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本站推荐)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得进行成为了小学语文改革的重点。现阶段,利用儿童文学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提出在儿童文学视野下,通过对儿童、审美以及文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 应用
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同样也处于容易被外界事物分散注意力的阶段。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从而无法更好地提升其对语文的求知欲望。这样的教学往往适得其反,没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利用儿童文学形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那就是让小学生在思想启蒙的阶段更加健康地成长,这不仅是语文课改的灵魂,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将儿童文学注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运用儿童文学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谓语文素养不仅仅是小学生识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更是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中要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因素,让小学生在学习文字、语言的同时,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有效得提高。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了百分之八十。儿童文学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心理,能够更好地阅读小学生的心灵世界,表达出学生强烈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这样的教材内容能提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很容易被文学作品的思想渲染,从而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生个性以及人格的健全。例如学习《荷花》,课文中是这样写的:“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早上遇到的趣事……小鱼从我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样的拟人手法将整个的景色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小学生眼前,小学生很容易融入这个美丽的画面中,去感受花鸟鱼虫和自己的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运用情景再现提升小学生想象力
童话作为小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体裁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小学生通过美轮美奂的童话故事,很容易将自己带入到童话世界中,体会主人公的欢快和难过。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童话故事的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朗读自己扮演角色说话的语气。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时,老师首先要提出问题,然后截取片段和学生进行情景再现,体会巨人的情感。
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花园会出现不同的景色?
师:当巨人旅行回来看到许多孩子在自己的花园中玩耍,他如何反应?
生:他非常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玩的!都滚出去!”(生气的语气)
师:当一天早上孩子们有溜进巨人的花园里做游戏时,巨人发现后又是什么反应?
生:巨人大发雷霆:“好容易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愤怒的语气)
师:当巨人看到还有一个小男孩站在桃树底下时,又是什么反应?
生:大声斥责:“喂,你赶快滚出去!”(极其不耐烦的语气)
师:当孩子们在花园玩耍时,巨人的花园草绿花红;当巨人训斥孩子时,巨人的花园冰雪覆盖。其实,冰雪覆盖的不是巨人的花园,而是巨人自私、冷酷的心。
3.运用寓言故事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儿童文学中的寓言故事通常通过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虚构一定的故事情节。寓言故事通常都会解释道理和揭示教训,小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例如《陶罐与铁罐》的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许多年后,铁罐和陶罐各是什么样子?人们对它们各自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师:许多年后,铁罐和陶罐各是什么样子?人们对它们各自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
生:许多年后铁罐已经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但是陶罐却和以前一样。人们视陶罐为珍宝,对它特别喜爱。
师:通过这篇寓言,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我们要做陶罐而不做铁罐。
师:寓言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不能骄傲自满,要学会欣赏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
4.运用神话故事,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故事是将语言文字进行图像化,使得文字的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进行带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抽象的语言,学习文章的句型句式。例如学习《盘古开天辟地》一课,教师要巧设一个情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着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画面,将课文化作一个个画面,闭上眼睛进入那个远古的时代。
师:“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周围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师:“有一个叫盘古的巨人……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同学们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世界变得豁然开朗,好神奇……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你所看到的画面完整地表达出来,说出你自己的感受。
5.总 结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体现在语文学习的能力,也体现在学生审美能力和品德修养上面。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采取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往往会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及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儿童文学调动起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拓展小学生思维进而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2】(英)史密斯.欢欣岁月―― 史密斯的儿童文学观【M】.台北:台北富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3)
【3】王泉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教师,2012(12)
