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语文教研之路
我的语文教研之路
经开区通海路中学 任伟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生命都本应该是灿烂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是一种经历,一种人生的财富,走好每一步,让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升华,才能无愧于生命的意义。
我从1998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一直任教初中语文并担任班主任。转瞬之间,18年过去了,回顾自己的教学教研历程,总有一份感激和欣喜涌上心头。从我的成长经历来看我是十分幸运。我工作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校,并且融入了这个集体,是学校给我搭建了慢慢成长的舞台。我得到了许多前辈师长与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他们的细心呵护之下,我才一点一点地长大。尤为重要的是我和教学教研研始终相伴,教学教研让我踏出了初涉讲台的迷茫,教学教研给我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教学教研成了我成长的动力。
一、教学教研带我走出迷茫
1998年下学期我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之时我才感到做老师的不易,做优秀教师的艰难。尽管讲台上的我充满自信,有爱心,有不怕输的精神,也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但现实却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学期末语文抽测中我任教的两班成绩都落在了其他班级的后面,我觉得很迷茫,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想想自己付出了热情、爱心和汗水,为什么却是那样的结果?
我从自身找原因,向老教师请教方法,调查学生找问题,真正明白了理论和现实是有区别的。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听课、钻研教材教法,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我恭恭敬敬地搬起小板凳走进了任汉龙老师等老教师的课堂,又重新当起了小学生,认真听课,虚心请教。一个学期下来,我的听课节次达了80节,平均每周听了4节课。我还如饥似渴地阅读专业书籍,我自费订阅了《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咬文嚼字》等五六种专业刊物并作了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
再次走上讲台时,我终于在课堂充满了笑声的同时,让学生紧紧跟随着自己的执教思路、思考、领悟。找到根源,洒下汗水,开始收到了成效,在自己的努力下学生更爱课堂,更爱语文,自己执教班级的成绩也有了明显地提高。
在乌江中学初上讲台的日子里,我像个刚学步的孩子般坚强地跨出了我的“第一步”,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困难时都有了一份坚强的心。也第一次尝到了教育科研的甜果,学会了从困惑中找问题,从问题中寻方法,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在自己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也挑起了学校语文教学教研的重担,我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学校教科室主任,加入了岳阳市中语会。近两年我参加过县级以上专题业务活动和教学研讨活动十次以上,2015年4月赴苏州,2016年4月赴荆州参加了两届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我参与的省级课题“中学三生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成功开题并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
二、教学教研引领我稳步成长 2011年10月调入了经开区通海路中学并坦任语文教研组长至今。我认真组织指导学校的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与备课组的专业引领作用,在教学研究工作中赢得了同事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有经开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能经常协助我区教科所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调查研究,课题指导等,帮助薄弱学校切实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多次担任语文期末考试阅卷组长,为提高我区的语文教学质量建言献策。每学年听课不少于80节。
记得2013年上学期我代表学校参加了经开区“珍珠山杯”教学比武,在执教《安塞腰鼓》一文时,虽然登上讲台的只有我一个人,但是课后的幕后英雄们却远远不止一个。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甚至是学校领导都帮我把关。教学导语,教学流程,问题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磨课,教案一改再改,课件、材料也是准备了一次又一次,有很多次都是隔天夜里修改,第二天就要试上,就这样在理论和实践中一次次的调整自己的教案,终于荣获得了理想的成绩。这个过程让 我明白:每一次展示,重要的不是展示的那节课,而是准备的过程。在领导与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对课堂的理解,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逐步提高与升华。
我针对我校实际每学期实际组织学科公开课、观摩课和研讨课十次以上,成为本学科教师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近两年来,在县级及以上教研活动中上过示范课两次(2015年4月教出中考复习研讨课《古典诗词的赏析》,2016年3月教出阅读观摩课《骆驼祥子》)。
三、教学教研启发我全身心投入
经历与实践表明,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科研的教师很难称得上是当今合格的老师,充其量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只有进行教育科研的老师才是“充满智慧的专业人员”。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对教育进行研究,他才不会是一支燃烧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的蜡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必须提高问题意识、批判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是通海路中学推进高效课堂教改领导小组的核心成员,积极为通海路中学推进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提供理论支持和教学实践。我能及时总结并推广先进教学经验,教学论文《深挖教材寻范例 含英咀华酿美文》在全国第二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另外还有两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在市级及以上教研活动上交流推广或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
我一直很羡慕黄厚江、余映潮、程红兵、程翔、王君等名师,他们不但课上得好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他们的文章亲切朴实,又充满着真挚的感情,让人喜欢读更让人感动。许多教育的随笔、教学的故事,没有什么空洞的说教,而是真实的感情流露。他们能写是因为他们经常思考,让人感动是因为他们真实,他们取得教学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对教育全身心的投入。
我在范练娥老师的引领下连续两年参加了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有幸聆听了黄厚江、余映潮等专家名师的报告、这些专家、名师的报告,给了我勇气,给我指明了教育科研的方向。我们的教育科研,不就是踏踏实实的研究我们的教学,研究我们的课堂,研究我们的学生吗?把我们的困惑转化为我们的课题,让专业的引领、专家的经验为我们化解困惑佐证。我们来自一线的成功经验,对教育教学的真实感受就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就是活生生的“沾着露珠的野菜”,而不是“鱼翅燕窝”。让教学更有实效,让学生有发展,让学生学得有滋味,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就是我们的追求吗?
记得这样一句话:“我不能肯定努力了一定成功,但有一点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苦难与挫折,但是不管怎样,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不断努力,因为只有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践与体会生命的意义。
第二篇:我的教研教改之路
我的教研教改之路
孙 明 顺
引子
时常与比自己还年轻的教师在一起聊天,每每听到这样那样的怨叹。或者说工资少,不经花;或者说老婆不好找,人渐老;或者说要结婚,没房子;或者说压力大,任务杂;或者说现在的孩子太调皮,不好教„„回想十几年的从教经历,自己何尝不是常被类似的困惑所缠绕。
许多事,确实令人为难。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教师,我也没有良方,只不过总是劝勉他们不要错放过宝贵的青春时光。有些事,该来的迟早会来;有的东西,失去了却找不回来。十年一回头,你会发现大家都变了样。也许只有教书的职业还没有变,但彼此之间还是有所不同。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的人变成熟了,摸到了一些合理、有效的门道;有的人一直走着老路,日子过得有些糊涂。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是不能没有追求的,我们个人最充足的本钱是时间和精力,我们得看准“投资”方向。
很庆幸,我选择了教研教改之路。刚刚走上教坛时,我就发现,大学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教育理论学习都是很有限的。于是,我立即参加了福建师大本科函授的学习。给我们授课的虽然几乎不是福建师大的一流教师,但不少老师的学识和品格却对我产生了以前所没有经验过的深刻影响。其中,教我们古典文学的谢季祥老师对我最具有震撼力。他第一个学期就为我们上先秦文学,讲到屈原的《离骚》时,我记得,他眼睛看着我们,嘴上背着《离骚》的诗句,背一句,解释一句,我在下面听,边听边看书翻注释,一直没跟上谢老师的节奏。我们且不去讨论他的教学方式的优劣,光说他对《离骚》这么一首连朗读都有些难度的古诗背得如此熟练和解释得如此清楚就令我敬佩不已。原来教书也有如此极致的。这也激起我对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对我认真学完函授三年的全部课程以及后来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1992 年 3 月,我获得了福建师大“优秀函授生”称号。同年 6 月函授毕业,毕业论文获优等,11月获文学学士学位。
在参加学历学习的同时,我也不忘阅读所能够得到的教育专著或期刊。这段时间里,我自学过《学习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于漪语文教育论集》、《宁鸿彬文选》、《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苏联教育家改革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验》、《福建师大学报》等书刊。其中,我特别记住苏霍姆林斯基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的三个主要方面:
一、应该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具有渊博的知识;
二、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
三、必须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
1992 年9 月,当时我还在樟塘中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邮购到了《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书,我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在很短的几天内读完了这本洋洋 30 万字的书,而后马上投入到尝试“魏书生教改经验”的实验中。不到一年的学习、借鉴,使我受益匪浅。我体验到了全新的教学方式。我学他教学生互评作文,学他让学生自己留作业,学他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试、评卷,学他画语文知识树,模仿他的课堂“六步教学法”„„我向他学了很多东西,但至今没有跟他见过一面,也没有跟他通过一封信(他在他自己的书中交待,最好不要给他写信,因为他很忙)。我在心中一直尊他为自己的老师,虽然他未必会接受。
魏书生老师认为,教师替学生思考,如同替学生吃饭一样,都是在害学生。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和有的学生认识不到这点,有的家长更以为教师替学生思考,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是对学生负责。于是许多学生都希望老师帮助自己思考,有教师也就辛辛苦苦地做本来属于学生应该做的题、应该做的事。所以,早在1979 年魏老师执教之初,他就把培养学生自觉能力的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他把德国著名作家莱辛的一段话抄给学生:“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而不是真理。”
魏老师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是爱生、民主和科学。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自身的能量,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有教学民主的思想,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就要抑制教师本身的自我中心意识,就要明确对学生指责、埋怨、强迫、命令,就等于在师生心灵之间挖鸿沟,只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只能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凡事都要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也正因此,每个学生都自然而然地成了魏老师的助手,无疑,这是他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搞教改,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1993 年,我在借鉴魏书生的教学经验时,尝试让学生自己出测试题。第一次这样做时,初二年(1)班 48 位学生有 47 位按期按量出了卷,没出卷的那位同学叫张顺波,他说他不会出,我感到很奇怪,这位同学很聪明,平时“鬼点子”特多,怎么会对“学生自己出卷”这新鲜事没兴趣呢?这里边必有文章。我就把这样做的意图再次向他说明,并且又两次鼓励他出卷,但他仍然以“不会出”为由拒绝了我。好在本人早有准备,从出好交上来的卷子中挑出比较合要求的几份让出题者再抄了一份,一来可拿作样品示范以增强学生自己出好试卷的信心,二来正可作应变之用,正巧用上了。
