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以欧洲为中心叙述了二战前夕、二战初期、二战的扩大三个阶段的历史。在二战前夕,德国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过程中,英、法帝国主义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办法,企图推动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1939年9月,二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全面爆发。由于绥靖政策的影响,在希特勒闪电战的攻击下,12个欧洲国家被法西斯德国侵占、控制。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在卫国战争中,苏联军民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慕尼黑会议及其后果;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不列颠之战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使学生认识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不光彩行为。②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3.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二战初期战争的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慕尼黑会议;法国的溃败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战争性质的复杂性。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提问:1938年以前,德、意、日法西斯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是怎样对待这些侵略行为的?(学生回答略)由于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政策,致使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的世界性大战。这节课我们讲述二战的爆发和扩大第一课时。(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代表英、法、德、美、捷、波、苏)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那么二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可联系我们学过的历史,首先我们分析根本原因。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生: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经济方面:一战后英法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德国利用英、法、美矛盾,主要依靠美国的支持使经济恢复并再度超过英、法 政治方面:德、日较多的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当本国阶级矛盾激化时就抛弃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保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师:具体原因又有哪些呢?(启发学生分组讨论)
生:1).德、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使局部战争发展扩大为世界性大战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催化影响
3).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师:下面我们复习一下绥靖政策,其含义是什么?影响是什么?
生:含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大国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者,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维护自身利益妥协.退让的政策。
影响:纵容了侵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师:绥靖政策的表现又有哪些? 生:1931 1935 1936 1937 1938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意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日本全面侵华
慕尼黑阴谋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阴谋
二、慕尼黑会议(板书)
师:1938年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笼罩着欧洲。在没有受到抵制和制裁的情况下,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法西斯国家德、意南北连成了一片。接着,希特勒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欧洲的心脏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唆使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要求“自治”。苏台德区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北,这里山林密布,是防御德国的天然屏障。希特勒的目的是以“自治”为名,行占领之实,以便最终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不甘屈服,他们坚决抗敌的决心得到苏联的支持。捷政府一度动员,准备抵抗侵略。德国立刻宣布边境部队进入战备状态,进行军事恫吓。欧洲形势紧张起来。这时,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友英国和法国,却一再对捷施加压力,迫使它接受德国的要求。为了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英、法不惜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无怪捷总统贝奈斯说,我们没选择的余地,我们被抛弃了。
慕尼黑会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了。请学生看课本,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参加者和协定的内容
生:时间:1939年9月
地点:德国慕尼黑
参加国: 英、法、德、意
内容:会议讨论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问题,而捷政府的两位代表却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才被带到会议厅,接受判决。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不费一兵一卒夺取了苏台德区。张伯伦回到英国后,吹嘘“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师:慕尼黑协定的影响是什么?
生:1.姑息纵容了法西斯侵略 2.增强了德国经济军事实力 3.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4.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后转而“祸水西引”不利反法西斯同盟的尽早实现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苏联的祸水吸引中立自保政策,表现和影响有哪些? 生:表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东方战线
影响:积极:一定程度上粉碎了绥靖政策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进攻,赢得备战时间
消极:让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尴尬,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有损苏联社会主义大国风范,加速了二战爆发
师: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1939年3月,德军就开入了布拉格。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增强了军事和经济力量,北欧、东欧、巴尔干地区皆在其控制之下,二战的全面爆发迫在眉睫。
三、大战的全面爆发和初期阶段(板书)1.德军“闪击”波兰(板书)
师:德国吞并捷后,又向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它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于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英、法走投无路,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
英、法虽已对德宣战,但仍然企图怂恿德国在灭亡波兰后,进攻社会主义苏联。因此在西线出现了面对德国23个师的兵力,英法联军110个师躲在马奇诺防线背后按兵不动的“静坐战争”。波兰军队孤军苦战,终因弹尽援绝,20多天后华沙陷落,几天后波兰覆亡。大家思考原因是什么?
