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
第八单元 尊重与平等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最美的花束》,《这个规矩不能有》,《荣珊的帽子》,通过诗歌和伟人的故事,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与大家平等的思想。
语文天地中,继续学习积累词语,开始学习留心观察同学的优点,能够清楚地表达,并根据这些内容,练习设计板报,还要学会背诵的方法。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20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学习课文,感悟词句,学会在社会生活中尊重别人,树立与大家平等的思想。
3.积累词语,留心观察,学习清楚地表达,背诵练习设计板报。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让他们体会到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大家平等的思想的重要性。能够清楚地表达。教学课时:8—9课时。
最美的花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你觉得他们一样吗?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词。1. 自读全诗,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同学互学。
2.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测。3.同桌互相读文,达到读准读通。
三、创设情景,引导理解诗文。1.配乐范读,学生感受。
2.听完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
3.根据学生所谈引导学生体会世界人们平等相处,幸福平等的感情,并切入朗读。弄懂“你”、“我”、“他”指的是什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进一步体会感情。
四、学生交流资料,描述自己所见全世界儿童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情景。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2. 3. 进一步有感情朗读诗文体会感情。指导学生会写5个生字和有关的词。背诵全诗。
导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今天继续学习《最美的花束》一文,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全诗。2.师生共同评价。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5.自读全诗,练习背诵。6.指名学生背诵。
二、引导学习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填一填,会用________和________ 一样________。说一句话。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1.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提出难写的字。
2.教师示范:冠、漆。引导学生说出怎样记住这个字。3.对于“冠”,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呢? 4.学生练习写字。
四、布置作业。
元帅的故事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教学时数: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这是扁担)出示投影,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6,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他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主党组织极积动员群众为山上送.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那年,朱德军长已是40多岁了,但他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上问号.2,听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坳:山间平地.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经济封锁:用强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经济联系断绝.绵延:连续不断.(三)集中识字.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将生字按难易分类,把容易识记的字卡拿出来指名认读.如:担战士军令井冈山粮食
指出“担”是个多音字,本课读dàn 担子,扁担,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ān 担心)
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令粮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形声字:粮禁坪浩荡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四)巩固练习.1,游戏:识字大餐.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老师念出本课生字,学生指相对应的生字卡片,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指得快又对的为优胜.2,再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你能把课文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发音.(五)作业设计.将本课的生字和课文读给家人听.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围绕“藏”和“找”学习课文.1,过渡:我们上节课读过了这篇课文,课题是: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
2,(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可能还会流出血来.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4,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难走.尤其挑着粮食就更吃力了.什么是“山高路陡” 什么是“崎岖” 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5,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没想到”)也就是战士们没有如愿以偿.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来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八个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难.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个“找”,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读到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这首歌谣的含义了吗
2,指名读歌谣,说说自己的理解.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首长,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总结补充.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2,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10个,会认的字9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人物思想品质。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引导质疑。
1. 2. 教师板书课题,夸张双引号,学生观察与以往课题有什么不同? 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
2.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3.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疑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切入文中抓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体会彭总的品质,并穿插着交流资料。根据学生所谈的体会及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部分。4. 整体感受。男女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情朗读全文,体会人物品质。
2.学习语文天地D4中的第二题。3.学会写文中10个生字。导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直接导入。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规矩不能有”一课,你们还想读吗?
二、引导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回忆内容。
2.指导再读彭总的话:“……这个规矩不能有!”你们知道这个规矩指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可讨论指名回答。
3.引导学生再读彭总的话,结合语文天地,注意问号和叹号的用法,体会说话人的心情。
4.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可分组分角色演演。2.指名演的好的上台演。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字形,引导会区别:搞—稿 辩—辨—辪 奉—春,会用形声的方法记字。特别注意鬼9画。
2.学生练习写字。
语文天地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中“读一读,组成词语”、“抄一抄”、“填一填,组成词语”、读一读,体会感情“、读一读,填一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语:在“尊重与平等”这个单元中,我们接触了不少的好词,老师把他们整理里了出来,大家来读一读,看看老师找的对吗?
