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摘苹果

时间:2019-05-15 07:3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摘苹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摘苹果》。

第一篇: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摘苹果

摘苹果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2.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学生可能的方法: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二、探究学习,体会算理。1.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3)问题:这道题,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位开始加方便呢?为什么?

(4)总结提升。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教师完善。8 + 1 1 7 5 5 2.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中加数与和,说一说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找一找变化规律。

四、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把能坐一辆车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2)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摘苹果

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8 + 1 7= 5 5(个)

8

+ 1 1 7 5 5 教学反思:

第二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学案-6.2《摘苹果》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

《摘苹果》教学设计

课题

摘苹果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竖式计算。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应用意识。

3.通过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看一看,填一填。

2.填一填,算一算

+

+

()

()

师:利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过《苏菲亚公主》这部动画片吗?

师:在其中一集中说道苏菲亚要跟姑妈做世界上最好吃的苹果酱,她们历经了千辛万阻找到了苹果园。今天你们愿意和苏菲亚再次去那片美丽的苹果园摘苹果吗?

板书课题:摘苹果

师:我们出发吧!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笔算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当个位满十时,要向十位进1。

学生:看过。

学生:愿意。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做准备。

通过感兴趣话题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兴趣。

讲授新课

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看来淘气与笑笑早已经找到了苹果园!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

二、估一估

师:观察的真仔细!由于这个箱子只能装60个苹果,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们,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得出:这个箱子能装的下吗?

师:能装的下吗?估一估。

师:谁来说说呢?

反馈:把38看做40,17+40=57,能装下;

把38看做40,把17看做20,40+20=60,能装下。

师:通过估一估我们知道了能装下,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需要怎样再次确定呢?

师:这个主意真好!我们就来算一算好吗?

三、解决问题

师: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怎样列算式呢?

师:38+17等于多少呢?借助于小棒摆一摆。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反馈:

先摆出38和17,整捆和整捆的对齐,单根和单根的对齐。先把整捆的合在一起是40根,然后再把单根的合在一起是15根,取出10根捆成一捆,放在整捆的下面,这时就有5捆5根,所以38+17=55。

师:谁能用算式表示出这一过程呢?

师:说的真不错!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反馈:先摆出38和17,整捆和整捆的对齐,由于8和2组成10,所以先从7根中取出2根与38根合在一起正好是40根,这时就有55根,所以38+17=55。

师:说的真清楚!那么谁能列出算式呢?

师:大家用小棒成功的算出了38+17的结果,想想还利用什么学具算一算呢?

师:怎么拨呢?说说看。

反馈:先在计数器上拨出38,然后再在十位上再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7个珠子。最后拿走个位上的10个珠子,并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

师:能说说为什么拿走个位上的10个珠子,并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吗?

师:原来是这样呀!那么你们能根据拨珠的过程与结果,用竖式算一算吗?

展示竖式计算: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吗?

反馈:相同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个位上

8+7=15,个位上写5,然后向十位进一,再算十位,结果是55。

师:十位上的“5”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说的真好!通过用竖式计算我们发现,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3+1再加上进位的一等于5,这就是进位加法。

完善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了他们一共摘了55个苹果,现在你们可以告诉淘气和笑笑什么了?

四、总结计算方法

师:大家通过解决淘气与笑笑的疑难问题,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苏菲亚发现你们在数学王国中玩的忘记了摘苹果,非常的生气。于是找来了两道计算题,看看你们今天是不是真有收获,你们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

师:我们也把自己的收获与苏菲亚一同分享好吗?

师:怎样做笔算加法呢?

引导学生总结出:

(1)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课件出示:

苏菲亚:谢谢!快走吧,我们去摘苹果,否则苹果园又会不见了。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猜猜。

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可以算出他们实际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学生:好。

学生:38+17。

学生分组摆小棒。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30+10=40,8+7=15,40+15=55。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38+2=40,40+15=55。

学生:还可以利用计数器。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满十进一。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然后反馈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

学生:十位上3+1+进位的1等于5,所以十位上是5。

学生:放心装吧!能装下。

学生:接受。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订正与交流。

学生:好。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让学生说说获取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审题意识。

估算是计算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有课前的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间接的培养了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摆小棒,让学生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同时渗透“满十进一”的思想,为后面的竖式做准备。

通过利用计数器拨一拨,感受计算的方法以及“满十进一”的思想。由于竖式的书写格式与拨计数器类似,所以利用计数器导出竖式,学生掌握的更加深刻,理解的更加透彻。

让学生说说十位上“5”嘚瑟怎样计算的,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十位上要加上进位的1,。

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通过再次的计算,巩固学生的计算,同时为总结出计算方法做好铺垫。

巩固练习

1.摘苹果。

2.有些苹果已经坏掉了,我们帮它治治吧!

3.算算我们今天一共走的路程吧!

4.拓展提高。

想一想,每个算式中的汉字表示几?

6.布置作业

教材72页第2、3题。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不同类型题目的训练,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注意:不要忘记十位要加1。

学生自由说一说。

利用说一说的方式总结本课,是对本课知识的一个总结,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

板书

摘苹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38+17=55(个)

答:一共摘了55个苹果。

通过简洁、有效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摘苹果》教学设计

《摘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摘苹果”主题图

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一个箱子可以装60个苹果,如果把淘气和笑笑俩人摘的苹果装在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能够装得下吗?

