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第一章总论教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7:5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审计第一章总论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审计第一章总论教案》。

第一篇:审计第一章总论教案

担审计工作的一方,称审计人。审计人受资源财产所有者、主管人员的授权或委托,并代表他们对经营管理者所承担和履行的经济责任情况,实施独立的审计监督与证明。审计人不经管所有者的资源财产,也不参与被审计人的经济活动,必须处于独立的地位。

同时,他与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不存在资源财产上的利害关系。3.民间审计的发展

(二)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古代皇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阶段:西周 标志性事件

(1)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审计活动(2)设置了专司监督职能的官员“宰夫” 2.发展阶段:秦、汉

标志性事件:御史大夫兼职审计长 3.成熟阶段:隋、唐、宋 标志性事件:

(1)隋、唐两朝代均设有专司审计之职的机构——“比部”(隶属户部)(2)宋代专门设置“审计司”(后改为“审计院”)4.衰落阶段:明、清 两代均未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

(二)、我国现代审计的发展

1.萌芽阶段:辛亥革命前后(以民国初年为主)(重点)(1)标志性事件

① 成立了专门行使国家审计职能的审计处

② 著名会计学家谢霖教授成为了我国的 云同志果断聘请大批注册会计师,依法对工商企业进行查账,粉碎了资本家的阴谋。但随着国家对三大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审计暂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3.复兴阶段(难点)标志性事件:

(1)1983年9月,国家审计署成立

(2)1985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同年10月,审计署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3)1986年11月,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教学提示2)

(4)1988年11月,国务院又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5)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诞生(非常重要),这标志着我国的审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四、西方国家现代审计的发展 1.详细审计阶段

标志性事件: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教学提示3)2.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又叫美国式审计阶段,这一阶段审计的目的主要着眼于企业财务报告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美国式审计在继承英国式详细审计模式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在审计的目的、方法、内容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变革,形成了以财务审计为显著特征的西方现代审计。美国审计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后来,人们把审计发展史上以美国审计为代表的这一阶段,称为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3.抽样审计阶段

又称为综合审计阶段。该阶段的审计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目的已经转变为既重视财务又重视经营者管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审计方法上抽样审计、控制性测试等方法被广泛运用。

4.风险导向审计(教学提示4)

这是现代审计目前所处的阶段,该阶段的审计以强化内部控制和经营风险 为主要特征,更关注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风险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国在07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与新会计准则实施配套的审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审计也进入了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五、内部审计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时期

2、初步发展时期

3、不断完善时期

(二)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内部审计的起源

内部审计的历史几乎与国家审计一样悠久,奴隶社会是内部审计的萌芽时期。进入中世纪后,内部审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标志是出现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中世纪的内部审计继承了奴隶社会内部审计的思想,而且为近代内部审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内部审计主要采取寺院审计、城市审计、行会审计、银行审计和庄园审计诸形式;内部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弊。

2.内部审计的发展

19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也迅速崛起,引起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增加,从而产生对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控制和监督的需要。20世纪初,内部审计首先在美国产生,后来在英国、日本有所发展。内部审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以保护财产、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以事后监督为主,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初级阶段;②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目标,以评价活动为主要内容,是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③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经营及效益评价为主要内容,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新阶段。在内部审计的发展中,形成了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内部审计的职能也从监督、控制转向评价,由事后审计发展到事前监督和评价。

内部审计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有经验的内部审计师。美国于1941年在纽约建立了“内部审计师协会”,从此内部审计师有了自己的职业组织。该协会的成立 意味着内部审计已成为一支社会力量。到60年代,协会成员已发展到4 600人,代表着2 000多个企业。自1951年英国成为会员国到目前,协会已发展成为有一百多个会员国的国际性审计组织。它担负着国际性的内部审计教育管理、科学研究、著作出版以及内部审计师考试和证书签发等工作,为推动内部审计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世界范围内的内部审计的持续发展,使大量企业受益良多,引起企业最高管理者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并使之更好地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审计的实质是企业对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可靠性的控制过程。(蔡春 刘新琳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 西南财经大学MPAcc课程讲义 2008.9)

2.审计过程论概念介绍

审计是独立的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运用适当的审计方法进行审查并和既定标准进行比对以判断财务资料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过程。(钱逢胜 《审计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7)

3.审计的概念

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资料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运用审计标准来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适当性、合法性、公允性和效益性的经济监督、评价与鉴证活动。

(二)审计属性与特征 1.审计属性

审计属性是一种被授权或被委托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经济监督是其基本职能,但并非与生俱来,是授权人或委托人经济监督权力的暂时转移。经济监督的种类有很多,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独立性。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包括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金融监督、工商行政监督、物价监督、统计监督和会计监督等。

总结国内外审计实践经验,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1)组织上的独立性。(2)人员上的独立性。(3)工作上的独立性。(4)经费上的独立性。2.审计特征

与其他经济监督(计划、统计、财务、会计、财政、税务、银行、海关、工商行政)相比,审计监督具有以下特征:

(1)独立性。(2)综合性。

(3)客观公正性。(4)权威性。

二、审计与会计的关系(难点)1.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区别(1)本质不同

审计的本质是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而会计的本质则是一种管理。虽然会计也有监督的职能,但会计的监督是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的,不具有独立性。

(2)机构地位不同

会计部门是企、事业组织或其他单位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会计部门对于单位的经济活动也处于监督地位,但对于审计部门则处于被监督的地位,应自觉接受审计的审查与监督。审计部门是代表国家、上级部门或本单位领导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经济监督,对会计监督而言,则处于再监督的地位。

(3)工作方法不同

会计方法是连续地、系统地、全面综合地反映经济业务活动,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进行的。而审计在审查或查证的方法上是分散的、追溯性的,所审查的内容则大多是部分的。

2.审计与会计之间的联系(1)会计对审计的促进

一是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会计。审计的产生是出于资产所有者和包括会计在内的经济管理部门的客观需要;而会计的发展又不断给审计提出新问题,丰富了审计内容,促进其不断发展。二是审计的对象是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现代审计虽然越来越多地使用其他资料,但会计资料仍然是基本的主要的资料。

(2)审计对会计的促进

一是有了审计,会计就有了“压力”,促使会计必须按有关法纪和制度办事,以确保所反映的内容真实正确、合规合法,从而经得起审计。二是有了审计,也就使会计有了“后台”,增加了“动力”,就更有助于会计履行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发挥会计的反映与监督作用。

总之,审计与会计之间既严格区别,又紧密联系。它们之间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明确会计与审计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对于既积极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又加强会计监督,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把会计与审计对立起来,或者认为有了会计就可以不要审计,或者有了审计就可以削弱会计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三、审计分类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

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它们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世界各国审计监督体系具有共同的特征。

1.国家审计 2.内部审计 3.民间审计

(二)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

审计按其内容和目的,可划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经营审计。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规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1.财务报表审计 2.经营审计 3.合规性审计 4.财政财务审计 5.财经法纪审计 6.效益审计

(三)按审计范围分类 1.全部审计 2.局部审计

(四)按审计时间分类

(1)按实施审计的时间分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2)按实施审计的周期分类: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3)按审计是否为初次实施分类:初次审计和再次审计。

(六)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分类

(1)授权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授权审计。(2)委托审计,审计机关将审计事项委托其他审计机构办理。

实正确性,就谈不上合规合法性,也谈不上合理性与效益性。因此,进行合规合法性为目的的审查时,首先要对真实正确性进行判断;同样,进行合理性效益性审查时,也首先要对真实正确性、合规合法性进行判断。审计目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审计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我国实行审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二、审计职能的内涵(重点)1.审计职能的内涵

审计职能是指审计自身固有的功能。它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决定的,而是由审计本质所决定的,即是审计自身客观存在的功能。同时,审计职能也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发展变化。

2.审计职能的具体内容(教学提示1)(1)经济监督职能

经济监督职能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它是指审计具有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划清是非界限,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功能。

(2)经济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是指审计具有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审查、分析,并据以作出准确的估价与评判的功能。

(3)经济鉴证职能

经济鉴证职能也叫审计公证或审计证明职能,它是指审计组织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信息是否客观公允,或者有关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给予客观证明的 功能。

三、审计任务的内涵 1.审计任务的概念

审计任务是指审计的委托、委派者根据不同时期的客观需要,向审计提出的要求。

2.审计任务的内容

以国家审计为例,审计任务包括以下内容(1)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情况;

(2)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3)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4)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5)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

(6)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7)国家机关等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8)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

四、审计作用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1.审计作用的含义

审计的作用是指审计根据自身的功能去完成审计任务所产生的客观效果。2.审计作用的具体内容

(1)保护性作用(2)促进性作用 3.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三者的关系

首先,审计职能是基础,审计任务和审计作用都受到审计职能的制约。如果审计本身不具备应有的功能而赋予了不应赋予的任务,对于审计来说,就是勉为其难,任务不可能顺利完成;而对于其他部门来说,审计就有越俎代庖之嫌。其次,审计任务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因为审计是处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之外的 的客观结果,只要开展审计工作就必然有结果,当然这个结果(即审计作用)由于前述原因,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审计部门努力争取的是积极作用,即前述保护性作用和促进性作用。可见,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三者之间是互相区别、互相制约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更自觉地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篇:财务审计第一章总论范文

第一章总论

一、案例分析

1、黎明股份:1999年虚开销售发票,虚拟销售业务,虚增销售收入1.07亿元。(发生)

2、雪津啤酒:2002-2003年隐瞒收入4.95亿元(完整性)