2、出示:在课文中画的部分词。
3、自己独立读一读,然后学生开火车进行轮读。
二、语文天地——日积月累
1、“读一读,组成词语”
出示:
热()宣()闭()乱()
熟()宜()闲()刮()
1)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在小组内学习。在自己查字典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词语。
3)全班交流。表扬那些组词多、正确率高,而且同学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小组。
4)读词体会这些同音字的应用,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要用错字。
三、填一填,组成词语
大-小
始-终
是-非
生-死
甘-苦
进-退
长-短
东-西
不()则()
同()共()
自()至()
出()入()
取()补()
声()击()
口()心()
()惊()怪
四、读一读,填一填
引导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子。
五、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并用其中两个造句。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开卷有益“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1)全班交流认识的字,找出难记的字进行全班交流。
(2)识字游戏。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6、分角色朗读。二学习《苏珊的帽子》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学习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明白事情发生的六要素,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复述。
2.学习语文天地中D4。3.会写文中10个生字。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苏珊的帽子》,愿依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一读吗?
二、指导再学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2. 3. 指名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
根据学生的叙述点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4. 学生分别读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部分。
三、引导学生语文天地D4体会说话人的心情,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四、指导学生学习写字。1. 2. 观察字,说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注意区别肿—冲、瘤—溜、症—证、秃—秀、妨—仿、碍—得、疗—辽和多音字落。3. 学生练写。
五、巡视指导,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小组互评,说说同学的优点,学会尊重同学。2.学习办板报。导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学会尊重同学。1. 2. 3. 同桌互相介绍优点,要求态度真诚,发自内心。全班介绍你最了解的同学的优点。教师评价。
二、引导学生写习作。1. 根据学生介绍要求学生选最了解的同学一方面优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2. 学生打作文草稿。
三、引导学生办板报。
同学自愿结合设计一份板报小样,以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为内容。
四、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说说同学的优点。
1、小组互评,选出各组的小明星。
2、全班交流,评出班级小明星。
四、实践作业设计:
写写你的好朋友最近有哪些进步?
五、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一 学生构思作文。
二 学生打草稿。
三 师巡视指导。
第二篇: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尊重与平等“。编排有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从体裁上看有诗歌,有故事;从内容上看,三篇文章围绕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但又各有侧重。《最美的花束》能过比喻侧重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这个规矩不能有”》是以故事的形式侧重领导与普通人民之间的平等。而《苏珊的帽子》则以学校的事迹阐述尊重与爱。语文天地中《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体现的便是伟大人物与普通人物的尊重与平等。
一、教学篇目
精读课文 2篇 《最美的花束》 《元帅的故事》 《语文天地》
二、教学要求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认读生字17个,会写15个,3个多音字,重视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初步体会文章中重点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勤练笔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美的花树》
2、理解并积累词语,提高学生的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3、练习记叙,先写人物说的话,再写人物的行为。
4、把对同学的赞美卸下来,办板报。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 图片 资料 课件 录象
五、教学时间安排 精读课文 2篇4课时 语文天地 2课时 阶段复习2课时
《最美的花束》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无论肤色,国籍都应该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教学准备
不同肤色儿童一起联欢的图片或动画。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们瞧,有一些好朋友正在那儿庆祝节日呢„„ 说说你在图上看见了什么,猜猜这些小朋友都来自哪里?
同学们,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各种肤色的人,比如说咱们中国人就是黑眼睛,黄皮肤,还有白皮肤,蓝眼睛的白种人,黑皮肤,黑眼睛的黑种人。但是无论肤色怎样,我们都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美国有位诗人就写下了一首诗:最美的花束。
指名读课题,看谁把课题读得最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解决。我会认。师: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认识了哪些字呢? a.漆黑的“漆”我们平常可以说漆黑的什么? 写的时候要什么要注意的呢? b.花冠的“冠”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呢? 生:这是一个多音字,有四声和一声之分。我会读。指名读检查自学情况。
理解课文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或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说,梳理诗文内容。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所得,并完成练习。每个人()颜色不同,但都能看到()第个人()颜色不同,但都是()。孩子们像()一样,是最美的()。
(三年级学生要初步学会把握文章的结构,从这项练习中训练学生的朗读,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脉络。)师:何老师有个问题想问,这最美的花束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指导朗读第五小节。读出高兴,喜悦。读出自己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小节,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学习,明白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句式,大家来说一说,好吗?
