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教案 完整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7:4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澳大利亚教案 完整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澳大利亚教案 完整说课稿》。

第一篇:澳大利亚教案 完整说课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时尚。那么今天呢,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外面的世界,先来看图,根据图猜一下我们要去哪里?

(分别展示袋鼠、悉尼歌剧院、牧羊、采矿图)看了这几张图片,现在同学们知道我们要学习哪个国家吗?澳大利亚!

现在来思考第一个问题,澳大利亚的位置是怎样的?结合手中的地图和屏幕中的图,思考一下,找位同学来回答„„

澳大利亚大致位于赤道以南,南纬10°~39°,东经113°~153°之间,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其中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温度带: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少部分位于温带)

海陆位置为:东部太平洋,西部印度洋,南北与亚洲和南极洲隔海相望,所以说澳大利亚四周都是海洋,海运非常便利。

澳大利亚独占整个大洋洲大陆,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大洋洲以及南半球最发达的国家。

(展示澳大利亚国徽)哪位同学知道,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答„„这是澳大利亚的国徽。现在,说一说在这个国徽里有哪些你认识的生物?答„„除了旁边两个大的生物之外,中间的位置还有伯劳鸟、黑天鹅和红狮子。植物主要有金合欢。接下来仔细看一下澳大利亚的生物,并说一下这个动物的名字是什么?

„„ „„

接下来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并结合屏幕中的文字,思考澳大利亚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数量多、特有性、原始性)……正是因为澳大利亚的生物具有以上特性,所以澳大利亚又被叫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那么澳大利亚的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性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组图,大约在6500万年前,由于板块漂移,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分离,大致来到了现在的位置。在之后的几千万年里,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与其他大陆完全分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澳大利亚,现在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澳大利亚大陆独处在南半球的海洋上已经有6500万年了,想一想这对澳大利亚的生物进化有什么影响?答„„

由于四周长期为茫茫海洋所包围,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之间几乎没有生物流动,加之没有大型肉食动物的存在,所以生物的进化非常缓慢,许多古老而原始的生物种类就被保存下来了。所以就形成了现在澳大利亚生物的特有性和原始性。

思考:南极大陆同样长期处于孤立状态,为什么没有澳大利亚那么多的特有生物呢? 南极大陆气候寒冷,不适宜生物生存。

现在来简单回顾一下刚才所学的内容。围绕“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首先学的是他的名称由来,主要是三个特性。分别是:原始性、独有性以及数量众多。然后就是对形成“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原因探讨,从位置入手,我们了解到澳大利亚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在这个位置上的澳大利亚由于长期与其他大陆分离,生物进化十分缓慢。

澳大利亚是个和动物非常有缘分的国家。现在同学们看,如果把澳大利亚的地图倒过来看,是不是非常像一只羊呢?其实,澳大利亚的地图不止向羊,澳大利亚本身也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为什么澳大利亚会有这么一个外号呢?我们来看这样一张图。

哪位同学来简单描述下两个表的内容?„„澳洲的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羊肉制品占世界产量的11%,除此之外,澳洲的羊毛和羊肉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因此“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个称号实至名归。

为什么澳大利亚的羊制品产量如此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澳洲养羊的自然条件。

首先从地形入手。找位同学来见说一下澳大利亚东中西地形有什么特点?„„西部„„中部„„东部„„总特点„„与北美洲地势类似

看完了地形,我们再来看一下澳洲的气候特点。根据气候图,说一下澳大利亚气候有什么特点„„(气候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热带沙漠气候面积最大。)

澳大利亚的年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递减。

我们都知道,羊是食草动物,主要吃青草,而青草多生长在水多并且地形比较平坦的地区。现在,结合我们刚刚分析的澳大利亚地形和降水的特点,说一下,如果你是牧场主你准备把羊养在哪里合适?为什么?这位同学说„„我们来看一下对不对。

北部并不是牧羊带,而是牧牛带,为什么呢?北部地区降水与南部地区相比,降水更多,更适宜牧牛的生活,而且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开阔。

东南部适合于养羊,现在来总结东南部养羊的条件是什么?

刚才有一个地方同学们没有说到,澳大利亚中部降水并不多,甚至比较干旱,为什么会有羊呢?