生:英法继续奉行绥靖政策,妄图把祸水引向苏联。2.德国占领西欧(板书)
师:提问、引导讨论:德国侵占波兰后的战略目标是向东还是向西?为什么?
生:德国侵占波兰后,集中力量对付英法集团。因为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夺的重点、掠夺的对象是殖民地,只有打败英法,希特勒才能获得所谓的生存空间。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首先“闪击”丹麦、挪威,接着侵入占领了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1940年5月13日,德军主力突破比利时与马奇诺防线之间的阿登天险,占领了色当要塞,马奇诺防线不攻自破。占领色当的德军一路向西,与从比利时南下的德军于5月26日将英法军队逼入敦刻尔克三角地带。(指导学生看彩图)在紧急关头,英法将33万军队运过海峡,而他们的武器装备几乎全部丢失了。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与此同时,占领色当的另一路德军南下,直逼巴黎。6月5日,德军向法国发动了总攻势。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出兵进攻法国南部。危机时刻,法国共产党提出全民皆兵武装巴黎的建议。而法国政府拒绝了法共建议,宣布巴黎为不设防的城市。6月14日德军兵不血刃占领巴黎。法国统治阶级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结果把法国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坚持抵抗德国侵略的戴高乐将军流亡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3.不列颠之战(板书)
在挪威即将陷入德军之手时,张伯伦被迫辞职,丘吉尔上台标志着英国放弃绥靖政策。法国投降后,英国孤军作战,尝尽了多年来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苦果。为了取得制空权,1940年7月起,德国对英国展开了“空中闪击”战,每天出动几百甚至上千架飞机,对英国狂轰滥炸,史称不列颠之战。几个月里,英国陷入危险境地。丘吉尔坚持抵抗政策,领导人民沉着应战。10月间,希特勒密令取消入侵英国的计划。法西斯德国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4.德军侵入东南欧(板书)
希特勒在不列颠之战中不能取胜,就转移目标到巴尔干和地中海,以切断英国的远东航线。在德国的胁迫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相继加入了轴心国联盟。后来南斯拉夫发生了政变。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先后侵入并占领了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贴图:在挂图上将上述国家变成与德国一样的颜色)从1938年至1941年5月,希特勒侵占控制了欧洲14国,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下一步将发动争霸世界最狂妄的战争,进攻社会主义苏联。
3.(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1938年至1941年,以欧洲为中心的二战前夕、二战初期、二战的扩大三个阶段的历史。英法统治阶级纵容侵略,不仅葬送了捷克斯洛伐克,还使欧洲12国沦落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最终是自食恶果。在二战的演变中,究竟鹿死谁手,这是后面两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4.(布置作业)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二战的爆发和扩大(第一课时)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二、慕尼黑阴谋
1. 背景 2. 召开 3. 内容
4. 苏联的祸水吸引中立自保政策 三.二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1. 德军闪击波兰 2. 德国占领西欧 3. 不列颠之战 4. 德军侵入东南欧
教学反思: 我在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采用了分组讨论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二战中的大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再加以点拨。在这堂课中,我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在一战后20年又很快的爆发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二战的性质与一战相比有什么不同?(3)二战结果及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同时也锻炼了能力。课后我对这一节课进行了反思,我认为上好历史探究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信任学生,能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代劳。现在的历史教材对重要的历史事件的评价,教材上都有明确的的说法,一般不需要教师讲解,而让学生谈谈认识和理解就可以了。
二是要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和研究,这是探究课的关键。问题的设置既要符合教材的重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实际,还要联系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是要创设情境和氛围。探究历史问题需要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可采用语言描述、角色表演、视频展示等方法,另外教师还要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是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同学合作讨论。既要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认为: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第二篇: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教案
第三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德罗兰会议及对德作战方针的确定;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巴黎解放;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二战在欧洲结束;《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二战结束。2.思想教育目标:
①四次国际会议的作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反击“两个中国”、“台湾独立”的有力的国际性文件。
②苏斯„„和苏德战争的有利形势,促进了欧洲二战场的开辟。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能力培养目标:分析二战性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德日投降 2.难点:几次国际会议的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幻灯,录像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2.斯大林格勒战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导入新课] 面对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这样,二战到1942年初,就演变成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了。当战争进行到第四个年头时,也就是1942.7,苏德战场上发生了一次震憾世界的大会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此,二战就朝着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方向发展了,但世界人民要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还要进行浴血奋战和英勇的斗争。[讲授新课]
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背景:
1943年,战争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①斯大林格勒战胜利;②北非战役;③意大利投降;④太平洋战场,美军掌握了主动;⑤中国战场渡过了困难期)。很明显,1943年,战争的主动权都已转入到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手中,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反法西斯同盟的26国特别是英、美、苏、中四国在反法西斯侵略这一根本问题是一致的。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有矛盾,尤其是在战争胜利的形势下,同盟内部的矛便暴露出来,因此急面开会协商。如何加强合作,协同作战,并对战后一些重大问题发表意见。1943年冬,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德黑兰举行战争期间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史称德黑兰会议。2.德黑兰会议(1943冬)(板)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决议有哪些呢?(p105小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德黑兰会议前夕,罗、丘前往德黑兰的途中,在埃及的首都开罗与中国领导人蒋介石举行会议,史称开罗会议。3.开罗会议(板)
该会商讨了联合对日作战,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问题,并签署了《开罗宣言》。(p105引文)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宣言成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主要依据。日本投降后,根据《宣言》,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时,经英美商定,罗斯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盟军总司令,负责指挥霸王战役,开辟第二战场。
二、第二战场的开辟(板)
盟军为登陆,从1943年底就开始作认真准备,整个英国南部成了一座大兵营,选择何处作为登陆地点呢?盟军也费了一番脑筋,最后选择了德军防御最薄弱的诺曼底。1.诺曼底登陆(1944.6初)(板)
1944.6.6凌晨,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在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直升飞机的护舰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向诺曼底半岛进发了。当天,成功地抢占了五个大小不等的滩头,冲破了希特勒用来防御登陆部队进攻的“大西洋壁垒”。一个月里,登陆盟军超过100万人。这样,在西欧,就又开辟出了一个对德作战的战场——欧洲第二战场,德国在欧洲便陷入了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它的崩溃。
(录像片:冲破诺曼底防线24′)2.巴黎的解放(板)
(挂图:1944—1945欧战场形势)二战场开辟后,盟军节节推进,8.19占领了塞纳河西岸的芒特。这一天,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经过战斗,当天就解放了自己的首都。在艾森豪威尔的安排下,戴高乐领导的法国第二装甲师于8.25从巴黎西门、南门进入首都,由该师师长勒克菜尔将军接受了德国卫戍部队的投降。
接着,美英盟军继续大举东进,粉碎了德军的顽强抵抗,接近德境,(指图)与此同时,苏联红军也发动强大攻势,突入德境,乘胜前进,直趋柏林,德国被东西夹击,极端孤立,灭亡已为时不远了。
三、雅尔塔会议和法西斯德国投降(板)1.雅尔塔会议(板)
①背景:在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1945.2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丘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p107小一)②决议:(板)
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呢?(p107大
一、归纳)
会议后的两三个月内,美、英盟军在西线发动了一个强大的攻势,渡过莱茵河,向易北河挺进。与此同时,苏军也展开了强大攻势,迅速向西挺进。4.25苏军与盟军在易北河会师,整个德国战场被切成了南北两块。同一天,苏联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4.23苏军冲破了希特勒在柏林构筑的三层防卫圈,攻进柏林市中心。2.攻克柏林和德军投降(板)
双方在柏林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苍战。经浴血奋战,终于在4.30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顶上。同一天,恶贯满盈的希特勒自杀了。(p107—108小三)5.2苏联攻克柏林。5.8德军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二战在欧洲结束了。
(问)轴心国有哪几个国家组成的?意大利是在哪一年投降的?(1943.9)。1945.5德国也投降了,只有日本帝国主义还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上拼死挣扎。
四、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板)
