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索教案

时间:2019-05-15 07:3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星星索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星星索教案》。

第一篇:星星索教案

世界名族之声

(一)第一课时

《星星索》教唱

课时:1课时 课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星星索》,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特点。2.能够唱出二声部合唱统一、和谐的效果。3.利用排练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星星索”(Sing Sing So)是划船时为船浆起落做节奏伴衬的哼唱声,歌曲由此得名。“星星索”是象声,并无具体意思,与汉语歌曲中的“呼尔嗨哟”之类的同理。因此这首歌的英文名字也就应该叫“Sing sing so”。

这首歌实际上也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感,歌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作为伴唱。

教学重点:

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弱起小节的了解、掌握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星星索》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

师: 同学们进教室听到的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体验?(再听一遍)生:(温柔的,舒缓的,舒服的,愉快的„„)师: 你听到过这首歌曲么 生: 点名说一说。

2.师揭题: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歌曲,使学生对星星索的歌曲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为歌曲的情绪教学服务。)

二、学习、感受与探索

1、歌曲学习

师简介:我们刚才欣赏的《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星星索”(Sing Sing So)是划船时为船浆起落做节奏伴衬的哼唱声,歌曲由此得名。“星星索”是象声,并无具体意思,与汉语歌曲中的“呼尔嗨哟”之类的同理。因此这首歌的英文名字也就应该叫“Sing sing so”。

这首歌实际上也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感,歌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作为伴唱。说到这儿呢,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演唱形式------“克隆宗”。

2、演唱形式--------“克隆宗”

“克隆宗”是马来语的一个拟声词,意指金属的敲击声或舞蹈时的脚铃声。它的产生与发展是葡萄牙与印度尼西亚这两种音乐文化融合与变异的产物。起先“克隆宗”指的是一种小乐队(包括曼陀林、长笛、小提亲、吉他和用来拨奏的大提琴、三角铁、手鼓和5弦小吉他)。这种小乐队早在19世纪初富有的葡萄牙人家中已经供养着了,后来这种乐队逐渐走出了葡萄牙人的居留地而传遍全爪哇,在这一过程中它吸收了本土音乐——甘美兰音乐的一些要素。乐队的乐手们喜欢自弹自唱一种叫“法多”(Fado)的葡萄牙民歌,抒发他们怀念故乡的情感,后来这种歌曲也被称为“克隆宗”了。“克隆宗”的特点:

歌词:使用马来语,多用四句为一段的、句子首尾都押韵的“班顿”诗体。

内容:有表现乡愁的;有赞美大自然的;还有歌颂爱情及反映生活情趣的。《星星索》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

乐句特点:节奏多前紧后松,开头几个音时值较短,后来几个音拖得较长。《星星索》乐句开始“星星索”乐句短小且反复四遍,后紧接的“呜喂”拖音较长。

3、发声练习:

A: 难点句突破(音程练习为歌曲二声部的演唱作铺垫)3 4 5 1 2 3 B: 听唱练习(分声部并和)1 1 | 2 2 3 3 | 1--3 3 | 4 4 5 5 | 5--让学生观察这两条旋律有什么特点?说一说,练一练,合一合 C、0 5︱ 3 3 1 0 5 ︱3 3 1 弱起,不完整小节,唱的时候要注意乐句的强弱

(设计意图:通过进行音程训练,为歌曲的合唱作准备并解决难点。)

4、完整的欣赏歌曲

提示:在欣赏时,同学们用手轻轻地拍着节奏。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它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 生:平稳

师: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 生:优美抒情

师:老师弹琴,请大家随琴声一起演唱。

(1)师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演唱《星星索》的一声部旋律,注意三连音、弱起的唱法。A、师范唱旋律,让学生学会两个声部,注意各个声部的音准。B、学生跟琴唱

C、师指导学生轻声演唱二声部旋律,完整地合作演唱二声部

师:下面请大家用饱满的情绪、悠长的气息把这首曲子完整地演唱一次。看看乐曲的开头,让学生发现句首的弱起小节,注意演唱的强弱 根据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有必要的话及时纠正并再次演唱。(2)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进行合唱歌词

