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之路

时间:2019-05-13 01:0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教育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教育之路》。

第一篇:我的教育之路

我的教育之路

王涛

我是07年毕业的一名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毕业时,我就开始去找工作。可能是由于个人性格有些内向的缘故,不能很好的展现自己,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只好和大部分人一样,南下打工。我辗转于广州,深圳好几个城市。起初,我还在工厂里工作。厂里的工作比较辛苦,一个月下来,让人身心疲惫。现实的生活,让心情失落的我有些悲观,觉得上大学没用一样。

最后在亲戚的介绍下,我终于进入了广州乡下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

刚踏入那所小又简陋的校园,我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虽然,学校的环境差,工资待遇也不好,但我还是很乐意去做这份工作。因为,我觉得终于学有所用,不会感到大学白上了。

在随后的这几年,我一直在民工子弟学校任教。从浙江的桐乡最后来到了嘉善。从大学毕业也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的工作中,我的感受也颇多。

我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可以给民办学校的教育注入一些新鲜的活力。我的年纪和好多小学的家长相仿,生活在同样的年代,有着共同的梦想,相互之间比较好交流。我有责任心,在学校押送校车时,从未出现过纰漏。我的耐心也不错,在广州的学校,我还做过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

五年的磨练,使我从一个刚毕业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成为一名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我在任教的学校先后获得“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在这种民工子弟学校中,一名教师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学校的教学设施比较差,教师的工作量大,工资待遇等等又大不如公办教师。我的专业是英语,但现在却还带了科学,数学等课程。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又来自五湖四海,良莠不齐,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生素质普遍差一些,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不完成,不遵守纪律等等事情时有发生,再加上有的家长对学校的工作不支持和配合,这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难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流动性也非常的大。

现实的压力很大,但我还是在坚持着。在我们老家有时会招考,但竞争十分的激烈,录取率又低,有时可以说是千里挑一。我现在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再过几年,可能连参加招考的资格都没有了。生活的压力,让我心里很矛盾,是转行还是继续做教育,真是挺难的。

不管将来会怎样,我都希望政府来多关注下民工子弟学校,关注下像我这样的教师,帮助我们。让我们能为祖国的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

第二篇:我的教育培训之路

如今学什么专业技术比较好?读职业学校真的会有前途吗?但是很多工作单位却不仅仅需要职业技术,而是需要文凭去提升你的职位,还有许多人毕业后面临的问题是有技术没文凭的尴尬局面。学大模式是只适合一对一课程。因为你可以为一个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找到一个合适的学生,但不可能让他同时给两个学生上课。且不说给两个学生上课已经破坏了个性化服务,两个学生得相互妥协上课时间、上课内容、进度、难度,仅从该模式下筛选出来的教师能力就无法做到。就算能找到水平不错的教师去上课,学大本身的制度就没有能留下这些教师的基因,必然导致这些老师的流失,从一对一过渡到小班课程的美好愿望只能流产。随着高职高专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与行业把岗位资格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纳入到自考、成教、网教、民教等课程中来,一方面保证学生取得学历证书,另一方面保证取得岗位的从业资格和技能的需要。

教育培训行业的真正要点是什么?以教育或者培训,促进教育培训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水平(包括就业),以达到就训者自己的目的,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水平。就是当一个怀着期望、梦想和美好的人,刚出社会却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是没经验曾经有多少人被拒之门外,一直到刚出头的那两年幸幸苦苦的工作,却也只能看着都市的夜晚,高楼大厦,霓虹闪烁,人来人往,几年下来却只能得到的是那微薄的薪资。

第一次接触自考是因为觉得自己不能放弃自己,所以选择了重庆跨越技术学院,那时很累因为要一边学习一边上班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它总是有的。为了自考,你得学会放弃,放弃和别人一起出去欣赏城市的美景,放弃和同学的约会,你得学会孤独,你得学会煎熬,你得学会坚持,你得学会忍受,你得学会懂得别人的不理解,就如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的收获。也正是因为自考生所特有的那一份执著和坚持,让我最后成功地考取了研究生。

第三篇:“生本教育”点亮我的“教改”之路

“生本教育”点亮我的“教改”之路

霍邱 一中南校区

纪保鑫

2002年3月,怀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梦想,我走上了讲台,开始了我的教育教学生涯。当时正值“新课程改革”大讨论时期,各种思潮交汇碰撞。“为了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基于学生发展”;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是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这些新理念让我既激动又迷惘。我认同新课程理念,但怎样才能把这种理念贯彻于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呢?新型的语文课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能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呢?我在思考中开始了尝试。由于处于偏远的乡村,信息闭塞,又缺乏“大师”的引领和同事的砥砺,那时的尝试基本上是闭门造车,没有实现变“教书”为“铸魂”,变“课本剧”为“教育诗”,没有摆脱“书本”和“师本”的范式。

