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人生难免有挫折
巴乡小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人生难免要经历挫折了解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能力目标:分析造成挫折因素的能力,提高面对挫折的耐挫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不畏挫折可贵的心理品质。在挫折中奋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让家长了解怎样对待挫折。
2、难点是学会耐挫训练方法,能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耐挫训练。教学方法、手段设计:
让家长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歌曲感染、教育家长,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挫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什么?(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挫折:
贝多芬的事例引入挫折的概念。
然后让家长自己举一些名人遭受挫折的事例。观察古今中外名人的生活道路,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练出来的。
二.感受挫折:
小学生现在面临的挫折是什么?请家长谈谈对挫折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挫折不可避免。
(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遭受挫折的可能性很多,其中学习受挫、交往受挫、生活受挫、创新受挫是比较常见的。)
三、分析挫折:(图片展示)
1、自然因素:指由于恶劣的气候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或失败,也包括人世间的生老病死。
2、社会因素:指由于社会经济、政治、规范和习俗等因素,使人们的行为和交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3、个人因素:指由于体力、智力、意志、外貌以及生理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四.对待挫折。心理素质训练应重视这四个方面受挫能力的训练。
1.加强正确对待学习挫折的训练
恰当期望。学习受挫往往是由期望不当造成的。对自己的学习期望过高,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便容易形成学习挫折。
勇对困难。通过树立榜样,尝试实践,自我激励等方法,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善待错误。引导学生逐步懂得:错误是难免的,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错误是可贵的,可以从错误中看到自己的不足;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针对具体原因,才能寻找改正错误、避免错误的良策。
“软化”学习挫折。帮助学生掌握“注意力转移”等一些简单的“软化”学习挫折的方式方法。
2.加强正确对待交往挫折的训练
小学生的交往受挫,包括同伴交往受挫,师生交往受挫,亲子交往受挫。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交往受挫,一是认识交往受挫的极大可能性,各人个性不一,所处情境不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往矛盾,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交往受挫;二是认识交往受挫的多种原因,有的责任在对方,有的责任在自己,有的双方都没有责任,而只是时机不成熟。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交往矛盾,减少交往挫折。缓解交往矛盾的方法很多,例如,回避法、冷处理法、晓理法,等等。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简便的易于操作的方法,并运用于交往实践之中。
引导学生正确调节交往受挫的情绪。交往受挫,或多或少,或强或弱,总会产生挫折情绪。要让学生逐渐学会调节受挫的情绪,使之趋向平缓,趋向积极。
3.加强正确对待生活挫折的训练
正确对待家庭生活变故引起的挫折。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许多重大挫折来源于家庭生活变故。诸如父母感情破裂,亲人患病,家庭经济崩溃等等,都可能伤害孩子的心灵。因此,要通过讨论、示范、角色扮演等方式,训练学生承受家庭生活变故引起的挫折,着重是做好心理预防和引导学生自我心理疏导。
正确对待身体伤病引起的挫折。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天灾人祸,导致伤玻身体的伤病极容易引发心理创伤,心理创伤又会恶化身体伤玻所以,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身体伤玻通过榜样学习、自我分析、假想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承受因伤病而引起挫折的能力。
登山者及李维斯的故事引出三种人(挑战者,半途而废者,放弃者)对待挫折的态度
(三)课堂思考:面对挫折要怎么做?
实践磨砺:挫折心理反映强烈的学生一般心理都比较脆弱,要从根本上引导他们强健心灵。而强健心灵的有效办法之一便是实践磨砺。常用的实践磨砺有:
(1)体育活动磨砺,在健身的同时强心。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游泳运动等都是很好的健身与健心锻炼,但是要持之以恒。
(2)艰苦生活磨砺,在苦其身体的同时强心。城市的学生到贫穷的地区进行生活锻炼;农村的学生设法体验父辈们艰苦的生活。在苦难的磨刀石上,使自己坚强起来。在“苦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其苦,体验自己战胜苦难的潜能。
(3)体力劳动磨砺。用劳动的汗水强心。布臵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有一定难度的劳动任务,让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完成劳动任务。在此过程中,辅导者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劳动成果上,重在学生的参与。
(4)受挫实践磨砺。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挫折情境,让学生经受失败,经受挫折,经受委屈,经受批评,经受磨炼。注意:挫折不要一个接着一个,也不宜太强烈,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课后小结。参考资料
《报任安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以作也。”
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做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总共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最终才确定用钨丝来做灯丝,提高了电灯的使用寿命。
贝多芬的故事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
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与人交谈。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创建学习型家庭,做合格家长
巴乡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于家长地交流,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2、创建学习型家庭,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让家长努力做到爱学习、能学习、会学习,做一个合格家长。
4、让家长学会引导孩子成为孩子真正的合作伙伴。教学重点:
1、创建学习型家庭,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让家长努力做到爱学习、能学习、会学习,做一个合格家长。教学流程:
一、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意义
1、请家长思考:
(1)孩子是值得我学习的吗?我向孩子学习了什么?(2)作为父母还需要学习吗?学习什么呢?
2、介绍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意义。
(1)孩子是值得学习的——建立交互式家庭学习模式
(2)父母也是要学习的——建立全体成员都学习的家庭学习主体 家庭学习是一种新的家庭教育观,学习型家庭是一种新的家庭形态和新的家庭生活方式,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在家庭中进行的一场革命,其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家庭在未来社会中的生活质量,将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学习型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与非学习型家庭成员相比更能够积极适应变革,更有效地适应生活的挫折和冲击,更加健康快乐,更加容易获得人生的幸福体验,更快捷赢得成功。学习能使家人永远年轻,学习能让家庭更加健康。学习型家庭是幸福的、快乐的、温馨的、成功的家庭。
今天,肩负培养教育子女任务的家长,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观念,不随时加强学习,极有可能丧失教育子女的主动权和子女首任教师的资格。因此,建立学习型家庭,让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二、学习型家庭的要求
1、学习型家庭的要求是什么?
在学习型家庭中,父母不是知识的权威者,不是永恒的教育者,而是子女共同学习的伙伴,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欣赏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永无止境的。许多家长都深知“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只有家长身体力行,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影响自己的子女,使他们对知识产生强烈渴望,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最终得到丰硕的成果。
学习型家庭的父母有两项职责:一是透过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带动家庭学习风气;二是父母经营一个最适合学习的非竞争性、非威胁性、低权威的环境,使孩子感觉温暖安全,同时家人之间能够进行双向和多向的沟通,使学习充满了乐趣。
2、请家长联系实际:自己的家庭属于学习型家庭吗?我的家庭有这样的氛围吗?