第二篇: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儿童文学的语言和内容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发展水平,学生通过儿童文学不仅能够进行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模仿,而且能够促进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树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儿童文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儿童文学的运用需要正确策略的支撑。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一、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儿童文学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以小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短小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具体包括:一方面是听过一些故事解释一些事物的基本特征,例如《狼和小羊》通过狼和小羊抢水的故事,告诉学生狼这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故事传递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例如《孟母三迁》传递母爱的问答,《爱你本来的样子》教育学生要喜欢自己、爱护自己等。从上述儿歌中可以看出,儿童文学的内容比较简短,语言比较通俗,基本没有理解和阅读的难点,这个表现形式是与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因此内容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儿童文学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包括童话、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等,学生在儿童文学的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模仿中慢慢掌握词汇和语言。因此,通过这种文学形式进行语文教学,是有效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儿童文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儿童文学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特征
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通过模仿和交流不断积累词汇,并开始在语境中使用这些词语。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依靠具体形象的事物,呈现出思维的间断性和记忆的简短性。他们在学习生活规范和记忆时,采用单事件学习和记忆法。他们的思维呈现习得事物的累积学习。这个思维特点,要求语言的表达要短小精悍,学生只有在简单句的语言表达中才能体会情感,习得知识。儿童文学的表达大多采用的是一些简单的语词,这些语词与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小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是促进学生进行语言模仿的重要推动力。只有明白文本的含义,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我选择的模仿,并在生活化的语境中进行运用。
(二)儿童文学的故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小学不仅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是情感体验的敏感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学生对语文文本思想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儿童文学中的形象是丰富的、生动的,其故事情节是天真活泼的,是欣喜和愉悦的。这样的文学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预感,促进学生写作的基本模仿,这些都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目标。例如儿童诗将生活口语与音乐的节律相结合,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成人的帮助理解内容,并初步感知儿童诗的语言美。儿童故事的趣味性不仅使儿童欢愉而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样的教育不是说教式的而是感染式的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三)儿童文学丰富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洛克指出,儿童天生是一种白纸,后天接受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了儿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小学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应该着手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思想的输入和培养良好道德认知的阶段。但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是感性的,他们只做自己乐意做的事,而不会像成人自我约束地做需要而不乐意的事。儿童文学丰富性、形象性的特征使儿童乐意接受教育,而儿童文学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和外国有丰富的儿童文学故事,由多样的儿童文学形式,这些都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小学语文运用儿童文学开展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不同,从儿童发展水平出发展开教学。
儿童文学的主旨是“以善为美”,通过简短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一些基本的道德,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儿童文学的一个故事只传递一个基本的道德,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的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不断寻求新事物,追求自由公平的世界,追求友谊。单一道德的传递是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复杂性是不相吻合的,这是儿童文学区别于成人文学的本质特征,成人文学“以真为美”强调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强调道德的现实转化,而儿童文学则侧重道德观的树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从儿童出发进行道德的渲染和教育,引导学生习得明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例如,儿童文学传递和小朋友吵架是错误的行为,旨在教导学生要文明,要友善,在现实社会中吵架的理由显得非常重要,合理的吵架我们称之为讲理或者争辩,学生的年龄显然很难理解,因此儿童文学的教学要从儿童的发展出发教学。
(二)利用儿童文学的特征,促进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80%是由儿童文学构成的,儿童文学的语言和内容特点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相吻合,这是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充分发掘儿童文学的内涵,发挥儿童文学语言和思想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展开想象,从而形成互动课堂。例如《庐山的云雾》,庐山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亲眼看到,庐山的云雾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知,因此庐山云雾的感受一方面是通过文章的语言,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学生想象的感知。这时,教师借助音乐,引导学生在意境中听本课的朗诵,并闭起眼睛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并根据语言通过图画进行描述,通过画画和讲述,课堂的气氛逐渐活跃,庐山云雾的美景逐渐立体,在借助文章语言解释自己图画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基本内容,并更好地发挥想象力,感受语言的美丽。
(三)发挥儿童文学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无论是字词句的准确使用、语文文本的理解、语言的表达和写作还是文学知识的积累都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单一的课堂学习,无法实现语文知识的丰富性要求,语文课堂的实践是有限的,语文课堂所能接受的语文知识是有限的,而语文的学习是无边境的,因此,语文的学习必须突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语文文本的阅读、文学知识的写作和语言的表达。课外阅读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教师和同伴的监督,阅读的有效开展大多依靠于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儿童文学的内容简单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文学促进学生有效地展开课外阅读,包括引导学生学习儿童文学文本,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儿童文学形式的多样性满足该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语言和内容的简单特征有效促进该阶段学生语言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的区别,从儿童出发展开教学,注重利用儿童文学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发挥儿童文学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湘云.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50-52.[2]卓洪艳.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以儿童诗为例[J].教育探究,2010,03:57-62.[3]雷永梅.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229.