一、初识生本 —— 一剂心灵的鸡汤。

2010年,我通过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选调考试”,调入一中南校区工作,赢得了我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进入一中南校区以后,在校领导的关心鼓励下,特别是在一中南校区和谐、自信、乐观、进取的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我重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于是重拾信心,重注激情,决心在三尺讲台上挥洒人生,在五尺黑板上刻画未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就在这时,屠志成主任送给我一本书——《教育走向生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教少学多”、“整体领悟与知识生命”、“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读和做,缓说破”、“小组的作用”等具体可行的方法,一个个鲜活的成功事例,激起了我强烈的兴趣,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而2010年11月份,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牵头的“九所生本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观摩活动”。我看到在他们的课堂上,孩子们能那样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充满智慧和激情的发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融洽的交流,小组活动的高效有序,那种师生共享语文课堂的快乐,那种蓬勃的课堂生命力征服了我,我决心走生本教育之路。

二、相信学生

依靠学生

—— 做生命的“牧者”。

这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次根本性的改变。我深知此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接受并投入激情参与进来,是此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我专门找来了生本语文课堂的教学视频,放给学生们看,当看到同龄人那精彩的表现时,他们也很震撼,激起了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愿望和兴趣,我趁热打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学们,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就这样我开始了“生本语文”的教改尝试。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时候,课堂确实是“热闹非凡”争吵声此起彼伏,有时甚至偏离了主题,在课堂教学“混乱”的日子里,我虽然饱受煎熬,但孩子们的天性却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他们贪玩,喜欢游戏,大声吵闹,不按规矩行事等等。不过在这种无规矩的活动中,他们却展现出了人性最美的一面——对弱者的同情与帮助,对优秀者的赞誉与羡慕。学生的这种表现让我吃下了定心丸,我坚信在这种原生态的环境中他们会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然成长。果不其然,一个星期后,班里的几名同学找到我说,这样不行,太乱了,虽然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但收获不多,有的同学课下没有做充分的准备,表面上学习了,实际上没有。我问他们该怎么办,他们觉得应该建立一套机制,来规范大家的行为,使课堂有序起来。我将他们的建议放到班里进行讨论,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赞成。于是,我让他们讨论出规则来,这样我们班的第一个生本成果诞生了——《小组激励机制》,明确了组长、监督员、组员的职责和评选优秀小组的办法。由于规则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不仅没有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反而让他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尊重,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我的思想认识也不自觉地得到了提升,我对孩子的了解更加接近自然,也更感受到被孩子们喜爱与信任的快乐。

2010年12月,我第一次上展示生本理念的九校校际公开课,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将上《女娲造人》这一课。第一次上这样大型的课,我很是紧张。可孩子们却很淡定,我决定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上课了,教室里挤满了老师,孩子们有条不紊地阅读课文,交流心得,再提出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由其他组讨论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是:女娲为什么造人?女娲是怎么造人的?女娲造人之后怎么办的?你觉得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神话的特点有哪些?假如你是女娲你会怎么造人?最后一个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奇思妙想,展现了他们非凡的想象力,让人忍俊不禁。这堂课孩子们不仅感知了文章内容,品味了文章语言,赏析了女娲形象,还弄清了神话的特质,感受到了先民们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对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渴望,并培养了想象力。这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他们认为这堂课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保持有效互动,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体现了生本理念。可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开始生本教学才两个星期。这次公开课让我认识到要做到“以生为本”,教师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着一颗向善、向上的种子,不拔苗助长,不急功近利,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另外,教师还要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走进生命的绿洲,感受生命的律动,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做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唯独不做他们任何动作的替代者,彻底由“师本”走向“生本”。