女生和男生分别唱前边部分的第一、二段歌词,到第二部分男女生分声部演唱,注意强弱,乐曲意境,分出来一部分男生一直演唱歌曲的伴唱(啊,星星索),注意弱起的进声问题(3)由老师指挥大家合唱,可让学生也进行指挥练习,课下可以分小组进行合唱指挥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合唱训练,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体会合唱歌曲的和谐美。)

5、歌曲处理: 师:《星星索》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浆起落节奏而发出声音。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哀伤,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稍慢、舒缓

师:对,我们应该用缓慢的、中速来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情感的掌控,抒情,悠扬 分析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

第一段(1~8小节)旋律委婉悠长,长短交替进行的节奏、固定音型以及附点音符和三连音的大量使用,使音乐具有浓烈的印度尼西亚民间音乐特色,表现了一个青年驾着小船伴着微风去和心上人相会的情景;

第二段(9~16小节)旋律平稳流畅,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连续使用,抒发了青年内心的热切心情;

第三段(17~26小节)唱到“我心像东方初升的红太阳”时,旋律长时间在高音区环绕,音乐达到歌曲的高潮,并再现第一段。最后,音乐在悠长的、渐弱的高音上结束。青年随着歌声向心上人那里划去,渐渐消逝在远方。

二声部合唱(一组唱旋律、二组唱固定音型 “星星索”作伴唱),促使学生体味这首克隆宗歌曲缓慢、悠扬、略带哀伤的色彩。

师总结: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一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学生演唱,及时点评,按要求演唱。可重复进行,视学生演唱情况定。

6、启发学生选择喜欢的版本演唱歌词或表现乐曲。(看时间)

拓展延伸,小结全课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印度尼西亚民歌,同学们唱的很不错!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歌曲才算是民歌呢? 生:由人民群众自己创作的乐曲„„

下面,我们跟着伴奏来一起演唱一下这首印尼民歌《星星索》,好(音乐起,播放课件)

第二篇:星星索的优秀读后感

这个暑假,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本书是《星星索》。

小米是一个八岁的男孩,在他八岁的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他的爸爸被关进牛棚;他的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妹妹;邻居家的曹叔叔被打打伤了一只腿;在“文攻武斗”中小米的一只眼睛差一点被打瞎了……

有一次,小米在一个书摊里认识了“猫眼叔叔”。猫眼叔叔是文化很高的人。他会讲生动的故事;会弹一手漂亮的钢琴;还会吹印尼民歌《星星索》。小米很喜欢猫眼叔叔,猫眼叔叔也很喜欢小米。可是有一天,猫眼叔叔爱上了个位阿姨,他们离开了小米生活的地方。小米非常失望,因为他再也听不到猫眼叔叔吹《星星索》了。

我最喜欢这一本书里的猫眼叔叔。因为他非常关心别人。小米眼睛被打了后,就是猫眼叔叔把他抱进医院的。“这个人走得很快,几乎是在一路小跑,我在他怀中颠动不停,下巴一个劲地撞击他的锁骨,有几次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他不断地催促后面跟着的人:‘快一点,快一点。’我听出来他是猫眼叔叔,跟在后面的人是我妈妈。我妈妈当时已经吓得三魂丢了两魂,所以脚步踉跄,走得跌跌绊绊。”这里,小米不是猫眼叔叔的亲人,也不是猫眼叔叔的孩子,为什么猫眼叔叔要抱着小米去医院呢?除非猫眼叔叔很关心他,爱帮助人。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叔叔。有一次,我和爸爸在游泳馆里游泳。我游着游着,我憋的气快没有了,怎么也游不动了。我灵机一动,急忙把手伸出水面挥动着。随着我慢慢下沉,我离死亡越来越近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叔叔跳进了水里,不顾一切地向我游来。霎时,我觉得一双粗壮有力的手,把我抱了起来,送到了岸上。我感动地说:“谢谢!”叔叔说:“不用谢。”说完就走了。这位叔叔和猫眼叔叔都是关心别人的人。

读完了这本书,我想到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要像猫眼叔叔那样帮助他们。

第三篇:星星变奏曲教案

星星变奏曲

一、导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在野外,仰望天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谁写的什么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齐背这首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黑暗。从而表达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也是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而这首诗中作者又借助星星来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二、简介作者和朦胧诗