三、做一个合格家长
1、更新教育观念。
想一想:您认为家长是一种职业吗?需要进行职业培训吗?
我们应当把家长作为一种职业。既然是职业就好像其他任何职业一样,上岗前就要进行职业培训,学习和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努力争取做合格的家长,因此,必须努力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具备做父母的道德。
(1)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
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还需要学习吗?殊不知,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2)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现在我们的不少家长对子女的爱确实是过分了,是溺爱,主要表现: ①、舍不得孩子受“委屈”。
②、舍不得孩子吃苦,事事包办代劳,从小开始如洗手帕、洗手洗脚、穿衣、戴红领巾、叠被、扫地、洗碗等完全应由孩子自己做的事,父母也包办代劳。
③、将子女臵于家庭中的至尊地位。
④、纵容护短。当子女与他人纠纷,吵架、打架,有的家长不分是非,往往首先责怪对方。
⑤、物质刺激。
⑥、有的家长只尽心尽力对子女尽“责”,而不要求孩子对父母、对家庭负责,使孩子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就可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将使孩子缺乏负责感,只想索取,不想奉献。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
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1)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家庭里创造一个良好的感情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体贴和充满欢乐的气氛,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是得以发挥家教威力的情绪背景。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主体,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有利于整个家庭气氛的温馨和谐,对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经常吵嘴、打架,会给子女心灵下投下阴影,觉得在家里压抑不舒畅,精神上苦闷,感受不到温暖,于是便可能向外部寻找寄托,不少中学生违法犯罪是家庭气氛不和谐有关的。也有的夫妻虽然不吵不闹,但相互感情不沟通,长期处于冷战之中,这也会使孩子感到非常痛苦,容易形成内向、孤僻、不合众的性格。教育孩子要坚持一致性的原则,可以唱红脸和唱白脸,带着目的,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2)怎样去引导孩子,成为孩子真正的合作者呢?
我经常听到家长抱怨:我天天叫他学习他就是不听,我想这可能是你抓得时机不对,一个人的心里需要是有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时间的,当一个人不需要水的时候,你给他水他当然无所谓,这时你要给的水越多他可能会成为一种负担,相反如他这时正干渴难忍,那当然不一样,教育孩子也同样如此,所以教育孩子,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适时教育孩子。
①、抓住孩子成绩考差的时候 ②、抓住孩子作业做错的时候。③、抓住孩子简单问题都不会的时候。④、抓住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⑤、抓住孩子成绩老上不去的时候。⑥、抓住孩子坐不住板凳的时候。
如:有的孩子一回家做作业就坐不住板凳,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苹果,一会儿玩玩……一个20分钟的作业他能做几个小时,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家长必须帮着改掉它。可有的家长告诉我说:“我家孩子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可就是改不过来。”我说:“你把目标分小,先让他坚持5分钟,然后坚持十分钟……,这样逐渐向上加,每次达到预定的目标就进行奖励,这样坚持一个月,孩子就渐渐的变了,变得非常认真,一年下来,孩子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许多,从倒数变成了顺数。
请大家记住,只有差的教育,没有差的孩子,只要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就是好的教育。
(3)想给家长一点建议: 对待孩子:
①、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②、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③、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④、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⑤、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对待自己:
多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系统教材,购一本家教教材)多看书学习;(好的教子经验)经常反省自己对子女的教育得失; 多与教师交流;
多表扬,少批评,每天用笑脸对待孩子。(4)需要引起重视的六个“应该”:
①、应该“不断学习”: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
在辅导孩子方面,家长也要和孩子同步学习,同步前进,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这样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榜样,才能保持父母的美好形象;这样才能解答孩子的疑难问题,让孩子不再迷茫不再彷徨。
提倡亲子共读,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写读后感。我们不但和孩子之间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密码,增进了亲子关系,而且在共读共写的过程中,母子的写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②、应该“多了解多交流”: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平时要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做朋友,这才是新型的和谐的亲子关系。
③、应该学会倾听: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④、应该正确地“使用表扬和批评”:
表扬要讲究方法,既不能泛滥,也不能敷衍,更不能冷漠。表扬要表扬到点
上,“热情真诚、实质有效”的表扬,才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另外,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一般情况下,孩子没有不喜欢得到老师表扬的,尤其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他会因此而产生无穷的动力,变得阳光开朗,积极向上。另外,多和孩子的老师沟通,把您的需求告诉她,让她在校内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把孩子在家的点滴进步告诉她,希望她能在同学面前对孩子的进步进行表扬。我想照此去做的话,一定有效果。就像一个人生病,从来没有用过某种药,一用就好。
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批评孩子。如果真的犯错误了,就要及时地把孩子叫到跟前,郑重其事地批评,指出他错在哪里,分析他错的原因,并要有适当的惩罚措施。要批评,就要把准命脉、切准要害,让他彻底明白!切忌不痛不痒的批评。
⑤、应该让孩子“自食恶果”: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比如他做作业总是磨蹭,家长怎么说也不听,干脆到点就把作业收起,不让孩子写了,必须马上睡觉。第二天和老师结合一下,让老师在学校批评,让孩子尝到被批评的滋味;土壤孩子做完作业后检查,他不听,家长也不能事必躬亲,让他在考试中尝试不检查造成的后果,从而自发地改正这一坏习惯……这样,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⑥、应该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现在很多孩子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泡在蜜罐里长大,不懂得感恩。这就需要我们父母的言传身教。您得经常给孩子讲着,示范着。
言传身教:对待家人(老人、丈夫、妻子),要嘘寒问暖,知冷知热,作出表率;经常给孩子讲父母的艰辛与不易,抓住生活的细微处让孩子感知父母对他的付出与关爱,告别老人时要教会孩子说暖心话,父母一方生病时,要指导孩子如何侍侯;
耳濡目染:多让孩子看一些有关亲情的影片和书籍,文化的熏陶也很有震撼和感染的力量。抓住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教育孩子,启发孩子的良知。
四、结束语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感激;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忧虑。
我们出发点和愿望永远是为了孩子,真诚的希望今天的到来能让大家有所收获,最后预祝我们在座的各位的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谢谢!
