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卉苗木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花卉栽培》教学大纲
一、教学背景
培养具备园艺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从事花卉栽培、植物栽培、良种繁育、盆景技艺、植物造型、城市绿地养护、商品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⒈ 具有必需的文化知识
⒉ 掌握园艺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园艺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管理的基本知识。
⒊ 掌握园艺技术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⒈ 掌握园艺植物分类、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技能。⒉ 掌握花卉栽培,苗木生产技术的基本技能。⒊ 掌握盆景制作与插花技艺的基本技能。⒋ 具有园艺场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单元
花卉苗木的分类
一、教学内容:
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和水生花卉的特性及包含的品种。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草本花卉是一种茎干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观赏植物。2.知道每种花草的名称、归属的类别及特性。3.掌握其种植价值。
三、教学环节:
集中授课、实地讲解。
四、教学时数:3学时。
第二单元
繁殖
一、教学内容:
花卉繁殖及其方法。花卉繁殖可分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营养器官繁殖),其中无性繁殖又分为分株、压条、扦插、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播种繁殖时种子的采收、贮藏和处理的基本方法。2.掌握播种时间、播种方法及播种后的管理。
3.掌握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分株繁殖及嫁接繁殖的时间、方法和管理。
三、教学环节:
集中授课与实地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三单元
花卉的露地栽培管理技术
一、教学内容: 花卉的露地栽培管理技术。
二、教学要求:
1.学习如何整地及作畦。
2.学习直播的方法和直播后的管理操作。3.学习定植的方法和定植后的管理操作。4.掌握花卉的水分管理技术。
5.掌握不同花卉的施肥要求与方法。6.学会花卉的中耕和除草的方法。7.掌握花卉的整形修剪时期与方法。
三、教学环节:
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并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掌握。
四、教学时数:7学时。
第四单元
花卉的盆栽技术
一、教学内容: 花卉的盆栽技术。
二、教学要求:
1.学习花盆的基础知识。
2.掌握盆栽的用土条件、类型及特点。3.学习花卉苗木的上盆技术。
4.掌握盆土的管理、盆花的施肥及水分的管理。5.掌握花盆的整形修剪技术。
三、教学环节:
集中授课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
四、教学时数:8学时。
第五单元
病虫害防治
一、教学内容:
学习病虫害防止的基本知识与常用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常见的花卉病害的症状及防止方法。2.掌握常见的花卉虫病的症状及防止方法。
三、教学环节:
集中授课进行知识介绍,积极参与实践。
四、教学时数:8学时。
第二篇: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种植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重点讲授黑木耳、香菇、榆黄蘑、滑菇、平菇、杏孢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同时从食用菌的生产方案设计、菌种的培养、配方、接菌、田间管理、杂菌污染的防治、害虫的防治、采收等各个环节做出详细的介绍,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较为全面的介绍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栽培技术,从而为广大学生和食用菌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借鉴。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要运用微生物学知识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栽培的生产实践。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与分类。
2.重点掌握黑木耳、香菇、滑菇、平菇、金针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
3.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具有食用菌栽培专业技能。2.具有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技能。
3.具有食用菌管理技术和收获贮藏的技术技能。4.具有食用菌加工技术技能。
三、教材 推荐使用教材:
《食用菌菌栽培技术》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推荐参考书目:
《食用菌菌栽培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版 《食用菌菌栽培技术》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0版、课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 论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概念及食用菌名称的演变。熟悉:食用菌的价值及与农业的关系。
了解: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及毒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的概念
一、食用菌的概念
二、食用菌名称的演变 第二节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第三节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二、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第四节 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 第五节 毒菌