第三篇: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于文学的熏陶。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 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及所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优秀的儿童文学因其语言浅近生动、主题单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而深受儿童欢迎。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还应辅之以课外阅读、故事会、娱乐活动、作文实践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并在教学中融进相关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将图画、音乐、电视等引入语文课堂解读文字符号,形成一个大的语文环境和氛围,都有助于引起儿童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学生对语文没兴趣,往往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单
一、枯燥;教学手段的呆板、教条,教师知识的狭窄,讲话的无趣味。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凭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教好语文的关键,儿童文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儿童文学有助于孩子想象力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是处于儿童期的学生,对儿童的认识问题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小学生都是儿童,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方式。他们的心灵正像一颗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种子,等待着适宜的土壤、阳光、雨露和肥料,从而发芽、开花、结果。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儿童的心灵发展为本位,是对其内部生长力的激活。小学阶段的儿童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来理解事物。儿童这种形象化的思维特点,形成了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
二、儿童文学偏重于直观感受,想象活跃、丰富。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孩子往往更注意作品对形状、声音、色彩等外部特征的描绘,表现出对富于动感的描写和新奇的形象、情节的浓厚兴趣,往往会凭借活跃丰富的想象对文学意象作随心所欲的粘接和组合,从而沉浸在荒诞、新奇的艺术世界里。容易感情投入。正如鲁迅所言“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一个其中的角色”,儿童在欣赏文学时不会保持审美距离,极易把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或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会把自己编织到作品的故事情节中去,扮演一个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悲苦。
三、儿童善于模糊解决。
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班马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中说:“令人赞叹的是,少年儿童的阅读特具一种跳过不懂之处的巧妙能力,生字、生词、生事、生义从来就难不倒他们作出大体的把握。”儿童识字少,而好奇心又促使他们不得不靠这种模糊的解读方式到文学作品中去探险,虽不求甚解,却也能获得一种朦胧的整体的审美感受。从孩子们的绘本作业中我就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他们把事物简单化,有趣化。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是小学教师的得力助手,也是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因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第四篇: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的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所以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儿童文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以最符合孩子心理的品质给孩子阅读的快乐和心灵的滋润。小学阶段是个人语言素养和性格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儿童文学不但让小学生得到语言的训练,而且让他们在天真活泼的童心世界里享受知识积累的欣喜和情感熏陶的愉悦。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于文学的熏陶。那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经过学习与整理后,我认为儿童文学的作用主要有:
一、认识作用。丰富、生动的儿童文学艺术形象,既顺应了儿童的心理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质。通过这些艺术形象,儿童得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
二、教育作用。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在“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这一终极目的上,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有完全的一致性。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儿童文学在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儿童诗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丰富语感,利于写作。因为儿童诗的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它注意将生活口语和音乐美结合起来,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审美观。
2、童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人才,因此,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小学生爱幻想,想象奇特丰富,他们身上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而儿童文学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文学,童话、寓言、科幻小说的幻想性是其他文学样式无法比拟的,它们对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欲望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利用儿童文学这一资源,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思想。
3、儿童故事、叙述故事,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儿童故事的主要特点是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故事性强。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增加“学生讲故事”这一环节。即在对文本讲解结束后,利用部分时间引导小学生对本故事进行讲述。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故事的进一步认识,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审美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他在读者的心里所激发的情感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美得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也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神往生活中崇高的美得力量。
