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两课时

时间:2019-05-15 07:5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放飞蜻蜓两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放飞蜻蜓两课时》。

第一篇:放飞蜻蜓两课时

放飞蜻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渗透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猜谜语引入课题:尾巴一根钉,眼睛两粒豆,有翅没有毛,有脚不会走。

板书:蜻蜓(一起写课题)

蜻蜓是一种昆虫,所以两个字都是虫子旁,注意蜓后边部分一起写。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放飞。

齐读课题:放飞蜻蜓。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4、板书:捉 放

过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读懂课文。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清顺序。

1、为了读懂课文,老师有以下建议:

读书建议:先读准后面的生字,再读课文,把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通顺。思考: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2、出示词语:

陶行知 慈爱 七嘴八舌 争抢 掌握 苍蝇 蚊子 据说 结构 复杂

翠贞 田埂 孑孓 一撅一撅 抚摸平衡(1)前两排指名读2人。

1陶,注意书写,给它组个词,陶器,陶瓷。○简介陶行知:陶行知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多所学校。所以人们通常称他为陶先生或陶校长。

2慈爱,找个近义词,慈祥,爱护,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怜爱,爱护。○3复的书写,里面只有一横。○4出示: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2)女生读,男生读,齐读。(3)第三排指名读2人。

1注意:贞,前鼻音。梗,衡,后鼻音,孑孓的读音,撅的读音。○开火车读。齐读。

2田埂是指田间的小路。○孑孓:蚊子的幼虫。

一撅一撅:尾巴一翘一翘的。还可以是嘴巴或辫子一撅一撅的。做做动作。平衡是一种状态,在文中指让蜻蜓的身体左右保持齐平,不东倒西歪。3齐读。○

三、再读课文 理清条理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要我们再去读读课文,一定可以对课文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二)交流:

1、谁捉了蜻蜓? 翠贞,1仅仅是翠贞一个人吗?不是,还有其他孩子,○课文哪里写了孩子们捉蜻蜓的场景?第1小节。谁愿意来读一读。

2同学们,你捉过蜻蜓吗?想象一下捉蜻蜓的场面。○傍晚的时候,在空旷的地方,每人手中紧握着一把大扫帚,然后瞄准蜻蜓,在低空飞行的,或者落在花朵或地面上的,用力迅速地拍过去,蜻蜓有时侥幸逃脱,于是就再瞄准,再拍,拍到一只就放进透明的玻璃瓶里,就这样反复地拍,捉了一只又一只,热得满头大汗,衣服脱了一层又一层,但还是不满足,仍然用

力的拍着,知道天渐渐黑下来,看不见了,蜻蜓们也都各自寻找地方休息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虽然最后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但是看着瓶中乱飞乱撞的蜻蜓,心中还是充满了成功的收获的喜悦。

把这场面记在心里,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相信你能读出自己的感觉。

2、谁放飞蜻蜓? 翠贞,仅仅是翠贞要放飞蜻蜓吗?不是,还有其他孩子,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翠贞看着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2你觉得孩子们是自愿放飞蜻蜓吗? ○是,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a“纷纷”,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你来读读这句话。b从两个“放了它”,感受到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心情很迫切。你来读读这句话。c“往上一送”,看出翠贞心甘情愿地友好地放飞蜻蜓,甚至希望蜻蜓能飞得更远,生活的更好。你来读读最后一句。

朋友之间离别才用送,可见翠贞已经视蜻蜓为自己的朋友了。我们一起来送送这位朋友吧。齐读。

3、为什么放飞蜻蜓?

1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捉蜻蜓,好不容易捉到了一只蜻蜓,最后却又心甘情愿○地放飞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陶行知告诉他们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仅仅因为如此吗?孩子们还获得了蜻蜓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通过什么2式得到的? 方○陶先生和孩子们之间的对话,3那你看课文第2-10小节可以说是陶先生和孩子们在——谈蜻蜓。○4现在你能给课文分分段了吗? ○那陶先生究竟给孩子谈了些什么呢?竟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放飞蜻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作业。

1、课后描红。抄写词语。

2、回家收集有关蜻蜓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孩子们先是争先恐后地捉蜻蜓,最后又心甘情愿地放飞蜻蜓,这么大的转变,原因就在于陶先生与孩子们之间的一番对话。陶先生究竟与孩子们谈了些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放飞蜻蜓。