这里虽然降水少,可是这里的地下水很丰富。因为这里是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在这里,随便打一口井水源便会源源不断的流出,以供牲畜的引用。看一张实际中的牧羊们是如何饮水的。

来总结一下中部养羊业发达的原因:

现在继续读图,思考假如你是农场主你准备把小麦种在哪里?为什么? „„

在澳大利亚小麦和绵羊进行混合经营,那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是在当地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符合一个什么样的地理规律?因地制宜

那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还有哪些具体事例?(美国农业)

最后来欣赏一下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现在我们来学澳大利亚的第三框题,“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首先,观察图,思考问题:澳大利亚主要有哪些矿产?(有煤矿、石油、铁矿、铝土矿„„大量的矿产资源)。第二个问题铝土矿、煤矿、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铁:西部 煤:东部沿海 铝土:东北部

思考问题:在哪个地方建造钢铁企业?为什么? 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工业布局?(有科技、劳动力、市场„„)从图中只能看出澳洲资源种类多,可是种类多就适合建造钢铁厂吗?不然,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数量也很多。

可见,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十分多,简单了解一下,多到什么程度?

那么澳大利亚在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了采矿业,这又一次印证了经济发展要因地适宜。并且澳大利亚的采矿业非常发达,从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采矿机械化程度很高,生产效率很高。

刚才我们了解到澳大利亚的矿资源很丰富,那么既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为什么不叫“矿山上的国家”呢?而偏偏要叫“矿车上的国家”?

现在看这样一张表,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表中的内容是什么?(在2001~2008年澳大利亚的矿产品商品出口额的比重在逐年增加)。

澳大利亚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正是由于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所以澳大利亚也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资源丰富,非洲资源也很丰富,而且两国都是单一的商品经济国家,为什么澳大利亚发达而非洲落后?与澳大利亚相比,非洲的矿产资源利用有何不同?

„„

应该如何学习?

从刚才的学习中,了解到无论是羊毛羊肉牛肉及矿产品,出口量很大,为什么大量的资源被用来出口呢?先来看一张世界人口分布图。

从图中看澳大利亚人口与其他地区相比比较稀疏,而且呢中国人口为135人/平方千米,而澳洲为2.5人/平方千米,差了50多倍,因此澳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因此资源太多用不过来,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

澳大利亚人口少是所有的地方都少吗? 如果你去澳大利亚定居,那个地方最适合? „„

最后我们来学习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中部地区人口稀疏,那么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先来分析一下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的原因,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现在来分别看一下。再来看一下其他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概括成一句打油诗:赤道以南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国发达,中部平原水自流,动物古老不可怕。

第二篇:《澳大利亚》说课稿

《澳大利亚》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七节的内容。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较感兴趣于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心理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及重要城市;

(2)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生存原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 ,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3)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

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②发达的养羊业和工矿业;

③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①自流井的成因;

②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本课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在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目标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即“不协调——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二、说教法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为目的,采用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发现法、交流合作学习法、多媒体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法。注重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乐学”。

三、说学法

探究式学习法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课尝试将两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力图转变学生以往只是认真听讲、单独记忆、练习巩固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新知和发展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原则,我设计了五个主要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三)反馈练习;

(四)归纳小结,反馈提高;

(五)课后作业和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三章《走近国家》 第七节“澳大利亚”

一、拥有一个大陆

1、大洋洲的国家

2、主要城市:堪培拉、悉尼

二、低平的地形

1、西部——低矮高原(海拔200——1000米);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海拔低于200米);

3、东部——山地,大分水岭(海拔800——1000米)。

三、古老的动物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古老动物生存的原因:孤立的地理位置、无大型天敌、人类开发晚、人口稀疏

四、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铝土矿

2、蓬勃发展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铁矿石

煤矿

六、教学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的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分配比例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本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意在使学生经历探索、体验成功,增强学好地理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澳大利亚》说课稿2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基于这些理念,对“澳大利亚”一节我是这样处理的,在拟定课程目标后,重组教学内容,从网上搜索图片、设计并制作了“澳大利亚” 幻灯片课件 。为学生提供较完备的知识系统,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探究协作交流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澳大利亚”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形象的标题,如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就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需消化的知识容量大,新课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较多,所以如澳大利亚的城市、工业部门等只作简单介绍,而将重点放在独有动物的形成、探究其养羊业的分布以及矿产品的分布上,其目的是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弄懂。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并简单分析说明其特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通过阅读有关地图,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通过观察澳大利亚丰富而古老的动物物种特征,了解其进化缓慢的原因。通过阅读有关地图,学习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经济等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理解澳大利亚利用资源与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快速发展经济。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法和教法分析

在课前充分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采用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重要信息制作成学习课件。为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片,来获取地理知识。

