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题

时间:2019-05-14 17:4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题》。

第一篇: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⑵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它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⑶英法美等国为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⑷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互相配合,还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二、绥靖政策:

1.实行的原因:

⑴英法在一战中其经济、军事受到了巨大的削弱,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

⑵ 试图通过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侵略者,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根本原因)

⑶ 英、法仇视社会主义苏联,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2.实行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初期

3.实行的主要国家: 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大国。

4.实行绥靖政策的事例:

⑴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 ⑵德国违犯《凡尔赛和约》,大肆扩军备战,并吞并奥地利,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⑶1938年,德意英法签定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交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⑷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宣而不战,按兵不动。

5.绥靖政策的影响:

⑴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⑵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⑶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6.慕尼黑阴谋:

背景:

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并吞并奥地利,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⑵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⑶英法两国希望乙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内容: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

影响:

⑴希特勒看清英法软弱可欺,得寸进尺,随后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并把矛头指向波兰;

⑵ 它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主要侵略活动 ⑴亚洲:日本于1931年开始侵略中国,⑵欧洲:德国于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四、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要过程(或问:二战爆发、扩大、转折、胜利的标

志性事件)①、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②、扩大:

⑴、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 ⑵、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③、转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④、胜利:

⑴、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

⑵、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五、二战全面进行过程:

1、二战的主要作战特点、突然袭击事例: ①、主要作战特点:闪击战、突然袭击战 ②、突然袭击事例: ⑴、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⑵、1940年四五月,德国突袭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北欧国家; ⑶、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 ⑷、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2、二战初期法西斯国家侵略得手的原因:

二战前,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致使二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3、促使日本最后投降的因素:

⑴、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最主要原因)⑵、美军于1945年8月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⑶、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4、二战主要战役: ⑴、莫斯科保卫战;⑵、阿拉曼战役;⑶、中途岛战役; ⑷、1940年百团大战;⑸、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⑹、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战;⑺、1945年,柏林战役。

5、二战主要战场:

⑴、亚洲战场: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日本 ⑵、西欧战场:开始为英法--德国,后来为英美--德国 ⑶、苏德战场:苏联--德国; ⑷、北非战场:英美—德意。

6、二战各国参战时间:

⑴中国:1931年9月;⑵英国:1939年9月;⑶法国:1939年9月; ⑷苏联:1941年6月;⑸美国:1941年12月

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建立原因:

⑴、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⑵、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逐渐联合起来。

2、促成事件: 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3、建立标志:

1942年1月,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4、带来影响:

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⑵、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间建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 大大增强;

⑶、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式,改变了力量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

5、雅尔塔会议: ①、背景: ⑴、1945年,美英军队和苏军攻入德国境内,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 ⑵、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②、时间、国家、人物: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③、内容: ⑴、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⑵、决定成立联合国;

⑶、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⑷苏联提出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租用旅顺等条件,美国同意。

④影响(评价):

⑴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步伐。⑵、消极因素: ①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 ②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

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⑵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①、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③、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④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⑤、战后逐渐形成的美苏争霸格局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①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②历史启迪: ⑴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⑵ 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⑶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⑷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⑸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⑹要对当今世界上仍然存在的法西斯残余势力和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复活、否认战争罪行以及右翼势力的抬头保持警惕。

十、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1)法西斯主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尽管它可以猖狂一时,但无法避免最终的失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穷兵黩武的侵略者自食恶果,法西斯头目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十一、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⑴ 第三世界国家为了争取独立与平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⑵ 各国人民之间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⑶ 各国人民要加强协商和对话来解决地区和民族冲突,警惕法西斯势力和军国主义思想的抬头。

综合题:

十二、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面对国际形势,世界各主要的政治势力各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⑴ 德意日法西斯集团:

① 二战全面爆发前疯狂扩军备战,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准备重新瓜分世界:日本侵略中国,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吞并奥地利;后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② 二战全面爆发及爆发后: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又突袭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北欧国家,1941年6月突袭苏联,日本则于1941年偷袭美国的珍珠港。法西斯的侵略导致世界大战战火不断扩大,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⑵ 英法美国家:

① 二战爆发前及二战爆发初期:英法美为维护自身利益,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出卖小国利益,策划慕尼黑阴谋,并企图将祸水东引,在二战爆发后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结果导致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并使自身也遭到了法西斯的侵略,如:法国被占,英国遭到长期的空袭,美国被日本偷袭。② 1940年至1941年以后:英国在丘吉尔上台后,坚决抵抗,美国则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对日宣战,并于1942年联合苏联等国家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为最终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苏联: ①二战前:苏联和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占领波兰东部;同时给反法西斯国家以援助。

