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备课研讨 阅读教案
备课研讨
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乐形象,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命的情感。
2.能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 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一段大海的音乐,让同学们听。听到了什么?你来描述一下你见到的大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大海的印象或到海边游玩的情景)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轻轻的播放《大海啊故乡》的前奏)
师: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二、欣赏 《大海啊故乡》
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
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绍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四、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2、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3、完整演唱歌曲。
4、学生跟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5、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1、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3、师:同学们,大海是宽阔无垠,变幻无穷的,时而温柔恬美平静,时而波涛汹涌,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下面我们看两组画面,从这些画面,你能看出这时大海是平静,还是波涛汹涌呢?
第一组:温柔、恬美、平静。
第二组:波涛汹涌、跌宕起伏。
4、如果用大海的平静和跌宕起伏表现歌曲情感,如何划分?
第一段:平静
第二段:跌宕起伏
5、用歌声表现歌曲情感,师指挥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用“呜”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绪。
(2)跟琴轻声唱歌词,注意力度的变化。(歌曲结构十分简洁,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切思念的感情。)
(3)歌曲第一遍全体演唱;重复时前段采用领唱,集体边哼鸣边作身体律动,后部分采用齐唱,第一组学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间奏时配上朗诵。(朗诵内容可以是提前让学生准备,也可老师准备好投影出来或是请学生即兴发挥)
6、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讨论: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现大海平静与波涛汹涌?
学生分组创编,集体跟着音乐表演。
请学生上台表演。
第二篇:集体备课观摩研讨活动
数学第二次集体备课观摩研讨活动
在 小学举行
2月24日下午,全区小学数学教师齐聚天津路小学,观摩我校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展示的集体备课现场。
活动中,天津路小学一数教研组全体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精神,结合我校日常备课活动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为大家呈现了单元集体备课现场实况。首先,由主备 老师对单元教材进行综述性分析,并就分课时的解读与设计向大家作陈述;然后,组内全体老师就教材和教案初稿进行即时地质疑、商讨、争辩或解惑;最终,把研讨意见融进教案修改稿中,形成二次集体教案。随后我校老师还展示了一节题为《认识整十数》的研讨课,这节课既吸纳了集体备课中的共性思想,又渗透了教师二次备课时的个性化智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活动,得到了兄弟学校领导、老师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区小数兼职教研员、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准备足、形式新、氛围好”的盛赞,并就集体备课内涵、形式问题和当前数学教学热点问题作了精彩讲座。
本次集体备课观摩研讨活动,有效提升了区内数学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再认识,对日常教研和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第三篇:《狼牙山五壮士》备课研讨记录
《狼牙山五壮士》备课研讨记录
时 间:2014.11.6 地 点:学校会议室 主备人:宋新美 记录人:王冬萌
参加人员:语文第四组全体成员 课文内容: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学习本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的语言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的速度。课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
教师发言要点:
许 珂:本课设计应以读导情,以议悟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辅以课件,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陈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王冬萌: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由此设立:营造氛围──创设情景──诵读感悟──体验学习──自主探究──自悟自得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
靳贤贤: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经历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自悟与交流,思考与想像,课文阅读与资料收集利用,感知内容与领悟情感,理解语言与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
杜雪莹:课文是怎样围绕“壮”字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刻,使你最感动?为什么?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找出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通过想象,课件展示五壮士的壮举,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宋新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 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的中,我感觉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并不了解,只单纯地“以读为本”,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受是不够的。所以,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情景再现,既使学生了解了事情发生的时代背景,以便更好等把握文章内容奠定基础,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同时,让学生互相练读,快速读,问读,引读等方式,让学生品词赏句,受到五壮士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读书能力,让学生经历一次扎实的读书和言语训练,达到悟其境,感其情,再现美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读悟训练中融入意境。
靳慧敏: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彻底转变角色,废除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树立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意识,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张广亮:从情感上激发了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怒与仇恨,激发学生对抗日民族英雄为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精神的敬佩之情,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总结:在本次备课教研活动中,大家经过群策群力,都感觉受益匪浅,收到良好效果。
胡集镇中心校语文第四组 王冬萌整理
第四篇:研讨备课常规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研讨备课现状 提高教学实效
娄桥新阳小学开展备课研讨活动纪实
5月18日下午,娄桥新阳小学在学校实验室举行备课研讨活动,活动由教务主任蔡召其老师主持。
