。人工智能全面取代人、人工智能的智慧超越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3.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两个吉祥物分别代表了巴西的动物与植物。其中代表巴西动物吉祥物,有猫的灵性、猴子的敏捷以及鸟儿的优雅;植物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来自巴西热带雨林的植物,体现出桑巴国度的热情与奔放,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表明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链接纽带 C.人脑是客观事物产生的物质基础 D.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答案】A 1
4.据央视网报道,“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吃瓜群众”、“全是套路”等当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每个网络流行语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思考。这说明 A.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吃瓜群众”、“全是套路”等当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每个网络流行语都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思考。这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故C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意识的起源与作用。故排除B、D。
5.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有 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 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 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考生注意理解材料的主旨,利用好排除法即可。错觉属于意识,不具有物质性,故①错误;意识永远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故②错误;视错觉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错误判断和感知,这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故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6.下面漫画《各人心目中的“上帝”》的哲学寓意是()A.上帝也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 B.上帝纯粹是人心灵的主观产物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简单再现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D
7.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过,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规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观点错误。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排除。②④正确揭示了题干信息蕴涵的哲学道理,符合题意。考点:意识的形式
8.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得到的时间观念。这表明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②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④时空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观念的作用再大,对物质也不起决定作用,②观点错误。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农舍相关,体现了③④。考点:意识的来源
9.画作之道,在于心装天地,唯有如此,才能绘这世上之物,笔下之物才能拥有天地灵气。这一画作之道精妙地点出了笔下之物所拥有天地灵气
A.依赖于画家的天赋与灵感 B.在于画家具有复制天地万物的经验 C.是画家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是画家心灵的自然外化和表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不依赖于画家的天赋与灵感,A说法错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B说法错误,错在复制,C正确且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其内容是客观的,说是画家心灵的自然外化和表现,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0.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1题,20分)
11.人们点燃了烽火,烽火的形态和颜色由光子作为媒介向空间传播,被人的眼睛接收,视觉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转换为生物电讯号,由体内神经通道输送到人的大脑,然后,大脑对烽火的形态和颜色进行存储、记忆、识别、联想、比较、重组、构建和创造,这一过程就是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人脑能对信息进行识别、联想和比较,从烽火的影象可以联想到敌人来了,从敌人来了可以想象到战争的状况。所以,接收烽火影象信息的人做出敌人来了的判断,由意识支配和指导人体活动,向同伴发出信息,准备应敌。这一过程就是事物状况通过人的大脑处理形成意识的过程。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意识形成过程的正确认识。
【答案】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生理机能)②意识的形成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③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从意识的产生过程来看,客观存在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考点:意识的形成
第二篇:高中政治 意识的本质教学设计
意识的本质
教学目标:
1、识记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2、理解意识的内涵。
3、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以及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观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而不是意识。那么,什么是意识?我们这一节课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展示材料)辩论: 高等动物有没有意识?(正方反方)
(二)进行新课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35页探究框题内容,讨论问题: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映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 “铁生锈”,“岩石的风化”,“水滴石穿”,“葵花向日”,“狗的条件反射”。
教师点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一思维着的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35页探究框题内容,并讨论所提问题: 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映?
教师活动:展示图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 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教师点评:动物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本能行为,不会自发的发展为意识,它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自然界的进化”,“动物不会思考问题”,“劳动工具的进步”。教师点评: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一一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一一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师归纳: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36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1)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超过人脑?