第一章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菌种的保藏方法。了解:食用菌的分类地位;食用菌的生活史。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三、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与生活史
一、食用菌的生长
二、食用菌的生活史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一、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二、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第四节 菌种保藏
一、菌种的保藏方法
二、菌种退化的原因和复壮措施 第二章 菌种的制作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技术。熟悉: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了解:液体菌种。教学内容
第一节 母种的制作
一、培养基的制备
二、母种的转接
三、组织分离
四、孢子分离 第二节 原种的制作
一、谷粒原种
二、棉籽皮原种和锯木屑原种 第三节 栽培种的制作
一、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
二、接种与培养 第四节 液体菌种
第三章 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教学要求
掌握:香菇和侧耳的栽培技术。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菇的栽培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香菇
一、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香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侧耳
一、侧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侧耳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黑木耳
一、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银耳
一、银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银耳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金针菇
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章 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教学要求
掌握:双孢蘑菇和草菇的栽培技术 熟悉:鸡腿菇的栽培特点。了解:竹荪的栽培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双孢蘑菇
一、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草菇
一、草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草菇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鸡腿菇
一、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竹荪
一、竹荪的生物学特性
二、竹荪的栽培技术
第五章 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简介 教学要求
掌握:白灵菇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熟悉:茶树菇、灵芝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教学内容
第一节 白灵菇
一、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杏鲍菇
一、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茶树菇
一、茶树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茶树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灵芝
一、灵芝的生物学特性
二、灵芝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猴头菇
一、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第六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教学要求
掌握: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
熟悉: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方法;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了解:真菌性、病毒性、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
二、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三、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四、病毒性病害及其防治
五、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一、昆虫类害虫及其防治
二、食用菌害螨及其防治
三、食用菌线虫及其防治
四、软体动物及其防治
第七章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及加工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技术。熟悉: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技术。了解:食用菌深度加工技术。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
一、冷藏技术
二、低温气调储藏技术
三、辐射处理
四、减压储藏
五、速冻加工技术
第二节 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
一、盐渍技术
二、糖渍技术
三、干制技术
四、罐藏技术
五、冻干加工技术 第三节 食用菌深度加工
一、食用菌糖果与休闲食品加工
二、食用菌饮料加工
三、食用菌浸膏、冲剂加工
四、食用菌调味品加工
五、食用菌美容化妆品加工
六、食用菌保健药品加工 第四部分 实验指导