3、渝钛白公司:渝钛白公司1997年欠付中国银行重庆分行的美元借款利息89.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3万元)计入在建工程。(分类)

4、东方锅炉:东方锅炉在上市之前,就通过调整财务报表而虚增净利润1.23亿元(包装上市),上市后,又在“利润截期”问题上大做手脚,将1996的销售收入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整至1997。1997又以同样的方法,将该的销售收入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创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净资产利润率增长平衡的假象,尽量避免被戴上ST或PT帽子。(截止)

5、东方电子(号称东方不败,笑傲江湖):原“东方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隋元柏、原董事会秘书高峰、原总会计师方跃,自1997年4月至2001年6月,先后利用公司购买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的股票收益和投入资金6.8亿元炒股票的收益,共计17.08亿元,通过虚开销售发票、伪造销售合同等手段,将其中的15.95亿元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虚构业绩,使“东方电子”自1997年起成为绩优股,并4次实行送、配股方案,人为制造了“股市神话”(分类)

要求:请分析以上各公司分别违反了哪个认定?并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具体审计目标

二、案例分析

1、哈药集团:2001年利用“应付工资”隐瞒利润7亿元;(存在)

2、安然公司:隐瞒巨额债务25亿美元。(存在)

3、蓝星化工:2005年虚增固定资产4868万元,虚增存货5100万元。(存在)

4、华联深超:2003年将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4.3亿元入账。(权利和义务)

5、北京城乡:2003年对3年以上应收账款按期末余额的6.5%计提坏账准备。(计价)要求:请分析以上各公司分别违反了哪个认定?并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具体审计目标。

三、案例分析

1、浏阳花炮(*ST花炮):公司以少列费用、少列成本、转移费用、亏损挂账等方式虚增2002年至2004年的利润,以多列期间费用、少计销售收入的方式增加2005亏损,人为调节各盈利数据,隐瞒2004亏损状况,披露虚假财务信息(完整性)

2、黎明股份:1999年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 金额为2417万元,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为2507万元。(准确性和计价)

3、琼民源1996年资产负债表项目“资本公积” 剧增6.57亿元,并未在财务报告中解释变动原因。(分类与可理解性)

要求:请分析以上各公司分别违反了哪个认定?并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具体审计目标。

四、分析题

请根据表中给出的应收账款的相关认定确定审计目标,并针对每一目标简要设计两项审计程序。

五.综合题

1.大华公司生产不锈钢门窗,产品主要销售给各建筑公司,订单均供应建筑工地,公司的原料有常备料及特殊配件之分,近年来,产销平衡,但公司库存有逐年增加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张华接受事务所委派,对该公司进行审计,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在接到顾客订单后,直接交采购员李某办理采购,李某不仅超量购买,且单价偏高,采购经理是李某的近亲,因此,仍签字核准李某申请的采购。试问,大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哪些缺陷?

2.资料:新华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科有A、B、C三个会计人员,他们要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1)记录总账

(2)记录应付款明细账

(3)记录应收款明细账

(4)开具支票,以便主管人员签章并记载现金日记账

(5)开具退货拒付通知书

(6)调节银行对账单

(7)处理并送存所收入的现金

要求:现已知这三个会计人员均具有相当的能力,除了调节银行对账单,签发拒付通知书工作量较小外,其他几项会计工作量基本相等,如何将上述几项工作分配给A、B、C三个会计人员,使会计工作起到较好的内部控制作用,并使这三个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基本相等。

3.假设你是某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负责对A公司2006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为对A公司的存货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估,你首先对A公司的存货内部控制进行了描述,其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没有专门的采购机构,许多雇员都可以采购。订货采用三联式订货单,一联送供应商,一联送验货部门,另一联给订货人。

为使用方便,存货在工厂的不同地点保存,但偶尔也用公共库房保存过量存货。只要领用原材料需要填写领料单,但晚班人员经常不遵守这一规则。辅助材料占用的资金比较少,因此,在使用辅助材料时不填制领料单,公司经常会出现辅助材料的剩余。辅助材料可以某种程度上为其他工作所用。保管人员对大部分存货保持永久的存货记录,当该工作人员有时间的情况下对存货进行盘点和记录检查。

要求:根据以上情况,指出A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第三篇:教案-循环系统总论

教课程名称:本课内容: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教师:

内科学心血管病 总论

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 45分钟 曹月娟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内科学心血管疾病总论,使学生掌握循环系统的定义,了解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心血管病的分类,熟悉当前心血管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了解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内容

1.循环系统定义和循环系统疾病 2.心血管病与人口死亡率 3.心血管病的分类 4.心血管病的诊断 5.心血管病的预后 6.心血管病的防治 7.心血管病研究进展

三、教学重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①心血管病的分类;②心血管病的诊疗方法。掌握心血管疾病的分类是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基础。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病例举例,对心血管病分类加以诠释;对于当前心血管病的诊疗手段进行举例说明,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能较好的理解加深记忆。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心血管病的诊断治疗,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所以对于每一中诊疗手段的讲解,除了对教材上知识的详尽讲述外,还特别举实例加以说明,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五、教学方式

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创新模式

1.教学内容

在详细讲解教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讲解过程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向学生介绍心血管疾病应用的各种诊断手段和不同治疗措施,枚举经典实例,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适当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推荐相关的专业性网站,便于学生随时浏览,使学生了解一些学术前沿的知识。

2.教学方式

采取板书和PPT结合的教学方式,PPT具有直观性和快捷性,利用多媒体展示重要的概念、直观图片和影像资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列出一些专业英文词汇,便于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获得最新、最好专业知识,也为以后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对理论知识详尽讲解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可使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讨论的主题,并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进程

(一)循环系统疾病总论(掌握,2分钟)

1.循环系统概念: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装置。2.循环系统功能: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物质供给组织,并将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

3.循环系统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心钠肽和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等活性物质。

4.心肌细胞特有的受体和信号转导系统发挥重要的心血管功能调节作用。5.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病,合称心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疾病。

(二)心血管病与人口死亡率(了解,3分钟。PPT结合板书)

用经典的名人明星心脏猝死引出心血管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以引起学 3 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流行病学特点:20世纪初期心血管死亡率仅占总死亡率的10%以下,21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心血管死亡率占总死亡率近50%,发展中国家25%。

在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死亡原因的首位。

(三)心血管病的分类(掌握,8分钟)

掌握心血管病的分类是理解和学习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基础,是本节课介绍的重点内容。

1.病因分类:(举例说明)(1)先天性心血管病

(2)后天性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

风湿性心脏病

原发性高血压

感染性心脏病

内分泌病性心脏病

营养代谢性心脏病

心脏神经症

其他

(3)某些遗传性疾病:先天结构缺损也可在后天发生心血管病变 2.病理解剖分类:(举例说明)(1)心内膜病

(2)心肌病和(或)心律失常(3)心包疾病(4)大血管疾病

(5)各组织结构的先天性畸形 3.病理生理分类:(举例说明)(1)心力衰竭(2)休克

(3)冠状循环功能不全(4)乳头肌功能不全

4(5)心律失常(6)高动力循环状态(7)心脏压塞

(8)其他:循环压力高/低;分流

4.各种病因心血管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了解)(举例说明)

(四)心血管病的诊断(熟悉,15分钟)

系统性地介绍心血管病的诊断方法,使学生对心血管病诊断方法有所了解,为以后详尽的介绍打下基础。

1、心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5分钟)(1)症状(2)体征(3)实验室检查(4)器械检查

2、侵入性检查(5分钟)(1)CAG、IVUS、OCT、FFR(2)心内电生理检查

3、非侵入性检查(2分钟)(1)各种类型心电图(2)UCG(3)CTA、MRI/MRA、SPET

(五)心血管病的预后(了解,3分钟)

(六)心血管病的防治(了解,4分钟)

1、病因治疗

2、解剖病变的治疗

3、病理生理的治疗

4、康复治疗

(七)心血管病研究进展(了解,2分钟)

(八)课堂讨论(5分钟)

为了更好的理解心血管病学学科的特点,特别为学生设立了课堂讨论。如何理解心血管病学的重要性的?

八、教学材料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心血管病学的发展趋势,熟悉最新的研究动态,向学生推荐心血管病学专业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九、参考教材

Heart Disease,Ed.By Eugene Braunwald W.B Saunders Com, pany2009

十、思考题:

1、何为循环系统?

2、心血管疾病的分类?

3、临床常用的心血管病诊疗手段?