(一)说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填写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二)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填:填写知识机构提纲,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四、部分教学程序设计:

①“袋鼠之乡”:主要内容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这个内容是澳大利亚在自然环境上与其他国家最大的差别。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图片入手,让学生对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为了较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此问题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利用大陆漂移的内容探究此问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具体见课件或教案),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逐步探究,从而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具体程序如下:首先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成就,简介其牧业的发展历史,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探究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养羊业的分布,引导学生借助地图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分别探究了解澳大利亚地形、气候特征对农牧业分布特点的影响 ,并引导学生分析自然条件与农牧业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从而对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有一定认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③ 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地形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容易得出结论:即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然后简单介绍澳大利亚的三大著名城市。

④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设计了 2 个活动,通过阅读材料和读图查找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了解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即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在完成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通过以上设计的活动 ,希望引起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澳大利亚》说课稿3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澳大利亚”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是学生在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内容。在教材的内容上,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极具特色的标题,例如“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这些标题当中隐含着澳大利亚重要的地理特征。这样一个标题设计既可以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二、说学情

在分析完教材之后,简单的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所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思维还不够宽泛,地理视野较窄,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所以针对以上的学生特点,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渡)。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澳大利亚古老物种以及物种独有性的原因。

2.知道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简要分析其与自然条件和农牧业生产、分布的关系。

3.结合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分析工矿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的理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条件和特点。

我的难点是:

体会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的理念。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目标,我采用合作探究式法、地图法、以及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整个教学过程(过渡)。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澳大利亚的风光录像,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探究渴望,同时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世界化石博物馆

1.位置特点

观察位置

通过给学生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学生读图得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古老的动植物

播放《悉尼野生动物园》视频并出示图文资料: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提问: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刚才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结合《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大陆漂移示意图》和补充材料分析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视频中获取地理信息。利用文字资料,让学生整体感知澳大利亚的古老生物。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探究其古老生物的形成原因。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察“颜”观“色”——看地形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1)澳大利亚有哪些地形单元?分布有什么特点?

(2)就地形而言,那些地区适合放牧?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图得到:

(1)澳大利亚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和山地。在分布上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平原地区、中部高原地区。

教师总结从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我们看到,大部分地区以绿色和浅褐色为主,而且颜色变化少,根据图例可知澳大利亚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平原和高原广阔,从地形方面考虑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那么除了地形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澳大利亚发展农业有利呢?

2.明眸慧眼——找气候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澳大利亚降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南北多,中部少。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东部、南部沿海地带气候相对湿润。东南部、西南部降水较多,利于农牧业发展,中部地区虽降水少,但地下水丰富,也适合畜牧业发展。所以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3.做一个精明的农场主——因地制宜

情境创设如果你是位澳大利亚牧场主,从地形、气候角度考虑,你会把牧场布局何处?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展示得到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了农牧业。

为巩固以上内容,我会向学生出示资料,展示澳大利亚三个牧羊带,学生通过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利用图文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展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让学生找找有哪些矿产资源,归纳总结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特点,读图说出煤矿和铁矿的分布特点及好处。

学生: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沿海分布,交通便利,便于出口。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澳大利亚矿产丰富,储量和产量都很大,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所以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再通过交流归纳,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归纳能力和思辨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我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同时这样设计也能够达到检测的效果。

作业: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对比悉尼奥运会成功举办,分析北京在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哪些优势和不足?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结课方式和作业,让学生思考本课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标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

七、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澳大利亚》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的内容。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澳大利亚》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的第四节,在这一课里,澳大利亚的历史常识、地理常识有机结合,从认识社会的角度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使学生通过了解澳大利亚来认识世界的多样性,这一课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经济发展特点和人口的分布。作为世界分区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教材归纳了三个框题进行表述,抓住了澳大利亚地理的主要特征。其知识结构如下:

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处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被太平洋与印度洋包围,孤立存在。

2)地理位置长期孤立,生物进化缓慢,故形成特有生物。

3)地势低平,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没有大型食肉野生动物,利于发展农牧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4)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农牧业产品大部分出口。

5)讨论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6)矿产资源丰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超过农牧业与工矿业。

7)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较感兴趣于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心理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及重要城市;

(2)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生存原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3)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②发达的养羊业和工矿业;

③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①自流井的成因;

②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4、教材处理

本节用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图片与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通过师生探讨,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进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农牧业生产与地形的关系,农牧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在第二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理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并强调虽然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与工矿业都很发达,然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已大大超过了农牧业与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的经济支柱。通过学生分析,师生共同总结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通过课件展示城市景观照片丰富教材,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说教法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为目的,采用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发现法、交流合作学习法、多媒体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法。注重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乐学”。