一、实验条件与要求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二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
实验三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 实验四 食用菌的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实验五平菇栽培技术 实验六 香菇栽培技术 实验七 金针菇栽培技术 实验八 木耳栽培技术 实验九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实验十 白灵菇栽培技术 附:实验一到实验六为必做实验 附录:
1.常用母种培养基配方
2.培养料中碳氮比例的计算方法 3.培养料的含水量 4.食用菌产品的分级
第三篇: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茶树栽培技术
二、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性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
(二)适用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三)适用对象:专科
(四)学时:32
(五)教材:茶树栽培学(第四版),骆耀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10月
(六)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茶树栽培、茶区分布及其自然条件,掌握茶树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其内容包括茶树生物学特性、茶树繁殖、•新茶园建立和低产茶茶园改造以及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基本方法:采取课堂讲授、电化教学、实训、教学实习相结合。讲课32学时侧重讲授茶树选种和良种繁育、新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方面:了解目前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简史与概况,掌握茶树生物学基础与适生环境、品种与繁育、茶园建设与土壤管理、树冠培养、茶园安全生产、茶叶采摘与茶叶可持续发展等教学理论。
能力目标方面:通过实践掌握茶树繁殖、除草、施肥、土壤管理、修剪、采摘等技能。道德目标方面:树立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良好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质疑与勤奋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学时分配和课程内容
第一章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与茶区概况 本章计划课时为2 教学目标:
1、了解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2、了解中国茶区分布。
3、了解世界茶区分布及主要产茶国的生产概况。
4、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茶树栽培技术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学农热情,树立努力学习的决心。教学重点: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1、茶树发现、利用起始时期;
2、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3、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
4、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教学难点:
国内茶区如何借鉴国外茶树栽培成功经验。教学内容:
第一章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与茶区概况 第一节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一、茶树栽培的起始时期;
二、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三、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
四、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第二节
中国茶区分布
一、中国茶区分布概述
二、中国茶区的划分及其生产特点
三、中国主要产茶省的生产概况
第三节
世界茶区分布及主要产茶国的生产概况
一、世界茶区分布概况
二、世界茶区的生产概况
三、世界主要产茶国的栽培特点 第二章
茶树生物学基础
本章计划课时为4 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2、掌握茶树的一生及茶树年生育。
3、了解茶树原产地及变种分类。
4、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树立爱农的专业思想。教学重点:
1、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
2、茶树一生四期特点。教学难点:
茶树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结构特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植物学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分类的各级单元为“阶元”如界、亚门、纲、亚纲、目、科、亚科、族、属、种。
第二节
茶树原产地及变种分类
一、茶树原产地
二、茶树的变种分类
第三节
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
一、茶树的根系
二、茶树的茎
三、茶树的芽
四、茶树的叶
五、茶树的花
六、茶树的果实与种子
第四节
茶树的一生
一、幼苗期:指种子萌发或扦插苗成活开始。
二、幼年期: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这一时期。
三、成年期: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新改造时为止的时期,亦称青、壮年时期。这一生物学年龄时期,可长达20-30年。
四、衰老期:茶树从第一次更新开始到植株死亡为止的时间。经济年限一般为40-60年。第五节
茶树的年生育
一、茶树树梢的生长发育
二、茶树根系的发育
三、茶树的开花结实
第三章 茶树适生环境 本章计划课时为3 教学目标:
1、掌握气象要素、土壤条件、生物因子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2、掌握茶园生态系统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3、了解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4、通过系统知识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教育。教学重点:
气象要素、土壤条件、生物因子以及地势、地形、人为活动对茶树生育的影响。教学难点:
对影响茶树生育外部条件的调控。
第一节 气象要素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一、光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二、温度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三、水分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四、地形地势海拔对茶园气象因子及茶树生育的影响
五、其它气象因子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第二节 土壤条件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一、土壤物理条件与茶树生育
二、土壤化学因子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第三节 生物因子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一、地上部生物对茶树生育的关系
二、地下部生物对茶树生育的关系 第四节
茶园生态系统一、纯茶园生态系统
二、人工复合纯茶园生态系统
三、茶园生态系统的调控
第四章
茶树栽培品种与繁育 本章计划课时为3 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繁殖的种类及特点、茶树无性繁殖技术。
2、掌握苗木出圃与装运技术。
3、了解我国茶树栽培品种与繁育、品种的选用与搭配。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究意识、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茶树繁殖的种类及特点、茶树无性繁殖技术;苗木出圃与装运技术。教学难点:
无性繁殖技术。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主要茶树栽培品种 第二节
茶树品种的选用与搭配
一、茶树品种的选用
二、茶树品种的合理搭配
第三节
茶树繁殖的种类及特点
一、茶树繁殖的种类
二、茶树无性繁殖的原理和特点
三、茶树有性繁殖的原理和特点 第四节
茶树无性繁殖
一、采穗母树的培育
二、扦插苗圃的建立
三、扦插技术
四、扦插育苗管理措施
五、苗木出圃与装运
第五节
茶树有性繁殖
一、采种园的建立与管理
二、茶籽采收与茶籽贮运输
三、茶籽播种与育苗
第五章
茶园建设
本章计划课时为3 教学目标:
1、掌握无公害茶园的基本建设;
2、掌握茶树复壮与换种技术;
3、了解日光温室茶园栽培技术;
4、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认同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无公害茶园的基本建设;茶树复壮与换种技术。教学难点:
换种改造技术。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茶园建设
一、无公害茶园的基本概念
二、茶园规划
三、园地开垦
四、茶树种植和初期管理
第二节
茶树复壮与换种
一、低产茶园的概念
二、形成低产茶园的原因
三、低产茶园茶树复壮与换种
第三节
茶园土壤改良与园地改造
一、加深有效土层
三、提高土壤肥力
四、改良土壤结构
五、调整园地布局 第四节
茶树设施栽培
一、茶园主要设施栽培形式和效应
二、塑料大棚茶园生产技术
三、日光温室茶园栽培技术 第六章
茶园土壤管理 本章计划课时为6 教学目标:
1、掌握茶园耕作、水分管理、施肥的技术。
2、掌握茶园肥力培育及维护的技术。
3、了解时期灌溉技术指标、肥分在土中转化过程。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点:
茶园耕作、水分管理、施肥、肥力培育及维护技术。教学难点:
茶园土壤需水需施肥的量的确定。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一、茶园耕作的效应
二、茶园耕作技术
三、茶园除草
第二节
茶园水分管理
一、茶树需水规律
二、茶园水分调控技术 第三节
茶园施肥
一、营养元素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二、茶园土壤中主要养分的形态及对茶树养分吸收的影响
三、茶园施肥技术
第四节 茶园土壤肥力培育与维护
一、优质高产茶园土壤肥力指标
二、茶园间作
三、茶园地面覆盖
四、茶园土壤改良
第七章
茶树树冠培养
本章计划课时为3 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构成与培养;
2、掌握茶树修剪原理及效应;
3、掌握茶树修剪技术;
4、了解茶树树冠综合维护技术;
5、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教学重点:
1、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构成与培养;
2、茶树修剪原理、效应、修剪技术。教学难点: 茶树修剪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构成与培养
一、优质高产茶树树冠构成
二、修剪对培养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作用
三、茶树树冠培养的主要修剪方式
第二节
茶树修剪原理及反应
一、茶树修剪原理
二、茶树修剪效应
第三节 茶树修剪技术
一、茶树的定型修剪
二、茶树的轻修剪和深修剪
三、茶树的重修剪和台刈
四、茶树修剪时期的确定
五、茶树修剪机械及选配
第四节 茶树树冠综合维护技术
一、茶树修剪后的培肥管理
二、茶树冠面的叶片的留养与采摘
三、修剪茶树的保护
第八章
茶园安全生产
本章计划课时为3 教学目标:
1、掌握茶园气象灾害与防护。
2、掌握无公害、有机茶园的安全生产。
3、了解国外无公害、有机茶园的安全生产技术。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
1、茶园气象灾害与防护。
2、无公害、有机茶园的安全生产。教学难点:
气象灾害与防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茶园气象灾害与防护
一、茶树寒害、冻害及其防护
二、茶树旱、热害及其防护
三、茶树湿害及其防护
第二节
无公害茶园的安全生产
一、茶园公害生产的原因
二、无公害茶产品质量与生产技术要求
三、无公害茶园污染源的控制
第三节
有机茶园的安全生产
一、有机茶生产的发展与意义
二、有机茶产品质量要求与基地选择
三、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与茶园施肥
四、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的调控
第九章
茶叶采摘
本章计划课时为2 教学目标:
1、掌握茶叶采摘技术;