1、江河:“朦胧诗”运动的主将。原名江友泽,北京人。主要作品有《纪念碑》《祖国啊,祖国》,诗集《从这里开始》。诗歌多蕴含着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现实的思考,创作中多强调主观直觉的感受,是“朦胧诗”。

2、《星星变奏曲》写于1980年,是他的首篇诗作,诗人经历了噩梦般的“文革”十年,目睹了专制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毁灭,因此诗人对文革的黑暗进行了揭露和反抗。寄托自己美好的梦想,也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和迷惘。表现了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一代年轻人对历史的沉思。

3、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江河、于坚等一批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

三、朗读课文

1、节奏划分、语气、语速等进行指导

2、学生自由读诗歌。

3、齐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

1、导入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提示: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

2、分别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并想一想这两节诗在形式有什么关系?

光明与美好的意境 对比 寒冷和残酷的意境

追求和憧憬

厌弃和憎恶

注:像这样两节诗所表达的内容相反或相近,形式相近,两节诗形成对偶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变奏曲”。(再举例来说明,如音乐。)所以,标题中的“星星”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而“变奏曲”揭示了诗歌的结构。

五、局部品味探讨:

1、分组:分别找出每一节诗所描绘的意象是哪些并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从其特点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提示:

(1)、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弹 ——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2)、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可怕残酷——黑暗残酷的象征。

2、重点品味以下诗句的含义:

(1)、为什么说“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提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的美,每一个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谱写下来,这种愿望就像星星一样的明亮,像像蜜蜂一样酿造出来蜜一样的甜。

(2)、“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荧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验该句的含义)

提示:

晚上

黑暗(残酷)和平(自由、舒畅)

睡莲——象征着人的安闲自在。

把夜晚的宁静、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和梦的美好感觉。

(3)、“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这个比喻揭示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提示:“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环境一定是无人打搅,十分宁静。“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一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在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从而反衬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把“鸟落满枝头”比作“星星落满天空”,形象的揭示了“光明”的美好。

(4)、“闪闪烁烁”是用来描写什么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声音呢?

提示:痛感手法。

A、视觉的;

B、“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和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的“闪闪烁烁”相通。而“朦朦胧胧”的白丁香就像声音一样时断时续,隐隐约约之感。所以,这种用描写听觉的词来写视觉的方法叫做“痛感”。

(5)、分析:“寒冷中寂寞的燃烧”、“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夜晚冻僵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粒瘦小的星”等词句的含义?

提示:(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历来讲解。)

A、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牺牲。(在残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满的生活。)

B、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谱写自己的悲惨的人生。

C、将要坠落,使人害怕的情景。令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D、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

E、残酷的社会无情的摧残着地上的生命。使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样的陨落。

六、小结

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 现经验,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第四篇:星星变奏曲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高新区辛店一中 董慧芳

教学目标 :

1.了解朦胧诗特点及其背景。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朦胧诗的特点;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难点: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探究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写作背景

师: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经说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暂时放下繁重的作业,走进艺术的殿堂,走进《星星变奏曲》,来享受一下诗意的生活。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星星变奏曲》。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同学们,读懂这首诗了吗? 生:不太懂,又觉得有些懂。

生:感觉好像是写诗人对光明的渴望。师:那么这首诗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课前导语。生齐读。

师:从这段文字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诗人希望生活像诗一样浪漫,心灵像鸟一样自由。生:诗人渴望美好的生活。

师:诗人为什么渴望美好的生活呢? 生:因为他经历过心灵的劫难。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写作背景,看是否如大家所言。老师展示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

师:从这些背景文字中,我们明白了诗人为什么渴望浪漫而自由的生活。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怀。

生齐读全诗。

师:朗读了几遍,想必大家对诗歌的内容有了大致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按照我的提示语找出相应的诗句,并且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老师出示提示性语句: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 一个春天般温馨的世界:

生读“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师:这位同学读准了节奏,语调低沉轻柔,表达出了诗人对蜜蜂一样的甜蜜生活的向往。如果语速再稍微慢一点效果会更好。

生读“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 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来朗读吗?