家长作业:
作业做的很好仅能做到做不到
1每天抽出几分钟和孩子聊天,问问孩子在学校的生活。
2周末抽出几个小时和孩子一起游戏、看电视、读书、出去游玩。3假期带孩子处出野餐或短期旅游。
4出差时,每天和孩子打电话聊天,给孩子带有教育意义的小礼物。5参加孩子的家长会。
6检查孩子的作业并签名。
7长时间离家时,给孩子写信或发电子邮件,讲讲有趣的见闻,让孩子时刻感受父爱。
教育孩子从小讲文明、懂礼貌
011121314-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第一讲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使广大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提高其参与家长学校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要点:
一、为什么要开办家长学校
1、帮助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据在家长中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家教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溺爱型教育:视孩子为小皇帝、小公主,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娇惯到严重的地步(举例说明)〕
②粗暴型教育:动辄对孩子就是打骂,殊不知打骂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时还会酿成悲剧(举例说明)③放任型教育:有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交给他人管理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有老师教育,家长只管他的吃、穿、用,其他方面根本不管。前年我县杠家乡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个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两年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由于爷爷、奶奶忙农活,管理顾不过来。有时难免与孙子女发生矛盾与冲突,因此,孙子女十分怀念自己的父母。前年春节前,妈妈回家探望,临别时一儿(五岁)一女(八岁)送妈妈上车,他们妈妈顺手从兜里掏出10元钱,两个孩子一个给五元,并说,叫他们拿去买零食吃。女儿接过钱后当即将弟弟的钱也拿回来,全部退给妈妈,并说:“妈妈你给多了,我两姐弟每人只要两元钱,因为你们不管我们,我们将你拿的钱拿去买鼠药毒死算了,够用了„„”妈妈听后马上下了车,抱着两个孩子痛哭,并决定,再也不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关爱孩子。
2、家庭教育的作用
①基础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要接受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人才的成长是从家庭起步的;
②配合作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好比三匹马拉一架车,只有互相配合,力气朝一个方向使,才会拉好车,否则不仅拉不好车,甚至还会造成翻车;③协调作用:家庭与学校、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同学、孩子与社会、孩子与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要靠家长出面协调。
④补充作用:孩子一般有什么知心话愿意对家长说,因此,家长对孩子可以针对性教育,这是学校老师得不到的信息,所以,家庭教育就有补充作用。
3、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①权威性:父母在孩子面前具有崇高的威望,因此,教育就具有权威性;
②长期性:孩子从出生后就接受家庭教育,直至家长健在都要接受教育,所以具有长期性。难怪,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终身之师”。
③针对性:如前所说,家长容易得到孩子的知心话,从获取的信息中,对的予以表扬,错的及时矫正,所以教育具有针对性。
④早期性:孩子出生后到未进入校园前都是接受的家庭教育,所以,家教具有早期性。以上四个方面,学校、社会教育都是不能取代的。‘
4、家庭教育的意义
从以上三个方面得知,家庭教育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可以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孩子成人、成才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是成不了才的。如孪生两兄弟同时考入清华、北大,双双金榜题名,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就是来自丰都县,孪生兄弟的父亲秦大伦是丰都包鸾镇的医生,他教子有方,因此,2005年7月,儿子秦邱川、秦邱月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二、怎样争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1、合格的家长必须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还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合格的家长必须要遵守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十条。(附后)
3、小学一年级家长还要注意以下五点: ①让孩子了解校园生活; ②帮助孩子搞好幼小过渡; ③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④指导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
⑤少给孩子许诺,特别不要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
三、给家长的希望
1、希望家长学习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
2、听课时要专心,不讲话,不做别的事,听课时关好手机;
3、能作笔记的建议作好笔记;
4、坚持学以致用,尝试尝试看;
5、希望抽空写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家教经验。
名家石宣同志说:“在如今学校教育大体相同下,差异是在家庭教育上,因此,教育孩子我们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附: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一、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四、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六、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七、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八、保护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九、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十、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第二讲 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授课,让广大家长明确对孩子的学习指导内容及方法,配合学校老师共同开发儿童的智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要点:
开课谈话,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小学阶段是终生学习的基础。家长的热情很高,很重视,但教育孩子要讲究科学,学习指导要得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一、一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
1、帮助孩子搞好中心转移。由幼儿园“以玩为中心”向小学“以学习为中心”转移,要注意过渡衔接,让孩子学得扎实,同时也要玩得痛快。
2、思维简单,考虑问题不全面是小孩子的特点,他们往往顾比失彼。家长要耐心开导,启发思维。
3、注意力不持久,原来幼儿园每堂课只有25分钟,而今一下子转为40分钟一堂课,开始有些不习惯,加上小孩子注意力一般持续只有15分钟左右,容易受外界影响,管不住自己,因此,孩子回家读书,作业时间不要安排太长,注意劳逸结合。
4、贪玩好耍,厌恶学习,这是多数孩子的共同特点,因此,家长着重对孩子培养学习兴趣。
二、小孩子的学习指导
1、提高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喜欢学习,他才会主动学、自觉学、才能学好、否则被动学是没有好效果的。
兴趣从哪里来?一是学习上的收获,进步与成功;二是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三是平时让孩子有自由支配时间,不把学习当成苦差事,做到玩得痛快,学得扎实;四是从小灌输长大后什么?渗透前途理想教育;五是多给孩子讲述,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没有本事是适应不了社会需求的。
2、培养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习惯孩子终生受益,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优为重要。
(1)与孩子一道安排好作息时间,订好学习计划;
(2)向孩子提出适当要求,订立学习目标,督促检查执行情况,予以表扬;(3)注意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习时心不在焉:如一边读书一边做作业,一边吃零食或者看电视;书籍文具杂乱无序,乱摆乱放,用时到处找,甚至走到学校还忘记带课本;作业撩草乱画;作业本乱放;读书写字不按规矩办;睡倒看书;无时间观念,当天事留着明天办等。这里顺便建议家长要求小孩子熟背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著看日西坠。万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小孩理解不到的,家长应给他讲述。
(4)指导改进学习方法
家长应向孩子明确提出24字的学习方法:提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独立作业,及时复习,不耻下问。
具体地说,家长应交给孩子的学习方法有:
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切忌读望口书和喝读;作业要独立思考,做好后要检查,切忌粗心大意;
每次考试后,试卷交家长签字,不要只看分数,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共同订正。要求孩子好拼音关、查字典关。(5)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孩子遗忘性大这是又一大特点,因此,要注意记忆力的培养。首先提高孩子记忆的兴趣,然后交给他一些记忆的方法,如观察记忆法,机械记忆法,图象记忆法,游戏记忆法,编顺口溜及儿歌记忆法等。
为了记住我国28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区,有人编成了四句儿歌。
两湖两广两河山(8个)(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五江三海云贵川(11个).......(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上海、青海、海南、云南、贵州、四川)两西三宁港澳台(8个)(陕西、西藏、宁夏、辽宁、吉林、香港、澳门、台湾).......甘内天北庆福安(7个)(甘肃、内蒙古、天津、北京、重庆、福建、安微).......(6)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怡”。培养孩子思维的方法很多,平常可鼓励孩子学会思考,提问,动脑筋,可买《脑筋急转弯》的书籍让孩子读,家长也可学一学,平常考一考孩子。
如:小明的父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三儿子叫什么名字呢? 马在什么地方,不用四条腿照样可以走?