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样___________________。四. 总结升华
我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共同的大家庭里,大家都应该是一样的。可是现在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的事情。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些图片。(出示一些反映不平等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说说学完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元帅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这是扁担)出示投影,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6,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他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主党组织极积动员群众为山上送.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那年,朱德军长已是40多岁了,但他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上问号.2,听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坳:山间平地.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经济封锁:用强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经济联系断绝.绵延:连续不断.(三)集中识字.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将生字按难易分类,把容易识记的字卡拿出来指名认读.如:担战士军令井冈山粮食
指出“担”是个多音字,本课读dàn 担子,扁担,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ān 担心)
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令粮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形声字:粮禁坪浩荡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四)巩固练习.1,游戏:识字大餐.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老师念出本课生字,学生指相对应的生字卡片,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指得快又对的为优胜.2,再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你能把课文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发音.五、分析
.1、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
(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2、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可能还会流出血来.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4、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难走.尤其挑着粮食就更吃力了.什么是“山高路陡” 什么是“崎岖” 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5,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没想到”)也就是战士们没有如愿以偿.《这个规矩不能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会质疑,并能独立解决质疑。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要与大家平等的良好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题,以感情朗读为主,着重读好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准备:元帅资料、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师: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就用什么语气读.(朗读课题,想象这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为以下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从课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习的欲望)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师:要想解开众多谜团,就得从课文中找答案.下面就让我们探个究竟.自由读课文,把文章读通,读顺.再读课文,解决浅显问题.了解课文之后,再读课题,感觉是否不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
再读课文,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在文中做上记号.汇报新知
带着已知,快速读文,寻找疑惑,用笔标出.公园门口写着休息,他们怎么还来逛公园? 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矩?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 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出彭总的话,体会彭总当时的心情.4.你觉得彭总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理解彭总的高贵品质)你从课外搜集到如些有关于他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小级练习读演.指名读演
读演之后,写下随想.(通过读,演,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又用记随想,深化情感体验,起到情感内化的作用另外也养成课堂随记的好习惯)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 赛成语
比比谁知道的成语多.出示八对词语.说说发现了什么.(全是反义词)这些全是老师从一些成语里找出来的,现在请你帮他们找回原来的家.完成练习.延伸: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口语交际 设置情意顺势导入
师:a同学真是有心人,积累了这么多的成语.真了不起,可以说是成语大王啦.(老师表扬学生的例子导入,创设一个说优点的良好氛围)师:我们的同学个个都有自己的优点,你们发现了吗?正面我们就来”夸夸他们” 以小组为单位,互评成员优点,指名说.深入举例,说明他们的优点.扩大范围说优点.小练笔.写写你要夸的人.学办板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积累词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教学过程 读一读,组成词语
出示4组字,让孩子们观察、比较。学生独立组词,师生评议组成的词是否正确。抄一抄
在抄写词语的过程中,注意掌握词语的读音,字形以及词义。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再仿照文中句子造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填一填,组成成语 读一读,填写成语。
指导学生再说出几个这样的成语。不进则退 取长补短 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 自始至终 口是心非 出生入死 大惊小怪 读一读,体会说话人的心情,注意问好和叹号。
这段话是老师讲给学生们的,是一个祈使句,带有命令口吻。句末的叹号突出老师说话时的语气,是想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这是彭德怀见到公园对自己特殊照顾时所讲的一段话。他当时的心情是很恼怒的。用反问的方式提出质问,提醒工作人员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读一读,填一填
填句子之前,先要读懂上面两个例句。句中“和”前后的两个词要形成对比的关系。另 外,填写的句子要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第一句就是针对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提出的,第二句则针对有些人瞧不起农村的孩子提出的。如:黑人 和白人一样漂亮。
大人和小孩一样遵守交通规则。
残疾人和我们一样要快乐的生活„„ 开卷有益:阅读语文天地中的短文:<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导入:你们知道伟大的爱因斯坦吗?今天我们要去读一则有关他的故事.自由读文,自主解决字词上的问题.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分角色朗读.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伟大的爱因斯坦也会被穿衣服、布置房间这样的事难倒。多亏了小姑娘的如何做呢?热心帮助,才使他焕然一新。热心的你有没有经常帮助身边的人呢?今后你会如何做呢? 畅所欲言
让学生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教会学生态度要真诚,要发自内心。
说的时候注意表达要清楚,可以稍加一两句评价。综合活动
可以全班同学自愿组合,细心观察,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设计一份板报小样,板报的名字不限,自己手工绘制,也可以电脑绘制;平面的、立体的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习作指导
在口语交流的基础上,把某位同学的优点写下来。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优点来写。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优点。金钥匙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中心词语是理解和背诵课文的关键。大家可以在课文划出这些 词语,利用工具书掌握其含义。这样,就可以明白课文的大致意思,复述和背诵也就轻松多了。自检
通过自检,总结阅读的一些好方法。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阅读时要用心去读,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读完之后别忘了写读书笔记。课后小结:
第三篇:三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三疑三探教案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过程】 首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预设问题:乞巧什么意思?诗句的是什么意思? 4.出示自探提示(1)课题什么意思?(2)解释每一句诗的意思?(3)理解全诗
二、解疑合探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学生逐个解决自学提示的问题
5.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6.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三、质疑再探
1.学完本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
2.老师质疑: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运用拓展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请你出题考考同学们吧!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预设问题: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出示自探提示
(1)结合诗下注解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2)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解疑合探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2.默读质疑,根据自学提示理解诗意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a.生练读。
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三、质疑再探
谁能讲讲嫦娥与牛郎的故事 ?