三、说学法

探究式学习法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课尝试将两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力图转变学生以往只是认真听讲、单独记忆、练习巩固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新知和发展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原则,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把教法和学法都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我设计了五个主要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三)反馈练习;

(四)归纳小结,反馈提高;

(五)课后作业和探究。

第三篇:澳大利亚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澳大利亚〉〉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内容。第八章 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 本章共四节,前三节选取了三个地区而本节则独具匠心个性鲜明地选取了一个国家---澳大利亚。在这个区域,面积最大,具有独占一个大陆、并孤悬海外、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等地理特点,所以文本选取《澳大利亚》为案例,个性鲜明、匠心独运。本节课总结第八章,引出西半球的国家(不再讲地区)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关于〈〈澳大利亚〉〉可讲的内容很多,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突出〈〈澳大利亚〉〉的独特之处,根据新课程的精神,确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有的生物,分析其生存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等地理信息说出澳大利亚农牧业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澳大利亚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并简单说明因果关系。(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与别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2)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3、教学重点:

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与生存原因的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4、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二、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1.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从感性认识入手,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探究协作

本节要探究两大问题;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动物?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让学生探究两大课题,主要采用旅游形式增强学生探究欲,紧扣学生思维,认知规律,利用课件、图片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及内在规律。同时尽量发挥同伴互助力量,使之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达标拓展

主要用一些填空、思考题达到知识反馈、拓展思维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

力求简洁,突出重点,理清思路

五、说创新点

整体以旅游为脉络,并配以角色模拟,在巩固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六、说教学效果

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说存在的问题

本节涉及的两大探究问题需学生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因此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仍需加强。

人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澳大利亚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七节的内容。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较感兴趣于有“挑战性”的任务等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心理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及重要城市;

(2)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生存原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3)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

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②发达的养羊业和工矿业;

③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①自流井的成因;

②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本课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在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目标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从而把学生引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 情景,即“不协调——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二、说教法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为目的,采用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相辅助教学等结合的多种教学法。注重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乐学”。

三、说学法

探究式学习法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课尝试将两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力图转变学生以往只是认真听讲、单独记忆、练习巩固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新知和发展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原则,我设计了五个主要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三)反馈练习;

(四)归纳小结,反馈提高;

(五)课后作业和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

问题

情境,引出

课题。

问题1:大家喜不喜欢旅游?都喜欢到什么地方去?

问题2:我这里有个神奇、美丽又富饶的国家,大家想不想去看看?(课件:澳大利亚风光视频片段)引入课题——《澳大利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它那绚丽的风光,开始我们的澳大利亚之旅吧!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对澳大利亚有个初步了解。

1、激发学生兴趣。

2、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探究渴望。

(二)新

假如有个同学想在暑假时去澳大利亚旅游,你来给他当导游,那么从地理的角度,你应该让他知道:

1、澳大利亚的位置在哪里?出发时衣服应带多少?应采用何种交通工具去?(了解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提供给学生大洋洲政区图和澳大利亚轮廓图。

2、澳大利亚的人口情况怎样?(总人口1918万人,总面积774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918万人/774万平方千米≈2.5人/平方千米——地广人稀)哪里是澳大利亚人口最集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课件: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没有 关系?(提醒学生阅读相关地图,课件:澳大利亚气候图。)

3、哪些城市最值得一游?(课件:堪培拉,悉尼风光及悉尼歌剧院)

4、回来时,你准备给家人带什么礼物?

学生分成8个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所给的地图、资料,解决问题,并派出各组代表来阐述。

人口集中东南沿海的原因:

1、气候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暧湿气候影响,温暖湿润;

2、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

3、历史和经济: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

通过学生当导游,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体现课改基本理念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家人带礼物,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平 的地

(课件:澳大利亚地形图),提问:在这张图上你都发现了澳大利亚的哪些信息?请根据图中的高度表绘制一张“澳大利亚大陆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

学生分组合作绘制地形剖面图,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并派代表谈谈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海拔:800——1000米);

通过图图转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学会互相合作的能力。

平的地

(课件:中部的大自流盆地——联系生活中的喷泉。)让学生做“井水自喷”的实验,并分析自流井的成因。(课件:“井水自喷”原因的视频。)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海拔小于200米);