第四篇:刑法学(总论)教案

刑法学(总论)教案

梅 胜

第一章 刑 法 概 说

本章重点:刑法的概念、性质(尤其是法律性质)、任务、体系和解释。

本章的难点: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的外延;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刑法解释的主体不同导致的解释效力的不同。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刑法的基本属性、创制及完善过程;全面掌握刑法的体系和各种解释方法。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详言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根据自己意志,规定那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另外,还有把刑法分为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是指具有普遍效力的刑法,如刑法典。特别刑法——是指仅适用于特定人、时、地、事的刑法,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二、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性质包含两层性质:一是刑法的阶级性;二是刑法的法律性。

1、刑法的阶级性。它是指刑法的阶级属性,即是哪个阶级意志的体现,为哪个阶级利益服务。我国刑法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保卫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保护广大公民利益,惩罚犯罪,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

2、刑法的法律性质。它是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而呈现刑法所特有的性质。表现为:第一,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最广泛;第二,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后盾法;第三,刑法的强制性最严厉。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

一、刑法的创制

刑法的创制,就是刑法的制定过程。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经历了漫长的创制过程。表现为:

1、早在建国初,我国先后制定了一些单行刑事法律,如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为刑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2、1950年——1954年9月,法制委员会起草了两个草案: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案》,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指导原则草案》。3、1954年10月——1956年11月,法律室共起草了13稿。4、1957年6月28日,已写出22稿,经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审查,准备提交全国人大代表讨论后,以草案的方式公布,但因“反右”斗争的进行而搁浅。5、1961年10月——1963年10月9日,经过多次修改,形成了33稿,且经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同志审查,准备公布,但“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开始,又一次被搁置了。6、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从1978年10月开始,对33稿进行修改、补充,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7月6日公布,1980年1月1日生效。

二、刑法的完善

1、刑法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计划经济背景下颁布的刑法,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宜粗不宜细”立法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制定的刑法急需修改。我国陆续颁布24个单行刑法,为全面修改刑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刑法学研究的深入,完全具备修改的条件。

2、刑法修改的阶段。第一,酝酿准备阶段(1982—1988.2)。最高立法机关认识到刑法确需修改,并着手收集和整理材料;第二,初步修改阶段(1988.3—1989.6)。列入立法议程,并尝试性的拟定了修改稿。第三,重点修改阶段(1991年),主要讨论反革命罪的修改问题。第四,全面修改阶段(1993——1996.12),刑法的体系、罪名作了大面积的修改,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讨论,拟定出草案供立法机关通过。第五,立法审议通过(1996.12——1997、3),第八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日施行。

2、刑法修改的原则。A、坚持刑法的统一性和完备性原则。制定一部将方方面面的犯罪容纳在一起的法典。B、坚持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正当防卫、对公民人身权的保护等,均体现了这一原则。C、立足本国国情与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相结合的原则。如反革命罪的修改、国际刑法规定的国际犯罪转化为国内刑罚的相关罪名。

第三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一、刑法的根据

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宪法第28条有专门规定。

2、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是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

二、刑法的任务

刑法第2条规定了刑法的任务。具体说来有四项任务:

1、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

刑法的总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排除干扰、创造良好的治安和经济环境。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或者说,刑法内容的排列和组合。

我国刑法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章、节、条、款、项、段等层次。全文用统一的序号。

1、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A、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适用范围。B、犯罪——犯罪的一般原理(成立要件)。C、刑罚——刑罚的一般原理(刑种、体系)。D、刑罚的具体运用——量刑、行刑制度。E、其他规定——刑法术语、名词的立法解释。

2、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和具体法定刑的规范体系。共分为十章: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危害公共安全罪;

C、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中又分为八节小类罪; D、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E、侵犯财产罪;

F、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其中又分为九节小类罪; G、妨害国防利益罪; H、贪污贿赂罪; J、渎职罪;

K、军人违法职责罪。

3、条文的结构。条文采用统一编号,便于引用准确。条文的结构不尽统一,有的只有一款,有的有两、三款。所谓“款”,条文另起一段行文的,就叫款。有的条文分若干项。所谓“项”,是用序号编排的,如剥夺政治权利:

(一)、(二)------。有的条文包含多个意思,用句号或分号隔开,隔开的部分称为“段”,前段、中段、后段。如“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它就有三段内容。

关于“但书”的规定。但书——是指刑法条文中,用“但”、“但是”转折词引导的句子,就是但书。有几种情况:(1),但书是对条文前半部分的补充,如第13条,关于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2)但书是前半部分的例外,如第65条关于累犯的规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3)但书是对前面的限制,如对防卫过当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于处罚。

二、刑法的解释

刑法的解释——是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解释的意义是以便准确无误地理解刑法规定和刑法精神。

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种的解释。

(一)以解释的主体或者解释的效力为标准,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1、立法解释。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解释。有三种情况:A、附在刑法典中,如第五章。B、对立法的说明。如加重处罚,立法机关的代表所作的说明。C、刑法实施中,司法机关发生分歧,立法机关出面解释。如对第93条第2款的解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包含不包含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成员。

2、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在我国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的解释。凡涉及审判过程中应用法律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凡涉及到检察业务适用法律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解释。两家可以联合解释。值得引起思考的是检察机关应当不应当享有解释权,同学们可以研究。

以上两种解释都是有效解释,但两者解释的效力不同。发生冲突时,后者无效。

3、学理解释。有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科研部门、学者、专家及司法工作者所作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可轻视之,它可以推动刑事立法和司法,为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为司法提供参考。

(三)以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1、文理解释。对条文的字、词、句概念、术语,从字面含义上加以解释。既不广于字面含义,又不窄于字面含义,不偏不依的解释。

2、论理解释。根据立法精神、联系实际,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又分为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当然解释——刑法虽未明确规定,但按情理应包含在刑法规定的内容之中。如、偷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那末偷税三、四次-----,当然应构成了。

扩张解释——超出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工具,除了刑法列举的汽车、火车、轮船、电车、飞机之外,还应扩张解释,包括大型的拖拉机、索道车。

限制解释——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如伤害罪,就应当作限制解释,不能说殴打致人鼻孔出血,就构成伤害罪。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重点:基本原则的概念、三大基本原则及其理论根据。

本章难点: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原则及其发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本章的基本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三大原则的含义、价值、立法、司法体现;了解其他原则的基本内容

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关于这一问题,学界是有争议的,有的主张是刑法所特有的原则;有的主张只是贯穿于刑事立法中的原则;有的主张刑罚的原则也是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刑事立法和司法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精神的准则。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坚持基本原则,能使刑事立法更加规范、明确、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又便于司法人员严格司法,做到司法公正、公平,保障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不至于殃及无辜。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后给予何种刑罚处罚,都必须明文规定在刑法条文中。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这一原则的理论依据是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最早的渊源是1215年的英约翰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后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规定,体现了这一原则。

该原则的意义在于:是对罪刑擅断的否定,注重保护人权,实现刑事法治。

其派生原则有: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有人主张当代的罪刑法定,应增设刑罚法规的正当性(惩罚范围的合理性和惩罚力度的适当性)、明确性、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等。

二、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79年刑法只能说基本上坚持了罪刑法定原则,原因是存在类推。97年刑法比较好的体现了该原则:A、总则关于犯罪、刑罚的规定、量刑原则、刑罚制度。B、取消了类推;C、溯及力上坚持从旧兼从轻原则;D、分则上规定了具体罪的罪状、法定刑、量刑情节。

三、罪刑法定的司法适用

1、严格依照刑法的规定,认定案件的性质,该给予刑罚处罚的也应按照规定予以处罚。

2、正确进行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对于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司法解释不能违背立法精神,不能“法官造法”,不能以司法解释代替刑法条文。

第三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一、含义

这一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具体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出身、地位、职业、性别、财产状况、贡献大小、资格、业绩等,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二、该原则的体现

1、定罪上的平等;

2、量刑上的平等 ;

3、行刑上的平等。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一、含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重的罪,就应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所以又称之为罪刑均衡、罪刑相称原则。

这一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派生的原则,它是对罪刑擅断、重刑主义的否定。贝卡尼亚提出了罪刑阶梯论。

随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发展,学界和有关国家刑法提出了或者规定了刑罚个别化原则。它是指对具体个案的犯罪人,在量刑时既要根据罪行的轻重,又要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确定刑罚的轻重。我国刑法的规定(如累犯、自首、再犯、立功等),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二、罪责刑原则的立法体现

1、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以适应各种不同犯罪的处罚。

2、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如对预备犯、未遂犯、主犯、从犯等。

3、设置拉轻重不同的法定刑,规定了不同的情节。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体现

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观念。

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观念,追求量刑公正。

3、纠正不同法院之间量刑不平等的现象,追求执法的平衡和统一。

第五节 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

除刑法条文明文规定的原则之外的,体现在刑法中的原则,称之为其他原则。主要包括罪及个人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一、罪责自负原则

罪责自负原则,是谁犯了罪,谁承担刑事责任,不得株连那些与犯罪分子有亲属关系而没有参与犯罪的人。即一人犯罪一人当。

该原则的立法体现在:A、明确了犯罪概念和构成条件;B、明确了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容易把共同犯罪人与非参加人区分开来;C、没受财产刑的规定;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也体现了不株连无辜。

该原则的司法适用:A、在侦查、起诉、审判活动中,必须收集各种证据,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防止错判。B、对共同犯罪的处罚严格于构成条件,缺少主观要件或缺少客观要件的,不构成共同犯罪。C、对单位犯罪严格依照刑法规定。D、对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要查明行为人的主体身份。

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指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构成条件。犯罪的危害性在罪过心理的支配下的危害行为。坚持这一原则,防止主观归罪或客观归罪。

该原则的立法体现:A、故意、过失的刑法规定;B、意外事件的规定;C、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规定;D、严重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E、对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规定;F、分则对每一种罪主客观要件的规定。

该原则的司法适用:A、反对主观归罪;B、反对客观归罪。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本章重点:刑法效力的范围、种类;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溯及力的规定。

本章难点:空间效力的各种原则及其利弊;我国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的规定;从旧兼从轻原则的“轻”的含义。

本章的基本要求:准确掌握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规定及意义,溯及力的规定;了解空间效力的各种原则。

本章课时:3课时。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效力,亦称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对那些人、那些地域和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它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概述

它是指刑法对地域的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关于这个问题,各国采取的原则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

1、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

2、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

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

4、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评价:以上各种原则都有其正确性,也有其局限性。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1、领域的含义。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和领土延伸(航天、航海器具、我驻外使领馆)。

2、“法律的特别规定”: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B、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别规定;C、特别刑法的规定;D、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定。