一个警察有一个弟弟,但弟弟否认他有哥歌,为什么?(7)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孩子发音准确、清楚; 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要求孩子说话有顺序、有表情; 不断丰富孩子的词汇;要培养孩子大胆说话;要及时纠正孩子说话中的不良习惯。
有人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
第三讲 让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使广大家长懂得一般的健康常识,自觉地对孩子的健康负责,并指导和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同时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其孩子学习情绪稳定,身体发育正常,让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要点:
一、健康的内涵是什么?
只要一提到健康这个词语,多数家长都只认为体质健康,对于心理健康有所忽视,其实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二者缺一不可,今天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谈谈,供家长们参考。
二、怎样使孩子身体健康? 一般说: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1、注意营养:不等于是吃好的,每餐都是大鱼大肉。我们说注重营养是指每日三餐做到: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餐量够,每菜合味新鲜,让孩子保持旺盛的食欲而积极进食。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为主等。在饮食安排上要讲究科学、粗细搭配。古人养生法中介绍的五色膳食: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每天一袋牛奶,二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6两主食)一天三分高蛋白(一份高蛋白约50克瘦肉或一个大鸡蛋或100克豆腐)记住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红薯等。绿、天天喝绿茶。白:指燕麦片、燕麦粉、黑指黑木耳。
防止食物中毒,有关资料介绍有20种食物坚块不能混合吃,吃后不是中毒就是有害健康。猪肉与菱角——肚子痛 牛肉与栗子——引起呕吐 羊肉与西瓜——伤元气 狗肉与绿豆——会中毒 兔肉与芹菜——脱 发 鸡肉与芹菜——伤元气 鹅内与鸡蛋——伤元气 甲鱼与苋菜——会中毒 锂鱼与甘草——会中毒 螃蟹与柿子——腹泻 白酒与柿子——胸 闷 红薯与柿子——会得结石 糖精(片)与鸡蛋——会中毒 洋葱与蜂糖——伤眼睛 豆腐与蜂糖——耳聋 萝卜与木耳——得皮炎 马铃薯与香焦——面部生斑 芋头与香焦——腹胀 花生与黄瓜——会伤身 红糖与皮蛋——会中毒
2、加强锻炼,常言说,生命在于运动,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在校有体育课,在家无需锻炼。其实在家早晚和双休日的时间比在校时间多提多,也应当指导孩子锻炼,如早晚短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打乒乓及羽毛球等。
3、预防:首先是预防疾病,定期体检身体,有病求医弄药,其次是防火,防毒、防电、防雷击、防骗。为了使小孩子不受他人骗,告诉他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钱物,要记住家庭大人的姓名和住址名称、电话号码等。
4、加强安全教育,最近报上刊载有一条信息,从2002年起,我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平均在10万人以上。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防患于未然,为了孩子的安全,要求做到十不:不猛跑,不嬉戏打闹、不在公路上玩耍、不翻越栏杆、不骑车带人,不爬东、不吊车、不追车,不强行拦车,不抛物击车,尽量不坐摩托车。在街上过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没人行横递线要观察左右来车。外出活动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不在建筑工地、河塘池玩耍,不随便下塘、河、堰洗澡游泳。不单独到陌生的地方玩耍。中国有3亿多儿童每年至少有1000万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
三、心理健康的有关问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乐观开朗、有求知欲、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控制自已的情绪,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2、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无安全感、严重焦虑、疑心重、惧恐不安、紧张退缩、情绪暴躁、频频攻击:自卑、敌意、嫉妒等。家长应知道,一旦不良心理定势形成后,要矫正十分困难。如汶川大地震从地下掏出受恐吓的孩子长期不张口说话,结果请心理医生娇正很久才让他们张嘴开始说话。
3、如何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情绪。自卑心理的造成,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由连续的挫折、失败造成的。自卑心理可以成为孩子奋发图强,长大成人的内在动力,也可能发展成为极端,导致孩子退缩与孤独。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呢?
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意志,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要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其次当孩子受到失败和挫折时,这时家长应采取雪中送炭的方式给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度难关。绝不要雪上加霜、火上加油、让孩子无所适从,向失败和挫折低头、退脚。
另外就是正面的心理疏导,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倾吐自己的忧伤,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教给他们一些情绪的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愉快回忆法,注意转移法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2)帮助孩子克服孤僻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孩子不愿与其他同学接触,有孤独感。其娇正方法主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同学一齐玩、一块活动,一块学习,久而久之,让他与人合群。
(3)帮助孩子克服骄傲情绪。骄傲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要克服这种情绪,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天外有天楼外楼,自己不是万能,要正确对待自己,要看到自己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做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谦虚谨慎。毛泽东同志生前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在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各位家长,小学一年级四讲已结束了,到底我们家长的职责是什么?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应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等三个方面,上了初中后还要教他们“学会为人处事”。
从心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善意赞美的,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第一讲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使广大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提高其参与家长学校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要点:
一、为什么要开办家长学校
1、帮助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据在家长中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家教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溺爱型教育:视孩子为小皇帝、小公主,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娇惯到严重的地步(举例说明)〕
②粗暴型教育:动辄对孩子就是打骂,殊不知打骂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时还会酿成悲剧(举例说明)③放任型教育:有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交给他人管理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有老师教育,家长只管他的吃、穿、用,其他方面根本不管。前年我县杠家乡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个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两年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由于爷爷、奶奶忙农活,管理顾不过来。有时难免与孙子女发生矛盾与冲突,因此,孙子女十分怀念自己的父母。前年春节前,妈妈回家探望,临别时一儿(五岁)一女(八岁)送妈妈上车,他们妈妈顺手从兜里掏出10元钱,两个孩子一个给五元,并说,叫他们拿去买零食吃。女儿接过钱后当即将弟弟的钱也拿回来,全部退给妈妈,并说:“妈妈你给多了,我两姐弟每人只要两元钱,因为你们不管我们,我们将你拿的钱拿去买鼠药毒死算了,够用了……”妈妈听后马上下了车,抱着两个孩子痛哭,并决定,再也不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关爱孩子。