2、掌握茶叶采摘方法;
3、掌握鲜叶贮运与保鲜技术;
4、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为农服务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茶叶的采摘技术、采摘方法、鲜叶贮运与保鲜技术。教学难点:不同茶类的采摘标准。教学内容:
第一节
鲜叶的合理采收
一、茶叶采摘与留养
二、茶叶数量与质量
三、茶叶采摘与培肥管理
第二节
不同茶类的采摘标准
一、采摘标准确定的依据及掌握方法
二、名优茶的细嫩采标准
三、大宗茶类的适中采标准
四、乌龙茶类的开面采标准
五、边销茶类的成熟采标准 第三节
手采技术
一、采摘时期
二、手采技术
第四节
机采技术
一、机采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二、机采茶园的基础要求与管理
三、机采技术
四、采茶机种类及机采效益
第五节
新叶贮运与保鲜
一、鲜叶验收与分级
二、鲜叶贮运与保鲜
第十章
茶树栽培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计划课时为3 教学目标:
一、掌握茶树栽培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二、掌握茶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原理应用。
三、了解茶区生态建设与综合开发利用。
四、培养学生树立全局观、整体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规划茶园的建设。教学重点:
1、茶树栽培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2、茶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原理应用。教学难点:
茶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原理应用。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茶树栽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基本要求展开
一、可持续农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可持续农业的内涵
三、茶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茶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原理应用 一、茶区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三、茶区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四、茶区可持续发展的部分生态学原理应用
第三节
茶区生态建设与综合开发利用
一、茶园生态结构调整与修复
二、茶区生态文化建设与产业开拓
三、茶区生态农业的接口与配套技术
五、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应于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总学时为32学时,课堂教学以教学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程宜安排在第二学年上学期,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考核方式
课程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占20%,卷面成绩占80%。
七、教学参考书
1.童启庆主编.茶树栽培学(第三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编.中国茶树栽培学.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3.孙威江,林智,杨亨栋编著.无公害茶叶.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 4.潘根生,王正周编著.茶树栽培生理.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5.刘宝祥.茶树的特性与栽培.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6.严学成.茶树形态结构与品质鉴定.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0 7.余永明等.茶树优质高产技术.北京: 金盾出版社, 1990 8.施嘉璠等.茶树栽培生理学.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2
9.张天福,戈佩贞,郑乃辉,等编著.福建乌龙茶.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10.中国茶叶学会主编:中国茶叶
11.福建茶叶学会主编.福建茶叶.12.浙江省茶叶学会主编.茶叶.13.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编.茶叶科学技术.14.杨亚军.中国茶树栽培学.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5.骆世明等.农业生态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6.潘根生等.茶树栽培生理生态.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6 17.江俊昌等.茶树育种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8.石春华, 虞轶俊.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19.许允文, 朱跃进等.有机茶开发技术指南.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1 20.潘根生.20世纪中国茶树栽培的发展与成就.茶叶.1998, 249(1): 7~10 21.毛祖法等.机械化采茶技术.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2.袁通政.茶树扦插苗双层覆盖的研究与应用.茶叶通讯, 1995,(1): 11~15 23.董丽娟.茶树插穗成熟度对扦插苗影响的研究.茶叶通讯, 1991,(4): 28~31 24.徐泽, 李中林, 胡翔等.茶树插穗繁育综合技术研究.西南园艺.2005, 33(1): 4~6 25.李光涛.云南大叶茶树短穗扦插技术研究.茶叶通报.2005, 27(3): 115~116 26.刘富知, 朱旗, 罗军武.茶树修剪更新周期的探讨.茶叶科学, 1994, 14(1): 1~8 27.田永辉, 梁远发等.茶园害虫生态调控体系的研究.贵州农业科学, 2002, 30(1): 39~40 28.唐明德, 陈国本, 陈兴琰.茶树留养叶的光合特性.茶叶科学, 1986, 6(2): 25~30 29.骆耀平, 徐月荣.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理应用.中国茶叶.1998,(4): 28~29 30.陈爱瑞.生态农业道路的选择与探讨.财经论丛, 2004,(5): 19~23