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适用,但按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没有实行“双重犯罪”原则,存在着不科学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之罪的,适用本法。

对我国公民在领域外犯罪,依照刑法应当追究的,如果已经受到外国刑罚处罚,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这种规定在某种意义上说,违背了“一事不二罚原则”,也是消极承认外国法院判决的效力。

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或我国公民犯罪的,按照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两个条件:A、犯罪较重——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B、犯罪地国的法律也规定为犯罪的,——体现了“双重犯罪原则”。

对犯罪的外国人,如果在外国已经受到刑罚处罚,我国可以免于处罚或减轻处罚。

五、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对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国际犯罪,我国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具备两个条件:在条约规定的范围内;限于国际犯罪。

举例:A国人,在B国领域内,劫持了C国的飞机,迫降于D国机场上,最后,A国人逃到E国。

分析:如果E国加入了反对劫持航空器的国际公约,E国就有普遍管辖权。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它是指刑法何时开始适用。有两种方式:A、公布之日就是生效之日;B、公布后,间隔一段时间生效。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它是指刑法何时停止适用。有两种方式:A、明示终止效力;B、默示终止效力。

三、刑法的溯及力 它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否则就无溯及力。

各国对此规定了不同的原则:

1、从旧原则。——新法无溯及力。

2、从新原则。——新法有溯及力。

3、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有溯及力。但旧法处罚较轻或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旧法。

4、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无溯及力。但新法处罚较轻或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新法。对第3、第4两个原则进行比较。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体现在第12条的内容上:

第一,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新法认为是犯罪的,依旧法不为罪。——体现了从旧原则。第二,旧法认为是犯罪,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依新法不为罪。——体现了从轻原则。

第三,新、旧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未过追诉时效的,原则上依旧法追究;——体现了“从旧”,但是新法处罚较轻的,依新法。——体现了从轻原则。

如何比较新、旧法何者为轻?主要从法定刑的轻重上比较,还要从量刑标准、量刑制度、行刑制度等比较。要贯彻“有利于被告人原则”。

讨论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

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12月7日公布的《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的规定》:A、自发布或规定之日起实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B、当时未处理的,按新的解释处理;C、已经处理的行为,适用新解释对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解释;D、已经处理的,未有错误的,不再变动。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本章重点:犯罪概念的三种类型;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明确犯罪构成的特征及一般要件。

本章难点: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不仅是犯罪论的基础,而且在整个刑法学体系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犯罪概念回答“什么是犯罪”的问题,犯罪构成回答“犯罪怎样才能成立”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犯罪是刑事责任的前提,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基本承担方式,犯罪论因而成为刑事责任论和刑罚论的逻辑前提,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在整个刑法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全面掌握犯罪构成的特征及一般要件。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

犯罪概念,是犯罪基本特征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现代各国学者和立法对犯罪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仅从法律形式上对犯罪下定义,而不涉及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的犯罪概念类型。

(二)犯罪的实质概念。犯罪的实质概念,是指仅揭示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而不涉及其法律特征的犯罪概念类型。

(三)犯罪的混合概念。犯罪的混合概念,即犯罪的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概念,是指从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和法律形式特征两个角度对犯罪进行界定。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了犯罪概念。根据该条规定,概括地说,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可以看出,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社会危害性,即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三)应受刑罚处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上述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

第二节 犯罪构成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之所以必须是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犯罪构成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任何一种犯罪,都可以用很多事实特征来说明,但并非每一个事实特征都是犯罪构成的要件。只有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

(三)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具有法定性。换言之,行为成立犯罪所需的构成要件,必须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或包含。只有经过法律选择的案件事实特征才能成为犯罪构成要件。

二、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了400余种犯罪,这些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各不相同,但是概括起来说,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这是因为,要追究任何犯罪的刑事责任,司法机关都要回答“该犯罪侵犯了什么?”、“是怎样侵犯的?”、“是谁侵犯的?”、“是由于什么侵犯的?”这四个问题,在各种具体犯罪中带有共性的这些问题,经理论的提升,就成为犯罪构成的上述四个一般要件。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特殊主体,即具备特定职务或身份的自然人或性质有所限定的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有些犯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有特定的犯罪目的。

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因而刑法中规定的犯罪行为的犯罪构成也是多种多样、不一而足的。为了深入研究犯罪构成,需要将多种多样的犯罪构成加以分类。一般来说,以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可以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作以下分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所谓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一种故意犯罪的既遂状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所谓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犯罪过程中的未完成形态和共同犯罪的形式,变通而成的犯罪构成。

(二)普通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所谓普通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种犯罪行为的通常危害程度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所谓派生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以普通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就同种犯罪行为的较重或较轻危害程度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这一犯罪构成与普通的犯罪构成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派生的犯罪构成包括加重的犯罪构成和减轻的犯罪构成。

(三)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所谓叙述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的要件予以详细的或简单的叙述的犯罪构成。所谓空白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没有明示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而是有待援引其他法律来说明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

(四)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所谓简单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均单一化的犯罪构成。所谓复杂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并非都单一化的犯罪构成。

第五章 犯罪客体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的一般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犯罪对象的概念,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本章的重点在于明确犯罪客体的分类,特别是直接客体的分类,理解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本章难点: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一般要件之一,集中体现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任何一种行为,如果不侵害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客体,就不可能构成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越重要,它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可见,犯罪客体是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首要条件。

本章的基本要求:明确犯罪客体的分类,特别是直接客体的分类,理解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犯罪的一般要件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

(一)犯罪客体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个方面。

(二)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涉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范围极其丰富、广泛。并非所有社会关系都能作为犯罪客体来对待。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而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刑法之所以保护这些社会关系,乃是因为这些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三)犯罪客体是被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社会关系,这不意味着社会关系就是犯罪客体。除了那部分并非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不能成为犯罪客体外,即使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如果它没有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也还不能称作犯罪客体。这就是说,犯罪客体是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这说明,犯罪客体与犯罪是密不可分的。

二、犯罪客体的立法形式

我国刑法对犯罪客体的规定,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

(一)直接明确规定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二)通过规定犯罪客体的物质形态而表明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三)通过指明犯罪所违反的非刑事法律、法规而表明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四)通过指明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主体而表明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五)通过描述犯罪的行为特征而揭示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三、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一)有助于认识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

(二)有助于划分犯罪的类别,建立刑法分则的科学体系。

(三)有助于准确定罪,分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四)有助于准确评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正确量刑。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分类

一、犯罪客体的一般分类

对犯罪客体进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类,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犯罪客体的结构和层次,正确看待犯罪客体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作用。按照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的层次的不同,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类:犯罪的一般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这三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整体。犯罪的一般客体,反映着犯罪的一般本质和共同属性。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犯罪的同类客体与犯罪的一般客体,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社会关系。犯罪的直接客体的意义在于,它作为具体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深刻展现了具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状,因而是司法实践中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界限的关键。

二、犯罪直接客体的分类

鉴于犯罪的直接客体的重要意义,刑法理论对其作了进一步分类研究。现将其通常分类法介述如下:

(一)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根据具体犯罪行为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简单客体,又称单一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只直接侵害一种具体社会关系。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二)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主要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严重的,刑法予以重点保护的具体社会关系。次要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轻的、刑法予以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也称辅助客体。次要客体虽不决定犯罪的法律性质,但也对犯罪的具体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在同类犯罪中区分此罪与彼罪,次要客体有时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必要客体与选择客体。必要客体,是指某种具体犯罪构成所必需的直接客体。选择客体,也称随意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不必要,但为具体犯罪行为所偶然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一般情况下,选择客体往往是从严进行刑事处罚的原因和根据。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许多具体的犯罪行为,都直接作用于一定的人或物,从而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害,阻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物的感知,是他们进而认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必经阶段和重要媒介。犯罪对象的主要特征是:

(一)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

(二)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

(三)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

犯罪对象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其一,有些犯罪只能由特定的对象才能构成。其二,在某些犯罪中,犯罪对象是决定犯罪构成整体性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不同的犯罪对象构成不同性质的犯罪。其三,在某些犯罪中,犯罪对象的数量是划分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的界限。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联系在于:首先,犯罪对象中具体的人是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主体,即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犯罪对象中具体的物,则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物质体现,即社会关系的承受者。其次,在有犯罪对象的许多犯罪中,犯罪行为对犯罪客体的侵犯,是通过对犯罪对象的直接作用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行为如果离开了对犯罪对象的直接作用,也就谈不上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但是,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不可将两者混淆。它们的区别主要是:

(一)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一般不决定犯罪的性质;

(二)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而犯罪对象并非如此;

(三)任何犯罪都必然使犯罪客体受到一定的侵害,但却不一定损害犯罪对象;

(四)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与特征;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危害结果的含义,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不同规定方式;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本章的重点在于明确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概念,理解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态和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

本章难点:犯罪是人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它包括两类基本要件,即主观的要件和客观的要件。在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中,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属于主观的要件,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属于客观的要件。研究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司法实践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的基本要求:明确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概念,掌握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态和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

本章的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外在性;

(二)必需性;

(三)法定性。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

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时间、犯罪地点和犯罪方法等说明犯罪客观方面的客观外在特征。根据它们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必要要件与选择要件两类:必要要件是指所有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选择要件是指某些犯罪构成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危害行为是所有犯罪构成都不可缺少的要件,没有危害行为也就没有犯罪,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对危害结果、因果关系是必要件还是选择要件的问题,却有争议。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侵害事实,它包括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和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物质性结果和非物质性结果。

