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

时间:2019-05-15 07:0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

第一篇: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

第二章《光现象》

中考试题中有关光现象的考点很多,主要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及光的折射的相关知识命题,常常同下一章透镜知识联系起来考查.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知识网络图示】

【名师解读】

一、知识性专题

专题1 光的直线传播

例1 太阳光在密林的地面上留下光斑,下列关于该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太阳的像

B.是太阳在地面上所成的倒立的虚像

C.光斑的形状与密叶间透光的小孔的形状有关,像的形状就是小孔的形状,只是像比小孔大些

D.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

E.这种现象说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F.光斑的颜色与太阳的颜色相同

G.我们能在各个角度看到光斑是由于太阳光在光斑处发生了漫反射

H.光斑反射的光实际由下列成分组成:红外线、红光、橙光、黄光、绿光、蓝光、靛光、紫光和紫外线

┃分析┃

光斑是太阳在地面上所成的倒立的实像,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而与小孔形状无关,故A对,B错,C错.这种现象是小孔成像,它只能说明光在此处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将发生弯折,故D对,E错.光斑是太阳光经树叶间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所以它的颜色与太阳的颜色相同,故F对.光在光斑处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射入我们眼中,我们才能在各个角度看到光斑,反射的光是太阳光,所以G对.所有物体都辐射红外线,太阳也不例外,太阳是高温发光物体,所以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太阳光是白光,白光通过棱镜能色散成七色光,说明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H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DFGH.例2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日食

B.在电影院的不同位置均能看见银幕上的画面 C.筷子斜插入水中的部分看上去发生了弯曲 D.通过潜水艇上的潜望镜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

┃分析┃ 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项对;B,D两项是光的反射;C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正确答案为A.

专题2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例3 如图2-151所示,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和入射角.

┃分析┃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先画出法线,再画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答案:如图2-152所示.

例4 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0°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2-153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分析┃

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中,反射角的度数为 答案:如图2-134所示.

专题3平面镜成像

例4 如图2-155所示,S是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O是射向镜面的一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山SO的反射光线及S在镜中所成的像S′.

30902=60°,如图2-154所示.

┃分析┃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确定像S,的位置,然后画反射光线.如图2-156所示.

答案:如图2-156所示.

例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分析┃

在漫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C

错.故正确答案为C.例7 如图2-157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2-158中的()

璃板竖直蜡烛A,进 ┃分析┃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故正确答案为C.例8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行观察,如图2-159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玻璃板既能作为平面镜成像,又能透光,便于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光屏上是接收不到的,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等大的,其大小与物体离镜面距离无关.

答案:(1)能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透光、成像)(2)到平面镜的距离(3)大小(4)不能 虚(5)不变

专题4 光的折射

例9 如图2-160甲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此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在图中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分析┃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2-160乙所示.

答案:如图2-160乙所示.

例10 如图2-16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分析┃ 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正确答案为D.

例11 如图2-162所示的漫画说明了什么?

┃分析┃ 因为水底反射的光线在射入眼睛之前,在水面处发生了偏折,所以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虚像比真实的位置升高了,所以感觉池水并不深.

答案: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例12(实验探究题)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处既发生反射现象,又发生折射现象,并且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光在水中的入射角,如图2-163所示,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请在下面写出你的猜想和支持你这一猜想的理由.

猜想: ;

理由: .

┃分析┃

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等于90°,折射光线就沿分界面射出;当入射角再增大时,折射角就大于90°,这时,就没有光线沿分界面射出,光线将会全部返回到水中.

答案:猜想1:折射光线沿分界面射出

理由1:因为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等于90°,这时光线就沿分界面射出

猜想2: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现象消失了,光线全部返回到水中

理由2:因为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将大于90°,这时就没有折射现象了,光线将全部返回到水中

二、思想方法专题

考题5 猜想法

【专题解读】 猜想也称想象或猜测,是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对某些未知的事物作出科学的预测.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而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更小,由光的速度各不相等,即可猜想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可能不相等.

例13 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l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电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的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l0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

这确实足—个有意思的幻想.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变成现实.(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什么?(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吧!简要写出—种想象及其依据.

┃分析┃ 该题情境优美,充满幻想,给人启迪,给出的问题是幻想要有依据,第一问的幻想依据应是使光速减慢,后一问只要联系所学知识,再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1)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利用慢透光玻璃减慢光速.(2)乘坐超越光速的飞船去预知未来.