2、家庭教育的作用
①基础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要接受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人才的成长是从家庭起步的;
②配合作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好比三匹马拉一架车,只有互相配合,力气朝一个方向使,才会拉好车,否则不仅拉不好车,甚至还会造成翻车;③协调作用:家庭与学校、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同学、孩子与社会、孩子与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要靠家长出面协调。
④补充作用:孩子一般有什么知心话愿意对家长说,因此,家长对孩子可以针对性教育,这是学校老师得不到的信息,所以,家庭教育就有补充作用。
3、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①权威性:父母在孩子面前具有崇高的威望,因此,教育就具有权威性;
②长期性:孩子从出生后就接受家庭教育,直至家长健在都要接受教育,所以具有长期性。难怪,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终身之师”。
③针对性:如前所说,家长容易得到孩子的知心话,从获取的信息中,对的予以表扬,错的及时矫正,所以教育具有针对性。
④早期性:孩子出生后到未进入校园前都是接受的家庭教育,所以,家教具有早期性。以上四个方面,学校、社会教育都是不能取代的。‘
4、家庭教育的意义
从以上三个方面得知,家庭教育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可以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孩子成人、成才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是成不了才的。如孪生两兄弟同时考入清华、北大,双双金榜题名,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就是来自丰都县,孪生兄弟的父亲秦大伦是丰都包鸾镇的医生,他教子有方,因此,2005年7月,儿子秦邱川、秦邱月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二、怎样争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1、合格的家长必须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还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合格的家长必须要遵守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十条。(附后)
3、小学一年级家长还要注意以下五点: ①让孩子了解校园生活; ②帮助孩子搞好幼小过渡; ③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④指导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
⑤少给孩子许诺,特别不要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
三、给家长的希望
1、希望家长学习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
2、听课时要专心,不讲话,不做别的事,听课时关好手机;
3、能作笔记的建议作好笔记;
4、坚持学以致用,尝试尝试看;
5、希望抽空写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家教经验。
名家石宣同志说:“在如今学校教育大体相同下,差异是在家庭教育上,因此,教育孩子我们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附: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一、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四、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六、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七、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八、保护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九、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十、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第二讲 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授课,让广大家长明确对孩子的学习指导内容及方法,配合学校老师共同开发儿童的智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要点:
开课谈话,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小学阶段是终生学习的基础。家长的热情很高,很重视,但教育孩子要讲究科学,学习指导要得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一、一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
1、帮助孩子搞好中心转移。由幼儿园“以玩为中心”向小学“以学习为中心”转移,要注意过渡衔接,让孩子学得扎实,同时也要玩得痛快。
2、思维简单,考虑问题不全面是小孩子的特点,他们往往顾比失彼。家长要耐心开导,启发思维。
3、注意力不持久,原来幼儿园每堂课只有25分钟,而今一下子转为40分钟一堂课,开始有些不习惯,加上小孩子注意力一般持续只有15分钟左右,容易受外界影响,管不住自己,因此,孩子回家读书,作业时间不要安排太长,注意劳逸结合。
4、贪玩好耍,厌恶学习,这是多数孩子的共同特点,因此,家长着重对孩子培养学习兴趣。
二、小孩子的学习指导
1、提高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喜欢学习,他才会主动学、自觉学、才能学好、否则被动学是没有好效果的。
兴趣从哪里来?一是学习上的收获,进步与成功;二是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三是平时让孩子有自由支配时间,不把学习当成苦差事,做到玩得痛快,学得扎实;四是从小灌输长大后什么?渗透前途理想教育;五是多给孩子讲述,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没有本事是适应不了社会需求的。
2、培养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习惯孩子终生受益,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优为重要。
(1)与孩子一道安排好作息时间,订好学习计划;
(2)向孩子提出适当要求,订立学习目标,督促检查执行情况,予以表扬;(3)注意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习时心不在焉:如一边读书一边做作业,一边吃零食或者看电视;书籍文具杂乱无序,乱摆乱放,用时到处找,甚至走到学校还忘记带课本;作业撩草乱画;作业本乱放;读书写字不按规矩办;睡倒看书;无时间观念,当天事留着明天办等。这里顺便建议家长要求小孩子熟背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著看日西坠。万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小孩理解不到的,家长应给他讲述。
(4)指导改进学习方法
家长应向孩子明确提出24字的学习方法:提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独立作业,及时复习,不耻下问。
具体地说,家长应交给孩子的学习方法有:
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切忌读望口书和喝读;作业要独立思考,做好后要检查,切忌粗心大意;
每次考试后,试卷交家长签字,不要只看分数,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共同订正。要求孩子好拼音关、查字典关。(5)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孩子遗忘性大这是又一大特点,因此,要注意记忆力的培养。首先提高孩子记忆的兴趣,然后交给他一些记忆的方法,如观察记忆法,机械记忆法,图象记忆法,游戏记忆法,编顺口溜及儿歌记忆法等。
为了记住我国28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区,有人编成了四句儿歌。
两湖两广两河山(8个)(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五江三海云贵川(11个).......(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上海、青海、海南、云南、贵州、四川)两西三宁港澳台(8个)(陕西、西藏、宁夏、辽宁、吉林、香港、澳门、台湾).......甘内天北庆福安(7个)(甘肃、内蒙古、天津、北京、重庆、福建、安微).......(6)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怡”。培养孩子思维的方法很多,平常可鼓励孩子学会思考,提问,动脑筋,可买《脑筋急转弯》的书籍让孩子读,家长也可学一学,平常考一考孩子。
如:小明的父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三儿子叫什么名字呢? 马在什么地方,不用四条腿照样可以走?
一个警察有一个弟弟,但弟弟否认他有哥歌,为什么?(7)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孩子发音准确、清楚; 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要求孩子说话有顺序、有表情; 不断丰富孩子的词汇;要培养孩子大胆说话;要及时纠正孩子说话中的不良习惯。
有人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
第三讲 让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使广大家长懂得一般的健康常识,自觉地对孩子的健康负责,并指导和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同时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其孩子学习情绪稳定,身体发育正常,让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要点:
一、健康的内涵是什么?