二、学习课文2-10小节

陶先生都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10小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注出来。

好,陶先生都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哪些方面呢?想好的请举手。交流:

(一)吃什么,即蜻蜓的食物。(板书:食物)

1、你觉得课文哪几个小节描写了陶行知和孩子们谈蜻蜓的食物的情景。

2-6小节。

2、快速默读2-6小节,找出:蜻蜓吃什么?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

1蜻蜓在空中飞,水里的孑孓它怎么能吃到呢? ○蜻蜓的幼虫也生活在水中,蜻蜓的幼虫吃掉蚊子的幼虫。2苍蝇、蚊子、孑孓都是怎样的虫子? ○都是害虫,都是对人体有伤害,传播疾病的害虫。

3蜻蜓就是专门吃这些害虫的,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是)○4捉蜻蜓的那群孩子也是像你们一样点点头,他们一开始就清楚蜻蜓吃什么○吗?(不清楚)那他们是怎么知道蜻蜓吃什么的呢?(陶行知告诉他们的)那陶行知有直接告诉他们蜻蜓吃什么吗?(没有)

3、自由读读2-6小节,想想陶先生是怎样告诉孩子们这些知识的?从中你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1)陶先生是怎样告诉孩子这些知识的呢?

(先是问孩子: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在孩子们回答后,再告诉孩子们的。)你从中感受到陶行知是怎样的人?(尊重孩子)

(2)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2-6小节,注意陶先生的神情、动作,思考你觉得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师读陶行知的话,一位女同学读翠贞的话,一位男同学读男孩的话,三位

同学分别对抢着说的话,其他同学读提示语。)

1好,你从中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 ○我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慈爱的人,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慈爱地抚摸”

请你读好这句话。板书(慈爱可亲)

2我觉得陶先生是一位尊重孩子(平易近人)的人,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 “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请你读读这句话。板书(尊重孩子或平易近人)这真是一位慈爱可亲、尊重孩子的陶行知啊。

(二)陶行知和孩子们还谈到了蜻蜓的什么?

尾巴

1、快速默读2-6小节,标注出有关蜻蜓尾巴的句子。

(1)谁来读读陶行知谈蜻蜓尾巴的句子。

你们看,它的尾巴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谁还找到了这里,请你读读。

(2)(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蜻蜓的尾巴,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在它飞行的时候,尾巴可以帮它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可见,蜻蜓的尾巴真是很重要呀,飞机也是有尾巴的,叫尾翼,尾翼的作用就是防止飞机在空中上下左右的翻滚。老师推测飞机装上尾巴来保持平衡的想法就来自于人们对蜻蜓尾巴的了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同学们可以课下去查阅相关资料。

(3)据说,蜻蜓的尾巴还有一个作用呢?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你见到过这样的情景吗?没有,老师也没见过,其实陶行知也没有见过,所以他用了一个词——据说,据说的意思就是——听说,传说,不一定是真的,那么这个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有谁查阅了资料?

“蜻蜓吃尾巴” 原来是这么回事。——“蜻蜓交配时,由于生殖的需要,会咬自己的尾巴,看起来像“吃”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

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补充在旁边好吗?(课件展示老师的补注。)(4)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三)陶行知和孩子们还谈了蜻蜓的什么?

眼睛。

1、请你读读有关眼睛的句子。

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1它的眼睛很大,○有多大,有你的眼睛大吗?肯定没有,这里说它的眼睛很大,是因为有它的眼睛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头部一半大的地方都是眼睛,大不大?

2这种大眼睛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看,这无数个小眼睛就像什么? ○马蜂窝,渔网。

3多么独特的一双眼睛啊!多么明亮的一双眼睛啊,在快速飞行中,它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4正是这样一双敏锐的大眼睛,使蜻蜓荣获“捕虫能手”的称号。○

2、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四)这么多关于蜻蜓的知识,都是陶行知告诉孩子们的,你看出陶行知的什么?

知识丰富。

1、这真是一个知识丰富的陶先生啊,但他并没有摆出臭架子,直接灌输给孩子们,仍是采取了先提问再解答的方式。他的这种教育方式,你喜欢吗?

2、陶行知的这种教育方式深受学生喜欢,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就叫——教育有方。(板书:教育有方)

3、同学们,你再读读7-10小节,看看这位知识丰富、教育有方的陶行知还是怎样的人?