(2)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达到人脑的水平?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 “人脑的结构” “人脑的功能”: 教师点评:意识的产生与人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一一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 动物能否“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为什么?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条件反射”。
教师点评: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
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学生活动:有了人脑是不是一定就有意识?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 “狼孩” 教师点评:有了人脑不一定就有意识? 教师归纳: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36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回答所提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 “意识的形成”,“宗教观念的形成”,“鬼神观念的形成”。
教师点评:意识的产生不仅与人脑有关,与客观对象也存在密切关系,没有客观对象人脑就无所反映。
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一一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教师活动:展示图片: “狼孩”,“铁面人”。教师点评: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教材第37页“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教师提示: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人有思想,有意识。
教师归纳:总之,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一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知道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明确了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第三篇:意识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必修4)
班级
班
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任课教师
课题
意识的本质
讲课时间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意识的本质;
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运用:结合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观点,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教学难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教学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物质性》,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那么世界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但是我们说整个世界,除了包括物质世界,还包括什么?还应该包括人的思维,也就是人的意识世界,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新课讲授】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活动探究一:书本第35页:(7分钟)
物质
反应形式
反应器官
举例
无机物
反应特性
物质
岩石风化
低等生物
刺激感应性
细胞膜
葵花向日
高等动物
感觉、心理
大脑
警犬缉毒
人
意识
人脑
苹果与万有引力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里,一切物质,不论是有没有生命的,都会有一些反应特性,比方说,像铁会生锈,岩石会风化,水滴石穿。还有低等生物会对外界的刺激所作出的应激反应,向日葵会向着太阳转,含羞草被碰到之后就会把叶子收起来,还有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它们和意识是什么关系?没有这些反应特性和反应形式,意识能不能产生呢? 给5分钟时间分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反应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这是一个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没有前面的环节,那么后面的环节就不会有了。换句话说,前面的环节是后面环节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而生物的反应形式,包括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和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因此,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意识可以说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那么是什么使得人类意识和动物的心理区分开来呢?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活动探究。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活动探究:狼孩有意识吗?(7分钟)
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并捕获了两个狼孩,她们进孤儿院时,具有狼的特征,每天晚上,隔一定时间就要像狼一样嚎叫,专吃生肉;喜欢啃骨头,用舌头舔水,没有感情,只知道饥饿的时候觅食,饱的时候就休息,昼睡夜出,靠四肢行走。
讨论:
1、狼孩有没有意识?说说你们的看法。
2、为什么狼孩没有意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实践,所以不能产生意识。
(1)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人类是群居动物,劳动也是要合作的,这就需要交流,交流的就需要语言?随着人类的劳动越来越复杂,人类的交流渐渐从像动物那样简单的鸣叫声,发展成为有音节的语言,这就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而语言的产生,是人类能够用词语来概括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这就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刚才我们讲到了“狼孩”,那么会不会有“孩狼”呢?人类从小有狼抚养会变得跟狼一样,无法产生意识。那么,狼由人来抚养,会不会表现得像人一样,产生人类的意识呢。不会的,纯粹的动物心理是不会自发形成意识的。劳动和社会交往,使得人类和动物区分了开来,正是它使得人从猿猴进化成人,人脑也从动物脑进化成人脑,而人脑则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那么,人脑与动物的大脑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首先,从重量上看,人脑的重量远远超过了动物脑。其次,从构成来看,人类大脑皮层的面积远远超过了动物脑。动物脑在复杂性上是无法超过人脑的。这就决定了动物脑机能是无法赶上人脑的水平。
1、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反射,同学们在生物上已经学过了吧!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其中无条件反射,像狗看见吃的会流口水,人的膝跳反应,这些都是动物遗传的本能,跟后天的环境学习没有关系的。条件反射是由后天培养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比方说,人走路的时候看见石头就会条件反射地避开,这个我们叫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第二种条件反射是在语言的刺激下产生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像动物就不会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这是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的本质的。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电影啊?那喜不喜欢看外星人的电影呢?那你看过哪些外星人的电影呢?《火星人玩转地球》、《独立日》、《长江七号》等。看过了没?回忆一下里面的外星人形象,看看它们都像些什么?(5分钟)
这些外星人看起来不像是这个世界存在着的,但是我们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外星人形象其实都是取材于我们身边的客观事物的,然后加上电影制作人丰富的想象力,将客观存在的几个东西,融合起来,再扭曲一下,这样就成了一个外星人了。不管想象多么丰富,都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原型。这就像课本上,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所谓的神神鬼鬼,其实不过是在人的基础上,多画几个眼睛,多了几个头而已。看似天马行空,其实只是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之上加以想象的结果而已。如果没有了这些客观存在着的事物,这些外星人、神神鬼鬼的形象,就不会有,对吧?所以,我们说,意识的形成,除了需要我们的大脑之外,还需要我们身边客观存在的事物来做原材料。意识的形成过程其实很像一个生产的过程。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进入厂房,在设备里进行加工,然后生成产品。而客观存在的事物就是意识的原材料,然后这些原材料通过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作用于人的感官,人的感官将信息传输到我们的大脑,在人脑这个加工厂房和机器里面进行加工、改造,这样就形成了意识。因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映像)。如果没有客观存在,意识也就不能产生了,那就更不用说发展了。从内容来看,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这个“主观映像”的“主观”怎么理解呢?主要是指它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形式,也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由于社会地位、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实际经验以及生理素质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来看,意识也有对错之分。它不仅可能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真实的描摹,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但是,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像刚才提到的外星人形象,神鬼形象,都能够在客观世界找到原型。