只要一提到健康这个词语,多数家长都只认为体质健康,对于心理健康有所忽视,其实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二者缺一不可,今天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谈谈,供家长们参考。
二、怎样使孩子身体健康? 一般说: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1、注意营养:不等于是吃好的,每餐都是大鱼大肉。我们说注重营养是指每日三餐做到: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餐量够,每菜合味新鲜,让孩子保持旺盛的食欲而积极进食。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为主等。在饮食安排上要讲究科学、粗细搭配。古人养生法中介绍的五色膳食: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每天一袋牛奶,二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6两主食)一天三分高蛋白(一份高蛋白约50克瘦肉或一个大鸡蛋或100克豆腐)记住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红薯等。绿、天天喝绿茶。白:指燕麦片、燕麦粉、黑指黑木耳。
防止食物中毒,有关资料介绍有20种食物坚块不能混合吃,吃后不是中毒就是有害健康。猪肉与菱角——肚子痛
牛肉与栗子——引起呕吐 羊肉与西瓜——伤元气
狗肉与绿豆——会中毒 兔肉与芹菜——脱 发
鸡肉与芹菜——伤元气 鹅内与鸡蛋——伤元气
甲鱼与苋菜——会中毒 锂鱼与甘草——会中毒
螃蟹与柿子——腹泻 白酒与柿子——胸 闷
红薯与柿子——会得结石 糖精(片)与鸡蛋——会中毒
洋葱与蜂糖——伤眼睛 豆腐与蜂糖——耳聋
萝卜与木耳——得皮炎 马铃薯与香焦——面部生斑
芋头与香焦——腹胀 花生与黄瓜——会伤身
红糖与皮蛋——会中毒
2、加强锻炼,常言说,生命在于运动,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在校有体育课,在家无需锻炼。其实在家早晚和双休日的时间比在校时间多提多,也应当指导孩子锻炼,如早晚短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打乒乓及羽毛球等。
3、预防:首先是预防疾病,定期体检身体,有病求医弄药,其次是防火,防毒、防电、防雷击、防骗。为了使小孩子不受他人骗,告诉他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钱物,要记住家庭大人的姓名和住址名称、电话号码等。
4、加强安全教育,最近报上刊载有一条信息,从2002年起,我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平均在10万人以上。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防患于未然,为了孩子的安全,要求做到十不:不猛跑,不嬉戏打闹、不在公路上玩耍、不翻越栏杆、不骑车带人,不爬东、不吊车、不追车,不强行拦车,不抛物击车,尽量不坐摩托车。在街上过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没人行横递线要观察左右来车。外出活动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不在建筑工地、河塘池玩耍,不随便下塘、河、堰洗澡游泳。不单独到陌生的地方玩耍。中国有3亿多儿童每年至少有1000万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
三、心理健康的有关问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乐观开朗、有求知欲、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控制自已的情绪,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2、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无安全感、严重焦虑、疑心重、惧恐不安、紧张退缩、情绪暴躁、频频攻击:自卑、敌意、嫉妒等。家长应知道,一旦不良心理定势形成后,要矫正十分困难。如汶川大地震从地下掏出受恐吓的孩子长期不张口说话,结果请心理医生娇正很久才让他们张嘴开始说话。
3、如何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情绪。自卑心理的造成,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由连续的挫折、失败造成的。自卑心理可以成为孩子奋发图强,长大成人的内在动力,也可能发展成为极端,导致孩子退缩与孤独。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呢?
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意志,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要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其次当孩子受到失败和挫折时,这时家长应采取雪中送炭的方式给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度难关。绝不要雪上加霜、火上加油、让孩子无所适从,向失败和挫折低头、退脚。
另外就是正面的心理疏导,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倾吐自己的忧伤,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教给他们一些情绪的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愉快回忆法,注意转移法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2)帮助孩子克服孤僻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孩子不愿与其他同学接触,有孤独感。其娇正方法主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同学一齐玩、一块活动,一块学习,久而久之,让他与人合群。
(3)帮助孩子克服骄傲情绪。骄傲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要克服这种情绪,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天外有天楼外楼,自己不是万能,要正确对待自己,要看到自己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做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谦虚谨慎。毛泽东同志生前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在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各位家长,小学一年级四讲已结束了,到底我们家长的职责是什么?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应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等三个方面,上了初中后还要教他们“学会为人处事”。
从心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善意赞美的,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
大家都来到荷塘,挖莲藕抓鱼虾,捉泥鳅捡螃蟹,人声鼎沸,笑语欢声,相互谈说着要如何弄出一顿顿可口的美味。光是莲藕的吃法就有很多:熬汤炖肉八宝酿、清炒生吃蜜饯糖,还可以磨成藕粉,加入砂糖或蜂蜜,在温水里一泡,就是一杯清凉清甜的解暑饮料。用鲜莲叶来熬粥,蒸饭蒸鸡,或蒸其它肉类味道都是极鲜美的,做出来的食物均带着一股淡淡的莲叶清香。人们那么喜欢荷花,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芳香美丽洁净高雅,更因为它全身是宝,每一处都可食可药可用。我最喜欢的是生鲜莲子羹。把剥好的莲子对半打开去芯,莲子芯很苦,可以药用,没有芯的莲子是甜的,正好用它熬糖水。把足量的生莲子洗净,和着一小片生姜一片鲜莲叶,放进清水锅里,盖着盖子大火烧滚,转小火熬二十分钟,捞起莲叶,加入冰糖,小火慢熬,边熬边搅拌,十五分钟后,一款既清香甘美又消暑解渴的莲子羹就做成了。这样的汤水,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喝过一次都不会忘记。
第四篇: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第一课
高高兴兴上学去
――――培养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家长明白孩子的适应能力很重要。
2、通过教学,使家长掌握一些方法,能够帮助孩子适应新生活。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教学方式:交流讨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呢?
首先,父母应做一个入学前准备时间表,准备内容应涵盖入学的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两大部分。
生理准备包括:培养早睡、早起的作息生活习惯;能吃足量、丰富、营养的早餐;不挑食,洗漱、洗澡能自理,会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能定时足量喝白开水。
心理准备包括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
学习适应包括阅读能力培养,前书写能力培养、数学准备等;社会性适应包括培养孩子参与各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孩子的任务意识与规则意识,增强孩子完成任务与遵守规则的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往能力;
以上准备内容中生理准备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两方面需要家长多花心思和时间参与,而学习准备在教学质量高的幼儿园基本可以完成。
2.家长们看课本中的案例,说一说,案例中的孩子、父母是怎么做的,他们这样做好不好?