②二战爆发后:德国突袭苏联以后,苏联坚决抗击德国的入侵,并与英美等国共同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⑷中国等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掀起反法西斯斗争,但是由于没有互相配合,不能制止二战的全面爆发,在二战爆发后,这些国家积极抗击侵略,成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试从战争原因、战争性质、战争特点、参战国家、进行战场、战争影响等方面对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1.根本原因相同: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2.战争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

3.战争特点:速战速决,闪击战、突袭战

4.参战国家:进行战场:

5.战争影响:

十四、简要叙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参战情况、地位和作用,并分析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有关决定和影响。

第二篇: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整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整理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2、影响:

⑴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⑵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 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 激化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矛盾

二、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B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其民族复仇情绪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

③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人民、军队、资产阶级广泛的支持。⑵建立:

①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②影响: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 A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B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 ②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了侵略,制造了一连串暗杀事件、加强了左右政局的能力。

⑵建立:①时间:1936年。

②标志: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受军部控制)③影响:推行对外扩张、对内独裁的政策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

3、对比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有何异同? ⑴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都有军事封建性的历史传统;

都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都有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⑵不同点:

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

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

三、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⑴原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于1935年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

⑵时间:1935年——1936年

⑶结果: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⑷失败原因:①意强大装备先进,准备充分,训练有素,埃弱小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极其落后。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

②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影响 ⒊西班牙内战

⑴背景:①西班牙人民阵线1936年在大选中获胜、成立共和国后,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打击法西斯势力。

②1936年佛朗哥等反动军官发动叛乱,内战开始。③德意全力援助叛军,公开进行武装干涉,使原来的内战变成了一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⑵时间:1936年——1939年。⑶各方政策和态度:①英、法等——“不干涉政策”,②苏联、国际纵队——国际援助。

⑷结果: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建立了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936年10月德意签订《德意志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1936年11月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加入,形成轴心国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四、走向世界大战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

⒈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⑴目的:①避免战争,保住既得利益 ②祸水东引。(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事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实行姑息纵容的政策。)

⑵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利己主义)⑶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⑷对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⑸表现:①对1931年日入侵中国,国联未真正制裁日本

②对意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只进行有限的制裁,美推行“中立”

③对德意入侵西班牙,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推行“中立”政策

④对德破坏《凡尔赛和约》听之任之1935年起,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吞并苏台德区。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⑤1938年制造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最顶峰 ⑹影响:

①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埃塞俄比亚亡国了,西班牙共和国政权被颠覆了,中国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②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③使许多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如苏联对英、法等国心存芥蒂,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历史教训:对法西斯的纵容只会助长法西斯的气焰,维持不了持久的和平,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

⑷内容:1939年8月,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互不使用武力;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向第三国提供任何援助;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意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⑸后果影响:①对苏联:A使其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B苏联靠牺牲东欧小国换取了自己暂时的和平,这是对法西斯势力的又一次绥靖,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C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苏联,使其未作充分的战前准备。

②对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二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 原因:

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 直接原因: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的的形成。过程:

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进行了法西斯的局部战争。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⒈全面爆发—— 时间:1939年9月

标志: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

⒉波兰溃败原因:①法西斯德国发动突袭:闪电战,军事力量强大。准备充分

②波军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布署失当并依赖英法

③英法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军奋战

④苏联趁火打劫,建立东方战线,入侵波兰 ⒊法国溃败原因:(1940年6月)

①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身士气低落,自食其果;军事理论落后:对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战术熟视无睹;对德进攻方向判断失误; ②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出其不意;单线作战

③意大利趁火打劫 ⒋敦刻尔克撤退:

1940年5月底6月初。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英法军队被困,后大部分撤回英国,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⒌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主要是空战,最终粉碎了德国的阴谋,10月间,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使其侵略计划首次受挫。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⒈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⑴原因:①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决定性的步骤;

②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 ③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

大的军事资源

⑵时间:1941年6月22日

⑶影响: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战争初期,德军进展顺利,到11月,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⑴原因:①侵占中国和东南亚是日本长期发以来的既定目标

②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一系列胜利刺激了日本的动野心

③欧洲战事正酣为其提供了大好机会

④1940年8月,日本公开提出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⑤1940—1941年,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美英等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直接原因),严重打击日本。美日矛盾激化