3、西部——低矮高原(海拔:200——1000米)。

学生分组做“井水自喷”实验。(材料:U型橡皮管一根,水,针),实验分三种情况:皮管水平状、皮管向上拱、皮管向下弯曲。

小组讨论自流井的成因。

实验目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研究活动。

老的动

(课件:澳大利亚国徽图)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国徽图上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并告诉学生澳大利亚还有很多其它大陆没有的千奇百怪的生物,如鸭嘴兽、树袋熊、针鼹等(课件显示动物图片及资料:澳大利亚特有植物12000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它大洲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其中450种特有,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鼠动物150种,南极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所以澳大利亚素有“古生物博物馆”之称。)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生存的原因。(课件:大陆漂移动画,观察动画回答:

(1)澳大利亚大陆 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

(1)约在6500万年以前;

(2)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学习发现 地理问题,并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讲 授 新 课

⒋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课件:羊毛衫上的“100%澳毛”字样)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些羊毛衫全部是利用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澳大利亚现拥有近1.5亿只羊,大部分为美利奴细毛羊,美利奴细毛羊具有毛长、毛质好、产量高等优点,澳大利亚的羊毛出口量占世界市场近70%的份额,每年为澳大利亚创造280亿澳元的财富,被称为“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课件:“澳大利亚养羊业”视频及“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柱状图”。)

提问:能否从地形、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绵羊最多国家之一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

①草原肥美,分布广;

②地下水丰富;

③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

④羊群无天敌;

⑤挑选优良品种。

从生活引入,培养兴趣。让学生明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义。

坐在矿车的国家(课件: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有一位富商,听说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便有去澳大利亚投资的意向。假设你是澳方招商引资代表你将如何进行招商引资?请你参考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重点从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地区这些方面进行 介绍。(铝土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铁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小组讨论,每组选一名学生扮演澳方招商引资 代表,畅谈本组的见解。

强调角色体验,锻炼学生的胆量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思考题:

1、澳大利亚悉尼的房屋,哪一面朝阳?七月份到悉尼旅游,是否适宜游泳,为什么?

2、能不能将澳大利亚的草原开垦为耕地发展种植业?为什么?

3、如果澳大利亚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将对气候、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自由选题,答题,进行总评,选出优胜组。

1、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2、让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和可 持续发展 观点。

3、换角度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发散思维。

(四)课堂小结

迷人的澳大利亚之旅即将结束,在结束本次旅行之前,请你谈谈你的收获和感

受,以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谈感受,让学生再次感觉到地理知识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再一次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五)课后练习和探究

一、思考题:

1、古老特有的动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是什么?人类应如何保护?

2、从地形、气候、交通、历史的角度分析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二、小报告:

2000年悉尼奥运会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澳大利亚优美的环境,这也深深地打动了正在积极筹办奥运会的中国人。与悉尼相比,中国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在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哪些优势和不足?

学生写一篇地理探究小报告。(可合作)

1、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

2、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教育学生学习澳大利亚宗尚自然保护环境的做法。

五、说板书设计

第三章《走近国家》 第七节“澳大利亚”

一、拥有一个大陆

1、大洋洲的国家

2、主要城市:堪培拉、悉尼

二、低平的地形

1、西部——低矮高原(海拔200——1000米);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海拔低于200米);

3、东部——山地,大分水岭(海拔800——1000米)。

三、古老的动物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古老动物生存的原因:孤立的地理位置、无大型天敌、人类开发晚、人口稀疏

四、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牧业:重要的羊毛出口国——“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发达的农牧业

农业:重要的小麦出口

铝土矿

2、蓬勃发展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铁矿石

煤矿

六、教学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的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分配比例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本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意在使学生经历探索、体验成功,增强学好地理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第四篇: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 教案

【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目标】

1、利用资料说明为什么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教学重点】

1.探究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等。【教学准备】

有关澳大利亚的录像资料,实例图片,自制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进入新课:我自信 我能行

教师:展示课件1:澳大利亚的国徽。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袋鼠、鸸鹋

教师:展示课件2:澳大利亚的古老生物。澳大利亚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自然环境的特点,造就了它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下面我们一起到澳大利亚的国家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

学生:推荐4名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这4种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树熊。

教师:课件展示3:动物视频播放。教师:出示阅读材料:

师生共同感悟:澳大利亚不愧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合作探究:我参与 我快乐

探究解疑一:为什么澳大利亚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代表汇报)

教师:课件展示4: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学生:读图找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南半球、独自占有一个大陆、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等。

学生:自读“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的养羊史。教师:课件展示5:澳大利亚概况视频。