3.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第二课时
1.家长们互相讨论案例。2.教师跟家长一起来分析。
3.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看书中的提示。
4.学前准备固然重要,但绝不可将上述时间表作为“课程表”一样机械、僵化地执行而不顾孩子的兴趣与承受能力。学前准备也决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作业”,家长应积极参与其中,并做出正确科学的表率,给孩子以持久、坚强的心理支撑。
5.布置大作业,希望家长认真完成。
第二课
《我的手绢我来洗》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方法。教学重、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有一个18岁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成绩优秀,被指定为留法预备生。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他在语言学院学了半年,就休学了。原因竟是他生活不能自理。一想到“马上就要到国外去,离开了
父母生活怎么办?”他就失眠。结果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只得休学。
家长同志们,当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问题。
二、明确培养“自理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1.“自理”是生存的基本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年和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跨进独立的劳动生活时,往往会感到精神颓丧,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一只虎皮鹦鹉被主人养在鸟笼中,每日衣食无忧。后来,主人看见其他的鸟儿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觉得虎皮鹦鹉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于是就打开笼子将它放回了大自然。主人以为鹦鹉从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几天后鹦鹉却死于饥寒交迫。因为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寻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自身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孩子长大后,要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否则,他们就会像那只虎皮鹦鹉一样难以适应。
2.“自理”是创业的基本前提。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二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借鉴。
3.“自理”是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如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小皇帝”似的生活也越来越让我们担忧。比如:入睡和起床的能力,吃饭和排泄的能力,着衣和穿鞋的能力,洗衣和做饭的能力,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上街过马路、买东西的能力等等,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基础的能力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是当今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
4.“自理”是“五自”的基础。依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江泽民同志为少年儿童提出了“五自”要求。即要求少年儿童一代做到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今天的少年儿童能否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学会生存与创造,能否驾驭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和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理是少年儿童的一个必备素质,做到“五自”,起点应当是“自理”,只有学会了自理,才可能逐步达到“五自”要求。因此,学会“自理”是“五自”的基础。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家长同志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呢?然后各自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可以适当记录一些好的意见)
2.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⑴在家庭劳动中培养。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从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在美国,多样的小型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如组织缝纽扣、洗衣服、刷鞋,叠被子等各种比赛;会同家长让孩子“当一天家,理一天财”;还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在迎接年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贺年片、手包饺子等。这些都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孩子的能力。
⑶在鼓励中培养。有人说:“孩子为赞赏而生存。”家长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孩子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孩子就能看到希望,奇迹也就创造出来了。如果孩子扫地扫到鞋子上,拖地把脏水泼到衣服上,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的兴趣被打消了,今后他还会再做吗?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自理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
⑷培养自理能力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自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自立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想自立了,那么他就会去努力地自理,就会积极地尝试,去培养和提高自理能力。而自立,这就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自立精神,那么,孩子就会有这种精神。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四、总结
21世纪是能力的社会,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吧!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点、每一滴,都会在孩子未来的生活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与家长谈谈国外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中国父母眼里,外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总是很强,事实上就是如此。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们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请看外国人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美国美国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近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青少年从小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嫌钱。
德国德国家长从不包办或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日本 日本家长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它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去外面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中国的父母太娇惯孩子,都上初中了,上补习班或学乐器等活动都得有父母接送,什么家务也不让干,只要孩子学习好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答应,有的孩子都上大学了,换洗衣服还拿回来让妈妈洗,普遍存在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有一部分大学毕业了,不急于找工作,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白天睡觉,晚上上网,养成了“肯老族”的坏习惯,看着父母每天起早贪晚的工作,他们没有一点愧疚感,认为父母养他们是应该的,可是他们不想想父母能养他们一辈子吗?
国外孩子为什么比中国孩子自理能力强,因为父母不娇惯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咱们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教育好下一代,不能再娇惯孩子了。
第三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爱因斯坦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授课目标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是在心里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通过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兴趣。
授课背景
目前,很多家长为了让子女长大成材,不输在起跑线上,除却在学校紧张的学习外,不断地为孩子创设学习的环境,可是,效果甚微。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不踏实、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反正总是有事,这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要让孩子学习好,首先就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根本。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落后陈腐的教育观念,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得苦不堪言,令学生望而生畏。其实让孩子快乐学习也不是一件难事,家长只要善于引导、有耐心,是可以做到的。让他们从本应主动地探究变为了被动的接受。家长迫切的盼望和殷切的希望让他们忽视了对孩子本性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孩子的学习需要,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压抑他们的个性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过程:
一、学习兴趣与人的终生发展。
1、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学习内容或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2、学习兴趣是远大理想的起点。教育的核心就是做人。当今社会,孩子学会做人至关重要。“做人”教育就是首先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孩子就没有成材的动力。即使暂时有动力也难以持久。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志趣是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而兴趣就是实现理想的起点。
3、学习兴趣是人的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古到今有多少有所创造的人,他们的成果最初都是靠兴趣的力量来启动的。
二、内在直接兴趣和外在的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就是孩子对事物本身感动需要而产生的兴趣。每个孩子的直接兴趣因为不同的性情都会有所不同。(举例)
2、间接兴趣:就是孩子对事物本身没有兴趣,但由于外界刺激他去接受而使他产生了兴趣,它来自于外界因素的影响。
3、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换。(举例)
三、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的时期
1、“最佳时期”的启示。孩子在某一年龄段,特别容易建立和发展某一意识或行为,0—9岁是儿童敏感期,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耐心观察,细心引导。
2、小学生兴趣的特点
(1)敏感、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新奇的事物可以立即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直观性。(2)孩子的兴趣大多持续时间段,而且容易转移,有不稳定性。孩子的兴趣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们往往从一种兴趣发展为多种兴趣,并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兴趣,或主导兴趣。