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危害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危害结果是选择要件,而不是必要要件。但是根据刑法的规定,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成立的构成要件。因此,它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与方法也是如此。

三、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在犯罪构成的诸要件中,犯罪客观方面处于基础地位,它既是犯罪主体与犯罪客体的纽带,也是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依据。因此,研究犯罪客观方面,对定罪量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客观方面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尺度。

(二)犯罪客观方面是划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三)犯罪客观方面是正确分析和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基础。

(四)犯罪客观方面是确定刑罚轻重的依据。

第二节 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危害行为是我国刑法中犯罪客观方面的首要因素,在犯罪构成中居于基础地位。

(一)行为的含义

我国刑法是在三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行为”一词的:一是指最广义的行为,即泛指人的一切行为,而不限于犯罪行为。二是指广义的行为。这时,行为即指犯罪行为。三是指狭义的行为,即危害行为,这时“行为”专指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上述三类行为虽然都称为“行为”,但意义不同,不能混淆。

(二)危害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我国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即由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作或静止。它不同于犯罪行为,更不同于合法行为。危害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危害行为是人的活动。其次,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动作或静止。再次,危害行为是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结果。复次,危害行为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最后,危害行为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根据危害行为的基本特征,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一是欠缺主体性的自然现象。二是欠缺有体性的思想活动。三是欠缺有意性的行为。四是欠缺有害性的行为。五是欠缺法定性的行为。

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

刑法上规定的危害行为,其客观表现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但是我国刑法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危害行为作了基本的类别划分,从而揭示了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

(一)作为与不作为

将形形色色的危害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是我国刑法理论对危害行为最重要的分类,以至有的学者称作为与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需要指出,作为与不作为这种划分,是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

1、作为

所谓作为,就是行为人用积极的身体动作去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按照行为人是否借助于外力来划分,作为可分为两种:一是自身的作为,即行为人只依靠自身的一系列积极的动作与举止所进行的作为。二是借力的作为,即行为人借助工具、利用动物和自然力,甚至利用别人的行为帮助自己所实施的作为。

2、不作为

6所谓不作为,是指消极地不实施刑法要求实施的行为,是人的消极行为。也就是说,从行为状态上看,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身体静止,它表现为行为人应为而不为,即消极地不实施一定行为;从主体上看,不作为是负有特定行为义务的人的行为。

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前提。一般认为,特定义务有三个来源:一是法律的明文规定。二是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三是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第二,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这是不作为成立的条件。第三,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而且能够履行,但没有履行,就引起刑事法律后果,构成不作为犯罪。这是区别作为与不作为的根本标志。

为正确理解犯罪的作为与不作为问题,还应明确以下几点:其一,不能把作为与不作为的划分同故意与过失的划分相混淆。其二,应当正确认识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的危害程度。其三,要正确认识研究犯罪的作为与不作为形式的重要意义。

(二)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除作为与不作为这种最重要的划分外,刑法理论还根据刑法总则与分则对危害行为在犯罪构成中的不同规定,将危害行为分为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1、实行行为

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它是继犯罪的预备行为之后的行为,始于犯罪着手之时,止于犯罪的结束。实行行为在犯罪构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刑法中危害行为的主体部分,是大多数具体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要件。

2、非实行行为

非实行行为是指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刑法分则规定的实行行为起补充作用的行为。非实行行为包括犯罪的预备行为、犯罪的组织策划行为、指挥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等。非实行行为作为危害行为的一部分,同实行行为一起构成了我国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的总体,对认定犯罪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危害结果

一、危害结果的含义

如前所述,危害结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是从狭义上理解危害结果的。因此,所谓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其含义是:

(一)危害结果具有客观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产生危害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危害行为;

(三)危害结果可以是实际损害,也可以是现实危险状态;

(四)危害结果具有法定性。

二、危害结果对定罪量刑的作用

我国刑法关于危害结果的规定,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反映了在不同犯罪中危害结果的不同意义。

(一)以对直接客体造成某种有形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

(二)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

(三)以发生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

(四)以发生某种特定的严重危害结果,作为此罪与彼罪区分的界限。

(五)以造成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程度,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

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概念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又称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按照现代刑法的个人责任原则,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因此,当危害结果已经发生,要使某人对这一结果负责任,就必须查明这一结果是他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正确理解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问题,对于正确解决刑事责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于:首先,因果关系都具有客观性。其次,因果关系具有相对性。再次,因果关系具有顺序性。复次,因果关系具有条件性。最后,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因果关系的形式是复杂的,刑法因果关系亦然。犯罪形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刑法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可分为以下三种:(1)单独的因果关系。(2)竞合的因果关系。(3)介入的因果关系。

(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区别。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范围的特定性。其次,内容的法定性。

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认定

不能将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如何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刑法理论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至今尚无定论。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学说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等。英美法系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有:近因说、预见说、刑罚功能说等。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有五种观点:一是“必然因果关系说”。二是“两个因果关系说”。三是“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统一说”。四是“实质性联系说”。五是“高概率因果关系说”。秉持传统观点的学者坚持“必然因果关系说”,否定偶然因果关系的存在;但是目前,“两个因果关系说”较为通行,一般认为,这种观点既有哲学根据,又有刑法依据。

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它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行为义务为前提。除此以外,它的因果关系应与作为犯罪一样认定。否认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实质上也就是否认了不作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

第五节 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

一、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概述

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等客观要件。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实施的,但仅有极少数犯罪把它们作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

一般来说,犯罪时间是指犯罪从预备开始到结果发生所持续的时间,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对于没有预备阶段的犯罪而言,犯罪时间始于实行行为的着手,终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于具有非物质性危害结果的犯罪来说,犯罪时间仅指犯罪的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所实施的时间,因为这种犯罪一经实施,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即行产生。

犯罪地点是指犯罪发生的场所与位置,它也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刑法理论通常将犯罪地点分为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地,前者是犯罪行为的实施地点,后者是犯罪结果的发生地点。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地既可能是分离的,也可能是合一的。

犯罪方法,又称犯罪手段,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法,它也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方法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的范畴,但它并不等于危害行为,而只是危害行为的一部分。刑法理论根据不同标准,将犯罪方法分为徒手的犯罪方法与借力的犯罪方法;暴力性方法与非暴力性方法;智能性方法与非智能性方法;等等。

二、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量刑的意义

在法律把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明文规定为某些犯罪构成必备的要件时,即构成要件的时间、地点、方法对某些行为是否构成该种犯罪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当指出,虽然对大多数犯罪来说,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并非犯罪构成要件,但是往往影响到犯罪行为本身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因而对正确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 犯罪主体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主体的概念;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刑事责任年龄等刑事责任能力诸影响因素,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分类与意义;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等。本章的重点在于明确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和刑事责任能力诸影响因素,理解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本章难点: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之一,即任何犯罪的成立都需要犯罪主体的存在。犯罪主体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只有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才是犯罪主体,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不是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又是刑事责任的承担者,凡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刑事责任的基本实现形式是承受刑罚,因而犯罪主体也是刑罚的对象。因此,研究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都离不开对犯罪主体的研究。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和刑事责任能力诸影响因素,明确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则不具有普遍意义。有鉴于此,本章第四节专门对单位犯罪加以阐述,其余各节均限于研究自然人犯罪主体问题。

自然人犯罪主体(简称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的一般要件有两个:

(一)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

(二)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二、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

研究犯罪主体,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主体在定罪方面的意义

首先,犯罪主体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其次,犯罪主体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重要界限。

(二)犯罪主体在量刑方面的意义

犯罪主体除具有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的意义之外,还影响到量刑。这是因为,在具备犯罪主体要件的同样情况下,犯罪主体的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具体情况又影响到刑事责任的大小程度。我国刑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犯罪、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犯罪的处罚问题等,都规定了有别于一般人的刑罚。因此,研究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中有关犯罪主体的问题,对刑罚的正确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成立条件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简言之,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是人实施行为时具备的相对自由意志能力,即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时具备的相对自由的认识和抉择行为的能力。因此,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犯罪能力与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统一,是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的统一。通常而言,一定年龄的人,只要智力发育正常,就自然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当然,即使达到一定年龄的人,也可能因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不具备、丧失或者减弱刑事责任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的人,其刑事责任相应地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作为犯罪主体的核心和关键要件,对于犯罪主体的成立与否以及行为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轻重,具有至为重要的意义。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

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明确二者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正确把握刑事责任能力概念的前提。

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性质、意义、后果的辨别认识能力。行为人有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否被刑法所禁止和制裁,他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刑法意义上的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也就是决定自己行为的方向、力度、方法、时间、地点等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要求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必须俱备。

刑事责任能力中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一方面,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决定和影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发育程度。二是精神发育程度。

根据年龄、精神状况等因素影响刑事责任能力有无和大小的实际情况,各国刑事立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采用三分法或四分法。三分法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和限定(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三种情况。四分法是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无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都承认在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的限定(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下面依据我国刑法采取的四分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问题予以阐述。

(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完全责任能力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负全部的刑事责任,不能因其责任能力因素减免刑事责任。

(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完全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都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亦称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仅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犯罪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中间状态,又称限定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是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低的情况。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责任能力人有四种情况:(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2)又聋又哑的人可能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3)盲人也可能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四、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一)刑事责任年龄

1、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主要解决不同年龄段的人刑事责任的有无问题,同时还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从宽处罚原则。因此,研究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对于从理论上认识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的关系,把握犯罪主体要件的本质,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都具有重要意义。