⑥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日本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看作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认为只有消灭这支舰队,才可放心大胆地南进 ⑵时间:1941年12月7日 ⑶影响:

日本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⑴原因: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②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促成 ⑵目的: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 ⑶过程:①1939年通过新的《中立法》

②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加强了

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③美英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④苏

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⑤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⑥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议定书三国开始联合行动。

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初,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⑷性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⑸意义:①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人力,物力)

②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协作、互相支援和配合,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⒈莫斯科战役:

⑴时间:1941年9月底-------第二年初。⑵结果: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⑶胜利原因:①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

②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

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⑷影响:消灭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破产了。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⒉斯大林格勒战役: ⑴原因:莫斯科战役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工业及石油产区,进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

⑵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⑶结果: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⑷胜利原因:①苏联守军进行殊死抵抗 ②巷战不利于德军先进武器作用的发挥 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④德军后援困难⑤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备战术 ⑸影响: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⒊中途岛战役:⑴原因:

1942年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东京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决定消灭太平洋舰队。

⑵时间:1942年6月

⑶结果:美国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损失惨重。

⑷胜利原因:

①战前美军成功地截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密码,察觉了日本的作战计划,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 ②日本分散了绝对优势兵力。战术陈旧,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错失战机。

⑸影响: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

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⒋阿拉曼战役:⑴时间:1942年秋。

⑵结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⑶胜利原因:

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 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⑷影响: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⒈瓜岛战役: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反攻,攻占瓜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到1945年初,收复了马岛和菲律宾,日军的海空主力基本被消灭。

⒉意大利投降: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在西北非两栖登陆,东西夹击德意军队,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降。北

非战场结束。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⒊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苏德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二战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普罗霍罗夫卡战役)

1944年苏军发动十次打击,收复了全部国土,并攻入东南欧。

⒋诺曼底战役:1944年6月6日,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盟军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法西斯的灭亡。

⒌开罗会议:⑴时间:1943年11月

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⑶地点:开罗。⑷内容:《开罗宣言》

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⑸意义:协同了三国对日作战。

⒍德黑兰会议:⑴时间:1943年11月。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⑷内容:①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

②会议还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⑸意义:协同了三国对德作战。

⒎雅尔塔会议:⑴时间:1945年2月。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⑷内容: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②准备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⑸意义: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大国初分了世界。⒏波茨坦会议:⑴时间:1945年夏。⑵参加者: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

⑷内容: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

②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⑸意义:加速了日本的灭亡。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⒈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造成的危害: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

在战争中丧生的人数约5 000万。直接军费消耗达1.1万亿美元,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举“纳粹残杀犹太”和“南京大屠杀”。⒉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

① 战争使人类理性得到张扬,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

② 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美苏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继续衰落(人教:已不复存在),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霸主); ③ 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④ 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

⒊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⑴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

⑵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

⑶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⑷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⑸处理好经济纠纷,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防止其引发战争

⑹落后就容易挨打,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第三篇: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2)1、2013年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到二战后东京审判时说:“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应该说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战时日本领导人“是根据联合国一侧战胜国判断被定罪”。这一说法 A.表明日本欲按自己的意图对二战作出总结

B.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企图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C.是在美国授意下否认侵略的一贯行为

D.深刻反思东京审判以换取国际社会对钓鱼岛问题的同情

2、读右图,纳粹德国控制下列区域的 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3、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声明:“(日本)执迷不悟……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声明发表的直接诱因是

A.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B.国共第二次合作已正式实现 C.太平洋战争爆发及美国参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4、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的是

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 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

D.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5、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回忆录中写道:“广播里的特别报道都在声嘶力竭地宣称接下来的法兰西战役是迫使宿敌归降的闪电战:鹿特丹、安特卫普、巴黎、大西洋海岸……就这样,我们地理课的内容随着国土的扩张而不断地扩充:接二连三,节节胜利。”由此可见 A.该作家当年的政治立场是反对法西斯国家扩张的 B.该回忆反映的是1940年德军在西线的战况

C.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二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德国地理教科书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6、二战前,希特勒有意散布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的叛变谣言,苏联以300万卢布买下了这份情报,只用几十分钟“审判”就宣布副部长死刑,12小时内八名苏军高级将领被处决,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以谣言杀人的目的。希特勒这一谋略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是 A、“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B、“不战而屈人之兵” C、“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D、“兵贵神速以制敌” 7、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敦促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实施预谋已久的战略配合,但日本最终也未能对苏宣战,其原因是