本次参加团赛课的黄芳芳、窦晓燕老师根据当下学校语文、数学备课现状和参赛体会作主要交流。语文组黄芳芳老师从学校语文教学的备课案例,指出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处理教材缺乏创造性,二是以学论教流于形式,三是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四是板书无设计,五是反思过于空洞。结合赛课阅历,她向老师交流了“备课要认真研读课标,要关注课后练习,要落实精略衔接和知识点的处理”心得。数学组窦晓燕老师结合学校数学教学,老师的备课案例,指出备课主要存在“机械抄袭、结构僵化、教法呆板、课型单
一、备教不一和教案过于简略”等不足,她结合本次动感十足的团赛课收获,向老师们交流了课时备课要以“备教材、备重点、备难点、备关键、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层次性”的深刻体会。
两位老师交流完后,蔡主任指出:真正的好课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碰撞生成的。她在于备课和上课的良性互动,备课是经验的积累,积累课堂生成资源是重要环节。
校长郝风清在活动后作了讲话。讲话从“备课要研究课标,备课要研究教材,备课要研究学生,备课要研究课堂教学并不断反思,备课要借助团队力量”五方面去备课。希望学校老师以团赛课为契机,以这次备课研讨为平台,从学校优势带动同年级各学科,使课堂教学实效真正迈上新台阶。
图为语文组黄芳芳在交流心得
图为数学组窦晓燕老师在交流心得
图为蔡召其主任讲话
图为郝风清校长讲话
第五篇:电子备课研讨材料
电子备课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赵庄小学孙卫东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教室,电子备课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这种集教学设计、图片声音、视频链接于一体的备课形式,渐渐取代了传统的文字备课方式,成为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电子备课的可行性与优势:
1、校园网覆盖了各个学校,教师达到人手一机,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工程,多媒体设施进教室,这些硬件设施为有效地实施电子备课提供了物质条件。
2、教师独立操作电脑、制作课件的水平已经具备了进行电子备课的能力。经过近几年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全体教师文字输入、文档编辑、排版能力,上网查找资料、根据需要整合资料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利用Powerpoint、Aurthware、Flash制作精美的课件,基本上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画面为一体的动态教案。
3、电子备课成为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突破口。怎样使备课与课堂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怎样使备课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是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无容质疑,纸质化备课仅仅限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不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兴趣的培养,缺乏教学资料的完整性,教学思路的多样化,难以与课堂接轨。电子备课方便修改与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料、音频、视频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直观、形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于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内容,通过电子课件能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复杂图形的变化,用图形软件制作展示出来,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
4、电子备课提高了集体备课、教学研究的效率。利用电子备课开展集体备课、网络教研活动,目的性强,教师的关注点一致,思维对话和谐高效,在交流中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成显性思维,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动转化成动态的合作研讨,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目的,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以提升。
5、电子备课能有效避免无效劳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质量。传统的纸质备课,费时费力,成为教师的负担。随着电子备课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教师备课的主要给养,可以增加教师的选择空间,拓宽备课思路,节省教师的时间,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加工和创新,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二、电子备课的实施步骤与要求:
1、内容分工、明确任务。学期末,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把下学期教材内容分成若干主题(单元),分给备课组每个教师。有的学科(如语文),教材本身已经编排成主题单元的结构,有的学科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2、个人备课、准备资料。假期中,教师依据学校制定的各种课型的格式要求进行电子备课。电子备课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各种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相关链接,单元测试题,并依据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
3、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开学前三天,进行新学期备课组第一次集体备课,展示、汇总电子备课,疏通教材,先由每个教师介绍自己负责的主题单元的编排特点、内容设置、课程理念的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与学习习惯的养成、课时安排等,再由其他教师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大家共同研究、商讨、修改,最后形成本单元的备课组统一的最佳电子教案。开学后,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详细研讨下周的教学内容,依据电子教案,确定统一的课时电子教案并打印教学设计,做到每位教师人手一份。
4、二次备课、体现个性。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在打印出来的教学设计上修改,同时,对教学课件重新整合,形成有个性的电子教案。
5、反思整理、提升质量。课堂教学以后,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写出教后反思,还要重新修改电子备课,对在教学中、教学后自己的思考与成功的做法,整理在电子备课中,也可以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6、循环使用、充实完善。经过一年的时间,初中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任务就完成了,学校把教师们的电子教案与课件,按学科、年级、不同学期建立相应的文件夹,放在校园网上,方便全校教师循环使用。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把自己上公开课、优质课的电子教案与课件放在电子备课中,提高了电子备课的质量。
三、电子备课的管理制度与措施:
1、加强对教师电脑操作能力和课件制作方法的培训。提供各种教学软件和制作工具,为教师更充分有效的进行电子备课提供物质准备。有计划的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文档的编辑与排版能力、常用的课件制作技术、信息的搜集整理与资源的整合能力等。同时,提供优秀的课例供教师参考学习。
2、落实管理检查制度。电子备课不是单纯的把备课本上的文字悉数搬到电脑上,也不是简单的复制教案,更不是网上资源的拼盘,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出现,学校制定了《电子备课使用制度》,规定了电子备课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设计了备课的格式,规定教师必须在表格内备课,实现教学设计、课件、教学素材与资源、课堂练习与作业、单元检测题的有机统一,避免了教师不经思考照搬硬套。加强对电子备课过程性管理、检查。为督促教师有效使用电子备课,学校把教案打印出来,要求教师在打印稿上修改,教导处定期抽查。随着教
师对电子备课的认识、自觉性的提高,管理的规范,逐渐把检查的权利放给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取消打印稿,实现电脑动态管理。
3、以活动促落实,提高电子备课的实效。为保证电子备课的有效落实,提高电子备课的效率,促使教师自觉进行电子备课,学校组织各种活动如: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推门听课、说课比赛、现场制作课件等。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进行电子备课的积极性和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