1还是一位爱护动物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心地翻过去”

是啊,生怕蜻蜓遭到了一丁点儿伤害,多么的小心翼翼啊。请你读读这一句。

2还是一个关爱孩子的人。○“高高举起”

是啊,觉得高高的,正是想让孩子们看得清楚。多么关心孩子啊,处处为孩子着想的陶先生啊。

请你读读这句话。

这真是一位知识丰富、教育有方、爱护动物、尊重孩子的陶行知啊。

4、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7-10小节。

陶行知有趣的讲解,孩子们都听得入神了。

5、现在,如果你是捉了蜻蜓的翠贞,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我会放了蜻蜓,因为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是啊,同学们都不自由自主地想要放掉蜻蜓了,其实陶行知也早就预料到了这

一点,但他并没有自作主张放飞蜻蜓,而是——引读:用商量的口吻说: “把他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从这里你感受到陶行知怎么样?(很尊重孩子,很民主。)请你读读这句话。

6、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孩子们放飞了蜻蜓,但收获了知识,也结交了一位良师益友,真是收获颇丰啊,(借助板书)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也和这群捉蜻蜓的孩子一起不仅了解了蜻蜓,知道蜻蜓的食物是——,蜻蜓的尾巴——,蜻蜓的眼睛——,我们还认识了一位————的陶行知,一位大教育家,你们说我们今天的收获大吗?

三、作业:

其实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收获呢,仅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对蜻蜓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希望同学们能课下查阅资料,争取对蜻蜓更全面的了解,比如蜻蜓点水是怎么回事呢?蜻蜓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

陶行知是一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大教育家,宋庆龄女士颂扬他为——“万世师表”,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为他题词——“永久不死”,有关他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四块糖的故事,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板书:

放飞蜻蜓

陶行知

食物 慈爱可亲 谈蜻蜓 尾巴 尊重孩子

眼睛 知识丰富

教育有方

爱护动物

民主平等

第二篇:放飞蜻蜓第二课时实录

课前播放图片: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

生:我看到了一只只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蜻蜓。师1: “五颜六色”说出了蜻蜓的颜色美。还有谁想说的?

生2:我看到了蜻蜓在飞舞。生3:我看到了蜻蜓在点水。师4:蜻蜓姿态万千,真美!

生5:成双成对的蜻蜓在飞,它们非常快乐。

师3: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你们已经喜欢上这群小精灵了。好,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我们开始上课吧!教学流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读——放飞蜻蜓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1: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后来陶先生和孩子们谈蜻蜓,最后放飞蜻蜓的事。【相机板书: 捉→谈→放】

师引说:陶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后来陶先生和孩子们谈蜻蜓,他先和孩子们谈了蜻蜓吃什么,又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最后孩子们放飞了蜻蜓。陶先生可是一个大教育家,他经常指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现在就让我们和这些孩子一起走进陶先生的课堂。

二、品读体验

师:孩子们,轻轻打开课本儿!别急,老师这儿有个学习提示,谁来读一读?

在学习课文时,大家可以用笔将自己的发现画一画,不理解的地方圈一圈)好了,开始吧!

生:自读课文。师生交流

师:点击出示(2—6),师:孩子们,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说说看!生:我知道了蜻蜓不吃露水„„ 师: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陶先生说:还是翠贞说的对,说明其他人不对。师:你真会读书,能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想!师:还有谁想说?

生:蜻蜓吃虫子,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

师:你了解了蜻蜓吃什么。那蜻蜓一个小时能吃多少害虫,你们知道吗? 生:能吃20只苍蝇或者840只蚊子。

师:蜻蜓可是个“捕虫小能手”呢。苍蝇和蚊子会传播疾病,可是我们的敌人啊!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生:是的。

师:同学们,学问学问,既要学,更要问。那读了这段对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预设1: 生:“七嘴八舌”什么意思? 点击“七嘴八舌”,有人知道吗? 生:一群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孩子们他一句你一句的。孩子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师:孩子们,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也会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呢? 生1:

生2:

师:是呀,当我们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就会挣着抢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当陶先生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的时候,孩子们七嘴八舌抢着说,一起读。(出示句式

练习说话

理解应用“七嘴八舌”)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仅理解了“七嘴八舌”的意思,而且还能灵活运用了。预设2:

生:慈爱什么意思? 师:词语不理解,我们可以把它带进句子里读一读,想一想。谁来读读慈爱所在的这个句子。师:谁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看图,)瞧,陶先生笑眯眯的,多亲切啊,这就叫慈爱。师:【体态语言】慈爱地抚摸,多么温暖的感觉啊,从这儿你感觉到陶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对,陶先生就是这样的和蔼可亲。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教育家对孩子们的关爱。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预设3:

“田埂”什么意思(田间的小路)师:瞧!这田间小路就是“田埂”。老师小时候啊,常和好朋友们在田埂上玩耍。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感觉到陶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是啊,陶先生觉得自己就是这群孩子中的大孩子。

小结:通过自学,交流,我们知道了蜻蜓吃虫子,是我们的好朋友,还知道了陶先生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咱们再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陶先生的话谁来读?翠贞的话?孩子们的话大家读。其它的话老师读。好吗? 师生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过渡:同学们,陶先生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最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教孩子知识,教孩子做人。今天,他和孩子们在田埂上上了一节生动的课。下面请同学们默读7-10自然段,想想从陶先生和孩子们的谈话中,你对蜻蜓又有了哪些了解?对陶先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好,开始!生默读课文。

师:同学们,默读有助于思考,交流有助于提高,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同桌交流交流,你的收获会更大!

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读书收获?

【一】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师:哦!你了解了蜻蜓的姿态。瞧(点击图片)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多美啊!

(点击出示“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1:

生2:

师(评价)1.多活泼的小蜻蜓啊

2.真美丽!师: “一闪一闪”、“一撅一撅”,让我们感觉到小蜻蜓的确可爱!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词语。蜻蜓的眼睛-------,尾巴-------

头-------

嘴巴——

翅膀——

师: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一】尾巴

师:对蜻蜓还有哪些了解?

生1:我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师:是呀,那是蜻蜓妈妈在水面上生宝宝呢!关于尾巴还有谁想说的? 生2:

生3:

师:哦,你们了解了蜻蜓的尾巴。(出示:“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谁来读读? 师:(出示图),瞧,这就是蜻蜓的尾巴,真的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师:谁来读读“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变红。生1 :

生2:

师(评价)1.一节节的,真有趣!2.你读出了尾巴的样子。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1:

生齐:

师评价)1 老师觉得这尾巴还不够长,能再试着读一读吗? 2.真是与众不同的尾巴呀!

师:那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生: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变红)

师:是啊,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很重要,你们看:

图片1,杂技演员走钢丝,很危险,他靠手中的横竿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图片2,花样滑冰运动员,能够在冰面上翩翩起舞,靠的就是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来保持平衡。

师:孩子们,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也需要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生:走独木桥

溜旱冰 生:玩活力板

骑自行车

师:是呀,只有保持平衡,才能稳稳当当,玩得开开心心!师:(点击)蜻蜓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就是靠尾巴来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尾巴的作用真大啊!

师:你能用朗读让大家看到这样的尾巴?

生:

师:老师仿佛看到了蜻蜓在空中快乐地飞舞,这尾巴的作用可真大啊!师: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真的是这样吗? 生:不会的,他只是在咬尾巴,并没有吃尾巴。(怎么知道的?我以前看过电视,电视上说的)师:陶先生是听别人说的,他自己也不敢肯定,所以,在这句话前加上了“据说”(变红)。陶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其实呀,蜻蜓爸爸咬自己的尾巴是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并没有真的吃尾巴。

师:好,我们继续交流,除了蜻蜓的尾巴,你们对蜻蜓还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蜻蜓的眼睛„„ 师:你了解了蜻蜓的眼睛。【三】“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师:谁来读读?

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蜻蜓的眼睛。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我看到了一双大眼睛。

师:它有一对特别发达的眼睛,几乎占了头的一半。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它的眼睛里有很多小黑点 师:那是成千上万的小眼睛的。

关于蜻蜓的眼睛老师这儿还有一则小资料,我们来听一听!