但我以为,这并非好办法,因为这样做纵然不会挫伤出卷者的积极性,至少也会增加出卷者的劳动量——既要抄写还要评阅,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事后,我主要就这个问题进行家访,把情况向该学生的父亲反映,同样把“让学生自己出卷”的主要意图向他解释。这位家长是一位有一定见识的人。从他的反应推测,事先这位同学曾把出卷的事向他父亲通过气。很显然,在我家访之前,这位家长对“让学生出卷”的做法是想不通的,也许多少还流露出不支持这种做法的情绪,所以这位同学才始终不肯出这份卷了。第二份卷子他出了,他写的字很漂亮,但态度仍然不够认真。让学生出卷子的做法让人听起来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教师想偷懒,不但家长会这么想,有的学校领导有时也许也会这么想。1993 年下学期,有一次,我向学校要出卷用的白纸时就碰到了困难,原因不知是否就在此。魏书生的学生们则觉得这样的考试有几点好处:首先,感到复习目标明确,又可主动向同学出击,满足潜在的争强好胜的欲望,积极性也就不断高起来了。第二,同学之间互相考,兴趣特别浓。这一点,从抽题时那种期待、神秘、兴奋的神情就可看出来了。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好处,在出题的过程中,学生翻遍书本,来回考虑。他会的,等于又复习了一遍;不会的,出题考别人,自己首先要做出标准答案来,这不也就会了吗?评卷时,如果发现同学答错了,还可以引以为鉴呢!通过这样的尝试,我感觉到了“换一种方式”的好处,尽管无法尽善尽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3 年5月,我被评为东山县语文科“教坛新秀”。不久,结合自己的实践,我写出实验总结《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在1993 年12 月24 日召开的东山县中学语文教学教改研讨会上宣读、交流,引起上级主管部门对这一实验的关注。1995 年 8 月,我被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吸收为成员,工作关系调入东山一中。
这年10 月,我主持成立了东山一中“学习、借鉴魏书生教改经验”课题组。在给学校教研室的《关于建立“魏书生教改经验”试验课题的申请报告》中,我这样呈现我的研究思路:
1、课题:“魏书生教改经验”试验;
2、小组成员:孙明顺、林桂珍、孙进武、戴东鹰;
3、教改试验的核心:民主和科学;
4、试验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学能力,(二)使参与试验的教师在魏书生经验等进步、高效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学生语文的基本素质。
在教育、教学思想上来一次革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养成高瞻远瞩的教育战略眼光。
从此,我的教研教改之路由从个人自发的单干尝试转向小组有组织的课题实验,实验的力量和阵势也变得壮大起来,语文教学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1998 年中考,我校语文科的及格率为全县平均水平的1.45倍,平均分比全县平均水平多11.7分,优秀率为全县平均水平的2.39 倍,本人执教的两个班的平均优秀率为全县平均水平的3.33 倍。
1999 年3 月6 日,东山县“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我被定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这样,我的教改小组加入了校改大军的行列;从此,我的教研教改之路就与县初中语文课题实验汇合在一起了。
自古没有天才,更没有天生的大教育家。我坚信,学习和借鉴可以让我们迅速走上教改的快车道。1999 年10 月14 日至10 月22 日,受学校指派,我作为县考察学习小组的一员赴武汉参加全国 “迈向 21 世纪语文教改实验演示报告会”,而后又赴宜昌市实地考察“课内外衔接”课题实验的几个基地。此行一共考察宜昌三中等学校五所,听取朱绍禹、余蕾、余映潮等新老专家的报告,还观摩了程红兵、郭锋等年青教师的演示课。匆匆九日,行程两千多公里,虽风尘仆仆,还经受了长江边的冷风阴雨,却个个心头火热。所到之处,课堂上民主气氛浓烈,学生主体性强,情绪活跃,信手拈来的诗句、短文,脱口而出,不时喷发出创造性思维碰撞的火花,“内引——外联——对比”的教学形式,阅览课、收视课、社团站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等等,生机勃勃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其中,宜昌三中的郭锋老师的《生命的意义》一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中我领悟到,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总是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课堂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循循善诱而又不简单地代替学生的思考,既针对课程设计教学,又善于调出学生的经历、阅历等生活储备,既尽可能地让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自己作出解答,又适时、适当地作些补充、总结,充分展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课堂在形式上生动活泼,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一改沉闷压抑的局面;教师因势利导,轻松自如,少见声嘶力竭的场合。
2001 年3 月18日,“课内外衔接语文教改实验课题”的创立人宜昌市的余蕾老师围绕他所倡导的“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的教改理念,为全县140 多位初中语文教师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我上的“课外阅读课”也得到了余蕾老师的赞扬。我的教改经验总结《走进教学改革的春天》入选东山县第四次教研教改工作会《论文汇编》,个人被评为县教研教改积极分子。
正是多年来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学习、体悟和借鉴,对“课内外衔接”教学经验的认真实践,我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迅速成长起来,并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新课程改革。
2003 年10 月15 日下午第三节课时间,在我校八年级年段会上,大家正在对我在星期一上的一节跨学科校本教研公开课进行评议。我上的是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第一课《小石潭记》的第一课时(全文计划用两课时上完),学生事先不知道上公开课的事,也不知道今天上哪一篇课文。整节课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一、以让学生猜测本单元的文体导入新课。
二、简介柳宗元的生平及唐宋八大散文家。
三、让学生速读全文,找出生字。(读后疏通)
四、生自己朗读全文两遍。
五、齐读一遍。
六、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等自己把全文理解一遍。
七、生交流探讨自读理解过程遇到的问题。
八、以段落为序,师生共同探讨尚未解决的问题。
九、生自己朗读课文,作背诵准备。
十、下课前让学生单个试背课文。(该课时班上的朱福生同学主动作了试背,不是很流利,但基本上背了出来,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十一、布置作业——做默写准备。曾教过语文课的段长陈燕老师说:“孙老师这节语文上得太轻松了,主要的事情都让学生自己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突显了出来,学生的参与面也比较广。„„只是担心一些地方教师没有讲到,学生能不能都掌握好。”
教地理科的徐红娥老师说:“孙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上得很成功,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首先是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整节课主要都是学生在学,学生在交流,学生在提问,学生在回答,教师只是在必要的地方或关键的地方加以点拨。如疏通生字时,等学生提完了问题之后,孙老师补充指出‘青树翠蔓’的‘蔓’字和‘悄怆幽邃’的‘悄’字的读音;在师生共同释疑时,第一自然段提完问题之后,他先主动发问而后补充解释了‘为岩’的‘岩’字的意思。这个字看似平常,但如果没有孙老师点出,恐怕没有人会想到它是‘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的意思。孙老师还进一步解释,在文中应理解为‘像山峰状的石头’。其次是上课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合作探究。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时气氛浓烈,参与面广。第三,师生间、生生间的双向互动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正确信息的反馈丰富及时。”
在最后,我的发言是:“很高兴大家对这节课作了充分的肯定。在这里,我很想说的一点是,大家刚才都说这节课的上法很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因为多年来,我就一直在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想,这也正是新课程的一种追求。”
十来年的教研教改,我从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到“课内外衔接”一步步走来,我和许多同伴就很自然地走进了新课程,一点儿也不会感到突然,更不会感到不适应。所以,我认为,新课程绝不是什么从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它应该是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完善起来并提升到理念高度的课程体系,它里面有继承,它当然更需要创新。
新课程把我融进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各种各样的烦琐工作让人倍感艰辛,但我不后悔,我的内心异常欣慰,因为这一场教改大潮证实了我十几年前所选择的道路没有错,因为这一场教育改革大潮的成功将把我们的民族带入一个抛弃陈规陋习拥有空前的创造力的时期。
虽然教研教改的路上依然布满荆棘,但我们有很多引路人,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同伴,我们也将拥有越来越好的条件,所以,我必须更奋力地前行。
第三篇:我的语文教学之路
何妨吟啸且徐行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如今,我们面临着这样的生活氛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功名、利禄、虚荣,在奔波;我们神归何处?何况为了生机,不得不去做我们不愿意去做一些事情。如今我们的教育也不是世外桃源,为了一点少得可怜的所谓绩效考核而排名次,搞得我们焦头烂额。
然而,假如我们不能找到让我们为之心动的感觉,我们又怎能达到安身立命呢?人只有为了自己事业找到一条为之激动的途径,才能焕发出一种激情,而真正的去投入。
“何妨吟啸且徐行”,实际上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激情,因为语文课堂实际上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一、对语文的追求,其实就是对人生的追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我是不敢将自己归之为大事业大学问的,但是在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上,也实实在在经历了这样的成长。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996年8月我忐忑不安走上了讲台,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两个星期后,当时的教导主任要听我的课。讲了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教导主任没说别的,只是把我板书上写错的几个字重新写了一遍。我当时就像被人扇了一巴掌,火辣辣的。我把自己重新当成了学生,抱出一大摞语文教学的杂志,埋头学习。也许那当头棒喝真的起到了作用,我竟从那些看上去颇为凌乱的文字之中窥探到了那么一点门路。我开始练字,练毛笔字、钢笔字。高深的理论我不懂,但我知道语文课堂上要以读为本。为了练好普通话,我抱着字典,把常用汉字的平翘舌音做好记录,跟着录音带一遍一遍读课文。为了达到以情动人,我把每篇课文都反复读上好几遍,读给父亲听,让他给我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我在课堂上范读,有时让学生热血沸腾,有时让他们沉醉其中,学生情不自禁跟着我学起来,他们的朗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一次全镇语文教师课文朗读比赛,我获得了一等奖,从此信心大增。课堂教学也变得活跃起来,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力求创新。2000年,我执教《颐和园》一课,将读贯穿全文,尤其在学习“昆明湖”一段时,范读、个别读、配乐读多种形式并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气氛十分活跃,最后创造性地将做“小导游”引入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获得了市教研室郭坤主任的好评,并在全市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上这节示范课,后来又被息陬乡中心小学请去给他们乡的语文教师上了这节课。在参加工作的第四年,我终于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曙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时光很快地驶向了2004年的秋天。我遭遇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那年,我考入了实验小学。一切从头开始,我忽然发现,那些我曾经引以为傲的所谓新奇的教法,充其量不过是一些花样,课堂始终是浮在表面的,不扎实,不厚重,流于浮华。我感到了茫然。然而我很幸运,遇到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导师,我的老师陈校长。他勇于改革,把我们从繁琐的文字工作中解放出来,走向教研之路。那时候,我们除了每周二的语文大组活动,每个周四青年教师还要教研,我们看课、议课、评课,还要不停地上公开课。我记得我去的第一学期,光公开课就上了不少于六节,虽然忙碌,但那是我们最充实的时光,也为我们的人生做了最坚实的奠基。更重要的,陈校长提倡我们写教育叙事,写反思,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是这一系列的举措,促使我开始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如何才能把语文课堂上的厚重扎实?