生:这个夜晚是柔软的,所以要读得轻柔和缓慢。

生读“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师:读得舒缓轻柔,如果再带上微笑的表情,更能表现诗人对这个鸟语花香的世界的向往。

老师出示提示性语句:一种写满苦难的现实:

一个如冬夜般冰冷的现实: 一颗如火般炽热的心: 生读“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生读“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生读“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大家找的都非常正确。只是诗歌的最后几句应该读得再高亢一些,以为这是诗人感情的高潮。我来给同学们范读一下。

师范读“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同学们一起朗读这几句诗。生齐读。

师小结:在反复地朗读中我们就总体把握了诗歌内容。面对“两种黑暗的现实”,诗人依然保持着“一颗追求光明的心”,并且描绘出了“三个美好的世界。”

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我们不仅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技巧,还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那么我想请问同学们这首诗上下共两节,它们有什么异同吗?

生:第一节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柔美的、静谧的世界。第二节反映了苦难、寒冷的社会现实。

师:这位同学非常细心,她关注到了刚才我出示的提示性语句。大家说她说的有没有道理?

生齐说:有

师:也就是说上下两节的情境不同。那它们还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点吗? 生:诗的第一节用了“如果„„谁还需要„„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的句式,第二节用了“如果„„谁还需要„„谁愿意„„谁愿意„„谁不喜欢„„”的句式,它们的句式相同、结构相同,只是个别字有所变化。

师:还有异同点吗? 生:有。前后两节都出现了许多次“星星”。

师:说得好。诗人为什么多次提到“星星”呢?“星星”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生:象征着光明和美好幸福的生活。多次出现,说明诗人愿望的迫切。师:上下两节的主题意象相同,追求光明的主旨相同。

生:还有不同。上节侧重抒发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节侧重抒发对黑暗现实的憎恶。

师:这位同学对诗歌理解的比较透彻。也就是说,上下两节的感情色彩有所不同。

师生小结: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句式基本相同,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情境、意味形成对比。这种情形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因此题为“星星变奏曲”。

三、品读诗歌,揣摩语言

师:《星星变奏曲》是一杯陈年的老酒,又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其中滋味需要我们品味才能领会。现在请同学们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向同学推荐,从意象、意境、情感或语言方面谈谈喜欢的理由。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在切磋中提高鉴赏水平。

老师示范赏析:

“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蜜蜂”的意象使人联想到春天,联想到甜蜜,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世界的憧憬。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

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生: 我喜欢“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几句诗描绘的世界很漂亮。

师:漂亮在哪里?说具体一点。生回答不出。

师:从视觉上来说,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落满枝头的鸟,朦朦胧胧的白丁香。师:从听觉和嗅觉上来说呢?

生:有断断续续的音乐声,有白丁香的芳香。

师:对呀!所以,这几句描绘出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营造了一个静谧朦胧的意境,令人心生向往。

师:所以赏析诗句,无论情感也好,意境也好,都可以先从意象方面来分析。

生:我喜欢 “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在那个寒冷黑暗的世界里,诗人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寂寞,但他依然执着地追求着光明。在那样一个暗无天日的时代,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写作背景来赏析,非常不错!

生:我喜欢“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之句中的“柔软”一词,诗人用触觉上的“柔软”来写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用词新奇生动。

师:眼光很敏锐!诗歌的语言往往打破常规,让人耳目一新。比如“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中的“闪闪烁烁”,本来是视觉上的忽明忽暗、若隐若现,用在诗中却写的是听觉上的时断时续、忽有忽无。这种写法叫做“通感”。

生:我喜欢“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找不到的地方”。这句诗表现出诗人献身的精神,如果没有星星来照亮黑夜,他愿意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大地。师小结:这首诗语言精炼而生动,联想、想象丰富,使诗歌含蓄委婉,意境优美。

四、仿写诗歌 表达期盼

师:这样美的诗歌大家想不想模仿一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3页,看第三大题。

学生看题思考。

师:我先来给大家示范一句。昨晚我看了一条新闻,说是叙利亚的战争导致儿童们遭受严重的饥饿,瘦得皮包骨头。“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和平/谁还需要忍饥挨饿,谁还会/在战火中东躲西藏/寻找片刻的安宁。” 生进一步思考。

生:“如果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再考试/谁还需要挑灯夜战,谁还会/在深夜里发奋苦读/寻找升学的希望。”

生:我接着他的来说。“谁不愿意在寒冷的冬天睡个懒觉/谁不愿意在双休日玩一玩电脑。”

师:他们两个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啊!我想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吧? 生齐说:是!