四、运用拓展
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
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首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板书课题 出示自探提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西门豹官职虽小,为什么却被人称颂?
二、解疑合探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质疑再探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运用拓展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大原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 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预设问题:西门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出示自探提示
1.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用横线画一画。
2.西门豹用什么方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用波浪线画一画。3.西门豹的方法妙在哪里?
二、解疑合探
1.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绅祸害百姓的事实后,可采取归些办法惩治他们?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质疑再探
现在谁来说说2000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
四、运用拓展:
小练笔:《西门豹,你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1、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投影。2.生字词卡片。
3.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首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
一、设疑自探
预设问题(图上是谁? 她在干什么?)出示自探提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女娲为什么补天?
二、解疑合探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2)指导书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轰隆隆:像声词。塌下:倒,下陷。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0
三、质疑再探 女娲为什么补天?
四、运用拓展 出题考同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出示自探提示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二、解疑合探 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学生E: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从她原以为……费多大力气这儿看出她原来找石头费了很大力气。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这句话中也看出女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生:有她找啊找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3 导朗读这两段话。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三、质疑再探
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四、运用拓展
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夸父追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3.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教学难点】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教学过程】 首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出示自探提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解疑合探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5.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6.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三、质疑再探
小练笔:写一写学完本课你的感受
四、运用拓展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篇:优质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重点: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牛郎织女(包括乞巧节)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及其它神话故事。教师: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教师配说对白。见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
2.背诵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故事。教学过程:
一、读本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二、了解“乞巧节”,学“乞”。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声,区别乞——气)
2.通过课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吗?(四人小组交流、抽说、补充。见124页)
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1.自读,齐读诗。2.学“霄”(“霄”夜。上“雨”字头,下“肖”)3.诗中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板书:牛郎织女)4.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
① 四人小组交流、补充(可用图书),教师参与交流补充。② 抽讲,其他学生可补充。
③ 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画面,师说白。见后 ④ 每位学生自己讲讲故事(再出示故事课件)
5.出示简笔画 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事?(板书:古人的丰富想象)
四、读诗,理解大意。