3、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要从生活中开始。根据他们有意注意和无意识记的特点,要不断地,不失时机地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小结: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家长给予肯定和支持。家长常常在孩子衣袋里发现几颗小石子,揉皱的纸片等,此时作为家长,不要简单指责他们,或干脆把东西统统扔进垃圾箱。应借机问他们为什么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分享孩子的快乐。时间长了,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兴趣的萌芽的倾向,进而加以引导和扶持,孩子们兴趣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就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家长培养孩子兴趣的十条建议
1、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
2、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就有求知欲,对感兴趣的事要刨根究底。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从孩子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着手,开始给他讲好笑的故事,逐渐的讲些中外成功人士的故事。等他兴趣浓了就告诉他,这些故事都是从树上看来的,人那个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通过读书还可以知道许多非常有趣的事。
3、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他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从而不断进步。相反,如果孩子学习成绩总是不好,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孩子会一步步地走下坡路。因此,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的鼓励和积极地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没什么可表扬,实际上不是孩子真的一无是处,而是家长比较的角度不正确和对孩子的期望、要求过高。在评价爱还是免不了比较,表交友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较,而纵向比较则拿孩子的现状和过去相比。家长在比较时,特别喜欢把孩子的不足与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这样的结果不仅无法使家长了解、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还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自卑。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纵向比较,及时看到孩子的进步、成功的乐趣,对学习、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4、善待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由于孩子年龄小,对有兴趣的事情,往往只凭一时的好奇和热情。作为家长,紧紧唤起孩子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引导他们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切忌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无动于衷,这样容易使孩子的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小结:家长要通过引导,使孩子的兴趣与他本人的智力特征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兴趣,挖掘他的潜质;通过发展潜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兴趣,把孩子的兴趣和他的特征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适应,最终才能找到结合点。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既要多样化,又不能泛滥。
5、引导动手,在实践中诱发兴趣。俗语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由于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务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举例:日常生活和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兴趣)
6、在玩中发展兴趣。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中常常表现出某种兴趣的萌芽与倾向,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使玩与学相结合,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举例:语文课本中《玩出来名堂》、留美博士周峰小孔成像。)
培养孩子玩的习惯,启发孩子领悟玩的价值,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去远足、去打球、去感受多种的生活情趣,在玩中让孩子接触新事物,从中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7、积极配合孩子的兴趣。我们培养兴趣方面,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例如:家长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还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知道什么重要,往往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学英语、学琴、画画早晚不闲结果,孩子反而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产生深深地厌恶。事实证明:只有孩子有兴趣的事,孩子才会潜心去做好。没有兴趣,就没有孩子的热爱执着和追求。
家长自己有某方面的高雅兴趣,影响孩子,成为家长与孩子共同兴趣,像许多世家:相声世家、音乐世家就是潜移默化受到家族的影响。(举例著名翻译家傅雷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儿子傅聪受其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兴趣请注意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太难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
8、发挥赏识教育在培养孩子兴趣中的作用。
举例:周弘把哑女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的事实。举例:刘艳敏曾写过的一篇文章:《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举例: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小结:对孩子浓厚兴趣的事物,家长们不能简单地去看待、去评价,站在大人的角度,却是不值一提的东西,在孩子看来,却是很了不起的。这就是说,作为家长,要从关注孩子的未来成长着眼,赏识孩子的兴趣。
9、创造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举例:幼儿涂鸦)只要你诚心去发现、创造,孩子就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我们除了给孩子创造学习的小天地,更应该重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排得满满的,使孩子的兴趣才能的生长失去必要的土壤、阳光和水分。
10、营造爱的家庭氛围。“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教育不能没有爱,培养兴趣同时不能没有爱。爱的表现形态归结为四个方面:关心、尊重、理解、责任。
关心:对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身体等都加倍呵护。不但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需要。
尊重:尊重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愿望,不压抑他们的个性。理解:要对孩子深入了了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责任:对孩子更高层次的爱,无论孩子智商是高还是低,身体是否健康,我们都要努力营造关爱风味,对孩子尽心尽责
第四课
今日事今日毕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针对孩子写作业拖拉的现象,指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案例。
2.提前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3.课件准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选几名同学表演课本中的案例。2.家长谈一谈观看后的感受。
3.说一说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这种现象。4.想一想,怎样改变孩子这种不良习惯。5.各位家长各抒己见,随意交流。第二课时
1.办什么事都要只争朝夕,“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养成拖拉作风,当天应做完的事,决不要放到明天去做。
2.“今日”你做的每一件事,对“明日”都会有影响。3.教师跟家长一起分析案例并从中得到启发。
4.让家长明白,造成孩子拖拉现象,不只是因为孩子,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5.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你想用哪些方法。道理是什么?
6.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学习习惯,天长日久,也就习惯成自然。
7..向家长布置本课大作业
第五篇: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 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不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一个透彻明白、高度凝练而又极富智慧的教育理念。
“下一个路口”是什么?说得直白些,就是下一个问题,下一节课,下一个学 期;说得宽泛些,就是下一次参与,下一次拼搏,下一个轮回;如果说得“实质”些,“下一个路口”就是人生的下一步,人生的下一站。
教育理应这样,但事实又并非如此。把一次考试作为“试金石”,把一次排名作为“分水岭”,这种陈腐极为残酷的评价手段,曾长期盛行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近些年虽遭“口诛笔伐”,却是“死而不僵”,在不少学校不仅“有处藏身”,而且依然唱着主角,甚至愈演愈烈。要求“人人成才”,“一帆风顺”,要求“成方阵、齐步走”。考试称作“为荣誉而战”,排名次叫“危机激励”。一次落后为“愚笨”,二次为“差生”,三次为“弱智”。继之是“歧视”并振振有词:谁拖后腿就是“丢脸”,“甩掉落后才算好汉”,常使白眼叫做“恨铁不成钢”。最终是顺理成章的“淘汰”:“毛病太多,不可救药”,“如此大脑,朽木难雕”,公然“逐客”,或是打入“另册”,不再理会。
教育理应是最具人文关怀的崇高精神活动,而在某些人的理念中,学校教育就是无情的“擂台”,就是庄严的“法庭”,人与人就是要分个前后高低。其实,“擂台”尚能“下次再来”,“法庭”尚给“上诉权利”;而以人的完善为宗旨的教育倒可以赤裸裸地挥舞“终审裁定”的大棒,却貌似公允。
富有“人情味”的教育应当留给孩子,尤其是那些“智力晚发”的所谓“差生”以一方晴空,一片希望,一条后路,以强烈的期盼之情,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
能在下一个路。“等”孩子,你就舍弃了“苛求”,具备“宽容”。你会严守孩子的隐私,呵护他的尊严;你会检讨自己,承担责任;你会给他机会,给他希望。能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你就远离了“歧视”,学会了“包容”。你会告诉孩子: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起点;你会为地填平路上的坑坑洼洼,并在他困惑时指点速津。能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那你就抛却“淘汰”的理念,对孩子满怀“期待”之情。会像度格马利翁一样深情凝视并呼唤美女雕像的复活,告诉她“你的明天可以更好”。
只要你真诚而耐心地等待,孩子就会来到你身边,走进你心中;这个“路口”不行还有“下一个”,还有“下下个”。教育的神圣就是引领着孩子到达一个个“驿站”,教育的艺术就是“不下结论”,“永远不作结论”。
,为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所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开创了教育行业教育顾问的先河,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教育项目。我们还特别推出“教师教研和亲友创富计划”,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科研和创富的平台,在网站上增设了教师资源专栏,大家可以共享彼此的课件、教案、教学论文、教育案例、教学案例、试题、学科总结等教学资源。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创中国的学习顾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