师:现在我用顾城的一首诗来结束这节课,并且送给奋战在中考战线上的同学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师:下课。谢谢同学们!

第五篇:绿星星教案

耳朵上的绿星星(大班语言)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感悟故事中所传达的友爱情感。

2、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耳朵上绿星星的秘密。活动重点、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感悟故事中所传达的友爱情感。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耳朵上的绿星星》,动画短片;

2、教具:萤火虫、小松鼠头饰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猜谜语,引出故事主人公

尾巴大得像扇子,爱吃松子爱上树(松鼠),教师出示松鼠图片。

问:今天晚上森林里要开一个音乐会小松鼠要到台上去表演,请小朋友想想,小松要怎样打扮自己才会显得漂亮呢?(幼儿自由发言)基本部分:

一、分段讲述故事《耳朵上的绿星星》

1、教师:那我们一起听一个故事,去听一听小松鼠到底是怎样打扮自己的吧?

2、教师讲述故事1-4段

问:(1)、小松鼠去参加表演,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2)、小松鼠为什么不用小草和玫瑰花打扮自己呢?(3)、这件事让谁看到了?萤火虫说了什么?

3、教师讲述故事第五段 问:(1)、没有草编的帽子,没有玫瑰花涂的红嘴唇小松鼠去参加音乐会了吗?

(2)、小松鼠一上台,为什么所有观众都惊呆了?

二、完整讲述故事

1、教师完整播放动画视频,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讨论:

问:(1)、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星是怎样变出来的?

(2)、萤火虫为什么帮助小松鼠呢?

3、理解小松鼠耳朵上绿星星的秘密

(1)、这只善良的小松鼠做了什么让萤火虫感动的事?

小松鼠如果用小草编了帽子,用玫瑰花瓣凃了红嘴唇,萤火虫还会帮助小松鼠吗?小松鼠耳朵上还会出现绿星星吗?

4、教师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5、教师小结:小松鼠没有伤害小草也没有伤害玫瑰花,为萤火保留了游戏和睡觉的地方。萤火虫为了报答、感谢小松鼠,扮成绿星星让小松鼠变得更美丽,小朋友也要向小松鼠学习,做一个爱护花草的好孩子。

6、观看爱护花草的视频 结束部分:音乐游戏

教师戴上小松鼠的头饰,小朋友戴萤火虫的头饰,在音乐《萤火虫》的音乐声中舞蹈,然后离场。

教学设计

《耳朵上的绿星星》

张秀乔

下载星星索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星星索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请星星 教案

    5 《请星星》教案 执教者:江敏华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月、里、来”字。读准生词。注意轻声词。2、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能背诵课文。 教学中难点: 1、在语言......

    画星星教案

    第5课《画星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画星星》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选修)教材中的第五课。这套教材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制定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

    《请星星》教案

    一、带入情景,揭示课题。 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看谁听得最认真、最仔细。(听录音)学生可以一边拍手一边听歌。会唱的同学还可以一起跟着唱。 2.师:好听吗?谁能说说这首儿......

    请星星教案

    1.学会"月、只、来、里"4个字,会认"请、星、边、眼、睛、到、家"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生字:借助拼音自读;同座互读互听;开火车读。 2.句段篇......

    星星警察教案

    小班绘本阅读《星星警察》(早期阅读) 时间:2016年5月19日 班级:小三班 园所:马鼻中心幼儿园 执教:陈缘清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星星变奏曲教案

    3、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 (2)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 法。 (3)理解诗人对现......

    星星变奏曲 教案

    星星变奏曲 教案 邢文军 一、导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在野外,仰望天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谁写的什么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齐背这首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

    摘星星教案

    摘星星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和未未是怎样'摘星星'的.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