探究解疑二: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代表汇报)

教师:课件展示6:养羊业与地形的关系。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课件展示7:养羊业与气候的关系。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选择了自己的牧场址,而且学会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请来验证一下你的选址是否合适。

教师:课件展示8: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

学生:读图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四个不同农牧业区的分布,认识澳大利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牧业,因此农牧业一直在其经济中占居着重要地位。

教师:澳大利亚的养羊页视频。

三、收获之窗:我努力 我充实 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板书设计: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特有动物 澳

大利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位置: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 亚

气候:炎热

农物业区分布

地形

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上

种类繁多

东部:山地 中部:平原 西部:高原

四、火炼真金:我成功 我自豪

反馈检测:课后练习

1、澳大利亚特有的珍奇动物有()

A、斑马、长颈鹿

B、企鹅、大食蚁兽

C、袋鼠、鸭嘴兽

D、大象、犀牛

2、横穿澳大利亚中部的重要纬线()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纬60度纬线

3、澳大利亚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动物种类,其主要原因是()

A、澳大利亚大陆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自然条件比较单一

B、澳大利亚动物种类少,进化速度慢

C、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

D、地形复杂,崎岖不平

读75页地形图,回答:

4、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为________ ;中部为 _________ ;西部为_________。

第五篇:《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步骤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国徽上有两只动

物,中间一个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 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教师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发现标有“100%澳毛”字样,这些羊毛衫全部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还有毛线、皮衣等)小结引入: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让学生学习了解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后来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这种羊产毛量高,现在,澳大利亚大部分是这种羊)

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发展史,是由于自然环境适于绵羊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国的自然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

3、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1)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2)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3)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000米。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指导学生读图: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发展农业与牧业也不同)

4、出示气候图: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教师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气候图。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讨论分析其分布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中西部、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较干燥,适宜牧畜过冬和繁殖)。澳大利亚70%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

什么?(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些既适合于畜牧业又适合农业)

5、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看一段录像,了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6、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板书),主要的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其次牛肉、小麦出口也较多。

教师承转:澳大利亚不仅有发达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引入)。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布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铜矿:分布在东北部;还有金矿、石油、铝土矿、铅锌矿、锰矿、镍矿等等)

教师小结补充:澳大利亚确实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埋藏浅、质量优、储量大等特点。

2、教师强调:二战后澳大利亚利用丰富的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了采矿业、冶金业和机械制造业,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上的,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工矿业。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亚发达的服务业。目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同学们,你认为在服务方面可为中国的2008年的奥运会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教师提示:可以从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方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面积、人口与城市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1、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

2、教师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带,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3、教师承转:澳大利亚生物独特,面积、人口和城市又是怎样的特点? 提问: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是世界面积第六位的国家,其面积数是多少?(769万平方千米)

教师补充: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只有1875万人。同学们计算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大约2.5人/平方千米)

教师小结: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城市怎样分布的呢?(人口和城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东南沿海)找出主要的大城市(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尔本)。出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本国著名城市的图片。

教师播放有关著名城市的录像或VCD,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教师播放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景观,提醒学生为什么2000年的成功的绿色奥运会能在悉尼举行?(拥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迷人的沙滩,街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海鸥盘旋,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经典——悉尼歌剧院、悉尼塔、海港大桥等)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都有关系,下一节我们再详细分析。

5、谈谈你对澳大利亚的印象。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澳大利亚

一、世界化石博物馆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发达的农牧业

四、“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发达的工矿业和农牧业

下载澳大利亚教案 完整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澳大利亚教案 完整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澳大利亚教案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一课时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 教材分析: 澳大利亚是我们学习《日本》《印度》《俄罗斯》之后学习的又一个独立国家,本节教学......

    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教案示例(二) 教案示例(二) 第二节澳大利亚【教学目的】 1.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 2.了解澳大利亚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大地形的分布; 3.初步理解......

    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教案 课前布置学生完成【自主复习】部分。课前画澳大利亚板图。 教学过程 导入:先让我们看几幅图片: 独特、古老的生物 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 世界最大的独体岩石—......

    《澳大利亚》教案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

    澳大利亚说课稿(推荐五篇)

    《澳大利亚》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呈现说课的内容。 一......

    第四节 澳大利亚 教案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武安九中 张玉芳 ㈠教学目标: 1、能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并记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能用地形图,记住......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

    第四节澳大利亚 一课程要求 1.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及生存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初步树......

    《澳大利亚》教案二

    《澳大利亚》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