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904048导弹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导弹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04048 课程中文名称:导弹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and Design of Missile Servo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开课学期:7 总学时: 32(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总学分:2
二、课程目的
导弹伺服系统是导弹控制系统和稳定回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元件等基础知识,掌握伺服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掌握导弹上电动舵机、液压舵机、气压舵机、发动机推力矢量机构以及导引头伺服机构的原理与设计,了解导弹伺服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掌握伺服系统的概念及导弹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2.掌握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与动态设计。
3.掌握导弹上的电动舵机、液压舵机以及气压舵机伺服机构的原理与设计。4.掌握发动机推力矢量机构工作原理。5.掌握电视导引头和红外导引头伺服机构原理。6.了解导弹伺服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论(2学时)
伺服系统的发展、基本组成;导弹执行元件及伺服系统基本组成。第二章
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8学时)
伺服系统设计概述;稳态设计包括负载的分析计算,执行元件的选择,检测装置的选择,信号转换电路的设计和选择等,动态设计包括动态设计原则,希望特性的绘制,补偿环节传递函数的获取,补偿装置的实现等。第三章
电动舵机伺服机构设计(6学时)
舵机及伺服机构组成;直接控制式电动伺服机构和间接控制式电动伺服机构设计原理。第四章
液压舵机伺服机构(4学时)
液压伺服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电液伺服阀的分析与设计。第五章
气动舵机伺服机构(2学时)气动舵机伺服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六章
发动机推力矢量机构(2学时)发动机推力矢量机构工作原理。
第七章
导引头伺服系统。(6学时)
导引头伺服系统组成:电视导引头伺服系统原理、组成和机构设计;红外导引头组成及伺服系统设计原理。
第八章
导弹伺服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2学时)
导弹伺服系统电磁兼容的解决方法,电气系统的电磁环境,电磁兼容设计。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研究性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
七、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元件、自动控制理论、制导与控制系统。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自编讲义《导弹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 主要参考资料:
[1] 张莉松,胡佑德,徐立新.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 刘胜.现代伺服系统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3] 潘荣霖.飞航导弹测高装置与伺服机构[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3.[4] 叶尧卿.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设计[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6.[5] 张万清.飞航导弹电视导引头[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4.[6] 丁兰芳.飞航导弹电气系统设计[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4.九、课程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撰写人签字:
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第二篇:《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le of steel structure 学
分:2.5学分
学
时:40学时
理论学时:40学时 教学对象:土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与CAD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和主要发展方向,掌握钢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进行钢结构基本构件及各种连接的设计,为继续学习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达到培养目标中关于本课程的要求。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着重钢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计算原理、构造方法、结构钢材的选用,具有独立钻研钢结构的比较巩固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1.钢结构课程的特点、任务 2.钢结构发展简史 3.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5.钢结构的发展
基本要求:
了解钢结构课程的特点与任务,掌握钢结构的特点,了解钢结构的应用与发展,熟悉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重
点:
掌握钢结构的特点,熟悉钢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难
点:
正确理解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熟悉钢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第二章
钢结构的材料(4学时)1.钢材的破坏形式 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3.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 4.钢材的疲劳 5.钢材的种类与选用 6.钢材的规格
基本要求: 了解钢材的破坏形式,掌握钢材的力学性能,熟悉影响钢材性能的各种因素,掌握钢材疲劳概念,熟悉钢材疲劳验算方法,熟悉建筑常用钢材的种类与选用,了解钢材的规格。
重
点:
掌握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熟悉影响钢材性能的各种因素。难
点:
掌握钢材疲劳概念,合理选择钢材。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8学时)1.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2.焊接连接方法和形式 3.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4.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5.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6.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7.高强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基本要求:
了解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及各种连接的特点,了解焊接连接方法和形式,掌握对接焊接连接的构造,熟悉其计算方法,了解角焊接连接的受力特点,掌握角焊接连接的构造和计算方法。了解焊接应力的产生,熟悉焊接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及减少焊接变形的措施。掌握螺栓连接的特点、工作性能、破坏机理和计算方法。
重
点:
掌握角焊缝连接的强度,掌握角焊缝连接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方法,掌握普通螺栓连接的破坏机理、强度及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螺栓内力计算方法,掌握高强螺栓连接的受力机理,掌握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的计算方法。