1.根据故事和信息自读理解诗意,小声说话。2.四人小组交流,师参加。
3.抽说,其余补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4.读诗、背诗
① 齐读
② 比赛朗读(男女生)③ 同桌互读 ④ 齐读
⑤ 背(提示:根据第1、2句意)a.自背 b.互相抽背 c齐背
五、拓展
你还知道什么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资料: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她心灵手巧,能织出五彩的云锦。织女和牛郎结为夫妻后,织女再也不给天帝织云锦了,天帝用天河将她们夫妻隔开,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一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
2.背诵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讲嫦娥故事,体会丰富的想象。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嫦娥》。齐读课题。2.根据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讲故事,体会丰富想象。
① 四人小组交流(出示资料)讲故事,师参加。② 抽讲,其余补充或教师补充。
③ 出示嫦娥神话故事课件(师配说白,见后。)④ 每生自己讲讲(再次出示课件)
⑤ 从这个神话故事,你体会到什么?(板书:丰富的想象)
二. 学诗及生字
1.读诗 注意生字读音 2.自学生字、抽说音形义。“烛”(翘音,生活中见到的蜡烛,所以“火”字旁,右“虫”。)“晓”(天快亮时,左“日”旁,右“尧”右上没一点)3.学诗
① 根据课前预习自学诗意,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教师参与。
② 抽说,师生一起根据上下诗意和信息理解诗意。(启发:“第一句”长河渐落晓星沉可知是人间。“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上映着烛影,说明是夜晚。)
诗意:烛影映在云母屏风上,快天亮了,主人公都没入睡。不由想到,嫦娥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独,猜想嫦娥应该后悔吃了不死仙药。③ 读诗、读诗
a.自读 b.互抽读 c.齐读 d.背
三. 拓展 课后搜集其它神话或明间故事,准备园地八故事会讲。资料:仙人嫦娥来到人间后怕死,丈夫羿经过千辛万苦到西王母那里要了一粒不死仙药,西王母叫他们夫妻吃了长生不老,嫦娥不想当凡人想成仙,就把灵药一人吃了,她立刻飘起来,朝窗外飞去。丈夫羿飞回急得喊起来,嫦娥身不由己越飞越高,后悔不该私自吃了药。飞到南天门她怕嘲笑,就转身向月亮飞去。月亮里有一只玉兔,一棵桂花树和一只蟾蜍,她感到很冷清,很后悔,许多年后,吴刚被罚到月亮砍桂花树。现在,玉兔、嫦娥、吴刚还住在月亮里。不信,你朝月亮看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两首诗 2.说诗意
二、讲讲另外的神话故事(四人小组)
三、写字
1.自己分析音形义(行用学过的方法分析)2.抽说易错,应注意的地方
区别乞——气 “晓”右上角不要添一点,“霄”上扁,盖住下。区别偷——愉 3.写 4.评比。
四、作业:回家听写。
30.西门豹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学重点: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教学难点: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西门豹的民间故事资料
教师: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课件。生字词课件
巫婆头饰,化妆胭脂、口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说说理解(战国时期魏国的官)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四人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要求:互帮)师参与。4.出示课件生字词,抽说音形义及词义。旱灾:长时缺水造成庄稼死亡。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5.读生字新词
① 齐读 ② 抽读
③ 去掉音节齐读
三、提出不懂的词,合作解决。邺:古代地名。开凿:大孔挖掘。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给一定时间读书)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3.抽说: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共探讨评议。(板书: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
4.齐读课文(注意目标1中词语读音,出示课件,指导)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2.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了西门豹被派去治灾,他调查弄清了原因,除害,开渠。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看看他是怎样的人。
二、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了解西门豹的品质。
1.自读勾出西门豹说的话及行动,想想表现了他什么品质?(给一定读书时间)小声说说。2.研究(四人小组),教师参与。(根据课文)3.探究(全班教师根据课文)。4.读课文
① 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③ 有感情齐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自己选伙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2.选小组表演。
四、拓展
回家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2.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
二、写字:
1.四人小组说说易错字或要注意的地方。2.抽说
区别:淹——掩 官——管 早——旱 姓——性 注意:睁(目字旁)溉(右边“既”)3.书写
三、作业:回家听写。
板书设计: 善于调查研究
有智慧,讲策略
30西门豹 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为民办实事
31.女娲补天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等15词语。
2.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等15词语。
2.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等15词语。2.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一、开课激趣导入:
小朋友,我们每天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广阔无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测,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勾画生字词。2.小组自学,看谁的方法好?