四、娱乐作用。对儿童来说,获取阅读兴趣是激发他们开展文学阅读、维持文学阅读兴趣的核心动力。别林斯基曾呼唤儿童文学应给孩子以欢娱,“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对应的作品的娱乐性愈强。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绝非逗乐凑趣,而是作家所开掘的内涵丰富的儿童生活的情趣和意蕴的物化形式。
总之,儿童文学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儿童文学的习惯,让儿童从好的儿童文学中汲取精神食粮,从而
第五篇: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指导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指导
【摘 要】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入手,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更好地指导教师把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指导
一、儿童文学现状及原因
(一)学校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不够重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没有把儿童文学当作文学来阅读,仅仅用它来进行识字、习文、写作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儿童文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施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人性的熏陶。学校不重视儿童文学在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影响,因此未开设儿童文学课程,学生对儿童文学传递的知识经验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二)家庭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能够为孩童打开通往儿童文学世界的一扇门,由于学校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缺失,导致家长不重视甚至不知道儿童文学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家长天真地认为儿童文学的教育理应由老师在课堂上完成,孰不知教师教学也存在短板和缺陷,教师对于儿童文学的教学往往只停留在认知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传统的字词句篇文章主旨上面,强调了认知教学,却忽视了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社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收益见效快的快餐式阅读,而忽视儿童文学带给大众审美的享受,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使得人们缺少思考的过程,领略不到儿童文学真善美的情感体验,而且儿童文学从不会刻上金钱利益的标签,这也使得一些过分追求金钱的人体会不到儿童文学的审美趣味,一味地选择带有功利性的能够娱乐大众的低俗文化。
二、应对措施
(一)创设条件
1.学校层面
创设图书角:
学校通过儿童文学畅销书和教师推荐书目,为每个班级增设图书角,购买适合儿童阅读的并受到儿童推崇的书,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拥有的儿童文学书,进行图书漂流活动,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并有所收获,形成一种良好的充满童真善良质朴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组织兴趣小组:
学校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让孩子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参加阅读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切实了解学生读过哪些儿童文学,对哪些作品感兴趣,阅读能力如何,阅读习惯怎么样,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孩子阅读之后,要求学生从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收获,并小组之间交流,激发阅读的兴趣,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2.家庭层面
重视图书的选择:
家庭是孩子活动的第二场所,也是仅次于学校之外接受文学熏陶的重要环境,儿童文学阅读是审美活动,伴随着娱乐,消遣,因此家庭这种氛围是最合适学生进行儿童文学的欣赏,家长要帮助学生选择,选择适合学生这一年龄段的书籍。儿童文学作品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爱的母题在于渴望母亲,感受家庭的温情,体现人类现实性的一面。
开展亲子伴读活动:
家长可以根据教师的推荐,为学生购买适合他们这一年龄阶段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深层亲子伴读,每次时长约一小时,并做好读书笔记,把孩子领悟到的内容用笔记录,家长再根据自己深层的理解给予孩子一定的拓展,使孩子领悟到更深刻的道理。
(二)提供机会
1.教师培训机会
学校基于提高教师儿童文学素养考虑,可以开设儿童文学基础知识的网络课程培训和儿童文学教学技能的专家培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在线答题,每周达到一定课时量的培训,并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儿童文学基础知识问答。同时学校聘请专家,为在职教师传授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给予教师实际演练的机会,并以公开课的形式考核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2.学生阅读机会
每天安排学生在校阅读图书角的儿童文学作品,安排交流时间,交流自己看了什么,有哪些收获,通过图书之间的流动,做到资源共享,让孩子获得阅读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引导学生热爱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在阅读之中如果愿意跟老师交流,老师要耐心地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感悟到儿童文学带来的审美趣味和人生哲理。
(三)教师的阅读指导
1.帮助儿童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儿童文学
教师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选择时应针对每个孩子的喜好,让孩子在差异中交流,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优秀的儿童文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阅读的作品也会趋向成人化,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偏向于童话寓言故事,高年级学生则更喜欢科幻故事悬疑小说,所以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也要考虑到由于年龄的变化引起的阅读兴趣的变化,只有全方位权衡,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2.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以老师为榜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向他们推荐适合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一片知识的海洋,只有真正潜心研究,才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和宝贵之处。要想在茫茫的书海中找到一方净土,教师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他们在欢愉过后多一些思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