我想,也许唯一的出路,就在于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与编者对话的过程,也是与自己的思想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开始是痛苦的,因为我不得不面对自己底蕴浅薄、思想不够深入的现实,但是,一旦沉浸于这种痛苦,它就会在荆棘中开出花来。2008年秋天,我们学校教学节如期开幕,我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大家都很熟悉,我最开始是从第11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开始进入的,直奔重点,然后发散:“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爱?”学习全文。上课中我发现,这样的解读不是不对,而是不够。我开始大量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去读课文。原来作者马克·汉林是一个专业性演讲者,他给不同的人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鼓舞成千上万的人创造一个更加强大、更有自己的未来。那么这篇文章如果作为一个演讲稿的话,他又想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读着读着,我的目光定格在了这句话上。“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子平时的对话,也许称不上是诺言,但却是父亲发自内心的承诺,而父亲也用他的行动兑现了他的承诺。在所有人都放弃了希望的情况下,阿曼达的父亲凭借一人之力,不屈不挠的挖掘了38个小时,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身体和心理负荷,最终成功的将阿曼达救出,这是爱的承诺,是父亲对儿子永不放弃的承诺。而阿曼达则是对父亲完全的信任,他相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这种信任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积淀并最终成为儿子的信念。永不言弃的承诺是父爱的体现,而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何尝不是儿子爱父亲的一种体现。
继续向下读,我又看到这样一段对话: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父亲的回答为何只有这样一句?真的只是在巨大的打击下的一句机械地回答吗?他没有说出口的潜台词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如果你不是来帮助我的,那么就不要来浪费时间劝说。从父亲的语言里,我们能感受到父爱如山的坚定。至此,我的解读全部完成。以“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为核心,将整篇课文化为一个又一个场景,在对父亲语言动作的反复研读中完成课文情感的升华。那节课据说反响不错,我们学校的一位音乐老师对我说:“王老师你讲的太好了,我都哭了。” 对文本的解读还在继续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把自己的解读写成了文字。“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是我在对全文感悟后得出的感受。课堂如茶,舒缓平淡,但也算得上回味深长。虽然有些波澜不惊,缺少太大的起伏,但本文不就是这样从容恬淡、含蓄幽雅吗?
但是,内心深处,却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似乎还有些什么没被挖掘出来。周末再读、再想。忽然发现好像一直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城南旧事》里,那么多的回忆中的人和事,为什么留在林海音脑中的偏偏是冬日里的骆驼队呢?所有的往事褪去之后,留下来的是什么?是一队骆驼队,让远在台湾的长大了林海音依然念念不忘。这骆驼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骆驼是怎么样的?是沉默的,丑的脸,长的牙,又很安静。但是林海音慢慢地走近了它,理解了它,在安静和丑陋的背后是坚持。
四个片断,就是林海音与骆驼慢慢走近,从初遇相识到关爱思念的过程。剪毛是关爱,希望它们长得好看些。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这是想念它。冬天里它们来了,春天里它们走了。但是夏天它们在哪里呢?秋天它们在哪里呢?所以说“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这是一段漫长的等候。
好了,现在骆驼队越走越远了,也许走到沙漠里去了。林海音也越走越远了,飞越海峡,到台湾去了。两者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都离得很远很远了。
但是,骆驼队并没有走远,它们的形象总是在林海音的眼前跳跃。
它们那么丑但是那么坚强,它们那么慢但从不放弃,它们来自底层但送来冬日里的温暖(它们总是在最寒冷的冬天里来,送来煤送来温暖)。它们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小英子的心上,化作了小英子性格的一部分。
于是,再读,又发现了一句被忽略的话:“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三十多年来,遇到了多少人多少事,遇到了多少的困难和痛苦,但是有了这样一种精神,就没有跨不过去的道,没有走不过去的坎了。
于是,林海音像骆驼一样沉默地面对困难,像骆驼一样地坚持活下去,写下去,于是有了《城南旧事》,有了一本本沉甸甸的书
至此,我顿悟:小时候,小英子学着骆驼的咀嚼,长大了,骆驼成了林海音的自我镜像。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1年考评课,我们教研组执教的是《葡萄沟》。我把重点放在了第二自然段,盯住关键词“茂盛、五光十色”下大气力引导,课堂效果自然也是不错,同事们盛赞“有语文味儿”。然而赞誉之余,我内心却波澜起伏。二年级的语文课,我居然拖堂了近7分钟,这不是浪费么?怎么会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回过头去,再看自己的课堂,那些自以为厚重的、扎实的、出彩儿的,无一例外,全部拖堂。到了今天,我还能用深入解读来作为自己课堂臃肿拖沓的托词么?
痛定思痛,我发现,其实我的课堂只是披上了语文的外衣,却没有扎入语文的根。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而我,急于把自己读懂的、自己了解的,全部灌输给孩子们,还自以为老师的高度决定着学生的高度。其实错了,我的课堂上,一直是我在唱主旋律,孩子们几乎沦为了我的道具。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们,我才能走出这困境。于是我又一次求变。今年春天,一年一度考评课开始了。三年级老师统一执教《燕子专列》。我的话音刚落,下课铃声也响起了。很多老师惊呼,你的课堂变了!更有的同事直言,不如以前听着带劲儿。我并不辩解,当我真正把自己强烈的个人色彩融入到朴实的教学过程之中时,我才真正实现了自我的蜕变。一位同事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她说,我听了你这么多年的课,今天才真的感觉,你成熟了,你在真正的和孩子们学语文,不是讲语文。我想这也许是最高的评价吧。
我的老师陈校长为我的转变大声叫好,并特意写了一封信,以示鼓励。他的信中,对我这节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也无需我赘言。
三年级语文教师王老师执教了《燕子专列》一课,听后,让我惊叹,这么短的时间,她的课堂就发生了“颠覆”。她以前上的公开课很多,在全市小语界较有影响,但每次听完给人的感觉,王老师是一位教语文的好苗子,素质高,业务精,特别是把握教材和教学设计的能力是老师们无法比拟的。挖掘教材深,分析教材细,教学设计课课有亮点,连市教研员也不得不佩服,再加上她饱满富有激情的语言渲染,巧妙精致的层次导读,课堂高潮不断,让听课教师感到是“美的享受”。但是我每次听完反思,王老师的课是生动、富有情趣,学生上课发言踊跃,是否学到知识,是否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对她的课我跟踪分析,现代化的手段她运用的非常巧妙。课前十节课有8节课展示精美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重点段教师一般设计3次以上的导读(学生齐读)烘托气氛,有时把重点段改成小诗让学生齐读,看是学生和老师融为了一体,其实是学生配合了老师,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展示课节节有精美、动听音乐的渲染,课后5分钟是对课文的拓展,增加课堂的厚重度,给听课者留下课堂不肤浅,落实了课标精神的观点,齐读占据了课堂的半壁江山。此时的课堂教学是在“技”的层面上行走,没有走向语文教学的“道”,老子曰:“道法自然”,语文的道就是朴实、真实、扎实,遵循学生学习之道,点破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种现象不止我校教师存在,全省小语课堂基本是这样,声光电、音美、小组讨论掌控课堂,不论什么样题材,不论什么样场合,离开了现代媒体和小组讨论,课堂就不算完美。理念决定行为,上级主管教研部门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的倡导、引领,造成了“有进取心”青年教师的模仿,再加工再创造,形成了当前语文课堂的浮躁、不扎实、不真实,看是热闹,而是没有多少收获的局面。我谈这些不是否定教师们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要适当、适时,要适可而止。
王老师这节课运用现代媒体较少,她把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特别是本文两个重点段:居民和贝蒂救助燕子,他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最为充分,让学生静心涵咏、写体会,教师巡视,不时停在某些学生跟前指导(她指导的一定不是优等生),我听课一般坐在前面,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到学生静静的读书、潜心会文,没有做其他动作的,俺心里特别高兴,俺要的就是这样的课堂,要的就是“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我统计了一下,本节课王老师让学生自学时间 在25分钟以上,只提出了两个问题:燕子为什么乘坐专列?它们遇到了那些困难?其余的问题都是来自学生,问题的解决也是学生,王老师在学生汇报交流适时点拨,对学生的感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认为是王老师上得最为成功的一节课,祝王老师平时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习惯,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今年我们学校新招聘了三位语文教师,全部分到了我们级部。他们很好学,几乎天天跟着听老教师的课。有一位老师对我说,王老师你的课没法学,你大开大合,不是按部就班的一步跟着一步。我说,那你看是学生跟着我走,还是我跟着学生走?她说,是你跟着学生走,但是你还能把他们引回来。
我笑了,告诉他们,那叫点拨。点拨是一种智慧,也是人生感悟的临场再现。也许更多来自于心中反复锤炼语言的精华,更是妙手偶得。
点拨的结果是默契,是师生对文本、对人生的共同的感悟,是生命力量的展现。默契的结果是幸福。而幸福是语文老师的境界,或者说是一种收获。
为这一点,我们的追求,值得!