难
点:
正确应用角焊缝连接强度公式,掌握角焊缝连接在力矩等多种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方法,掌握普通螺栓连接在弯矩、及与轴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螺栓内力计算方法,准确理解高强螺栓连接的受力性能,掌握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
轴心受力构件(10学时)1.轴心受力构件的形式和应用 2.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3.轴心压杆的整体稳定 4.实腹式轴心压杆的局部稳定 5.轴心受压实腹式构件设计 6.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设计 7.轴心受压柱的柱头与柱脚
基本要求:
了解轴心受力构件的形式和应用,掌握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熟悉轴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轴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验算方法。掌握实腹式构件和格构式构件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熟悉柱头及柱脚构造,掌握轴压柱 脚设计计算和构造。
重
点:
掌握实腹式构件和格构式构件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准确理解弯扭屈曲换算长细比和格构式构件绕虚轴换算长细比概念。
难
点:
熟悉轴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理论,准确理解弯扭屈曲换算长细比和格构式构件绕虚轴换算长细比。
第五章
受弯构件(10学时)1.受弯构件的形式和应用 2.受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3.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4.受弯构件的局部稳定、腹板屈曲后强度和加劲肋构造 5.受弯构件设计 6.梁的拼接、主次梁连接
基本要求:
了解受弯构件的形式和应用,掌握受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熟悉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验算方法,了解腹板屈曲后强度,掌握工字型截面受弯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掌握受弯构件强度计算,熟悉梁的拼接、主次梁连接和支座构造。
重
点:
掌握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验算方法,掌握工字型截面受弯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难
点:
熟悉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基本理论,了解腹板屈曲后强度,掌握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验算方法。
第四章
拉弯和压弯构件(6学时)1.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形式和应用 2.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3.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4.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 5.压弯实腹式构件设计 6.压弯格构式构件设计 7.压弯构件柱脚设计
基本要求:
了解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形式和应用,掌握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熟悉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验算方法,掌握实腹式压弯构件和格构式压弯构件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掌握压弯构件设计方法,熟悉梁柱连接以及压弯柱脚的设计计算和构造。
重
点: 掌握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验算方法,掌握实腹式构件和格构式构件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
难
点:
熟悉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基本理论,掌握框架柱计算长度的确定。
参考教材:
1.魏明钟.钢结构(第二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沈祖炎,陈扬骥,陈以一.钢结构基本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 3.陈绍蕃,顾强.钢结构(上)钢结构基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丁阳.钢结构设计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
第三篇: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Steel Structure Course Design 课程编号:422009
学时数:1周 执笔者:梁靖波
学分数:
1编写日期:2005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总结。通过钢结构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钢结构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和受力特点,掌握钢结构的计算简图、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掌握钢结构的构造要求等。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综合应用钢结构的材料、连接和基本构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整体钢结构设计计算,并绘制钢结构施工图。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一)设计题目
某厂房跨度为21m或24m(由指导教师指定),总长90m,柱距6m,采用梯形钢屋架、1.5×6.0m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上铺泡沫混凝土保温层,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一毡二油隔气层;屋架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屋面坡度为i1:10。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无侵蚀性介质,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架下弦标高为18m;厂房内桥式吊车为2台150/30t(中级工作制),锻锤为2台5t。
其中保温层荷载、积灰荷载、屋架跨度和钢材种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由指导教师指定学生按其中的一种组合,独立完成钢屋架设计。
(二)计算书编写
1、确定屋架型式与尺寸;选择钢材及焊接材料,并明确提出对保证项目的要求;
2、进行屋盖支撑布置,按比例绘出屋架结构及支撑的布置图;
3、进行荷载汇集、杆件内力计算、内力组合,选择各杆件截面;
4、设计下弦节点、上弦节点、支座节点、屋脊节点及下弦中央节点等。
要求计算书内容要有系统地编排,字体要端正,表示要清楚,计算步骤明确,计算公式和数据来源应有依据,并应附有与设计有关的插图和说明。
(三)施工图绘制
绘制钢屋架施工图,其中包括屋架简图、屋架结构图、上下弦平面图、必要的剖面图和零件大样图、材料表和设计说明等。
要求图面清楚整洁,线条粗细分明,尺寸及标注齐全,符号及比例正确,构造合理,能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并与计算书一致。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式。
(一)集体辅导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指导方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设计步骤等;通过典型例题分析使学生对钢屋架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和受力特点有更深的了解,掌握屋盖体系中支撑体系的作用、布置和设计方法,掌握钢屋架计算简图、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方法等;重点讲清钢屋架的杆件设计、钢结构的连 接、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中的要点;介绍编写计算书及绘制施工图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和注意事项。