考题6 建立理想模型法

【专题解读】 建立理想模型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忽略次要因素和过程,只考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和过程,把研究对象形式化、纯粹化,使人们透过现象从本质认识和处理问题.建立理想模型可以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至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

本章知识应用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情况.

例14 所谓“光线”是指()A.光源发出的一条条直线 B.激光器射出的一束光 C.研究光学虚设的一种光学模型

D.表示光线传播方向的一种光

┃分析┃ 光线是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而人为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是一种虚设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故正确答案为C.

【沙场练兵】

一、选择题

1.发生日偏食的时候,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照在地面上的亮斑的形状是()A.圆形的 B.与树叶间的空隙的形状相同 C.月牙形的 D.无规则的各种形状

2.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浮动,有时看到鸟的影子在水面上移动,则()A.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 B.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二者都是鸟的像,形成原理一样

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2-164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4.一个运动员穿的衣服的后面贴着“108”号,在他背对平面镜时,则他在镜中像的衣 服上的号码为()A.801 B.108 C.180 D.810 5.如图2-165所示,在p点有一发光物体,则在水下观察者的眼里(A处),该物体的像位于()A.p点的上方 B.p点的下方 C.p点 D.p点的左下方

6.把一根竹筷斜插入水中,所看到的现象如图2-166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7.下列几项中不属于紫外线的功能的是()A.诊断疾病 B.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C.杀死有害微生物 D.使荧光屏发光

8.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9.一束光向西斜射到无水的游泳池底,产生光斑,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向东移动后静止 B.向西移动后静止 C.先向东移,后向西移 D.仍在原处不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我们能提前看到日出是由于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折射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D.日食、月食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

11.早晨,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呈现鲜艳的颜色,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因为()A.露珠晶莹,阳光强烈刺眼,使视觉受到影响,看到眼前五颜六色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视线方向不同,看到了露珠背后不同的颜色

12.如图2-167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时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若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右侧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测出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那么()

A.a′a,r>r D.a′=a,r>r

二、填空题

13.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表的示数如图2-168所示,这时的时刻应该是 .

14.绿色植物的叶子反射的光是 色光,红色的花反射的光是 色光.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

15.我国古代有句成语“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 造成的. 16.卫生间的平面镜上蒙上一层水珠后就看不清人的像了,这是因为 . 17.池水的深度为3 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108m.猴子捞月时看见的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

18.使各种色光几乎全都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 19.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 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如图2-169所示 位置(填“甲”或“乙”).

20.在伊拉克战争中,所有英美联军士兵都装备了夜视镜,它是根据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作用制成的.

三、作图与实验题

21.如图2-170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原理简图,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θ=60°照射到水平液面,反射光OB射到与其垂直的光屏上,再用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就可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液面降低到虚线处,发现光点B在光屏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到B′,请在图中标明B,的位置.(要求画出光路图)

22.如图2-17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3.如图2-172所示是从水中的A点射向空气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光线的传播方向大致合理.

24.如图2-173所示,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L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

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L的反射光线.

25.室内一盏电灯通过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射出两条细光束(如图2-174所示).请根据这两条细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6.如图2-175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A 6.D 7.A 8.C 9.A 10.BC 11.C 12.B 13.10:51 14.绿 红 色散 15.光沿直线传播 16.光的漫反射 17.3.8×108m 18.白色 19.折射 乙 20.红外线 21.如图2-1 76所示.

22.如图2-177所示. 23.如图2-178所示. 24.如图2-179所示.

25.如图2-180所示.

26.(1)较黑暗 B蜡烛(2)重合

相同 垂直 相等(3)B

第二篇: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

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中考透视】

中考试题中有关光现象的考点很多,主要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及光的折射的相关知识命题,常常同下一章透镜知识联系起来考查.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知识网络图示】

【名师解读】

一、知识性专题

专题1 光的直线传播

例1 太阳光在密林的地面上留下光斑,下列关于该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太阳的像 B.是太阳在地面上所成的倒立的虚像

C.光斑的形状与密叶间透光的小孔的形状有关,像的形状就是小孔的形状,只是像比小孔大些 D.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

E.这种现象说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F.光斑的颜色与太阳的颜色相同 G.我们能在各个角度看到光斑是由于太阳光在光斑处发生了漫反射