二、语文,有更高远的天空
1、周作业
语文的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广阔的课堂在课外。为了让他们有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我在2010年尝试了周作业的布置。所谓周作业,其实就是选定一个主题,用一至三周的时间收集资料、筛选、组织活动,然后利用周末由小组共同完成。小组自由组合,形式不限,可以用手抄报,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成课件形式。
(1)与教材紧密结合。
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我决定先结合课本内容进行。
第一组课文是围绕着“走进西部”编排的,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对西部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我趁热打铁,第一次周作业便定为“走进西部”。分为四个板块:西部风光、民俗风情、西部赞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希望学生们能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能更多的了解西部的今天,能更多的关注今天的西部。
没敢对这第一次的尝试抱太高的期待,万事开头难。不过,当孩子们教上各具特色的作品后,我觉得还是非常惊喜的,尽管内容大多是从网上搜集的,但这搜集的本身不就是一种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吗?何况,他们还做成了手抄报,版面有的还非常美观,更让人惊喜的,还有的小组制作成了水平不低的精良的课件。
(展示作业)
通过这第一次的周作业,有些平时爱玩电脑的孩子觉得他们似乎又发现了另外一种乐趣,当亲手制作的课件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并获得阵阵惊叹是,内心洋溢着无限的满足与自豪。做手抄报的同学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一点做小编辑的感觉,当整个作品完成之后,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2)结合特定节日
在繁多的节日之中,经过仔细考虑,我们重点选取了这样几个节日:特定节日植树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源自于西方在中国也深入人心的母亲节。
如果要以一种独特的形象代表地球的活力,有一种单纯的生命象征,那就是树,地球上庞大的森林像一张活生生的毯子般覆盖着地球,这是一张生存不可或缺的毯子。——因此,我们需要植树,也因此,我们需要植树节——只有在这一天,所有曾经因为生活忙碌的人们还会记起,我们还有这样一份责任。因此在植树节期间,我们便以“期待绿水青山”为主题。确定如下板块:植树节的由来、我国植被情况、曲阜的植树情况、参与植树活动、号召参与植树等等。。。(作业展示)
最终我们希望人们都能够感受到:树,不分年龄大小,皆为元气神与力量的象征,树是少数生存比人类还久远的生物之一,所以能够承认树的人值得我们敬畏。能够身体力行植树的人更值得敬畏。让我们期待青山绿水,不仅仅是在植树节这一天。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以前我印象中的的清明节就是祭奠逝去的亲人,缅怀革命先烈的。其实不止如此。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真正走进了清明节,也就了解了我国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为此,我们确定了四个主题:
主题一:在清明节中开展悼亡和纪念活动,过感恩清明节。
主题二:在清明节前搜索清明诗、词、画等,过诗文清明节。
主题三:在清明节中探究清明节的娱乐功能,过休闲清明节。
主题四:在清明节中探究清明的特色菜和小吃,过美食清明节。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1至2个主题,便去搜集各种资料,做准备去了。两周后,作业完成了。(作业展示)
看着各具特色的清明节,我想,他们已经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感受,希望藉由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让他们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深的兴趣。
“女子虽弱,为母则强。”这世上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但是今天的孩子感受爱的能力似乎越来越弱,感恩之心就更加显得单薄。所以,在母亲节来临时,周作业的主题定为“感恩母亲”。希望能通过这次的活动,感受母亲的辛劳,体会母亲的付出,回报母亲。
提供的活动内容有:采访母亲,感知养育自己的不易;为母亲分担家务;为母亲写一篇赞美的文章;与母亲合影;为母亲唱首歌;请母亲给自己评价等。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他们还可以自由选择。
(展示作业)
了解到了母亲的辛劳、分担了家务、尽了一份心意。母亲给予了评价。——我想,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完成作业的喜悦,还有回报的甘甜。他们将会懂得,感恩不需要华丽的形式,也不计较财富的多寡与名望的高低,只要有一份真心和热情,父母便会知足无憾了。
(3)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对三国中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发现这一点之后,我提议他们本学期课外阅读以读《三国演义》为主。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阅读,他们对于这部名著会有怎样的感悟,对书中的人物有怎样的看法,又从中积累到了哪些知识呢?但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确定的内容过于深刻就背离了最初阅读的初衷,还是比较轻松的方式出现为好。所以我们确定的主题是“笑谈三国。”提供的内容有:三国相关的故事,与三国相关的成语、歇后语,相关的漫画、人物形象,对三国人物的看法,想要对自己喜爱的人物说的心里话等等。
(作业展示)
从结果上来看,孩子们对于三国的各种相关的知识了解的不算少,而且也很有兴趣。当然他们对于故事的看法,对于人物的欣赏还停留在表面,但是本身的这种轻松的心态就是他们去阅读的动力。如果能藉此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主动阅读的习惯,那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作为周作业来说,只是作业布置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方面,作为一个尝试,一种补充而言,在孩子们的兴趣上还是有一定的存在价值的。有时候,我常常会想,这就足够了。这样的作业,其意不在于让孩子们去完成得多么精准,而在于希望他们享受这个过程,享受团队合作的快乐,享受在寻找、思考中的乐趣,锻炼自己的能力。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样的尝试中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
2、大量阅读
我们刚才看到的《笑看三国》,正是我们读书活动的一部分:师生共读。我们整个学期都在读三国,谈三国,师生都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所以我的大量阅读一直持续着。接手二年级后,该怎么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呢?那天,我带着一本《夏洛的网》走进了教室。在他们惊讶的目光中,我开始读起来,一直读到第三章,威尔伯逃走时鸡飞狗跳的情景乐坏了孩子们,他们笑得前仰后合,此时,我的朗读戛然而止。孩子们想听,我告诉他们,自己去读吧,你会发现更多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整个二年级,他们读了很多我推荐过的书,什么《小鹿斑比》、《青鸟》、《骑鹅旅行记?、《水孩子》、《窗边的小豆豆》。。。除了童话,我还推荐他们看《笑猫日记》,贴近他们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培养起来了,那就需要进一步引导从书中获得一点什么。三年级开始,我班每周一节读书交流课。最开始只是交流书中大概意思,你最喜欢的是那一部分,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情节,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大家听。到了下学期,我开始有意识引导他们欣赏。最喜欢哪个人物?有没有从他身上学到点什么?这本书哪些地方最感动你?哪些地方写的最好,为什么?后来,我又让他们推荐阅读书目,并为自己推荐的书说上一句宣传语。
现在,我们班的读书依然正常进行着。我们开始计划师生共读,并举行真正的一本书的读书交流。因为我们学校的微机教室还没弄完,第一周的微机课是在教室上的。微机老师看到我,很激动地抓住我说,你们班的孩子真爱读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主动读书的学生。讲完注意事项,没什么事可干,我正发愁,你们班孩子一个个从书包中摸出课外书看了起来,一点声音都没有,不可思议!
那天,我心情真好。夸奖我的孩子们,不就是夸奖我么?
3、笔耕不辍
从上一级毕业的孩子开始,他们进入三年级之后,我们的作业里,练笔、随笔就从来没少过。最开始是100字,然后慢慢150、200、300,到了他们毕业时,他们写过的练笔和随笔高高一摞。上了中学之后,我班的孩子来看我时说,现在最不愁的就是写作文,因为以前写的太多了,现在就感觉,没有什么是不能写的。我很欣慰,最起码我的坚持,被事实证明,也被实践证明是对的。
昨天布置的小练笔,是要求学生观察角落或夹缝,看看能发现什么,并由此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也并非只是心血来潮。前几天,做完课间操之后,几个孩子趴在操场上正看着什么。我走过一看,原来他们正观察夹缝里被丢弃的东西呢。我随他们的指点,看到一道道夹缝中,铅笔、小刀、彩纸。。。正静静地躺在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我心中蓦然一动。那念头在我脑中不断缠绕,于是就布置了这样一个练笔,我想看一看,正在成长的他们,会有怎样的感悟?
当看到孩子们所写的东西之后,我承认我是很惊讶的,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可以写出这样有深度、有内涵而又个性十足的文章来。当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观察这被容易人忽视的地方时,角落或者可以相似,夹缝或者可以相同,但他们的感受却是大不相同。让我们来一起走进他们吧!