第四篇:园林花卉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园林花卉栽培技术》教学计划及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花卉的概念、我国花卉植物资源和特点、花卉植物的分布、栽培简史、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花卉的栽培技术和繁殖方法;掌握在美化环境、改善环境、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二.主要教学环节
1.理论教学:96 学时;占总学时的40%; 2.实训教学:144学时;占总学时的60%;
三、课程内容
(一)理论部分 绪 论(4学时)1.花卉的定义
2.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
3.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4.国内外近代花卉事业发展概况 5.国内外花卉种子工程发展概况 6.花卉科技的发展趋势 总 论
第一章 花卉的分类(8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花卉常用分类法。正确认识每一种花卉,掌握其分类及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学习好花卉栽培技术的关键。(2)重点与难点
花卉实用分类法。第一节 花卉常用分类方法 第二节 花卉实用分类
第二章 花卉栽培与环境因手(1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花卉的生长发育除决定于其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还决定于外界环境因子,因此花卉栽培的成功与否,决定于环境因子的调控。(2)重点与难点
正确了解和掌握花卉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是花卉生产和应用的关键。第一节 温度对花卉栽培的影响 第二节 光照对花卉栽培的影响 第三节 水分对花卉栽培的影响 第四节 土壤与肥料对花卉栽培的影响 第五节 气体对花卉栽培的影响 第六节 花期控制
第三章 花卉栽培设施(15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温室的基本结构、掌握温室的性能及正确管理方法;了解塑料拱棚的环境特点及管理方法、温床的特点与建造;熟练掌握花盆的种类及性能、花卉栽培常用的工具及正确使用(2)重点与难点
温室、塑料拱棚的基本结构、性能及管理方法;温床的特点与建造;花盆的种类及性能 第一节 温室 第二节 其他栽培设施 第三节 常用器具
第四章 花卉的繁殖(15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花卉繁殖是繁衍花卉后代、保存种质资源的手段。花卉种类相当多,其繁殖方法也多,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这两大类。
(2)重点与难点
有性繁殖是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最常用的繁殖方法。第一节 种子繁殖 第二节 扦插繁殖 第三节 分生繁殖 第四节 其它繁殖方法
第五章 花卉的应用(10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及各种花卉的应用方式。(2)重点与难点
花坛是集中栽植低矮草本花卉于一定形体的地段上,用以装饰环境,分隔地面或空间、进行美育或组织交通等多种功能的栽植床。第一节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二节 花卉的装饰
第六章 花卉经营与管理(1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花卉的市场预测及经营策略、掌握花卉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成本核算、掌握花卉生产管理的方法(2)重点与难点
花卉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成本核算;花卉生产管理的方法 花卉的经营与管理花卉生产管理 第七章 露地花卉(10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各类露地花卉的生物学特性、繁殖、产地分布、栽培管理及常见常用的主要栽培种类。(2)重点与难点
环境与露地花卉栽培技术的关系;各类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第一节 露地一、二年生花卉 第二节 宿根花卉 第三节 木本花卉 第四节 球根花卉 第五节 水生花卉
第八章 温室花卉(10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各类温室花卉的生物学特性、繁殖、产地分布、栽培管理及常见常用的主要种类。(2)重点与难点
环境与温室花卉栽培技术的关系;各类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第一节 一、二年生花卉 第二节 宿根花卉 第三节 木本花卉 第四节 球根花卉 第五节 观叶类花卉 第六节 棕榈类花卉 第七节 兰科植物 第八节 仙人掌及多浆植物
实训指导一 常见花卉种子识别(4学时)
一、目的要求:认识常见的花卉种子,并熟悉花卉种子形态特征。
二、材料用具:放大镜、解剖镜、铅笔、,记录本、镊子、盛物盘、白纸板等。
三、方法步骤:
1.教师实训课讲解常见花卉种子的形态特征及识别方法,指导学生实地观察种子及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复习所识别花卉种子,熟悉种子的形态特征。3.对于小粒种子及外形相近的种子,要在解剖镜下观察,找出区别特征。
四、作业:记录识别的40种花卉种子,取20种花卉种子作实物考核。
实训指导二 种子品质鉴别(10学时)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熟悉花卉种子品质标准,掌握种子纯净度、千粒重、发芽率测验方法。
二、材料用具:花卉种子、天平、镊子、放大镜、体视显微镜、药匙、铅笔、笔记本、培养皿、滤纸、恒温箱、烧杯、高锰酸钾。
三、方法步骤: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种子的纯净度、千粒重、发芽率测验方法,学生分组操作。
四、作业:根对所实测的种子纯净度、千粒重、发芽率进行记录分析,写出统计结果,说明该种子的品质和使用价值。
实训指导三 花卉种类识别
(一)(15学时)
露地一二年生花卉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熟悉常见露地一二年生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掌握它们的繁殖方法、栽培要点与观赏用途。
二、材料用具:数码相机、显微镜、钢卷尺、直尺、卡尺、铅笔、笔记本,常见露地一二年生花卉。