H.光斑反射的光实际由下列成分组成:红外线、红光、橙光、黄光、绿光、蓝光、靛光、紫光和紫外线 ┃分析┃

光斑是太阳在地面上所成的倒立的实像,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而与小孔形状无关,故A对,B错,C错.这种现象是小孔成像,它只能说明光在此处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将发生弯折,故D对,E错.光斑是太阳光经树叶间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所以它的颜色与太阳的颜色相同,故F对.光在光斑处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射入我们眼中,我们才能在各个角度看到光斑,反射的光是太阳光,所以G对.所有物体都辐射红外线,太阳也不例外,太阳是高温发光物体,所以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太阳光是白光,白光通过棱镜能色散成七色光,说明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H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DFGH.例2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日食

B.在电影院的不同位置均能看见银幕上的画面 C.筷子斜插入水中的部分看上去发生了弯曲 D.通过潜水艇上的潜望镜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

┃分析┃ 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项对;B,D两项是光的反射;C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正确答案为A. 专题2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例3 如图2-151所示,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和入射角.

┃分析┃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先画出法线,再画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答案:如图2-152所示.

例4 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0°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2-153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090 ┃分析┃

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中,反射角的度数为=60°,如图2-154所示. 答案:如图2-134所示.

专题3平面镜成像例4 如图2-155所示,S是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O是射向镜面的一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山SO的反射光线及S在镜中所成的像S′.

┃分析┃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确定像S,的位置,然后画反射光线.如图2-156所示.

答案:如图2-156所示.

例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分析┃

在漫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C错.故正确答案为C.例7 如图2-157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2-158中的()

┃分析┃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故正确答案为C.例8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玻璃板既能作为平面镜成像,又能透光,便于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光屏上是接收不到的,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等大的,其大小与物体离镜面距离无关.

答案:(1)能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透光、成像)(2)到平面镜的距离(3)大小(4)不能 虚(5)不变

专题4 光的折射

例9 如图2-160甲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此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在图中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架在水平台如图2-159

┃分析┃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2-160乙所示.

答案:如图2-160乙所示.

例10 如图2-16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分析┃ 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正确答案为D.

例11 如图2-162所示的漫画说明了什么? ┃分析┃ 因为水底反射的光线在射入眼睛之前,在水面处发生了偏折,所以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虚像比真实的位置升高了,所以感觉池水并不深.

答案: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例12(实验探究题)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处既发生反射现象,又发生折射现象,并且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光在水中的入射角,如图2-163所示,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请在下面写出你的猜想和支持你这一猜想的理由.

猜想: ;

理由: .┃分析┃

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等于90°,折射光线就沿分界面射出;当入射角再增大时,折射角就大于90°,这时,就没有光线沿分界面射出,光线将会全部返回到水中. 答案:猜想1:折射光线沿分界面射出

理由1:因为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等于90°,这时光线就沿分界面射出

猜想2: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现象消失了,光线全部返回到水中 理由2:因为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将大于90°,这时就没有折射现象了,光线将全部返回到水中

二、思想方法专题

考题5 猜想法

【专题解读】 猜想也称想象或猜测,是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对某些未知的事物作出科学的预测.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而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更小,由光的速度各不相等,即可猜想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可能不相等.

例13 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l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电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的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l0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

这确实足—个有意思的幻想.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变成现实.(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什么?(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吧!简要写出—种想象及其依据.

┃分析┃ 该题情境优美,充满幻想,给人启迪,给出的问题是幻想要有依据,第一问的幻想依据应是使光速减慢,后一问只要联系所学知识,再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1)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利用慢透光玻璃减慢光速.(2)乘坐超越光速的飞船去预知未来. 考题6 建立理想模型法

【专题解读】 建立理想模型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忽略次要因素和过程,只考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和过程,把研究对象形式化、纯粹化,使人们透过现象从本质认识和处理问题.建立理想模型可以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至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

本章知识应用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情况. 例14 所谓“光线”是指()A.光源发出的一条条直线 B.激光器射出的一束光 C.研究光学虚设的一种光学模型 D.表示光线传播方向的一种光

┃分析┃ 光线是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而人为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是一种虚设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故正确答案为C.