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换句话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这就是意识的本质。这一句话记一下。【小结】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第二点,我们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也是意识加工的厂房和机器。
第四篇:高中政治必修4教案
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3)用史实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4)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将从生活中的哲学思想入手,体验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了解哲学概念,为开始全书的学习做好思想准备。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第一框题 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探究:(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3)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探究提示:(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问题,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智慧,看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这说明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2)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论断。◇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2名言)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答案:A 解析:引文的本义是说人们改变自然界的程度决定人们的智力程度,即说明哲学来源于实践,即是实践决定认识。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补充: 哲学上说的世界: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前两者是客观世界,后者是主观世界。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 ◇课堂探究:(1)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2)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3)你现在经常思考哪些问题?为什么? ◇探究提示:
(1)一般人在童年时代都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体会。(2)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进发出哲学的火花。
(3)此题非常开放,要根据每个同学具体的情况来探讨。
3、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3名言)“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答案:B 解析:A、D两项说法有误,C项不能反映题意。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
◇课堂探究:(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1)第一个同学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第二个同学运用了创造性思维。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2)思维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课堂练习:哲学的本义是指()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哲学的任务:
◇课堂探究:(1)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2)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探究提示:(1)懂得具体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哲学观念,可以使人变得更加智慧,可以充分地享受快乐。
(2)因为哲学可以使人们找到光明,在人生道路上点起希望的明灯,从而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哲学的功能上看,哲学作为世界观得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在这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5名言)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句话主要是强调()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
答案:C解析:引文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A、B两项不能表达哲学的作用。D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第二框题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课堂探究: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提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1、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课堂练习:哲学()A、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就是世界观
C、都是正确的 D、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答案:D 解析: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C两项认为哲学是科学的、正确的不妥。B项把哲学与世界观等同了,是错误的。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2)二者的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 都是整个世界。世界现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课堂练习: 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D、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答案:B 解析: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而不只是自然界,A项排除。世界观不一定是科学的,C项可排除。世界观人人都有,D项排除。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课堂探究:(1)、上述具有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在做人做事上有什么不同?你赞同 哪些人的做法?(2)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世界观同时为人们提供方法论指导,具有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往往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式。上面列举的四种人的做法,第二、三种是可取的。
(2)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反映着人的思想观念。(1)什么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课堂探究: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体现出哲学思维的什么特点? ◇探究提示:哲学是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综合出事物共同的本质。
1、具体知识的内容
自然知识 物理、化学、生物等 具体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文艺、伦理、政治等