2.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立法划分

古今中外刑事立法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刑事责任年龄问题。我国刑法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青少年刑事政策为指导,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以及现实犯罪结构等方面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立法例,以刑法第17条专门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全面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刑法学界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亦称绝对无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依法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亦称相对有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部分危害行为依法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对自己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又称完全负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依法全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

我国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主要解决的是认定犯罪方面的问题。基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既有容易被影响、被引诱走上犯罪道路的一面,又有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面,我国刑法从刑罚根本目的出发并结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采取了两条重要而特殊的处理原则。(1)从宽处罚的原则。(2)排除死刑的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依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还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问题。二是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年龄界限问题。三是跨责任年龄阶段犯罪的认定问题。

(二)精神障碍

一般来说,一个人达到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就具有了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如果这个人有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其刑事责任能力则可能受到影响。近代各国刑事立法关于精神病者的概念,规定极不一致。我国刑法第18条专门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这为司法实践解决实施危害行为的精神病人和其他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是确认精神障碍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依据。刑法学界普遍认为,认定精神障碍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标准:(1)生物学标准。(2)心理学标准。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责任能力完备而应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包括以下两类:(1)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我国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大多数并不因精神障碍使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或减弱,而是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因而原则上对其危害行为依法负完全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少数情况下,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也可成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甚至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从而导致其刑事责任的减免。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亦称减轻(部分)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与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的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

(三)生理功能丧失

一般来说,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精神正常人,就开始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是,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也可能因重要的生理功能丧失而受到影响。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又聋又哑的人,简称聋哑人;盲人,是丧失视觉能力的人,即双目失明的人。

(四)生理醉酒

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确认醉酒状态者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依据。醉酒,医学上通常称为“酒精中毒”、“乙醇中毒”,是指由于饮酒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病学根据酒精造成人的精神障碍程度的不同,把醉酒划分为“急性酒精中毒”和“慢性酒精中毒”两大类。急性酒精中毒中又可以有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之分。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要负刑事责任的醉酒状态,通常被认为仅指生理性醉酒。而病理性醉酒则不同,它是一种由于少量饮酒即可引起的严重精神障碍。

对醉酒人犯罪案件处罚时,应当注意到行为人在醉酒前有无犯罪预谋,行为人对醉酒有无罪过心理,醉酒犯罪与行为人一贯品行的关系等予以轻重不同的处罚,以使刑罚与犯罪的醉酒人的责任能力程度及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

第三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这些特殊身份不是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一般要件,而只是某些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必须具备的要件。

通过分析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种犯罪,可以看出,犯罪主体按照法定的要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要求具备自然人和刑事责任能力这两个一般要件即可的犯罪主体;另一类是要求在具备上述两个一般要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特殊身份的犯罪主体。因此,以是否要求特殊身份要件为标准,自然人犯罪主体可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在刑法理论上,通常还将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构成要件或者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称为身份犯。身份犯可以分为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该犯罪则根本不可成立的犯罪。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如果行为人不具有特殊身份,犯罪也成立;如果行为人具有这种身份,则刑罚的科处就比不具有这种身份的人要加重或减轻。

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分类

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它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刑法理论往往从不同角度,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一)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

从特殊身份的形成上考虑,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有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之分。自然身份,是指人因自然事实而形成的身份。法定身份,是指人因法律事实而形成的身份。

(二)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

定罪身份,是指决定刑事责任存在的身份,又称犯罪构成要件身份。此种身份是某些具体犯罪构成中犯罪主体要件的必备要素。缺此身份,犯罪主体要件就不具备,因而也就不构成该种犯罪。量刑身份,是指不影响犯罪的成立而只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又称刑罚加减身份。此种身份虽然不影响刑事责任的存在与否,但影响刑事责任的大小,表现为从重、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根据。

三、研究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意义

由于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不仅反映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而且影响着行为产生的客观危害程度,现代各国刑法都以不同形式设立有关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法律规范。刑法设立犯罪主体特殊身份规定的旨意,在于从犯罪主体角度调整犯罪行为与刑事责任的关系,以更加公正、有效地打击犯罪,从根本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单位犯罪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对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一般性规定。根据这一规定,所谓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公司,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和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是指公司以外的,以从事生产、流通等活动为内容,以获取赢利和增加积累、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性社会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机关,是指执行党和国家的领导、管理职能和保卫国家安全职能的机构,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在我国,党的组织也视为机关。团体,主要是指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有人提出,机关不应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这一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

单位犯罪必须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实施,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其负责人员决定是单位整体犯罪意志的体现形式。所谓“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是指经过根据法律和章程规定有权代表单位的机构研究决定,如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等;“负责人员决定”是经过根据法律或章程规定有权代表单位的个人决定,如企业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或经理。如果单位内部人员未经单位授权擅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除非事后得到单位认可,否则只能是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

(三)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

刑法分则性条文,包括刑法分则及其颁行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又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的单行刑法及有关附属刑法规范。从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来看,单位犯罪主要存在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和贪污贿赂罪等章中。这些单位犯罪多数是故意犯罪,但也有少数属于过失犯罪。1997年刑法典颁行后通过的单行刑法《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增设了骗购外汇罪,同时规定该罪可由单位主体构成。

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现代各国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上存在三种立法例:一是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代表人、主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均处以刑罚;二是转嫁制,即单位犯罪的,只处罚单位而对直接责任人员不予处罚;三是代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转嫁制和代罚制可统称为单罚制。

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但是,当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单行刑法或附属刑法规范)另有规定不采取双罚制而采取单罚制的,则属例外。

第八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及意义;犯罪故意的概念,犯罪故意的类型;犯罪过失的概念,犯罪过失的类型;意外事件的概念,意外事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的概念,两者的关系;刑法中认识错误及其类型、意义。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类型,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联系和区别,意外事件的概念及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本章难点:犯罪行为是罪过心理的客观反映,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反对脱离罪过心理的客观归罪。在我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中,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之一,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因此,犯罪的主观方面在犯罪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类型,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联系和区别,意外事件的概念及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本章的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所谓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方面作为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它是行为人的心理态度。第二,这种心理态度针对的是一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犯罪的主观方面所关涉的问题,主要是犯罪的故意与犯罪的过失(统称为罪过)、犯罪的目的与动机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某些与犯罪主观方面相关的问题,诸如意外事件和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等。行为人的罪过即其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因此被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因此也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但却影响量刑。至于意外事件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相关问题,由于它们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也有必要纳入犯罪的主观方面来阐述。

为了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

根据我国刑法第14、15条的规定,一种行为要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这两种基本罪过形式之一。如果行为人的某种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尽管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也不构成犯罪。犯罪的故意与过失,不仅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法律依据,也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犯罪的故意表明了行为人对刑法规范及其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持有敌视或蔑视态度,而犯罪过失则表明行为人对刑法规范及其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持有漠视或忽视态度。人应当对自己自觉的有意识、有意志的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客观方面是对立的统一

犯罪的主观方面与犯罪的客观方面作为犯罪构成的两大一般要件,就其各自内容来看是相互对立的。因为,犯罪主观方面是用以说明行为人是在怎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危害行为的,它所揭示的是行为人内在的心理活动;犯罪客观方面是用以说明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是被什么样的行为所侵犯以及受到何种程度侵犯的,它所揭示的是行为人外在的行为表现。但是,从犯罪构成的整体性来看,犯罪的主观方面与犯罪的客观方面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确认某人构成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客观上必须具备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同时在主观上也必须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缺少前者,就失去了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客观基础,导致“主观归罪”;缺少后者,就失去了行为人构成犯罪的主观基础,导致“客观归罪”。

(三)罪过在具体犯罪构成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从罪过形式的角度看,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类型。但从其与某种犯罪的结合方式来说,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只能由故意构成的犯罪;二是只能由过失构成的犯罪;三是既可由故意构成,亦可由过失构成的犯罪。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犯罪主观方面,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主观方面对定罪的意义

查明行为人行为时是否具备具体犯罪构成所要求的特定罪过形式与罪过内容,有助于正确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此外,对某些具体犯罪构成,法律还要求其主观方面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查明这些特定犯罪目的是否具备,也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二)犯罪主观方面对量刑的意义

罪过形式与罪过内容不同,所反映出的主观恶性程度也就不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出于故意的危害行为,是一种自觉地反社会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大;出于过失的危害行为,不具有自觉地反社会的意识,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小。因此,法律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规定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通过查明主观方面,正确地解决定罪问题,就保障了正确适用各个轻重不同的法定刑。

第二节 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关于犯罪故意的学说,刑法理论上起初有“希望主义”与“认识主义”之争:前者认为,只有当行为人意欲实现构成要件的内容时或希望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故意;后者认为,只要行为人对构成要件事实有认识或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时,就成立故意。这两种学说被认为均是从一方面去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而且缩小或扩大了故意的范围。因而后来又出现了立足于希望主义的“容认说”与立足于认识主义的“盖然性说”:前者认为,行为人只有在有实现构成要件的意思时,才成立故意,而这里的故意,并不以意欲、目的、希望为必要,只要行为人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成立故意。后者主张,对于故意只能依据行为人对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来确定。即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盖然性(可能性很大),还实施该行为,就足以表明行为人是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不很大)时,就表明行为人没有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显然,盖然性说是想通过认识因素解决意志因素问题。我国刑法采取的是容认说。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需要注意,故意犯罪与犯罪故意虽然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它们二者在本质上却有所差别。故意犯罪指的是一类犯罪的统称,而犯罪故意则指的是一种罪过形式。犯罪故意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罪过形式之一,包含以下两项内容: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认识因素;二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意志因素。只有这两个因素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构成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虽然一个人的行为在客观上发生了危害结果,但其在行为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这种结果,就不构成犯罪故意。关于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需要弄清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认识的内容