①日本打算坐收渔翁之利

②日本认为当务之急是南洋战场的开辟

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早已失败

④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力不从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图是一枚名为“同盟胜利”的纪念章。对其所含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同盟”指的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中、美、英、苏四国为“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C.“胜利”时代表中国的是南京国民政府 D.“34.9.2”指的是1934年9月2日

9、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1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美苏英中是四大核心国家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12.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A.西西里岛登陆战 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海战

13.1941年,希特勒骄 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像。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 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面的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 《榜样》,对作者作这幅漫画时的背景描述不对的是 A.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国 B.东南欧各国人民纷纷起义,打击德国侵略者 C.召开雅尔塔会议

D.召开波茨坦会议

15、结合二战相关知识,对右书所示战役(诺曼底战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战役是在雅尔塔会议决定的 ②该战役代号为“霸王行动” ③该战役发生在1943年6月,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 ④该战役使德国处于两线作战局面,加速其走向灭亡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D.“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17.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大国争霸之图显现

18.2011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 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 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②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③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④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赴俄罗斯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在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附近飞机失事身亡。坠机事件的发生使人们把更多关注波兰在二战中的历史。下列事 件中与卡廷惨案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可能是 A.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

B.阿拉曼战役

C.莫斯科战役

D.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材料一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8月13日签署大西洋宪章。8月14日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同年9月,苏联等国表示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法案在1941年3月11日生效,为第1776号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在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已在1940年通过与英国达成的基地租用协议,向英国及加拿大提供驱逐舰,以换取使用英国在西半球的基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当时世界局势走向所造成的影响。(9分)

(2)《大西洋宪章》和“租借法案”都发表在美国参加二战前夕,为什么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在道义和物质上不遗余力支援反法西斯国家?(6分)

【答案】(1)①美国和英国共同发表的《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不仅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战后的和平重建; ②美国对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加速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

③美国在反法西斯的过程中攫取的一系列权益,有利于美国战后取得世界的领导地位。(共9分)

(2)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②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在二战中必然选择站在民主国家的立场; ③美国在支援反法西斯国家过程中可乘机攫取国家利益。(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

第四篇:第二次世界大战 测试题

第八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结构

一、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最高峰。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其他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战争的欧亚策源地形成;英法对德意日的侵略实施纵然政策。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战火扩大:北欧、西欧、灭亡法国——袭击不列颠(1940年,英国)——突袭苏联(1942年6月,规模进一步扩大)——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4、反法西斯斗争:

(1)1942年初,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2)政治上: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3)军事上: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盟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5、结束:欧洲战场:1945年5月,德国投降。太平洋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

6:影响:(1)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

基础巩固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A、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2、德国进攻波兰前,英国首相张伯伦一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国比作为一个主权国更有利于英国”的主要依据是()

A、波兰被占领有利于德国进一步进攻苏联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波兰保持主权独立会打破欧洲的均势 D、帮助波兰会削弱英国实力

3、“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二战中丘吉尔的这句话表明()①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②法西斯国家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 ③英美要援助苏联

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逐渐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2005年5月9日,世界上6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齐聚莫斯科,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转折点是()

A、百团大战 B、斯大林隔了战役 C、珍珠港事件 D、诺曼底登陆

5、美国总统曾发表了“国耻日”的演说。这里所说的“国耻日”应该是()A、来客星顿的枪声 B、经济危机的爆发 C、珍珠港事件 D、朝鲜战争的失败

6、下列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决定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C、苏联答应在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彻底摧毁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①只要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该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8、二战爆发前,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是()①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 ②调整对德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 ③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攻苏 ④以守为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顶峰是()A、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采取纵容政策 B、慕尼黑阴谋

C、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 D、英法坐视波兰被德国灭亡 10、1940年罗斯福发表“炉边讲话”时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这个国家是指()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波兰

1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表明()

A、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建立合作关系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不如资本主义之间矛盾尖锐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消失 D、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始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敌人

12、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胡锦涛讲话

(1)材料中“那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2)材料中胡锦涛认为中、苏两个国家人民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请指出中、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例典型战役。

(3)“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时光飞逝,“那场战争”已过去了60年,但历史的伤痛教训不能忘怀。根据所学所感,写一句话。

13、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材料一 希特勒的译员施密特的回忆:“我不只一次地听到希特勒说过:在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也进军莱茵区,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可利用的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材料二 希特勒又说:“英国是我们的敌人,和英国人冲突,将是生死存亡的战争。我在慕尼黑领教过的人物都是不能打一场世界大战的人物,在最近几年,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 材料三 引自一位德国将领在战后纽伦堡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到1939年,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1939年,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抵抗这些国家的合力攻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以没有被击败,那只是因为,当我们经过波兰时,在西线与23个德军师对峙的将近110个师的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之故。”

(1)材料一中希特勒进军莱茵区意味着什么?他为什么紧张?(2)希特勒是怎样实施“先对付西方,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战略的?(3)材料二中所说的德国和英国的冲突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冲突?