其一:在我们小区楼房和围墙接触的地方有一个小角落。角落里阴暗、潮湿,有一张蜘蛛网,生活着一只大蜘蛛。里面还长满了杂草,旁边不知是谁吐得一口痰。总之,这个角落很乱也很脏。我觉得这个角落和小区的对比太大了,如果小区的管理者只知道打扫整理小区引人注意的地方的,而不去注意这些“小细节”的话,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角落也是小区的一部分,只有把每一个细节注意到了,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小区才真正算得上是文明小区。请管理者尽早处理吧!(王好男)
“细节决定成败”,看来王好男同学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孩子尚且懂得,那些管理者为何不懂呢?由角落想到细节,由细节激发了责任意识,我想,好男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位出色的管理者吧!
其二:今天,我在楼下的石缝里发现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我挪开石头,发现小草下面竟是一些干燥的沙子,沙子下面是一个细小的裂痕。小草长约5厘米。我非常惊讶,在这样干旱的环境下,这株小草竟能长到5厘米,它是多么顽强呀!它没有因为恶劣的生长环境而停止生长,反而越长越茂盛,越长越有生机,那不起眼的小生命真让人敬佩。人生也像小草的生长,只有经历磨难并勇敢地克服,就会越来越成功。(孙远琪)
那些在逆境中顽强的生命总是能带给我们感动。孙远琪看到了角落中的小草,从不起眼的生命里获得了勇气,我想,这会是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愿她拥有杂草般顽强的生命力。
其三:我家地下室的左墙角,有一个蜘蛛网。那是一只毒蜘蛛,名叫“狼牙蛛”。它非常狡猾,在那里装死,等待食物们中招。食物一靠近,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将食物咬住,在慢慢从牙中放出毒液,等待猎物慢慢死去,再独自享用美食。看着这只毒蜘蛛,我不由想到了那些社会败类,如:小偷、罪犯等。他们就像毒蜘蛛,既腐败又贪婪,只想着去吃掉别人的钱财,只会享受抢夺来的战利品,不知自己努力养活自己,我看他们还不如毒蜘蛛呢!我希望我们社会少一些败类,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人。(杨天骄)
角落——毒蜘蛛——社会败类。当这样三个词语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分明看到了一颗嫉恶如仇的心。杨天骄的正直与善良使得他充满正义感,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社会忧患意识,一个孩子,能如此来关怀我们的社会,其公民意识让我们肃然起敬。
其四:我家前面是一所空院子,从来没有人刻意地去管它,那儿充满着一股自由的气息。院子的每个角落,不是长着野花野草就是居住着一些小昆虫。让我带你去瞧一瞧!这儿有一个蚂蚁洞,偶尔可以看到几只蚂蚁进进出出。瞧,有只蚂蚁正背着一块面包向洞口走来,你可别笑它们力气小,它们也算是昆虫中的大力士呢!咦?不经意间这个角落里竟长出了一颗极小的绿苗,给这空旷的院子增添了一丝春意。第三个角落有一个蜘蛛网,却被风吹得有些七零八落,不成样子了。怎么只见到网,却看不到主人——蜘蛛呢?是不是怕风儿再给它捣乱,逃了?(王笑)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萧红。当然,我不敢把我的王笑与萧红相比,只是,我从文章中嗅到了一点共同的味道:对自由的向往。我欣慰于王笑的童真,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愿意感受快乐的心。这让她的笔下充满着灵动的喜悦,真诚的向往。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她一样用心地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其五:角落无处不在,在脚下,在身旁,在一切事物中。角落里有许多沙子、灰尘、蜘蛛网、绒毛。。。还有许多令我想不到的东西:一元的硬币、钢笔、名片、用了一半的笔记本、散架了的赛车、还有玻璃珠、铁片。。。一片漆黑,我不得不用手电筒才看清一切。这些东西,一旦躺在了角落中,便有可能永不见天日,只有一直耐心等待的,才会走出去。这就像生活,角落、夹缝便是人生低谷,走了进去,只有耐心、坚强的人才能走出来。(田原)读完田原的这篇文章,我好半晌不知说些什么。我的的确确被震撼了,一个孩子居然能写出这样深刻的文章!又不由产生了知音之感,当初我不就是为此而心中一动么?借着此文,我也聊起了自己的想法。人生中不会是一帆风顺,总会遭遇低谷,或许就会被丢弃在角落,甚至被遗忘。那么请不要自暴自弃,也请不要怨天尤人,就当作一次修炼,修炼自己的心性,修炼自己的能力,怀抱着希望等待。总有一天,你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是金子总要闪光的。”
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担任班主任工作16年来,最深的感受就是这样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爱,我们相携前行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教育意味着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一份爱生成另一份爱,一盏灯照亮另一盏灯。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我与我的学生,在爱的交流与碰撞中得到信心和勇气。
三年级开始,一个非常“知名”的孩子分到了我的班。这是个高高壮壮的男孩,胖胖的,看上去憨直可爱。可是,你或许意料不到,这个已经10岁的孩子心性却犹如三岁孩童,遇到问题:“哭就一个字”,而且是嚎啕大哭。刚开始的几个星期,课堂不时被他的哭声淹没,弄得老师同学心烦意乱,又无可奈何。
我审视这个孩子时,也在审视自己。我意识到这个孩子决不能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去对待他。他的爱哭,源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孤单。调查中发现,这孩子父母工作忙,管教孩子方法简单粗暴,犯了错一顿打了事。此子幼时无人照料,母亲带着他上班,忙起来,扔在办公室不管不顾。无人陪伴的童年,没有色彩的童年,常被暴力光顾的童年„„也许,哭是为了宣泄,哭是为了吸引注意,哭是提醒“自我”的存在。
爱,是治愈一切伤痛的良药。对他,我有些“偏爱”,破例做了好多的事。班里几个欺负他的同学,被我严厉批评,并要求公开道歉、检讨。别班有几个同学欺负他,我找上门去“押”过来,勒令他们道歉,写保证书。一切只是为了让这个孩子明白:别怕,有老师保护你;别哭,有老师爱护你。
然而,保护制能暂时缓解这种恐惧。更重要的,还需自强。这孩子虽然心思单纯,头脑却并不简单,有些见解还颇具新意。他的一篇关于上网的日记很有生活气息,我让他在全班朗读,并提议评他为“日记标兵”,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平时在课堂上,我有意给他更多的发言机会,让他从容成熟自己的简介,总是让他得到赞扬和掌声。他的父母也很配合,不再简单打骂,能多给他一些鼓励。渐渐的,课堂上没了她的哭声,他自信地与伙伴们融为 一体。
光有自信不够,还要自立。他不能永远做长不大的孩子。于是,当他在一次希望我出头教训欺负他的同学时,我“狠心”地一口回绝,并严肃地要求他自己去找那几个人评理,自己解决纠纷。他哭了,耍赖不去。我呵斥:“你有嘴,为什么不去评理?你身材高大,打架也不吃亏,为什么老让别人为你出头!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在我的“逼迫”下,他去了。我悄悄跟在后面,担心他真跟人打起来。只见他虽然结结巴巴,却并没有畏惧。那几个孩子 也许是惊异,也许是惭愧,不声不响地走了。我知道:这孩子是长大了。
也许真的太偏爱他了,他有些“恃宠而骄”,有些坏毛病又犯了。我严令他改正,时时督促他。他重入正轨。期末,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孩子们抱着奖状奖品,带着一脸灿烂的笑回家了。望着空荡荡的教室,我有些失落。身后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转身一看,是他。他喘着气,望着有些惊讶的我:“王老师,我想告诉你,我上了大学也不会忘记你的,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前几天,我曾经跟孩子们笑言:有些孩子上了大学就想不起他的小学老师了,当小学老师真“委屈”。
凝视着那双无比清澈、无比认真的眼,听着这充满稚气的话语,我想笑,嘴角一咧,却尝到了一丝咸咸的味道„„
爱,不仅仅是一个字眼,也不只是一个口号。它也不能仅仅是呵护,心疼,鼓励,它应该为一个人的生命负责。在他艰难时,在他苦痛时,伸出双手搀扶着孩子一起度过,但风雨之后,必须放手,即使担心,即使忧虑,也要坚决放手,让他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以后漫长的生命里,形形色色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被淹没。他走歪了,走偏了,请记住,当头棒喝也是爱。
爱只是用心而已。我们用爱相携前行,慢慢长大。
祝你生日快乐
五年级时的一天。和天乐晚上QQ聊天时,他告诉我那天是他的生日。不算热闹,知道的人不多,也没有生日蛋糕,他说自己大了,不需要那个了。我问他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他淡淡地说没有。
那天晚上,我的心头总是好像被什么压住了似的,总觉得好像欠了天乐什么。他与我相处了近五年,我看着他一点一滴长大,我们曾共同经历过那么多的喜悦和悲伤,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他的生日,甚至什么都没有为他做。生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义远重要过成人,意味着成长、意味着希望,在这样非同寻常的日子里,应该希望得到更多的祝福吧?而他却独自一人度过这人生的又一个里程碑,为此我遗憾、自责。
无独有偶,我在孔瑞的留言中发现了3月3日是她的生日,想为她做点什么来弥补遗憾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于是在和班委会商议之后,我们为她开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
1、齐唱《祝你生日快乐》
2、我眼中的孔瑞
前一天的作业,我让他们写一写自己眼中的孔瑞 :作为朝夕相处了至少三年的同学,你是怎样看待这个女孩的?她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之所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是因为我很想知道,这些孩子有没有真正把这个班级当成一个团队,他们有没有真正注意到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没有意识到每一个同学都是他的同伴? 还好,我没有失望。孩子们很用心很真诚地写下了自己眼中的同伴,并读给孔瑞听。
让我们攫取其中几朵花絮吧!