认识的内容即“明知”的内容。这一问题在刑法理论上众说纷纭。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中的“明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二是对行为结果的认识。三是对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相联系的其他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关于“明知”的内容,争议较大的是关于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的问题。

2.认识的程度

认识的程度,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中,“明知会发生”的含义。所谓明知会发生,一般认为有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无论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均符合犯罪故意的认识特征。

(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要引起的危害结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是构成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所谓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就是行为人在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在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努力运用自己的意志来协调决定自己行为性质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使自己对行为的认识按自己的意愿转化为客观现实,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活动。所谓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就是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但不是设法改变自己行为的性质或方向以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而是以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继续运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决定行为性质的各种条件,最终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过程。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犯罪故意成立的两个有机联系的因素,缺一不可。

二、犯罪故意的类型

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刑法理论一般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类型。

(一)直接故意

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的构成因素有二:其认识因素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意志因素是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间接故意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构成因素也有两个:其认识因素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的存在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发生。(2)行为人为实现一个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

综上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都是犯罪的故意,二者在认识因素上都要求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有明确的认识,在意志因素上都要求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排斥、反对的态度。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认识因素、意志因素以及特定危害结果是否发生的意义等方面。从我国刑法规定的来看,故意犯罪中的绝大多数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只有少数故意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放火罪、爆炸罪等,则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

应当指出,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

与间接故意是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也是刑法总则规定犯罪故意时所采取的方法。除了这种分类方法以外,刑法理论还常常根据其他各种标准对犯罪故意另行分类,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犯罪故意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择要加以介述。其一,根据认识内容及确定程度,将犯罪故意分为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其二,根据形成时间的长短,将犯罪故意分为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此外,有些学者根据行为人在行为时的意思,将犯罪故意分为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第三节 犯罪过失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我国刑法在规定犯罪过失方面采取的是避免结果说,这与其在犯罪故意问题上所采取的容认说是相协调的。根据我国刑法第15条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根据刑法的这一规定,所谓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

根据犯罪过失的上述概念,它与犯罪的故意一样,也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体,只不过行为人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根据犯罪过失的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犯罪的过失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为人的实际认识与认识能力不一致

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具备认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事实上在行为时却没有认识到,或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但对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却作出了错误的估计和判断,认为危害结果可以避免。

(二)行为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不一致

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主观上不仅对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是不希望、不放任,而且反对、排斥这种危害结果发生,也就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行为人缺乏注意、轻率行事造成的,是与行为人的主观愿望是相违背的。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根据行为人的心理态度不同,刑法理论将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亦称无认识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认识因素。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有预见的义务,又有预见的能力。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区别于意外事件的关键所在。所谓预见的义务,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行为人提出的要求其在行为时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预见的义务一般是由法律或者规章制度规定的;在没有相应的法律或者规章时,一般应根据共同生活准则或生活经验来确定。所谓预见的能力,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预见的现实条件和实际可能性。一般来讲,预见的义务与预见能力是有机的统一,法律只能对有条件可能预见的人才会提出预见的义务。因此,即使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负有预见义务,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具有预见的条件,不存在预见的能力,即使发生了严重的损害结果,也不能要求行为人对此负刑事责任。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意志因素。所谓“没有预见到”,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当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并不是说他平时就不了解所实施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种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无认识状态,是由于意志上的疏忽大意。疏忽大意的意志状态,就是没有集中必要注意力的意志状态。正是由于行为人没有集中必要的注意力去认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致使在毫无警觉的情况下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亦称有认识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它也有两个方面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根本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就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者意外事件。当然,对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来说,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的预见,只能是预见到这种结果可能发生,而不是预见到这种结果必然发生,因为只有在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条件下,才谈得上“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意志态度。2.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意志因素。所谓轻信能够避免,包含以下三层意思:(1)行为人相信危害结果不会发生,即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是持否定态度的。(2)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实际根据。就是说,行为人不是毫无根据地认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而是有实际的根据才相信可以避免,如行为人熟练的技巧或较强的体力,行为人对客观环境或自然规律的熟悉等。(3)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的根据并不充分、可靠。也就是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以至于最终还是发生了危害结果。正因如此,这种过失才叫过于自信的过失。

此外,在认定过于自信的过失时,还应将其与间接故意区别开来。

三、意外事件

(一)意外事件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这条规定称之为广义的意外事件。广义的意外事件包括狭义的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两种情况。所谓狭义的意外事件,就是指根据上述刑法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而所谓不可抗力,就是指根据该条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广义意外事件的主要特征是:1.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2.行为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没有罪过。3.损害结果的产生是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

(二)狭义的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异同

二者都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并因此发生了这种结果,可见它们在主客观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但是,它们更有着原则的区别,这种区别关涉到罪与非罪的界限。根据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和当时的情况,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其疏忽大意而导致了未能预见。因此,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能力和当时的情况,结合法律、职业等的要求来认真分析其是否预见的原因,对于区分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至关重要。

第四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一、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

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因素之一,犯罪的目的与动机不仅对危害行为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有影响,而且对定罪与量刑也有一定影响。所谓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以观念形态在人脑中存在的、危害行为的预期结果。所谓犯罪动机,是指刺激、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一般来讲,行为人某种犯罪目的的确立,决不可能出自无缘无故,而始终是以一定的犯罪动机作指引的。

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犯罪的目的与犯罪的动机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二者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第一,二者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活动,都反映了行为的主观恶性及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第二,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它来源于犯罪动机,是犯罪动机的延伸和发展,而犯罪动机对犯罪目的的形成又具有促进作用,犯罪目的是犯罪动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第三,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即它们所反映的行为人的需要是一致的,如出于贪财图利的动机所实施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即是如此。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虽有上述联系,但又有一定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二者形成的时间先后不同。第二,同一种犯罪的目的相同,而犯罪动机则可能有所不同。第三,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种不同的犯罪目的。第四,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第五,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不同。

三、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意义

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犯罪目的的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在刑法规定的以特定犯罪目的为要件的犯罪(即目的犯)中,特定犯罪目的的存在是行为构成犯罪所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犯罪目的不仅可以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也可以成为划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2)在刑法规定的不以特定犯罪目的为要件的犯罪(即非目的犯)中,犯罪目的也是影响犯罪主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之,在分析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时,明确其犯罪目的的内涵并予以确切查明,对于定罪有重大意义。正因如此,研究犯罪目的对适当量刑也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二)研究犯罪动机的意义

犯罪动机是犯罪的重要情节之一,不仅对于量刑有突出影响,而且对于定罪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影响。(1)犯罪动机对量刑的意义。犯罪动机是反映行为人行为时的主观恶性及其人身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它也是衡量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不同的犯罪动机在司法实践中对量刑的轻重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同样是故意杀人罪,行为是出于为民除害的动机还是出于贪财图利,直接影响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因而对它们的量刑应有明显区别。(2)犯罪动机对定罪的意义。根据我国刑法总则第13条规定的“但书”的内容以及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某些“情节犯”的要求,某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除了必须具备犯罪构成要件外,还要视其情节是否轻微或是否显著轻微。这样,作为犯罪情节之一的犯罪动机,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犯罪成立与否的一个因素。

第五节 认识错误

一、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概念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意义或者对有关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根据行为人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刑法理论通常将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分为两种:一是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二是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二、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亦称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刑罚处罚的不正确认识。这类认识错误,通常包括三种情况:

1.假想的犯罪

即行为人误认自己无罪为有罪,具体说就是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并不构成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构成了犯罪。这种认识错误不影响对该行为认定无罪,司法实践中不能因为行为人假想的犯罪而认定其为有罪。

2.假想的不犯罪

即行为人误认自己有罪为无罪,具体说就是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的规定已构成了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不构成犯罪。这种认识错误一般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成立。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行为人确实不了解国家法律的某种禁令,因而也不知道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就不能追究其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

3.定罪量刑的误认

即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但对其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何种罪名,应当被处以什么样的刑罚,存在不正确的理解。这种认识错误既不影响定罪,也不影响量刑。行为人对法律的错误认识,不影响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应当按照他实际构成的犯罪及其危害程度依法定罪量刑。

三、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亦称事实认识错误、事实错误,是指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这类认识错误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要区别对待:如果行为人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发生认识错误,就会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对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发生认识错误,就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事实认识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客体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客体的认识错误,亦称客体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其侵犯客体的性质的不正确认识,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

(二)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亦称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其侵害对象的不正确认识。这一认识错误主要表现为:

1.同类对象错误,又称具体目标错误,是指行为人实际侵害的对象与其所误认的对象在性质上属于同类。

2.非同类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实际侵害的对象与其所误认的对象在性质上不属于同类。在误将人为兽而杀害或者误把非不法侵害人认为是不法侵害人而进行防卫时,对象错误阻却了故意,不能以故意犯罪论处,如有过失,应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无过失,则是意外事件。在误将兽为人而杀害时,对象错误不阻却故意,应以故意杀人罪的未遂论处。

3.具体的犯罪对象不存在,行为人误以为存在而实施犯罪行为,因而致使犯罪未得逞的,应定为犯罪未遂。

(三)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亦称行为性质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的不正确认识。

(四)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亦称对行为方法的认识错误、方法错误、手段错误、工具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所使用的手段、工具是否会发生危害结果的不正确认识。在这类情况下,行为人具备犯罪的主客观要件,只是由于对犯罪工具实际效能的误解而致使犯罪行为未发生犯罪既遂时的犯罪结果,应以犯罪未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五)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亦称因果关系错误,即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过程的不正确认识。这一认识错误主要包括:

1、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结果,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这种结果。

2、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事实上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3、行为人的行为没有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及其预想的目的停止,而是发生了行为人所预见所追求的目标以外的结果。

4、行为人实施了甲、乙两个行为,伤害结果是由乙行为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由甲行为造成的。

第九章 正当行为

本章重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概念、成立条件、限度。本章难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

本章的基本要求:正当行为的概念、根据;正当行为的种类 本章课时:3课时

第一节 正当行为概述

一、正当行为的概念

正当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似乎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成立犯罪的情况。

二、正当行为的种类

关于正当行为,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只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两种。但在刑法理论上和外国的刑法中,除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之外,正当行为还有下列一些情形:

(一)依照法律的行为

依照法律的行为,是指具有明文法律依据的行为,直接依照法律作出的行为不为犯罪。

(二)执行命令的行为

执行命令的行为,是指基于上级的命令实施的行为。

(三)正当业务的行为

正当业务的行为,是指为从事合法的行业、职业、职务等活动实施的行为。

(四)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

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是指权利人请求、许可、默认行为人损害其合法权益,行为人根据权利人的承诺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况。

(五)自救行为

自救行为,是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依靠自己力量及时恢复权益,以防止其权益今后难以恢复的情况。

(六)自损行为

自损行为,是指自己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节 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防卫起因

即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如果并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进行范围的,属于“假想防卫”。

(二)防卫时机

即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而进行所谓“防卫”的,称为防卫不适时。

(三)防卫意识

即实施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挑拨,相互斗殴、偶然防卫等不具有防卫意识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防卫挑拨,是指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动引起对方对自己的侵害,尔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于对方的行为。

相互斗殴,是指双方在侵害对方身体的意图的支配下相互打斗的行为。

偶然防卫,是指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巧合了正当防卫的客观条。即行为人故意对对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巧遇对方正在进行可以成为正当防卫起因的不法侵害,其行为客观上制止了他人的不法侵害的情况。

(四)防卫对象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而不能针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任何人,包括不能针对不法侵害人的家属。

(五)防卫限度

即实施正当防卫所采取的暴力反击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也必须具有正当防卫的根据,在此条件下,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

因防卫过当而犯罪时,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对于防卫过当应当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确定罪名。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时,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四、特别防卫

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这就是所谓的特别防卫,又称无限制防卫,无限度防卫,无过当防卫等。其中,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是指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之外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既包括独立的暴力犯罪罪名。

第三节 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实施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避险起因

即必须发生了现实危险。危险的来源主要有:(1)自然力形成的危险。(2)动物袭击造成的危险。(3)人体病症导致的危险。(4)人的侵害行为导致的危险。一般说来,合法行为不能成为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

(二)避险时机

即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所谓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危险已经出现尚未结束的状态。危险已经出现,是指危险已经对特定的合法利益形成了紧迫的威胁,如果不加以排除,合法利益势必损害。危险尚未结束,是指危险继续威胁着一定的合法利益或者可能给合法利益造成更大损害的状态。如果合法利益不再受到现实威胁或者受到进一步损害,就说明危险已经结束。凡是在危险尚未出现或已经结束之后实行所谓避险的,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避险不适时”。

(三)避险动机

即避险人实施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四)避险必要

即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所谓“不得已”,是指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

第五篇:神经系统总论 完教案

神经系统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在结构和功能上二者是一个整体。

中枢部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又称中枢神经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部指遍布全身各处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又称周围神经系统,即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周围神经又可根据其在各器官、系统中所分布的对象,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周围神经根据其功能又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将神经冲动自感受器传向中枢,又称传入神经。运动神经将神经冲动自中枢传向周围的效应器,又称传出神经。

内脏神经中的传出神经即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其活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它们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组成。

(一)神经元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具有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组胚版:接受刺激、整合信息、传导冲动、意识、思维、行为调节的基础)1.神经元的构造:胞体、轴突、树突

胞体:神经元的代谢中心,主要位于大、小脑的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灰质,神经节内。

(组胚版: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细胞核大而圆,核仁明显。

(组胚版: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核被膜明显,常染色质多,核仁大而圆,染色浅)。胞质中含有神经细胞特有结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以及高尔基复合体等。

细胞膜:可兴奋膜,含受体、离子通道。。。

尼氏体 Nissl body强嗜碱性,均匀分布;在大神经元中呈粗大的斑块状,在小神经元中呈细小的颗粒状。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构成。

神经原纤维:镀银染色中呈棕黑色,交错排列成网,伸入轴突和树突。电镜下由神经丝、微丝、微管构成。神经丝是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中间丝。它们除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外,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树突:树突分支上有树突棘,增大了神经原接触刺激的面积。轴突:此处无尼氏体,内无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故不能合成蛋白质 轴突运输:

轴突运输=慢速轴突运输+快速轴突运输

快速轴突运输=快速顺向轴突运输+快速逆向轴突运输 慢速轴突运输:胞体合成的神经丝向轴突终末的延续 快速顺向轴突运输:胞体运输线粒体、小泡等

快速逆向轴突运输:轴突终末的代谢产物、摄取的营养物质,狂犬病毒等

2.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神经元突起数量: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自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不远处呈T型分为两支,一支伸向中枢神经系统,称中枢突;另一支伸向周围的器官,称周围突。脑神经节、脊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元属于此类。(注:神经节: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神经节。神经节=胞体)

双极神经元:如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内耳的前庭神经节和蜗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中枢部内的神经元大部分属于此类。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和传导方向: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根据轴突长短:高尔基Ⅰ型神经元和高尔基Ⅱ型神经元 根据分泌神经递质的化学性质: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3.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髓鞘+神经膜,包裹突起。

有髓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膜共同包裹。无髓神经纤维:仅被神经膜包裹。

周围神经的髓鞘由施万细胞环绕轴突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

郎飞结:相邻两髓鞘节段间的区域,该处轴突裸露。神经冲动在有髓神经纤维中以跳跃式传导。髓鞘越厚,传导速度越快。4.突触

连接方式:轴-树突触、轴-体突触、轴-轴突触、树-树突触、体-体突触

传递方式:化学突触、电突触(缝隙连接)

(二)神经胶质细胞

支持、保护、营养、绝缘、参与神经递质和活性物质的代谢,保证信息传递的专一性。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1.星型胶质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多,胞体呈星形,核圆或卵圆形,染色浅。胞质内含有胶质丝(由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构成的一种中间丝,参有细胞骨架的构成),其突起伸展扩充在胞体及其突起间。有些突起末端扩展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神经胶质细胞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多种生长因子。分为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和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镀银染色中,突起较少。核卵圆形,染色质密。细胞较星形胶质细胞小。电镜下,其突起末端扩展形成扁平薄膜,包卷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

3.小胶质细胞:最小,胞体细长或椭圆,核小,呈扁平或三角形,染色深。胞体发出细长有分支的突起,突起表面有许多棘突。小胶质细胞是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入神经组织后演化而来,当神经系统损伤时,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碎屑。(注: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小胶质细胞相当于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

4.室管膜细胞:细胞呈立方或柱形,游离面有许多绒毛,少数细胞有纤毛,其摆动有利于脑脊液流动。部分细胞的基底面有细长的突起伸向深部。参与组成脑脊液-脑屏障和血-脑屏障。在脉络丛的室管膜细胞可产生脑脊液。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1.施万细胞: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2.卫星细胞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由来: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组合编排方式,故用不同的术语。中枢部

灰质:在中枢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灰质=胞体+树突)皮质:分部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大脑、小脑表面、胞体+树突)

神经核: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状。(神经核=胞体)

白质:神经纤维在中枢部的聚集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色泽明亮而得名。(白质=神经纤维)

髓质: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叫做髓质。(皮质深部的白质,神经纤维)

纤维束:白质(中枢部的神经纤维)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纤维束。(纤维束=神经纤维)周围部

神经节: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神经节。(神经节=胞体)

神经: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为粗细不等的神经。(神经=神经纤维)

神经内膜:包绕神经纤维的结缔组织 神经束:若干神经纤维聚集为神经束 神经束膜:包被神经束的结缔组织 神经:若干神经束汇聚而成 神经外膜:包被神经的结缔组织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下载审计第一章总论教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审计第一章总论教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总论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

    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总论试题★

    多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审计独立性的说法中,体现审计工作上的独立性的有。A.审计机关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B.审计人员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C.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

    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总论单选题

    单项选择题1、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相比,社会审计的特点是。A、独立性B、有偿性C、法定性D、委托性2、下列属于按照审计内容进行分类的是。A、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

    税法 第一章 总论 教案[合集]

    税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和分类 1.1 税收制度概述 1.1.1 税收制度的内在规定性 税收制度——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包括各种税收......

    000156成本会计教案 第一章 总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备课纸 年 月 日 第一章 导论 1、主要内容:成本会计相关的基础知识 2、重点:狭义成本与广义成本的含义与区别,成本会计对象、职能及任务。 3、授课时间:4节。......

    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总论模拟试题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是。A.国家权力B.社会生产力水平C.社会的一定的生产关系特点D.受托经济责任关系2.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审计......

    土地管理总论

    土地: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国土: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一国的......

    教学方法总论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材料 对 外 汉 语 课堂教学方法总论与综合技能训练 北京语言大学 朱庆明 北京中语国际教育 1 第一讲课堂教学方法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