(4)材料三中所言“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

14、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材料一 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

——《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丘吉尔的一生》

(1)材料一、二、三的历史背景是否相同?举例说明。(2)在上述材料中,丘吉尔对德国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在材料一、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

15、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材料一 “我对一个强大邻国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报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为了他而不顾牺牲一切地使大不列颠帝国卷入这场战争……”

——1938年张伯伦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的演说 材料三 “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和谈。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里、天空中与他们战斗到把一切敌人消灭为止。……任何反对纳粹主义的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我们将进一切力量帮助俄国人民。”

——1943年6月丘吉尔的讲话

(1)“强大邻国”和“小国”分别指那两个国家?张伯伦的言论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英国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英国的政策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4)从上述材料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5 BAABC 6—10 AABBB 11A

12、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2)中国: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苏联: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等。(3)日本投降。(4)远离战争,维护和平。

13、答:(1)希特勒已经撕毁《凡尔赛和约》;害怕英国的干预。(2)进攻波兰、北欧、西欧、灭亡法国、突袭英国之后与1941年突袭苏联。(3)带有争霸性质。(4)希望德国在灭亡波兰后进攻苏联;结果自食其果,英法先于苏联遭到德国的侵略。

14、答:(1)不同。材料一发生在一战前,理由有二,即“圣彼得堡”是沙俄时的地名;材料中显示了英法俄在谋求结盟(即三国协约);材料二是帝国主义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干涉时期,因为有“前俄罗斯帝国”的称号和“政治问题”、“军事远征”等信号。材料三是二战时期,因为时间是在1941年。

(2)“一战”前,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为战胜德国,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协调与法、俄的利害冲突,谋求与法俄结盟;“一战”后初期,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英国试图利用德国去遏制苏俄;“二战”爆发后,英德再次成为交战对手,丘吉尔认为只有联合才能取胜,战胜德国法西斯。(3)材料一中称沙俄为“魔王”是因为沙俄一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争夺巴尔干地区、中东和远东地区的角逐中是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材料三中称苏联为“魔王”是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社会制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4)外交政策是始终以英国的利益为转移。

15、答:(1)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纵容德国侵略的政策(绥靖政策)。(2)由纵容侵略到坚决抵抗。(3)支援苏联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因为法西斯德国成为英国、苏联的共同敌人,只有联合苏联才能打败法西斯,才能维护英国的利益。(4)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决不能姑息、纵容,要坚决抵抗。

第五篇: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观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大国的崛起实际意味着国际格局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试述一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表现。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2)为改变旧的国际格局,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3)举例说明美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外政策的主要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哪些相同结果?

(4)各国外交政策的适时调整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共性规律?(4分)

2.史学界一般认为,英国奉行的绥靖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而且得到了法国和美国等主要国家的追随或支持,直到英、法对德宣战后仍一度对它抱有某种幻想;绥靖政策的教训不仅对于曾经推行过它的人来说是深刻的,而且使世界人民在经历了空前灾难后,懂得了在侵略势力面前应当如何捍卫和平的真理。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简要论证你的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材料二伊斯克日记中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了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乘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俄采取了租借法案。”

材料三在1941年8月.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太平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其内容应当有:“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序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对此的反应是:“他(指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西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为我在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人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哪些国家?罗斯福这个口号表明了什么立场?

(2)材料三中,丘吉尔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

(3)据材料一、二、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什么策略?美国采取这种策略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哈里曼就罗斯福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意图向国会作证时说:“存在的最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那时苏联人就能轻而易举地以‘公众要求’为口实,建立满洲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了。罗斯福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行动,限制苏联在东方的扩张和取得苏联对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支持。

——摘自《美国第82届国会关于

远东军事形势听证会》

材料二1945年2月10日,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罗斯福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11日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本。其条件为: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

——摘自《国际条约集》(1945-1947)

材料三苏联本身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摘自《国际条约集》(1945-1949)

回答:

(1)据材料一,美国要求苏联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苏联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表明了什么问题?