在当时的亚洲大陆上,中国解放区军民正在积极准备作最后一战;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经过三年浴血奋战,把太平洋上日本占领的各岛一一夺回。已面临灭顶之灾的日本法西斯,制订了所谓的最后“防御计划”,妄图保住日本本土和它奴役下的朝鲜。
为了巩固对法西斯德国的胜利和加速日本的灭亡,1945年7.8月间,苏、美、英三国在柏林附近波茨坦举行了战争期间的第三次首脑会议,即波茨坦会议,会议重申: 1.波茨坦公告(板)
雅尔塔会议精神,7月下旬,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问)《开罗》规定了什么条件?但日本居然对公告不理会,仍在负隅顽抗,直到8月初,仍没有投降的表示。8.6,8.9美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损失惨重。8.8苏向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的“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解放区战场展开了全面反攻,日本法西斯陷入绝境。8.14日本天皇在防空洞中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投降。8.15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投降书。(彩图24)日本战败投降由此载入史册,二战宣告结束。
(录像片:轰炸日本22′)2.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板)
二战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大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耀武扬威,煊赫一时,他们曾经控制了几乎整个资本主义欧洲大陆,占领整个亚洲,还入侵非洲,统治了8亿以上的人口,这么强大的势力为什么会失败呢? ①胜利的原因(板)
(学生回答后归纳:反侵略正义战争,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②意义:
法西斯国家被打败了,但他们带给人类的悲剧却是永远难忘的。这次大战把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卷进去,大战中伤亡了9000万人,军费和经济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0万亿美元。但世界人民最终还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打败了三个帝国主义大国,制止了法西斯逆流,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被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这些都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巩固小结] 二战后期,各国人民继续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而浴血奋战。同时,为了协调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同盟国先后召开了四次国际会议。(回忆:填表)这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协调了各国盟国的行动,经过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二战终于以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 2.德黑兰会议
二、第二战场的开辟 1.诺曼底登陆 2.巴黎的解放
三、雅尔塔会议和德投降 1.雅尔塔会议
2.攻克柏林,法国投降
四、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 1.《波茨坦公告》 2.日本投降
3.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七):作业
第三篇: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十怎么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眼股的胜利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转折点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步骤
1.导入:经济危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带来了世界性的灾难,让我们通过几张珍贵的老照片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惨况。
图片为1929年10月的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急剧下跌,引发全国银行倒闭,金融业者齐聚华尔街,史称黑色星期四。这场经济危机也无可避免的波及到德国等国家。如图,通货膨胀使得德国银行的储蓄状况迅速陷入恶化。
受此危机影响,德国的银行纷纷倒闭,对外贸易额锐减。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2.纳粹政权的建立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在整个德国陷入绝望时,他们不失时机的展开欺骗宣传活动,以美好的许诺,赢得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获得了垄断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
在政治危机十分严重的情况下,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与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并积极扩军备战,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纳粹党还解散取缔了除自身之外的所有政党,强化专政,镇压并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1933年五月的一个夜晚,德国柏林火光冲天,人声鼎沸,好像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但是人们定睛一看就会发现,往火堆中抛去的不是什么柴草等燃料,而是成千上万册精美的书籍,而指挥这次焚书的德国领导人居然欢呼:火光照亮了新时代!思考一下德国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小组讨论。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焚毁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3.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 在德国纳粹政权建立时,意大利和日本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专政。各国法西斯都做了哪些暴行呢?