三、推动自学

推进阅读 —— 生本语文的灵魂

所谓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阅读,为孩子们的自学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我们的传统领地——课堂,更应如此。允许他们自学,提倡他们自学,推动他们自学;不是收缴他们的课外书,而是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自主地阅读;不是听任他们信马由缰,而是因势利导,使他们奔腾的热情犹如波涛涌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或人类既有成果形成的河流。因此,我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策略就是,先学后教,推动自学;以读引读,推进阅读。先学不同于预习,除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外,更有对文本的深层次的把握,和相关主题材料的收集。比如说要学习《芦花荡》这篇课文了,那么孩子们会提前一天完成这一课的自学任务,如字音词义,作者和写作背景,文章的内容,人物形象的分析,相关作品的阅读等。这样可以让我根据学生学得情况,做出教学调整,使教学内容更精粹,更切合学生的需要,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另外在课堂上学生也有了更多的对话时间和质疑的机会,从而实现激情的碰撞,智慧的分享。这样使孩子们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促进了他们能力的提升。

“生本语文”特别重视推进阅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陶冶高尚情操,锻造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每个单元我都会做一个“单元主题阅读”,除此之外结合具体课文,也会安排相应的阅读任务如学《芦花荡》一课时,我就安排学生阅读了《荷花淀》,还有专门的读报课,诗词朗诵课。由于学生的作业较多,能用来阅读的时间有限,还有受条件的限制,缺乏阅读材料。为此,我将阅读课的主题提前通知学生,便于他们灵活安排,尽量减轻学生负担。我还鼓励学生推荐阅读材料印发给大家,这样不仅有统一的材料,可供大家阅读交流,而且对推荐者也是一种荣誉,将阅读落到了实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本学期,学校安排的“教师教学情况调研”活动中,我所带的班级,几乎所有的学生将最喜欢的课送给了语文,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两个班都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分列年级第一和第二位,并且进一步缩小了与自选班的差距。其中一个班以前是年级的倒数第一,现在能达到今天这个水平十分不易。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坚信孩子们有自学的能力,坚信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教育者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需要的自学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创造一个无为的繁荣。

四、小组建设,小组活动

——

生本语文的基础

新课程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小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全员参与学习的过程,正好使这一要求得以真正体现。小组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可使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友好、合作、互助、竞争的关系,共同到达成功的彼岸。学习小组是生本教育的最基本要素,是生本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我非常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小组活动的开展。

2011年12月我再一次上展示生本理念的校际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30课《寓言四则》的前两则《赫尔墨斯与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怎么上呢,我与孩子们商量,没想到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要求演课本剧。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着小组建设和小组活动开展的问题,我一直在想着怎样让小组活动的形式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效,而不是简单的讨论问题。课本剧、小记者采访、家庭访谈、相声、想象比赛等等做了很多尝试,一上语文课孩子们就很开心,孩子们充满智慧的精彩表演,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我也找回了自信。想着既然孩子们想演,那就放手让他们演吧。组长分配好角色后,他们就分头准备去了,有几个小组还利用放学的时间进行了彩排。公开课时我做了一点提示,赏析了几个语句,探究了人物形象,之后就让孩子们演了。孩子们很可爱,演得很好,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那样,表演的过程就是对人物形象揣摩的过程,就是对寓意的领悟过程,就是对语言的品析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这些都是各学习小组自行完成的,我只是提出了一点要求而已。

根据我的经验,打造优秀的学习小组,是生本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建设学习小组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好、中、差的搭配,更要注意小组成员的个性搭配。小组确立之后,要及时培训组长,形成一批骨干,形成各自的小组文化。教师要尊重小组,发挥小组的作用,切不可越俎代庖,一竿子插到底。

依托生命,激扬生命,教育就可以享受生命的神奇。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点亮了我的“教改”之路。

第四篇:爱成就了我的教育之路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成就了我的教育之路’,光阴荏苒间,走上三尺讲台已近十五年了,平淡的教育生涯中,无论从事语文学教学还是做班主任工作,对我都是一件乐事。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渐渐总结出经验“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关爱学生。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老师应该是 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要做到尊重学生,对学生常怀宽容之心。

一,撒播尊重的种子。教师工作的前提是: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能叫出学生的名字,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能让学生从这一小小信息中感觉到老师是在乎他的,关心他的,让学生心中有温暖。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有了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才会获得自尊的感受。孙晓云说:“从小感受到爱和尊重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是一个懂得爱并会尊重他人的人。”因为尊重,我们才有无私的平等关爱,珍惜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尊重是老师向学生撒播的爱的种子。

二,用宽容成就学生的梦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学生就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没有一朵花不想怒放,没有一个学生不想成功,成才。