5、材料一:本宣言签字国对于„„称为大西洋宪章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

──1942年1月《华盛顿宣言》

材料二: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全盘成功,但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

──摘自1942年4月罗斯福致丘吉尔的信

材料三: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无法在这方面作出许诺。──摘自1942年5日丘吉尔致苏联政府《备忘录》

材料四: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第二战场的最有利的条件。

──1942年8月斯大林致英国政府《备忘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的主张和战略意图,会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2)对于1942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丘吉尔是什么态度?目的何在?(3分)

(3)材料四斯大林所说的“最有利条件”是什么?(2分)

(4)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人谁的说法符合材料一的精神,谁的说法不符合?为什么?(4分)

6.(09年天津卷)13.(16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分)

7.(09年山东卷)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最空上看到条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2分)“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2分)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2分)这一行动有何意义?(4分)

8.(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在美国征服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只是,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9分)

9.(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8分)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7分)

1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 明图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

(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8分)

1.(1)表现: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始动摇,日本取得东亚霸权,美国国际地位提高,最终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原因:欧洲列强实力削弱,美国和日本实力增强。(8分)(2)德国:扩充军队,进入莱茵军事区,撕毁《凡尔赛和约》;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侵占苏台德地区;吞并奥地利;突袭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8分)

(3)变化:由“中立”到参与并领导反法西斯战争,与苏联两分天下,推行霸权政策。结果,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4分)

(4)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政策,各大国都是根据自身的实力提出利益要求,并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4分)

2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根源在于其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和反共政策。法国追随英国,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以及慕尼黑会议上与英国共同推行该政策;美国表面上实行了“中立”政策,实际上有利于法西斯侵略,因此,它同样执行了纵容侵略的政策。它们的幻想表现在二战初期的“奇怪战争”、“静坐战争”等方面。实行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玩火自焚,只有世界各国联合起来,用正义武装来捍卫和平,3答案:

(1)英国等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表明美国要向这些国家提供武器等援助。

(2)让美国维护英国利益,向日本施加压力,并冒与日本作战的风险。罗斯福不愿为英国利益而战。

(3)尽量避免过早与法西斯国家交战,利用战争的机会发展经济,增加黄金储备,坐视各交战国互相削弱实力。维护美国的利益。

4答案:

(1)把苏军在远东的军事行动纳入美国制定的进攻日本的总战略的轨道,限制苏联在东方的扩张和取得苏联对国民党政府的支持。

(2)说明了强国为谋求妥协,不惜牺牲弱国利益,体现了大国霸权主义。

(3)表明罗斯福争得了苏联在政治上对蒋介石政府的支持,有利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5,(1)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东西夹击德国,减轻苏联压力,沉重打击德军,加速德国法西斯灭亡。(2分)(2)拖延甚至拒绝,目的在于让苏德双方在战场上互相削弱但有利于英国。(3分)(3)当时德国主力集中于苏德战场,在西线力量比较薄弱。(2分)

(4)罗斯福、斯大林的主张符合材料一的精神,丘吉尔的主张则不符合。因为前者符合《华盛顿共同宣言》中所规定的共同反对纳粹暴政,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原则,后者拒绝尽快开辟第二战场,违反了这个原则。(4分)

6.【答案】(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

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7.【答案】(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

战的被动局面;加决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 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得分)。

8.答案要点:

⑴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

⑵影响: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联合与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遏制社会主义的影响。

9.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

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

10.答案:(1)界线①: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

界线②:苏德分别侵入波兰,波兰亡国;苏德分占波兰。(7分)

(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大国决定欧洲边界变更;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8分)

下载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范文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慕尼黑阴谋导致利益被牺牲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第......

    《第二次世界大战》底线精品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底线精品教案 高二历史组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二战中的基本史实,掌握“慕尼黑阴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雅尔塔会议及诺曼底登陆等等基......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读后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读后感 跟随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的一次旅行——题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作者李德·哈特用极其严谨的笔墨描绘出二战的壮观景象。令我感触最......

    第二次世界大战设计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学习的具体要求是:(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教案

    第三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德罗兰会议及对德作战方针的确定;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巴黎解放;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 摘要: 因为珍爱和平,所以回首战争。回顾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无论在战争初期还是在战争将要结尾之时,都有太多经典斗争值得描......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总结)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 主要原因;生产和市场之间的......

    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十怎么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 2.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