“有这样一个人,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讲;有这样一个人,对朋友坦诚相待;有这样一个人,无论走在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爱笑,从不见她哭诉;她——总能与人友好相处,所以身边聚集那么多的知心好友;她——外表不是最漂亮的,可心灵却是最纯洁的!她的名字叫孔瑞。”
“我眼中的孔瑞是乐于助人的、任劳任怨的。有同学遇到难题了,孔瑞会耐心讲解;讲台上的课本、粉笔乱糟糟的,孔瑞会把它们排放整齐;垃圾桶满了,孔瑞会主动帮值日生倒掉。。。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不夸张地说,她就是我们班的小雷锋。”
3、我的祝福
同学过生日,祝福是必不可少的,谁的祝福更别致呢?请看
“希望你长了一岁呢,快乐要增长,智慧要增长,成绩要增长。下一个增长是必然的,那就是个子要增长!哈哈,虽然无法事事如意,但一定要更加开朗哟!”
“传说在午夜十二点时,对着月亮削苹果,心里默许一个愿望,如果苹果皮不断,愿望就会实现!这个周末,我会等到午夜十二点,对着月亮削苹果,祈望你永远幸福、快乐、平安!”
4、赠送礼物
礼物?当然更是不可或缺!送什么?自然是亲手做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份真诚的心意!
作为老师,我也送上了礼物。一本笔记簿。在扉页上写到:澄澈如泉、宁静如月。这既是我对孔瑞的赞美,也是对她的希望。
最后,生日联欢在全场的歌声中结束。孔瑞激动地对我说:“王老师,谢谢你!”其实,我想,我也应该谢谢孩子们,让我看到他们是多么真诚地在学习,在生活,他们是多么真诚地在爱着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这样的生日庆祝共举行了68次。全班所有的孩子在这一年中都得到了这样的祝福。而我送出了68本笔记和68个祝福。每次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就会无比感动。
有一个老师这样问我,你自己掏钱给每个学生买本子,你得到啥了么?我笑了。我当然得到了,而且是无价之宝。当他们告诉我他们的小秘密,说我是他的铁哥们时,当我嗓子沙哑,办公桌上出现一堆润喉片和菊花茶时,当生日那天收到365颗学生亲手制作的幸运星时„„我所收获的,远比我付出的要多。
在结束这样一个琐碎的报告时,我想起了我的老师陈校长曾经讲过的19层地狱的故事。我想其实我最朴素的愿望,无非就是不能堕入19层地狱,不做一个庸师。而这样一个愿望,不是只靠热忱和敬业就能完成的,还需要我们不停地思考,不断地学习。读书,是我们成长的唯一选择。陈校长在世界读书日时写了一封信,殷殷叮嘱青年教师们要多读书。我深为感动,给老师写了一封回信。就用那其中的一部分作为今天和大家的共勉吧。
“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是要有一点精神和追求的。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和教育应有的力量。我想终有这么一天,就像老师您期盼的那样,我们读着书,平心静气。贪婪地汲取地泉、吸收阳光、沐浴雨露、享受清风拂面的喜悦。那个时候,我们会高兴,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活着,不断认识着这个世界,我们还象刚刚走上讲坛一样,单纯,平静,自由。”
第四篇:我的语文教学成长之路
且行且珍惜
——我的语文教学成长之路
南康市第一小学刘海燕
各种巧合,我成为了一名教师,一名平凡的语文教师。刚开始来到自己的第一所学校——唐西片中心小学时,带着刚出大学校园的满怀热情,充满激情地接待了我的第一届学生。刚开始时有些不适应,总没有把角色转换过来。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抱怨,每当我遇到教学上的疑惑时,总能耐心给我指点。还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学生,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一、初出茅庐
第一次走进教室,我有些紧张,当我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眼睛时,我很开心的讲起了我的所见所闻,他们听得不亦乐乎。于是渐渐的学生们和我成了很好的朋友。每位新老师都有可能来听推门课,我也不例外。第一次校长拿着凳子,笑着说:刘老师,今天来跟你学习一节课!我自惭形秽,忙说不敢当不敢当,于是马上进入备战状态。那节课我讲的四年级的《观潮》,讲完后自己心里也没谱,什么重点难点都不知道是否讲到。课后我主动来到校长办公室,征求他的意见,校长给我详细讲解了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的关系,他还特意请来了语文教学经验丰富的吉老师来评价我这堂课,认真态度可见一斑。他笑着问:“刘老师,你说说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是什么?”我想了想,没有说完整,后来吉老师告诉了我。“其实语文课堂不是说知道或者背出了这些新课标的概念就可以,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关注这整个班,整个课堂的45分钟。”我回去好好思考了这个问题,发现自己要学得东西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因为自己也曾经是学生,且刚刚度过学生时代,所以我很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渴望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于是满怀对学生的爱,对语文教学的爱,我开始了语文教学的摸索阶段。首先,我把学生当作朋友对待,我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和兴趣爱好,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课时可谓“其 1
乐融融”。二是在教法上吸引他们。我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听音乐、猜谜语、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等,经常把我的电脑带去教室,给他们欣赏最好的课外资料。每当孩子们看到我提电脑进教室就欢呼雀跃,那兴奋劲儿就甭提了。我希望每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激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语文世界。许多学生反映:特别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不紧张也不感觉累,于趣味中就收获了许多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学习的好方法。三是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积极地向富有学识和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经常听他们的课,琢磨他们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滋养自己,使自己的课趋于完美;此外,我还广泛阅读先进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教材,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曾记得多少次,为备好一堂课,我要精心准备好几天。
二、第一次公开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一路摸索,一路汗水,一路快乐。课堂上学生一张张生动活泼的脸庞,课下学生紧紧相依的身影,耳边一句句深情的“老师”的呼唤,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做一名能让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快乐,也更深刻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教师都必须准备过关课,我结合外出学习的各种教学方法,精心准备了自己这堂公开课。第一次上公开课,难免有些紧张,中途说话有些卡壳,幸好我用自己的语言过渡过来了,一堂课上完汗流浃背。上完后,吉老师说,你越来越有老师的感觉了。我知道听到老教师的鼓励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让我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摸索的征程上,流淌着辛勤的汗水,沿途也盛开了许多鲜艳的花朵。
接下来,我又上了全片的公开课《七律·长征》,查阅大量资料,几个晚上熬夜,制作课件,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指点。我搜集了大量与长征相关资料以及毛泽东同志的简介及其诗词等,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河和岷山,学生都是很陌生的,也不太知道红军在这些地方曾经有过的艰辛。因此我搜索并剪辑了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图片视频资料。虽然也有老教师们提出过度依赖多媒体的质疑,但是我想各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也很重要,今后可以充分利用但不过度依赖某些器材。
三、转战一小
2011年暑假我离开了教会我如何教书的唐西片中心小学,考入南康市第一小学,带着对语文充满激情的爱,我又整理行装启程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从有责任感的教师身上学习到了敬业的精神,感受着他们的人格魅力;我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加强学习努力弥补,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并且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积极参加语文教研。语文教研为我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让我见识了语文教学的前沿。我们从教学案例剖析现代教学理念,从一个词语谈及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畅谈发展前景„„教研中那种“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的情境依然令我神往。教研使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成熟,追赶的视野也越来越大,奋斗的干劲也越来越足。
我不断解读对教育的种种新的诠释,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欣喜地发现自己长大了:能够把新课改理念成功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教育实践,现在我正尝试着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风格。
奋斗没有终点,追求永无止境。6年来,我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我愿化作一片云,遨游语文教学的蓝天;我愿化作一片雨,滋润语文这片土地;我愿化作一棵小草,点缀语文美丽的殿堂。
我的教学生涯中时时有挑战,刻刻有压力。我刻意在各种比赛中锻炼并提高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无怨无悔。在这真善美的追求中,我的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同仁们的好评。在一次次的磨砺后,我的教学技艺、综合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是语文,让我富有激情而又充满力量。
四、以生为友
面对着一张张可爱的面孔,我深深懂得:他们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我更深深懂得,理解学生,爱你的学生比你教给他知识更重要。走进他们,就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我从来没有停止过与他们的交流。与学生在一起,我感受着他们的快乐,分担着他们的忧愁,欣赏着他们的歌声,解读着他们的心灵。记得有一个学生,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不错,但他的作业总是写得慢慢吞吞,从未及时交上作业。我曾多次请家长来校提醒他加快写作业的速度。然而他只有委屈的眼泪,经了解,得
知该生家境复杂,父母经常吵架,还有个妹妹不到一岁。后来我允许他推迟一天交作业,然后跟他父亲交流一次希望他多关注孩子。后来慢慢的他能及时交上作业了。他很快去掉了作业密集的坏习惯,告别了自卑,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作为老师,就要触摸到他们的脉搏,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与他们有共同语言,从而让他们也对语文充满激情,与老师产生情感的共鸣。“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唯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引领,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支撑,需要更新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时俱进是时代对每一个现代人提出的要求,更是新时期教育对每个教师的要求。我时时有提升的欲望,时时有“充电”的渴望。