师:同学们,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汇报时,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估算方法:

生1: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生2: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解题。

学生列出的“17+38=?”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10+30=40 7+8=15 40+15=55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先拨出17,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5,十位上的1加上3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5,和起来就是55。

方法三:17+30=47,47+8=55。方法四:20+38=58,58-3=55。方法五:20+40=60,60-5=55。方法六:竖式计算 1 7 + 3 8 5 5 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进位加法列竖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

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3、比较方法。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2、串项链。(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估一估,说方法。

3、完成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然后想想每个问题的联系,再独立做题。

4、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5、森林医生。(第72页“练一练”的第4题。)

同桌一组讨论有什么错误;请学生按顺序说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6、课件出示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第5题:我们去春游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

四、畅谈收获,总结课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布置作业.课本72页第3题.板书设计:

摘苹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 3 8 5 5

第四篇: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一年级下-摘苹果教案3Nov.

摘苹果

1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练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并知道列竖式应注意的地方。2学时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3学时难点

正确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树上长满了果子,苹果树上也长满了苹果,看红彤彤的苹果多漂亮啊!从果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吗? 板书课题:摘苹果

活动2【讲授】提取问题,进入探究

生1:发现了笑摘了38个苹果。生二:发现…… ……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他们摘的苹果放在一个箱子里,能装得下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师:谁愿意先说说你和同桌商量的结果?

生:要知道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才知道够不够装。师:同学们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生:我列的算式是38+17。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师:你说得真棒!可是17+38应该怎样算呢?请大家小组讨论,看看哪组想出的方法又多又好。

分小组讨论,讨论好了汇报。还可以配合课件演示。刚才大家讨论的十分热闹,相信一定想出了很多办法,谁愿意先说说? 方法一:10+30=40 7+8=15 40+15=55 方法二:20+38=58 58-3=55 方法三:17+40=57 57-2=55 方法四:20+40=60 60-5=55 方法五: 1 7 + 3 8 5 5 师:能说说这个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1)列竖式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7加8等于15,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5.再算个位上3加1再加1,等于5。

(板书)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师: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一种计算方法,结果都是55。那么用一个箱子,能装得下吗? 生:能。

4、教学“试一试”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现在我们也试着用竖式做几道题,好吗?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活动3【导入】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师:同学们能看懂题意吗? 生:能。

师:大家能说说这道题怎么做吗?

生:能。43+19=62,43+38=81,19+38=57。而70颗珠子才能穿成一条项链,所以有43颗珠子和有38颗珠子的两袋合起来能穿成一条项链。

2、“练一练”第2题。

教师找4位同学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3、“练一练”第3题。

师:大家可以看到,有三组算式,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三组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想。

师:请同学们先将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正确解答出来,然后再找出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找正确了,你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请大家快试试吧。

4、“练一练”第5题。

师:这道题师有关春游活动的。中心小学的同学要去春游了,他们商量着怎样坐车,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愿意。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现在每辆车最多坐60人,你们觉得哪两个班坐一辆车合适?互相商量。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商量的结果? 师: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想吗?

师:你们说的都是好办法。可见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学会了按照一定的规律解决问题,这个进步可不小阿!

活动4【导入】课堂小结

时间过的很快,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汇报

第五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摘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

(三)《摘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1、72页。

教学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只提供了“摘苹果”这一情境,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算,方法是什么,没有用法则一类的东西去制约学生,打破了“教材设计算法——教师示范算法——学生记忆算法——训练强化算法”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列举了几种方法,目的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自己支探寻、体会算法,通过自己的建构来学会计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学具准备:练习纸。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计数器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摘苹果”主题图

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一个箱子可以装60个苹果,如果把淘气和笑笑俩人摘的苹果装在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能够装得下吗?

师:同学们,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汇报时,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估算方法:

生1: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生2: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尝试解题。学生列出的“17+38=?”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10+30=40 7+8=15 40+15=55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先拨出17,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5,十位上的1加上3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5,和起来就是55。

方法三:17+30=47,47+8=55。方法四:20+38=58,58-3=55。方法五:20+40=60,60-5=55。方法六:竖式计算 1 7 + 3 8 5 5 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进位加法列竖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

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3、比较方法。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2、串项链。(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估一估,说方法。

3、完成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然后想想每个问题的联系,再独立做题。

4、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5、森林医生。(第72页“练一练”的第4题。)

同桌一组讨论有什么错误;请学生按顺序说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四、知识拓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第5题:我们去春游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

五、畅谈收获,总结课堂。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摘苹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 3 8 5 5 教学反思:

下载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摘苹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摘苹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下册摘苹果教学设计

    《摘苹果》教学设计 五龙小学 任鑫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节摘苹果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节摘苹果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摘苹果教案

    摘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以及第27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 (2),认识“—”,会读,会写减法算式,正确进行计算。过程......

    摘苹果教案

    摘苹果 师:在探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前,我们先来进行口算天天练 一、 口算天天练 1、20以内的加减法 师:20以内的加减法大家算的又快又准,100以内的加减法你们是不是还能算......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捉迷藏

    捉迷藏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5页。 学习目标: 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拔萝卜

    拔萝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图书馆

    图书馆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苹果》教案

    一 除 法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