3.交流汇报(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
冶——治(读音、字形)多音字“挣”课文中读zhēng,不读zhèng,“燃、熄、炼”注意写法、字意。
三、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1.抽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归纳: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写生字、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2.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故事大意。
二、继续学习新课。
1.感悟故事的神奇:围绕课文后“女娲真了不起!”展开讨论。
天空塌露悲惨景象
求雨神熄灭天火(勾画、讨论)突出女娲的神力 造船拯救人们 神火冶炼五彩石
2.找出表现女娲补天的艰难的词语。
三、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勾画、理解、抄写)
1.天塌情景叠词的运用(轰隆隆、一道道、黑黑的、熊熊大火等)。2.冶炼五彩云石动词的运用(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
3.结尾段抒情、流畅、余味深长。
四、在熟读基础上进行复述。
1.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板书回忆。
2.教师示范部分或全篇,用自己的话,不背全文。3.给同桌讲故事,尽量详细,清楚明白。
32.夸父追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吗?你们都听过那些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们要阅读一篇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夸父追日,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2.课题上带有“※”这样的课文我们以前学过,学这种课文有什么要求?(这是略读课文,要求采用各种方式学习,读懂故事大意„„)现在我们继续用这方法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有趣,哪些地方感人,还有什么疑问 3.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抓住主要内容。
① 查字典、词典、细读课文。
② 围绕夸父追日的故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三部分)
一⑴:写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勾出夸父心中所想的词句)
二(2—4):写夸父追赶太阳,最后长眠在“虞渊”的壮举。(从夸父追赶的过程中,体现出什么精神?)三(5)写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手杖化作桃林。(大山和桃林表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夸父虽心想事未成,但夸父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地民族精神十分可贵。激励人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进,去完成夸父未竟地事业,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5.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
课文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把神奇地地方具体化了。在文中找出来:
“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跑的速度快。“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形容口渴,为了解渴。
6.布置作业:指导课后小练笔。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习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3、我的发现:让学生从发现的角度区别形近字,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日积月累: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5、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学习成语,读懂故事,理解寓意。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学“口语交际”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口语交际”
1、教师引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自己选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2、分小组互相介绍:每人介绍一个,讲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听讲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
4、评出小组的“故事大王”,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讲得更生动。
5、全班交流,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对积极发言、口语交际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
6、教师总结:神话、传说故事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课后我们可以再选一些故事读一读。
二、教学“习作”
1、教师:上一节课,同学们互相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神话、传说故事,被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如果你是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想变成什么?这节课,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变成任何人、任何物,编一个故事。
2、明确习作要求:
(1)指明学生说说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2)教师补充:
想象要大胆,可以异想天开。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未来的,还可以是自己设想的。
例如:你可以变成纳米医生到人体内旅行;可以变成神鸟守卫美丽的大森林,可以变成火星居民离开受污染的地球,并加倍珍惜火星清洁美丽的环境等。(3)习作方法指导:
以《女娲补天》为例,讲清习作的方法。叙述故事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故事中要有人物的真情实感。
叙述故事要具体,特别是个别情节要写清楚。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3、学生自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5、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6、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7、举办“假如我是XX”主题班队会。
三、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结合词义,说出带点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有部分部首与偏旁相同,但字与字读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5、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如:“归”与“旧”;“狠”与“狼”。
6、小结:注意区分形近字,正确书写。
四、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读读写写”“读读背背”
2、交流: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横排是数字式成语,第二横排是ABAC式,第三横排是AABB式,第四横排是反义词形式。
3、你在课外还能收集到这几种形式吗?试一试。
4、读一读,记一记。“读读背背”
1、读一读,你发现这些词和我们学过的词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这种形式叫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学生结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3、读一读歇后语,你还发现本次出现的歇后语前部分的特点吗? 教师:前部分全是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
4、找一找,哪些是历史故事,哪些是神话故事?
5、课外收集歇后语。
五、教学“成语故事”
1、教师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2、学生自由朗读故事。
3、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学成语,理解喻义。
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5、作业:抄写、背诵“日积月累”。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29、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29、掌声
英子
默默地
早早地
最后
不愿意
快乐
说笑
跳舞
有勇气
鼓励
尊重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学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生字词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②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精读感悟
①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②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四、识字写字
①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②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②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③让学生再质疑,再释疑。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①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②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③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二、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井口小
有次序
获得成功
有了危险
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31、给予树
教学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2、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4、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b.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2、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3、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2、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3、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哥哥姐姐
金吉亚
兴高采烈
沉默不语
美好的礼物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32*、好汉查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导语。善良、仁爱的金吉娅同情、体贴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献出了爱心。这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2、读题:“好汉查理”。“好汉”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读书情况。
4、讨论交流。
三、再读质疑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2、初步释疑。
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或不大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最后提炼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重点探讨的问题。
a.查理有哪些变化?
b.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四、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1、查理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2、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五、练习有感情朗读
可以自由组合,分角色感情朗读。
六、拓展练习
1、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2、镇上的人后来会怎么评价查理呢?请你发挥想象,写出人们对查理的评价。
板书设计 :
32* 好汉”查理 调皮
爱搞恶作剧 有礼貌
自信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2、奖别人。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二、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三、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四、全班交流。
五、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充分肯定、表扬。
二、交流拓展
a.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说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范例引路。
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
注意: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三、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
四、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互相议议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五、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誊抄。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2、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3、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二、读读背背
1、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4、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5、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三、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四课时
一、读读记记
1、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2、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3、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1、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3、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4、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5、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