蜻蜓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蜻蜓是视力最好的昆虫,它能清楚地看到9米以外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蜻蜓的眼睛,怎么样? 生:

师:谁能把这双神奇的眼睛读出来的? 生1:

生2:

师(评价)1.真奇特啊!2.太神奇了,谁再来读一读? 4.这眼睛还不够奇特。

师:瞧,这儿有个省略号。(变红)这里的六个小点,包含了许许多多。想想看,陶先生和孩子们还会和谈什么呢?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

生1:蜻蜓的嘴里有一对坚硬有力的紫色大颚,它的脑袋可以任意转动。生2:蜻蜓有两对薄薄的翅膀,休息时展开,平放在两侧。

生3:蜻蜓的飞行速度很快,最快的时候,每秒速度可达40米,这可以连续飞行一个小时不休息。

师:真的是太厉害了。

师:同学们课前收集的资料真不少啊!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好方法!听了陶先生的介绍,让我们对蜻蜓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就像大自然中的一只小精灵,让我们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出示10节)

师:在这乡村的田埂上,陶先生就这样和几个孩子亲切地交谈着,他把知识的种子播进了孩子们的心田。此时此刻,在你们的眼里,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1:

生2:

生3:

师:(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师:陶先生面对翠贞这群孩子,讲了蜻蜓的尾巴,讲了蜻蜓的眼睛,讲了许许多多,不厌其烦,从中又可以看出陶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陶先生用那春风化雨一般的教育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悄悄感化这孩子。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你会如何对待手中的蜻蜓? 生1:我要放飞蜻蜓!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是捕虫小能手。生2:

生3 :

师:真好,那面对手中的蜻蜓,陶先生和孩子们又是怎么做的?(出示11片段)师:谁来读一读? 生:

师:老师听出来了,陶先生的话,读出了商量的口吻。还有谁想读? 生:

师:你不仅读出了陶先生对孩子的尊重,还把“放了它,放了它”读得很快,为什么呢? 生:我是想让蜻蜓早点回家。师:谁还想读? 生: 师:〔师加上动作范读〕:翠贞张开小手„„ 生: 师:蜻蜓回家了多快乐,多自由啊!谁愿意把最后一句话再来读一读。

真是一只快乐的小蜻蜓,因为了解,因为喜爱,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孩子们放飞蜻蜓,多么可敬的陶先生,多么可爱的孩子啊!让我们再把这段话读一读!生:

小结: 一群孩子捉蜻蜓,陶先生和孩子谈蜻蜓,最后放飞了蜻蜓,回家的小蜻蜓享受着飞翔的乐趣(板书:飞),多快乐啊!

三、拓展延伸

点击〔 瞧:

①小蜻蜓飞翔的图片。【《小蜻蜓》轻音乐】 ②图片——

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同学们,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让我们插上爱的翅膀和蜻蜓一起飞翔吧!陶老师的课结束了!我们今天的课也结束了!谢谢同学们!

第三篇:放飞蜻蜓第二课时说课稿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孩子们放飞的是蜻蜓,其实也是在放飞童稚,放飞爱心,放飞希望。

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

1、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2、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特点、习性等);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色彩鲜艳夺目、活动的东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片段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二、朗读、交流、感悟

自读全文。以引导学生认识陶先生为主线,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围绕放飞依次展开。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关爱学生、循循善诱、讲究民主的精神作风,在教学中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体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乐于受教、富有爱心的美好品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注意由果溯因,导入情境,就会使学生学得如临其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由于在一开始我就注意让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因此学生有的放矢,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有情可抒。这样的语文课堂已经变成具有磁石般魔力的智慧碰撞和智慧生成的对话场,文本、作者、教师、学生均是参与者。师生在七嘴八舌的混响声中,过滤和沉淀开启心智的思考,语文课堂成了一个激情、智慧、灵感、创造碰撞和生成的大舞台。

至于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我以为并不难,学生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说出来,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在课上,我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我也在努力学习着先生,当他们在读课文准备介绍蜻蜓时,我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掌握了。

三、拓展、延伸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又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应当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的辨正统一。入境始与亲,让学生转换角色,自己深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自己去体验,去感受。而配乐的集体分角色朗读课文,更将本课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了陶先生的慈爱和善和谆谆教导。

四、演一演这个故事

让学生想象说话能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

临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先生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他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关于陶先生的资料,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好地了解先生,从先生教育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得到启发。而我,则从这节课中更好地明白了: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他们关于蜻蜓的知识其实并不比我们做老师的少!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先生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第四篇: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正确书写11个生字,会认6个只识不写的字,理解几个相关词语。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和高超的育人方法。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练习读好人物间的对话,品味重点词句,体会陶行知对孩子们的尊重、关爱。

2.了解蜻蜓,懂得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体会陶行知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和与人沟通的巧妙方法。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

3、收集蜻蜓和陶行知先生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放飞蜻蜓

指导书写“蜻蜓”学生书空,形声字 2.说说你对蜻蜓的了解

过渡:课文中陶校长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二、朗读指导

1.出示小提示:先读准课后的字词,再读课文,把有关蜻蜓的语句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指名读要求

学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陶行知图片,介绍陶行知

学习“陶”出示生字卡片,换偏旁记生字,书空右半边 课文中称陶行知为先生,为什么?