生活给了我不竭的力量,语文赋予我灵动的思想;学生为我编织了斑斓的春天,激情成就了我美好的梦想。我不能停止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甘心把青春年华献给我挚爱的语文教育事业,我要用滚烫的生命激情拥抱语文,用坚实的脚步踏出生命的旋律。
人生有追求。天空因有了白云而更显蔚蓝,大地因有了丝丝春雨而更加滋润,我要让语文殿堂因我这棵小草而摇曳生姿。语文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应且行且珍惜。人生有梦,我要让梦想飞扬,在春耕之后,在金秋,赏满目金黄的田野,闻稻花阵阵飘香„„
第五篇: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
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
郓城一中鲁凌波
我的语文教学之路,教训多于经验,失败多于成功,在此写出,希望能唤醒起青年教师以此为鉴,少走一些弯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学毕业分配到县一中工作,刚一开始,也真是豪情万丈,认为凭自己四年本科所学,“满腹经纶”,对付一群黄口乳牙小儿,“杀鸡焉用牛刀?”,岂不是大材小用,真有一种“使君但用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气概。记得第一课上《雨中登泰山》,讲到那几股大水时,一时兴之所至,联系王熙凤的出场,大讲特讲“先声夺人”的出场艺术。当时感觉好极了,四年学到的东西,不卖出来更待何时,于是课堂上经常是我唾沫飞溅地一讲到底,根本没问过学生效果如何。上班两个月后,学校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先在年级初选,我自信满满报了名,自信会一路过关斩将,拔得头筹。上课时,我发挥自己的“特长”,一堂课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洋洋洒洒讲下来,结果却被淘汰出局。我被打了一闷棍,如坠五里雾中,问了年级主任,主任说不能一讲到底,要调动学生学习,我很不以为然,认为评委是外行,心里愤愤不平,怀才不遇之感顿生,感觉让这些人评课是对牛弹琴。期中考试结果出来,我教的班成绩几乎在平行班亮了红灯。我的头有些大了,这到底是怎么啦?到底应该怎样教语文?一篇课文包括字词句段、语修逻文,这么多内容,老虎吃天难下口,到底应该学哪些内容呢?教师不讲,如何让学生学习呢?我陷入迷茫之中。
过了一段时间,省教研室在诸城实验高中举行省青语会年会,我幸运地参加了。这次会议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郑晓龙、程翔、李卫东老师的课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郑晓龙老师上的《祝福》,引导学生的思考一步步走向深入,对课文的解读非常有深度,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回来后,我一头扎进学校资料室,找出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当时我的阅读是有选择性,主要读的是名师课堂实录或教学设计部分,看完后,一字不漏地抄下来,这样的实录我抄了起码有厚厚的三大教案本,我感觉这部分内容能直接“搬运”到课堂上。当时听说发行了“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的光盘,也买回来一些,一遍遍地观看,看上几十秒,按上停止键,记录下教师讲的每一句话,也“搬运”到我的课堂上。就这样,不得已抛弃了原来的“讲析”式。一开始也真的是“生搬硬套”,连“嫁接移植”都谈不上,不是“比着葫芦画瓢”,而是“比着葫芦画葫芦”,开头连“葫芦”也画不像,更不清楚人家设计教学的意图。时间长了,慢慢地有了一点感觉:“这个问题问得好,能把全文给统领起来。”“这几个问题串起来,形成问题链,能引导学生的思考步步深入。”就这样,由一开始“比着葫芦画葫芦”都画不太像,逐步到基本上能“画”得像“葫芦”,再过渡到“比着葫芦画瓢”,上课也逐渐找到感觉了,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可以得到验证,学生思考深入了,回答问题气氛热烈了,我上课也感觉轻松了,课堂也和谐多了,我尝到了“画葫芦”的甜头。在艺术上,这叫“模仿”。一开始,我对自己的这种做法感觉有点难为情:这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么?后来看了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章,找到了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变得心安理得起来。叶老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一文中说:“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摹仿,终于独创。不摹仿打不起根基,摹仿一辈了,就没有了自我,只好永远跟随人家的脚后根。但是不用着急,凭真诚的态度去摹仿的,自然而然会有蜕化的一天。从摹仿中蜕化出来,艺术就得到了新的生命——不傍门户,不落窠臼,就是所谓独创了。弘一法师近几年来的书法,可以说己经到了这般地步。可是我们不要忘记,他是用了多年的苦功,临摹各体的碑帖,而且是写什么像什么的。”从此,我也是真诚地摹仿,一步步,由临摹到其形,逐渐到“形神兼备”,“写什么像什么”了。在这一阶段,我潜心钻研了一些名家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如钱梦龙、魏书生、于漪、宁红彬的课,受益非浅。只不过这一阶段特别漫长,直到现在还没有“脱胎换骨”,到达“独创”的境界。
当时的语文教学现状如同叶老早在上世纪40年代所说的“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的吟诵的功夫太少”,教师忙于对课文进行琐碎的分析,甚至绞尽脑汁不惜牵强附会地挖掘文章的微言大义,拆碎七宝楼台,做一些焚琴煮鹤大煞风景的事,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吟诵、感悟、体会,而是如同外科医生似的用冰冷的手术刀对文章进行七零八碎的切割,缺少对文本鲜活生命的切身触摸与对文本生命体温的亲切感知,不是深入文本融入文本与文章一起歌哭一起沸腾一起燃烧,而是远远地站在岸边不动声色地冷静客观地远距离观照,语文的生命活力、温度降低了,生命情感稀释了,淡薄了。
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一条适合我的语文教学的途径——诵读。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朗诵方面的特长,从事教学不久,学校举办一次师德演讲会,我演讲完,有位老师对我说:“朗诵的很好,普通话也好。”我将信将疑,后来每次朗诵课文,特别是感情较激昂、情感变化幅度较大的诗文时,朗诵完毕,全班同学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二十年后,我所教的第一届学生聚会,同学们说,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语文课中的朗读,有一次学习一篇文言文,我分别用几种不同的声调、语气模仿几个人之间的对话,当时逗得全班哈哈大笑。这样的细节我完全忘记了,而学生还记得清清楚楚。我认识到,好的范读具有感染力,能够引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发挥很好的引领作用。另外,要加强具体的指导,每一句甚至句中每一关键字词,读的高低快慢轻重,都要先给学生讲清这样读的道理。朗读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先让学生读,然后教师示范朗读,发现问题后再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如此螺旋式地循环,学生感觉得深切,学习起来也容易产生兴趣。在这一阶段,我反复观赏张家声、苏民、濮存昕等名家的朗诵,反复揣摩,模仿,然后到课堂上朗诵,基本上能做到惟妙惟肖,“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使其语皆若出于我之口”。
这一时期,我参加了菏泽市髙中语文优质课比赛,当时抽到的课文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经过我反复思考,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学习具体内容加以概括的方法,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由于教学目标定位较准,较集中,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训练,另外,普通话朗读也比较有感染力,获得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当时我所崇拜的语文界的一些名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确实很高,经常在全省乃至全国开设公开课、示范课,这些老师的课堂大都经过老师的精心备课,细细雕琢,课堂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老师的匠心,整个课堂节奏或如行云流水,或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如赏名园,渐入佳境。或是情感的陶冶,或是思维的锤炼,听这样的课,如品佳茗,唇齿留芳,回味悠长,确实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但遗憾的是,据一些知情者介绍,有些老师所教班级的成绩并不好。当时我也出现了这种问题:上课气氛很好,学生也愿听,但教学成绩上不去。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呢?后来,我才明白,是因为把主要精力倾注到课堂教学艺术上,轻视甚至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如作业、辅导、检查等,认为这是一些烦琐的机械性劳动。
不得已,我开始了第二次转向,走向了另一极端,那就是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而不注重研究教学设计,不注重钻研课堂教学艺术,老师沦为工地上的监工或者工头。当然,这样做很“敬业”,做到了嘴勤、脚勤、眼勤、手勤,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要好好学习,经常向教室跑,看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经常“批”作业,注意不是“批改”,而是“批”,主要是“批”学生谁认真做谁没有认真做,至于作业中暴露的问题,这样的老师是无暇顾及的,有时主要是不愿顾及的。这是一种在高压管理之下的强制性的学习,在这种管理下,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一时也不差,但这绝不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就语文学科来说,因为老师只是单纯机械地管理学生的学习,没有对汉语言文学中优美的字、词、句、篇的涵咏、品味、鉴赏,不注重对理解、分析、综合、概括、鉴赏、评价、表达等方法的指导,缺少对语言文字中美的规律性的揭示和引领,语文的优美、语文的味道全都荡然无存,长此以往,会败坏学生的学习胃口,扼杀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学习厌倦,甚至是终生对学习的恐惧与厌恶。
后来才明白,教学与管理应该是教育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在我的教学历程中,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对我影响特别大,其中有一次是市教研室在菏泽一中新校区召开的中学语文实践性活动教学现场会。会上韩建华主任介绍了“一体两翼”语文教学观,即“语文活动为主体,阅读与写作为两翼”。这对我的思想有很大震动,正如一首诗所说“终日寻春不见春,日日踏破陇头云。归来却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如同电光石火般,一下子点醒梦中人,长久苦苦思考不得其门而入的问题,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我当时就意识到,“一体两翼”是撬动语文学习的强有力的杠杆,是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强大武器,抓住了这些,就真正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牛鼻子”,这才是语文学习形而上之“道”,而其它教学方法只是“术”,是形而下之“器”。