三、方法步骤:教师现场讲解、指导学生学习,学生课外复习。
四、作业:将所见花卉分类,按表记录。
实训指导四 花卉种类识别
(二)(15学时)
多年生花卉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熟悉多年生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掌握它们的繁殖方法、栽培要点与观赏用途。
二、材料用具:数码相机、直尺、卡尺、铅笔、笔记本,常见多年生花卉。
三、方法步骤:教师现场讲解、指导学生学习,学生课外复习。
四、作业:将所见花卉分类,按表记录。
实训指导五 花卉种类识别
(三)(15学时)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熟悉温室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掌握它们的繁殖方法、栽培要点与观赏用途。
二、材料用具 数码相机、钢卷尺、直尺、卡尺、铅笔、笔记本,常见温室花卉。
三、方法步骤 教师现场讲解、指导学生学习,学生课外复习。
四、作业 将所见花卉分类,按表记录。
实训指导六 播种技术(10学时)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地播和盆播技术。
二、材料用具:大粒花卉种子、微粒花卉种子、喷壶、培养土、铁锹、筛子、花盆、苗盘、农药。
三、方法步骤:教师现场讲解示范操作。学生分两组,一组操作露地播种,另一组操作盆钵播种;完成后轮换。
四、作业:记录操作步骤,统计出苗率及检查播种均匀程度。实训指导七 绿枝插、叶插、叶芽插技术(15学时)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绿枝插、叶插和叶芽插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二、材料用具:一串红、虎尾兰、刀片、枝剪、插床、拱棚、喷壶、杀菌剂。
三、方法步骤:根据所用材料的特性,尽可能考虑实际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扦插季节,有条件可在不同季节多次进行。
四、作业:
1、将实习过程记录,整理成报告。
2、填表调查扦插成活率。
实训指导八 分球、分株技术(15学时)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分球、分株技术。
二、材料用具 晚香玉、美人蕉、兰花、利刀、枝剪、喷壶、杀菌剂、木炭粉。
三、方法步骤 按栽培要求的大小分级,先明确操作步骤和要求,再分组开展活动,花卉种类可以多一些。
四、作业 调查分株、分球栽培成活率。
实训指导九 露地花卉栽培整地作畦技术(10学时)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熟悉并掌握露地花卉栽培整地技术。
二、材料用具:铁锹、土筐、有机肥、耙子、水泵、喷壶、米尺。
三、方法步骤:作高畦和平畦两种,分组完成。
四、作业:设计一串红、鸡冠花、翠菊露地栽培畦面。实训指导十 露地花卉间苗、移栽、定植技术(15学时)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露地花卉间苗、移栽、定植技术及正确使用工具及保苗护根方法。
二、材料用具:移植铲、耙子、铁锹、水泵、喷壶、营养钵、水桶。
三、方法步骤:在露地直播花圃,分组操作。
四、作业:分析间苗的作用,调查问苗的结果。调查定植的成活率。
实训指导十一 保护地设施类型的调查(10学时)
一、目的要求:通过对几种保护地设施的调查、测量和分析。进行类型识别和了解当地主要保护地设施的结构特点、规格,掌握各保护地设施在本地区的应用。并学会结构测量方法。
二、材料用具 皮尺、钢卷尺、测角仪(坡度仪)。
三、方法步骤:全班划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按实验内容要求到教学实验基地或实验农场或附近生产单位进行调查、访问。将测量结果和调查资料,整理成报告。
四、作业:
1.绘出所测量保护地设施的规格、结构的剖面图,并注明各部位构件的名称。
2.根据实习内容。总结本地区保护地设施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并对结构和应用提出改进意见。
实训指导十二 保护地设施的小气候观测(10学时)
一、目的要求:进一步掌握保护地设施小气候一般变化规律及其对冈艺植物生育的影响,并学会对保护地设施小气候的观测方法。
二、材料用具:温室或大棚、测量仪器等。
三、方法步骤:测定温室、大棚内温度、光照、湿度的分布特点及其日变化规律。
四、作业
1.根据观测数据,绘出温室(大棚)和露地等温线图。光照分布图,温、湿度及地温日变化曲线图。
2.根据所测数据简要分析温室(大棚)内小气候的特点及局部差异的成因。
第五篇:花卉栽培技术教学大纲(审定稿)[模版]
花卉栽培技术教学大纲(审定稿)
《花卉栽培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种植类注册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也可供花卉栽培爱好者、花卉生产者学习。课内学时90,实习45学时,电视授课8学时,学分5。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以花卉栽培,特别是草本花卉的栽培为主要内容,但也包括水生花卉、温室花卉、亚灌木及木本花卉、观叶植物、草坪与地被植物等。
花卉栽培可分为生产栽培、观赏栽培和标本栽培等,因为花卉的生产栽培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本课程以生产栽培为主线进行介绍。课程内容包括露地花卉、水生花卉、温室花卉、亚灌木及木本花卉、兰科花卉、观叶植物、草坪植物与地被植物。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最好先修园艺基础,掌握园艺学(果树、花卉和蔬菜等)共性的、基础的内容,学习者最好具有植物、土壤与肥料、遗传与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三、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习者掌握或了解各类主要花卉形态特征、栽培技术、繁殖方法与园林应用等方面内容,并能根据所学知识推论并自学教材未涉及的一些花卉大致的栽培方法等,能根据不同地区、条件及用途安排和指导花卉生产。
各章具体教学要求按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三个层次安排,重点掌握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一般掌握为基本内容,考试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的内容为主,基本了解的内容一般不考,或仅占很小部分。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居住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类。重点串讲型录像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专题型录像以技术演示操作为主。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中央电大的教师联系。有问题也可以由教学点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验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各章学时分配