(二)个别辅导
指导学生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综合应用钢结构的材料、连接和基本构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整体钢结构的设计计算,独立完成设计内容。辅导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
(三)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写出课程设计计算书一份,绘制钢屋架施工图一至两张。围绕课程设计涉及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构造措施、图面布置、绘图深度以及表达方法等诸方面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深度、图纸和计算书质量、学习态度等给予评分。
评分按5级评分制确定,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钢结构设计原理》
张耀春主编
周绪红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钢结构基础》
陈绍蕃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
陈绍蕃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中国计划出版社 [5]《钢结构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建筑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选修课(基础限选课5)
《建筑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空间生成方法,具备空间尺度意识,掌握空间构成原理、构成要素与多种空间类型与形式。主要有现代主义建筑空间原理与形式,后现代主义与结构主义建筑空间艺术语言、中国古代建筑空间表现手法和现代景观园林的空间构成手法等。通过对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不同建筑空间的组成和设计基本原理,以及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的讲解,使学生能从专业的角度更全面准确的理解建筑的含义,明确建筑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内容、目的和要求,逐步培养学生从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意识出发,对建筑进行功能分析、空间组合,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在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具备一定的建筑方案设计能力。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教师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采用理论讲授、影像辅助教学、方案课题训练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建筑设计原理表现各类建筑空间,注重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创造,并加强学生的建筑设计制图和模型制作能力。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
年限:第二学年第三学期 学时:4×18 共72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章 建筑概论(2时)
教学要求:
一、二、了解建筑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建筑的分类和构成要素。理解建筑设计的历时起源和发展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
一、建筑的定义和特点和分类
二、建筑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建筑原理(4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幻灯,图片等优秀作品的 观摩学习,深入了解不同功能的建筑构造和构成原理。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和对实际工程的了解,加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掌握建筑设计的原则是本章的难点。教学内容:
一、建筑的构造原理
二、建筑的构成原理
三、建筑的设计原则
第三章 建筑的构思与设计方法(4学时)
教学要求:
一、了解建筑设计之前的基地环境和建筑功能的调研方法,通过实例调研,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本章的重点。
二、掌握建筑平面形态设计中的基本元素、流线组织和平面布局形式的分析是本章的重点。
三、通过实际方案的练习,掌握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设计的方法是本章的难点。教学内容: 建筑基地条件分析
不同类型建筑功能和技术要求分析 建筑的流线组织分析 建筑的基本元素分析 建筑的形态设计构思平面布局的形式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
第五章 建筑设计的空间组织和表达(2学时)
教学要求:
一、通过实际方案的练习,了解别墅空间的组织方式
二、掌握空间和空间序列的推敲手段
教学内容:
一、不同类型建筑的空间组织方式
二、空间序列
三、空间和空间序列的推敲手段
第六章 建筑的采光照明设计(2学时)
教学要求:
一、了解建筑室内外的采光照明设计要求。
二、通过实际方案的练习,掌握建筑室内外的采光照明设计方法,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
一、不同功能建筑室内的采光照明要求
二、不同功能建筑照明设计
第七章 建筑的造型和风格(2学时)
教学要求:
一、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观摩中外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了解建筑的不同风格流派和文化特征。
二、掌握不同风格建筑设计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以及表现技能。教学内容: 现代主义风格 古典风格 自然风格 高技术风格
第八章 设计实践(56学时)
教学要求:
一、熟练掌握建筑原理与设计的理论内容
二、理解和掌握别墅建筑设计步骤,并结合课题进行设计实践。
教学内容:
一、实习基地实践(12学时)
结合所学理论进行现场调研,考察一栋建筑物,绘出相应的平、立面示意图及透视,并对其设计、材料、风格等方面综合的做出评价,写出相应的考察报告。
二、课堂实践(24学时)
1.课题设计:任选一种类型的建筑,如别墅、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教学楼等做设计。要求完成建筑的整体设计,包括平面布置、建筑造型、内部空间,以及建筑庭院的环境设计,以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表达成果。2.草图构思 3.课堂方案讨论 4.方案细化
5.方案平、立、剖面图及详图、透视图的绘制
三、实验室实践(20学时)1.模型材料准备 2.模型制作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和结课作业及学生的课堂表现评定课程考核成绩。
(二)评分标准
91—100分:设计方案合理,具有独创性,符合区域性体系标准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无误,画面整洁美观。
81—90分: 基本达到上述要求。
71—80分: 对设计概念、表现手段有所了解,能够完成设计图要求,设计水平一般。
60—70分: 在老师引导下基本完成设计图要求及内容。
60分以下: 设计思路不清,效果明显较差,未达到上述基本要求。
(三)计分方法
多方面综合考察:平时课后作业情况占20%+结课作业情况70%+课堂表现1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二)参考书目
1.田学哲著,《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999年第二版
2.《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编著,《建筑设计资料集》(新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
3.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4.黄绳 著《建筑设计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注:本教学大纲使用范围: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方向使用。