【沙场练兵】

一、选择题

1.发生日偏食的时候,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照在地面上的亮斑的形状是()A.圆形的 B.与树叶间的空隙的形状相同 C.月牙形的 D.无规则的各种形状

2.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浮动,有时看到鸟的影子在水面上移动,则()A.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 B.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二者都是鸟的像,形成原理一样

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2-164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4.一个运动员穿的衣服的后面贴着“108”号,在他背对平面镜时,则他在镜中像的衣 服上的号码为()A.801 B.108 C.180 D.810 5.如图2-165所示,在p点有一发光物体,则在水下观察者的眼里(A处),该物体的像位于()A.p点的上方 B.p点的下方 C.p点 D.p点的左下方

6.把一根竹筷斜插入水中,所看到的现象如图2-166所示,其中正确的是()7.下列几项中不属于紫外线的功能的是()

A.诊断疾病 B.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C.杀死有害微生物 D.使荧光屏发光 8.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9.一束光向西斜射到无水的游泳池底,产生光斑,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向东移动后静止 B.向西移动后静止 C.先向东移,后向西移 D.仍在原处不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我们能提前看到日出是由于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折射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D.日食、月食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

11.早晨,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呈现鲜艳的颜色,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因为()A.露珠晶莹,阳光强烈刺眼,使视觉受到影响,看到眼前五颜六色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视线方向不同,看到了露珠背后不同的颜色

12.如图2-167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时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若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右侧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测出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那么()A.a′a,r>r D.a′=a,r>r

二、填空题

13.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表的示数如图2-168所示,这时的时刻应该是 . 14.绿色植物的叶子反射的光是 色光,红色的花反射的光是 色光.雨后天

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

15.我国古代有句成语“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 造成的. 16.卫生间的平面镜上蒙上一层水珠后就看不清人的像了,这是因为 . 17.池水的深度为3 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10m.猴子捞月时看见的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

18.使各种色光几乎全都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

19.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 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如图2-169所示 位置(填“甲”或“乙”).

20.在伊拉克战争中,所有英美联军士兵都装备了夜视镜,它是根据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作用制成的.

三、作图与实验题

21.如图2-170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原理简图,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θ=60°照射到水平液面,反射光OB射到与其垂直的光屏上,再用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就可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液面降低到虚线处,发现光点B在光屏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到B′,请在图中标明B,的位置.(要求画出光路图)

22.如图2-17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3.如图2-172所示是从水中的A点射向空气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光线的传播方向大致合理.

24.如图2-173所示,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L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L的反射光线.

25.室内一盏电灯通过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射出两条细光束(如图2-174所示).请根据这两条细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6.如图2-175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A 6.D 7.A 8.C 9.A 10.BC 11.C 12.B 13.10:51 14.绿 红 色散 15.光沿直线传播 16.光的漫反射 17.3.8×108m 18.白色 19.折射 乙 20.红外线

21.如图2-1 76所示.

22.如图2-177所示. 23.如图2-178所示. 24.如图2-179所示.

25.如图2-180所示.

26.(1)较黑暗 B蜡烛(2)重合 相同

垂直 相等(3)B

第三篇:2016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中考备考计划

2016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中考备考计划

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类、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复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

从上学期的物理考试成绩来看,优秀人数少,中等偏下面广,低分人多。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两个班的物理教学成绩。所以本学期中考总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及格率降低低分率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

四、教学内容:

1、复习八年级物理和九年级物理。

2、做好专项复习和综合训练。

五、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其中浮力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是最难入手的知识。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尤其是光学作图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六、复习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3、综合训练,能力提高。

4、模拟中考,素质适应。

七、复习安排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下旬至4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记忆关。(2)基本方法关。

(3)基本的解题技巧关。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利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复习每个单元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由于学生基础差,抓基础既现实又可以产生实效。

(2)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3)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4)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第二轮复习(5月)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物理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电学综合版块”、“热学综合复习”等。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适当加大学生的练习量,但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

(5)注重向本年级教师请教,做到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6月上旬)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考前练兵,犹如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有代表性,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是关键的环节。

(6)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缺补漏积累素材。

(7)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8)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9)调节学生的生物钟。

(10)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八、教学进度

间 内

容 第一周 声现象 第二周 光现象、第三周 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周 力和机械、第五周 功和机械能

第六周 分子运动、第七周 复习力学专项复习第八周 复习电学专项复习第九周 作图、第十周 实验专项复习第十一周 材料信息题、第十二周 估算题专项复习

第十三周 综合应用计算题专项复习

第十四周 归纳总结、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第十五周 模拟考试 第十六周 中考考试

2016-02-28

第四篇: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声现象》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教学重点及考点分析:

本章重点知识是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及声音的利用。其中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三、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利用生活中一小故事引入。复习教学:

1、声音的产生条件: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液体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

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吹笛子时产生的声音。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

声速: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3、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

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第1页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音色:声音所独具的特质。