绪论(1学时)
第一章露地花卉(9学时)
第二章水生花卉(4学时)
第三章温室花卉(9学时)
第四章亚灌木及木本花卉(5学时)
第五章兰科花卉(5学时)
第六章观叶植物(7学时)
第七章草坪及地被植物(5学时)
实验实习(45学时)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拟选用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录像教材(VCD)、流媒体课件等媒体。
文字教材为合一型,自学指导、实验指导、实习指导等全部在内。它的任务是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系统传授和自学指导。
录像教材为重点辅导型加上专题型。它的任务是导学、强化重点、分析难点、开阔眼界和实验实习等的演示。
流媒体课件将学习目标、视频素材、文字介绍、自测题、相关网站等组合在一起,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浏览,起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教学环节
要求学习者自学文字教材,收看教学录像或VCD,通过学习小组的学习、讨论及辅导教师的辅导、答疑和平时作业,按教学要求掌握学习内容。要求每周完成的作业量在2小时左右。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必须完成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未参加实验、实习或实验、实习成绩不合格的,不能参加期末的统一考试。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一、花卉的概念和作用
二、花卉产业发展概况
三、花卉栽培技术的内容和任务
四、花卉栽培技术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花卉栽培技术的学习方法;
一般掌握:花卉产业发展概况;花卉栽培技术的内容和任务; 基本了解:花卉的作用。
第一章露地花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二年生花卉
一、春播花卉
1.一串红;2.鸡冠花;3.万寿菊;4.矮牵牛;5.百日草;6.五色苋;7.麦秆菊;8.翠菊;9.羽叶茑萝;
二、秋播花卉
1.三色堇;2.金盏菊;3.雏菊;4.金鱼草; 第二节 常见宿根花卉
1.菊花;2.芍药;3.鸢尾属;4.耧斗菜属;5.荷包牡丹属;6.石竹属;7.玉簪属;8.萱草属 第三节 常见球根花卉
1.大丽花;2.唐菖蒲;3.美人蕉属;4.晚香玉;5.郁金香属;6.风信子;7.百合属;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常见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和繁殖方法; 一般掌握:常见露地花卉的园林应用; 基本了解:露地花卉形态特点。
第二章 水生花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挺水花卉
1.荷花;2.千屈菜;3.香蒲; 第二节 浮水植物及漂浮植物
1.睡莲属;2.萍蓬草;3.荇菜; 第三节 观赏水草
1.繁殖;2.栽培环境条件的调节;3.水草的栽培养护;4.几种主要的观赏水草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常见水生花卉的栽培管理与繁殖方法; 一般掌握:常见水生花卉的园林用途; 基本了解:常见水生花卉的形态特点。
第三章 温室花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常见温室一二年生花卉
1.瓜叶菊;2.四季秋海棠;3.蒲包花;4.彩叶草 第二节 常见温室宿根花卉
1.豆瓣绿;2.宿根霞草;3.非洲菊;4.大花君子兰;5.鹤望兰 第三节 常见温室球根花卉
1.仙客来;2.大岩桐;3.马蹄莲;4.朱顶红属;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常见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与繁殖方法; 一般掌握:常见温室花卉的园林用途; 基本了解:常见温室花卉的形态特点。
第四章亚灌木及木本花卉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常见亚灌木花卉
1.香石竹;2.倒挂金钟属;3.文竹 第二节常见木本花卉
1.一品红;2.杜鹃花属;3.木槿属;4.三角花属;5.山茶属;6.牡丹;7.月季;8.梅花;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常见亚灌木及木本花卉的栽培管理与繁殖方法; 一般掌握:常见亚灌木及木本花卉的园林用途; 基本了解:常见亚灌木及木本花卉的形态特点。
第五章 兰科花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常见的地生兰 第二节 常见的附生兰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常见兰科花卉的栽培管理与繁殖方法; 一般掌握:常见兰科花卉的园林用途; 基本了解:常见兰科花卉的形态特点。
第六章观叶类植物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常见的蕨类植物
1.鸟巢蕨;2.铁线蕨;3.肾蕨; 第二节 仙人掌及多浆植物
1.仙人球;2.仙人掌;3.令箭荷花;4.山影拳;5.金琥;6.芦荟; 第三节 室内观叶植物
1.观赏棕榈类;2.马拉巴栗;3.变叶木;4.鹅掌柴;5.龟背竹;6.吊兰属;7.绿萝;8.凤梨类;9.花叶万年青;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常见观叶类植物的栽培管理与繁殖方法; 一般掌握:常见观叶类植物的园林用途; 基本了解:常见观叶类植物的形态特点。
第七章 草坪及地被植物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草坪的建植 第二节 草坪的养护管理 第三节 主要草坪植物
1.苔草属;2.结缕草属;3.野牛草;4.早熟禾属;5.羊茅属;6.多年生黑麦草;7.地毯草;8.三叶草属 第四节 主要地被植物
1.鸡眼草;2.葛藤;3.多变小冠花;4.紫花苜蓿;5.蛇莓;6.二月兰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草坪的建植及养护管理; 一般掌握:常见草坪草的种类; 基本了解:常见的地被植物。实验指导
实验一 种子萌发力测定
实验二 花卉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实验三 花芽分化与花器结构观察
实验四 花卉的繁殖 实习指导
实习一 花卉育苗
实习二 盆花栽培
实习三 常见花卉的分类和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