说起刘某,好多老师都认识他,他是个脾气暴躁、易怒,典型的冲动性学生,他讲义气,爱打抱不平,有点懒惰,入校之初,屡犯错误,屡触班规、校规,在学生和老师的心中留下了极差的印象。在初一一年中,这位桀骜不驯的男生着实让我苦恼不堪。那是发生在操场上的一件事:刘某是我班体育委员,该上体育课了,我去操场看上课情况,班内大部分学生都已自觉在操场上整好队,准备上课,却看不到体育委员的身影,我心中不悦,一男生对我说,刘威在操场西边正和别的同学打闹呢。我心中的怒火按捺不住,“腾”的从心中升起,气盛的我,哪容得这件事,跑过去对刘某大声训斥,想以威严去震慑他,但刘威的反映,使我始料不及。他愤怒、变形的脸孔、比我还高的声音,骂骂咧咧的,在众人面前公然顶撞我这个最小的“主任”,使我大为恼火,但想一想我毕竟是个“主任”,怎能跟毛头小伙子一般见识,面对此类问题要冷静,要宽容大度,万不可贸然行事,等冷静下来,再私下个别和他谈话,和他一起分析问题,告诉他老师允许学生犯错误,但要求学生学会在犯错中反思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刘某见老师面对他犯的错,仍然能平心静气,和以往的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也不好意思起来。因为我的宽容,以后的日子里刘某变了,慢慢的刘某犯错次数少了,懂事了,学习变得勤奋了,成绩也提高了,到了初二,再也没有犯过错误,还在班级管理中,为我出谋划策,在班内树立了威信,赢得了同学的尊重和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他自己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初中毕业后,顺利的升入了重点高中。我用宽容成就了刘某的快乐。我也快乐。,如果宽容,不计较,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忍让,生活中便会多一缕灿烂的阳光;多一份宽容,人生便会多一些柳暗花明;多一份宽容,孩子们便多了一次绽放生动神采的机会。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教育的爱心是一种教育的圣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

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探寻“差生教育”之路

探寻“差生教育”之路

据全国少公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或10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

本人虽然已有几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但看到上述材料的第一感受仍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5000万”这个数字可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中国教育事业、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人们所始料不及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数字,想象一下这庞大的差生队伍,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真正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来迎接这一艰巨的挑战呢?

虽然中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引以为傲的辉煌悠久的历史,但在差生教育这一问题上拿出的对策却“乏善可陈”。纵然弟子三千的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但真正有影响的七十二人无一不是“少年聪慧、勤奋刻苦”的好学之人。真正能使学生“由差到好”的例子和教育方法也是“鲜有耳闻”。古代是如此,如今的教育也未能真正冲破“差生教育”这道“藩篱”。尽管当今的教育界已普遍意识到了“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提高的妨害性,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实行“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集思广益”,纷纷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探索、追求。但“差生教育”仍是当今许多人不愿提及的难题之一。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教育教学必须面临中考、高考等一系列重大考试的检验。许多学生从懂事起就明白了“分数是学生命根”这一道理。在中学时代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每一位学生都无可避免地要接受无数次考试的洗礼。这势必将会从中分化出成绩优劣不同的学生群体。而其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又缺乏 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在多次的打击之下,难免会缺乏学习的动力与信心,沦为“差生”。再加上中学时代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广大教师不能及时抽出时间与这些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或沟通方式不合理等因素,最终导致了成绩的下滑和“差生”人数的增加。

上述观点似乎有些悲观,其实差生教育也并非真的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纷纷将手伸向了这块烫手的“山芋”。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其目的就在于将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大化,使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摄取,而是将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之中,通过劳动等途径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以便于其更好地学习成长。近几年出现的“行走学校”所采用的“一千公里定人生,人生必须这一课”的教学理念和“徒步行走”的教学方式未尝不是对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当代的延伸。该学校并不开设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让学生上的只是大距离行走的“体能训练课”;没有老师,管理学生的工作人员一律被称为“管带”,进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徒步跋涉,将自己的脚印留在了泰山、大别山、雁荡山、井冈山、韶山等多个地点。令人吃惊的是,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对现今许多老师头痛的“差生”教育上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差生”纷纷通过“行走教育”,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我们姑且不论世人对于这种教育是否完全认同,但是,从这种独特的“行走教学”上,我们不难看出其教学方式的实质,即通过行走来树立自信、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用军事化的管理来规范其行为,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用艰苦的生活来磨练他们的意志,使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与难得。而这些恰恰是现如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对“差生培育”方面没有注意或没有落实的。以下本人就实际工作中的感悟和经验针对“差生教育”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以期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