它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

4、声的利用:

①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回声定位。医学上B超应用。②声音中含有能量。

声波除结石。声波清洗精密仪器。

5、噪声:

①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②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③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④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

五、课堂训练题目精选

1、遇到大风的天气,郊区路旁架设的高压线会嗡翁作响,这种声音是由于高压线___而产生的。当有人敲鼓的时候,如果在鼓面上刚好有几粒沙子,则可看到沙子跳动起来,据此可知______。

2、在一个玻璃钟罩里有一只电铃,通电时,可以清楚地听到电铃的声音。但如果用抽气机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全部抽掉,通电后,人将__(“能”、“不能”)听到声音,由此说明_______。

3、正在钓鱼的人总是不愿讲话,是因为___,会把鱼吓跑的。

4、在录音机正前面约6cm的地方点燃一只蜡烛,并且使烛焰对着扬声器的中央,当打开录音机并使录音机发出强烈的节奏,则你可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据此,可以说明________。

5、“声音的三个特性”考题集:

(1)“震耳欲聋”是指___;(2)“声音刺耳”是指___;(3)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旋钮所控制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4)人耳很容易区别笛子、二胡的声音,是靠辨别他们的____;;(5)“低声细语”是指___;(6)“这首歌音太高”是指声音的___;.6.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相隔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A.月球上的尘埃太多

B.月球上的温度太低 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吸收了声音

D.月球上没有空气 7.擂鼓人大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

第2页

A.升高音调

B.增大响度

C.改变音色 D.以上的说法都有可能

8、盲人善于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各有()A.独特的音调 B.独特的响度 C.独特的音色 D.不同的声速

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六、课堂小结

七、历年中考考题分析

《声现象》毕节地区历年中考考题

1.(2010年)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音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2.(2010年)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生活的是()

A.中学生的身高一般是165cm,体重是500g。

B.安全电压是指不高于36V的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

D.光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

1.(2011年)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应用于测绘、电信、减灾救灾等诸多领域,该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电磁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激光

第3页

2.(2011年)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一个相同点和一个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1.(2013年)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若发生灾害被埋在废墟下,可以通过敲打上下管道、水泥块等来求救

B、在野外玩耍时,使用后的透明塑料瓶不可以随处丢弃,必须放入垃圾桶

C、雷雨天在野外要赶快到大树下避雨,不要随意走动

D、日常使用电脑或手机时,要调整好屏幕亮度,注意与屏幕保持适当的距离

2.(2013年)我国是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各种法律法规正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噪声污染.请你用所学的有关噪声物理知识解读此条规定:

(1)“控制音量”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来控制噪声污染?

(2)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控制噪声污染?(写出两条)

1.(2014•毕节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下列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A.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C.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2.(2014•毕节市)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板车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B.手拍桌子感觉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吸管将饮料吸进嘴里是由于嘴对饮料有吸引力作用

1.(2015•毕节市)2015年中华龙舟大赛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而产生的,运动员越用力击鼓,鼓声的越大。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八、2016年考题预测

第4页

第五篇: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 测量、运动

复习单元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

简单的运动

总第 教案

教学目的: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2.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常识性了解长度测量的有效数字。

4.常识性了解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5.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7.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

8.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能应用它计算速度、路程、时间。

9.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能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路程、时间。

10.会用钟表测时间。会测平均速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2.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

难点:1.有效数字及误差的初步概念。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类型:复习课 课时:总4课时 教学过程:

1.知识点复习:

2.要点点拨: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为便于记忆,将其总结为五个字:认、放、看、读、记。“认”即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放”即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量直线,刻度部分要贴近被测长度;“看”即视线与尺垂直;“读”即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即正确记录没量结果:数值和单位。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然界中万物都在运动,大到天体,小到原子、电子都在发生位置变化,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而我们平常所讲的运动和静止却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如:车站上的朋友看到你随车远去,但你却看到车站及朋友逐渐离你而去。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内,乘客们跟坐在家里一样下棋、谈话,即乘客仍相对静止。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物体对A物体位置变化时,对B物体的位置可以不变化。对任何物体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参照物的含义和作用

为了确定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先选定一个假定是不动的物体作参照,以对参照物的位置来判断物体位置是否变化。必须注意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参照物不同时,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不同。

由于人们生活在地球上,通常讲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球为参照物,但并不能由此就认为只有地球才能做参照物。