思维知识 心理学、逻辑学等 ◇课堂练习:具体知识不包括()A、自然科学知识 C、思维科学知识 B、社会科学知识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答案:D 解析:注意此题的关键字“不”,此题为反向选择题。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课堂探究:(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探究提示:(1)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枯萎。(2)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课堂探究:(1)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还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吗?(2)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1)唯物主义世界观推动了他的科学研究,唯心主义世界观阻碍了他的研究工作。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是不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的。
(2)牛顿工作的得失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否则,科学研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本课小结:在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本课解决了一个核心问题——哲学的概念。从知识逻辑上讲,围绕哲学概念,主要讲了三个关系: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3)区分主观唯心 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五篇:《意识的本质》教案_1
《意识的本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能力目标):理解意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价值、情感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坚持之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
教学难点:意识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教学方法:讨论、谈话十故事式讲授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情境设计:人们曾说,夜有所梦,日有所思。我中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已过了上时间,还在睡觉,惊醒之后,看了时间,才1点40分,原来自已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做这样的梦,是因为我近来曾有过忘记上的经历,这几天又有其他的工作,心里一直挂着工作,是自已太过于紧张的缘故。同学们,你们也做过梦,你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吗?想解开梦的迷团吗?今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迷,学习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请阅读文,哪个同学来说说?分别引出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前提。这两点说明了什么问题?意在说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罗马科学家普林尼曾观察大象在月光下跳舞,最近泰国举行一系列大象比赛的活动,其中有投篮,画画,等,这些是否能说明大象也有意识?学生讨论。也许大象有自已的语言,只是我们人听不懂而已,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今后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留下问题让学生探究,可以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醒学生注意,意识的产生,是与人类同步的,那么人类是如何来的?同学们会说是劳动。说明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同学们还记得“狼孩”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使人的大脑机能得到了充分的完善。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同学们都学过生物,谁能说说人脑的构造,各个区域的功能是什么?如同学们不能记起或不能回答,老师可以简单介绍,如语言中枢管语言,运动中枢管运动,感觉中枢管感觉,视觉中枢管视觉。如某一区域受损,人就会有某一方面毛病。
最近有个例子,说有一个人由于工作压力太大,他控制不住自已每天神经的思索,把一颗钉子插进脑袋,如果不是抢救及时,他就没命了,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学会保护自已的大脑,不用脑过度,不经常“想入非非”。
动物也有大脑,谁能说说高等动物大脑与人脑的区别?意在说明人脑在重量、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由此同学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这几天天气变冷了,同学们知道要增添衣物,这种反应在生物学上叫什么?反射。
现在是第四节,同学们也许肚子已经在呱呱叫,这是一种什么反射活动?无条反射。简单介绍巴甫洛夫条操作反射实验。
同学们回家喂你家的宠物可简单了,只要敲一下铃,它就知道要“开饭”了。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只要听到学校的铃声,也会往外面跑。这叫什么反射?第一信号系统。
去年六月,我们学校芒果大丰收,学校为了防止个别贪吃同学摘果,在每颗芒果树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此树刚洒了农药,请同学们不要摘吃!假如学校有几只猴子,它们也会做到这样吗?为什么?这又叫做什么反射?第二信号系统。
可见,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简单说说什么是机能。)
是否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的产生?同学们讨论。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同学们都会画画,那你们画过鬼神?没有。但是有人画过,比如说西方人画上帝,同学们可知道像谁?对,像耶酥。
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已的上帝,是玉皇大帝,你们说玉皇大帝像谁?汉人。为什么耶酥像西方人,玉皇大帝像汉人,而不是反过来?因为以前西方人没见过汉人,汉人也没见过西方人,这说明现实中没有的东西,在你的大脑里是没有这个映象的,同学们能据我刚才的那个梦以及你曾经做过的梦,来理解它吗?所谓的映象就如前面是一面镜子,我手中的这个遥控器,在镜子里边有一个像(即映象)(做现场模拟),不同的是镜子里面的像是静止的、被动的,而我们的脑子里的像是活生生的、主动的,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已的理解,作出不同的反映,注意客观事物是内容,反映是形式。现实中的东西或者事物,同学们能说出这在哲学上是什么意思?对,叫客观存在。
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是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同学发言。
老师补充说明,如党的方针、思想、路线,同学们所学的那些定理、公理都属于正确意识,而宗教、鬼神、法轮功属于错误意识。
请同学们运用本有关知识说明鲁迅这段话。同学发言。
老师强调: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用专业的哲学术语就是主观映象,并再次回味刚才的现场模拟的结论)。并指导同学在书本上做笔记。
最后让同学们来小结,如老师引导,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从意识的内容或本质看,它是——。
从意识的产生看,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物质。那么,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如何?哪个同学能说说?
4、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堂练习。请同学们做练习册P30。
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种无止境的创新活动,只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可以找到鲜活教学素材;另外,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走近社会现实,符合学生认知能力;最后,教学是双向活动,要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以达到双赢效果。
附:、关于狼孩和王子的故事。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一队猎人进山,发现并捕获了两个与狼嬉戏相处的小孩,交给了当地米德纳布尔孤儿院院长辛格大主教,辛格给他们分别命名:卡玛拉和亚玛拉,大的约8岁,小的只有两岁,她们进孤儿院时,具有狼的特征,每天晚上,隔一定时间就要像狼一样嚎叫,专吃生肉;喜欢啃骨头,用舌头舔水,没有感情,饥饿时找食,饱时就休息,昼睡夜出,靠四肢行走,小的亚玛拉过了一年就死了,大的卡玛拉在别人搀扶了站起来,教她独自站立竟用了四年的时间;学习语音成效更小,7年后才会四五十个词并勉强学会几句话,1929年死于尿毒症,年约17岁,但智力只及一般三四岁的孩子。
无独有偶,据记载,19世纪初,某国有个王子幼年时被人绑架,囚禁在一间直不起身的黑屋子里直到17岁被释放,从未接触过人后来虽然经宫廷老师尽心尽力的教育,智力还不及常人,死后解剖,发现他的脑沟很简单,大脑甚至没有覆盖小脑,连类人猿还都不如。
2、巴甫洛夫注意到,没有喂食时,狗看见喂养者或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胃液和唾液。巴甫洛夫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在喂食之前先出现“铃声”刺激,铃声结束以后,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或称自然反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可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反射”,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的“条刺激”。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铃声、红灯等),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后人称这种反射为经典性条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