首先,在树立自信心方面,采用“视线转移法”。

虽然现今的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素质”,但分数的多少仍对学生的自信心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差生”恰恰是在这一方面缺乏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形成了成绩日渐下滑的恶性循环。而“行走学校”的教育方式则是通过行走的方式来树立信心。由短程的行走到长距离的行走,在一次次地完成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种自信心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走出了学校、书本的小圈子,来到“社会”这一广阔的空间中。从“差生”身上寻找其他方面的闪光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可以做好一些事情,进而培养其自信心。

这也就是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推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要做到对差生也“赏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线转移法”,勇于冲破“喜优恶劣”的习惯心理,勇于摘下对待差生的“有色眼镜”,保持一颗平和之心、博爱之心,炼就一双善于寻找优点的眼睛,坦诚地、认真地给予差生更多的关注,从他们身上发现优点、加以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

其次,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采用“适当强制法”。

俗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日常行为习惯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对于学生的成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差生”的习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与加强之处,这就需要教师“恩威并重”:既注重与其语重心长的谈话、交流、劝勉,从心理方面为他们克服不良习惯提供帮助;又要注重“惩戒”的适当使用,从行动上规范其日常行为,帮助他们进一步纠正不良习惯。“行走学校”在 “差生教育”上取得的成功,与其“半军事化”的管理、适当的惩戒措施的使用等都是分不开的。

第三,在人格品行方面,采用“以身作则法”。

教师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触最多的“社会人”。由于师生间“教与学”的特殊关系,使得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传授学生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因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自己的“表率性”(即用“丰富的知识教人”的同时,用“良好的品格育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对于真理、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对于正直、善良、谦虚、有礼的培养,对国家忠诚、对百姓关心,等等,来影响、感染差生,以促进其人格品行的培养。

第四,在思想心理方面,采用“爱心渗透法”。

现在的“差生”普遍在生理上早熟、自尊心强,加上年轻气盛、自控能力差,而心理尚不成熟,具有较强的“叛逆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完全用成人标准去苛求他们,而应以“爱心”来融化“差生”心中的“坚冰”,用“关爱”来抚平“差生”心中的“创伤”。平日里,一句体谅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近的举动,都可能会在“差生”心中产生巨大的反应,促使其奋发向上。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多给予阳光来照耀他们阴霾的心灵、多给予微笑来感染他们冷漠的眼神。用心走进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感受。惟有如此,才能使“差生”对你充满信任、满怀希望。

教师这一职业是崇高的。有幸担任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对于“差生”的教育决不能视而不见、畏首畏尾,而应勇敢地去面对、迎接这一挑战;关心“差生”、关注“差生”;在“差生”的教育之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促进其成长、培养其成材,使其也能成为我们辛勤耕耘的“百花园”中的一朵朵“奇葩”。

下载我的教育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教育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艺术教育之路

    走艺术教育之路 拓素质发展之途 临澧县实验小学 临澧县实验小学创建于1988年,现有106名教师,31个教学班,1828名学生。近年来,我们本着“以人为本,自主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

    金城教育之路(合集5篇)

    金城教育之路 金城创办学校教育始于1951年,刚开始的教育属于扫盲式教育,村村建校、拆庙办学,在极为简陋的瓦房中,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便开始了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来自本......

    我的特教之路

    我的特教之路 2010年5月,带着好奇和爱心,我进入了一所特教学校,并无数次地被那里“断翼”的天使们感动。因为工作的热情和在艺术教育的成绩和专研,学校为我创办了一个艺术班。这......

    我的未来之路

    我的未来之路——导游梦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刚进学校那些信誓旦旦的誓言被抛之脑后。生活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让我感触诸多。对于未来我的内心充满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再这......

    我的人生之路

    不放弃——我的人生之路 姓名:马木尔·哈依巴尔 考试时间:2013年8月25日 [摘要]本文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在我的人生路上,布满了许许多多令人烦恼的荆棘,它们如影随形地伴着我度......

    我的选调之路

    我的选调之路2009年7月,我们毕业了。一如四年前的入学典礼,四年后的毕业典礼依然是那样突然。毕业后的同学们各有自己的归宿,有的出国了,有的留在城市打拼,而我则选择了选调之路......

    我的成长之路

    我的成长之路 六(3)班吴彦锴 从我来到这所学校起,就意味着我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我觉得像是推开一座新豪宅的大门。我在这座新宅里,住了四五年,同学是我的兄弟姐妹,师长是我的长......

    我的成长之路

    我的成长之路 丰镇市马桥街小学于建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度今天的美好时光。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成长之路》。 岁月葱茏,一晃就走过了......