回到学校后,我积极发动学生,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积极鼓动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大赛。有多名学生获得各种奖项,凑巧的是,我女儿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在北大举办的全国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仅有五十名,她因此获得山东大学等髙校自主招生资格。我在课堂上经常抓住合适的时机,利用教材内容,开展课堂辩论活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下査找资料,小组分工合作,课堂上唇枪舌剑,经常是争得面红耳赤,学生的思想在辩论中逐渐变得深刻而全面,胆量也逐渐大了,不少一开始站起来回答问题就腿哆嗦、声音颤抖的学生也敢于大声讲话了,不再嗫嗫嚅嚅,语言表达也变得流畅了.2010年学校派我率领学生代表队赴青岛参加“海峡两岸高中生辩论赛”观摩,2011年我带队参加在潍坊举办的“山东省高中生辩论赛”,第一次组队参赛,获得了全省第五名的成绩,其中郭大庄同学获得“山东省最佳辩手”称号,因为这次获奖,郭大庄同学获得了山东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并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因他出众的辩才、广博的知识面、机智灵活的反应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折服了所在小组的所有专家教授,获得自主招生考试小组第一名,自主招生考试A等资格。由于自主招生考试的成功,极大了激发了他的学习潜能,使他最大限度地放下了高考的思想包袱,高考时考出了653分的好成绩,被山大录取分数最高的数学学院泰山学堂录取。在2012年在东营举办的山东省高中生辩论赛中,我带领的辩论队获得了大赛季军的好成绩,我也获得了最佳指导教师的称号,并于同年暑假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高中生辩论赛”,获得“优胜团体奖”。我意识到,参加各种比赛的意义最重要的不是获奖,而是在此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立体式的锻炼,将使其终生受益,这才是比赛的最大收获。
除辩论赛外,我组织排练的课本剧演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年学校课本剧大赛完,当天我写下了一则日记:
12月10日。今夜我们排练的课本剧《威尼斯商人》获学校课本剧评比第一名,两周的心血没有白费。参加演出的几名学生都是艺术生,文化科成绩较差,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不好,平时背课文一周也背不过二三百字。但莎翁长达五六百字的长篇独白却背得滚瓜烂熟,演得也惟妙惟肖。这又一次证明了,语文活动是促进语文学习的强有力杠杆,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又加上比赛荣誉感的刺激,强化了学生的意志和坚持。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确实能将语文教学带入一条光明的前途。
除了“一体”,在语文教学的“两翼”方面我也做了一些探索。先说阅读,我尝试带领学生进行了“主题性阅读”“专题式阅读”,打破了课本单篇课文的限制,进行了集成块式的阅读。如学习苏拭的《赤壁赋》时,不局限于这一篇,联系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及课外苏轼的诗文,学习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一系列诗文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的部分章节,力图使学生对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于苏轼诗文的思想及艺术有一个总体的观照,不至于断章取义,笼统地认为苏词只是一味豪放,苏轼思想只是一味旷达,而是有痛苦,有感伤,有无奈,有孤傲,所谓旷达只是力图忘却痛苦的努力挣扎。
在写作方面,我痛感命题作文经常不能命到学生的心坎里,有较大的随意性的弊病,努力实施生活化写作、读写一体化写作及微写作。所谓生活化写作,就是努力挖掘写作的生活源头活水,以学生关心的当前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为作文题,倡导学生以公民姿态写作,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已任、“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纵论关系大至国家大计下至百姓民生的时事。读写结合主要是从阅读中发现挖掘写作素材、写作题目,把读与写有机的对接,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如学习了《项脊轩志》,模仿其写法,让学生写《老屋记事》等散文;学习了《景泰蓝的制作》一文,让学生写《包水饺》等说明文。这样的写作,学生有章法可循,写完后,又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能深刻认识到文章写法的妙处。
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就如同一台强大的发动机引擎,托举语文这架银鹰翱翔于语文学习的广阔蓝天。又如一首宋诗所说:“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中流自在行。”“一体两翼”就是托举语文这只“艨艟巨舰”的一江春水,而原来的苦苦寻觅,“枉费推移力”,而一旦一江春水浩浩荡荡而来,就使得“艨艟巨舰”“中流自在行”了。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中学教学很容易使教师沦为类似体力劳动的纯机械的劳动。教师一味地做题、讲题、批改作业,机械、重复、单调,教学活动成了一项纯粹技术性的活动,教师“异化”为一种工具,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张扬,同一性的技术化教学,使教师失去了享有教学生活自由和幸福的可能和条件。但广大教师都明白,一个教师如果终生从事教育工作,那么其个人的教学活动在生命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对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也是教师个人生命质量和生命厚度的体现,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如果一个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其感到不自由、不幸福中度过的,那么教师的人生只能说是灰色的、悲哀的。无怪乎有人说,有的教师是把同一工作机械地做了十几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一个教师,今年的教学水平比去年不是提高了,而是原地踏步走,甚至是退步、下降,这是教师的悲哀。
要改变这种状况,从教师的阅读与教研着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前面提到过,教学风格的形成首先来自模仿,我这一阶段经历的时期很长,还是天资鲁纯之故吧。后来慢慢做到取诸百家,融会贯通,不死守、照搬一家,模仿、借鉴到一定程度,自己就要思考,在教学的哪个环节、哪个细小的地方有自己独到的发现、独特的教学创意,一点点加进去,这样,自己的教学设计逐步多了起来。另外,在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思考别人巧妙的设计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的,同样的课文、相类似的章节,自己能不能也想一个好的设计呢?这样就从模仿逐步走向创造了。再进一步,借鉴多了,思考深入了,就要进一步思考:这种好的教学设计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在支撑?这就促使你阅读一些学科教学论、课程论以及教育理论类的报刊、书籍,看了后你会明白,原来好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它遵循了这样一种教育教学规律。我逐渐迷恋上了理论思辨,有时候深入阅读一些名家对于某一问题的条分缕析的论述时,你会为其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入透彻而折服,它能把你带入一个你想探索但不得其门而入的崭新的新天地,你会感受到理性探索的愉悦,这种愉悦远胜于物质方面的快感。我逐渐系统思考语文教学的一些根本性、规律性的问题,由“如何教”逐渐过渡到“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不能这样教”上面的思考。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问题、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一堂课的教学节奏问题、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课核及主问题的设计、课堂的拓展及延伸等,逐渐认识到,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一阶段,我一方面继续关注名家的教学设计,另外更把目光投向了理论探索,特别是二王(王尚文、王荣生先生)的思想给了较大的影响,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王荣生的《语文科课堂论基础》中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及其弟子陈隆升“从学情视角观照语文教学”的思想使我耳目一新。还有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说理透辟,学理推演充分,使我畅游于理论探索的海洋。
我认为一堂语文课要给学生以理性的思索、以美的愉悦,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艺术的快感。课堂教学是要有艺术性,听一位老师的语文课,如果学生愉悦,听课老师也感觉轻松,上课老师也显得轻松,这证明老师在课前下足了功夫,如果老师上得吃力,学生及听课老师听得费劲,可以断定上课老师备课功夫没有下到,最起码是所教的课没有自己的“东西”。语文教学要有“干货”,“硬货”,不能掺太多“水分”。所谓“干货”“硬货”,是老师独立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有没有“干货”是一个老师有没有上路的标志。我自己平时注意在这方面的思考,偶有些许心得,如教学《药》一课,把自己的心得整理了下来,发表在《语文学习》杂志上。
我感觉,教师阅读以围绕“问题”阅读效果较好,即围绕近期思考的问题去搜集相关的专著或文章熟读精思。它以教学中的“问题”为圆心,向深处、广处扩展。如《史记选读》的教学,课文多数是节选,我扩展到读《史记》中的完整章节,再扩展到读相关评论及研宄著作,如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及徐复观对《史记》的论述。再如教学《论语孟子选读》,我阅读了李泽厚的《孔子再评价》、鲍鹏山的《孔子传》《风流去》、杨义的《诸子还原》等。
2010年开始,我主持编写了一系列校本教材:《水浒人水浒情》《先秦思想之光》《中国古代诗词选粹》《中国古代散文选粹》等。在此过程中,促使我读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列子、荀子的书及相关论著,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梁漱溟先生的《东方文化及哲学》、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汉魏六朝诗》等。
另外,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感觉应该再把视野放开阔些。如同画家作画,功夫在画外:如同诗人作诗,功夫在诗外。如元代倪云林的画,如果没有超逸脱俗的心胸、品节,断画不出情致淡远的山水画,这背后需要有相应的哲学、美学思想的津淫、陶冶与熏染。站在美学、教育哲学的髙度研究课堂及教学环节,才能登高望远。这一时期,我较深入地读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等美学三书、《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中国人性论史》、朱良志先生的《中国美学十五讲》。朱先生以其对美学问题的独特认识、优美的文笔把我带入一个审美的天地。上述诸先生的书使我暂时忘却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烦恼及污浊,如同朱先生所写到的一丸冷月,洗净世间尘滓,把我带入空明澄彻的唯美的天地,滤尽尘俗,使人“肝胆皆冰雪”。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活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需要一种静气,凡是一阵风式的语文运动都不是真语文,也绝不会长久,正如老子所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暴雨式的语文这“法”那“式”都不会长久。语文教学需要沉得住气,安得下心,语文需要安静,这些年围绕语文的喧嚣之声太多了。语文是一门心智体验与技能训练并重的学科,语文不是用来认识的,不同于语言学科,这是一门行为学科,不能坐而论道,在技能训练的同时有心智的体验。另外,我体会到,人不能只为物质而活着,需要有一片清洁的精神的天地,它能抚慰你疲惫而粗糙的心灵,使你不是大悲大喜,而是宁静而愉悦,在如今纷繁噪杂的世界,这一片宁静的天地尤其难得,而教研、读书、写作能使语文老师达到这一境界,我明白自己远未达到这一境界,我的语文教学“干货”很少,“水分”很多。但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继续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着,痛苦着快乐着。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虽愚拙,但我相信以我的精诚之心,最终会得到语文女神的眷顾。
(摘自《菏泽教研》2015.10,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