教学大纲编写教研室:设计学院环艺系
第五篇: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范文模版)
《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大纲执笔人 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 必修 陈家庆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 大纲审核人
02C0573(56学时)/ 3 陈家庆
课程英文名称 适用专业 先修要求
Principle & Desig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环境工程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水污
染控制工程
一、课程基本目的:
1.使学生了解环保设备在环境保护领域科研、设计、运行、管理等环节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提高学生对当前环保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
2.使学生建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的宏观概念,掌握废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噪声防治等方面环保设备的原理与设计、运行与管理等基本知识。
3.使学生对国内外先进的环保工艺及其设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了解适合我国国情的常用工艺设备及其发展方向。
二、学习收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有以下的收获:
1.了解环保设备在环境保护科研、设计、运行、管理等环节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2.掌握废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噪声防治等方面环保设备的原理与设计、运行与管理等知识。
3.对国内外先进的环保工艺设备有大致了解,激发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愿望;能够设计一些典型的环保过程设备。
三、内容提要:
绪论
了解环保产业及环保设备的概念、分类,了解我国环保产业及环保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认识本课程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 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与设备
了解水处理物理分离过程的概念,理解各种物理分离过程的机理,重点掌握预处理设备(格栅、沉砂等)、重力沉降规律及其设备、浮力浮上法分离原理与设备、过滤分离机理及其设备设计、离心分离设备、离心分离及其设备的设计计算或选型方法。
第二章 化学法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了解化学法水处理过程的概念,理解各种化学法水处理过程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混凝设备、酸碱中和及其相关设备、氧化还原和消毒装置以及电解法技术与相关设备的类型或设计计算方法。
第三章 物化法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了解废水传质过程的概念及分类,理解各种传质过程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吹脱法与气提法、蒸发结晶冷冻及其设备设计、萃取原理及其设备设计、吸附装置、离子交换装置、膜分离技术与设备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四章 生化法废水处理过程与设备
复习生物降解的基本原理,了解废水生化法处理的概念及分类,理解各种生化处理方法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曝气原理与设备、活性污泥法新工艺专用设备、生物膜法废水处理过程与设备、厌氧法废水处理过程与设备、物脱氮除磷设备以及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的概念、类型或其设计方法。
第五章 污泥处理与处置设备 了解污泥的特性及其各种脱水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理解各种污泥脱水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适用范围,重点掌握刮(吸)排泥设备、污泥输送设备、污泥浓缩设备、污泥消化稳定设备、污泥机械脱水设备、污泥干化与焚烧设备的类型或其设计方法。
第六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设备
理解颗粒捕集所涉及到的力学基础理论,了解各种除尘设备的分类及其特点,重点掌握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的结构设计方法,了解除尘装置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与设备
了解各种气态污染物净化处理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重点掌握吸收法净化技术与设备、吸附法净化技术与设备、冷凝法净化技术与设备、燃烧设备、催化法净化技术与设备、燃烧法净化技术与设备以及气态污染物的其他净化技术的结构类型及其主要类型的设计方法。
第八章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设备
一般性地了解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存储设备、压实破碎设备、固体废物分选设备、固体废物焚烧系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设备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典型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第九章 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设备
一般性地了解振动与噪声基础、噪声污染控制设备、隔振与阻尼减振技术,理解低噪声设备设计技术。
第十章 污染控制工程系统配套设备设计
从系统配套的角度了解污染控制工程中所涉及的一些通用机械设备或零部件,对于水处理过程而言,重点掌握螺旋提升泵、单螺杆泵、蒸汽往复泵、离心泵等常用流体机械选型与工作原理;对于大气污染净化系统而言,重点掌握风机选型与工作原理,同时了解集气罩、气体输送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法。对于污染控制中所涉及的自动控制技术进行一般性介绍。
四、进度安排:
0.绪论 2学时 1.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与设备 8学时 2.化学法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4学时 3.物化法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4学时 4.生化法废水处理过程与设备 8学时 5.污泥处理与处置设备 8学时 6.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设备 8学时 7.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与设备 2学时 8.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 2学时 9.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设备 2学时 10.污染控制工程系统配套设备设计 8学时 合计 56学时
五、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每周讲授4学时。
六、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陈家庆 主编.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5年8月 参考书:
1.郑铭,陈万金等著.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及应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 2.蒋展鹏 主编.环境工程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编著.中国环境保护产业机械装备水平评价.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高廷耀, 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七、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理论考试相结合: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