德国希特勒在狱中口述的自传《我的奋斗》中,大肆宣扬种族主义,日耳曼人是优等种族,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在他执政期间,一步步加紧对犹太人的迫害,甚至掀起了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犹太人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并被限制行业,不得参军,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等等。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法西斯分子还对犹太人发动恐怖袭击,捣毁他们的住宅和商店,上图为满街碎裂的玻璃,史称水晶之夜,在法西斯的迫害下,大量犹太人被迫抛弃财产,逃离德国。
在意大利,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对埃塞俄比亚进行侵略,并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而同样面临着严重经济社会危机的日本法西斯早就对中国物产丰富的东北领土觊觎已久,1931年九月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东北,1937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日本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2月,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结果,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思考一下: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有何异同?
4.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还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地抵制和制裁。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当时的英法希望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1938年9月,德意日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订协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史称慕尼黑阴谋。
西方大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的侵略表示不满,但又惧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于是想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因此他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成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思考一下,这种政策的推行会有什么影响?
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5.战争的扩大和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再也无路可退,只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波兰军队进行了英勇抵抗,但没能挡住德军的进攻,不久后,波兰覆灭。
思考一下,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你能试着总结一下二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吗?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2.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3.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对二战爆发具有催化作用 4.法西斯专政和侵略、扩张时主要原因
5.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推行中立自保政策,苏联避战自保,客观上推动了大战的爆发
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1940年5月,英国首相丘吉尔上台,号召人民坚决抵抗法西斯。
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动侵略战争,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军英勇抵抗。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军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思考一下,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我认为不对,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日军已经对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进行侵略,所以说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第四篇:《第二次世界大战》底线精品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底线精品教案
高二历史组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二战中的基本史实,掌握“慕尼黑阴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雅尔塔会议及诺曼底登陆等等基本史实。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通过分析二战战场形势的变化,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要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珍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思想意识,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
⑴二战的爆发与扩大
⑵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的胜利 【教学难点】
⑴英美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转变。
⑵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⑶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教学设计】
⑴语言描述法 ⑵信息再现法 ⑶情感体验法
⑷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意大利诗人但丁在其《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像星星一样闪烁在《最后的幻想》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阴/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艺术的圣殿下,拙朴的历史让我们窥见了另一种光明,只不过这种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那低头一瞬的震撼。德国的疯狂,法国的窘迫,英国的投机,美国的善谋,苏联的城府„„无论是刺目的抑或是晦暗的,无论是壮美的抑或是丑陋的,都在历史无声的隐与显中喷薄而出。无论怎样地
时空跨越,那仰望之际的反思与低头一瞬的震撼,或抑是不该舍弃的。然而最不该舍弃的是和平,因为我们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由此自然进入新课。
学习新课:
一、背景(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2、30年代大危机对二战爆发起了催化的作用。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因此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欧洲策源地形成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
3、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4、英法推行绥靖政策(顶点《慕尼黑协定》),美国推行中立自保政策(西班牙内战不干涉政策),苏联避战自保(《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促进了大战的爆发。
二、经过
1、局部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 意埃战争(1935年)
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性质:西班牙内战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
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是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典型,被称为“小二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日本全面侵华:1937.7.7七七事变 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
德、日、意法西斯结盟:1936-1937年期间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名义结成同盟,2、战争的全面爆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二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标志、发展。1939年进攻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英国。不列颠之战:德国遭到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首次失败。投影显示:“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示意图”
3、战争的扩大:幻灯片显示法西斯国家扩张的线路,并用音响资料再现“莫斯科保卫战”和“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几个重要片段。