学生说,除了称老师为先生,还称谁为先生?(有学问的人)

3、课文中哪几小节写陶先生和孩子们谈蜻蜓 学生说

(2——10小节)在自由朗读谈蜻蜓的小节

4、陶先生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哪些方面? 学生说

板书:食物

尾巴

眼睛

5、开火车读2——6小节 学习生词语“翠贞”

出示词语“孑孓”指名读

齐读

“田埂”,田间的小路

出示“七嘴八舌”

是什么意思

表演:老师提问,学生抢着说(老师:蜻蜓到底吃什么呢?)

出示:苍蝇

蚊子

孑孓

介绍“孑孓” 出示图片蜻蜓

幼虫吃水里的孑孓,长大吃蚊子 再读词语

看蜻蜓捕食的画面

指导读“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先夸一夸蜻蜓,再用佩服的语气读

6、读7——10小节 指名读

你对蜻蜓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出示“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他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看蜻蜓尾巴,出示“一节节”,同桌互相读,再指名读 出示“一截”读 理解“据说”学生说

再找写蜻蜓尾巴的句子:“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出示“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2

又细又长。他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7、除了对尾巴感兴趣,你还对哪部分感兴趣

读描写眼睛的句子:“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出示:图片,蜻蜓的眼睛,它的眼睛像什么? 出示词语“复眼”识记“复” 用你的朗读夸一夸它,读,指名读,8、课文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又讲了什么呢? 指名读第一小节,讲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捉 指名读最后一小节,讲了什么?放

默读2——10小节,用一个字概括写了什么?谈

为什么好不容易捉到蜻蜓又把它放了呢?这是下节课的内容

9、读陶行知的故事

第五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第二时)

作者:闽侯县实验小学

肖林香

转贴自:闽侯县实验小学

点击数:914

闽侯县实验小学肖林香

一.

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

指名读第十一自然段。(1)

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2)

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3)

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哪里看出?(4)

个别读孩子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读这种心情来!练习朗读。3.

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题目“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二.

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自渎文二至十一自然段,想想:如果你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吗?找出文中有关能说明自己乐意放飞蜻蜓原因的句子。2.

指导学生开展堂讨论,同桌商量。3.

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1)

从蜻蜓本身讲。(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了解蜻蜓的尾巴,眼睛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2)

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讲。A.

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方法巧妙。B.

不摆架子,尊重孩子。.

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4.

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放飞蜻蜓。.

你们愿意同桌分角色来朗读一下文吗? 6.

指名分角色朗读文。

三.

归纳总结。

1.老师指着题目,问学完了文,你们知道这群孩子为什么同意放飞蜻蜓吗? 2.

看到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时,此时,你们会想些什么?或者会说些么?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返回首页>>>>>>

下载放飞蜻蜓两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放飞蜻蜓两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放飞蜻蜓》1

    昔阳县西大街小学盟区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放飞蜻蜓》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共案设计:张小丽 学区(学校): 南渡海小学 个案设计: ××× 学区(学校): ×××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

    《放飞蜻蜓》教案

    《放飞蜻蜓》教案 《放飞蜻蜓》教案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

    放飞蜻蜓说课稿

    放飞蜻蜓说课稿 ----南昌路小学 刘利丹 一、教材分析 《放飞蜻蜓》是小学语文S版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还有《在金色的沙滩上》《和时间赛跑》《“计算机之父”的童......

    《放飞蜻蜓》教案

    《19、放飞蜻蜓》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

    《放飞蜻蜓》说课稿

    《放飞蜻蜓》说课稿 《放飞蜻蜓》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放飞蜻蜓》是语文S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第21课。这一课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是一篇写人的精读文章。本课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放飞蜻蜓说课稿

    《放飞蜻蜓》说课稿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档

    情趣、理趣共生,和谐、有效相融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森达实验学校 陆亚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放飞蜻蜓教案(第一课时)(推荐五篇)

    放飞蜻蜓(第一课时) 临泽实验小学 刘香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