(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最重要特征是:物体运动时快慢不变,方向不变(指对同一个参照物)。由于方向不变,因此运动路线表现为直线;由于快慢不变,因此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简而言之,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化的运动,是最简单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机械运动。

(5)速度的概念

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各种机械运动的类型就是由速度来决定的。速度不但有大小且还有方向。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运动就是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运动就是变速直线运动;对于速度方向变化的运动都属曲线运动。只有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才能称为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

(6)速度公式及单位

比较两个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像运动会赛跑,比较相同距离内的运动时间;另一种是像运动员体能测试,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距离。为了能在任意条件下都能比较快慢,物理学上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即速度。当物体运动时间、路程都不相等时,就先将其约束到每1s,每1min,每1h等来比较其路程大小,因此速度计算

速度单位国际上常用单位是m/s,应读作“米每秒”,而不要读作“每秒多少米”。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km/h.

总第 教案

(7)平均速度的概念

实际运动大都是变速的。引入平均速度是将变速直线运动简化为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必须注意:①用平均速度反映平均快慢程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内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就没有意义了。②实际生活中所提及的速度都是指平均速度。③平均速度的计算

总时间。④平均速度不是速度平均值。3.典例分析:

【例1】某次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中忘了写单位,请给它补完整。

(1)一节1号电池高约0.6______。

(2)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0.6______。

(3)活动铅笔细笔芯直径约0.6______。

【例2】某人用学生三角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时,记录下五组数据: 6.78cm,6.74cm,6.771cm,6.93cm,6.75cm。其中哪几个数据的记录是正确的?平均测量值是多少?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D.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消除误差。

【例4】用皮卷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的数据是25.36米,这个皮卷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 ]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D.1米

【例5】如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例6】怎样测出硬币的直径?

【例7】有四位同学先后用同一把最小刻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长,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 ]

A.25.7厘米 B.2.57毫米 C.25.74厘米 C.0.25米

【例8】一首歌中唱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句中物体运动的参照物分别指什么?

【例9】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例10】大勇坐在操场看台上,小华看到大勇向北运动,小红看到小华向北运动。在大勇看来:[ ] A.小华向南运动,小红向北运动;

B.小华、小红都向北运动;

C.小华向南运动,小红静止不动;

D.小华、小红都向南运动。

【例11】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 [ ]

A.4h内通过160km

B.10s内通过了100m

C.1h内通过1.2×106cm

D.1min内通过1000m 【例12】车正常行驶速度是54km/h,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是5m/s,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______倍。若它们都运动相同距离时,汽车需1.5h,则自行车就需______h. 【例13】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例14】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在1分钟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72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例15】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600m,一列长25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正桥的时间为3min5s,求该火车全部在正桥上行驶的时间。

【例16】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的过程中,前三分之一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小时,后三分之二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小时,求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例17】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火车的速度是25米/秒,火车A行驶到车站前某处鸣笛,5秒钟后车站的人B听到火车的鸣笛声,求:

①再过多少时间火车经过车站;

②若车站的人听到笛声后,立即沿平行铁轨的公路以5米/秒的速度向火车跑去,火车与人相遇之处距车站多远。4.学生练习:(1课时)

课堂完成单元复习训练资料一:《测量的初步知识和简单的运动》 课后完成:《王中王·中考复习》专题一、二

5.课堂答疑:解答学生练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1课时)教学后记:

下载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音乐中考总复习

    2.《保卫黄河》 冼星海 曲 3.《鳟鱼》{奥】舒伯特 曲 4.《前门情思——大碗茶》 闫肃 词 一、唱歌类 5.《重振河山待后生》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曲 七年级 6.《蝶恋花.答......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推荐]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 一、 指导思想 认真系统地研究和整理八、九年级新课标人教版物理教科书教材知识和能力要求,本着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为基本......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 功和能

    复习单元八 功与能 总第 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3.知道功的原理。 4.理解有用功和总功。 5.理解机械效率。 6.理解功率的概念。 7.理解动......

    2014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

    2014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 一、基本常数: 声音(所有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m/s;可听声的频率范围:; 重力加速度:g=,标准大气压:p0毫米水银......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电和磁

    初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

    初三物理 “压强和浮力”复习课案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单位帕(斯卡),计算公式: 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深度为h处,密度为ρ的液体,内部......

    中考物理总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中考物理总复习交流材料物理总复习是物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系统总结初中物理两年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个较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

    中考物理总复习交流材料

    中考物理总复习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有这样一次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中考的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今天就中考物理复习谈一下我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