1941.6.22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标志
着“闪电战”的破产,极大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决心。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12.7。二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的结果。直接原因:美英等国宣布对日实行贸易禁运。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
1942年1月1日26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引导启迪学生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的重要意义。
4、战争的转折:借助多媒体影像资料为学生再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场景,深入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重要的转折点,另外,还要注意太平洋战场及北非战场的转折,意大利的投降之政治意义,三国同盟的开始瓦解。 三大转折性战役
1942—1943年。在二战的三大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盟军分别取得了扭转战局的决定性胜利。三次关键性战役:苏德战场:斯大林保卫战;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反法西斯同盟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最终取得胜利。
5、战争的胜利
诺曼底登陆:1944.6.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引导学生对照地图弄清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重点把握雅尔塔会议的内容及其意义。
德日投降时间:1945.5.8德国投降;1945.8.1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2,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二战正式结束。
日本投降的原因:主要由哪些因素促使其投降?哪个最为主要? 中国全面反攻(最主要作用):中国是抗日主战场,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最终拖垮了日军主力,没有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日,就没有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辉煌的胜利。 美国投放原子弹 苏联出兵东北
后两个非决定性因素,起加速作用。
引导启发学生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启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它们把战争强加给各国人民,遭到各国人民的反对,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们必然失败)。
(2)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3)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力量的联合。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人类的胜利,民主战胜专制,正义战胜邪恶。理性得到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纳粹残杀犹太人),联合国诞生。
改变世界格局:德意日法西斯被彻底打败;英法被削弱,美苏崛起;社会主义国家;殖民体系彻底瓦解;西欧衰落,世界重心转移。
二战期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原子弹——和平运用:核电厂。【学生分组讨论】:
二战的结果如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何意义?大战的性质及战争的影响?战争给与我们的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总结、评价讨论结果,并用多媒体给予供参考的答案。集体编制二战过程的大事年表,理清线索,做出二战课题的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讨论,并集体编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进行了有效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打破了过去的那种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很好的帮助他们理清线索,重温那段历史,更好的认识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牢牢树立“珍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思想意识。同时,对树立民族团结,共创和谐新疆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第五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案
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点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收集信息,整理相关资料,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开放和创新之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骤,经过广大军民浴血奋战才得以实现的。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和辩难,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张扬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习兴趣,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2、本课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三、教学媒介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导入:
《课本前言》叙述的是发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尾声的一个小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并以此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反映本课主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新课学习: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本框共有两个内容: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1、关于莫斯科战役:
首先通过世界地图反映二战的各大战场的具体位置增加感性认识,并回顾前面学习的有关欧洲战场的发展概况(1939年、1940年、1941年),按战争进程的时间顺序切入到本课要学习的第一框内容
出示材料并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内容首先了解莫斯科战役的基本情况,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莫斯科战役德军失败的原因以及该战役的历史意义。并对莫斯科战役的内容做简要的归纳》
2、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
通过地图讲解,德军虽然在莫斯科战役中失利,但仍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此后德军将重点放在了旨在夺取高加索地区的资源来补充自己并从南侧迂回包抄莫斯科的战略目的,而夺取斯大林格勒这个战略要地则是关键,由此引出本框的第二个内容——斯大林格勒战役
通过让学生阅读本框相关内容并结合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视频内容,思考并归纳: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原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概况?以及历史意义?
二、中途岛战役
首先回到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到太平洋战场的大体位置,并回顾前面学习的有关太平洋战场的基本史实(1940年、1941年),按时间顺序切入到本课的相关内容。
教师讲解并播放视频使学生了解中途岛战役的基本史实:美军为报复珍珠港事件,1942年4月用舰载飞机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日本举国震惊,为消除美国舰队的威胁,日本决定进攻美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中途岛,歼灭美海军舰队主力,以确保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动权。结果,美军以少胜多重创日本舰队,从而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本框中含有本课难点问题“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还涉及到军事专业较强的内容,为方便学生理解作适当的补充,并组织学生从美日双方的角度探究中途岛战役双方成败的原因。
三、阿拉曼战役
首先还是回到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到北非战场的地理位置,并回顾前面学习的有关该地区战场的基本史实(1940年、1941年、),按时间顺序导入本框,关于战争过程的叙述较为简单,可作一般性讲解即可,但教材对阿拉曼战役之重大意义介绍的比较简单,可介绍关于阿拉曼战役意义的不同观点,组织讨论,使学生领悟该战役的重大战略意义。
四、小结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是由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的转折战役构成,而非某一战场的单一战役所构成的。是由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的军民在各大战场上共同完成的,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姓 名: 陈晓明
时 间: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